/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開示講紀 20180602 人生系列講座(高雄)【緣來不一樣】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8-06-02 | 1518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吳定洋師兄講座後開示)

【緣來不一樣---我的人生 我的故事】

 

時間:1070602日,15:30~16:00

地點:一覺元本部(高雄市鼓山區河西一路1299號)

 


( 弘聖 師父上人於"緣來不一樣 我的人生 我的故事" 講座後珍貴的開示)

  

「本」者,「因」也;師法清淨之因,成就自性清淨圓明體

在這個時代,人們常常把老祖宗的這些佛學用語給訛化掉了,所以搞不好就變成什麼也不是。我們常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果搞錯了就變什麼?就把老本都輸光光了,所以叫做本輸(師父笑、眾人笑),老本輸光光了啊!老本都輸光光了,你還修什麼修?對不對?所以,即便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祂也不是叫我們往外面這一個雕像,或者只是歷史上傳衍下來三千年前的這一尊 悉達多釋迦牟尼佛的一種崇仰,而是藉著這一些外在的人事物的形象去舉外明內,畢竟我們要從理體上去契入。

 

所謂釋迦者,能仁;牟尼者,寂靜;佛,覺悟!所以為什麼叫就是你們本來的模樣!本來的模樣就是清淨仁慈,那麼這個,也會隨不同的文化層面,跟所謂的維次空間的一種契機的應化當中,而於事相上有所微調,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去理解:所有一切佛的名號,都可以把祂稱之為「本師」。這是以一個美好的角度來講,所以絕對不可能我們的本師是鬼類的、妖類的、魔類的、羅剎類、夜叉類、乃至於天神都不可能!因為你們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本然清淨無瑕,所以它不可能有六道輪迴的執著。

 

我剛剛講到天神,不是一種貶抑之詞,而是同時在此鼓勵天神要精進努力學修,力求超越六道輪迴,而不要只是有緣跟過去的生命體繼續來到人間糾葛,這麼一個念的墮落,也會葬送掉天神累生所積下來的大福報。做為一個天神,現在笨的非常多,愚癡的天神非常多,那麼愚癡的天神非常多,從這一個對比性來講,愚癡的人就更多了,對不對?所以在這一個清淨體上的作用就是「覺悟」。然而為什麼不是從覺悟上去講?當然你也可以講本師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智、無量壽,它是一個最後的結果。所以從「本」的角度就是告訴你原因,我們應該師法的原因,但是「師法」不是施法 ── 那些有很多令旗、長劍、短劍的那一種喔!是那個,學習老師那個「師」。「師,從嘛!對不對?「法」,效法的意思,我們所要師法的這個「本」,當然是我們的「因」,要知道這個因,清淨之因。學修不管你去到哪裡,乃至於你們在六道輪迴的角度當中,去到不同的維次空間都好,其實它並沒有那麼複雜,你只要能夠把握住我們的清淨本體的一個概念就可以了。

 

不管是修淨、修禪、修密、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宗門教下統統都是一樣,都沒有離開這一個樞紐。所以,以共通性的樞紐又稱之為「本」,所以本師 釋迦牟尼佛。像現在講的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一些禪、淨、密,不管是哪一個宗派,統統沒有離開所謂  釋迦牟尼佛的傳承,也就是說用這個時代的概念,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最大公約數,對不對!最大公約數,各個不同的派別,它的形象會不一樣,可是它的本質絕對不會不一樣,如果跟這一個本質不一樣,它就不是真正的佛法。那麼剛剛重複的那個本質是什麼?清淨、慈悲這一個概念,而清淨慈悲也不是往外去學來的,只是從你生活當中隨時去檢測自己而已。

 

以前我們常講一個概念:「你是從你不要來的。」我們所有的一些訛化的生命的對待跟作用,乃至於我們會常常因為一個小錯誤,而延伸很多的謊言、藉口,進而延伸更多的錯誤,統統是從我們「想要」來的。我們也常常看到,非常多的人在這個時代,一旦做錯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也常常會跟人家講說:「唉,我明明不想這樣啊!我怎麼會這樣?」你看你又加諸你一個邪惡的思維了,這一個邪惡的思維是什麼?我把我所有的錯誤都推卸掉了,「我根本沒有要這個錯啊!我怎麼會這樣呢?」也就是說是你們大家害我這樣的,才會變成這樣,這時候就又無限上綱的蔓延。所以,「我不想這樣」的概念又是一種我「想要」。

 

所以從世間的對法角度來講「學法」,你可以從「不要」的概念去並行。當你不要一切人世間的存在的時候,這時候你心裡清淨無瑕;然而,如果不會的,也會把這句話訛化然後又誤解它,它就會變成消極的人生,當然就是標準地誤解了,它就變成是一種放棄的人生。可是這一種清淨,如果是以放棄,你還是一種染著。所以它是一個放下的人生,只要我們能夠不染著。「不染著」也是佛家用詞,現在這一個時代,有時候在闡述佛法的時候都有這一個窘境,所謂我們對名詞的執著。所以,世尊在三千年前就已經很明白我們這一個末法時期的眾生的特質,祂特別交代我們依義不依語,不要老用著這些佛言佛語在搪塞訛化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去訛化所有一切外在的生命存在,這是一個冤枉的路徑。

 

既然清淨是於禪法上講,告訴我們不取一相,如如不動,這一些都是禪家用詞很漂亮,但是我們又常常會當成口頭禪。當我們沒讀過經典,不懂經教的時候,一旦人家在論辯的時候,我們就說什麼……「不著文字相」,其實這又是一種藉口;我們涵養不足的時候,我們又跟人家講說「不立文字」。你看,若不立文字,禪宗叫你不要有文字的話,為什麼偏偏所有佛家經典、禪法的用詞特別有意境、特別漂亮?所以它是叫你不執著文字,不是叫你否定文字。

 

所以吳定洋剛剛講的那個「止語」,這時候又要再跟你們講一下,以他所描述的狀況,那個不叫做止語。為什麼修行有很多的派別,有所謂的共修,然後有所謂的功法、儀軌叫我們「止語」?所謂的「止語」,「語」──發展的意思,來對應、警示你不要起心動念。我們知道,人在身口意中,口業常常是最容易造的,而「口也最容易讓這一個的起心動念有所出口,有所發展的意思!所以透過止語來止心。那麼,你一問,我馬上寫,你又問我又寫,對不對!寫、寫、寫、寫到……本來寫得很高興啊!有人請教我啊!長養傲慢,""到被問得寫不出來了,這時候就長養瞋恨啊!(指雖然人家問問題,沒有講話卻用寫的)這些統統是起心動念,所以這個就不如「本師」,本師是清淨無染。

 

「止語」原來的目的不是叫你不要講話,是叫你不要打妄想,所以真正大乘學修就超越這一個功法。但是小乘修持你不能否定人家這個功法,如果方向、理論跟用心對的話,表面不講話那是對的,可見而知這種修行人,他內在也不起心不動念,所以值得敬佩。當然不是指吳定洋剛剛講的故事中的那一種:背著牌子昭告天下:「我止語哦!」這樣子[就揚](台語:很驕傲)!你們台語叫[就揚],就是很值得驕傲的意思啊,對不對?昭告天下:「我是這樣的修行人哦!」,用走路的,你看這一個時代需要這樣嗎?對不對?

 

起心動念為自己,三跪九叩也枉然

所以那一天,吳定洋問我一個問題,問說有人發願三跪九叩繞全省啊!但是發願要幹什麼呢?發願要治好自己的病,要消業!我不知道我的回答,他有沒有shock (震驚)一下,我說那叫做「無聊」(眾人笑) 。「無聊」!你看我們世間人想的都是為自己,表面好像在那邊三跪九叩繞台一周,剛好他女兒也在,我對他(定洋師兄)說:「你可不要也去繞台一周吶!不要還沒繞到一半,還沒出你們中壢,你女兒已經得要幫你準備輪椅然後換她修了!」(眾人笑)對不對!他說(指定洋師兄):「女兒啊!妳孝順,所以要繼續去完成爸爸的宏願,要繞台一周」,「哎呀,爸爸你不是本來要三跪九叩的嗎?這時候怎麼叫我幫你推輪椅了?」「妳沒聽過 師父講嗎?方便就好嗎?」(師父笑、眾人笑)「我現在跪到膝蓋已經腫成這樣了,所以妳要兼顧孝道,讓我發展宏願。」當然這都是訛化的,換女兒在修,女兒很辛苦,然後女兒為了表達孝道對不對?大太陽!這個天氣你看看哪得了,還要幫爸爸敷那個防曬的,對不對?防曬,給他保養得好一點啊!因為什麼?因為你繞台一周一定會有很多媒體來採訪,要有門面嘛!(眾人笑)現在都在搞這一種東西!

 

不像當年虛雲長老從普陀山真正發心,三跪九叩這樣一步一步拜到五台山。這裡有人去過五台山,也有人去過普陀山,普陀山、五台山也都有去過的,對不對?你們,光看你們坐車就在那邊…………師父啊!喔……是要到了沒?就都已經這樣了(指路途遙遠顛簸,光坐車就受不了),你看人家這樣跪拜一直一直叩,走了三年,你去細細體會他的願有沒有為自己消業?統統沒有,凡觀這些古師大德,真值得你伸大拇指,就是說敬佩他。這一種行為的修持,清一色都找不到是為消自己的業而做的,或自己身體不好想要身體好,或想要多一棟洋房、多一台跑車什麼……統統找不到,他永遠是為眾生著想,不是祈求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就是為自己的雙親去祈福,統統是這樣,所以這一種心純正,並且也冥合於根本上師的一種精神。

 

導歸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生命狀態之法,它統統是佛法

所以在學佛的道途上,其實要被騙是不太容易的,當然我講這句話,依統計學的角度於這個世代好像很違背,對不對?因為這個世代常常是被騙的居多,為什麼?為什麼會被騙?很簡單,因為我們有貪,只要你沒有貪,沒人騙得了你。你不貪財,沒有人騙得了你的財;你不貪名聞利養,沒有人騙得了你的身家財產,那些所謂的財富、美色、統統沒有辦法。那麼你憑何而能不貪?你要往內,所以佛法是內學,佛典是內典,這一些都套一個字,當然在真諦說詞上有內必有外,它也不是一個真的真諦,可是應對我們芸芸眾生迷執於外,所以才善巧方便設一個「內」。所以法非定法,佛法不是固定之法,它就是秉持一個正確的原則原理,只要面對一切的境緣考驗的時候,你應兜上去的任何一個方法,能夠符合這一個原則原理,而導歸原本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這一種體性的生命狀態,它統統是佛法。

 

所以你就知道不是佛言佛語才叫佛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明辨,在世間法都已經是這樣講了,所以是所謂的明辨篤行對不對?我們現在也很篤行,可是卻在不明辨的基礎下很篤行,比如說剛剛定洋也分享他以前的努力,那個就叫做篤行。可是在沒有明辨的狀態下,就搞得哩哩落落(台語,比喻事情做得不完整),造成人生的諸多窘境。所以你一定要去明辨,但是明辨在這一個世代,若不深解義趣你又辦不到;然而,深解義趣不是只叫我們拿一本佛經天天在那邊做早晚課,那只是一種儀軌上的訓練,而佛經無人講,雖智莫能解。誌公禪師所言:「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可是在我們這一個世代,也幾乎找不到什麼叫「出世明師」。

 

出世明師在佛法的定義,叫明心見性的導師。明心見性已經超越十法界了,基本上也不是以超越六道輪迴的概念能夠去理解,若不逢這樣一個生命體,我們會枉然於涉獵一切的經藏,這時候怎麼辦呢?就算你有可能去遇到,你也不一定會有福報可以去承當,所以就回歸我們自己,想辦法用自力長養我們的善根福德,而那個因緣也會比較良善,兜上來的機率也就比較多。善根能信能解,從這一個角度,我們就得要去取信於一切佛菩薩,曾經流衍下來的這一些教誡、教誨。相信祂,信力的長養可以促使我們「解」的能力的發展這一個不可思議狀態。那福報呢?我們也可以自力去長養,只要一個人,能夠往一個完全不為自己,而奉獻服務於一切的歷程上,這時候他的福報就會很快速地長養出來,所以福至心靈。

 

善根對一個人的自力稍難一點,所以善根福德因緣如果缺少的話,你無法體解大法,你甚至連遇都遇不到,更何況能夠去理解?那麼行也就不用談了!所以這三個,初始在你不太懂、不太清楚的狀況,我們還可以做的就是福報的增長。因為我們現在人對布施的深度不能夠理解,可是對服務奉獻的概念多少可以稍微契及一下。那麼服務奉獻,依我們現在的概念,沒辦法契及到所謂佛家講的布施的深度,當然這時候所謂布施深度是一種完全的捨,可是我們可以從這一個角度,加上我們不求回饋的心,不斷做的時候,你福報會慢慢地增加。老祖宗講福至心靈,那個心的靈驗也就是善根的發展,在福報不斷深入地同時,假以時日我們的福到位了,我們的善根也就容易發展出來了;善根發展出來,你自然能夠解得到位。一旦這兩個有了,因緣自然殊勝,所以你就可以感得諸佛菩薩於不定時空當中,顯感顯應、顯感冥應、或者是以冥感顯應、冥感冥應,總之祂都會應你,祂一定會應你,只是顯應、冥應的差別而已。這時候諸佛菩薩會有應,你必然有所悟處,這時候有所悟處,你的生命也就在發展了,所以統統是建構在清淨本體上發展的。

 

希望諸位這一輩子來到人間,要善於抉擇你生命的配置。生命配置當然不出時間跟空間,意思是說你一整天你去哪裡?這個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一整天二十四小時,你這些時間花在哪裡?你如果都花在接續諸佛菩薩的這一種人事物環境的薰陶的這一個狀態,你要當生超脫必然是一個不難的事情。所以難得做人,就要善於把握這種所謂的佛緣,把佛緣把握住了,其他的就自然發展,必能水到渠成,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你們這一輩子還當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