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170430 台北明覺法堂【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pei on April 30, 2017】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7-04-30 | 1305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下載提取碼:4oms



時間:106430日,14:00~15:30

地點:薛伯輝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546樓)

 

紀錄組恭敬整理

 

師父:一開始大家有沒有什麼疑惑沒有?

 

主持人(增麗師姐):各位同學有沒有什麼疑惑想要……,把握機會、把握機會!

 

師父:這裡有頭香的(師父笑說)。

 

主持人:頭香!難怪坐第一個。

 

學員甲:師父上人您好,弟子想請教說,在這個網路時代,有臉書的人就相當於自己有一個媒體,那寫的東西會被很多人看到。在這個時候我們臉書上的訊息,它尤其是講論到別人的時候,它的尺度要怎麼樣拿捏才會合乎正法?然後同樣的就是末學之前的工作是媒體、是記者,所以在報導別人的時候常常也會疑惑,有一些涉及別人隱私的部分要寫到多深才是合乎正法?那這兩件事有一點相關,然後懇請 師父賜教。

 

師父:好,請坐。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老祖宗也常常告訴著我們,我們從小在受教育的時候也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什麼?「隱惡揚善」,對不對。那你就知道為什麼這個時代這麼的亂?因為我們現在的人講求所謂的言論自由,可是這個自由常常是「不是以我們概念裡的自由的運作的自由」。我們的自由不是常常講什麼?呃……「以不妨礙別人的自由的前提下的自由」叫做自由。那麼佛家有一句話叫做方便,方便不是隨便,那麼它有一個準則,也就是老祖宗講的「隱惡揚善」。

 

那麼我們知道嘛,從佛法的角度裡面,一切法從心想生,對不對?那麼所有你們存在的形形色色都叫做業相~業的現象,那麼「業」是總體能量,那麼這個能量是什麼,它顯出來的現象就是什麼。那麼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社會這一些負面的形象,負面形象從佛法又有這個形象可以講成所謂的境界相,境界相可能就比較貼近我們啦,這個概念啦,形象好像不干我的事嘛,對不對?我的境界相,我活在這個境界裡面那個意思。這個境界相從「業」來,那麼業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來,起心動念造成言語造作。也就是說,世間法可以更清楚明白的就是你的表達,你的表達是中間層,你的表達之前是你的起心動念,它透過你的表達產生了這種種形形色色的業相,那麼這時候就是什麼?你表達什麼了!對不對。

 

所以老祖宗教著我們為什麼要隱惡揚善?我們揚善就是我們不斷在表達「善」這一個概念。那麼這一個概念當然也同時產生了這個境界相,不斷在……你們現在叫做COPY啦,欸,複製啦,不斷在複製善嘛,一直複製。那我們現在的社會亂象緣由,就是我們不斷在複製惡。別人的隱私,當然你關係到所謂的隱私的時候,它本身就是惡了嘛。為什麼我們加個「隱私」那麼不是「坦蕩」?如果是坦蕩蕩,它就不是!

 

那麼你會戳及到眾生的所謂的惡根種子,我們有二十六個惡心所,才十一個善心所而已,我們的這個生命體,那麼惡心所已經佔了很大的比分了。那麼所謂惡心所用另外一個名詞,叫做我們這個生命的狀態的檔案室裡面,它的比分是這樣的:有二十六個不好的檔案,才只有十一個(好的檔案)。所以我們像打電腦,隨便KEY IN都把那個惡的打出來。可是你們要知道因果理路是什麼?惡因遇到惡緣才會結惡果;惡因沒有惡緣,惡因沒有作用;那麼有惡緣沒有惡因,惡緣也沒什麼作用。那麼反過來講,善因遇到善緣才會結善果;善因沒有善緣也不會結善果。那反過來講,善緣沒有善因,它也沒有善果可以結。

 

你們活在的這一個你們以為的真實世界,其實是個幻相,它的運作理路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法華經》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那麼我們回到臉書的世界,我們在散發表達什麼的時候,我們就是創造這個緣了,相對原來有的原因,我們叫做創造這個緣。那麼我們表達了A,我們就會觸及到這個世界本然存在A的種子,所以我們這個A叫做A緣,對不對,你把它澆在A種子的時候,它就開花結果A,對不對。那麼如果我們表達B亦復如是,我們澆在A種子,它不會起作用;我們澆在B種子的時候,它又起作用了。那麼同時我們這一個表達是以現存的因的緣,我們表達的同時又是下一個緣的因,這一個角度叫做因果相續循環不絕,不絕就是不斷的意思,有這一個理路在,這個就是你們世間人講的自然現象。換言之,自然現象它不是一個定數,它是一個理則,這個理則你可以去創造。

 

所以如果我們在我們自己的媒體,(師父笑說)你們的網路媒體現在很多,也不只是臉書而已啦!自己的媒體,你們的LINE不是也是嗎?微信啦什麼啊……,都有一些什麼群組發表的這些。你在表達……你看喔,假設你的臉書有一萬個人在看,對不對,一萬個人,那一萬個人內在都有一些負面的種子,對不對,譬如說「惡」,對不對,喜歡看人家惡,那喜歡看人家惡,然後你開始在講人家的不好的,你們叫做報導嘛,對不對?報導不好的時候,你這個緣會澆到這一萬個人的那一個惡心所,所以你會一直滋長他的惡。

 

那你說:「不是啊!我表達這一些社會的黑暗面讓他們明白啊,有這些黑暗面希望他們不要往這個黑暗面走啊。」這個通常在現在人類的角度叫理想,那你加上「理想」就是辦不到(師父笑說);那理想你辦不到的時候,就變成幻想。那它也不是幻想,幻想好像什麼都沒有,它就會蔓延他的惡心所。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這一萬個人,你期待他平日有修行還是沒修行?有修行的人,才有辦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沒有修行的人,三人行統統是惡人,你懂嗎?遇到善人嫉妒啊,「哼!哼!〔騙肖ㄟ〕(台語)哪有這麼好的人?!」你看,他自己的惡心又出來了,他看到善人是這樣啊,嫉妒死了。看到惡人,就「哼!有夠惡質的」,你看,自己又一個惡質喔,心兜上去了。那自己呢?「嗯!我最好」,驕傲!對不對?你看,三人行全部都變惡人了,那麼要有修才有辦法。所以如果你沒有不斷提供這些善面,我們這一個地球只會越來越惡化、惡質。

 

那麼你們如果有比較多一點時間去調查啦,調查什麼呢?調查歷史,從有媒體以來跟媒體發展的速率,跟媒體在報導的內容成分的比分,這個速率你把它兜上來,再把社會事件的這個比分兜上去,你會發現,這個時代的媒體越是發展於這些報導的時候,負面的報導,你發現社會負面的事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多!那你說它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當年,呃……民國初年的時候嘛來到台灣,我們台灣的政府這些這個叫做什麼?國策顧問還是什麼的啦,當時不是在推展復興中華文化運動嗎?當時的大陸是文化大革命嘛。你就知道這兩個地方的的官員很妙啊,都相反的嘛,對不對?那邊如果是文化大革命,我們就文化復興運動;那邊現在就是要恢復中華傳統文化,我們這邊開始在,這是八股、這是迷信,開始一大堆這些負面的,這話外之話啦(師父笑說)。

 

重點在哪裡?重點是這時候的官員就跑去請教方東美先生,方東美是當時的大哲學家,他也是國際性的啦,大哲學家,現在往生了。他往年在輔大擔任哲學教授嘛,然後晚年他的課主開的是「華嚴哲學」~《華嚴經》,可是當時他在輔大裡面開的課的主要方向,比較是在哲學概論的方向去講,而不是修行方面的。當然他講這一門課講到晚年的時候,也漸漸體會到修行了,你看,學術跟修行兩回事。不過他在學術領域裡面有深入,也多有一些體會,他體會到一些所謂的這一些理路。

 

所以當年國家的這些官員去請教他,請教他說:「要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復興回來?」這樣。然後他就跟他說:「除非國家把所有的廣播電台跟三台全部關閉,文化就可以復興回來。」當時啦,當時媒體沒有這麼興盛,當時只有廣播電台跟三台~華視、台視、中視嘛,對不對(學員笑),對,這是他的真心話啊,他的真心話!結果那個官員:「這怎麼可能!這不可能啊!」(師父笑)所以你們這個時代就不可能會有「良善」這一件事情,就不可能會以良善為主導,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他有先機,他並不是說,他八股說這一些工具是錯的,不是!他知道人性,他少說在哲學思維、人類學上有一些深入的體會,他知道人性是怎麼一回事。他也學佛嘛、也讀佛嘛,那他的佛法是怎麼來的?是當年他身體不舒服、不好、虛弱,然後跑到了峨眉山上去休養。那峨眉山在山上嘛,又是那個時代交通又不便,剛好進去那邊休養很無聊嘛。你就知道一個哲學家,學哲學的人就是喜歡什麼?看書,對不對,看書啊。阿你跑到山上哪有什麼書看嘛,對不對,然後剛好在那個峨眉山的金頂那邊,藏經閣,唉呀!整座山大概就這個地方有書這個東西,那當然那個書叫經啦,對不對。欸!讀書人的喜好來了,你看,換一個對象而已喔,結果你看,緣不一樣了,對不對,總在遇緣不同,他就開始看經、翻經,他的佛學素養是從那邊奠定下來的。那也剛好,什麼社會的雜七雜八的這些雜誌報紙都沒有,都沒有受這些社會世間的汙染,然後奠定了他一些基礎性的佛學概論,所以他也瞭解到佛法的一個基礎的理則。

 

那麼當人家問他這個理路的時候,他當然二話不說啊,智慧起用:「就把這些媒體全部關掉」。因為他知道,人不太會去有這一個決心,好,即便他知道善、惡之分,他也不會有什麼定見能夠堅持善。譬如說依現在的媒體來講好了,呃……都在報導這些狗仔類的嘛,對不對,狗仔類、八卦類的嘛。那麼尤其是台灣連續劇在演什麼類的?演灑狗血類的,對不對,那個罵來罵去的等等。你說這些演員無奈啊,很多演員知道這樣不OK啊,那這個播出也不是演員決定啊,是老闆決定啊。那很多導演也覺得這樣不OK啊、很多編劇也覺得不OK啊,對不對,可是因為這一群人他沒有學佛,他沒辦法提出定見,他知道是非的標準,可是他沒有決定是非的能力。「智慧」這兩個字出來了:慧者,善於了辨~分辨不一樣在哪裡;智者,善於裁決,所以缺少了「智」,有「慧」起不了作用。

 

那麼最後決定權是誰?東家,對不對?這個叫做老闆,老闆決定,老闆就一句話全部都倒了啊,收視率!那依現在的收視率從哪裡來?從眾生的喜好來,觀眾,觀眾的喜好。那你期待這些觀眾都有修行嗎?又來了,當然多數是沒修行的嘛。那麼沒修行的人一定用著他的什麼運作人生?習氣!那麼你知道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還會來當人,再來的那一種不講,人生酬業的這一種還會來當人,表示我們帶著累生累世未開悟以前的這些貪、瞋、癡、慢、疑、惡見的習氣來,所以我們很喜歡貪、瞋、癡、慢、疑、惡見的類別的生命狀態,我們每個人潛在都很喜歡這類東西。所以一旦我來到這一個世間,周邊有發生這些比較屬於貪瞋癡慢的,我就很歡喜,對不對,因為相應,相應!應到你的習氣,你的本性被矇蔽了、被蓋住了。

 

所以電視媒體它當然也不一定這麼深度理解我們今天講的這個理路啦,它就利用他的習氣,它不會用這個名詞啊,(師父笑說)可是它知道人的喜好,人的喜好。那麼如果我這個老闆又沒有學佛的話,我也沒有定見,我一定在我的利益考量,對不對?我們每個人只要沒學的一定是這樣,誰跟你這個叫做……叫做什麼?「為道義葬送生命都沒問題」,我們現在人不跟你講這個,為什麼?這也是教育出來的,以前人不是這樣。

 

那麼我們講回來這個媒體,它當然是以這樣發展啊。那人家說,「可是我們要有社會責任啊!」你看,當記者會的時候,我們都有社會責任啊,一下台的時候,當真正播出收視率的時候,誰跟你理社會責任?!大家只理一件事情:我的收入!對不對?那我的收入,我要錢啊,要不然我媒體混不下去啊,我要關閉啊。沒有幾個人說:「阿關閉就算了嘛,反正為道義而生嘛」,對不對,沒幾個人這樣,這個叫做沒學。所以沒學的人,他就在他的業的引力裡面運作,業的引力運作!他沒辦法跳脫業力的牽制,也就是說這個人永遠不能改變命運。

 

為什麼要學?學的人他就有定見:不對的,即便我現在會死都沒關係。所以人家儒家不是有一句話叫什麼?「朝聞道,夕死可矣。」尚且只是聽到而已吶,聞道都還沒做到吶,他就很滿足,我死掉都沒關係。現在誰跟你聞道啊!對不對?聞到錢還可以,(學員笑)聞到錢的味道還可以,聞道不行,聞道不行。

 

所以我們只要沒有學,我們就是發展我們所謂的劣根性,佛家講習氣,習氣。那麼這個習氣的發展,就會往所謂的是非人我去促成,去促成。所以當我們自己的小媒體的時候,欸!這個時候問題就比較小一點,問題小一點就是你的決定權就大一點。那你看,剛剛我們講的是大媒體,它關係到整個公司的員工,整個存在於社會的政商關係一大堆,它有很多的人情包袱、人情世故的這一些東西致使他放不下,對不對,放不下做一個正確的決定。他內心明知道什麼是正確,他實際行動不會做正確的。

 

那麼來到我們小小的臉書媒體的時候呢?你看,連這一點我們個人都不願意了,我們還是在那邊發展啊,所以大的更不可能解決啊,你知道嗎?所以你說以什麼標準?隱惡揚善啊!你就多去講一些正確的啊。什麼叫正確?正確又有標準,善有標準啦,那麼依佛家告訴你們,你們發表出去的都要符合十善的標準啦。那麼我們也常常聽到很多的民眾在講說「為什麼啊?」你們其實都有這些抱怨的啦:「為什麼電視不多報一點感人的這個故事啊?」大家都有啊,然後那個很多明星出來接受訪問也這樣講啊。可是這麼一大堆這種想法跟講法的結果還是那些,對不對,以前是〔兩枝番仔火〕(台語:兩根火柴)(註:早年台灣鄉土劇裡逞兇鬥狠的經典名句)還是什麼……(師父笑說),類似啊,類似這些啦,那你看,印象就植入了!《金剛經》講:一切法從心想生。

 

我們一個修行人要變成美好的生命狀態,在洗、丟、放下你這一些惡根種子都已經來不及了,我們現在只要打開媒體,現在剛剛你講的又更多了嘛,臉書無數嘛,對不對,媒體一直搜尋嘛,臉書又會主動連結嘛,對不對。那一直連結都是錯誤的、都是負面的時候怎麼辦?少有正面啦,不能說完全沒有,那個正面就越來越萎縮、越來越萎縮,起不了作用,因為它的力道不夠於負面的。那負面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你看現在的社會事件的年齡層越來越低,對不對?以前那個很鬱卒,鬱卒到會殺人的通常是也上了年紀,某個層面也放得下,去殺一下人沒關係這一種的(師父笑說),對啊,現在年紀越來越輕、越來越輕,對不對,很多都是從這些訊息得來的。包括我們現在的電影啦、電視劇在做的這些,你看,多數是殺盜淫妄比較多、還是仁義禮智道德的?

 

我記得呃……在二○一○年一月九號的時候,我有一次演唱會嘛,就是我訂的名稱叫做「孝親尊師.藝救地球」演唱會,在那個高雄的駁二。那當然這個場地是高雄市政府的,當時申請的時候我請一個朋友去幫我訂場地。結果訂的時候百般刁難,為什麼?因為「為什麼是孝親尊師?」是這樣啊,(學員笑)「為什麼?這一定有詐!」這樣。我們說:「奇怪!怎麼會這樣子?」總是透過關係也訂到了,也開始籌備。

 

結果我們要表演的那一天啊,我們看到底下就有四個政府派來的官員,兩個拿攝影機,我說:「哇!這麼好,還有人幫我們拍。」我們那時候沒有自己的攝影機啊(師父、學員笑)。結果不是!幫我去接洽的那個人說:「這是那個高雄市政府派來監視的」,我說:「為什麼監視?我又不是什麼名人,我又不是什麼匪諜,對不對,共諜,什麼一大堆」他說:「沒有,因為你訂的名稱叫孝親尊師。」吼!我就明白了。現在你只要講這些道德仁義禮智是錯誤的、是有詐的、是有企圖的、不知道要斂財、還是幹什麼的。欸!我們藝術領域很多藝術作品,都是貪瞋癡慢的特別有名。

 

你知道我那一天才跟幾個藝術家講過啊,我記得在十幾二十年前啦,台北美術館,我忘記那個年代到底是哪一年了,你們可以去查,那個藝術家名字我不要講,這個都是台灣的大咖,台灣大咖藝術家。大咖表示什麼?在台灣的藝術史已經是留名的、是標竿性的。他在當年有一個作品就是在美術館展覽場,那他有一個行動藝術,就是大家都來了嘛,因為他們很有名氣,所以來很多人嘛,可能比我們現在還多,多很多。然後當然茶會啊,吃吃甜點、喝喝紅酒啊,對不對,大家相談甚歡,結果要表演啊,行動藝術出來,他就當著大眾的面前蹲下來,褲子脫了,大出一條便,「這是偉大的藝術!」現在是這樣子啊。

 

所以當然在台灣那個時代,以前沒人敢這樣做,所以現在很多的價值觀是扭曲的,它就是不一樣就是對,對不對,不一樣就是好啦,不一定是要對啊,那麼他也不管你對不對的,我們剛剛講,只要我有出名。所以所有的指向都在於哪裡?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自私自利的發展,只要我們是用著這一個心態去運作我們所有人生,統統錯,統統錯!所以你再回來看看我們的小媒體~臉書,我為什麼要有這個東西?喔,你第一個關鍵就要先釐清啊,你為什麼要這個東西?如果對我們來講:嗯!也不是每天閒閒,對不對,是太閒還是怎樣?(師父笑說)每天在那邊想辦法弄照片,寫一些心得什麼。那麼,當然這樣講有時候會得罪很多的文學作家嘛,(師父笑說)對不對,可是你一定要確立你的價值觀,就好像我們常常反問你們諸位:「你們為什麼要來學佛?」欸,那個「為什麼」很重要啊!

 

要成就一件事情有三個重要的關鍵,第一個叫「方向」,方向就是你剛剛講的說「為什麼」,對不對,你的價值觀的意思,你要先確立這個方向再來討論「理論」跟「方法」,這三個關鍵要完美無瑕,你才能達成一個終極的結果,佛法亦復如是。所以當你是一個媒體的時候,這時候你就要反問你自己:「為什麼我要建構一個媒體平台,對不對?我的心是希望社會好的、還是我希望大家關注我的?對不對,關注我的」。關注我又有很多的目的,關注我是為什麼?對不對,關注了我,我能得到什麼?我希望我得到什麼?有的人是很清楚啊,有名氣就有財氣嘛,對不對;名氣會惹來人氣嘛;人氣會帶來錢氣、財氣嘛,對不對,所以我有財,我可以去運用我的人生,我很喜歡財這件事情,各有目的的意思。

 

那我們現在講的沒有對、不對的問題,可是你自己應該很清楚,就一個學佛的人來講,這些什麼人氣、財氣都是不重要的,根本不需要去考慮的,因為你如果終極目標是要財,那絕對不是你的人氣來,是你財布施來。有的人很孤僻啊,他一個朋友也不認識啊,他就是擺一個攤子在那邊賣東西,對不對,他也沒有人脈,他的生意就特好,這個就是他有財布施的因,所以他有財布施的能量,造成他有錢的福報,是這樣。

 

所以如果我們建構一個媒體,如果我真心是要為社會好的,看到這個社會,包括體驗到我自己人生的苦處很多不能去解決,那麼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於這個世間存在的蒼生,他們也有這些苦難,那我也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所謂的正向,你現在不是常常講正能量嗎?對不對,正能量的發展。那麼你這時候方向確立的時候,你就有標準;有標準,你發佈的訊息才能拿捏。如果你只是,「反正跟著人家,有就好了」,或者是有的人只是希望它變成一個友誼的平台,對不對、交流的平台,那麼各有目的。那同時在交友的平台裡面,你也產生作用力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跟每一個人都是能量體。每一個眾生應該這樣講更廣,都是能量體,他都是互為影響的,互為影響!那你的影響,就是從你的氣息來;你的氣息是從你總合的生命運作來,它當然根節從哪裡來?你的起心動念。所以,當我們建構這個平台的第一步,已經決定了它是不是對的了,就佛法的標準來講。

 

所以如果你沒有這一個標準的話,我們剛剛講的這個隱惡揚善也是白說。因為我們沒有標準嘛,我們只是依我們的習氣在作用,我們習氣這時候喜歡這個,我們就登這個嘛;這時候對這個有感觸,就登這個嘛。那麼你不要忘記,佛陀告訴我們:「情識作用剎那生變」,我們眾生只要沒有開悟,甚至小悟都不行,要開到大徹大悟,如果我們不是依「智」,我們就是依「識」,識、智很難轉化過來。所以我們現在從久遠劫,應該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那個無始無明產生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妄的世界了,我們已經都用「識」這個字在運作我們的生命狀態了。所以只要你用「識」這個生命狀態,你不斷加深,分別、執著出來,第七末那識(執著),以至第六意識分別,這些運作,你的生命一定是隨業流轉,那麼依緣作用所以剎那生變,你是變來變去的。你自己即便冷靜的時候不希望這樣,你還是沒辦法,因為沒有修持的功夫,那個定見出不來。

 

所以在我們生命,不要說這個小媒體,我們待人處世講話的時候,有時候在裡面都會參雜很多錯誤的訊息,這個錯誤的訊息就產生對對方錯誤的影響了,所謂是潛移默化。那麼古老祖宗教小孩講一句話叫「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那麼我們現在即便都是大人,成年人,我們也是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不對。我們都在媒體嘛,媒體是我們更大的大人嘛,對不對,我們教小孩啊,我們是他的影響體,我們現在被媒體影響,其中有一個媒體是我自己的媒體,叫做臉書,對不對。臉書,我在散發的時候也在影響自己一次了,因為你的起心動念不是散發出影響他,而是第一個影響到是自己。

 

所以好比說,我們講來一個更嚴肅的問題,透過這個問題。很多人在講說,「為什麼我的命運老是在重複一些我不如意的事?」那在這一輩子有一個主因,就是你一直在回想你曾經發生過不如意的事。你只要想一次,你就種下一次的種子,一次的種子喔!我現在不是講一顆種子喔,是一次喔。那麼你這個「想」,假設是想一秒鐘,你就已經種下了兩千兩百四十兆乘四顆種子喔。那你看,每一顆種子它就產生你想過的這一種能量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物質跟精神,所以你會不斷重複你的錯誤的人生、不如意的人生,那是合理的。那你看我們的臉書,如果都在散發這些訊息的話,我們自自然然自己也會生命狀態不穩定,然後你的臉書的粉絲,就很倒楣了,對不對,粉絲嘛,粉絲就是天天會關注嘛,天天來種,來收割錯誤的那個果子嘛,然後帶回家吃了中毒這樣。所以這個就是隱惡揚善,如果你全部都是善的,他自是來這邊都是收割善的果子、善的蔬菜啊,對不對,然後回去吃得健康啊,他的靈性啦,靈性在吃飯嘛,然後吃了健康,所以你這時候就對社會有正向的什麼?幫助了,這個叫做正能量。

 

那麼正能量又有標準,在佛家講的正能量,不是一般我們社會上看到說,「哇!這個人長的好陽光喔,抱著一個籃球在沙灘上」,(學員笑)對不對?籃球沙灘上很奇怪啊(師父、學員笑),籃球應該在籃球場啦!有時候戲劇也會那個啊,不接戲的啊,(師父、學員笑)對不對?然後反正就是很陽光啊,「哇!好正能量喔」,對不對,其實這個不叫正能量,真正的正能量是「清淨心」,連善都不行喔,連善都不行,這是高標準。那我們現在頂多只停留在善,因為你有一個善,你是在兩邊對法的世界裡面,所以那個善必定有一個惡的存在。

 

所以修佛為什麼叫我們「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是謂中道」?它是叫我們離兩邊,是非、善惡、邪正、對錯、長短、高下、胖瘦,這些統統離,統統離,那你就淨了,因為你沒有一個對立,所以你心清淨。心清淨是佛家講的正能量的起始點最低標,最低標。那麼再提升,你得要把清淨的「淨」跟汙染的「善」也放下。善屬於染業,那麼善、惡都是染業,善是染業裡面的好一點的;惡是染業裡面的不好的,不善業,那麼這個叫染業,染相對淨,那麼這兩個也要放下。放下了,你就超越了,所以就提升為平等、覺悟,所以有三個大層級,到覺悟的時候是真正的正能量,那就是佛菩薩的能量。

 

所以如果你們的臉書,都能夠透過你自己去親證,現在很多都是抓文章嘛,對不對,然後你也不確定那個文章的背後是怎樣嘛?所以我們現在的人習慣於這個叫做口號啊。譬如說我們去大陸常常就是這樣,大陸更多口號,那個公車在行駛的時候都有很大的標語,那麼如果我們的小小媒體平台變成一種標語的傳輸,我們的力道也不足,它也會潛藏很多背後的染雜的能量。能量不是你頭腦想出來的,它是如實的。

 

譬如說一個人跟你表面微笑啊、點頭啊,你說這個人好有禮貌喔,可是你過去的時候:怪怪的!你為什麼又一直怪怪的?你感受力如果敏銳一點:怪怪的,這個人怪怪的,對不對。另外一個人感受力粗糙啊,他說:「欸,人家對你那麼有禮貌,還跟你問好。」我說:「他怪怪的,就是講不出來的怪怪的」,你看,那叫能量哦!然後你旁側去詢問一下,原來他很討厭我!「討厭我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人情世故,對不對,都是這樣,這就是一種虛偽,你還是可以感受得到。有的人對你不一定畢恭畢敬,可是內在的那個真誠,你也可以感受得到。那你感受得到、感受不到的精準度,關乎到你心的清淨度;心的清淨度來自於你的得失的程度。你待人處世越沒有得失心,你的心就會越往清淨的方向走,所以你那一個人的生命狀態就越敏銳,而且你不會有著力點。著力點是什麼?叫做不著,不著~不執著嘛,對不對,你們另外一個名詞叫「無住」嘛,無住生心,你生了心你不會染著,你不會僵滯在一個點上,所以你就不會起煩惱,那個是一個「果」上來講。

 

所以回到我們的媒體的時候,你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就是散發一些正向啊,善的訊息嘛,那依善為基礎提升,慢慢散發一些讓人家覺悟的訊息嘛,那再提升嘛,不斷提升。那你說「不過言詞就是那些」,那真正的提升就是你這個媒體的運作者,你要成長。媒體的運作者你自己有修有證,你輕輕鬆鬆去登出來的訊息就是正向的。那個就是我剛剛講的那個,「即便有人對你很嚴肅,你可以感受他背底裡的真誠心」,是那一股能量在作用的。所以它不是一種論道理、不是論述,然後它也不是一種論辯。

 

所以你們知道一句話,叫做「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再再怎麼樣都不要在媒體上論辯,你只要把自己學得一分,證明到一分是對的,前提是證明嘛,你證明是錯的,你自然就不會提供了嘛,你證明的是對的,你就分享一分,這樣子就好了,那前提是證明,而不是一種轉述。見聞轉誦是小乘,欸,那你說:「師父,你說都是小乘了,怎麼叫我們不要去轉述?」人家是見聞轉誦「對的」東西,對不對,我們常常世間人是見聞轉誦「錯的」東西,那麼我們不但小乘不及,我們連人天乘都不及,我們常常在三惡道,三惡道就不叫乘了啦(師父笑說)。「乘」是有一個好的運送,把你從這邊搬運過這邊的一個意思,有一個好的方向。那麼我們常常在運作三惡道的東西,那麼當然是對社會有傷害、對自己有傷害,這個當然就不鼓勵啦,不鼓勵,所以這個變成是這個時代的風氣了嘛,對不對。

 

我們現在的個人媒體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潮流了嘛,所以這個時代修行人就要秉持一句話叫做「自求多福」。自求多福不是叫你們去一直求福報的意思,在這個時空點講的意思,就是你要懂得自保,你要懂得自保!什麼叫自保?保住你的清淨心,你不要在這一個科技發達的時候冤枉了。我剛剛講到方東美先生他說把這些都關閉嘛,他不是否定這些,他是知道這些人會運用這個中性的工具,去發展邪惡的思維,所以這一個工具就變成邪惡的發展。所以工具本身沒有錯誤,沒有錯誤,這些科技是中性的,那麼人沒有智慧,發展到讓人類處於一種毀滅的境界。

 

所以你知道嗎?為什麼中國老祖宗的科技,我們這樣講機械科技,好像落後過於西方的機械科技,對不對?現在講到科技都是西方嘛,科學都西方嘛,那是不是東方老祖宗比較笨發展不出來?那你又想想看,現在西方的高度科技的根都是東方來的吶,這些火藥啊、羅盤啊、這個文天儀啊,什麼……,都是東方啊,都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的智慧。那為什麼他們進步?然後現在不懂的學者就給它定義一個名詞,叫做「因為八股啊,不懂得變通啊,中國人不懂得變通,你看,葬送了他大好的這個征服世界」。因為中國人本來就沒想要征服嘛,你懂嗎?征服是競爭嘛,競爭就是毀滅的根基,毀滅的根基。所以所有依西方邏輯體系發展出來的這一些科技,統統有傷害性的原因在這邊,除非它有東方文化的素養。

 

那麼包括以前孔明時代就有這個所謂木牛(註:木牛流馬),這個就是機械運輸工具了,可是為什麼沒有發展出來?因為當時他們這一些發明者有高度智慧,這個高度智慧他把人性考慮進去,後代的人他的道德觀會薄、會低落,所以他把發明出來的這些高度科技毀掉。那是不是一種自私?不是!是一種大愛。他不希望後代子孫在心性偏頗的時候,利用他們發明出來的高度科技,本來是要利濟蒼生用的,給我們便利嘛,是不是利濟?可是他們會拿去發展變成毀滅性的科技,就像現代火藥,火藥的概念嘛,發展到現在原子彈嘛,對不對,核武等等這些啊。

 

像我們玩電動習慣了,不是我啊,我沒有玩電動(師父笑)。玩電動習慣了,是不是反正發射再說嘛,發射再說,反正電動玩具隨時可以update(註:更新)嘛,對不對,delete(註:刪除)掉再重來嘛,重開機又是一條活龍嘛,對不對,現在很多人就會變這種思維啊。然後當這一個人當上了國防部長的時候、總統的時候、三軍統帥的時候,你看多可怕!他說:「啊!反正有衝突,先按再說嘛」,核武就發射出去了啊,發射出去然後就戰啊,然後他到時候想要說:「啊!全部〔敷敷ㄟ〕(台語:清除掉)再來重生。啊!原來這不是遊戲喔。」會養成習氣吶,很多是這樣啊,所以這也是一種媒體的影響力,媒體的影響力。所以我們現在的媒體,呃主事者啦,就是缺乏這一些倫理、道德、因果觀,所以智慧出不來,智慧出不來徒增科技的發展,訊息這些也叫科技,它最後就是帶領人類走向毀滅,很可怕!這一件事情。

 

所以你就知道學佛在學什麼?五大科目: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那麼為什麼講智慧不講哲學?因為哲學沒有離心意識,它還在我們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當中去運作。所以哲思如果你沒有放下,很容易變成神經病,糾結,情緒糾葛,很容易這樣。所以我認識一些心理醫師,蠻多的自己都心理疾病比病人多。就是說,有時候他們會跟我們分享:「阿還好有病人來!」(師父、學員笑)對啊,有病人來他才不會無聊空虛落寞啊,跟病人聊天,「唉呀!我得到釋懷了,感恩病人」,開藥給病人吃這樣,明知道那個藥也沒有用,是這樣,很多吶。你們不知道喔?你們健康啊,對不對,你們少認識這些,(師父笑說)很多是這樣啊。那這個就是佛家講的:「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沒辦法達到真正的效益。

 

所以我們媒體也是一樣啊,如果它只是一個個人的情緒抒發,那你要講對不對?依他個人,他自己沒有對不對啊!可是依影響,就有標準了。如果你的情緒是負面的,影響人往負面的走,那你就背上這一個負面的因果了。那它因果不空啊,因果跟你想不想要、相不相信沒關係,它本來就是存在啊。這個杯子在我面前,我不相信!不相信它還是在這裡啊,(師父笑說)對不對?它只差別不會跳起來:「欸~你不相信,我還是在啊。」對不對,它不會這樣,這卡通才有啦(學員笑),對不對。所以太初老祖講一句話說:「事實就是事實,無關乎我們的信與不信啊。」他說整個宇宙存在的,意思就是說這些理路。

 

那麼我們是一個媒體人,我們就要有這一個社會責任。因為現在你要做大福報就兩種人啊,大福報,應該講三種人啊,一種叫「官」啦,本來我剛剛是要講兩種,是現在這個時代少了官啊,因為官的牽制力又大嘛,現在當官的很可憐,不比以前。以前古時候當官沒什麼案子啊,因為以前有推行聖賢教育,即便有社會事件,沒現在多啊。那以前的當官都在幹嘛?都在畫畫啊、泡茶啊、聞香啊,你們現在沉香香道嘛、茶道啊、畫道啊,對不對,然後跟三五好友在那邊踢踢球啊,都是這樣,插插花啊,你看閒情逸致,因為以前當官沒案子可辦啊,無聊,那他的俸祿又多啊。所以你們去故宮才有那麼多的這些卷軸看啊(學員笑)。

 

你有沒有發現多數這些古畫,價值不菲的古畫都是以前當官的,對不對,因為他們閒情逸致。那為什麼他們的畫的那個攝受力,多數啦,不能全部,我們現在講的都是大數法則,攝受力很強?因為他們專注在那裡面,很多可以讓你看得非常的開拓。因為他們在創作那個東西不是像現在的藝術家,現在的藝術家他變成一種行業,所以他在這個大環境裡面沒有定見的狀態,難免流於競爭,我畫畫為什麼?我要比,我畫得比較好看,競爭,對不對;我希望人家買主來買,也都是競爭,都是名聞利養的運用。那麼古時候這一些就是當官無聊,阿無聊裡面難免當官的領域也有這些鬥爭是非,覺得很討厭,對不對,不喜歡這樣,所以我怡情悅性,透過書畫來轉移,所以他的書畫是一種很清的一種能量的運作,清流的「清」啦,不是很輕啦。然後畫畫畫……每次畫完都很高興這樣,所以留下來的,它的能量場就跟現在多數藝術家的不一樣。

 

那麼剛剛講到說三個有大作用,就是一個現在叫做企業家~大企業家,他在這個時代以商為主嘛,對不對,以前是士農工商嘛,現在倒過來嘛,所以現在的大企業家,你們現在台語說〔喊水會結凍〕齁?對不對,就是講話有份量,然後社會資源夠,所以他能夠決定一件事情就可以利益很廣大的大眾,他辦得到,我們辦不到。你就:財~他夠、權~他夠、勢~他夠;我們都不夠。所以,他只要把這些「權、勢、財」用在利濟蒼生,會有很大的效果。這一個叫做官員,對不對,一個就是什麼?媒體人,因為媒體人有影響力。現在娛樂掛帥嘛,所以尤其這些很有名的明星嘛、這些主導媒體的大老闆嘛、這些編劇啊什麼,他們就有這一些掌控啊。掌控不是說他們要這個掌控力,而是自自然然這整個時代流衍到以這個為掛帥,所以他們只要做一個小小對的動作,他都可以影響到很大的層面。

 

譬如說我不是明星,認識我才兩三隻小貓,對不對,我表演得很好也只不過利益三個,對不對;人家是三、四千萬粉絲,人家跟我們做一樣的動作,三、四千萬粉絲被利益到。所以你們的那個臉書,越多人關注的時候,你的社會責任就越大!當然啦,雖然你們不是蜘蛛人啦,對不對?(師父笑說)對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欸!也頗有道理的啊,對不對。那能力越小呢?責任還是一樣大!因為在因果的世界無關乎你的能力大不大,它就是結果論。你做對的因,你的結果就是對;你做錯的因,你的結果就是錯,無關乎你社會地位高低、權勢大小,統統沒有這個關係,所以老祖宗講:「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

 

換言之,你們的任何起心動念、言行造作,統統產生了業力。你要產生什麼業?那你自己去決定,所以我們自己的小媒體,它當然就有一個業力的作用在那邊,所以我們希望它產生善業、惡業、還是淨業?也是我們自己決定。如果你有一點夾雜惡在裡面,你就不是淨業了,那你也不是純善之業,你一定有惡業夾雜。所以有惡業運作必有惡果在後面等我,這是一定的道理。除非你在惡果現前之前,你趕快「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那你能夠若一念、若二念、乃至若十念,直了極樂世界往生去,那麼這一個惡業追不到你了,那時候你就沒事情了,因為那邊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沒有惡緣,所以是一個保證班。

 

當然透過那個保證班,再加緊努力,又更向上一著契入常寂光,那更了得了!那時候世間法不是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嗎?你回歸常寂光,你的自性本然的時候,連因果都空了,因為那不是物質的世界、不是訊息的世界、也不是自然世界,自然就是因果理路,可是它能變現出這三個世界,它不是這三個世界,所以連因果都空了。所以一個小小的媒體它有很大的作用。那麼呃……人的念力不可思議,也是依你的願力在成就的,不是在那個平台的大小成就。那麼裡面的訊息就要謹慎,要謹慎,非常謹慎!我們說:「謠言止於智者啊」,那你期待這社會有多少智者?對不對,我們不小心散發出錯誤的訊息就是謠言啊,(師父笑說)那個就會蔓延,整個都在蔓延啊,所以社會越來越低落、越來越低落。

 

所以你知道我在大學的時候,呃……從國中……欸小學,沒看過報紙了嘛,我到現在都沒看過報紙。有啦,有時候去早餐店吃早餐,旁邊有拿報紙這樣,我這樣看一下會看到啊,我從來沒看過報紙跟雜誌啊。然後一直到大學都沒有看過電視啊,我是最近才開始又看電視,看一下社會到底有多糟!我們要先看看要怎麼樣幫助社會?(師父笑說)對啊。要不然社會的這一些負面的境界相跟我們沒有關係吶,那是不是漠不關心、沒慈悲心?不是!是因為你的境界相就沒這些。所以你只要阿賴耶識裡面沒這些檔案,你就沒有這些境界相。

 

那我講到這邊是告訴你,你們那個小小的媒體,它的作用無窮,那你要利用它去做什麼的原因在這邊。這樣可以明白嗎?都不知道就隱惡揚善,你說:「我心裡度不過啊,對不對?那個社會這些作奸犯科這樣,如果都沒讓人家知道,怎麼能制止呢?」唉呀!你讓人家知道也制止不了啊,你懂嗎?你要把你的心淨化掉,你才制止得了。為什麼?佛法講到真理層面了喔,你們都學佛的不要忘記喔,你的所有的存在,所看到的人事物、境界,都是你的自現境,會有外在的自現境,必有你內在的業因種子。所以你要怎麼讓這些境界相在你的生命的流裡面,什麼叫「流」?我們講這輩子就好,從出生到掛掉~死掉、斷氣,希望是往生啦,斷氣的這段期間,不再在你生活當中出現,你就把你內在的這一個種子給什麼?剔除掉,就解決了,淨化的意思啊,不是對立的剔除,淨化。

 

那你內在既無這個業因種子,你外在何來這些業相?你看,業相就自然沒了喔。所以並不是你在外面多公正公義,那麼加上抗議,(師父、學員笑)爭取什麼……人權什麼,統統不是這些來的。人權是不必爭的,越爭越沒有人權。人權是從哪裡來的?人權是從你履踐十善中品、五戒來的,那是一個標標準準的人,正正確確的人的標準。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在社會上互動,每個人都有吃虧、每個人都有不平之事?因為我們十善沒有達到中品,所以我們會做為一個難免會吃虧的人、難免會失去一些權益的人,原因在這邊,因為十善是滿業,滿業。

 

那麼我們來當人已經有兩個業力:一個叫引業,一個叫滿業。引業是總分,總分我們都叫人;滿業是裡面的各別科目不一樣,所以讓我們的「受」的喜怒哀樂這一種,苦樂憂喜捨這一種的程度跟對象不一樣,這個叫滿業。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標準的人,必然十善中品,八十分做到了。那麼如果你現在更向上一著,做到了十善上品,你現在是一個「人」過著天神的日子,那時候你還跟人家講什麼人道?人權啦,抱歉!我才不要人權咧,人權處處狹隘,對不對?處處障礙,我現在講神權,(學員笑)對不對,神權啦,我要去跟耶穌基督作夥伴了,誰還在這邊……。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想要去天國,對不對?天國比這邊舒適嘛,對不對,可是如果你有機會到天國了,你現在考到十善上品了,有機會去天國了,你到了天國就放逸了,那十善又開始扣分了,你就不會有神權了,你會做一個很無奈的天神,對,會很無奈的天神啊。或者,無奈的天神必然被其他的天神唾棄說,你是很窩囊的天神,就像我們現在人一樣,每一個道次的理路都像這樣子,所以也都是從我們的業因果報的累積來。

 

所以你們現在有媒體,就要善用媒體去利濟蒼生,你們無法直接用清淨心去運作,你們也可以用善心去運作,好積來生福報。因為福嘛,你用善心有染雜不清淨,它只是福不是功德嘛。那麼如果你能放下完全不染著,那麼你可以向上一著,對不對,你這些叫做「生心」,因為你「無住」。那麼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成就一個「無所住行於布施」的圓滿現象,這時候你的等級就提升到菩薩的行儀了,那是菩薩的等級了。那菩薩當然在祂的世界,就不會再去討論我們世間這些問題啦,因為祂直接關機就沒事嘛。我們現在是開著機,「阿怎麼這邊這樣,這邊演這樣,怎樣……,吼!煩死了,阿到底怎麼改?」你關機就沒事嘛,可是我們又捨不得關啊,對啊,我們做人又捨不得關啊。然後關機叫放下嘛,放下就沒事嘛,那個屏幕回歸,那麼你們所有的台全部關關關關關……關掉,你回歸那個屏幕就回歸常寂光,那我們現在都是在屏幕的節目裡面運作,所以人生就像一場戲,對不對?

 

那麼人生如夢幻泡影,那麼「夢」為主,「幻泡影」是形容它,那麼既是夢,表示你可醒來,醒來,它就沒有了。那我們現在的媒體也是夢中夢,夢中夢啊。以前我常常講說,以前的演員最容易透過修佛成就,因為以前的演員他知道演戲是假的。以前沒有電視節目,以前都是舞台劇嘛,歌仔戲舞台劇,對不對,東方。那麼這個舞台劇,他知道後台上妝,前台這樣走一遭,台步走完又要回到後台趕快卸妝,要去過他的日子了,對不對,領個酬勞趕快去過他的日子,他不會執著在台上,古時候比較多是這樣。

 

可是因為以前演忠孝節義的節目沒什麼競爭嘛,多數演給誰看?演給鄉民跟神明。透過演給神明,鄉民一起來看,那個〔廟埕〕(台語)不是底下坐一些小朋友、阿公、阿婆。因為以前鄉間這些窮人家比較少受教育的機會嘛,所以以前這個戲曲就產生很大的教育功能。那麼以前也多數都是以忠孝節義的主題,所以以前的社會,鄉間社會比較安定的原因在這邊。當然演給神嘛,生日時,阿人民順道學一下。

 

那麼現在不是啊!現在是為了錢演嘛,對不對,現在是演給自己看嘛,對,演完了自己馬上要去看我的那個收視多少啊,對不對,那不是演給自己看?所以現在這個心出來,他就會遺忘了原來戲是假的。所以以前的戲曲家很容易學佛成就;現在的戲曲家很容易入戲太深,所以學佛又變成另外一個目的,變成另外一個追逐的目的。所以以前的演員好像比較少聽說出不了戲跳樓自殺的嘛,阿現在很多嘛。當然我講的以前是古時候沒電視的那個時期以前啦,不是張國榮時代啦,(學員笑)對,那個也是以前啦,可是現在很多這樣,為什麼?他出不了戲嘛,叫做執著,執著!那麼戲出不了了,你這個人生的大戲更出不了,因為你都是執著運作啊,所以六道輪迴這一場大戲也出不了,所以很悲哀。所以媒體一定要去清楚這一些,那這也是教育來。

 

那什麼叫教育?教育就是置入性行銷,你們現在的廣告用詞叫置入性行銷,只是哪一類的教育,對不對?你置入行銷是什麼產品這樣子而已,那麼聖賢教育、還是貪瞋癡慢的教育、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教育,它各有不同。「教育」兩個字是中性的,可是我們常常省掉,常常講:「喔!這個時代要教育。」那個是默契上已經加注了它是正向的教育,已經默契上這樣講,所以現在缺乏的是正向的置入性行銷。所以你們如果有媒體,你們待人處世,三句不離本行,對不對,對啊,三句不離本行;那當然你們學佛的,三句不離佛,對不對,要怎麼成佛?那你要三句不離佛告訴人家,你自己要有心得啊、你自己要去做到啊,你才能不離啊,要不然你講得都會心虛啊,對不對?心虛,能場又潰堤啦,又沒辦法了。

 

你看我剛剛是不是講:「怪怪的、假假的」對不對,哪有學佛的人是這麼奇怪的?我們現在好多喔,很多學佛的人好奇怪喔!學佛的人一定要是一個樣子?(註:師父表演正襟危坐的樣子)(學員笑)對不對,坐,一定要這樣坐,心裡已經在想了:「師父,到底還有幾分鐘?腰好痠喔!」(師父、學員笑)「為什麼一定要,腰很痠還坐這樣?」「這樣才叫學佛啊!」(學員笑)眼觀鼻,鼻觀心嘛,阿最後〔盹龜〕(台語:打盹)去嘛,對不對,這叫學佛?然後「哦!我腰痠背痛」。這不是學佛,學佛要自自在在的、活活潑潑的,那個無過無不及,那麼不疾不徐的生命態度,那恰到好處,所以統統沒有離開所謂佛家講的中道而行。中道不是除以二叫「中」,是叫你不執著叫中,不執著是第一個中的基礎。所以我們的媒體要常常去散發這些,社會還是會美好回來的。

 

那我剛剛講三個層面的影響:官員政府、大企業家、媒體人,這三個要有默契,如果這三個都有這個共識一起合作,世界就太美好了,對不對。那我們沒辦法期待啊,只好從我們這個小媒體開始,我們自己小媒體都講這些嘛。你說:「能有什麼作用?」不要去管作用,對不對,你只管對得起良心的運作,就是這樣子啊。那這時候是不是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對自己要很嚴謹,對別人很寬鬆啊。什麼意思?我剛剛講不要管作用嘛,是不是叫寬鬆?你如果要管作用,你就會要求人家「你為什麼不要這樣?」對不對,那你的心性本身就偏頗了。

 

所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你只管你每一篇要出去的文章有沒有符合,剛剛講最低標喔,隱惡揚善是最低標喔,因為你隱惡揚善的訊息出去,你不一定是覺悟的訊息喔。如果依佛法,為什麼叫佛?佛是覺悟的意思嘛,法是方法嘛,方法其中有一種運作叫做言詞嘛,文章,對不對?視覺、照片、音聲傳輸,統統有,你們現在的那個科技不是這個都具足了嗎?那麼你要傳達出去讓一個人聞受之後會有一些生命省思往覺悟方向走。那往覺悟方向走,必然他心會清淨,他不是看完一股熱情「哇!善,對啊!」那叫做情緒的作用,那只在世間的善、惡對法的善而已。那當然,你也可以去鼓勵從這邊開始,這裡就是我剛剛講的「隱惡揚善」的層面,這是最低標,呃……如果你問我對的低標啊,對的主軸的最低標。那對的高標就是「令其覺悟」這一件事情。

 

那麼你的言詞當然就會琢磨了,你就不會糊里糊塗、囫圇吞棗,知道一個訊息就隨便「啪」出去,就不會。那時候的過程就是你們人間講的「負責」,你為你自己負責,你不是為誰負責,為你自己的正向價值觀負責,就是這樣。這一個人存在於世間就有價值,他久了之後,也會為世間一切眾生所必須。那為一切眾生所必須的那個人就叫諸佛菩薩,對不對,「所必須」喔!不是「所想要」喔!所想要不一定喔(師父笑說)。所想要,就是你給他一些他的貪欲的滿足就是想要;那麼為他所必須,就是所有一切眾生都必須要有智慧嘛,對不對?那你可以給他智慧啊,這個就是佛菩薩了。

 

所以行菩薩道不在於經教的本身的翻閱;而在於你生活待人處世當中,你所散發出去的訊息,你的行為的運作在那邊琢磨。那一個琢磨如果吻合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乃至於文殊十波羅蜜,把般若拆開,加上方便、願、力、智,你吻合這樣的運作,你就是在行持菩薩道。那麼萬丈高樓平地起,菩薩道聽起來很美好,為什麼行持不了?因為我們連布施都做不到。那布施就是捨、就是呃……不要留、就是沒有自己、就是你們講的無我,那麼最後布施的起點,真正講也叫做沒有執著開始。所以不是我捐兩塊錢叫布施了齁!當然那個也算啦,當然你的層級要到哪裡,你自己要去決定。學佛的人一定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用最低標準去分享給眾生看他要不要?我沒有說要求眾生喔(師父笑說),看他自己要不要這樣,高標準要求自己就行。所以媒體是這件事情,可以明白嗎?不要今天聽完,已經關閉幾十個臉書,全部關閉(師父笑說),對啊,換啦,換啦。欸,請說,還有嗎?(師父笑說)

 

主持人:感恩 師父慈悲開示,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欸,後面這位比較先舉手。

 

學員乙:師父好,各位同參道友大家好。那個剛剛 師父在講的時候,其實我在台下已經冷汗直流(學員笑),因為師父剛剛說的那個演員,在演那個什麼亂七八糟的劇情,其實就是我們這一群人這樣子。那我想請教 師父,如果說做為一個演員的專業來講,那我必須尊重我的工作,而且我也被告知說我不能選擇我的角色,必須就是按照公司給我的角色設定跟劇本去工作。

 

師父:嗯!

 

學員乙:那可是剛剛 師父有指點就是說,如果這樣是造業,因為可能裡面劇情不是教忠、教孝,那在看的收視觀眾可能會收到一些比較就是惡業的種子。因為在這個戲的一個過程當中,會有一些比較……不是那麼好的那個劇情。當然最後最後,他們可能會導正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子的一個結果。那我也是這樣安慰自己,就是說:對啊!這是有警示的作用。但是會不會在前面這個過程當中,這個惡業已經造下?那如果是這樣,那我是不是要選擇就是要轉換工作,(學員乙笑)以免種下更多的惡因?

 

師父:好,請坐。

 

學員乙:好,謝謝 師父!

 

師父:要轉化還得要有福報,對不對?所以這個問題,你可以做一種步驟的安排。什麼叫步驟的安排?我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們一下沒辦法去轉化掉的時候,我們從改變命運的手段著手。什麼叫改變命運?就是說你下戲的時間,一定比你上戲的時間多,對不對?我們現在人工作是這樣,當然有少數是一整天都在工作啦,像我就沒你們的福報啦,我們都是二十四小時在工作的,阿還好我的工作是正業啊,要不然我就死得很慘(師父笑說)。

 

好!那下戲的時間呢,多,你就把下戲的時間充滿了正知正見佛法的運持~運行、保持、落實這樣。你這一股力量大了,你的命運自然會轉,你都不用動腦筋,要不要什麼換工作什麼、要不要什麼考慮角色?你不用,你的命運自然就會把你轉,轉到你事事如意的路徑上。那有一件事情自然就是:你不用做抉擇,它本來就是好,對不對。那我們現在眾生多有無奈,不是你剛剛講的什麼這個演員的部分而已,所有的行業幾乎都有他個人的無奈。譬如說做餐廳的、做葷的、我們家傳承就是殺豬的、賣魚的,什麼一大堆,對不對?那一下叫他要沒有,他沒辦法。可是他不是一種所謂的宿命觀,不是!你現在會遇到,是你過去生有的這個因緣產生的現在的果,可是你不要忘記,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你能夠改變命運嘛,對不對?那你能夠改變命運,你就不是宿命觀嘛。

 

那麼宿命是在佛法的兩句話成立而已,前半部那兩句,老祖宗講什麼?「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對不對,這兩句,因為有因果,所以你也不能排斥它,你也不能否定它;可是如果它是錯誤的,你也不能完全受控於它。所以後面就有兩句話冒出來了,「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那麼你只要今生作者是,「今生」就是此時此刻一直在做,「來世」就是下一秒鐘啊,你說「哼!等到來世,我就死掉了啊。」(師父、學員笑)不是!下一秒鐘一直連續的未來都叫來世。那麼你就好好把後面這兩句話去修持,你的前世因,今生受,就會改變,自然改變喔!不是你動腦筋企畫書寫一寫要求人家的喔,你就自然改變了。那是不是越修越如意了,對不對?那時候叫做「人生事不如意常……數不出來」(師父笑說)。事不如意你們常八九啊,那真正這種人是:事不如意數不出來,沒有事不如意的事啊!你懂嗎?修佛的人是這樣,所以不必太擔心。

 

老祖宗又講一句話:「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什麼意思呢?不怕念,這個「念」叫妄念,妄念可以引申擴大成我們現在生活的境界,我們現在的樣子,這些叫念。他說不怕現在的狀態有多糟、有多不如意,就怕你覺悟得太慢,覺悟就是明白,明白可以改變它的這個明白,就怕你太慢,或者是這一輩子永遠沒遇到。一旦我此時此刻明白了,欸!就有希望了,把過去的擱著,開始創造未來的善根種子,你就會「過去的」慢慢消匿。你看,花開也會謝嘛,對不對?你這朵種錯種子開出來的花,好臭喔,對不對,我本來要聞香的,開出來好臭,那你一直琢磨它幹什麼呢?你繼續種對的種子嘛,它時間到是不是萎縮了?你不要理它,那新的長出來了啊,不就改變命運了嗎?!

 

所以這些不必多加諸一個擔心,你要關心它是對的,關心就會提起積極進取的態度。那麼我這時候就必須要瞭解啦,因為我關心了嘛,所以我積極度出來,積極什麼呢?怎麼樣才做對、什麼樣叫做佛、什麼叫做法?因為我現在在學習,什麼叫做學習成長?它要怎麼做才能往好的方向改變?所以剛剛都有透漏,你們秉持菩薩道不斷去落實。所以你們人生諸多的無奈來自於你們的福報不夠大、智慧不夠高,就這兩個。所以既然是這兩個,你們生活當中隨時隨處就開始去創造福報,福報從三布施來,智慧從清淨心來,所以清淨心要從哪裡來?從放下得失來。我的人生生活過日子待人處世,我要訓練越來越沒有得失,我儘管做了善意的對待完之後,結果我不要理了,我也不要求回饋,這樣心沒有得失容易清淨,清淨自然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你智慧有了、福報有了,你的境界相就轉變了,就都可以解決你的不如意了,這不就解決了!這樣可以明白嗎?很簡單齁?對,阿真的也是這麼簡單啊,為什麼你會選擇那麼難吶?對啊,學佛很簡單啊!最難是什麼?我們「不想要」,對不對,要一個人「想要」很難!就「肯不肯」最難!對啊,瞭解不難。還有問題嘛?

 

主持人:感謝 師父慈悲開示,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剛剛呃……媽媽有舉手了,我們讓媽媽先。

 

學員丙:師父您好,各位師兄師姐大家好(學員們:好)。我要請教 師父,我現在家裡的師兄,他檢查出來是那個大腸癌。後來那個醫生開的那個要住院,他心裡說他不要,他也不住院啦,他說要只有治療啦不開刀,我也不知道要怎樣做好?

 

師父:嗯!

 

學員丙:現在就是順從他啊,可是我要在什麼情形下鼓勵他?那一天我有跟他講說:「你自己要有信心,你就念佛」,他從來都不會說好還是怎樣,他這一次說:「好啦!」那今天我有約他說:「你要不要跟我去 師父那邊聽課?」他說:「你去就好了。」可是我的心裡上想請教 師父說,那我在旁邊要怎麼鼓勵他?

 

師父:你去多分享一些我們同參很多不是都有重症嗎?癌症都快死掉的啊,現在不是都活跳跳的嗎?(師父、學員笑)你多分享一些。因為我們人最怕的就是缺乏信心!那麼,我們人信心又不容易從你跟他講道理就有信心,不容易,一般人不容易。一般人通常信心從哪裡建構?從別人的例子建構,「唉呦!你都會好,阿你好,兩個好,巧合啊,十個,喔~真的喔!那我就有信心了。」所以你多分享一些,多去瞭解我們同參裡面很多這種起死回生的例子嘛,先告訴他,有起死回生的很多;再來告訴他,他們是怎麼起死回生的,這時候是教他方法。要不然他如果沒有這個信心,他念佛也只是一種求保佑,他念不出他的信願。

 

所以為什麼念佛真好,可是這麼多人念佛都不好?社會現象真是這樣子啊,學佛的領域也很多啊,就是因為他們缺乏信心,那麼「信心」才能成就一切。那麼現在是態度要決定一切,意思就是說,他現在態度稍微比以前好了,那他願意啊,願意一下啊,其實他今天不來是比較那個啦,撒嬌啦,跟你撒嬌一下,「不然你去啊,你去幫我蒐集一些好能量回來,這樣就好了。」(師父笑、學員笑)這個就漸進啦,沒關係啦,那這不是重點。所以你先分享,告訴他說有很多就是這樣理路啊,這是符合真正生命狀態嘛;再告訴他,他們是怎麼做的,他就會參考啊。他參考了,他自己就知道怎麼做啊、怎麼想啊、怎麼講啊、他的行為該怎麼做啊,那這是他的部分。

 

你的部分呢?也不用想那麼多,你如果念佛,你就一句佛號念到底,然後念的時候不要想他、也不要想別人、也不要想天想地;念的時候就想阿彌陀佛,知道嗎?想你念的那一句,就想那個,念完了迴向給他,天天做這件事情就好了,對。記住喔,不要想東想西喔,很重要喔!只能想「阿彌陀佛」這樣,對,祂就會對他有一些迴向力。要不然我們多數的人做迴向都沒什麼力道,因為我們這個心力不聚,不聚啊。

 

你看那個水,現在能夠穿透鋼板,有一種東西叫水,把水集中成一點,然後用高壓噴射出去,那個水壓變成水刀,對不對,它穿透鋼板那麼硬啊。那你看水散的沒有用啊,對不對,我們的心念就像這樣。那心念的力量比那個水柱還強,所以你們常常念佛沒有用就是你們心念不集中。所以老祖宗講,這佛法啊,「淨極光通達」,「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要把那個念頭集中在一個點到極致,那再念阿彌陀佛,迴向,它就會有作用。加上他如果現在態度對了一點,建構信心出來,其實這些不治之症統統是可以解決的,統統是可以恢復健康的。那麼每一個人都辦得到的啦,那關鍵就是我剛剛講那些。

 

那你說,是不是聽了就解決了?聽了要去訓練。所以你要知道,學佛不是理論,它是重行動,落實這件事情。那麼我們不懂落實之前才需要理論方法,理論方法明白了,就是全力火候,往它紮根了,然後心裡如果越不仰賴其他的,你越容易專注集中。譬如說以他的角度來講,醫生我都不理了,如果是真的喔!不是嘴巴講講的那一種喔,那他就大有可為了。譬如說,要不然像當年的那個馬健麗,「要不然我先腳踏兩條船好了」,(師父笑說)對啊,她現在也好了啦,都好了,在大陸的同參啦,她當時開始還不懂嘛,她說我一邊醫一邊那個嘛,這是對沒信心的人你可以這樣跟他講啦;對有信心的,他放下醫,他全心火候用這個理論方法,他就可以治癒啊。

 

因為我們的肉體是物理現象;物理現象的基礎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的基礎是我們的念頭~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產生的能量變現出我們的這個物理現象。那也就是說,他這一生,加上上輩子有錯誤的業,對不對?錯誤的能量的意思,白話叫能量,產生他現在的業果,叫做這個病。那麼既然是錯誤,我們就想辦法把這個錯誤換掉嘛,對不對?換業,對不對,你不是換那個果,果換不了,你得換因,因換了,果就轉動了,是這一個理路。所以從這一個角度去不斷鼓勵他,全家都深入,這個問題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嗯。

 

學員丙:謝謝,謝謝 師父慈悲開示!

 

主持人:感恩 師父慈悲開示,我們還有十分鐘,還有一個問題的時間。

 

學員丁:師父好,各位同參大家好。就是大概三年前就開始有接觸,然後後來有念經,然後每一次念開始……就一直哭,(註:師姐哽咽地說)可是已經三年了還是會這樣子,不知道為什麼?然後,這次去京都六天,然後四天都去寺廟,然後經過了寺廟也是都一直流眼淚,可是在台灣的廟都不會。然後剛剛聽到 師父講,又開始流眼淚,可以請教為什麼?

 

師父:好,請坐。我們生生世世啊,跟許多的眾生都有緣啦,那麼我們把跟這些眾生的廣度慢慢縮小,你就知道「經」它代表著是智慧的符號,也是這些佛菩薩的能量,那麼當然不會讀的,他啟發不了。那麼不是每個人讀都會有這種現象,可是這個時代也多有這種現象,第一個,就是你們跟祂有緣,有緣!那麼緣有很多種,依你們的狀態,不出大概過去沒有修成,懂嗎?欸,就像現在人讀書,還沒畢業就被退學,(師父笑說)或者是當掉、二一等等,然後隔了N年之後,我去流浪了,去我的人生浮浮載載了,然後也許我的同參、我的老師都慢慢有所成就,N年又遇到的時候,那一種心境五味雜陳,又遇到嘛,然後你就會回想起來,當然不是你的意識層回想,對,是你的靈性。那也就是說這三年你的讀經有接觸到這個緣,觸緣,可是你的讀經並不得力,「得力」聽得懂嗎?你觸碰到這個緣,可是你這個緣並沒有得力而超越它,還沒有升級。

 

也就是說,我被當掉我現在又回來讀,可是人家兩年就畢業,我三年還沒畢業,我還是沒有讀。那有一個關鍵就出來了,你的讀法可能錯,讀法錯了,而不是這個經本身。那麼讀不是囫圇吞棗、盲修瞎練,不是這樣,讀經的人一定要去明白「讀經為什麼」?當然前提是每個人對不同經本的緣不一樣,可是緣不一樣的部分我們不講,我們講「要一樣的態度」的部分。態度就是你得要專入,專!專在這個經,然後你不能把它只是當作一個一般人講的功課,我講一般人,要是會的人的功課又對了。一般人的功課就是我必須讀這個經,對不對,那麼我每天花一個時間把這個經讀完了數,是這樣,這叫一般人,它變成是一個工作,那就不對了。你讀經要換一個態度,它不是一個工作,它是我要深入的一個對象。那要深入,你要「深」,你必須要「專」,所以我透過這一本經來訓練我的專注,依你們的現在多數人的程度應該是在這邊。

 

現在人程度,不鼓勵你們讀經的時候去想經的意思,因為你們想不透的,為什麼你知道嗎?因為你們沒有清淨心。沒有清淨心的起心動念都是妄心,妄心去解讀經典,所有正確的意思都會變錯誤,那我會自以為對,那是「自以為」,還是錯!所以現在讀經的人幾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走這一條路徑,所以代表著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會成佛。那剩下百分之二十又有另外一種,那也許也不會成佛。要很精準,(師父笑說)精準到你專注它,那讀經千遍到其義自見的時候,你自然明白,那時候你就會透過這個過程,你的掉眼淚就會越來越少。

 

當然你前期會多,有一個波峰嘛,那個拋物線嘛,多嘛,到一個波峰是不是就越來越少了?你不可能就一直多上去啊,一直多上去表示有問題啊,(學員笑)你懂嗎?對啊,都掉不下來,就要有問題。所以讀經的態度錯了、方法錯了,微調一下,微調一下你再去讀,可能這個波峰就會回到正軌了,你也一個波峰掉眼淚過了之後,你下次就不會了。可是下次不會,不是什麼都不會,會有別的現象出來,那個沒關係,那個就是我們的沉積岩已經挖到不同層級了,對不對?所以它顯出來的顏色不一樣、現象不一樣。

 

總之,如果一個現象能夠去超過一個波峰慢慢遞減的時候,它就是回歸正常的修持了,那麼你需要去專注它,專注。然後專注是為什麼?就是為了我「定」,心定!我讀經是為了我定,而不是為了趕快改善我的問題,不是這樣,世間人在讀經都多數是這樣。要不然你們讀第一本經為什麼?你們都讀過經嘛,對不對,多數都讀過,你們的第一本經是為什麼去讀的?(學員:消災解厄)消災解厄,對不對?(師父、學員笑)阿不消災解厄你要去讀嗎?所以你讀經會的,真的可以消災解厄,真的可以!可是我們用著想消災解厄去讀,通常消災不了,厄也解不了,因為我們是妄想。

 

那為什麼解不了、消災不了?因為災難是妄心產生的,我現在又用妄心在求這個「妄」不要,了不可得,佛言:「依妄止妄,了不可得」。所以你讀經的時候不能有消災解厄的念頭,或者是我要得到很多福報的念頭。你就是很單純的,我知道我有一些人生不如意,對不對,我知道!可是我不是為了這本經保佑我,我是知道這個方法可以訓練我定靜,是我的「定靜」保佑到我的,所以這個概念是不一樣喔,對不對?所以你用這樣去讀經,就會慢慢遞減這些現象了。

 

你說在那個廟寺會有……,有的會有緣嘛,會啊;有的沒緣,要你哭也哭不出來嘛,再叫護法神來打你,你都憋著嘛,對不對?(師父笑說)對啊,諸天神:「你還在那邊有哭、這邊沒哭,不公平,不行這樣。」所以那個叫做緣啦,不為什麼啦。那麼你們過去生也有很多,用你們現代比較聽得懂的用詞叫指導靈啊、指導教授啦,我這樣講。你們以前曾經讀過很多書、遇過很多老師,所以統統在那些老師會下沒畢業,(師父笑說)然後現在隔N年又遇到這些老師,你就會有情緒嘛,對不對。如果你沒上過他的課的,你再遇過幾十次也沒什麼感覺嘛,就像這樣。

 

那麼我會建議你們一個初機,「初機」聽得懂嗎?對一個修行初學者,不是以時間計算喔!要不然這樣對你們講不公平,你們有時候接觸很多,對不對?不是以接觸多跟接觸的時間。「初機與否」是以你的到位,做到哪裡來講。有的人修四十年了,在我們的眼裡叫做初機,還沒開始,這時候叫還沒開始,連初機都沒有,因為你修錯就是修錯,修錯的時間統統不能算,統統不能算。你說:「我喝一百杯毒藥為什麼不會止渴啊?」(學員笑)對不對,「欸,你趕快喝這個。」「那我喝一百杯了啊!」那都不算嘛(師父笑說)你懂意思嗎?

 

所以我會建議初機不要接觸太多,要不然你會亂掉,你一會兒這個老師也要上,一會兒那個老師,你光是時間分配不完,你天天在那邊哭就好了,(學員笑)你懂嗎?你沒有時間修了,所以你要先把握住一個,初機一定是這樣啦。那這個不是我講的,這是 釋迦牟尼佛當年無盡慈悲,就用四弘誓願來交代我們這一些修行的佛弟子,當年講的第二句話就是這個意思──煩惱無盡誓願斷。那麼煩惱無盡誓願斷是一個標題,它的細節內容很豐富,我們一般人沒辦法從標題就瞭解,它其中有一個意涵叫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手段,能夠達到「煩惱無盡誓願斷」的結果,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是結果,如果你沒有這個手段你達不到。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現在修佛的人、或修行、修道都好、修基督、修天主都好,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從事這一些生命成長而受益的人很少?原因就是他第一個步驟錯了,他不願意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你就去找一個你相應的老師,一個就好了,要不然你會亂掉,你這時候同時找南邊的老師跟北邊的老師,你問他路怎麼走,南邊的跟你說走北邊,北邊的跟你說走南邊,你把南北的立基點不考慮進去,你怎麼走?對不對,你不能走吶,你會亂掉吶,所以一個,你往他的方向走。當然,那一個是不是開悟、是不是明心見性?就看你的福報了啦,對,(師父笑說)因為還得要明師啊~明白的老師,不是出名的老師喔。出名,我學那個藝術家也可以很出名喔,對不對,蹲下來脫褲子大便,(師父、學員笑)很出名的藝術家,對不對,不是那種東西。

 

「明白」,在佛家講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有什麼特色?沒有煩惱是第一關鍵,辯才無礙是他的特色。那麼其他的就不講了,因為其他的,我們凡夫看不清楚,對,所以第一個沒煩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有煩惱,他就沒辦法幫你指路讓你沒煩惱,那我們現在所有的問題的總合叫做兩個字:煩惱,對不對,煩惱。欸,你沒有煩惱了,一生沒煩惱你要讀經嗎?哼!好現實喔,(學員笑)對不對,沒煩惱就不要它了,你看看,這就我們人類的特質啊。

 

其實呢,真正要沒煩惱,老實跟你們講,我講的是真諦說喔,跟讀不讀經沒有關係啊、跟你學不學沒有關係啊、跟你有沒有跟老師,統統沒有關係啊,依真諦講是這樣;跟什麼有關係?跟你的人生放得下、放不下有關係。那為什麼現在多數要讀經、又要念佛、又要拜佛、要打坐、要什麼……等等,一大堆功法出來,對不對?就是因為我們眾生做不到「放下」這兩個字,所以才要用這些功法幫我們引導回來,那這時候就產生八萬四千法了。那八萬四千法是不是我所有的法都要去學?不是,所有的法要學是擺在第二步,是你開悟之後的事情了,開悟的人的特質也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所以意思是說「煩惱無盡誓願斷」剛剛講那一句話很重要!所以學習的第一步驟的目標訂在這邊。

 

開悟證果當然是我們終極目標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嘛,對不對?終極目標回歸常寂光嘛,對不對,可是我們沒有前面的基礎,我們後面辦不到。前面第一個修行人的基礎就是什麼?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證菩提,這是最初階的菩提而已,所以這要有規律,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它的方法就是剛剛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如果你能守一,抱本守一,持續下去,你要達到不難,達到這一個階段不難。譬如說你看經就看一本經,不要看多,千千萬萬不要看第二本以上,對啊,阿你還沒開悟啊,你沒有能力啊,你看的都是什麼?貪多嚼不爛啊,嚼不爛吃太多還會拉肚子吶,(師父笑說)不好聽啦,可是比較有強度啊。所以我們是要吸收食物的養分的嘛,我們不是只是經過這個味蕾兩分鐘,然後食道,然後排出來,不是為了這一件事情的嘛,對不對。

 

所以讀經為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能達到這一個所謂的煩惱無盡誓願斷,你不能有「二」,能讀到第二本以上的,都是開悟以後的人的工作。所以你就知道,啊!或者是你們印證一下啦,反正你們來日方長嘛,還有好幾年可以印證錯誤啊,(師父笑說)要我就沒那麼多日子,要印證也要印證正確的啊。那什麼叫印證錯誤?我現在開始拿八本經來,從早讀到晚這樣,讀來讀去、讀來讀去,看我哪一年會開悟?你可以慢慢去印證,對,下一輩子還有得你等。那你也可以印證我讀一本試試看啊,看師父講的是不是謊話啊,對不對,一本。你如果認真一本,三年就有小悟了。三年很快吶!對不對?我們現在都活過幾歲了?三年很快吶,三年開悟,你看看,開悟的時候就不會有眼淚了吶,你懂意思嗎?所以這些都是一個過程啦,這個叫做緣,緣非定緣啊。

 

譬如說以前有些人來協談也是啊,從那個……譬如說我們坐在這邊,門口進來,一踏進來啊,門是不是要打開?打開,關之後我們都是習慣轉身,對不對?轉身是不是關門?是不是又要轉身回來看主人對不對?一看到就……哇!就哭了,對啊,陌生人,那個就有緣。他說:「為什麼?師父,為什麼我進來就哭?」以為我們在那邊有施什麼……對啊比方說洋蔥、大蒜舖滿地啊……等等(師父、學員笑),一進來就哭,不是,這叫做能量。

 

師父:是不是?就有這個能量啊!對啊,不是我傷害你喔,不能告我(師父、學員笑),所以這個叫做能量,攝受力跟那個緣分啦。那麼,你透過你有緣的、你歡喜的,你一門深入下去,短短時間你心會覺得證明得到「輕安」這件事情,這一件事情讓你花幾億都買不到,三年就夠了!三年算是常(長)數了啦,兩個常(長):一個常態的常,一個長時間的長。如果很認真的,你光一年就辦到了,就辦到心的安定了,你知道嗎?

 

 好比說前一陣子我們不是那個高雄嘛,那個苗家瑞啊,她是南京的一個同參,認識我到她演講那個時候十個月而已,十個月。第一次在武當山認識,然後她跟我要功課,她以前也讀很多,全部放下,她現在就是「一」,然後她已經輕安了,家庭關係全部都改變了,她自己的生命狀態也改變了,十個月而已吶!你知道嗎?你想想看,你們人間的博士學位,從幼稚園開始讀要幾年?二十二年對不對?二十二年拿到博士,拿到博士能幹嘛?還不是煩惱,對不對,還不是不能解決煩惱(師父笑說)。你說你們有要解決煩惱去找博士的嗎?好像很少聽說啦,你看,二十二年不能解決。你如果依佛法的正確學修的手段,你一到三年,你沒有煩惱了,一到三年跟二十二年比較。

 

所以沒有煩惱的人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是人間所有一切人類的博士、生命學的博士,你知道嗎?而不是現在學術的專科博士,不是那個東西,那個東西還有煩惱不能解決。三年,划不划算?很划算!所以我常常鼓勵同修這樣子,這些同參去持。當然,願意跟我配合的沒幾個(師父笑說),很可惜。好!那證明一件事情啊,我剛剛是不是講:「不是做很難,而是肯不肯啊。」所以肯不肯要靠自己,你要去突破它。那麼有時候肯不肯也得前方便加個明理,我把這個道理搞得越清楚,我越容易做,對不對,越容易願意做這樣子。這一杯水不知道好不好喝?嗯,很難拿起來喝,一旦大家告訴我:「喔,那個多好喝、多好喝,那個梨山第一名」,吼!馬上就拿起來了吶,那個「肯」就來了,所以你們的修持要有這一個概念。

 

那其他的,後面的暫時不講啦,因為你們這個基礎沒有,後面這些什麼要契入這一個四聖法界,一真法界的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的修持,普賢十願的深度,到普眼菩薩什麼入一微塵證一切法界,這一個生命境界對你們大家太遙遠啦!不過那個才是真常的境界啊,那個才是真正的境界啊,真正你們生命的本來樣子,我們現在都是假的。所以那三年可以讓你從假的世界的概念跳出來,非常值得!這樣可以明白嗎?

 

所以那些流淚是正常,依你們的體性正常,不要太過驚訝,可是也不能停留在那個階段。因為過去有緣、有因,所以這一輩子有這一些現象,所以合理,對不對,可是不能迷執於這一些狀態,要盡早把它超越過去。那麼你要超越過去,你懂得要超越過去,知道要超越過去的道理,所以你不能否定它,你一否定它,你就無得超越了。你不否定它,你又不能執著它,執著它也超越不了,所以這個叫做即席即離:馬上遇到,馬上放下,馬上超越那個意思。像爬樓梯,對不對,腳一踏就放了嘛,你才能上去嘛,一踏、放;一踏、放,上去,所以我們修行就像這件事情。那麼在你人生當中知非即捨:知道不對的就馬上捨掉,就往正確的下去走,這樣修行其實不難,不難,對不對,這樣可以明白嗎?這些現象。

 

主持人:感恩 師父!感恩 師父慈悲開示,我們今天的時間……差不多了。

 

師父:差不多了喔,有超過啦(學員笑),對,沒關係啊,我常常講,我不會跟你們要啊(師父、學員笑),要不然會相欠債吶,對不對。所以「施」與「受」同福啦,那麼我們寧願這一個標準拿捏不清楚的時候,多施一些啊,拿捏的標準剛剛好也不錯啦,阿千萬不要少給啊,所以大家都多給,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嘛。那麼在這一個世間來講,你要成就無上道的基礎,或者是我們降下來講,要解決我們生命的煩惱、憂慮、牽掛的基礎,永遠沒有離開從「捨」這一個字開始嘛,那麼捨就是不要貪。

 

所以為什麼剛剛講那麼多這一個層次?因為我們現在學法的人很容易貪法,那麼佛陀是教育我們斷貪的,不是教我們換貪的對象。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階段性我們只是仰賴一個法,這個法叫佛法,是為了用佛法訓練我們,好讓我們功夫成熟能夠捨下非法,非法就是世間法,這些名利建構的這些法。那麼當這些法熟悉了,能夠捨了的同時,我們就要努力再把佛法這件事情捨掉了。所以切莫貪法,貪法也是貪,「貪」就是這一些娑婆世界的主因;「貪」就是世間一切眾生苦難的主因,所以它講貪瞋癡嘛,「貪」是一個樞紐。

 

那麼我們明白之後,法只要「一」就可以了,用一個法來對治我一切無量無邊的妄念,一旦這樣行持,你會發現,學法是一個非常歡喜的事情,一點壓力也沒有,你隨時隨處的深入,你會發現越來越有法味,有法味的人生就會有喜悅。那喜悅不是從外在建構來的,而是心中自然產生的,那是你的本能。所以透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最後的果報「觸類旁通」是本然如是。所以那一個廣度不必求,我們只要求深度,深度一到位,廣度自然顯發,所以老祖宗講厚積而勃發。

 

所以我們老祖宗傳承幾千年到現在的教法,告訴我們果報就是博大精深,不是現在的博士喔,現在的博士只有接近精深,沒有博大。那麼一個生命本然的樣子就是蓬勃茂盛的,它如一棵樹,深根是一,對不對,枝葉花果茂盛無量,這就是我們的生命狀態。所以觸類旁通是本然,不必追求,好自回歸我們的守護淨心,透過你們喜歡的任何一法,一門深入下去,清淨之心就容易取得。取得之後,識得一則萬事畢,後面的生命境界也就自然而然去散發出來了,都不必去考慮了,希望諸位可以明白這一個重要的理路,感謝啊!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