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語露即時 20210705【冠狀病毒的真相】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22-04-14 | 1157 次瀏覽 | 分享到:


下載提取碼:0000




一覺元文萃第 33 期 【上師開示】


 

新冠肺炎疫情 防疫之道---知足常樂

 

  老祖宗講,所謂是知足常樂,悅自心中來!這個「悅」,就是我們講的常樂。我們眾生都有一種嚮往樂、嚮往滿足的概念。換言之,這一些現象,諸如耐不住,嚮往往外,再去尋求個什麼!這都是一種所謂基底貪的概念,「貪」相對於剛剛我講的知足,意思是說,我們眾生不容易知足,也很難理解知足的概念,所以他需要從外在的建構得到內在的滿足,因此,一旦原來生命運作的一種周律裡面,可以去獲取,他原來嚮往的一種目的性的滿足,突然間,你不給他這麼運作的時候,頓時他會失去認知樂的一種所謂的接收。這時候,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一個月、三個月,他當然就耐不住了!這時候都還不用講到修行人,什麼禪定的功夫、不禪定的功夫那一種!這個質性也就是我剛剛講的,不知足!如果一個人攝取到了,也就是說他具備了知足的質性,那他就常樂了。常樂,恆常,也就是說,他本身就是一個「樂」的源頭,不需要從外在去建構,所以這一個人就可以「隨所住處恆安樂」。 

 

 

  禪家講「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語默、動靜,體安、安然。動,往外追逐,也安然自在;默,靜,被牽制在一個環境裡,不能幹嘛,這是靜,他也安然,安然自得。所以,如果我們眾生的一種所謂的生命的養成,都是往外追逐,並建構於內心的話,這一件事情是必然的,安不住!然後,悶久了,極度不舒服,想著要往外再去幹嘛,這也是必然的。當然,這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不樂」,我們不敢直接講說,我就是痛苦極了,可是就是不樂!如果你安住在一個地方,本來就很樂了,你這時候會想什麼嗎?!安住在樂的人,他絕對不會再去想什麼;換言之,我們通常安住的地方都不樂,如佛家所講,習苦為樂,一直換、一直換,然後用著我們的意識心在奔馳,所謂心如草原縱馬,易放難收。平常放久了,習慣了,叫你收起來,好難哦,對不對!所以,你說怎麼辦?要去訓練知足。

 

  但訓練談何容易,為什麼?因為你不明白什麼叫知足,以為是我們情緒上得到滿足就叫知足,不是!你要去了解,我們生命的本元,本來就具足圓滿,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才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沒有理解到真正的生命本元,本來就是完美無瑕、本來就是具足圓滿的話,你一定用意識心往外奔馳去尋求,你認為可以讓你滿足,而產生知足的這個生命路徑,其實是一個荒謬的路徑,可是卻是我們一切眾生的一種主流。所以,體驗到這一點,你所追逐的樂,你的方向就會改變了,你就不太會往外奔馳去尋求什麼了。所以很多不管修不修行的領域,都會常常聽到一些言辭說:我們要往內,不要往外,我們要往內探尋,不要往外追逐。我們要往內求,不要往外,佛家都這樣,對不對。

 

 


  這個「內」是相對性的講法,到底有沒有一個內外,相對性的,是沒有的。可是我們還是要用語詞,方便講有個內,內代表說你的本體,意思是說,往內追尋,是說你要去體驗明白到「你本來就是」。所以當你本來就具足圓滿的時候,你到哪裡當然都是很安適的啊!因此於所謂的六度萬行裡面的忍辱度,就不是一種忍耐的概念了,它是一種所謂的常態,本來就是這樣,心平氣和的。那一個悅,喜悅的悅,就源源不絕,由衷,由內在而源源不絕的往外奔流了。所以你去到哪裡都是很快樂的,既然這樣子,你當然不會被關個幾天,就受不了了,然後要放出去幹嘛、幹嘛了。那你會發現,人不管怎麼樣,當他悶個幾天受不了,他去幹嘛,幹嘛、幹嘛久了,他又厭倦了,他又要換換換,不斷變,這就是生命於妄見世界發展的一個質性。那你要怎麼應對?你就要去體察~妄本虛無啊!所以你要當下放下,佛家講「放下即得」。因此你當下放下的時候,你即得,得什麼?得你本來具足啊!不是得一個外在再添加什麼了,這時候,你也就不會有這一些心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