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時間:2009年12月17日(農曆十一月初二) 20:00~22:00
地點:高雄黏黏屋(高雄市左營區德威街60號)
紀錄組恭敬整理
小妍師姐音聲唱誦
師父音聲淨化
我們說「心外無境,境外無心」,無奈啦!凡夫妄心求法、心外求法,所以了不可得。一切萬法總是唯心造嘛!因心成體、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我們人都被外在這些相反撲回來障礙我們。「知見立知為無明本,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所以,怎麼從佛墮入眾生呢?就是知見再立一個知,讓我們在分別、妄想、執著的世界裡一直延續、綿延不絕。其實,我們的念是創造的源頭,事實上,它還已經是次要的了,在第二階層以外了。
自性很抽象,它就像一個電視的屏幕一樣,它可以播出無限多個頻道而不為礙,不會被裡面的這些形形色色給障礙、給干擾。屏幕就像那片玻璃,它可以映出你們全部,可是,它也不會因為你們太多人而容不下就爆破,我們的自性就像這樣。可是我們偏偏和迷在相裡面的眾生一樣,看到擁擠,我們就很熱,看到稀疏又覺得孤單,這都是心造化的現象。所以,要改造人生、改變人生其實從心調起即可。不過,現在的人失去了那個標準,失去那個到底要調怎麼樣的標準,那事實上在一個真實第一諦裡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它實際上無法用任何語文去說個明白、說個清楚,因為邏輯緣不到它,那我們眾生是以邏輯去思維。邏輯在佛家來講,已經算是第二等、第三等的思維了,再向上一著,非關文字、非關邏輯,它唯證方知,你只有親自去證實它,你才能知道它的現象,所謂的「體、相、用、理、事、因、緣、果」這些理路,才有辦法深切的明瞭。
我們眾生就是習慣用推測,我們所謂的「比量世界」,就讓我們轉加懸遠,畢竟「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就是我們要去想、思考、議論、討論、研究,所以,讓我們離那個本體愈來愈遠。離這個本體愈遠就愈助長我們的妄想、妄念,生活在「妄」的世界裡,它的結果我們都共通可以感受的就是一個「苦」字,所以六道統苦,通通都苦,只是苦的層級不太一樣,事相、對象不一樣而已,可是那個「受」其實都是一樣的。還有就是「時間差」不同而已,有的先苦、有的後苦,有的覺得這個較苦、有的覺得是那個,這樣的差別而已,可是,它的總合通通一樣啊!這就是依我們的執著而起用,因為執著才會有所謂的對立,才會有所謂的這些分別,分別比執著還細微,執著算是這三個「妄想、分別、執著」裡面最嚴重、根深蒂固的一個迷思,要離開迷思,也要從粗糙的開始。有執著,我們才有善、惡對法;才有那邊、這邊;才有我喜歡、我不喜歡……這些現象,那這些現象造成我們苦受的根,因為有善、有惡……我好善就恨惡嘛!恨惡的那個「恨」本身就是一種苦,就是說你「討厭」的本身就是一種苦。
所以,為什麼佛家不講善、惡呢?善、惡是對法,不是佛法,可是,眾生偏偏執著一個善,所以,真實諦義裡面「何有善可為,亦何有惡可違」,根本沒有一個惡可以讓你去違背,因為自性本是清淨啊!清淨裡頭沒有惡,是我們的無明產生知見立知,那個立知再延伸下去,所以才有這些對立,五個見〜我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慢慢一直延伸,延伸到我們整個人類一切的苦難。
現象和精神它是同時俱存的,可是,如果回歸真如體性的時候,連精神都沒了,現象就是你們講的「物質」,物質和精神世界通通沒有了。說真話,到那個階段……佛家给它定位叫「寂光淨土」,有人學淨土的,他就知道四土裡面最高一個層級叫做「常寂光淨土」,到那個時候,因果也空了嘛!問題是應到六道、四聖裡面,它還是有它的因果。所以,「因果不空」它是相對我們眾生來講的,就一個回歸的真如生命體性,它因果也空了啊!因為就「本來無一物」了,哪來的因果?是我們無法去瞭解那個境界,所以,還是要不昧下行,從著著實實一步一腳印的這個紮實功夫去鍛鍊。換言之,如果我們離開了境緣,我們就沒有修行成長的機會了,為什麼?歷事鍊心於滾滾紅塵,如果沒有這些境緣,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起心動念還具足圓滿或是已經淡化到什麼層級,遇到不好的人事物,你會起伏嗎?換言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那八風能不能影響我們啊?
古人說:「八風吹不動」,它也只是一個剛入門,卻成為我們現在眾生的高標,為什麼會變成高標?因為我們失去了根、我們失去了地基,只要沒地基的房子,就算蓋五層都很可怕,更別說蓋到101層。所以,五層樓對我們來講很高標,是因為沒有地基啊!如果地基很深厚,五層樓好像不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現在五層樓好像還沒有電梯,依建築的標準正常來講要超過七層,當然,有的私人住宅……我們也認識好像四樓而已就有電梯了,(師父笑說)你看,四樓的自家電梯,有夠瀟灑的。失去了這個地基,我們就必須要趕快補足回來,所以,依我們現在所講的這些聖賢的基礎教育……為什麼現在要常常講?因為我們現在算是要補習,把以前本來就應該要〝屯底〞(台語:紮根)的這個紮實功夫趕快補回來。
現在的人要知道我們所謂的一些玄高妙理的這些文字並不難,上網找一下,就可以查到一堆深奧的好像很高尚、很有水準的文字,可是,問題是沒辦法契入啊!畢竟「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也非關學與不學,是關係到我們的放下與否。一個能夠放下的人,他本來就會具足,因為他回歸自性,自性裡面通通具足圓滿。那我們還是要透過學習,為什麼?因為我們放不下啊!我們放不下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所以才要學習啊!學習是為了讓我們明白這些東西是我們人生的障礙,就是為了那個「明白」而已啊!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就是因為我們不明白,不明白就遠離不了這些執著、分別、妄想。
所以,我們現在的眾生比較累一點,因為我們的污染比較多,社會上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大過古時候不知多了多少,是很難用量化去計數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從外緣來講,如果我們內在沒有自私自利和貪瞋痴慢,這些也不足為礙嘛!因為這些的境緣來到我們這邊,頓時都會變成逆增上緣。我們常說:「順違皆順」,遇到壞的也是順啊!遇到不好的人事物,我才能知道我的修養到哪裡,對不對?所以它是來提醒我們的。如果永遠沒有不好的人事物,我們都會以為自己修得很好了,對不對?我們要如如不動啊!
古師大德有一句話:「念佛修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那天我遇到一個人說要出家,他說他估計兩年要出家,我勸他最好不要,因為……先要瞭解什麼是「出家」?出家者〜出離生死之枷(古代套犯人的枷鎖),最少也要出離煩惱之枷,而不是只是出離田宅之家,我們現在的人都是出離田宅之家,因為在田宅之家很煩、很多干擾啊!對不對?我們以為出離這個田宅之家會有一個清閒、清淨,事實上,「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他心覓法無有是處」,心若不淨,一切境緣皆不淨;心若清淨,一切境緣皆清淨。所以,當菩薩看到山河大地皆成無上道時,就是菩薩成就無上道的時候。當你看到這個人世間,每一個人在你眼中都是如如佛的時候,那恭喜你,你也是如如佛。所以,這些境緣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我們現在有這些機會,我們卻要把它剁掉,「都不要來、都不要來」我要去求一個清淨。
所以似有悟,在清淨的環境裡面,當然也就比較容易清淨,這是階段性,可是不必然,因為……你去設想嘛!釋迦牟尼佛當年一個人在樹下時,他說這樣很清淨、非常寂靜、很好啊!而我們現在通常……你去問問四週的親朋好友,問他們:「你一個人時會怎麼樣?」他會說:「非常寂寞!」「很寂寞」還是一種……他有一個欲求得不到嘛!所以才會寂寞啊!古時候,釋迦牟尼佛的學生、跟他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麼多人的時候,人家覺得很好、很熱鬧,有這麼多人可以陪伴很溫暖,而我們現在如果有這麼多人,我們一定覺得很煩躁,事相都一樣,可是,心不一樣。
蕅益大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是我們心裡的造化。所以,侮辱你的,你要對他感恩啊!毀謗你的,你要對他感恩啊!鞭打你的人,你要對他感恩啊!欺騙你的,你都要對他感恩!為什麼?他來成就你啊!對你鞭打是來幫你消業,那有什麼不好?還不用花錢。我們現在的人是不是籌了很多錢去參加法會?到底有沒有效果也不知道,因為理路不明白,倒不是說參加法會絕對沒用,當然也不必然有用,那要看它的理路正不正確。所以,方向是第一個關鍵,只要方向錯誤,你理論、方法再好通通沒有用,為什麼?「精進」這件事情也有正精進和邪精進,因為你方向正確與否。
所以,一般有人說「念佛就是為了專心,我只要做任何事都專心就是念佛啊!」不必然啦!你也可以很專心在那裡殺魚啊!對不對?這個就是業因果報不一樣,因果不同,我們不能否定很專心殺魚,可是它本身是一個「殺」嘛!那就要看你有沒有辦法到那種寂靜之處,心清淨到一個極處,不受後有,所以,你的殺魚是功德;或者你的殺魚是造無量無邊罪,那叫做殺生,這是一線之隔。我相信只要我們有煩惱的人就沒辦法做到前面那一種,就是「我的殺魚是功德」那一種,那可能要像六祖惠能祖師才有能力。他不是開悟、拿到衣砵後躲在獵人隊?十五年在獵人隊都在做什麼?當伙夫啊!為獵人隊當廚師服務十五年。獵人怎麼可能跟你吃素?他如果吃素就不會去打獵了,對不對?所以,他在那邊做了十五年,問題是人家心清淨。那他是有選擇性的,他如果看到獵物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就偷偷把牠放走,殺的是已經沒有緣、壽命快到了、虛弱、救不活的這一種,否則他也是拿去放生。事實上,他們首重在護生,放生已經是不得已的狀態了,因為你去愛護這些群生,你就不需要去放生了嘛!那就是有一個「不愛護」,才要來一個「放生」,所以等而次之。
「道」失了才有「德」,「德」失了才有「仁」,「仁」失了才有「義」,「義」失了才有「禮」,那我們現在「禮」沒了,大概什麼都沒了。所以,孔子那個時代說「禮崩樂壞」,非常感慨的說是「禮崩樂壞的時代」,那我們這個時代也沒有禮崩樂壞,(師父笑說)因為根本沒有禮、樂啊!所以無從談起崩、壞。自古建國重在制禮作樂,那個「制禮作樂」就是讓眾生有一個依準,在沒辦法順應性德的時候也要依靠聖教。聖教表面好像是一種規範,比如說我最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最近在和人家講「孝親尊師」,我非常的納悶,怎麼人家會把這個當做宗教,所謂的「迷信的宗教」?你們很難想像吧!而我遇到。「孝親尊師」………「這個會不會太宗教了啦?」(師父笑說)所以你就知道這個時代就是處於亂世。
在亂世裡面,諸位要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一定要有定見。我們剛才說「出家」,出家很好啊!出家無關乎白衣或是剃度,出離生死之枷即名出家(枷),換言之,只要一個人能夠寂心回歸清淨,自性本然。什麼是「僧」?清淨無染者為「僧」,你們所謂的「和尚」其實不是,那是名詞上的錯搭,「和尚」是親教師的意思,它無關出家、在家。你們讀大學,你們的指導教授(親自教你的老師)就叫「和尚」,或是以大範圍來說,那個學校的校長就叫做「和尚」。「和尚」是古印度話,它的意思是這樣,而不是剃光頭、披袈裟的人就叫和尚,其實不是的。「法師」也不是出家人、剃光頭披袈裟的專利,「法師」是傳揚正法的老師,換言之,傳揚正法就必須瞭透正法、正知正見,傳「正知正見」這個法的人就堪稱「法師」。
「比丘」、「比丘尼」才是出家……我們說剃頭穿袈裟這二眾的專有名詞,一般人不能用,女眾出家叫做「比丘尼」、男眾出家叫「比丘」,可是,那還有實質和形式上的差別,實質是他(她)有沒有受了這些具足的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沒有,是形式上的。形式上的在功夫上可能就沒有,那如果實質上的,他無關乎形式嘛!所以,佛法到最末後還是論實質不論形式。在家的專有名詞是「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指在家男眾、「優婆夷」指在家女眾。所以,「出家」如果論真實第一諦是什麼?你們所謂的「阿羅漢」,出離了呀!阿羅漢出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都是火宅,如果要出離宅家,也要出離六道才算起,而不是出離我們家,在家看到丈夫很討厭就每天吵架,然後再來出家,這個不是正確的。
出家約略為四:身出心也出、身出心不出、心出身不出、還有一種最糟糕的就是像我們這種身心皆不出。「身出心也出」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表演給我們看的,他放下了萬緣,他可以繼承國王不做、可以當大將軍不做、可以統理國家也不要、可以當全國最富裕的人也不要,都放下,因為他知道這些不究竟,它和我們的生命、生死無關,和了脫生死、大解脫狀態這個境界無關,所以他都放下了,他示現的是這樣。包括他不只是放下這些所謂的社會地位,他也放下了我們內在的社會地位,那就是學術。當年他花了十二年,已經把所有印度九十六個非常高等的學術學完了,可是,最後雪山成道還是放下,因為如果沒有放下,就造成了「所知障」。「所知障」障礙我們的人生,「煩惱障」亦復如是,所以他示現你們所謂的「曾經擁有過,最後通通放下」,為什麼?都是一場夢幻泡影,所以該放下。
六祖惠能示現的是「本來就什麼都沒有,所以也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為其無任何意,故能成就一切義。所以,兩個通通示現什麼?放下啊!我們現在所有的眾生比他沒有福報,搞不好就是我們所知保證比六祖惠能祖師還多,因為我們讀書讀得比他還多,換言之,我們的所知障比他還重。那他好在沒有所知障,因為他是文盲、沒有讀書,所以他落得一身清淨,一心清淨即與萬法本體通,一通則一切通。所以,做學問的學處要從這邊挪移,先去契入所謂的「根本智」〜般若無知,我們才有起用無所不知的能力,我們有這個般若無知之後,再去廣學多聞,那叫做「後得智」〜法門無量誓願學。
第一個是「煩惱無盡誓願斷」,般若無知一定要放下一切的煩惱,煩惱是果,我們就要從根上去捉摸,煩惱的根無非是執著、分別、妄想。所以,去訓練放下我們的執著、分別、妄想,是往內去放下,而不是往外去叫這些會讓我們執著、分別、妄想的人事物通通不要存在,這就是剛才說的「念佛修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一回到紅塵就又倒下、被影響了。這有點類似蘇東坡說:「八風吹不動」,人家佛印(禪師)寫個「屁」字,就一屁打過江了,類似這樣。所以,我們要從低標的低標去做起,因為低標的低標完善,你就有高標的可能性。事實上,法即無高下,唯眾生根性有利鈍之差,因為我們欠缺,所以我們才要去補足。
一個學習最容易得利的人,可能也是一個常常在教育人的人,這個教的前提是要學,所以,我們常講要樂於和人家分享。大乘法說什麼?「受持讀誦」這是自行的部份,「為人演說」化他嘛!所以,自行化他、學教相長,學而能知不足,知不足而能自反;教而能知困,知困而能自強。一個能自反、自強的人,他隨時隨刻都在成長,都在冒芽、冒枝、冒葉,冒到一個極處,我們說功夫得力了,他就結果了,結果就等待收成。所以,沒善根的就種善根,有善根的讓他成長,已經成長的讓他開悟啊!已經開悟的讓他證果啊!已經證果的呢?(師父笑說)他就要去教化啊!要不然「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就變成空願?
所以,極樂世界不是要去享受的,是要學習更高層次的功夫倒駕慈航來服務眾生的。只要一個人嚮往極樂世界,他抱著說「這邊實在太苦了我不喜歡,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享受」,他絕對往生不了,為什麼?因為他還有一個享福的欲。心淨即佛土淨,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我們如果還有那個想要享福的欲,我們的心就不淨,因為六道輪迴的根就是那個「欲」。我們說欲界、色界、無色界,其實它只是「欲」的淡薄程度,欲界可以很明確就知道他有那個很深的欲,色界、無色界何嘗不是有?因為只要有貪、瞋、癡、慢就通通有,只是程度的問題,所以,要放下內在的欲求。
為什麼要叫人家寡欲?寡欲不是叫你不可以去受用一切人世間的榮華富貴,是你不可以迷戀、執著,你可以受用。那它的得知是什麼?是隨著你的能量到哪裡,你的福報就到哪裡。所以,你有福報你不去受用也不對啊!那是自自然然的,因為你心一塵不染嘛!你還有一個「不要、不要、千萬不可」,你也是執著,執著在那個「不可」。「順」隨緣,有,好啊!這個好喝,我們就喝一下,因為是人家端來的,不是我們想破頭去找好喝的,所以,同樣是好喝的,他的心態就完全不一樣。喝了呢?哇!好好喝,好懷念哦!那我們就又被物質給控制了。你知道它的味道不錯,這樣就好了,喝完呢?喝完就忘記了,忘記了,下次有機會再去受用。所以,心完全不染著,於一切時中、一切處中不著,你有嚐到,可是你沒停留。那就像你們爬樓梯一樣,爬樓梯是即席即離,即刻踏上即刻要離開,要不然就沒辦法爬上去嘛!那就是境界。
很多人有那些……我們所謂「夢」族的,作夢一族的……常常作夢,有的會看到化境……等等,不是只有這兩個是我們所謂的境界,一般很多人很喜歡談境界,境界就像爬樓梯啊!它其實存在,可是我們不能去執著它。好比有的人靜坐就可以看到很多化境,看到化境好的就覺得很好,就一直想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對不對?你就被它給套住了嘛!你如果有這些境、這些相,你通通不執著它,不否定它也不駐足在那一個狀態,所有的境界都是好境界。如果有一個好境界,因為這好境界而讓你駐足在那裡一直探索那個境時,它也變成壞境界了,因為染著即是魔,並不是那個相裡面是一尊佛或一個魔,或是一個鬼啊、狗啊、貓啊,不是這種東西,是你自心的染著,它和那個境無關。
換言之,「境」為什麼存在?因為我們阿賴耶識裡有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的種種種子,它遇到緣就起現前嘛!所以佛家講「緣生」,「因」如果沒有「緣」,它就沒有「果」。換言之,剛剛為什麼講到寂光淨土連因果都空了?因為它沒有緣啊!它沒有緣,也不會起心動念,要如何有因果?它就沒有啦!那是眾生對它敲了鐘,它回應,回應到眾生這邊就又有因果,可是,它沒有苦受,所以,這就是我們在訓練的,回歸那個體性。
出家最低標要出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這個枷不好玩,所以,如果沒有去瞭解「出家」這個真實諦義,我們出家就會造成對我們自身生命非常多的困擾。這是自體性的認知,再來,還有環境上的認知,現在的出家環境是不是那麼的好?我們要瞭解,古時候的出家是學習,出家就二個字〜「落實」而已,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是世間的表率,這個世間不是地球而已,是整個宇宙的表率,那就是出家。換言之,我如果沒有做到,怎麼辦?我如果沒有做到就可能招這些鬼神所忌,我可能會有因為出家得來很多「挨打不能哭」的苦處,因為出家了嘛!所以,我遇到種種因為不如法而產生的現象時,我不能講,比如說我們出家後遇到一些靈性的問題,我們就很難去解決,因為照理說出家是幫人家解決這種問題的,而我們自己遇到。
所以,佛家說:「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那現在的出家環境多半都在做祭祀科儀,比較少在作教育,古時候出家……為什麼出家我們常講「和尚」?因為他們的身份就是老師,老師有天職義務教育眾生,出家就是要做天人導師,所以他們不是人間的老師而已,包括天〜二十八層天都要有能力教育祂們,在學教相長之中更提昇祂們的品位(果位)。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環境比較沒有以前那麼純質,所以,我們如果一踏進那個環境,我們能不能只是專心做教學?只是專心做教學,人家願意讓你教,你有沒有時間專心學習?那如果我們沒有時間專心學習,我們就沒有能力專心做教學,沒有能力做專心教學就失去出家這個行業的……,出家也是個工作吶!教育工作。
所以,出家是一個很殊勝的工作,可是,我們這是論實質來說,為什麼講說不要出家?就是形式上好像都已經扭曲了,所以,現在的出家環境多半都是在替死人做工,為死人超度、法會這些,活人就失去這些教育的機會,那這樣是一個錯誤的理路。古時的教育是教育活人,要不然你就去示現在鬼道啊!在鬼道教。為什麼在人間?就是教人啊!示現同類身,所以主軸是在人道,至於一些無形界的……方便講順便啊!空間、緣份可能有時候會交錯到就順便,因為緣來勿拒、緣去勿留,而不是本末倒置,你面對的是人道偏偏不去理會,反而去追求那些看不到的,看不到,自己〝叩叩鏘〞(台語:指敲木魚及鐘的聲音)半天也不知道有沒有,這都是一個迷失啦!這個迷失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去覺醒,所以,不鼓勵啦!剛剛提到最近有人說要出家,那他回去可能還會再想一下,不會那麼莽撞。前一陣子也是有一個出家,現在又還俗了,好險!(師父笑說)要是沒有還俗的話就完蛋了,肯定是破戒的僧侶。所以,出家一定要持啊!
我們比較傾向勸諸位學戒,而不是去受戒,學戒就是你在你學習的過程當中,你知道一條正確的理路就去盡力做到一條,你做到就算數了嘛!而不要在通通還沒有接觸明白之前就去受了這個儀式。受了這個儀式又做不到,我們就會忐忑,除非我們不明理,不明理還是有果報啊!那明理又會忐忑,怎麼辦?所以,受了戒的人就儘量用那個戒來做為我們一個增上緣,更加的督促,督促我們去落實,這是針對已經受戒的人。比如有的人受菩薩戒,當然,你們在家是不受比丘、比丘尼戒,寺廟裡有受五戒、在家菩薩戒,對不對?如果已經受的人,就請……我剛才講的那樣,就極力把它認知真的是一個增上緣,那我們透過這個增上緣……就像說後面有狗在追我們,我們就會跑得比較快。如果沒有受戒的,還是比較勸諸位是學戒,學戒和受戒不太一樣,學戒就是你知道一條落實一條。知道一條落實一條,你本來的能量就有了,所以,這個戒是諸佛菩薩認同;有形式的戒卻實質做不到,那是凡夫俗子認同,可是諸佛菩薩不認同,學佛、學諸佛菩薩就是要菩薩認同嘛!其實,那個菩薩到最後還是我們的自性菩薩,那個諸佛還是我們的自性佛。
現在很多眾生很慈悲,也真的發心在他們的佛事當中至心誠願請佛住世,事實上,請佛住世就是你趕快變佛就是了,(師父笑說)要不然你要去求哪一尊佛住世呢?對不對?眾生皆有佛性,本來成佛啊!所以,自己趕快努力一點、落實,趕快成佛,我們也比較對得起地藏王菩薩啊!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祂不成佛就是我不成佛害祂的,地獄要空就是眾生成佛,我們成佛,地藏王菩薩就能成佛了。所以,我們要成器一點,加把勁滿地藏王菩薩的願。所以,我們要去當眾生的貴人,不要汲汲營營只是要求貴人而已,是我們要去滿地藏王菩薩的願,不是叫地藏王菩薩滿我們的願吶!我們現在都在求地藏王菩薩保佑我們闔家平安、賺大錢,滿我那個五欲六塵的願,祂就冤枉了,「就是你這樣,讓我都不能成佛」,所以,思維要轉一下。
我們人生的動力從我們的思維起,只要我們有五十一分是為眾生著想,我們就堪稱「再來人」了,因為我們剩四十九分自私自利,那五十一大過四十九,從五十一開始一直進步就會遞增,再來的力道、再來的心願遞增,我們的自私自利、凡夫習性這些就會遞減,所以,是從那邊開始。「再來人」有二個意義:一種是已經成就的了,倒駕慈航來服務眾生;還有一種是過去生尚未成就,現在就發願、開始在挪移了,這都叫「再來人」。所以,信自、信他才信因、信果、信理、信事,第一個關鍵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麼?相信自己本具佛性、本來成佛,自己就是佛,不是那麼只是人間狹隘的「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堅定信心」、「要相信自己」,那個信心是什麼你自己不知道。
我到底對自己有什麼信心?很多人不知道吶!信心很好講,問題是你們到底要對自己有什麼信心?所以,信心如果落在人世間的這些事事物物,它還是引導你往貪瞋癡慢、五欲六塵墮落嘛!那也很有信心。剛才說到殺魚,「我對殺魚很有信心」也是造業啊!對不對?所以,是對自己哪一個信?信自〜信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一切眾生的那個如來智慧德相都圓滿無缺。換言之,我們要對自己成就福慧兩足尊的信心嘛!接下來信他,信他是什麼?諸佛菩薩啊!因為祂們是過來人,「欲知靈山路,須問過來人」,相信祂們的指引,這個燈塔指的路、用的理論方法是正確的,那我們自己有這個本因,本因就是對自己的佛性具足信心,我們再去學習落實外在的這些增上緣,初心不退,成佛必定有餘,就是往這條路線去挪移。
所以,如是形式的出家、在家,其實通通不重要了,「明心見性」與是白衣或是沙門無關,那是與你放下有關。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示現的五十三個善知識至少都是法身大士以上,是諸佛如來來示現,為什麼只有五個示現出家?那就是叫著你們眾生要平等觀,四眾釋姓同歸。當年婆羅門教時有階級制、不平等,有四個階級,釋迦牟尼佛強調平等,因為佛是平等性,清淨、平等、正覺,所以有那個平等。那四眾是什麼?就是在家男女二眾和出家男女二眾。同歸什麼?釋迦牟尼佛那個釋姓。「釋」不是擬人化那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代表清淨。所以,這些有階級表示不平等,對不對?不平等裡面一定具足貪瞋癡慢,叫做污濁(染濁),那在家、出家男女二眾如果有這種分別心,那也是不平等嘛!所以,一切這些不平等、不清淨一同導歸清淨就解決了。
到清淨法體裡面,一切眾生皆是平等的,那就是一般說入華嚴境界時,就能夠去契得、去瞭解這些眾生的平等法性。所以,當我們在看待這個世間的人事物對待時,我們會從體性去瞭解,而不是從相上,因為從相上有差別不同,那現在的差別是過去生的因果,過去的因、現在的果不同,因為眾生過去造作的業因不等,所以來到這一輩子的果報也不等,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真平等?它不是齊頭式的平等,是立足式的平等,努力的人就得多,不努力的就得少嘛!靠自己的能成就,靠別人的很難成就。
所以,佛法相對於外道是講我們內求和外求的問題,心內求法的叫正法。事實上,這也是方便說,一直講「內」的原因是眾生老是往「外」,所以才有一個「內」,那事實上如果離開八不中觀,就沒有佛法的存在啊!那「內」、「外」是不是二法?如果還強調一個「內」,那也不是佛法,只是說方便講。所以,文字的落後就在這邊,它沒辦法一個訊息直接讓你明白那個真常狀態,它只能用比喻的、引述的、引申的、引導的,那這些有一個「引」、「喻」,之所以是引喻就是它不是本身,所以,我們不能駐足在這些文字相上,「內」是要讓你瞭解我們不要執著在外面,我們要往自己的起心動念去調節,而不是往外在的人事物去批判或者起伏,那我們就失去了當自己的主宰,因為我們被外在人事物給影響了。所以,正報永遠講自己,依報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一切人事物,乃至於大的宇宙都是依報。那「內」、「外」一如,為什麼?依報、正報依正莊嚴,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轉到哪裡,依報就轉到哪裡,所以它也是一體呀!
換言之,精神和物質也是一體啊!它來自同一個自證分(法性),所以一體,是我們從末稍枝節去看好像有對待、彼此、你我、距離、時間,事實上,這些都不存在,回歸真如體性就不存在了嘛!可是,這個又很難,所以,要造階梯。那我們先從一個事相去瞭解,比如說你看到一個人很討厭,所言所行都不如法,如果你從他的這個現象、行為造作去看待,一定真的自己也變得不如法,因為我的心被污濁了,好,如果你試圖去瞭解它的原因,他的成長歷程和他的思維,乃至有人定功比較好,瞭解到他的過去生,你就會瞭解原來這叫做因果,所以是正常。
凡是處在人世間的一切通通是正常啊!那相對於提昇不見得是正確,可是,你要有一個正常觀,你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提昇,要不然也是沒辦法提昇,因為畢竟「若見他人非,我非卻是左」,「左」是相違背的意思,中國人比較用到「左」,好比旁門左道,「右」表示正確,所以「我非自是左」我自己是不正確的,無關乎他外在的人是非。所以,佛法講到最後是「大權示現」,你週邊發生的一切負面的人事物有可能都是諸佛菩薩來演這樣的戲教你,如是世間哪有一法是壞法?通通是好法嘛!所以,法法平等無有高下。那為什麼有高下?因為眾生根器有利鈍之差。「高、下」我用一個比較世間的比喻叫做「好、壞」,有這個好、有那個不好,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呀!所以,往內在去調節,外在就沒有這些對立、是非,要改善人生要從自己的心境去調節起。
佛法的妙理真的是很深奧難懂,換言之,以一種高標,如果沒有見性……或者是我們這樣講:「說那句話卻沒有做到的人,講了好像就不如法了。」這是一個高標,所以,唯論見性,「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什麼是「丈夫」?是調御大丈夫,佛的十大名號之一。天人師?人天至尊導師。佛?覺者!這要見性吶!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那高標來講,不識本心,縱說得十二部經藏亦是魔說,因為他自己不知道那個意思,講了有可能就會扭曲,扭曲就誤導啊!不要說往外的誤導,從我自己的認知扭曲,我自己就誤導自己了。魔、佛一線,非魔即佛,它同體,是我們的一念覺和一念迷的差別,換言之,(師父笑說)我們眾生都很怕魔,其實我們眾生就是魔,在怕什麼?怕自己;希望魔不要來找我,沒想到我自己就是魔(眾人笑),所以我們很怕同類。(師父笑說)那眾生又是佛,也很不相信佛,對不對?所以我們也很不相信我們的同類,這就是眾生的迷處,要把迷轉成悟。
有時候常常聽了多所悟處,回家的路上也多所霧處,回到家更多誤處。第一個是開悟的悟,聽了……嗯〜對、對、對;然後回去的路程上會想,愈想就愈〝霧煞煞〞(台語:比喻不清楚);回到家後,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扭曲,所以誤解了,誤解了又給人家貼標籤什麼的就多所誤處,(師父笑說)這是我們眾生的特色。瞭解就好,「瞭解」是為了什麼?我們剛才不是有講?為什麼要從我們「方便講」的低標?因為「法」真的沒有高下,從那邊做起就是讓我們明白。那為什麼最後是誤解?就是我們沒有真的明白,沒有真的明白就會有誤,有了誤解,我們人生的不幸福美滿就從這邊開始,聽好,不幸福美滿就是從誤導、誤解開始,所以,一定要瞭解。
佛以一大事因緣示現於世,哪一事?因為眾生迷惑、造業受苦,受苦之後更加迷惑、更加造業、更加受苦,生生世世迷而不覺,在六道輪迴受胎受苦,頭出頭沒、來來去去。所以,佛法不是善惡之法的原因就在此,它叫你覺醒吶!佛法是覺悟的法、不二之法,它叫眾生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那就是開悟,開悟即是覺悟,覺悟即是……說白話一點就是明白。它來教我們什麼?做個明白的人,過著正常的生活,這叫「佛」。明白人過正常生活的那個人叫做「佛」,我們眾生迷嘛!所以不明白嘛!於是我們都在過不正常的生活。
所以,澳洲真人部落笑我們是變種人,有理啦!我們說我們是文明人、他們是土著,對不對?人家他們說「你們是變種人,我們是真人」,因為他們心清淨,跟大地融為一體,我們卻要……那天我才告訴何先生他們說:「你們現在有哪一個人不是在飲毒食苦?」要不然我問你,踏進去7-11有哪一樣東西是真的可以吃?我們多數的人好像和7-11脫離不了生活關係。為什麼?所有的東西都有化學藥劑,所以,不是在那邊講說有機不有機而已吶!我們還得很顧慮那個有機也不是真正有機,對不對?所以不要吃啊!
現在坊間的所有產品哪一種沒有這些?包括蛋也都有抗生素等等,那些雞怎麼辦?那些雞因為吃一些荷爾蒙什麼的趕快催生。吃素的人有吃蛋和不吃蛋的,很多人就從事相上去捉摸,事相上就……這邊說蛋是可以吃的、那邊說蛋是不可以吃的,那要怎麼去分?所以這些人只好就開始想了,可以吃蛋的這些人就說以前的蛋是不可以吃的,因為以前的土雞蛋是有受精、受孕的,所以它有生命不可以吃;那現在生蛋雞的蛋是沒有受孕的,所以可以吃,嗯!聽起來煞是合理。另一邊堅持不能吃的就說蛋雞的蛋也是肉的一塊(眾人笑),對不對?生出來是肉的一塊啊!結果說到最後好像都是不能吃的,因為有荷爾蒙、催生,為了讓牠趕快生蛋,結果雞的身體也不好,那些蛋雞要怎麼辦?就被宰成雞肉,有良心的不會把這些雞拿去賣給人吃嘛!其實這也是沒良心,只是比較級上有良心(眾人笑)。這些雞剁一剁當成飼料,又餵給那些豬啊什麼的吃,然後我們又吃那些豬,那還不是一樣?不是都吃了那些毒素?都一樣啦!
所以,這個世代就是……回歸體性啦!那這樣什麼都不能吃,我們怎麼活?所以,心的清淨度很重要。江本勝博士的實驗你們一定要謹記,他即便只研究到連佛法的毛都還沒碰到,可是,值得現在的人去警惕。就類似古時的迦葉尊者去托缽時,荒亂之中大家都很貧窮,他遇到一個被遺棄的乞丐阿婆,這個婆婆也很誠心,她告訴迦葉尊者她僅剩的食物是廚餘,因為她都吃這個。當時是夏天,他們的東西不多,一般人都是要分好幾餐吃,在那種氣候裡面就容易腐壞、酸掉。那一個習慣吃這個的是不是就比較無所謂?(師父笑說)我常說那是腐食性的動物,像禿鷹就是要吃腐爛的呀!你讓牠吃新鮮的,牠還感覺味道不好,所以每一個生命狀態有它的質性不一樣。當然,我不是說那個婆婆是腐食性的動物(眾人笑),是在那個環境不得已。
那迦葉尊者出家,她看到聖者來了,她也想表達,就舀了一碗她的食物給他,都是酸臭的,迦葉還是非常感恩,然後也為這位婆婆祈福。結果婆婆身上有一些爛瘡,一不小心,爛瘡流的膿掉進砵裡,她就覺得很不好意思,迦葉尊者就安慰婆婆不需不好意思,當她的面把整碗食物吃完,然後感恩離開。人家聖者心一塵不染,所以,任何依報來到他身邊隨著正報轉,一般我們看到的是廚餘,來到他面前……以科學來講叫做「改變結晶」,江本勝博士的那個理路,只是他的力道比較強,那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心性的能量」,它從哪裡來?從德修來。我剛才說最近我告訴人家「孝親尊師」,人家的反應是「你不要說那些宗教」,「孝親尊師」是宗教?所以你就可見現在講道德是什麼了,(師父笑說)是迷信(眾人笑),對不對?不過,他非我不非,我們自己要揀回來用。
科學慢慢也在進步,去證明古時候這些聖者的智慧是正確的,前陣子Sona拿一張霍金斯博士二十幾年來的研究,他研究善惡真的有能量頻率,當然,他們那個角度是不夠究竟,可是它有一個依循、指引。他用的是量化,比如說頻率多少到多少,它的情緒就是怎麼樣怎麼樣。他研究德蕾莎修女,說她走到的空間都使當區的族群民眾頓時感到一股安詳,所以他去測它的頻率赫茲,那個數字是700,然後他就把700〜1000定位叫做「開悟的生命體」,700算下來……正確數字我沒去記它,就表示是「心境上極樂」,一層一層下來,到最後是很憂慮痛苦,他們就用這樣的方式。
那我要說的是真正很多超越的是數據測不來吶!因為有為沒辦法去對待。可是,那樣的東西還是值得現代人去瞭解,因為它可以為現在的人造一個階梯,有一個嗅覺、有一個觸角去瞭解古時候這些強調仁義道德理智不是一種迷信,它也不是一種現代人所謂的「愚民政策」〜一個國家的國王為了比較好推行他的政策,把他的子民教傻,不是這樣。不過……我剛才為什麼遲疑一下?我本來要講說「為了好教」,事實上,「為了好教」沒有不對,因為眾生的資質如果比較良善就很好教,對不對?是不良善才很難教嘛!所以,為了好推行他的政策什麼等等也是一個附帶產品。總之,當一個為政者他的群眾都是有素質、有涵養的,他的國家就很好推行,不用說到「垂拱而治」,至少可以比較順暢。我們現在……剛才講到沒有禮崩也沒有樂壞,對不對?沒有禮樂的這個時代就真的是要靠自己,無法靠國家為我們訂一個禮樂讓我們遵循,每一個人都這樣遵循,社會就好像比較寧靜祥和。
那以為「道」是一種規範、一種教條通常是誰在講的?知識份子;那知識份子在這個時代什麼最嚴重?剛才講的,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十二年所學全放下?他在印度已經沒有人可以教他了,換言之,他是最高峰的學術了,為什麼要放下?因為他很清楚這些不放下就是「所知障」,也就是你們現在所體會到的末法時期的學術份子(讀書人),當然,說這些也很丟臉,(師父笑說)因為我們也讀過書,是沒讀到很高,但讀個大學也算是讀書了,那何嘗不是在講我們自己,對不對?反躬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那個「所知障」真正是不自利也不利他,就整個社會因此倒了一片,為什麼?專家學者是一個領導的指標,那專家學者如果有障礙,眾生怎麼依循?就好像前幾個月國際會議來到台灣做精神分裂醫療的研究報告和諮商體系的研究報告,哈佛的學者XX博士是全國的權威,他來對內發表也說他們西方的經驗是錯誤的,也坦言很多精神病患是因為他們的藥而導致死亡。他們也坦言現在的藥沒辦法醫治精神領域的任何疾病,那為什麼有這些藥?這些藥一直在研究、研發,白老鼠就是這些病患,你抓一隻老鼠又不能知道牠發瘋了(眾人笑),對不對?你要如何讓牠吞藥……嗯〜現在心情比較好(眾人笑)?所以,精神科的很嚴肅的問題吶!它的藥……白老鼠就是人。那現在是失敗的例子,你看,現在怎麼辦?所以,(師父笑說)大家一定要隨時保持輕鬆愉悅,千萬不要憂鬱、躁鬱(眾人笑)。那要如何才能輕鬆愉悅?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你就真的非常輕鬆愉悅了。所以,這一顆就是好藥,(師父笑說)吃這一顆沒有副作用,吃那些會致死,吃這個……至少你功夫不得力也不會因為修正自己的個性而致死啊!對不對?修正往好的走。
有人說「貪婪是西方社會的原動力」,再三強調這樣,那證明現在貪婪變成什麼?(師父笑說)地球毀滅的原動力啊!所以,如果貪婪是社會的原動力,耶穌幹嘛教人博愛?釋迦牟尼佛幹嘛教人慈悲?慈悲、博愛都是為他人著想啊!那自私自利如果是原動力的話,祂們就要反過來拜那個自私自利的人為師了。我們沒有看過諸佛菩薩苦厄人生的嘛!所以,三千多年……經得起考驗,換言之……不過,說這個有時候也會傷到,理路上,為什麼有些同參身體欠安,我比較傾向去中醫體系問診一下,而比較不傾向西醫體系的原因在哪裡?畢竟我們如果從歷史來講,五千年的歷史……就算不說得那麼高,二千五百年好了,中醫至少二千五百年歷史經得起印證的功夫,會不會比西方二百年落後?西方醫療體系二、三百年而已吶!你們知道他們是如何爬起來的嗎?他們就是大戰的時候還好發明一個東西叫「抗生素」,要不然現在沒有西醫了,整個就衰退了。
我們也比較多時候是去西醫醫院把本來快死掉的人救出來,而很少去中醫醫院把快死掉的人救出來的。那天才又去而已,小妍可以走到第二張病床了,要不然以前是很糟糕的,這是話外之話,以前她第一次跟我去X綜合醫院,那是有一個癌末的病患,這個病患有一個前緣,他是我一個藝術家朋友的同學的哥哥,很年輕,三十幾歲而已,當然,他現在是不在了,大概大我兩、三歲左右。他本來就有癌症,有一次很嚴重了,好像也是去X綜合體系的(醫院)做檢查,檢查了之後,醫生說有急迫性需要開刀。因為我和這個藝術家很熟,和藝術家的同學也算熟,他們就想到我們這個心性能量的化導療癒,就把這個病患帶來,我們就幫他處理。處理完之後,因為他檢查完隔一週等病床要開刀,時間到要去開刀了,要開刀前又檢查,醫生說不用開刀了,(癌細胞)通通沒了,沒有急迫性了。(師父笑說)其實不是沒有急迫性,因為就沒有了怎麼開刀?
回去之後,這個年輕人就很炫耀的對他弟弟說:「那個醫生真厲害,我一進去醫院就沒有了,醫生真是厲害。」就這樣啊!這個理路你們聽得出它的門道,那我們就放下呀!為什麼?不取不捨啊!本來無一物嘛!眾生各有因緣。這當中有一段因緣是……我們在佛堂處理,然後翻譯釋迦牟尼佛的話給他,教育他為人不要好辯、要謙虛為懷,結果他說:「你也好辯啊!」(師父笑說)他跟把他治好的人說「你也好辯」這樣(眾人笑),所以就沒辦法,不相應就算了。處理完結果就好好的,他弟弟很高興也很感恩說讓他哥哥好起來,那我們就說:「這個好起來只是暫時」,為什麼?因為他的根沒有改,根就是他的心性,他的心性沒有去改善。
「心能領航」有什麼好處你知道嗎?一般宮廟辦事幫你處理事情,佛寺體系是教育,那教育是究竟的,可是,有些人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緩不濟急,你要先給他滿足某些部份的需求,再加上後半段究竟圓滿的教育,一旦這個人願意接受究竟圓滿的教育,他去落實了,他所有的問題就解決了。換言之,他就不會復發,因為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根,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改了,換言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造就一個人的個性,改了個性,根改了,現象就改掉了,換了一個種子去種,收成的果就不一樣。
那個病患有那樣的性格,結果過兩年果真又復發了,又進醫院了。這一次我就帶小妍去,進到醫院,我看一看……唉〜時候到了,因為就算佛住世也有三不能,「定業不可轉」!為什麼叫「定業」?從某一個角度就是……明明可以好、明明把你治好了,還教你怎麼照做就會好、就會沒事,你就偏偏不要做,定業!這個人偏偏不改個性、不去學習,他偏偏還要順著自己原來的惡習氣走,那叫「定業不可轉」,佛就沒辦法了,佛只能幫他做正增上緣,可是,是可以用一些能量幫他暫時性的提升。
那一天也是在X綜合醫院,已經快不行了,我本來不想去,沒辦法,人家一直啟請,因為我知道我去只剩下一個好處,就是讓他好走,(師父笑說)好走就很好了,對不對?那是你們知道哇!(師父笑說)我們讓他好走,我們就慘了(眾人大笑)!不瞭解的人會說「你不來還沒事,你一來就……」對不對?他很嚴重,全身都是黃色的,筋脈已經揪起來。我本來說我自己去就好,就有人偏偏要跟,我說:「妳不要去,我去就好了。」她就說不會啦!偏偏要跟,好吧!就一起去了(眾人大笑)。我一踏進病房,它有六張病床,我走到最後一床就開始處理了,他本來很嚴重,處理到後來就比較舒坦。處理完我轉頭……咦?人呢?跟我去的小妍已經不見了,我也不知道她去哪裡,既然處理完了,我也是得要離開這個病房,我一走出去,就看到她蹲在走道很虛脫的樣子,你看那個病氣多厲害,她一踏進去就被沖煞到了。所以,我們常講我們這種是被水柱沖到的〜沒事,被水柱沖到……在應水柱啊!旁邊的是被一滴水滴到〜倒!(眾人大笑)
所以,在那個領域……我剛才講沒有親歷其境是很難想像的,靈的領域啦!一般我們用現在科學家說的大家比較能接受〜「看不到的能量的領域」,沒有接觸到的人他非常難以體會,他只能看到這些事相,乃至於聽人家講故事,「哦〜這樣哦〜〜」這樣子而已。當然,最好是階段性也知道這樣就好了,也不需要去遇,階段性啦!那一次的狀況是這樣,(師父笑說)所以我說最近她很厲害,可以到第二張病床(眾人笑)。我漏掉一段,我那個藝術家同學的女朋友出來就問狀況怎麼樣?我就說:「好走就很好了。」我就離開了,之後就造成很多的誤解,所以我說我們很倒楣。
很多事情你們要有那個心臟,為什麼?這個世間眾生顛倒夢想,你們聽過一句話嗎?「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其實你沒把它打破,你也是要賠,就這樣啊!所以,我們常講如果我們有選擇性的話,我們最不喜歡幫人家處理的就是治病,為什麼?(師父笑說)吃力不討好!可是,偏偏我們就無法選擇,因為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病」這個東西是依報,一個人如果有他正知正念從那邊落實,他自己是最好的醫生,所以你們一定要相信。剛才我們講「信自、信他、理、事、因、果」六個,第一個就是相信你們自己,你們自己的德能相好和釋迦牟尼佛無二無別,釋迦牟尼佛是大醫王,所以,換言之,你們就是大醫王。
希臘醫學之父(西方體系的醫學之父)說了一句名言:「上帝醫病,醫生領功」,說的粗俗一點就是上帝醫病,現在的醫生領錢,(師父笑說)說到錢,人家比較聽得懂。那個上帝是誰?是你們自己的免疫系統,如果從醫的角度來講,你們自己的免疫系統。那醫生是什麼?助緣,幫助你的,幫助你回歸的,回歸你的免疫系統。所以,六塵病吃藥打針就可以好了,七情很難,七情通常和六塵相應,七情就是我們的情緒,你要叫一個人情緒冷靜、冷靜,他偏偏要冒起來,對不對?所以這個很難。六塵是外在感染、擦傷、受傷這一類,這一類的吃藥打針都可以。
後面二者就沒辦法了,叫做「冤業」和「業障」,這個可能某部份就要功德醫了,就是醫生的德性長養起來。如果是冤業,比如說我有我的冤親債主在我身上,又同時有肉體上的,那醫生幫我處理肉體,我會比較舒服了,可是還有冤業的存在,如果這個醫生有德性,這個冤業就願意因為他釋懷、釋冤解仇,所以那個醫生的德很重要。業障呢?這個醫生如果有這些智慧涵養就更好了,他就可以去教這些病人,教這些病人要有什麼正確的人生觀,用你正確的人生觀去懺除業障。「懺其過去前愆,悔其後過」未來不再造叫做「懺悔」,不是對某個人去求得他的原諒,也不是我們眼淚流很多,哭一哭就算了。哭一哭是好事,這是感動,感動和懺悔不一樣,可是,可以透過感動去加強懺悔的力量也不錯。所以,究竟圓滿的我們一定要知道,可是我們不否定前面的前方便。
一切萬法存在皆有它的合理性,我們不能只停留在那個合理性而已,要透過這個合理性去提升,回歸真實究竟圓滿,所以,唯有透過聖賢的教育。現在講「聖賢」還被人說是宗教,我們就得再想一個名詞,(師父笑說)唯有透過理性的教育,聖賢就是理智嘛!所以,透過理性的教育才能讓我們回歸真實究竟圓滿的生命狀態。真實究竟圓滿的生命狀態裡面沒有任何苦難,如果我們現在有苦難,就表示我們沒有真實究竟圓滿,所以,我們才需要學習。我們強調在自行化他、學教相長的同時去成就自己,學才能知不足,知不足才能自反;教才能知困,知困的人才能自強;要從這個路徑去挪移。這些形式上講的《弟子規》、聖賢教育通通是一個前方便而已,換言之,不是聽到「而已」就是它不重要,是沒有它,後面的就都不行,前方便就是為了後面的真實究竟圓滿。
看我們的角度,比如說我們現在世間人常在強調的「人間佛法」,我們自己要理解,因為同一個用詞,它的義理會有十萬八千種、無量無邊種,那我們要有正確的思維。據我理解,多數人所理解的人間佛法都只是在人間做善事,「我做善事、我在這邊服務人,我就是佛了」,事實上不盡然是這樣,因為佛法方便來講是從小乘二三、三二上去,所謂「二」是什麼?小乘、大乘。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叫做「二乘」。「三乘」怎麼分?聲聞、緣覺、菩薩。菩薩是大乘,聲聞、緣覺算小乘,所以,三乘和小乘的內容是一樣的,它只講這邊以上,事實上,這邊還不是真實佛法吶!三乘、二乘再上去,一乘才是真實的佛法。「佛法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經》裡面是這麼說的,換言之,沒有二、三了,哪還有四、五?什麼是「五」?加上人天,所以,人天不是佛法吶!人天是世間法。這樣說有時候難免還會礙面,所以我們也要去給它定義一下,如果以人間為基石、以佛法為究竟,那這樣也是不錯。你先具足人天底層的基礎,人天講善,有了善,再透過這個「善總比惡好」的階段性要契入清淨,清淨是二、三,二、三再淨、善不二提升進入一佛乘,那個才是真實究竟圓滿。
我們剛才講善、惡是對法、不是佛法,不要說善、惡,即便解脫、禪定都是二法了,何況是善、惡?善、惡還有起心動念啊!佛法講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二十二年的《大般若經》歸納「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既是如此,哪還有一個善、惡可得?既無一個惡可避,亦無一個善可得,所以本自清淨。本自清淨你就能本自具足,你就能生萬法,所以,一切萬法皆由心所造,處處指歸一佛乘。換言之,就是你們人間所有的一切因緣造化,你們要處處提起觀照能力,處處引導回歸我的自體性,也就是自我真如佛,那就是佛法的真實義理。為什麼?離性無別佛!離開你的自性就沒有佛了,所以,佛不在外在,相對來說在內在,事實上,內外一如,此說不二。
接下來是什麼時間?是開放時間?!剛才說的有沒有不能理解的?很多人不瞭解,為什麼音聲能量一灌進去會有一些狀態,可以淨化或什麼的,說真話,《楞嚴經》就講完了呀!「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就這句話啊!如果你深入這句話,你唱也有用,不是我的專利。換言之,不唱有沒有?還是有用。那是一個場,這個能量場隨時都在運行、運作,是看我們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所以,為什麼要清淨?因為清淨的能量場是最平和、最好的,它可以去……我們說再小不過的身體,細胞結構排列組合整理一下,人就健康回來了。這是借他力可以辦到,除非是業障、定業的那就沒辦法,那種的你就要教育他,所以一定要具足圓滿。也就是說佛法真實究竟圓滿,它有所謂的理論,它也有所謂的方法,它也有表演,表演就是它做給你看,做到了,是這樣哦!有結果。
一般哲學和佛法不一樣是如何?它有理論,它可能沒有方法,它也做不到,有這些差別。佛法是既有方法、有理論,它還做得到,而且它也做給你看。我們現在的眾生常常說「證明給我看」,對不對?沒辦法,這就印證末法時期眾生的根基,因為佛家講「三轉法輪」,上根之人予以示轉、中根勸轉,下根就要證轉,證明給他看。通常我們如果要人家證明給我看的,我們也別太高興,不要以為我們很行,「你看,沒辦法證明給我看吧!」對不對?(師父笑說)表示我自己是最糟糕的那種人。對啊!雞蛋裡挑骨頭,那我們就每天和骨頭在一起,你要家裡放整堆的骨頭嗎?有一種人是沙裡掏金,那就每天和黃金在一起,黃金不是常常漲價嗎?比鑽石還值錢,所以,這是思維、觀念。
道脈也這樣講,應該是太初老祖講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中士這個階層的最多。現在我們也要很高興,因為後面還有一句:「不笑不足以為道的尊貴」。鑽石很少,比玻璃還少,所以它比玻璃還貴,如果今天它比玻璃還多,它就不會那麼貴了,金字塔塔尖啦!當然,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我們去創造我們真實有價值意義的人生,自己去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之所以……因為中士比較多,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要講那麼久。本來無一法可說,為什麼要說?沒辦法呀!就百分之九十都是「你證明給我看」的那一種,所以他就要講那麼久。說了之後全部到最後怎麼樣?得無所得!那些法呢?他最後說了什麼?「我又沒有說」!所以,沒有一法可說啦!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應病與藥、就路歸家。所以,選定自己的人生定位,從那邊「真實心中作、踏實分分過」去挪移,就是美好的人生。
一個正確人生的理路很重要,在這個價值觀顛倒夢想的時代很不容易,所以「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而依止大法」,我們要相信自己、慶幸自己是具足福報善根的人,才有辦法去聽,要不然真的是沒辦法。一般如果不是具足善根的,他無法去聽,他會深疑還會毀謗,所以,有很多東西不能講。佛曰:「不可說」,千萬不要誤解,它不是祕密不可說,佛家沒有祕密,我們人生也沒有祕密,為什麼?阿賴耶識都在幫你存檔案,你要如何有祕密?它的檔案是比電腦還要精微不知道幾萬億倍,比如說我這樣喝茶,哦〜你有造作了,這個檔案就把你存著了,它把你拍下來存進去了,阿賴耶識就這樣吶!我們要不要交待誰去執行?通通不要,所以比科學還科學,一個念頭想就存入了,看不到的念頭啦!所以,阿賴耶識的檔案如果有形象,整個虛空法界都放不下,你就知道那有多大了,就我們個人一個一個的而已哦!你就知道人的念有多恐怖。
所以,訓練!很恐怖的(指人的念)我們把它訓練進去(好的念),不是訓練進去恐怖的,是遠離恐怖,它照樣會存,沒關係,我們如果儘存些好的,那有什麼關係?偏偏我們存了很多不好的,存不好的一遇到緣,不好的結果就出來了,所以,我們苦厄人生是這麼來的。就不說往後的我們看不到,你們這輩子活到現在都有一些苦厄,對不對?多多少少而已,你們現在的苦厄叫做結果,那就是你們過去生有起心動念存在阿賴耶識檔案,來到這輩子遇到緣就出來了。你們也有歡喜的時候,快樂的受用,那就是你們過去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良善的,那個檔案存在阿賴耶識裡面,那來到這一輩子遇到緣起現前,善因遇到善緣就變成善果,所以你們在受用善果時就歡喜。
所以,為什麼佛法不是善、惡對法?因為歡喜完了、沒有了就失落,失落又不好了,對不對?失落是負面的,阿賴耶識又幫你存著,等到你後半人生或下輩子又遇到緣,它就又現前,你又憂鬱,所以不究竟圓滿。所以,為什麼要離善、惡?不是事相叫你離善、惡,是你心境離掉,你不要用善、惡標準去看,那就是我剛才講的,有好喝的我們就喝,喝時我們也沒有起心動念,不過,本來的靈明覺知就會知道,喝完,放下!隨緣啊!所以,在隨緣裡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人生就會煩惱紛紛斷、智慧增增長,從理解開始。
曉蓮師姐:師父,想要請問《三字經》裡面的「三才者,天地人」要怎麼做這件事?
師父:天地人其實一體,好比說我們常講的「為首孝」,「孝」〜上老、下子,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這是從時間上來講,那天地人的涵蓋又更廣,所以說我們人如果沒有那些分別、妄想、執著,我們本來就是天地人了。天地是一個表法的象徵,換言之,它是這三位合一,就是整個盡虛空遍法界,從佛教角度來講,沒有離開妳嘛!妳是正報,天地依報,時間、空間通通是妳產生出來的,所以,它是不可分的。我們現在的人細分,我們現在的人都是分析習慣,所以忘記了整體性,沒辦法瞭解整體性。如果以道脈在說什麼?天、地、人是天人合一!它沒有離開妳的人,它又沒離開妳的靈,它也沒有離開物質、沒有離開精神,可是,精神、物質又沒有離開法性,對不對?那個「人」的本體就是什麼?就是法性,清淨本然。我們現在的人沒有辦法天、地、人三合一,就不說三合一,(師父笑說)我們不要把天地給破壞就很阿彌陀佛了,現在不是都已被我們破壞的……?「沒有啊!天哪有被我們破壞到?」你看那空氣污染,有可能連鳥都不敢飛,牠飛要有肺活量,現在那污染塵愈來愈高,牠飛過去都吸到髒空氣。
簡單講,我們離相,不要執著在那些文字裡,我們把那個意涵拉出來,換言之,我們要有一個整體的人生思維。思維是方便講,根本也不用思考、不用想。西方是說「我思故我在」,所以,痛苦一定在,因為「我思故我在」就是具足了「我見」,它畢竟不夠究竟,它是在形容一個現象,我們現在的學者通常可以告訴你現象,不能告訴你理路。換言之,我們可以知其然,但是我們常常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你知其所以然,你就不會我思故我在了,所以,那個「我」是執著的「我執」。我在想啊!是我啊!所以我在啊!你在就是有「你」,你就會痛苦哇!你被侮辱了,你在、是你啊!「我被侮辱了,我好痛苦!」是「我」、都是「我」啊!那如果你抽離了,那個三合一就離相了嘛!離相就沒有這些「我」,根深蒂固的「我」,就沒有一個「人」讓人家侮辱,就沒有一個「人」讓人家毀謗,豈不是一個自由自在的生命狀態?
所以,那是可以淺說、細說,好比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善、惡、我,有人說「好人、壞人和我」,(師父笑說)你要把它擬人化也無所謂。就像「佛」,你把祂雕成佛像放在紅龕桌上說那是佛,你也不能說那是不對,但是也不對啊!因為他若瞭解說那是佛以這樣的形象在教化眾生,那這樣對!但如果說那塊木頭雕像是佛,我們又何需要拜佛?它坐在那裡都自身難保了,對不對?比如說「迎媽祖」,媽祖有靈氣,要不然「媽祖,你這木頭雕像自己飛出來」,它還是得需要人去抱它、過爐,對不對?所以,那個木頭是表法,我們不要執著在那個相。可是,你如果瞭解它的表法意義,你又會很感恩那個木頭,「如果沒有你這塊木頭,我哪有機會這麼禮敬?」對不對?
那天我才告訴女淇:「妳們去佛堂、佛寺會不會頂禮禮拜?」她說:「會啊!」(師父轉對女淇師姐說)我不是單指妳而已,很多人如此,(師父笑說)不要執著是她(女淇師姐)啦!我舉例一個人名,不是講他,是以一個人事物去講這一個理路,這樣比較生動活潑,怕你們睡著啊(眾人笑)!佛堂裡的雕像很莊嚴肅穆,你為什麼會對它禮拜?它為你說過法嗎?一個雕像立在那裡,它為你說過法嗎?不曾啊!你卻對它那麼禮敬。你曾對學校的老師禮拜過嗎?不曾啊!他每天教你吶!
眾生迷失啦!那當然不是說……,那個禮拜是讓我們訓練,如果佛堂裡面的木頭雕像提供機會讓我們在那邊禮拜,訓練我們的「自卑尊人」,由外在的有為形式去訓練導回內在的謙恭長養出來,亦是無上大法。所以,青青翠竹無非法身,這些山河大地都是法身如來無盡慈悲的示現,它藉著不只是人而已,還有事、物啊!藉著這些人事物來為我們說法,是我們眾生的根基有沒有到那個層次?如果不夠,最糟糕的就是像我們這樣還要一個人在這裡講。對不對?這個已經是最等而次之了,我說的是我們的狀態,如果我們有能力……,我們就沒那個能力啊!(師父笑說)我這樣嗯〜(師父閉眼不語)你們就知道了,所以,這是我們自己要進德修業加把勁的地方。如果是這一個位子,我們就比不過那些木頭雕像了,對不對?木頭雕像立在那裡,我們就油然升起恭敬心了,我們還要講啊!所以我們的功力沒有木頭雕像這麼厲害,法身慧命。
所以,天地人常處在我們的生命本層裡面,它絲毫不能抽離。那是不是執著一個天、一個地?也不是,它也是一個表法。很多宗教、很多聖賢都這樣告訴我們:「三位一體」,以現在世間人的說法是身、心、靈,亦復如是。「心地」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那個「地」,大地無盡,為什麼叫「地藏」?心地的寶藏無盡!它好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那就是我們的心地。「天」是靈,我們的靈性轉化提昇就不再是靈魂,所以,我覺得孔子說的是比較適當,他不說「靈魂不滅」,他說「遊魂不滅」,因為一點都不靈,怎麼叫「靈魂」?在六道輪迴一點都不靈啊!所以,「靈魂」超越六道輪迴變「靈性」,是同一個,那靈性很靈,靈魂不靈,所以才在六道輪迴迷惑受苦啊!如果靈就不迷惑了。所以,他把它說是遊魂,可能就比較……,我們裡面的遊魂作祟,遊魂的昇華叫做靈性。所以「天」如果以這樣來講也是理,那藉著誰去弘揚?人啊!我們自己,所以弘揚古聖先賢的教育啊!換言之,藉著我們人的身體力行去弘揚一切聖賢的教誨叫做「真理」,真理如果沒有我們去落實,它也不過是個抽象飄渺的概念,不起作用,所以,真實心中作。
佛法它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它是真實的生命至善圓滿的教育,所以它有理論方法、做法和表演,表演就是落實,它是落實得到的,也才有人表演得出來,如果落實不到,要如何表演得出來?所以有那些概略性的說法。當然,要看你從什麼角度去講,為什麼這樣說?跟你說真的,因為法非定法,真心起用而已。順便跟你們說一下,我們也不敢說是「教」,比如說你們知道不是常有人來協談嗎?如果協談我們還要先作一個準備,就可能沒辦法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人家來,我們真心起用就對了啊!如果還「等一下,我想一下」,那個「想」就錯了。離性無別佛,自性本無一物,所以,你如果先存一下再出來,你就錯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看一下好像也似乎對,因為對方也不對,然後攪和在一起。一群學者在那邊研究:「嗯〜對!我們研究出一個結果」,結果都不對,不過,在他們自己他們覺得對啊!所以,道理和真理不太一樣,階段性不太一樣,相似。真理是恆通三世、遍諸十方、放諸天下皆準;道理是……有時候我們入境隨俗,不同文化的族群認同的道理不太一樣,所以,我們要去瞭解道理、要去昇華真理,真理回來道理就無礙,所以,「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天人合一。文字很遲鈍,所以還要跟你講個「合一」,本來就是一體呀!「盡虛空遍法界」本來就是我們的自體,自體相!我們的法性是那個本源,本源和現象是不是一體的?是現在的人把它切分為二,那二就背離了,回歸一就解決了。
所以,包括訊息場的接收,其實說「接收」也是方便講,訊息場……既無來也無去,起用而已,(師父笑說)凡此以上非關文字,無法講啦!只能跟你說用比喻的,換言之,心愈沒有預設立場,可能訊息愈真實。這樣回答妳「天地人」,這是從人的角度,如果是狗,就說「天地狗」,天地狗的世界(眾人笑),對不對?牠要以牠的狗身去度化狗的族群啊!所以,應以什麼身得度則現以什麼身為之說法。妳沒看有一個公案的故事,一個行者看到一隻癩痢狗,心中不忍就去舔牠,舔了之後,彌勒菩薩現前,那就是因為他的真心體用才現前。那有的不是,有的……你們說是道貌岸然,也不能這樣講,看似有修,真的說要做……很難啦!
這又讓我想到一個例子,我認識一個出家女眾,六十幾歲了,和我的交情算不錯,她以前也常年在聽電視頻道上一個法師講經,聽說那個法師的道場在台南,好像是叫XX法師,你們聽過嗎?她自己很照顧那些流浪狗、流浪貓,有時在路上看到,當下就停車去為牠服務。有一天,她要出門,她家的旁邊有三個佛學院碩士畢業的比丘尼在那裡負責那邊的寺務,她們是XX法師的學生,這個老法師和XX法師的私交也不錯。結果那一次她走過去就看到……她們好像也養了一、兩隻的流浪狗,午餐時間,她就看到狗一直吠個不停,她知道那些狗的狗性,心想:「是怎麼了?沒人餵牠們吃嗎?讓牠們餓成這樣。」然後她就走了進去,告訴那三個比丘尼說:「狗吠成這樣,妳們吃的便當就一人一口給牠嘛!」結果你們知道這三個佛學院碩士畢業的高材生怎麼說?「不行,我們這都是分配好的一人一份」,然後她就很生氣的回家拿狗飼料來餵牠們,之後又立刻打電話給XX法師:「那是你的學生呀?聽你的經學出來的是這樣?從今以後我不再聽你的經了。」所以,佛法論實質不論形式。
(師父笑說)以前我曾問過阿雲:「妳們有想要不開悟嗎?妳們若想要不開悟就去讀佛學院」,為說理。因為那個教學的方法錯誤,裡面的理論是對的,可是方法錯誤讓妳沒辦法達到。所以,只要方向、理論、方法其中一個有閃失,我們永遠達不到我們的目標。那時候說的角度是這樣,並不是說佛學院一無是處。佛學院是要幹嘛的?何嘗不是希望培養一些人才,那佛學院前面掛個「佛」字是要培養什麼人才?覺悟的人才呀!換言之就是培養佛啊!希望眾生來到佛學院薰陶完出去,變成個個是佛,不用萬類之中,只要是佛學院出來都個個是佛,結果我們好像還不曾聽過佛學院畢業的有開悟者,到今天為止沒有,希望未來努力一點,可以有個開悟的。為什麼?重點就錯在這裡,古師大德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可以成就,現在佛學院一學期要教幾科?要讀幾部經?人家古師大德十六年……有的還一生奉行一部而已吶!人家當然有深度,有深度、有落實,那佛法是一通一切通的嘛!佛學院是以西方教育的規劃和制度,西方講的是通才教育,你進來什麼都要教。
淨空老法師當年被星雲法師請去佛光山的佛學院當教務主任的時候,雄心壯志的去,結果自行離開,為什麼?他提出一套非常好的古時候個個成就的這一套方法給星雲法師,星雲法師看一看很讚嘆:「這很好,非常好,可是這不像佛學院。」淨空法師說:「我在這邊會誤人子弟」然後就走了,(師父笑說)他說的是如果照佛學院的方法去教就會誤人子弟(眾人笑)。所以,人家不是為名、為利去的,是為法、為了教化眾生,如果我們用著錯誤的方法,那要如何去教化眾生?我們自己都學不來了,還要如何教化眾生?所以,佛學院可惜的是在這一個層面。多數個個出來都學會一個東西〜世智辯聰,聽好,不是辯才無礙喔!世智辯聰裡面有傲慢,「我讀的佛經比你多」。再要講到我們,我們就要〝剉咧等〞(台語:比喻擔驚受怕)了,對不對?嚇得要命,「地獄盡是關講師」是這樣來的,我們愈學愈增長我們的名聞利養、貪瞋癡慢,愈增長我們對五欲六塵的貪戀,那我們在學什麼?如果沒有一個法值得讓我驕傲,我還好耶!有一個方法、一個事物值得讓我驕傲,我就完蛋了吶!所以,天下哪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很多西方的概念是錯誤的,對生命的提昇錯誤,那當然,對普遍的現象本身存在不予置評,因為存在即是合理,它只是一個現象。我們也曾聽說有人學道學得……,你告訴他要做些什麼,他會說:「沒有啊!我們就是凡人,哪有可能……」,對不對?我們就是凡人,哪有可能做到這樣,所以就有藉口不用做了嘛!那永遠就是凡人。當凡人還不甘願,因為有凡人的痛苦,然後又要來求,這就是眾生的迷惑、迷失,通通在這邊。迷惑、迷失對五欲六塵的依賴叫做迷戀,通通是迷,所以,當我們覺悟過來就都沒這件事情了。學法一定還是回來,戒、定、慧三學沒有具足就通通不是,沒有戒、定就沒有慧。所以,讀很多佛經、會講不一定有智慧,不過,絕對有常識、有知識,可是,常識、知識解決不了我們人生的問題,它只能幫助我們發現問題這樣而已。
我們畢竟是學佛、學覺悟而不是學佛學,不是去瞭解覺悟的學問而已嘛!因為我瞭解這個學問和我無關,是我要去學習它,所以,學習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落實」。「道」〜首、辵,「道」的第一步、最主要的就是你要去落實,「辵」就是落實。所以,如果我們「學」擺在前面(學佛),「落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我們把「學」擺在後面(佛學),落實與不落實都是他家的事。換言之,要不要改善自己的生命狀態?(師父笑說)那也是人家的事。頂多就一個好處,我可以讀得很高再去佛學院領薪水,如果是這樣,那也很冤枉啊!對不對?因為「布施是因,福德是果」,並不是因為這些文辭我背這麼多,我才賺得到錢,對不對?那佛法講得很清楚啊!施是因、福是果〜財施是因,財寶是果;法施是因,智慧是果;無畏施是因,健康長壽寧靜祥和是果。所以,如果知道這些,還為了領鐘點費也是很冤枉,去賺那些錢來助長傲慢,對不對?所以,(師父笑說)人家說不要往生天堂了卻錢在銀行,那也是用不到,有一種是下生地獄卻錢還在人間。
(師父問曉蓮師姐)所以,妳們現在在讀《三字經》?
曉蓮師姐:沒有,是之前……因為我們每個月都有兩次講座,剛好有一次是因為要解釋到《弟子規》的內容,註解裡面有提到,忽然不知道要怎麼解釋。
師父:後面那邊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我們就做個收圓。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我們生命本是無生之生,所以,眾生一念迷〜凡夫、一念覺〜作佛作祖。心、佛、眾生本是一體,有如天、人、地亦為一體。「一」的世界裡面涵蓋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真心離念,離念真心,回歸真心,一真是果、一心是因,因果不空。我們要藉著我們的色身,運用這個假(指身體)方便去修真,為何說「方便」?因為「道本圓成,何用修證,見聞覺知,本自圓寂」,本來就是清清淨淨、本來就是純淨純善。所以,自性無一法可得,自性無一念起用,故能成就一切法,亦能成就一切義。
版權所有 ©2016 ljzhw1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友匯網
聯繫
公告
微信掃碼
關注靈覺智慧網
關注
關於
法雨
課程
法寶
藝享
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