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聖師父上人曾開示「師父」二字的意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父」,還得加上示其君、示其親、示其師。「君」有一種領導、引導、統禦的概念;「親」有一種關懷照顧之意,所以君、親、師,加上一個老師的身分,就叫做師父。
對於入室弟子來說,師徒之義,猶如父子之親,師父上人對待弟子如慈父般的關懷,不僅止於弟子的生活家計、家庭至親的照護,更重要的是法身慧命的成就,解決的是生生世世的輪迴之苦,於師、於父,師父上人無一不是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師恩浩瀚,相對父母生育之恩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因此,能有機會在父親節當天與 師父上人共進團圓晚餐,對於弟子們來說意義非凡。
恭迎 師父上人入席後,大家也紛紛入座並請餐廳上菜,第一道菜上來的是一艘大船盛裝的冷菜拼盤,其中一盤是鳳螺。有吃過鳳螺的朋友都知道,最常見、最簡單的吃法,是把牙籤插進螺肉往外拉,順著螺紋慢慢旋轉抽出,技術好的還能夠將螺肉裡頭一截精華一起拉出來。就在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時,師父上人告訴服務人員,餐廳提供的塑膠牙籤太軟,支撐力不夠,螺肉無法挖出來,並提供很多方式可以解決這個窘境,只見服務人員頻頻道歉並提出各種說詞,但就是不處理牙籤太軟,螺肉拉不出來的問題。
大家心裡可能也出現了各種問號,因為不常見到 師父上人主動去反應這類的事情,就當疑惑還在腦中盤旋的時候,波芽老師巧妙點破,服務人員對待 師父上人,就如同我們自己在學修上都在為失敗找理由的質性一般,苟且對待,冷眼旁觀,這麼消極的態度又怎麼學到法呢?之後服務人員上菜時對鳳螺的問題也隻字不提,師父上人餐盤裡那顆挖不出來的鳳螺就這麼一直擱著。
螃蟹料理上桌後,師父上人吃完了蟹肉,又說了句:「就是在等這個!」
只見 師父上人用螃蟹鉗子的尖端插進那顆挖不出來的鳳螺裡拉出了螺肉。師父上人說,服務生這樣的態度,就好比我們這些學員的學習心態,也是現代社會普遍的風氣,遇到問題不積極處理,當人家辦法都提出來給我們了,也當作沒這回事,繼續因循苟且。教育者基於職責又必須不斷不斷提醒,當到一個臨界點之後,即便教育者有心想提點也不便再提點了。
師父上人為大家演繹的正是為成功找方法的積極態度,並不是 師父上人想吃那個螺肉,而是為教育故。此時,波芽老師突然神來一筆說,原來我們是那顆不肯出來的螺啊!師父上人以無量善巧方便,為的就是讓螺出來,學法若是如此鴕鳥心態,埋頭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是永遠不可能體會到當年 釋迦牟尼佛拈花一笑,迦葉尊者心領神會破顏微笑,以心印心的境界。一道料理,一顆鳳螺,也是無上大法的演示。
一澈師兄在餐敘後分享到:「自己有這一生要去解決的劣根性,這劣根性就如 師父上人在餐桌上用鳳螺比喻的,要跟他拔河、再拉出來,自己若因得過且過的個性而不理會、不想辦法解決,那劣根性就像這螺肉一樣,永遠的留在裡面,自己就枉費遇見明師了;自己得好好記住 師父上人的教導,拔除自己的劣根性,讓生命靈性暢通。」
供果的門道
席間,元寧師姐向 師父上人請益關於法會供果時,選擇水果應該注意的事項,還是誠心即可?
「看人!」師父上人簡單兩個字卻極具深意。
即便是同樣的水果,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一個是看供果的人,一個是接受供果的對象。以送禮來說,子女送水果給父母,父母如果對子女有分別心,對自己比較不喜愛的子女,就算送再高貴、再漂亮的水果,父母怎樣都不滿意,反之則不然。而供果的人當然是要有誠心,但是如果只是嘴巴說:「有誠意就好」,通常這樣就已經沒有誠心了。師父上人說過,儀軌都是高度藝術的表法,是要舉外明內回來自身的修持,我們有供果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應該要心存感恩。
經過 師父上人的開示,元寧師姐也體會到,真正改掉自己錯誤的個性,提升自己的能量,這些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地方。
求知的窘境
雖是一場餐會,師父上人在談笑風生中字字珠璣,富含法義,大家歡聲不斷的同時,也有許多省思。
師父上人開示,不要用讀書人的態度修行,讀書人只是要知道什麼,他沒有要解決什麼,所以修行對他而言當然沒有那個逼迫性。要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要解決事情的人不會花時間去知道一大堆跟問題不相干的事情。可惜當你的欲求就是要知道很多時,你就耐不住性子鎖在「一」,不能耐住性子運作同一個知,於修行上就吸收不了。
在座不少公教人員,師父上人問大家,公務人員考試有考古題,有標準答案,難道寫得出答案就知道怎麼做嗎?大家一致回答,不是。
那知道答案有用嗎?有去做才有做得到位與否的問題,如果根本沒做,那我們知道這麼多答案有什麼用?
慈悲多禍害
話題一轉談到念佛助念,師父上人提到近期有同參請益「當自己的狀態不好,去幫人家助念的時候,不好的氣息也會障礙亡者嗎?」師父上人說:「當然啊!明知道自己狀況不好,為什麼不把自己調好然後去服務人家?」
提問者短短的一個疑問,裡面蘊含許多學法誤區。為什麼會有這個疑問,是否存在著僥倖心態,期待 師父上人回答「不會影響」。又關注焦點在「幫人家」時,就很容易落入普世價值中,做善事的人都很熱心、很有功德的迷思,學習者不得不警惕。
歸謹師姐特別有感觸而有這段分享:
我們常常會因人情世故、情識作用,一股勁地自認為好心,想要去「幫」亡者念佛,而沒有衡量自己的狀態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好能量?真的可以幫到人嗎?還是空有著情執,結果將負面的能量給亡者,反而加重亡者壞的能量。師父上人席間有開示「將心比心」,問在場的弟子們假設躺在那裡的人是自己,自己是希望好的能量還是壞的能量的人來助念?大家不假思索地齊聲講「好的」。對啊!自己都希望能有好能量的人來助念。以前真的不知好歹,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太輕忽念佛,以為只要嘴巴有念佛念出聲音就是了,忽略了調「心」,心態的調整才是最重要的。師父上人曾教導:「修行就只有一個狀態,它不是一個事要做,它是你要保持什麽狀態去面對你一天到晚,一切『不是事』的那些事。那要保持一個什麽狀態?你就得要有這一個觀點的敏銳度跟關注度,沒有的話就沒辦法保持,隨時就煙消雲散。」惟有老實念佛,從心調起,長養好能量,做個有作用的人。
恭祝 師父上人 父親節快樂
每次與 師父上人的交會,都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佛法即在生活裡,無處不是課堂,無時不是學處,感恩 師父上人的教導。
八八入室齊家聚
海外學子法緣繫
鳳螺螃蟹問器具
生員恰客演一戲
供佛水果看人去
隨緣助念能量益
學習態度各相異
上師開示猶惕勵
元捨師姐將此次心得濃縮成詩詞一首
元淨師姐以手繪卡片表達對 師父上人的無盡感恩與崇仰
恭祝 盡虛空遍法界無上偉大的 師父上人
父親節快樂
全體入室弟子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