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2023癸卯年新春團拜 道途吉祥 弘聖上師慈勉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23-12-21 | 271 次瀏覽 | 分享到:

20230122 癸卯年 新春團拜 道途吉祥

恭請 弘聖上師慈勉

 

Venerable Master Hong Sheng’s Teachings on January 22,2023 Chinese  New Year Gathering---Good Luck on the Path of Dharma Study

 

 

 

 

好像突然坐上來,要跟前面的氣氛接軌,就要「是滴!」(師父上人幽默模仿開場短劇的語氣)學佛就要活活潑潑的,是不是?一直以來佛法都不是古板的,古時候有一句話叫做「應時應運」!隨著時代潮流,形式上或有無限的變化,可是原則原理始終如一,也就是說,「性空寂,相幻有」。所以來到這一個世代,作為一個人,當然必須遭難八苦;為什麼必須?因為我們生而為人是依穢起用,我們在這一個穢土,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大迥其趣。那麼之所以成就穢土,就是因為我們累生累世有穢心,那個污濁、染著的心,所以一切世間的變化都是由心起用。所謂的「心現識變」,依我們的染著之心起現形,變現出、兌現出這一個穢土,所謂這一個五濁惡世。在這個世代,我們必然得去面對我們兌現出來的境界相。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在過去生生世世當中,也有種下無量無邊的佛種子,只要依緣它就會起用。

 

古師大德告訴我們「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而得生彼國」,在這個世界能夠遇到如來無上大法,也是「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當然因緣我們沒辦法自我決定、自我掌控,可是前面的善根、福德,卻全然在我們這一個部分,也就是說在我們本身。善根由過去的學習種種累積而來,我們在這個世代又好像很難自己去把它提升,透過自己自力,因此我們就得要靠福德力,福德力卻可以透過我們學習之後,在不管你瞭不瞭解的狀況底下,它都有所謂的行為模式,可以去依循而落實,在這麼一個落實,我們的福德力就會壯大。

 

古時候有一句話叫做「福至心靈」,只要福報到達一個臨界點的人,他的心就比較靈驗,各方面的知見也會比較敏銳一點。所以我們在這一個世代,處於這一個所謂染著至極的時候,我們可以深度地去落實福德的養成,那麼這個福德粗淺,我們學人都知道的三布施得三個大福報,所謂財施得財、法施得法、無畏施得身心健康。在這樣的一個生命運行當中,其實進階高端的一種理解,並不是為了所求這三個福報而要的,而是為了讓我們心清淨,要斷絕我們內在本有的貪,其實這個本有是依眾生的習氣上講,如果依眾生的本性上,它叫做「本無」因其本無,所以它必能卸除,如果本有你卸除不了。

 

我們這一個世代的生命運行,剛剛好在現象層上有點相反,我們本有的好像都不見了,可是我們本無的好像都去不掉,所有一切生命處於這世間的一種精神世界的對待、物理世界的對待,統統是幻有,幻化一場,這些幻化就叫做本無。所以老祖宗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是因不覺、無明而兌現出的境界相,我們的本覺沒有這一些。「一切幻化本無」,那我們本有的是什麼?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覺性既然是本有,所以它也去不得,只是說我們常常用一個字去形容我們生命的運行,叫做「妄」,依妄起用,那麼妄是什麼?用白話文叫做誤解了,我們常常會在生活當中,基於我們的誤解而認錯了真相,事實真相。生命這件事情亦復如是,我們久遠劫來誤解了生命這件事情,所以兌現出來就是我們現在的結果。你因誤解,所以你的對待會錯誤、看待會錯誤,你看待、對待錯誤,必然就有錯誤的結果,那個錯誤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喜歡的煩惱、憂慮、牽掛。

 

所以在三布施的初階,是要滿足你的煩惱、憂慮、牽掛的一種所求的,可是當你這麼一做,做久了,你的福德力慢慢增加,也代表著你的心量慢慢地擴大,因為我們的福德都來自我們的心量,所以老祖宗又有一句話告訴我們「量大福大」,所以這個量大又意味著你的貪少,一個人只要貪多的,貪欲這一個的力道很強,那麼他的心量必然就窄縮。我們要貪得全世界、全宇宙、盡虛空法界,有這個貪的概念,我們就會萎縮到至極的痛苦人生。所以剛剛講「生而為人,八苦必遭」,八苦就是所謂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這八項,八大類的苦是我們生而為人必然遭遇的。那麼如何超越它呢?學修就是一個關鍵,那會的,透過學修他必然超越,所以即性自顯。不會的呢?學錯的呢?或者是不學的呢?他可能變本加厲,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這一個過程亦要有這種認知,而不是說我們來接觸了所謂的佛法的領域,我們就一定[穩啦]!就是一定得到我們內心自認的保佑,事實上不然,是你必須學得對。

 

當然我們現在講的範疇,也都是在我們的幻化的世界裡面,我們在幻化的世界裡面,建構一切我們所意欲建構的,這個本身是了不可得之事,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何處有塵埃,當然何處惹塵埃。依於學習必然是要讓我們理解到,這一個幻化的世界本來虛無。但是我們「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是謂中道」的生命依準,所以在當中我們大可建立「水月道場」,所有的這一些事業你都要盡心盡力地去應對,我們「大做夢中佛事」,所有一切利眾之事也盡心盡力地去促成,當然當中知道一切幻化一場,所以你「性空寂」,你的心完全不染著,所謂是得失從緣。為什麼在幻化當中你要盡心盡力呢?因為你有過去生生世世無始無明造成的誤解使然,而成的這個業力,這個業力種子兌現出來的業相,你如果沒有用這樣的態度、去奮力一搏超越它,先去融合它、超越它,你還是會被這樣的生命能量牽制住,當這樣的牽制,你必然脫離不了所有的這些八苦的牽制。

 

我們知道這一個盡心盡力的行為模式,本身就是一種消業,本身又是一種積福,一個人在世間業薄福增的狀態底下,他的行事又會比較順暢。也因他有福德力,所以能夠在利濟蒼生的事業當中,走得比較順暢。當然這是以單面來講,如果以全面來講,諸佛菩薩來來去去人間示現佛、菩薩、羅漢、祖師大德、無量無邊的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什麼身為之說法」。在這樣的一種運流裡面,為什麼眾生還是災難頻生?因為眾生福薄,只要我福薄,任何要對待我好的生命,對待的當下我都承當不了,所以福在幻化的世界裡面是重要的,除非你有辦法一念明白,所謂的頓悟「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只要你有這樣的一個概念,頓然全然接受,所謂「諦聽」,無所思、無所想,你的覺性就源源不絕的流露,在這樣的狀態裡面,你是不需要符合所謂的你幻化世界的一種善的運行,當然你的本性、本能,自自然然就會符合一切善的現象,一切善的所謂的行為模式。

 

這樣一來,你在世間運行,你就不會有障礙感,為什麼我們沒有順暢感?必然是被障礙住了,這個障礙就是我們的思想使然,「思是分別心,想是執著心」,只要有這一個執著、分別,我們必然無法卸除生生世世在無明當中兌現出來的幻境,兌現出來的這一些偏屬多數於負面的,也就是說你們講的禍殃這一類的,就沒辦法。如果我們在於善學的基礎下,慢慢地把「思」淡薄乃至於完全放下,把「想」淡薄乃至於完全放下,我們必然能夠頓念超越所謂的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一個術語,它形容的實質就是苦這件事情,那麼這一個苦又有一個特色就是不斷循環、不斷重複,重複於一模一樣的感受。我們人可以有感受,但不能在感受之後再去做所有的一切判斷,這是對修行人來講。我們現在的生命,多屬在於感受之後下定義、下判斷,這變成一種主流,也因之我們的苦也變成一種主流;世間一切蒼生不會因為我們而得到幸福美滿,也變成是一種主流。即便我們在普世價值上,在一個善思惟的一種方向裡面,我們也會比較朝向為眾生著想。比如說現在你們整個地球的環保概念,這些空污怎麼解決?這一些所謂的大自然災難怎麼卸除?人為的這些污染怎麼卸除?也多有關心份子在努力,可是為什麼我們越努力,地球的染著越深?因為我們的環保,僅止於我們的意識層認知,在外面的物理現象、精神現象的環保,我們並沒有拉到意識層背底裡的,所謂的靈性、心靈的環保,所以「根」沒有,枝、葉、花、果自然就不可能有。

 

所以在學習的歷程上要懂得門道,要取最高中心思維,而在最低的行為模式去落實去運作,以前我們常常講的「眼高手低」,眼高手低當然有很多的解釋法,當然你要依其意,我們放眼高,就是說志向要高遠,可是手低就是什麼?就是務實,我們在眼前的一步一腳印當中落實起,不能手高眼低。我們在所謂的生命對流裡面,就會產生這種自自然然的因果效應,在沒辦法契得所謂的空性,所謂的自性本然、一切皆離的狀態,我們也要慢慢的在世間養成善的一種行為思想,然後慢慢屏除一種惡的行為思想。但是這當中依然有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標準,所以我們世間人的善惡,都是依著我們的習氣跟成長環境的薰染而有。所以衍流到這個時代,以前小時候我們聽到的這一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對不對?講著、講著好像變成這個時代的真理了,這就是我們的習染,它不是真的,它是一個幻化,如果你要在這一個幻化的世界過著幸福日子,你就要把這一個錯誤的知見再扭轉回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也看到許許多多不為己的人,天也沒滅他,對不對?也沒誅他。其實這一些都是基於我們的自私習性上而定位的,曾幾何時我們在這個時代,也很難聽得到所謂的「禮、義、廉、恥、忠、孝、節、義」這一些概念。其實這一些都不是八股,這一些是我們生命所謂的善惡對法當中這個善的因,所謂是「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個於世間幻化世界千年不變的真理,所謂「禮、義、廉、恥」,「仁、義、道、德、理、智」這一些,就是這個善的因,於焉我們也得知,為什麼我們這個世代這麼的紛亂,人活得這麼的不安。

 

所以每一年過年,大家都要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啊!好像大家年年都在講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再過一年,又再講歲歲平安、年年如意!你們講了幾年了?有的老人家七八十歲的,有沒有說了六十幾年的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如果歲歲平安、年年如意有了,你何必再說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對不對?因為我們都沒有歲歲平安,因為我們要這個果,不要那個因。其實「諸惡莫作」你就會歲歲平安,「眾善奉行」你就會年年如意,還有一個叫做飛黃騰達,那叫「自淨其意」。但「自淨其意」的飛黃騰達,不特指在世間你們欲求的這些事業的發展,而是我們生命的燦爛,我們生命的整個兌現出來,那個就是覺性的流露,所以他當然飛黃騰達。所以這三句話,佛家告訴你們,這是十方三世諸佛共同的總教依循。

 

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諸佛教」就是一切佛的教法的一個引導、一個手段。它有步驟,「諸惡莫作」第一,在當今你人生有時候知道積福而沒有福的兌現,並不是違背因果理路,而是你的業力沒有消除,它擋住了你的福報而兌現不了,所以你依然覺得苦。這時候不明理的狀態,你會反過來疑惑,也就是產生現在這個世代的現象,以為種善因不會得善果,種惡因不必然得惡果,就會變成這樣。當然世間很少人用這樣的話語,可是常有的是,「唉!我鄰居那個阿伯這麼善良,為何命運這麼壞?」就會有這種,對不對?「他做人有夠好,為什麼過得這麼辛苦!」「你看,你看隔壁那個好惡質,為什麼那麼有錢,開賓士的、開雙B的、開什麼」這樣!都是這樣子。這個就是因為我們長年失去了這些因果教育,而更加於無明不解,不解於生命真相,因果通三世,有時候他現在的福,是過去生所積來的,因為這一輩子沒有法緣、善緣,所以他沒辦法去學習正知正見,於焉這一輩子他的行為模式、思想,可能比較惡質一點,可是他仍然有機緣兌現出他過去生,生生世世當中所培福出來的大福報。

 

有一種人是過去生造業無量,可是來到這一輩子,他有機緣學習到這些生命因果理路,所以他明白了,明白之後,他就去深度的落實。可是這一個落實的力道,還沒大過他過去生生世世所造下的惡,於焉兌現在這一輩子的這些惡果,所以你會以為這個人這麼善良,為什麼他的命運這麼慘,是這樣!這個叫「因果通三世」。所以一個聰明的人,他是以三世為一觀,而不是切一段來當作全面觀的一種概念,三世為一觀是什麼呢?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是一個,也就是縮小說,我們一個人常常會在成長過程裡面,都忘記了我曾經活了多久,比如說,我們活了四十年、五十年了,然後我們就會在這一年發生的事情糾結,在這一年當中去找原因,你找不到!因為有可能是你過去十年、二十年鑄下的一個因,產生這一年的一個果,所以這個就是誤解了。那麼三世一如觀,就是你這整輩子才是一個參數。所以連接起來,連接到至極,你才能理解到佛陀為什麼告訴我們「時空是不相應行法」,意思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它是我們依妄,剛剛講的,誤解了生命這件事情產生的錯覺。

 

所以我們以為我們有生、老、病、死,因為你以為你有生老病死,你認為你有,所以你真的就有生、老、病、死的苦,可是其實這個苦也是幻相,因為我們誤解了!人們在聽佛法的時候,常常很難理解這個東西,因為我們的聯想力有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常常在人世間就是這樣!當你很討厭一個人的時候,「看到他就[慼](台語:讀音tsheh/tshueh,怨恨、討厭),看到他就[慼]」這樣,然後又去左鄰右舍[投](台語:告狀),[投]你們聽得懂喔?[投]、一直[投]、一直[投]~有夠[慼],「那個人怎樣、怎樣、怎樣!」結果有一天,你發現真相,他根本不是這樣,那你之前是在[慼]什麼!那一段就叫誤解。你有一天真的發現,他真的是對我好好喔!他只是默默在行善什麼,我不知道,一旦我知道了呢?知道,表示你明白真相,你前面那些[慼]、[慼],你[慼]一個人,你心就很痛,對不對?就很痛苦,你這個痛,就五味雜陳,就是痛苦的意思。你看你因誤解而產生痛苦,結果當你有一天發現真相,那個人其實很好啊!那現在呢?你會覺得你過去是什麼?是笨蛋!還是[天天](台語:天兵、搞不清楚狀況)這樣。

 

所以我們這整個生命的兌現就像這樣,我們打從無明蠢動,就誤解了我們所有的生命了,所以才有六道輪迴這個事情。那學習是為什麼?就是學習一個明白,當你明白,哎呦!不是這樣子,你要去驗證真的不是這樣子的時候,你那時候就叫豁然開朗,叫做開悟,世間人叫開悟。你明白了,你就不會再對你人世間曾經依戀不捨的對象而依戀不捨了,你就容易放下了。那這樣是不是無情?不是!正所謂「道似無情卻有情」,那是一種至極的愛,是一種所謂的佛家講的「慈悲」,為什麼愛前面要講一個「至極」?因為我們眾生的愛都不是「至極」,都是兩端。至極是什麼?「至極」是突破了,突破了兩端了,也就是前面講的「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所以佛家為什麼不用「愛」來講?因為世間對愛的意識形態太過於執著,所以佛家自始以來都用慈悲去解釋,我們生命那個美好的愛用慈悲,所以那個美好的愛叫「慈者與樂,悲者拔苦」,他純然沒有「我」這個東西,那我因為有「我」,所以我就產生誤解,事實上因為我誤解,所以產生有這個我,這個我,是我執這個我、有為這個我,而不是佛家另外一個「我」的定義,叫「常樂我淨真實善」的那個我,那個我是在形容你生命的本然,沒有任何分別、執著、妄想,最美好的那個生命狀態。

 

當然不是這個形象、那個形象,可是它可以是一切形象,比如說,以現代人來講,就是你們打電腦時裡面的軟體,同一個軟體它可以灌在不同的電腦,那個螢幕長怎麼樣都沒關係,只要你這個電腦機制是沒有壞掉的,這個軟體檔案是可以灌來灌去的,對不對?那個軟體就像我們生命的本源,電腦的機子就像我們現在的這個肉體,它是可以變的,它是形式、它是工具兌現出來的,我們就在這個被兌現出來的形形色色裡面,起分別、起執著,於焉當你的福德力不夠的時候,你兌現來的這個形式,不如你的習氣的時候,你就在當中痛苦。那必然你會痛苦,因為佛陀告訴我們「情識作用,剎那生變」,這一個虛幻的東西,它就是隨時在變,它沒有恆常。既然沒有恆常,它會怎麼樣?就是在你生活當中,不斷增增減減、增增減減,所以你喜歡的,有時候你會再喜歡一點、你會討厭一點、你會喜歡一點,對不對?這個依現在人談戀愛就很容易比喻,這裡有熱戀期的吧!談戀愛不到三個月,熱戀期,過了,奇怪!以前都稱讚得不得了的,現在卻嫌棄得不得了,同樣一個行為喔!很奇怪,你看!那就是你的情識在作用!這情識背後就是那股能量,能量是什麼?但能量它會有,它也會抵銷,那個就是業力!所以你跟他是冤親債主的關係,當你是還他債的時候,他所有的行為,不管世間定位的好壞,你都會覺得好好喔!你還他還到過頭了,他以前所有好好的行為,你會說怎麼會這樣?都是這樣子,這叫業力。

 

那你能不能永遠保持是他來還你債,還是你來還他債的?沒辦法!因為你們沒有神通,拿捏不住。我們所有的這一些善的行為,常常也會因我們沒有定見,在這個世間學習的過程,善會添加一點惡,然後會變得比較不善;惡裡面又加了一點善,好像又覺得沒事,於焉老祖先告訴我們「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我們就做不到。因為我們難以分辨那個善小、惡小的一個標準,所以必須透過學。當今能夠學的,又是一種大福報,過去生,你要知道,即便我們今天過年坐在這個,現在算是講堂,剛剛是表演廳!你看「多元文化,同根共體」,它不衝突、不違和,我們能在這個表演廳、講堂裡面,我們過去生都不知道已經造下多少劫的因緣,才有辦法坐在這邊,你們又在這邊坐著,聽我們講一些佛陀的精神、佛陀的義理,代表著諸位過去久遠劫以來,也不知道積下多少供養無量諸佛的大福報,才有辦法,有可能你反思一下、反躬自省一下,哎呀!其實我常常都不努力、不認真,常常有一餐沒一餐!只有活動才要來,課程都不來上課,人家說那個念佛,有活動的佛一我才要來,平常我不要念!我也常常怎樣、怎樣、怎樣,其實都不要小看哦!你只要有起一念,你這一輩子就好,你在這一輩子不管活了多久,有的老人家八十幾了、九十了,只要你一生當中曾經讓你腦子冒出一句「佛」或「阿彌陀佛」,你就已經供養過無量輩子的佛了。

 

所以你要知道「人身難得,佛緣更難得」,必須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個「佛緣、法緣、善緣」,而不能自暴自棄。剛剛前面不是有弟子規嗎?他們念前面那一段總綱領,為什麼剛剛只念總綱領,知道嗎?弟子規,聖人訓,對不對?首孝弟,次謹信(同參: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你看,你就念到這邊而已啊!開頭而已!你不知道它後面一句話是什麼?「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所以那是你們的本能,千萬不要自暴自棄,我們活在這個人世間,有機緣接觸到法緣、佛法,我們就要善於用它的標準,不管怎麼樣自力奮力一搏,該懺悔的去懺悔、該積福的去積福,最後呢?該清淨自心的就去清淨自心,清淨自心是你懺悔、積福的方向,為了達成目標!你為什麼要懺悔?為什麼要積福?不是為了在人間享福,而是為了洗滌你生生世世的那一個誤解生命,你把這個誤解生命洗掉,這一個誤解洗掉,是不是就正解了,對不對?正解即正覺,正覺就超越六道輪迴,那時候叫做「清淨」,清淨兌現出來的,如果諸位這樣,諸位當下就是「阿羅漢」。在這一個基礎,是為了再兌現出你非不平之心,也就是「平等之心」,兌現出來的時候,你那個時候的學位,就叫做「菩薩」。這一個平等之心作為基礎,再向上一著,連這一些統統放下,你這時候無上正等正覺就兌現,那時候你的身分就叫做「佛」。所以你行遍虛空法界,處處都有你無始劫以來,不管曾經無明造下的業力,還是曾經精進創造的福報,統統會在你智慧當中消融,消融之後,那時候不管善與惡,統統變成至善。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你就回歸了,而不是「性相近,習相遠」那個習性的善,這個習性的善,必然對應那個習性的惡,所以這是沒完沒了。所謂大同世界,就會在你身處的世界兌現出來,那時候你就會明白。

 

所以大過年的,也希望大家能夠建立在人間所求的「福道」變成你的「覺道」這個概念,而且「覺」本來就在你自家,希望你們把它敞開心胸,把諸位的覺性給流露出來,這時候它就可以洗滌你所有一切世間曾有的染污。這是我們過年必須再強植一下,置入行銷給自己,再次地提醒自己,不忘你是個學法人,不忘你是個學佛、學覺悟的人,而有別於我們累生累世的一個習染,今天跟諸位分享到這邊 。阿彌陀佛!新年快樂!

 

 

 

弘聖上師唱頌《元和妙音》

manaya kinayoso koso

 

「汝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年初一 彌勒菩薩為首,祂告訴我們「心有所念,念念成形;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我們整個世界是這樣兌現出來的,所以當兌現出來,即是幻化。我們慢慢能夠「識得一,則萬事畢」,回歸一切幻化皆是我們這一個能兌現出來的心所兌現的;所以回歸於此心,這一個「能」及現象的「所」,都當泯滅,所以於「能所俱泯」,我們回歸清淨本然「自性清淨圓明體」。於焉,你在世間一切應緣而兌現的世間,只是一種所謂的衍流,一種流露的意思,它不假造作,亦不假思惟,正所謂是「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就是諸位的本身。阿彌陀佛!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