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190526 智朗椰林16品【Zhilang Yelin--16 Lessons of Dharma Teaching by Master Hong Sheng on May 26, 2019】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25-01-06 | 8 次瀏覽 | 分享到:


第十四品【苦行閉關,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嗎?】

 

一覺元學會恭敬整理



感應道交,絕不失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謂有顯感、冥感的問題,跟顯應、冥應的問題。我們在近期以來發現,好像依所謂的顯感顯應,眾生特別容易聚焦,這一個顯感、冥應,〔霧嘎嘎〕(台語:比喻一頭霧水)、〔聽無〕(台語:聽不懂),也意會不到、看不懂,而冥感顯應,眾生又常常不聚焦,它的重視度又稍微地薄弱。所謂顯感、顯應就是你有提問,人家有講述,冥感就是沒有問出口,沒有表達出來那個意思。所以依照慣例今天可能也是,先讓大家看看有沒有顯感的。

 

主持人:好。

 

師父:不是鹹橄欖喔。

 

主持人:各位同參有任何提問嗎?

 

學員:師父上人您好,弟子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有一些道場的修行人,感覺修行得很不錯,苦修多年,也曾經斷食閉關,到達過棄思絕想的境界。出關之後,看起來也都是一直在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然後有很多信眾跟著他學習佛法。但是前一陣子,弟子得知像這位修行人,其實他也還不能夠超脫六道輪迴,就覺得很意外,人家都這樣子苦修了,而且每天的時間,都是在做跟佛法有關的事情,如果這樣子的努力程度,都還不能跳脫六道輪迴,我們現在每天薰修,拜佛、念佛真的可以嗎?請 師父可以給我一些提點。

 

師父:好。

 

學員:謝謝。

 

師父:好,請坐。當時這個禪宗二祖,慧可大家知道,斷臂求法,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你們很多人不知道祂是怎麼死的。嗯,祂最後被砍頭死的,你們知道嗎?這時候大家又訝異了!開悟的聖者怎麼會被砍頭死呢?祂是這樣,到晚年的時候,當然先講祂的壽命一百多歲,祂可以活到一百多歲。祂到晚年的時候,常常很多這一些禪和子來請教問題,這些禪和子也各自在哪裡哪裡、哪裡哪裡學過,有哪個師父、哪個師父這樣跟過。祂常常跟人家講什麼?講這個「汝眼本正,因師故邪」。你聽得懂嗎?白話叫做你的眼睛本來就很正,不是長得很漂亮、很正,不是那個意思。就是說「汝眼本正」,你的知見,那個眼代表我們眾生與生俱來的知見,本來就很正確。所謂自性本然,完全沒受過汙染的那一種生命狀態,很不幸很冤枉的是,就是你學了,你學了,所以讓你的知見變邪了。

 

我們現在的人很難理解,我們現在都是我要學習,努力學習,才會變得更正確,對不對?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些問題就類似這樣子。所以當年 釋迦牟尼佛,也在祂的法會裡面,講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祂說,祂不鼓勵無謂的苦行,無謂的苦行,我們現在的人就是,常常在做一些無謂的修行。無謂的,前面加個「無謂」,很多就在這一種,所謂的儀式上、儀軌上的這一種鍛鍊上。什麼叫無謂?因為你的方向錯了,有的用心錯了,所以你一切「對」的修行模式,統統變成「錯」,這叫做無謂的苦行。所以你看,古印度也有很多瑜伽行者,挖個地洞把頭埋進去,我可以埋六個月,你們行嗎?所以埋六個月就比較厲害嗎?剛剛你提到的這些問題,裡面有很多重要的關鍵,這是要去釐清的。

 

第一個棄思絕想,他肯定是沒有棄思絕想,是你們把棄思絕想誤解了。一個生命如果真的達到棄思絕想,他肯定當下出六道輪迴。他說,他已經都用棄思絕想在修,還是他想辦法要修到棄思絕想?這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已經用棄思絕想在修,那麼這一個人就是法身大士的修行,已經到了法身大士了,完全沒有思想,如果你降格來講,至少是阿羅漢。那麼為什麼?阿羅漢他要放下「見思惑」,他才能成就,也就是說我們眾生要放下見思惑,才能超越六道輪迴,也就是你們講的思想。那這個只是一個思,見思惑裡面的一半而已,棄思絕想,對不對?是不是叫思想?思想是所謂的見惑跟思惑裡的思惑,見惑是見解上的錯誤,思惑是思想上的錯誤,是這樣,有這一個部分,你必得這一個人沒有執著、沒有執著。

 

佛家術語比較不好懂,所以這又有塵沙,所謂見思煩惱,見思,因見思惑而產生見思煩惱。煩惱是一個障礙,所以在這個煩惱的生活裡面也各有長才,各有長才。比如說道家,道教也常常有一種叫做「辟穀修持」,就是不吃東西,或者只吃一片葉子,或者每天只吃幾滴水,這樣叫很厲害,我也遇過有在修持這個的,然後一起上餐桌的時候,看到食物,就開始看到他在晃動了,晃動了。你看,沒看到食物的時候都修得很好,一看到食物就開始晃動,為什麼?到底是要吃?不要吃?一看到,那個意念就出來了。意念出來,你看作意了,作意了,就開始餓了、餓了,沒看到的時候還好。所以,修行不能往這一種所謂的外相去看,你一定要從它的理體本質。我舉一個「辟穀」看你多厲害,你也不會比熊厲害,熊每年都要冬眠呢,要不…熊不就比較厲害,對不對?

 

還有一種叫「水熊」的生物,你們知道嗎?水熊不是熊,水熊有六隻腳,很小很小,小到要用高度顯微鏡才看得到,你看牠多厲害呢?牠可以不吃不喝一百二十年。水熊生活在一種地球上苔類裡面的一種小生物。苔就是類似青苔這種東西,苔類的一種小生物,牠還可以在真空的狀態存活,存活也可以達到一百年以上。牠一百年不吃不喝就乾癟了,對不對?乾癟,乾到皺皺的,皺皺的這樣,一旦遇到水,牠的生命跡象又出來了。你看看,我們現在多少,你們說的閉關的這一些修行人,有誰比牠厲害?都沒人比牠厲害。那是不是水熊這種畜牲,我們定位叫畜牲,比人的靈性高?在《金剛經》也有告訴我們一些理念,「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不能見如來,這個見如來並不是說,我外在看到一個如來佛來了,那個見如來就是:如來「如其本來,諸法如義」,就是你自己的真如本性,如果你以外相的一些模樣,去做一種依據介質的話,你就永遠不能成佛的意思。

 

見如來,就是成佛的意思,成佛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就永遠不能真正開智慧,也就是初始的方向已經錯了,第一個方向已經錯了,你依照錯誤的方向,你所有的理論會對嗎?對的理論都支援這個錯誤的方向。這個是不是以前我們常常舉例的,今天我坐高鐵來,當然從高雄很難比喻,因為高雄沒有再往南的高鐵,那你們從台中來台北,有的從台中來,你坐高鐵,就像是最好的理論,對不對?因為是最快的鐵道系統,在台灣。你上面打的票是高雄左營,然後你也真的踏上高雄左營這一步,那是不是加速你背離你的目標?所以很多人在做無謂的苦行,修無量輩子都不能成就,而且越修越慘,他就偏離了正法,往外道去。所以剛剛這一些課題,其實在佛法的體系很重要,第一個,我們以為那叫佛法,你只要「以為」,你就不對了。那你說,修到現在有沒有出六道輪迴?不要說出六道輪迴,他能不能下輩子再得人身,都是一個問題,你懂嗎?因為錯知錯見。

 

所以依密持修法或者是禪門修法,最重要的是一個「見地」的問題,而不是你的行為模式的問題。自然行為模式不能不對,可是在這兩權之下,你取其重的時候,見地還是主要的重要。見地就是你的方向有沒有正確,你的認知有沒有正確?你認知正確的前提之下,你還不一定可以做到位,對不對?我們現在人常常是這樣,知道,做不到。對,知道,不過不知道,不知道要怎樣達到,知道這樣對,不過,不知道要怎樣做到對,常常有這種概念,更何況你連這個「知」都知錯了,那「知」錯了,你花上畢生的精力,很努力很努力去做,你還是錯。這杯不是水是可樂,你很努力地喝,很努力地喝,你會止渴嗎?最後越來越渴,越來越渴,對不對?本來只有一個渴,後來喝到最後還多了一個脹氣,副作用很多呢。再繼續喝下去,糖尿病,對不對?糖分什麼都…一大堆統統出來。所以,如果理解這個理路的話,你就很容易去分辨、了辨,佛門體系裡面訛化的一個層面。

 

比如說,以前常常在講吃素不吃素的問題。當然我們很鼓勵人家吃素,可是不能是執著素,那是一種慈悲素,對不對?你看,它裡面就有執著、慈悲還是清淨,還是那個糾結,還是優越感,還是時尚,對不對?欸?有時尚的,因為大家在講環保,只要我不吃素,就被人說,好像跟不上時代,對不對?都是這種,都是意識形態使然。所以在這一種表相的能力,都不能算數。也只能說,達到一個很高境界的人,這些的現象,這些的能力都辦得到,可是他不一定會去辦這一些,你懂意思嗎?因為有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需求不需求的問題。比如說,有人修行修到打坐打到會懸空,漂浮,對不對?這都是真的,可是,你天天在那邊漂浮幹嘛?重點是這樣啊!

 

之前也有人說,你看,我們師父喔…,師父,我們師父這樣。當然對我講 師父是客氣,他講他們師父,一個拳頭,現在練到一次可以這樣搥下去,五塊磚頭裂掉,不知道多厲害。我說:「喔,不簡單!」當然也不簡單,因為他也花了那一些時間精力,很有毅力的練,如果是我們下去,五根手指頭斷掉,他五個磚塊裂掉,差那麼多!重點就來了,我說:「如果你家在蓋房子,你喜歡有這個朋友嗎?」你知道什麼意思?欸…朋友在一起一定會去聊天表現一下,你聊你的、我聊我的,你表現你的、我表現我的。然後來到你家聊天,剛好旁邊一堆磚塊,來,我表演給你看,你很歡喜啊,啪…哇!很厲害,拍拍手,啪…再拍拍手,很厲害,哇!你的境界好高,很高很高,高到最後,我的房子蓋不起來了,對不對?磚塊全部裂掉了,這是什麼樣的價值觀?

 

然後我跟他說,要這樣子,他練多久?他說練三十年。我說他三十年只值一百五十塊,你知道為什麼嗎?榔頭,比較大顆的榔頭,一百五十塊,你就拿榔頭把它搥下去,五塊磚頭,你要十塊也是有辦法,對不對?對啊,都不會怎樣又都不用吃飯,榔頭不用吃飯,不用浪費能量的意思。你在那裡每天搥搥搥,看誰比較厲害?他再怎麼樣厲害,他也不會比榔頭厲害,懂意思嗎?所以學佛不能迷失在這一種外相,而是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用現在的話這樣講。那什麼叫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佛法裡面就是那四個字—「諸法實相」。你要去瞭解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現在講的正確的人生觀。當然你這個人生不能那麼狹隘,只是依人道的標準存在,為什麼講人生,因為你現在是人,你們現在是人。如果我們現在轉一下,我們現在對這一群講,這裡也有、這裡也有,對不對?就要正確的神生觀,祂們是神啊!那時候你就會說,學佛是為什麼?為了建立正確的神生觀,神的一生、神的生命狀態,對不對?祂是以神做立基點。

 

還有那邊的,要建立正確的鬼生觀,知道嗎?對啊,所以這是一個表達的方便,方便語彙,不必去執著它,也就是說生命這一件事情到底是什麼?生命並不是在一個外相。《金剛經》也告訴你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不對?我剛剛講搥榔頭是不是一種相?虛妄相,虛妄相,它體性本自空寂。我能夠不吃東西一個禮拜,是不是也是一種相,也是空寂?所以從這一個角度,吃與不吃是平等的,不二。是你該吃,你就去吃,你不該吃,你不要吃。聽說我們這邊有常常不該吃,又要貪吃的,那個要注意一下,因為你面臨到的是你身體的問題,為什麼我講這個?因為這時候都講不到修行的問題,因為沒有修,所以沒有修行的問題,可是沒有修就會有身體的問題,吃多甜的,就糖尿病,吃高熱量的,就又怎麼樣,吃太多糖…等等等,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當然現在講的人生,跟剛剛講的人生觀的人生,定義又不一樣了,這些都是表相,都是可以去訓練的。

 

你看,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了,對不對?祂七天不吃,祂七天吃一餐就夠了。事實上,祂能不能兩個禮拜吃一餐,有的也可以。所以同樣講一個阿羅漢,也無量。比如說,有一萬個阿羅漢,我這是以概數來講,因為阿羅漢真的是無量,跟人類無量一樣,出生無盡。有一萬個阿羅漢,是不是這一萬個都七天不吃?有的天天吃,有的一天也吃五餐,有的一天還吃十餐,有的一天不吃,有的一個禮拜不吃,有的兩個禮拜不吃,到辟支佛,兩個禮拜,所以在講這個。一個禮拜吃一餐是一種常數,大數法則,你們世間人講的平均值,平均值,阿羅漢可以這樣。意思就是說,祂們都有能力辦到這一件事情,可是為什麼有的阿羅漢祂也會天天吃?

 

因為祂沒有需要在那邊,一個禮拜撐在那邊不用吃,可是祂卻有需要天天吃,才有機緣去幫助人,所以,都是價值觀的問題。如果你不懂的話,你就會抓這兩個阿羅漢來比較,對不對?A阿羅漢一個禮拜吃一餐,相對於B阿羅漢天天吃三餐,這個比較遜,這個比較厲害,你就會變這樣,這時候就產生了邪見了、邪見。為什麼這樣?因為這是我們的分別,一分別就看在外相,我們看不到祂背底裡,為什麼祂這時候要示現一個禮拜不吃?為什麼祂這個時候要示現一天吃三餐?祂有那個為什麼,這一個為什麼提煉出來,就有它的價值定義出來了。祂為了度眾生,祂本來有能力一個禮拜不吃,所以在佛法又有一個概念,叫穿衣吃飯皆為眾生,你穿得好也是為眾生,你穿得破破舊舊也是為眾生。

 

就好像當年許哲居士,一個天主教的修女,後來皈依佛法,一百零一歲的時候皈依佛法。她就天天在撿破爛,也有很多人送她衣服,可是她從來不穿,她會送給人。然後她只要去應化,我們佛家講應化,他們應該講服務,服務人群。她常常講說,我是一個一百零一歲的老人,我天天要早起做很多工作,因為我天天要服務二、三十個七、八十歲的年輕人,七、八十歲叫年輕人,你看,那個就差很多。她到一百零一歲腳都還可以拉上來,只差沒有像胡瓜,以前那個電視劇有沒有?那個腳是假的,還綁起來,對不對?那個瑜伽大師,她都可以這樣,筋骨這麼軟,她也在練瑜伽,最後一百零一歲皈依佛法。當時很多人會問她為什麼,請教她,每天還是穿得破破舊舊。她說,因為我的緣是面對那些很窮苦的人家,甚至有很多那些七、八十歲的年輕人,都被這個更年輕的人遺棄,他的小孩不理,所以他們的心裡都特別地容易受傷害,有一種尊卑的一種概念。

 

所以她必須穿得破破舊舊,他們才會覺得是同一類,同一類打成一片,他才會接受。要不然你穿得太好,他會覺得有距離感,他接受不了,所以她就必須要表演這樣。在佛法叫做示現,示現這麼一個形象,來去幫助他,你看,她是為了幫助人家。所以真正的佛法裡面的這一些修行,到最後都是這個樣子,這些樣子,它沒有固定的樣子,它只有那個本體是一致的,所謂是共通的原則原理,可是沒有固定的形象。我們現在因為這個時代,這個眾生的福報,善根都比較淺薄,所以剛剛是不是講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到的這一種所謂的依。如果你們是佛教徒的立基點的話,感應道交到佛制體系的這一個相應,多數也都不是那麼正確。不是那麼正確的時候,它又有一個傳統的所謂的「加被力」,這個傳統叫做形式。現在講傳統佛教跟原始佛教。

 

那一天我才跟幾個同參說,我們學會在最早的時候,把那個原始佛教的文字,可能要把它改了,再改兩個字,叫做「本質」的佛教,為什麼叫做原始佛教?因為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從理體上的源頭去體會,所以叫做原始,而不是在世間人,每每遇到修行人,你最頭痛他來問你,你是修哪個法門?我說:「修佛法。」「這我知道,佛法哪個法門?」你看…又哪個,你就很難講,我說解脫法門。「解脫哪個法門?」解脫還有哪個法門?要不然…實在[盧]不完了,就開始…你是…讀哪一本經的?你們修持是修哪一本經?我說,經就經嘛,哪有什麼哪一本經?所以這個是,已經是後來的傳統佛教的歸納。當時的這一些古師大德,會立這一些宗門、教下,他有他當時時空因緣的問題,所以無盡慈悲,他去設教。設教是因應那一些族群,可是我們越演變越演變,就變成執著於這一個形式,不懂他當時設教的那一個義理。這時候就開始產生,剛剛的這一個問題了,就會把很多的形式,當作是佛法所說的正法。

 

比如說,現在最普遍的就是什麼?他在講善,在勸人為善,所以是正法,對不對?佛法從來沒有說勸人為善是正法,可是現在要講說佛法正法的標準,可能很多人就要跳起來了,所以我們也很少講正法的標準,很少在講,為什麼?因為我怕像慧可這樣被砍頭,因為多數不是。正法其實是你隨便抽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那叫正法,不是說你做善叫做正,你做惡叫邪,不是!是你有沒有純淨的心,為應眾生後面勉強跟著兩個字,叫「純善」。跟著兩個字,因為「善」眾生比較契及,他喜歡,因為善有福,淨生慧,慧,他不懂。所以正法是什麼?覺悟,唯一覺悟之法,叫正法。一切的這一些行善,都不一定叫正法,我們不能說不是正法,而是叫不一定。打坐、盤腿,面壁是不是正法?由此你也不能搖頭,你也不能點頭,如果他透過打坐而成就,極度地清淨開智慧,那它屬於正法體系。

 

我要加個體系,那是體系當然它沾了邊,它也是了。如果他以為打坐就能夠怎麼樣,這時候就以為,他天天打坐,這也不是正法。看誰打得久?這叫做邪魔歪道,因為看誰打得久,是不是競爭?競爭是不是貪瞋癡,所以它是不是正法?當然從這裡,你們好懂,加上貪瞋癡,你們不會說它是正法,可是偏偏有諸多的大德示現貪瞋癡。你看,這時候加個示現,祂用貪瞋癡的手段來度眾生,祂最後的果報是「度眾生」,你看祂的貪瞋癡是正法?不是正法?當然是正法,所以正法很難去理解。所謂的正,相對於邪,那邪是什麼?錯了,用白話一點講,錯了就叫邪,那錯了,相對於對,對就叫正。所以什麼叫錯?佛家講的叫「妄」,起一個妄念就叫錯了。所以棄思絕想當然是正法的路徑,可是你們定位的棄思絕想,是什麼樣的本質?那就因人而異,對不對?只要是因人而異的,它又不是了。

 

因為依要依所謂的佛陀的標準,那祂的標準又「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看,麻煩的都在這邊。所以你只要沒有從心法契入,就好像說,這個密宗修持到最後的頂層,阿地,阿地,一般講就是心地法門。心地法門你可不要這時候又依形象化,聽很多我們現在坊間的佛教徒在闡述的,心地法門就是地藏法門。從這個名相上也不能說不對,可是你要定義,你認知的地藏法門是什麼?是讀《地藏經》叫地藏法門呢?還是如地藏菩薩的生命狀態,叫地藏法門?這又不一樣了。如果你拿一本《地藏經》,一直在讀、一直在讀,你是不是正法?你不一定是正法,這時候又這樣,如果你讀了讀了,你這時候契入了,隨文入觀,你變成地藏王菩薩,那你是標準的正法。所以「正」其實不存在,它只是去妄而已,去妄顯正,它不是外在有一個正可以追求。

 

所以相對來講,你就可以從這邊去理解到,「正」沒有一個所謂的樣子叫做正,沒有,而是那個理體。可是偏偏理體,人家講「性空寂」,對不對?性空寂它是什麼個樣子?無色無味,它非色、香、身、味、觸、法,非喔!那非,它又能生一切萬法,那一個本體,如果能夠契入,它叫做正法,這就是一種標準,可是我們坊間現在的學習,都不是以這種高標準,所以一旦標準降格了,我們未來的危機就產生。現在就是過去的危機產生了,我們現在又相對未來,未來的危機會產生,因為標準一直降、一直降。

 

這個就好像我國中讀美術班的時候,有一個機緣,糊裡糊塗觸碰到美術領域。那時候常常聽到政府這個口號,因為我們是美術班,所以就比較有機緣聽到這種,什麼藝術大眾化,藝術美化人生。我們老師都會用這種話鼓勵我們,我們聽了也很歡喜,對不對?喔,藝術美化人生,我可能是被這一句話迷惑了,所以繼續讀美術這樣。藝術可以美化人生,美化人生很好,可是我老是覺得怪怪的、怪怪的。就是說,為什麼要藝術大眾化呢?為什麼不要大眾藝術化呢?如果藝術美化人生,為什麼要藝術大眾化?這時候就是一種思維的問題。就是說,以至於現在這個,我們感受到的藝術領域的這一種,所謂的深度涵養越來越不足,變成是一種浮面的這一種思維的辯證,都是這一種東西。現在很多藝術都變成講的算數,講的算數。

 

以至我們現在深刻體會到,什麼叫「一筆十年功」,甚至一筆可以產生靈動力,然後解決很多我們現實。當然這一個現實還是一種幻相,你們所謂的現實都是第二義諦的,在佛法它都不是一乘諦,可是講一乘諦大家聽不懂,我們就降格下來講二諦法。這一個能量,一筆能量可以去改變,這一個二諦法的現實生活的種種,你們講的物質跟信息,精神世界跟物理世界。我發現藝術是可以辦到的,可是現在講這個,人家會說無稽之談,怪力亂神,你看,落差多大,落差多大。那時候我們講應該是…最好是大眾藝術化,不是很好嗎?大眾藝術化的語意之下就是什麼?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提升。藝術大眾化就變成什麼?以行為模式闡述出來就變成,啊!這個太高了,你講他們會的,他們可以的,那太高的就沒了,越來越沒了,他們會的就越來越多,對不對?他們會,本來就會啊!你幹嘛再講他們會的,但是他不講人家不買單。

 

所以從這一種所謂的有為功利的社會,就變成它有一個這個叫做,呃…叫做熱烈度。就是說,人家願不願意給你買單,你們現在電腦叫點閱率,對不對?你要怎麼樣讓人家提高點閱率?你看現在網路平台發生多少不幸的事,就是為了點閱率,這都是很訛化的思維。你看,現在學校的老師教學,以前我們小時候甚少聽到,學生能評鑑老師的,古時候更難那個,現在很多老師都是煩惱這個,我也遇到很多老師跟教授來協談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符合學生,我們沒頭路,沒工作啊!這時候你怎麼講?你不是修行的,就從你沒頭路那邊去安慰你,你是修行的,這根本不是問題,沒頭路就不要有頭路,就有頭尾就好了,有頭尾。有頭有尾就是你把你的事情認真做好,聽天由命,盡人事而聽天命,其實這是最好的人生。

 

可是你看,我們心放不下,為什麼心放不下?因為我們有我們的既得利益,從既得利益開始,所有的形式的本質就扭曲了,形式會繼續跑,本質扭曲了。就好像現在,剛剛提到這個問題,很努力地修行,形式在,本質不見了,因為他有他的既得利益,那修行是什麼?無關乎一切的形式存在。所以不要講到一乘圓教,講到大乘佛法都已經告訴我們了,論心不論事,對不對?不論事。那事是什麼?比如說,我能打坐十天,你能坐五天,這叫事。我能五天不吃飯,你能一百天不吃飯,這叫事,我能打坐到騰空,你不能,這叫事,全部都是事。這叫論事,不論心,小乘修法常常落在這邊。可是小乘說法,也不能用你們現在認知的,這邊的概念去定義,因為它雖然比較執於事相,可是它也有一個正確的方向,透過事相來什麼?打破它的執著,是這樣。

 

現在多數你們遇到的還不如這個,他是執著於事相,堅固於事相,然後在事相當中的執著,又加上更大的執著,是在增建執著的。小乘是執著於事來打破執著,要有這個概念,我們現在多數人是執著於事,來增建執著,沒完沒了地執著下去,所以這個就叫做邪法,邪法。你看,所有的形象,你們都會認為是修行正法,如果你不瞭解這些涵養的時候,就很難討論,一討論就是〔相殺〕(台語:互相殺害),明明我是正法,你怎麼說我是邪法?你看,慧可被砍頭,為什麼?祂就是當年常常很多這些禪和子,祂跟他們講實話,實話就得罪他們原來的師父,結果有一個辯和法師,心生嫉妒,就去告狀,去跟官衙告狀,結果就把慧可抓走,然後就把祂砍頭。慧可也從容,當然這不是叫就義啦!很從容地接受。你說為什麼這樣?因為這些高度的修行人,祂能夠運用過去的業力,來成就祂這一生的更高的道次,跟做一個表法。你看,我剛剛講到我們現在的老師、教授,上課才少賺一點而已,今天這邊沒課,那邊可能努力一點有課,他就沒辦法了,人家慧可是面臨到砍頭呢!你說祂要不要講實話,祂還是講實話。有很多人就又誤解了,欸?慧可不是開悟了嗎?成佛嗎?佛言講,佛是人家毀傷不了的嗎?

 

像釋迦牟尼佛,提婆達多要害死祂,結果害不死祂,因為祂是佛,所以祂只能勉強出佛身血,在懸崖上推一顆大石頭要把佛砸死。佛跟阿難尊者在散步,這時候韋馱天尊在天空把大石擊碎,小碎片砸到 釋迦牟尼佛的腳,腳趾頭,然後流一點血,這叫「出佛身血」,為什麼砸不死?因為祂是佛。你要知道,這是因為我們佛經理解不夠透晰,產生的一個誤解。所有都要深解才有辦法,化解所有的這些不解跟誤解,因為祂示現佛身,所以沒辦法,慧可、六祖惠能…等等,你史上看到,包括目犍連尊者祂也是被人家亂石砸死的。祂都是開悟之後、成就之後,利用過去的業力消除,趕快再去更高境界提升,因為祂們都不是示現佛身。比如說,慧可是示現祖師身,所以祂就可以這樣,示現用這一種手段。

 

當然這時候也沒有人會示現佛身,因為眾生福報不足,示現佛身的第一個倒楣,可能示現第一天就趕快閃人了。祢一示現第一天,所有的人都要來害祢了。之前不是有跟大家講過一個事情嗎?有一個修行人,他們有一個團體,然後這一些執行長…等等等,就在討論佛法、修行這類的。他說,哇!大家都很喜歡佛,但 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滅度了,這個時代如果出現一尊佛不知道多好?各山頭的這些名山住持一定相擁而來,為了接見祂,供養祂什麼…等等。人家的那個…就說NO,大家追殺啊!所以這個表明現在的嫉妒障礙,古時候已經很深厚了。你看慧可是這樣死的,那你們知道六祖惠能是怎麼樣逃難的?大家要追殺祂,你想想,這些追殺祂的人,多數都還在佛寺修行的人,都不是一般的販夫走卒,菜市場在殺豬的,不是這一種,菜市場殺豬的都還會感恩祂,反而在佛門裡面修持的這一些,有在家修持的,有出家修持的,心生嫉妒,就是這樣。

 

所以修行論實質,在在處處都回到了它的本質。剛剛講到學會為什麼後來要把原始改成本質,有一個問題就是,後來接觸到很多學佛的人聽到,欸…也有所謂的本質佛教。我們發現現在坊間把原始佛教定名為所謂的小乘佛法,在教小乘四諦法。為什麼加個小乘四諦法?因為四諦法在圓教裡面也有講,可是都叫四諦法,苦集滅道。可是在圓教是講到圓融,在這個小乘是講次第,在要出輪迴的這一個關鍵,圓教已經法身大士了,要成佛了,也有四諦法。所以如果你們沒有契入到最深層,你們一定會因這種種的佛法的言詞,而搞得越來越迷惑。前提在接觸很多的人,接觸越多的這一個問題越大,之所以,常常聽我們講,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因為你沒有多少時間,去蒐集所有各宗門教下,各個派別講同一句話,它的定義是什麼?你一定會常常用你自己的認知,去定義所有人講的這兩個字,這一句話,那就雞同鴨講了。

 

這時候就徒增爭辯,偏偏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這時候你那一個論辯的心出來了,你的道業就退轉了,有這一些問題。所以坊間把小乘定位為原始佛教,那它是怎麼講的?它是從歷史上,依你們現在地球發展文獻,可以考據的歷史流衍上去定義。其實你知道佛法超越時空,怎麼可能是你們的歷史能講得透晰,何況歷史常常有人竄改,改編,掉三落四的lose掉,對不對?因為你們的歷史又不像《楚門的世界》那個楚門,被二十四小時監控著,它還錄影存證,是這樣。所以它就依歷史來講說,釋迦牟尼佛當年菩提樹下證道,最早在講的法,五比丘時代講四諦法,最早叫原始,它是以這個為定位。當時我們認知原始,不應該是一種歷史的片段的那一個頭,片段的頭表示不是真的頭。所以後來,我前幾天跟幾個同參說,最好把它改成「本質佛教」,本質好像就大家的意識形態,就直接是一種理體,既是理體,它就沒有時空,它是超越時空的。

 

換言之,時間跟空間,也是這個理體變現出來的,所以它涵蓋了一切。你們這個地球的這個時期的歷史,跟古老的地球的那些你們都不知道的歷史,乃至於所有的虛空法界,從銀河系的其他的三部洲的外星人的佛法的歷史,加上了重重無盡的娑婆世界裡面,無量眾生的佛法的歷史,全部涵蓋在裡面。能夠講述出來的、所有的被定名的任何一門佛法,就是你們現在在學的,所以我把它改成「本質佛教」。這裡面,它當然不排斥形式,可是決定讓你知道本質的重要。

那本質的重要是什麼?所有的形式都是依本質而顯化,所以那一個本質也就是,我們一切眾生本然存在,可是你摸不著邊際,它又著著實實存在的那個自性,自性,宇宙萬有的本體的本體,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這個東西。

 

所以如果你的修行不是往這個方向,你就不叫正法,不叫正法。你看,從這個標準,是不是我們常常講的話就有被砍頭的危機?砍頭是形容啦,現在沒有官府會為這種事情,砍人家頭,對不對?會抗議。不過,有的可以買通黑道,私底下,把他做掉,對不對?哪一天我被做掉了,也是不會有什麼遺憾。〔緊來走〕(台語:趕快跑)對不對?這個一樣。原子彈爆發,有什麼好怕的?我們說,哇!放煙火,世界最大的煙火來送我往生,真是這樣!這叫正法,懂意思嗎?哎喲,原子彈,那個怎麼反核?怎麼…怎麼那個什麼核核核,一大堆核,最後不合,就是反核(合)。反核的另外一個名稱是什麼啊?是…認同核,擁抱核好了,都核啊,都不合啊,你看,對不對?核到最後也不合,所以不合就叫非正法。

 

所以正法很難懂,你有正法你才有真正的正信。所以不是你在講《十善業道經》就叫做正信。有一次我去青雲亭,馬來西亞虛雲長老去過的一個,麻六甲的一個最古老的一個佛寺,拜觀世音菩薩,青雲亭。在那個亭外跟幾個同參在講,講十善的一個理路。裡面有一個類似執事,就在旁邊聽聽聽半天,聽完之後就點頭,嗯,你們 師父講的是正法,這樣,講的是正法,你能說對,也不能說對。我們當然很有把握,我們講的是正法,可是你也不要說,他講你說的是正法,你就很得意。有時候產生一種,為眾生擔憂的悲哀呢?你懂嗎?因為多數聽到是一個形式,他就定位你是正法,他不一定聽到,我們在闡述這些十善業背後,要幫你拉到契及那個本體點。

 

所以身不造殺、盜、邪淫,就是正法嗎?身不造殺、盜、邪淫,你心清淨嗎?不清淨,對不對?我只是不造,可是我心不清淨,我還會想,意不造貪、瞋、癡,意念沒有貪、瞋、癡了,是不是就正法了?也不完全是。你看,標準很高的,你懂嗎?不完全是,那到底是什麼?昨天我在台中講的,有佛處不停待,無佛處急走過,講到這個極處才叫正法。那個就是禪法破三關的,最後牢關都破掉了,毘盧遮那頂上行履,踏著毘盧遮那頭頂上,在那邊走路,你看,現在講「大不敬」對不對?怎麼可以踏在佛的頭上?禪法的用語就是要告訴你,你要知道真正的「放下」是什麼?放下不是現在我們這樣,換個念頭想,就好了。被人惹得很煩,其實是自己先惹人,惹到自己很煩。很煩,然後最後安慰自己,不要這樣想,換個思維想就好。世間是不是都這樣,那是不是正法?依我們剛剛講的標準,這都是邪法,因為你有相對,你有相對,就是邪。正裡面沒有相對,所以要成佛的基礎因,叫平等,平等當中沒有相對。

 

所以你看人家圓教直接從這邊開始講,平等,它連執著都不提,因為根本沒有執著這種東西,你要去教人家不要執著幹什麼,你懂意思嗎?這一個層次的修行者是這樣,根本沒有執著,所以你要教人家用什麼形式?欸,你要打坐喔,我們的法門就是要打坐,每天要打,每天要打十天。你說這是什麼〔痟話〕(台語:瘋話)?一天就一天,每天要打十天,打十天,你就要知道了,你有沒有執著一天十天。有執著,你就會覺得那個話語矛盾,每天要打十天坐,那個「十」就是一個表法,你要打圓滿,講到這樣都還不是,因為你沒有透過所謂的摸索的過程,去契及到心法的領域,所以你的打坐每天很認真,也不是佛家在講的打坐。「內不動心,外不著相,是謂坐禪」,對不對?「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謂禪定」。

 

我們是徒派工作給肉體做,心不做功課,心〔逐工〕(台語:每天)在那裡指導,下指導棋。你要你不能痠,痠了要忍一下,你看,都在下指導棋,不要緊,坐久一點,如果沒辦法,我這顆心再帶你這個肉體去找推拿師,心很多意見的,你懂嗎?這一些你沒有在鍛鍊這一個心,沒有「休心」。這時候休心不是修行的「修」,是昨天我在講的休息的「休」。你沒把這一個妄心休止掉的前提,你都不是正法,都不是正法。那休止了之後呢?休止你們就無法想像了,休止以為最高境界了,禪門是從這個休止的功夫起跳,這裡是開始修行的基礎。你在忙一大堆事情,比如說,念經,每天念個十小時,做早課、做晚課,念佛,念個十萬聲等等等,打坐打個十小時。這時候不要講十天了,等等等這些。大禮拜,一百萬下,持咒,兩百萬下等等等,都不是啊!

 

所以這些都不是了,哪裡,你去看世間書也是,看所謂的善書都是,所以這一些都是從文化層產生的形制,這一些形制,會的,可以再從這個形制導回去源頭,這叫會的,可是多數不會的…。當然不會的多到我們也很難想像,因為太習以為常你就不會去想像它,多到太習以為常,你就不會再去想像它。你看,多難想像,所以不會的,就又透過這個發展出來的形制再延伸,延伸形式跟執意,執意就是執著一直延伸。所以你如果在這一節,這樣叫做修行,你不是標準的邪法,你是什麼?所以我們現在常常最怕遇到學佛的,像這次去旅行遇到一個媽媽,她說,她年紀大了,也應該要找一個信仰,歸屬,對不對?然後就問一問,那妳會找什麼?她說:「我當然是要找基督教啊!」基督教,當然我覺得基督教也不錯,為什麼只有基督教,別的不考慮?她說:「尤其是佛教,我最不考慮。」佛教,為什麼?因為她遇到的佛教徒,都在東家長西家短。一遇到下午茶,輕輕鬆鬆地,想要沒煩惱的,就要去聽她講她的媳婦多差,她的女兒怎麼樣,她的兒子不受教,她的老公又怎麼了…等等等。她說,這就是佛教徒,佛教徒就特別是這樣。

 

你也不能講不對,也許她的緣老遇到這樣的。不要說她的緣,我的緣也遇到這樣,要不然怎麼那麼多人會找我協談?這樣聽到了,大家都不敢來協談了。你們協談不是跟我吐苦水嗎?怎麼辦?那個怎麼辦?這個怎麼辦的?都是這樣!當然無可厚非,大家都還沒有入,對不對?在這個休心、止息心的前段,所以這時候,你看諸佛菩薩多累。我不是諸佛菩薩我都覺得,哇!這個諸佛菩薩的志業實在太那個了,我們的凡夫之心叫做太偉大了,當然祂們也不這麼想。所以你只要去驗證一下,你就知道,那一個天高地厚是多麼地,落差多麼地大。所以我們現在多數學習佛法的人,為什麼有這個問題出來?就是因為看輕了佛法,看輕了佛法。佛法在在處處都是心地法門,所以剛剛講的那個,不是單講形制上地藏菩薩發大願,從心地發,不是這樣,它是一個地基,所以也可以叫做心地。你說,十善業道是不是心地?也是。

 

所以心地在密宗講的心地法門,是涵蓋一切萬有存在的本然,涵蓋一切萬有存在。所以《地藏經》假設你看到的是這個文字經,文字般若,對不對?它是一個存在。你要去透過這個存在,探索到它的本然,它的本然在哪裡?你如果沒有按部就班修持,面面俱到的人,你永遠不能理解那一個本然到底是什麼?你就會用著一種哲學,思想家的體系的運作模式,開始動你的腦筋在想,應該是這樣或者是開始去查書了,某某哲學家講什麼,就是某某哲學家講的什麼意思,這兩個的意思就是哪個宗教,某某聖者講的意思。你看,你就會開始自己去定義,結果你定義半天,你很歡喜,也很多人聽你講,也覺得,喔~有道理、有道理,對不對?因為他們都講不出來,所以你只要講得出來就叫有道理,有道理,他們也不知道沒真理,所以在這個時候全部的人都在訛化,運作一件我們自以為很高尚的事情,叫做修行,叫做成長,現在說修行,也沒人覺得高尚。

 

現在說修行大多數都會覺得迷信,生命成長,身心靈成長。你看,現在都要用這種名詞,身心靈成長,以為這是一個很高尚的事情,再去發展很多的功法,然後大家又跳進來,又繼續做一種所謂六道輪迴的牽制。自己牽制自己,所以怎麼可能出六道輪迴?所以你不要說修到幾天沒吃飯的這一些。我以前不吃飯是不得已,吃果醬是因為我沒飯吃。你看,那就是有飯吃,不要吃,很奇怪,我們是沒飯吃,沒飯吃只好不要吃一個禮拜。所以我發現人真實是有潛能的,我也一個禮拜沒吃過飯,也活得好好的。我也四、五天沒喝過半滴水啊,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所以我就有體會那不究竟。現在還有很多人在那邊跟我們比,師父,那個…誰誰誰…一天沒吃飯呢,您看,修持多好。我就…嗯〔誠、誠〕,(台語:有本事)。你要說〔誠〕,要不然…頭、脖子…萬一一痕就[魯]啊,對不對?〔誠、誠〕這樣。

 

 

也就是說現在人愛聽人家〔褒〕(台語:稱讚),有的人你就稱讚他一下就好了,反正他也不是真的要學習的,只是要圖表現的。現在多有人在自己的生活場域裡面,尤其這些工商繁忙裡面的這一種能力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他沒有比人家更多展現的機緣,因為大家都有機會,所以他就跳到修行的領域。我身邊的人都沒有修行的機緣,我跳來,欸,我這邊稍微有一個怎麼樣,就好像比他們優越,還是在比較的,還是在展現的。所以修行不是在展現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所有的一切狀態,它是在調伏我們一切妄心。依我們講的真正的正法,拉到的標準到什麼?剛剛講的棄思絕想還不足,要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才有思想,你棄思絕想了,你還有起心動念?那個世間人無法理解,所以這時候就不講思想了,因為思想沒辦法理解。你光思想,你就沒辦法理解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你沒辦法,沒辦法理解。

 

所以「心現識變」,依識改變之後才有思想,才有執著這件事情,分別這件事情,對不對?心現沒有,所以連心現出來的,他都沒辦法理解。這時候豈是我們透過一個打坐,一般講的苦修就可以,當然不行。所以現在包括瑜伽領域也是這樣,好多人都對瑜伽不陌生,全球幾乎瑜伽這種東西都很風尚了,然後瑜伽最後變成運動,健身房的附屬品。事實上,古時候瑜伽修行者不乏開悟的,很多開悟。你像現在在健身房,還有那個瑜伽球在那邊滾來滾去,吊那個布瑜伽,在那邊吊來吊去,聽說還有人掉下來砸到脖子的,這樣你想像他能在那邊,哇!好舒服,開悟嗎?對不對?以前的瑜伽從瑜伽來,《瑜伽師地論》你們聽過,那個瑜伽就相應的意思,所以瑜伽也是一種相應。相應什麼,要相應什麼?我拉一拉筋骨軟了,我身體健康了,這個要相應幹什麼?所以相應必然有心的問題,而不是有為物質肉體上而已。

 

既然有「心」的問題,必然有心法的問題,對不對?心法的問題就不是你在那邊拉筋就可以解決。可是如果你從拉筋,有明師幫你引導回來…拉筋是怎麼來?就好像之前我跟太極拳教練,講述太極的時候,那時候我就提一個問題給他,「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這些招式是怎麼來的?」他說:「這還用想,就…就是教練教我的啊,怎麼來的?教練教我這樣,我就這樣,教練教我這樣,我就這樣子。」我說不是,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最原始這些太極起式,雲手什麼這些,怎麼來的?想半天呢!我說這個其實不難,這就是從平衡來,你說你這裡,你這裡踩空了,下樓梯不小心踩空,是不是你機靈,快一點,你這邊就馬上彎過來,為平衡。你若踩空,你還直直,你就掉下去了,對不對?所以你說太極,為什麼它會運用這些力學的原理?它就是這些平衡的問題。

 

那平衡有沒有一種規律,它當然沒有一個制式的規律,可是它有一個你沒辦法理解,用思想來理解的規律,它純然是一種心的感受,喔,是這樣。所以有的人練太極,練到最後就是什麼?膝蓋壞掉!很多太極大師膝蓋都壞掉了,包括陳小旺,他也是啊,那個陳家溝系統的啊,陳氏太極的傳人也都是。因為要蹲,對不對?太極不是蹲,它是沉的概念,也不是蹲,所以…等等等。任何一個在我們世界存在的形式,它都有背後的原則原理跟它的目的性,可是我們常常基於這個形式的執迷,而忘了它的目的性,所以把原則原理也忽略了。忽略之後,它就不是那個東西了,所以佛法亦復如是,你們世間的運動也是這樣啊。運動是為什麼的?為了健康,世間人二話不說就是健康。欸…現在你對某些族群可不是這樣喔,你運動是為了什麼?為了拿金牌,所以很多運動選手,都提早結束運動生命,因為運動傷害,對不對?

 

既是為了健康,你運動那麼努力最後得到的是,不能改善的傷害,有的就是廢掉了,一隻腳廢掉,一隻手廢掉…都是這些。所以這一些,都是從這一個概念上的訛化產生的。你看,人家也很努力,假設運動也有正法跟邪法,你會不會認同得到金牌後兩年,葬送運動生涯的這個金牌得主是正法?你就會有一個疑惑,這一個疑惑就是一個疑情,促使你去體會生命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所以你要不要說一天不吃,六道輪迴的眾生多有神通,對不對?多有神通,為什麼還是不究竟?我們不要講其他的,我們講天神比我們厲害,天神有神通,五通,就是所謂的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神足通就是什麼?可以穿越時空,從這邊到高雄,一念間就到了,對啊!一念間就到了,還有分身…等等。

 

宿命通能知道生生世世的事情,天眼通,眼睛能看到對不對?當然祂的眼已經不是肉眼了,叫天眼。天耳通,你們常見的就是媽祖旁邊兩個,順風耳、千里眼,那個都是小小通,很小很小的通,他心通能夠知道人家心裡在想什麼…等等等,這些都是一種「報」。你有某一種訓練,這時候我把修行換成訓練,當然你有某一種訓練,你可以訓練得出來,是這樣。訓練是因,對的訓練是因,對的結果是果,可是這些你達到一個很厲害的地步,你都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因為你還有執著,就是這個回事。所以只要你沒有執著,你不用打坐你也超越六道輪迴,你不用看佛經,你也當下超越六道輪迴。那一天我跟一個學習佛法的人講,他硬是堅持說一定要看經才能夠,也就是你一定要看經才能夠知道佛法,我就跟他說不用,看經固然可以,可是不看經也可以,只是不看經有不看經的條件,看經有看經的方法、態度。

 

如果你用了錯誤的態度去看經,你也會不解佛法,你也會不懂佛法。你以為你會背,你背的也不是佛法,是這樣。你透過某一種清淨到極處的手段,你也可以了知佛法,甚至你也可以不必涉獵,你也可以講出佛法的那些用字遣詞。這個就妙了,妙,如果不妙,為什麼佛法老是告訴你,妙、妙覺,對不對?妙就是妙不可言,不是你的邏輯能夠去理解,可是現在多數學法的就是執著。比如,看經的他又執著一定要看經,你只要不是看經,你能怎樣都是不對,都是不對。所以在在處處告訴諸位,生命的成長到開悟圓滿,跟你讀書不讀書,沒有關係,跟你看不看經,沒有關係,跟你打不打坐,念不念佛,什麼什麼…等等等,這些形式統統沒有關係。跟什麼有關係?跟佛法常常在告訴我們的兩個字有關係,叫「放下」。

 

你只要放得下,頓時放下,一念間成佛。甚至連我們很多學習佛法的老參,光一念間成佛,他都無法認同,因為他看過經講「三大阿僧祇劫」,講三大阿僧祇劫。可是他沒有看到別的經說「念劫圓融」,所以他就執著三大阿僧祇劫,非得如是不可,所以這個人就非得如是不可。因為佛法完全在一個「信力」的作用,相信的「信」。你既不相信一念成佛,這個人當然於他那一端,就不可能一念間成佛。你只要相信你就有可能,有可能還不一定馬上,你這一個相信的前提不是粗糙的相信,你還有理性的功法的層面,理性功法你去吻合了,你就一念間成佛了。所以依修持密法,三密相應的這一種人,多有一念間成佛的。佛法也是,茅塞頓開,迥脫根塵,一念間豁然開朗,他就一念間成佛了。六祖惠能就是這種人,一念間就辦到了。所以「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統統在講述這一些。跟形式沒有所謂的直接關係,它雖有間接,間接表示不必然的意思。

 

所以當我們自己在學習的時候,看到外面很多這一些你有疑惑的,你就存個疑情,必然有一種所謂的機緣,透過外在的疑惑,能夠再讓你去尋訪深入善知識。之後,你能夠豁然開朗的時候,你會發現,都好、都好,對不對?人家這樣有人家的因緣,所以我們自己錯解了這一些用詞的定義,就會產生自己的疑惑。你說,修了這麼久怎麼還沒開悟?這正常啊,我們大家都修了無量劫都還沒開悟,我們怎麼要求人家打坐個三十年就開悟?不可能的事情。很多的,特異功能的這一些現象也都是正常。有的說,為什麼我就不會呢?這個跟很多問題有關係,比如說,過去生的基底,當然佛家把所有的濃縮在一個字很重要叫「緣」,你有沒有遇緣,遇到這一類的緣,它就能促使你往這一類的現象顯發。

 

當然,這個促使有一個過程的一個概念,過程你還得要在這個軸線上,所有的條件聚合,一點一滴聚合、一點一滴聚合,聚合到最後,你就有那一個結果。這個都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它都不離因果理路。最後你如何跳脫這一個因果?這個百丈禪師講的「不昧因果」,跳脫,它不是你否定因果、不落因果,不是這樣。果你回歸了我們的自性,你那時候無緣,沒有緣,所以等於也沒有因果的牽制,那時候才能大自在解脫。這都是一個學習佛法,要知道的一個基本的概念,這個基本的概念也就叫做正,也就叫做正。如果我們以外道心,去學習任何一個如來正法,它都變成邪法,邪,魔不一定,外道啦。這時候要客氣一點,講魔,大家罵人,對不對?大家心裡釋懷一點了,就可以講真話。當然一定是魔,有沒有?邪魔外道,我們的煩惱就是魔。不是說,你把它想像很邪惡叫做魔,只要有煩惱就是魔。死,你會死也是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煩惱魔,基本上就有這些魔,當然要細分無量。這些魔從哪裡來?從我們自心起用,那一個妄心一出來就是魔了。所以禪法就是一翻兩瞪眼,很簡單,你要不是佛,你就是魔。

 

當然我看諸位在場都是佛,都是佛,佛菩薩來示現,讓我們在這邊耍耍嘴皮子,來成就自己。你這時候行遍於天下,哪得不自在?所以佛法怎麼樣不知道都沒關係,你只要知道韜光養晦、反躬自省,從這邊開始,所有的都迴向回來。當然迴向有很多層面,所謂的這一個「實際」,迴向實際大家很不容易懂,實際就是你的本體。講了本體,大家喔~明白,還是不懂,什麼是本體也不知道,對不對?你看,這些都是名相。為什麼也要講一下這個,因為你必須要知道有方向,你知道方向,你不一定知道方向是什麼,可是至少你知道方向。比如說,我從來沒去過台北,可是人家跟我說,台北是在高雄的北邊,欸,我知道方向,可是我不知道台北是什麼?這個方向的點是什麼,對不對?如果你連台北在北邊都不知道,那終點是在台北,看你怎麼辦?我就在高雄那邊,〔沐沐泅〕啊(台語:忙亂而無助),永遠沒辦法。你又不能不完成高雄,對不對?你得完成高雄。

 

所以萬丈高樓平地起,你要萬丈,你得平地起,可是你不能不知道有萬丈。是這樣。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對法就是,不是平地,就是萬丈,當然萬丈也不是,因為你只要沒平地,你就沒萬丈,所以都在這種所謂的生命的概念裡面周旋,周旋不已。大的就叫六道輪迴,小的就叫你這一生,你這一生也就叫六道輪迴。所以在學習這一個知見叫見地,最重要。見地就是導航,導航方向重要。重要之後,剩下就是你的努力,所以持戒森嚴等等等、種種種,你很努力你的功法,都好,可是就是不能沒有正確的見地。所以禪門跟密法,「見地」擺第一,你現在沒做到沒關係,可是你一定要清晰,所以才叫明明白白、透透澈澈,這個叫做佛。佛是清楚明白,清楚明白之餘,你透過正信佛法,你要提升叫做真信佛法。

 

真信佛法就是你要做到,而不只是見地正確知道而已,你還要把這個正確的見地,給完全落實出來。這時候做到了真信了,「真」再上面就無言形容了,無言形容還有一個境界,對啊,你真之後,這個時候再加更真就又不真了,所以那叫無言形容,無言形容就是所謂的「法身向上」,法身已經回歸本體了,向上,所以它有一個脫化,脫化,不是脫節,脫化的運用層面。這一個部分,是大乘學修以降的這一些佛弟子,無法理解的,當你看到人家,以惡行行佛事的時候,你能贊同嗎?你不能贊同,因為你不能理解。當人家以善行聲稱佛事的時候,你一定拍拍手,結果是魔事,你分辨不出來。

 

所以在 毘盧遮那頂上行履的狀態,非我們凡夫所能理解,亦非凡間聖賢所能理解,連六道輪迴的聖賢都無法理解,當然阿羅漢也不能理解,辟支佛呢?也免談,菩薩?也不行!惟佛與佛方能證之,是這樣,那是一個妙覺境地的問題。所以常常告訴你們這一些,也就是希望你們常存著一個高標準,在你們生活當中去要求自己,而不只是在我們既已俗成的這一種,所謂的經驗法則在應兜,對應在我們生活所有的形形色色,它必然是錯誤,所以世尊無盡慈悲,也冒著風險,跟著我們這一些博地凡夫闡述,未證得阿羅漢果位以前,絕對不能相信自己的看法,因為「起心即妄,出口必乖」,我們就是這樣,既然是這樣,學佛難不難?咦!真體會到這樣就簡單了,是我們老不體會到這樣,所以很難很難。真體會到這樣就〔莫想〕(台語:不要想)啊,沒體會到〔甘真的〕?(台語:是真的嗎),〔甘有影〕(台語:有這回事)?

 

最後想,想到最後,佛亂講,對不對?這時候偏偏很奇怪,依習氣過去因緣,又要接觸佛法,接觸佛法,佛又亂講,然後你看,我一心嚮往佛法,「啊…佛啊,失眠怎麼辦?」「訓練清淨,多念佛啊!」不行吶,因為我們身分是學醫的,所以要吃安眠藥,就吃安眠藥!請問 釋迦牟尼佛當時有沒有〔和〕(台語:調配)安眠藥給大家吃?哪個禪和子有失眠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的不能成就,不要講成就,因為成就太高,不能有一點點幸福的味道,對不對?幸福的味道的原因就是不信,信最難!你信到極處,你一念間即得。你信五分,你就得小小的五分,還會扣一點分,因為你在這個娑婆世界業緣特多,所以你進一退九,再進一退九、再進一退九,你看多難。

 

就像我講的,我們現在在陡坡逆水行舟,端午節又快到了,對不對?你不要看端午節,在那邊嘿咻!嘿咻!在那邊,有沒有?端午節划龍舟比賽,你把他們拿到秀姑巒溪逆坡上游,看他多會嘿咻,對不對?所以我們現在在修行,六道輪迴就是陡坡逆水行舟,到阿羅漢是緩坡,緩坡還沒成就,法身大士平坡,不用逆了,沒有逆。所以你看陡坡,哪有些絲毫歇息的機會,對不對?好,那你再去兜回你一整天,我們用一天二十四小時來講,你一整天在幹嘛?假設親近佛法是拿了槳,親近,對不對?很認真地拿佛法在對自己是划了,你拿了槳,還沒有划,懂意思嗎?拿了槳又划,是這樣?你一天划幾下,所以那些貪、瞋、癡、慢、疑、惡見,就是逆坡的洪流沖下來。你如果不知道這個比喻,你也很難去理解,那個深刻度不足,什麼叫進一退九?你說進一退九,誰聽不懂,對啊,就一曝十寒的概念。

 

一曝十寒還沒有進一退九的厲害,所以進一退九,沖下去,你要沖到那個瀑布的時候,逆嘛,沖到瀑布的時候,摔下去又粉身碎骨。一曝十寒就是杵在那邊而已,再怎麼樣沒進步,也沒退步,世間人會有這樣的概念,又佛法跟你們世間法的對比,偏偏不是這樣,你只要不進則退,而且退得很厲害、退得很厲害。當然這一個又是小小的退的概念,因為我們多數人都不太能夠…以這一個概念去定位,這只是一種安慰詞,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學、沒有修,所以我們加上一個「退」,就太抬舉自己了。從來沒有進過,哪裡有退?所以我們是杵在那個泥沼裡面。意思是說,如果你真的要修了,就是這個概念。你真的要修,這個概念把握住了呢?你不斷往前行,人世間的一切煩憂,從此不造成影響。

 

不是從此消匿而不造成你影響,因為你很清楚,這個清楚就是一種見地,很重要,你會清楚往前行。其他剩下的就是,我自把持這個行為模式一直往前衝,其他的自然會不見,不是馬上不見。你看,你這樣相對於你現在人世間,你就減少多少煩憂了,對不對?我們現在到處都煩,到處都是煩惱,這個也擔心、那個也擔心。從哪裡?因為我們到處都貪,你有貪必有煩惱。煩惱就是一種瞋,基底它的根源就是愚癡。為什麼常常老祖宗教我們「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勤修為了息滅貪瞋癡,你直接息滅貪瞋癡,就是在勤修戒定慧,它是一體。你看,這是世間講法,剛剛我講到一乘聖諦以上,貪瞋癡跟戒定慧「俱是梵行」,能不能理解?貪瞋癡、戒定慧都是清淨,都是清淨之行。

 

梵,梵音嘹亮那個「梵」。這是 毘盧遮那頂上行的那個境界,貪瞋癡,清淨。意思是說,你幹貪瞋癡的事,它都是清淨,為什麼?因為罪性本空,所以這個時代不太能夠講這種東西,為什麼?聽不懂的會反擊,有心人士會拿去當藉口。就好像讀《金剛經》的,空性,什麼都沒有,所以就「撥無因果」,怎麼造惡也沒關係,所以這落在斷見裡面、斷見裡面。斷常見皆不是佛法,都是世間苦惱之法。所以佛法相對於世間法,不是別有一個佛法,而是你把世間的生命狀態,變成完全沒有煩惱、憂慮、牽掛,這個就叫佛法,所以這個叫做正法。如果你瞭解到這邊,你就知道,它跟你做不做、讀不讀、甚至高矮胖瘦、男女老少,統統沒有關係,就是跟你「放下」有關係。

 

可是偏偏我們這個時代為什麼要多在於這一種知見上的薰染,跟被人家的提點?因為我們看不破,就很難放得下,這不是必然,有的人是從放下而看破,有的人是看破之後才放得下。看破就是瞭解,瞭解透晰,你自然就做到。有的人是不瞭解,可是他一直做,做到,就瞭解了,這一種人叫做,一般講的純質、淳厚之人,老實人。以前人講的〔天公疼戇人〕(台語:老天爺疼愛老實人),那個「憨」,不是、不是白癡、傻子這個。是那個純質,他比較沒有心機,什麼事都比較能接受,有一種謙卑的質性,也許他的思維比較駑鈍一點,可是你告訴他,你就〔按呢做〕(台語:這樣做)。他去做,他就會明白,這種人很少了,在這個時代,因為我們剛剛聽到慧可講的那句話,當然人家講的是很高層次,我們把它拉到低層次來講,那也通,因為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所以佛法就是一即一切,它同時高可闡述,低也順暢。

 

所以「因師故邪」,你看,這個「師」,不講那個師父、老師,學習也是一種師的概念,我們就是因為學了變邪了。小孩子出來,當然小孩子有先天的質性,過去生就學了,所以出生就有一種貪瞋癡,可是還淡薄,經過我們家長慢慢教他,助長他的貪瞋癡。後來在這五年來,聽到很多家長教小孩是這樣的,當然有時候會推給阿公、阿嬤,其實自己也是這樣。教小孩,小孩跟隔壁鄰居玩玩具,回來就被罵了,「你這麼笨,那個也搶不贏人家!」就這樣,「你這麼笨,那個也搶不贏人家。」小孩子就很鬱悶,又去啊,隔天又玩玩玩,就搶、搶、搶到也搶不贏人家,不過又更激烈,加助他的執著,結果就打了啊!於是回來,「〔遮頇顢〕(台語:形容人愚笨),又打輸人家」。就這樣,一直層層疊疊,一直層層疊疊。你看,這哪得了?被教出來的,這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就是師,對不對?因師故邪。

 

本來他出來的知見就正確,大家都一樣,都好,就算不會讓,也平均,都好,和樂融融。學習,你只要學習錯誤,你就變這個樣子,所以這時代學習都是這樣,你一定要清楚。我們學最後這一個,世尊為什麼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上,強調從明師受戒,因為我們已經累積了太多自己的成見了,自己的經驗值,這些經驗值不是出輪迴的,所以必然錯。剛剛講的未證羅漢果以前,都是錯誤,對不對?所以我們凡事、凡人、凡物,都用這樣的知見去對兜,依妄就會延妄,所以層層疊疊。為什麼祖師大德都說:「六道輪迴,求出無期」,無期就不用修了,對不對?祂是在形容這一個現象,只是有的有分析,有的沒分析。古時候在分析層面比較少,因為古時候的人的環境,跟福報、善根的質性,都比我們現在來得厚實,所以依這一個基底,比較不需要去解釋,他就能夠去意會,也比較少誤解空間,當然這是比較值,不是說那時候大家聽到就〔飛天鑽地〕(台語:比喻人能力很強)不是這樣,那時候當然也很多誤解的。

 

到了現在這一個環境使然,業力重,冤業多,然後訊息汙染源又多的狀態,我們那一個錯誤的根,發展得越來越快,以至於我們現在在學習的狀態,要更多的分析,某一層面,往好處講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可是不是問人家到底,是問自己到底啊。我們現在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呢?為什麼呢?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呢?你說,這個叫閒說不談,為什麼呢?就跟你講閒說了,這是你依你的心想生。為什麼呢?又為什麼,為什麼?打破砂鍋了,問到底,對不對?還要問砂鍋到底在哪裡?你看看,就被他打破了,都不見了,他還要問說,到底在哪裡?所以這一種質性就很難很難,這一類的常常會流衍於變成所謂佛家講的「世智辯聰」。世智辯聰不是辯才無礙,辯才無礙是你講完了,人家,哇!心悅誠服。世智辯聰,你講完了,人家恨得牙癢癢的,不能回答,還恨得牙癢癢的,因為歪理,世智辯聰。

 

所以世智辯聰歸屬在佛家講的八難之一,八難,如同聾盲瘖啞,可能比聾盲瘖啞還糟。啞巴啊,你看不起啞巴,你世智辯聰比他還慘,因為啞巴搞不好還會覺得自己啞巴,欸,有缺陷,到底為什麼?他會去尋求我為什麼這樣不好,我為什麼有這樣的問題障礙?所以還會有機緣促使他往好的走。世智辯聰就是一隻嘴,把所有知道的知見在那邊辯,然後訛化,進而再鞏固他的貪瞋癡,是這樣,當然也有傲慢,這些,所以它被列為所謂八難之一。八難就是什麼?它沒辦法去聽聞佛法,八難,比如說,北俱盧洲也是這一類,這一類的生命體,八難之一。這個世智辯聰,可能是裡面最為嚴重的一種狀態,我指的是人道,再來依天道,還有所謂的非想非非想處天。

 

這些非想非非想處天,跟北俱盧洲,北俱盧洲也是人道,它不是天道,這一類的都是因為福報太大,而是一種悲哀。大到一般世間人講的修道富貴難,富貴修道難這樣。因為他自己每天過著享福享樂的日子,他無心去什麼有更好了,因為他覺得他自己已經最好了。北俱盧洲的特色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他們一生一千歲,然後他的一生,他們的世界沒有夭折這件事情,心想事成。心想事成是過去前生,修十善召感來的,所以也有某種高度科技,一千歲裡面不但沒夭折,也沒有任何病痛。我們多數人會因為病痛,而來請教問題,對不對?請教問題,勉強接受佛法的方法,因為求神問卜也都不行了。他們沒這種事,所以北俱盧洲的人絕對不會來找我:「師父,我能不能預約?」「怎麼了?」「我盲腸炎。」絕對沒有這種事情,因為他就健健康康活到一千歲掛掉,就這樣。每個人都一樣,當然它還有細緻的,今天因時間的問題怕講不完,有機會留待下次。

 

學員A:能不能耽擱 師父幾分鐘的時間?

 

師父:對,嗯。

 

學員A:我內人是…嗯…身體上的問題。

 

師父:是、是。

 

學員B:師父好。

 

師父:好、好,肯定不是北俱盧洲來的(眾人笑),請坐、請坐。

 

學員B:我兩、三個月以前,這個手掌心跟腳底,忽然間就是脫皮、紅腫,有時候還會裂痕。我西醫也有看,中醫也有看,但是都沒進展,就去…。

 

師父:對啊,妳沒看佛醫啊!都不看佛醫。

 

學員B:有啊,我有去卜卦啊!

 

師父:卜卦?佛陀勸世間人,不要去卜卦,卜卦叫外道。

 

學員B:但是我…也每天……

 

師父:所以你看,馬上訛化佛法。

 

學員B:我有每天在念佛,對啊,我也每天都有念,念佛。後來就是說,我沖到那個不好的東西,我就去〔祭解〕(台語:化解)。

 

師父:嗯。

 

學員B:說了也很奇喔。

 

師父:嗯。

 

學員B:結果祭解之後,我手脫皮還有裂痕的地方,還有癢。祭解、祭了以後馬上…裂痕就合起來了。

 

師父:嗯、嗯、嗯。

 

學員B:不過呢,過了一天,隔天又來了。

 

師父:嗯、嗯、嗯。

 

學員B:我連續做了五次,都是這種情形。

 

師父:對、對、對。

 

學員B:我要請問 師父要怎麼化解?

 

師父:就是解不掉的意思啦。

 

學員B:對、對、對!

 

師父:所以意思說,解沒效

 

學員B:您說沒效,但是它當下解的時候,它們都就平起來。

 

師父:對對對,

 

學員B:很厲害就是平起來,就是隔一天而已。

 

師父:對對。

 

學員B:第二天就…沒效。

 

師父:就安眠藥吞下去也馬上睡著,結果隔天又睡不著。

 

學員B:所以要請問 師父了。

 

師父:所以我剛剛講說妳就是不求佛醫,不求佛醫就沒辦法,這是一種業力的問題。

 

學員B:對。

 

師父:心情的問題,心火的問題啦。會顯發在這種事相上。

 

學員B:那我要求佛醫要怎麼樣才會化解啊?

 

師父:既然是心火,就是平息心火,每天要訓練清淨。

 

學員B:怎麼樣的清淨?

 

師父:清淨就是不要煩惱,包括妳裂掉,妳都不要理它。妳裂掉,妳會不會煩惱?

 

學員B:當然會啊!

 

師父:所以妳當然不會好。

 

學員B:會痛、會癢啊。

 

師父:我現在就要教妳方法,像我就不會啊。

 

學員B:就不要管它,就對了。

 

師父:對啊!不要管它,不是不管它就沒事,不管它,佛醫要把握住。什麼叫佛醫?不是衣服,佛這一類的醫術。這一類叫做能量轉化,所以我們四肢有,必然是我們有所謂的能量的匱乏,妳知道意思嗎?能量上的匱乏。能量從哪裡來?從心的運作來,心如果沒有聚焦到對的角度上,妳的運作就會錯。

 

所以再拉回來,我剛剛看妳講了一大串,表示妳不可能是有佛醫,有佛醫的人這些都不理的,也不會去卜卦,也不用吃什麼藥,也不用看什麼醫生,反正就是修淨。修淨,清淨的淨,懂意思嗎?修淨的人,妳自然就會有真正的慈悲心流露。慈悲心流露的人,他的心火自然平息,它都是連帶的、連帶的,所以有時候妳掌握一門就是了。你們常常在講的念佛…等等這一些,你們其實都沒有真正在念,你們只是嘴巴在唸而已!所以妳這時候剛好,可能是一個機緣來這邊,我就幫妳再強調,念佛的一種功法上的問題,心要專注,很專注,萬緣放下,那才叫做念佛,懂意思嗎?

 

學員B:我也希望這樣,但是就是沒有辦法,一念…有時候心裡會想。就是沒辦法,怎麼樣才可以?沒有辦法啊!

 

師父:所以要訓練,不是沒辦法,是妳沒有訓練,妳沒有訓練,我們小孩子拿筷子也沒有辦法,第一天我爸爸媽媽教我拿筷子,我就是被打,我也沒辦法啊,妳懂意思嗎?可是,就是怕被打就再拿、再拿啊,手拿到很痠。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經驗,還是都忘記了,我還記得。所以這個叫訓練,懂意思嗎?你們現在拿筷子會覺得是問題嗎?大家都搖頭。妳現在叫一個美國人,他從來沒拿過筷子,他已經成年人了,妳叫他拿。他覺得好難,妳懂意思嗎?所以你們訓練不足,這個不要緊,妳只要知道這個方式,妳去訓練就好了。念佛專注,飄出去再拉回來,飄出去再拉回來,所有的事情都不要理,很快就好了,懂意思嗎?因為妳這個case很小。

 

學員B:謝謝 師父。

 

師父:Case很小,叫做小case。

 

主持人:不好意思,師父,因為我們的時間也快到了。同參不好意思,如果有這樣子的問題,我們可以預約協談的方式,好不好?

 

師父:喔,好啊。

 

主持人:師父 因為我們快要下課了。

 

師父:對、對、對,快要下課了。

 

主持人:對,謝謝 師父開示。

 

師父:這時候是怕你們欠我,欠我還不了,我也擔心。所以要趕快結束,不然今天就到這邊囉。感謝諸位。

 

學員們:謝謝 師父。

 

《元和妙音》唱頌

師父:Kainayoko。Sinayoso。感謝諸位。

 

所謂伐樹,直接斷根,整棵樹就倒了,我們人生亦復如是。所有一切的疑難雜症,所有一切的障難,都是枝葉花果,為了去除它,你可不要笨到在枝葉花果捉摸,你只要回來,把這一個妄心之根給剷除掉,一切復歸美好。希望諸位能夠以此勉勵自己,以這一種所謂的最簡單的軸線,去符合它、運作它。你的人生,所有的疑難雜症,本然隨著時間就該消匿。感謝諸位。

 

主持人:感恩 師父慈悲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