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協談者:要跟 師父報告,我覺得自己最近就是瞋恨心還是很重,雖然有一點點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其實是相對自己而言,那整體的狀況其實還是不好。想請 師父開示,怎麼樣讓自己的瞋恨心可以調伏得很好,甚至沒有瞋恨心的這一塊?
師父上人:瞋恨就是從「貪不到」來的嘛,所以我們從「隨喜」去著手。就是說一切以我們說的「推功謙己」或是「看到別人的所有都是好」的時候,它又解決了。當然,這是從理上,事相上還得看個人的精進度,所以才有這些科儀啊,譬如說包括你們在拜佛也好、念佛也好。換言之,就你們來講,就要從這些有為法再去做微調。譬如說你們在家如何?有念佛嗎?有拜佛嗎?有啊!但是問題就來了,我有做啊,那為什麼我這樣一直拜,改善的速度卻這麼慢?我也曾經聽過,有人這樣子一做,好像效果都非常見效,速度非常快,對不對?那到底差別在哪裡?所以,肯定不是這個儀式的問題嘛,而是我面對這個儀式的時候,我到底用了什麼心態去看待?那個就是我常常在說的「微調的空間」。
那麼你們拜佛是不是要再去調整?調整什麼?除了這個動作以外,還要調整更到位、更專注啊!或者你們只是完成這個動作而已?基本上,只是完成這個動作而已,沒什麼作用啊!那為什麼有人剛開始做就會有作用?因為很新鮮嘛,他有一個落差,從來沒有,一旦有,很不一樣啊,所以是這個不一樣掩藏掉以前的那個沒有。這意思是說:痛!再用另外一種方式讓你轉移注意力,好像不痛了嘛!可是,這並不是把痛卸除,所以久了之後,會變成只是一種慣性,那有時候也會是一種所謂心境上的怠惰。就是說這樣一直做,沒有做不行啊,那做了,好像就是這樣而已,並沒有很有趣,也沒有很有動力,但是沒做又不行!那就變成一種慣性。你看,心境的問題就很重要了,所以,微調都微調在「心」嘛,當你看待它的價值定義不一樣的時候,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那這一段可能是你們要去做調整的。
比如說念佛也是一樣,我們說一即一切,拜佛、念佛,或者是有人念經,那個心態到底是什麼?如果你沒有這一個調整正確方向的心態,你再做多少,最後都會疲乏,一旦疲乏,那個時候就不是加分,而是扣分。我生活上又要多一件事情,沒有又不行嘛,心裡就會有矛盾。那有,我又覺得沒改善多少,所以就會質疑,質疑的時候,大家又都這樣講,我也不敢毅然決然放棄它,所以又必須提起,那時候的生命就是一種僵滯,越滾越濁的意思。所以,要從那個心態去調整,那調整之後,你再做又不一樣了,就是說「我到底做這個是為什麼?」
協談者:所以,拜佛的時候不專,其實也是要從自己的心境上去契入?
師父上人:對啊!那再來就是你的一個方向啊!比如說我們昨天講的「願」,你們的人生到底有沒有提起願力啊?你們的人生價值啦,我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你們的價值觀,「願」叫做「價值觀是為眾生著想的」!那貪婪是社會原動力,它的價值觀是為自己著想,是這樣,這一條線的分野你們有沒有提出來嘛?如果沒有,做什麼事到最後都會疲乏掉,只要沒有那個願力。那只要有那個願力,你做什麼事情都會什麼?越來越好、越來越好……,它是乘數效應,說的是這一節。
那麼不是只有一般淺薄的講說財布施而已,不是!是將此深心奉塵剎,你有沒有辦法「該捨諸有,止無求」的問題啊!可是,「該捨諸有,止無求」很難啦,非常難做到,所以才降下來那十六個字〜貪瞋癡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自私自利,要卸除這個東西。那這個東西一卸除,當然相對的就是為眾生著想。只是說它到位了沒?沒有!真正為眾生著想跟履踐的到位有沒有?沒有!可是它方向對了。所以,一定要從這一個方向去調整我們的生活的總體,而不是……我們不講只是學修,因為如果我說從這方面去調整我們的學修,我們跟生活還是切分的。如果你跟生活切分,那也都不用談學修了,因為所有的學修都變成你們的什麼?學術資料,所謂的知識常識,那些都沒有用!
一直以來,我們說要深入經藏,不是一直在讀經就叫做深入經藏,是深入,你一本透徹也叫深入經藏啊!那深入經藏其實就是深入整個大自然的法則,我們說「養身為始」,我們的五臟六腑,筋脈、經臟嘛,這個叫經臟啊,所以這就是自然經藏。如果你瞭解這些理路,你也就瞭解所謂你們在翻的那個書本的經藏了;那你如果瞭解那個,你也會瞭解你的筋脈,對不對,五臟六腑的運作。所以,人為一小天,大自然為一大天,這兩個是呼應,完全一樣的,只是它顯的相不一樣而已,所以才有能力天人合一。那如果是它本來就不一樣,界線很清楚,哪談得上什麼天人合一,對不對?道家在講的天人合一就是佛家在講的自性本能,回歸自性嘛,能所俱泯、俱滅,無能無所,寂照雙融,就是那一種生命狀態啊!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那個願力,我們這個狀態就永遠是一種佛學名詞,聽起來很高尚、很飄渺虛無、很深奧,那越深奧,人家越不懂,我們越覺得高尚,所以我們越是糊弄自己。不是在糊弄別人,有可能人家聽了就契入了吶,我們是說的人,還在那邊嗯……煞是一回事,那這是一種學法的窘境嘛!所以,要拉出來,那個願心先拉出來再說,如果有那個,本來就不會有瞋恨了,因為你什麼都可以接受,你的存在就只是為蒼生!
那麼瞋恨從哪裡來?從「計較」來,計較不到才瞋恨!計較就是貪啊,所以,貪、瞋、癡,所有的八萬四千法也是回來把這三個卸除掉而已,轉化成覺、正、淨。那覺、正、淨的另外一個名詞、基礎因叫做什麼?戒、定、慧,依戒得定、依定開慧。所以,如果從次第有為法叫做方法啦,理論方法,為什麼有這個理論方法?因為我們有貪瞋癡,所以才要透過一種方式去訓練,那個叫「戒」。訓練久了,你的心就清淨,貪瞋癡就淡薄了,一旦卸除到完全首楞嚴大定,就是完全沒有貪瞋癡了,這叫做方法。
所以說,最後拉回來「依戒得定,依定開慧」這樣而已。依戒在克制,我們說階段性叫「克制」,其實是在修正,你所講的瞋恨,當然它裡面有貪跟癡,在修正這個嘛,依戒才有辦法。那這些修正得淡薄,自然就比較有定功;淡薄了,自然就比較沒障礙,就比較有本能的智慧了,是這樣來的。所以,要從「戒」下去執行,是執行了,這時候就不是講你們那些拜佛、念佛的科儀了哦!那麼這個戒拓寬來講,就是昨天我講的「佛的教誡」,是「教誨」那個意思,是古聖先賢的教誡,而不是依著某一本經才叫做戒,其他的就不是,不是這樣。
那麼每一條戒裡面……每一條準則啦,我們這樣講,拓寬都無量義,統統是深度的問題,而「深度」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去落實實踐,統統沒有,你的「知」永遠不會有深度。所以,一定要透過你知一做一,你就會體會二,那深度就增加一了,這時候叫二。那你知二就又做二,你的深度又變三嘛,甚至有的人速度快就變四,而不只是三,是等比級數,而不是等差級數,是這樣。
所以,回溯回來,那個戒到底是什麼?要去學習,學戒啊!不是只是一般人說的受菩薩戒,點三個戒疤,然後比丘戒、比丘尼戒、出家,不是這麼狹隘的東西。所以學戒,我們不叫你們受戒,我們叫你們學戒啊!知道一條就去做一條,這個瞋恨自自然然就會消弭淡化,那常常去稱讚別人,瞋恚也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