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151028 台中明覺法堂【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October 28, 2015 】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5-10-28 | 1192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時間:104年10月28日,19:30〜21:00
地點:台中市文心樓1樓會議室(台中市西屯區成都路229號)


紀錄組恭敬整理


 

 

古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其實這段話就把我們人生的理路全部講完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因果」。那麼這段話是《太上感應篇》開宗明羲的一段話,是誰講的呢?你們所稱的「太上老君」。有聽過太上老君嗎?(學員回應:有)眉毛、鬍子長長白白的。可是「太上」我們不能這麼狹隘地僅是理解成一位形相化的太上老君,要不然我們人生就又會不斷向外祈求了。比如說我們去老君廟求祂:「既然祢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那我能不能求祢,我就不會變成『惟我自召』了?」這當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太上」可以理解成我們的真如本性,無上的靈覺、靈覺明心,也就是佛家所謂的「自性本然」。

 

古人和生命萬化的造作常常都會依形相來做一種比喻,但是我們要瞭解古諺這些深度的經典則必須要知道它的表法意涵。當然,你說有沒有「太上老君」這一個神?當然是有的!就好比觀世音菩薩存不存在?祂是存在的,可是看到觀世音菩薩不能只是執著在外相上你們比較熟知的白衣大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你們設想,如果你們身邊真的出現一個人是一千隻手、一千個眼睛這種形相,你會相信他還是害怕他?我們現在的人會怕!那你害怕他,你怎麼從他身上學習到無上智慧?所以佛家常常用一些高度藝術的造像來做一種深度生命的表法意義,我們要善於理解。

 

好比說「千手千眼」,為什麼塑造一個千手千眼的像?「手」是做到的意思,那麼「眼」是看到的意思,就是說用「眼」代表我們的六根互用,包括聞到、聽到也是。也就是說聞眾生之苦,你看到眾生在受苦難的時候,你的手就要馬上去扶持他、幫忙他了,所以是「眼到手到」的意思,而且是同時。意思是我們的慈悲不能等人,凡事都可以等,唯有「慈悲」這件事情不能等,因為慈悲是生命美好的原因,只要你原因豐足,你的結果當然就順暢!

 

剛剛講太上老君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感應」這兩個字在佛家也就叫做「因果」,種如是因則得如是果,「眾生有感,佛菩薩必有所應」這一個意思。所以,在六道輪迴的世界裡面統統沒有離開「因果」這個理路,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個「空」是什麼意思呢?不存在!老實講,因果本來也是不存在的,那為什麼我們現在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為我們眾生有根深柢固的執著心跟分別心,乃至於有妄想,所以我們把這一個「假」的世界錯解為「真」了,你們講的「認假為真」。就好像我們大家都作過夢,我拿「夢」做比喻,大家好懂,你們認為夢是真的或假的?有人說:「真的啊!」昨天還有人作夢了,對不對?下課回去後,可能有人又繼續作夢。那既然說「真的」,可是現在又拿不出來,你懂意思嗎?所以它還是一個幻相。

 

那在佛家講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後面這兩句話不容易懂,「若見諸相非相」是菩薩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測度;可是從夢的角度來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眾生又可以去體會幾分。永嘉玄覺大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意思是說我們在夢裡明明有很多造作,作惡夢的在那邊嚇得要命;作美夢的在那邊……明明在睡覺卻還會笑,有沒有?那你說在夢裡面煞是一回事,可是一旦醒來呢?什麼都不存在,什麼都沒有了,我們整個人生也就像這一回事。

 

唯識法相宗的祖師爺〜彌勒菩薩,祂當年講什麼呢?「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古時候的用詞,如果以現在的用詞叫做什麼?一個人動作快的話,一秒鐘的時間可以彈指七下,意思就是說七分之一秒的時間就產生了……三十二億百千就是三百二十兆的意思,三百二十兆個念頭產生了。那麼「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個念頭都有一個「形」,「形」就是你們講的物質現象,看得到、摸得到的這些;形皆有識,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面統統有「識」,「識」就是所謂的精神覺知能力。換言之,這句話就是說七分之一秒就產生了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同時每個念頭都產生了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你看,你們現在這個真正人生的夢多細緻,就這麼快!

 

那為什麼講到這邊呢?我用另外一個比喻讓你們去理解,你們看過電影,以前的電影不是數位化,兜在這個理路會比較好懂,以前是用膠卷,那在投影的時候是不是一秒鐘有二十四個底片跑過去?就是說電影銀幕上一秒鐘的動作是背後有二十四張底片連續著跑過去。那如果你把這二十四張獨立拆開,它有沒有那個連續的動作?就沒有了,所以它們彼此不相干。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現象就像電影,電影二十四格畫面是一秒鐘的影像,你看,都騙過我們了,我們還以為真的有一個樣子、一個形相在電影投影幕上動,對不對?那麼一小時呢?那就動得更多了。一旦你看了兩小時電影,完全融入的時候,你當下會不會覺得這電影是假的?這樣就無趣了,是不是?(師父、眾人笑)你會覺得花錢來看電影,坐在那邊還要覺得「這是假的!這是假的!」可是你們看完之後呢?一回神,發現還真是假的呢!對不對?它真是假的啊!我們人生就像這樣。

 

所以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這個現實人生是假的,我們對於這樣的講法很難很難接受、很難理解,可是用電影畫面的比喻你就好懂、好連接了。祂告訴我們連一秒鐘二十四格都分辨不出來是真、是假,更何況剛剛講三百二十兆個念頭是七分之一秒,三百二十兆乘以七是多少啊?兩千兩百多兆,對不對?意思就是說一秒鐘有兩千兩百多兆個底片跑過去,你會不會覺得更逼真?這就是現在你們認知的現實人生。

 

在佛法的角度來講,它是一個更高度的科學,它已經探索到這麼細緻的一個現象層了。那我們人類感知能力太粗糙,我們現在科學家發明的器材也很粗糙,它還測不到這一個現象層。那如果我們不瞭解到這一個現象,我們就很難理解常常有人在講的「空性」,所謂「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我們就很難理解到這一個層次,只要我們不能理解到這個層次,我們就會迷執在幻相的世界裡。以剛剛比喻的「作夢」,意思就是說你在夢裡怎麼被搖都搖不醒,就像那樣子,因為你很執著你的夢境。那我們現在人生就像這樣,你很執著你的夢境,而你這個夢境如果是惡夢的話,你的人生是不是就很痛苦了!

 

那你看,時間跟空間又是不相應行法,什麼是「不相應行法」?以世間話叫做「抽象概念」,時間跟空間是抽象的,在某一種條件之下是不存在的。還好,現在的科學家這一點跟得上腳步,已經證明了這一件事情,至少愛因斯坦都講了嘛,時間跟空間在某一種條件參數底下是不存在的,那麼在佛家也就叫做「不相應行法」。那當然,他們所探索的方向、理路是一樣,可是做到的和印證到的程度不一樣,佛家是親證、現量的世界,而科學家是比量、推測的世界。

 

我們比喻假設這是一杯茶,沒喝過茶的人可以推測:它可能是用了多少茶葉?聽說泡茶的理論是茶葉的量加上浸泡在幾度的水底下浸泡多久的時間,泡出來的茶會有什麼味道,對不對?可是,有一種人是他已經喝到茶了,有一種人只是推測會有這樣的茶,他永遠沒喝到。這兩種人有沒有差別?差很大啊!所以佛家用禪定的功夫是可以親證的,就好比你們的人生像那一杯茶一樣,是真的喝到了。可是科學家是用所謂的高度數學論據去推測到,他也可以推測到,可是畢竟他沒有親證就還是隔一層。

 

所以在佛法的角度裡面有四個字非常重要,叫做「信、解、行、證」,最後就是「證明」的意思。那麼你要證明你人生所有的理路,前面三個字也要具足,往前推叫「行」,行就是做到、落實的意思,落實什麼呢?落實再往前推叫做「解」,你所瞭解、所明白的理路要去落實。那麼你在完全接受這個瞭解、明白的理路之前,還有一個字非常重要,叫做「信」,「信」就是很堅定、沒有動搖的意思。《華嚴.賢首品》裡面講到兩句話,叫做「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也就是說所有一切大道造化萬有的現象層裡面,不能沒有「信」這一個字,因為信心成就一切,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那相對「信」的另外一個字就叫做「疑」,所以「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對於身、心、靈學修成長來說也是最大的障礙。意思就是說身、心、靈成長最大的障礙就是懷疑,最大的善根就叫做信心,那麼「信心」是一個粗糙的講法,老實說應該講一個「信」字就夠了。而「信」裡面具足六個層面,第一「信自」;第二「信他」;其他依序為「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要同時具足這六個。一個人有沒有信心得看他這六個層次是否具足,如果這六個層次沒具足,講「有信心」都是一種衝動,而不是一種真正的信心。

 

那第一個是相信你自己,所以這就是佛法跟一切宗教不一樣的地方,照理來說,佛法不是宗教,它是一個教育,因為它教你相信自己。那麼諸多西方的教育或者宗教的教育都告訴你第一個要信誰?信那個萬能的天神,對不對?(師父笑說)因為他創造了宇宙,我們是他創造的子民。那如果從真實義諦來講這句話也沒有錯,「真實義」跟「俗諦」不一樣,只是我們眾生不瞭解真實義諦,都從形相化去理解這句話就會有瑕疵。

 

什麼是真實義諦?真實義諦只是名詞不同,比如說「萬能的天神」我們會理解成什麼?外在有一個神,對不對?說他創造我們,那麼佛家不是這樣講,它是講這個名相的表法,用「萬能的天神」去比喻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你完美無瑕的那個本能、你的起心動念,佛家用「自性」來講,那萬能的天神如果等於自性,一切萬法皆由自性所生,那是不是都是萬能的天神創造的?從這段話也沒有錯!可是為什麼這邊要解釋那麼多呢?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我們在學習任何一個東西一定要先把這些名詞定義搞清楚弄明白,如果我們沒搞清楚弄明白,我們對同樣一句話就有不同的認知跟定義,所以我們拿著不同的認知跟定義在彼此交流、互相討論的時候,都會引起所謂的誤解跟衝突,這是很不值得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勸著我們現在末法時期的眾生,在生命成長、學修、提升、想要改變生命狀態的這一個過程裡面要依「四依法」。第一是「依法不依人」;第二是「依義不依語」,剛剛講到的就是這一句話,你要瞭解它的意思,每一個人講出來的話,它背後要表達的那個意思比較重要,要不然,先不要講到「法」上,我們現在連人跟人相處都常常會產生很多誤解,「我就不是那個意思,你為什麼……」結果兩個人吵起來了,這反而不值得!那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叫做「依智不依識」。

 

後面這兩條比較深一點,比較不容易懂,前面兩條好懂,第一條「依法不依人」若是現在就佛法來講,就是指經典上所表述的內容,這個叫做「依法」,而不是誰說的算!如果說的這個人不如法、不合法,即便他跟你的感情很好,你也不能聽,懂意思嗎?意思就是說即便我站在講台,講了不符合這些法理的話也不能聽,是這個意思,所以並不是我被你們稱作老師或者是師父就等於要全數聽了,不是這樣!可是這一件事情對現在的人又不容易,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現在的人沒有深入經藏,自己不懂法,所以誰講出來的我們也很難知道。那這時候學修者就是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就是說也許天天給自己一個時間去薰修這些經教,以世間法叫做讀書,可是讀的書要正確,要讀的是經典,而不是世間凡情所寫出來的書,因為那個是依個人的情識作用所演繹出來的,它還是有所瑕疵。

 

那天有一個人問我:「師父,什麼是經典?為什麼叫經典?不是通則都叫『書』就好了?」我說會被稱為「經典」這兩個字就因為它是「真理」。那什麼叫真理?真理就是不變,「典」就是典範,典範不變,如果常常變來變去,能不能當作我們的典範啊?就不行了!經者徑也,古時候字比較少,是彳字邊的「徑」,那徑者路也,路者指引也,就像燈塔那個意思,如果有一條路,你就知道走到哪裡去。當然現在出門多數都是用衛星導航了,但衛星導航常常也會指錯(師父笑),對不對?以前有地圖就比較不會。所以我最近總是勸人家不要常常一出門就依賴衛星導航,你知道嗎?常常依賴就把你變笨了,本來這一段路去到那一段路才兩分鐘,你可能要繞了四十分鐘,這是真的,我是講我的親身經歷。

 

有一次我在台北,有一個朋友……是建勳的好朋友,他們以前在賣衛星導航,那他的家在永和,永和那邊有北二高,所以要載我上高速公路。我就問他:「高速公路離你們家遠不遠?」他說:「不遠!師父,不遠!」喔〜不遠,那我坐在旁邊就看他一直在按衛星導航,滴滴滴滴一直按,我說:「路不遠,你光是按的時間都已經那麼久了。」他說:「衛星導航會幫我們帶路。」「咦?你是永和人,你不知道路嗎?」「我知道啊!可是我們在賣衛星導航,還是要信賴一下衛星導航啊,對不對?」他知道路哦!「好好好,那你按、你按!」結果他滴滴滴……按了半天,終於開始報路:「往那邊轉、往那邊轉……」然後我就一直看著那個高架橋的……算交流道嘛,是不是?(學員笑)以交流道為中心,我們一直在旁邊繞繞繞,我說:「你不是說很近?現在過二十分鐘了,交流道在那邊,我們就算用嘴巴問路都可以問到。」你看,他就一直要依賴那個衛星導航,結果四十分鐘後才終於引導到那邊上去(學員笑),這就是現在人的悲哀你知道嗎?

 

怎麼說呢?衛星導航這機器畢竟還不是我們人這麼靈活,但我們信賴我們的產物卻不信賴自己,這就是現在人的悲哀!剛剛是不是講「信」字第一個是要相信自己,可是在「信」後面的這些引導,若是佛菩薩就不會有這件事情了,佛菩薩是我們生命的導航,祂是過來人,那衛星導航它不是過來人,它是我們的產物。所以我們要在人生當中有正確的知見,該依賴什麼就很重要了,這個叫做「依法不依人」。

 

第二條「依義不依語」,剛剛講可以減少生活當中的衝突,你要懂得體會人家的用心在表達什麼,而不是執著在他講出來的那兩個字或那一句話是什麼,要不然我們會很鬱結、懊惱。那這些又是現在人常常遇到的問題,現在流行line嘛,你看,都跟機器有關係,line line 去、微信來微信去,然後用語越來越簡單,越來越不懂得對方在講什麼,還越來越會裝懂哦(學員笑),對不對?我們身邊最近經常出現這件事情,所以我才常常勸著同參,如果是要討論事情,請你們不要在這種平台上寫那些文字,還是要面對面。面對面還有感情嘛,那如果你只是要一種二分法的回答,那一種東西有它的效率也不錯。

 

話說回來,我們人是活的,所以不能讓我們的智慧老是退化,「依義不依語」要去落實它,生活當中才會開闊。你有沒有發現這個「依義不依語」跟一件事情有關?跟我們人的「執著」有關,我們如果執著,我們就不會這麼做。那我們不執著,我們就容易依義不依語,因此它是一個「相為因待」,原因的因,原因互相對待的意思。所以如果你懂得依義不依語,你也就在訓練你的人生少幾分執著了,一旦你懂得少幾分執著,你在跟人家的互動當中,自然也就容易依義不依語而減少衝突。那你們就知道衝突的根從哪裡來?從執著,根深柢固的執著!所以在修行也就是在修掉執著,這是第一關鍵。

 

當然,佛法名詞諸多,我們不一定懂,可是也可以稍微涉獵一下。「執著」這兩個字在佛家的專有名詞就叫做「見思煩惱」,我們因為執著會產生煩惱,一種不如意的生命狀態就是煩惱,所以叫做見思煩惱。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有迷惑,所以就叫做「見思惑」,也就是說執著就是一種見思惑。那什麼叫「見思」?「見」是見解、「思」是思想,也就是說我們人在見解上跟思想上有錯誤,迷惑叫做錯誤,所以就會造成人生因為這樣的質性而有所痛苦,這個叫做見思煩惱。

 

我們人的煩惱由來有三大類:一個是見思煩惱、一個是塵沙煩惱、一個是無明煩惱。那塵沙煩惱相對白話的用詞就叫做分別心。「塵沙」古印度常常用恆河的沙子去比喻數量之多,如果以我們台中的河流來比喻,最接近的叫做「濁水溪」,你看濁水溪裡面的沙子一顆一顆不一樣,有沒有很多?多到不行!這個「不一樣」形容我們的分別心,像濁水溪的沙子這麼多。而且濁水溪還「濁」,對不對?如果說是很清澈的就還不錯。那這是比喻,也就是形容說我們的心都不清淨,那你心不清淨,你就會有執著、分別和妄想,反過來講,就是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和執著,所以我們的心老是不清淨。清淨相對煩惱,不清淨,煩惱就一堆,「煩惱多」在人世間就是痛苦的來源啊!所以塵沙煩惱亦表我們的分別心,那麼無明煩惱就是我們的妄想。

 

很多人不知道修行到底在修什麼,就是修掉這三個心態而已。那你看看,在修掉這三個心態的同時,它跟外在任何一個人事物有沒有關係?統統沒有關係!所以才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自己召來的,而不是別人造就出來、別人加諸在我身上的,不是這樣!那麼「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也就是說大自然的理路裡面是造善就有善果、造惡就有惡果。可是我們現在在講這一句話的時候又要諸多的細說才有辦法理解,要不然我們現在人常常會錯解,因為社會現象也多有看到,即便在我們自己身上也許都有發生,發生、看到什麼呢?這個人很善良,為什麼他的命運、他的人生處境還是很悲哀?那我們也看到有很多被定位為很惡質的人,他的人生卻是……我們認為那麼幸福,錢賺得很多,吃好、穿好、用好,對不對?這就是我們不瞭解因果通三世。

 

因果有時間差,有上輩子種因而這輩子得果的,也有這輩子種、這輩子得或者是下輩子得的,它要連接起來看才會精準。那麼現在有很多人是你跟他相處過就發現他也真的良善、真的好心、真的慈悲,可是為什麼他這一輩子還是過著比較困苦、比較貧賤的一種生活?那是因為他上輩子少造善,可是他這一輩子因為明白善的理路,以致於他這一輩子努力造善。所以我們遇到的是他這一輩子在造的因,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他上輩子的因來到這輩子的果。

 

果報有幾個層次,有一個名稱叫做「花報」、有一種叫做「果報」。花報是什麼呢?不是跑很快的那個豹哦!我們種植物是不是先開花後結果?所以在果報之前現前的就叫花報。那麼我們現在人有一句話好懂,花報通常意指我們現在人所謂的「現世報」,這一輩子種因就產生的結果叫做現世報,也就是花報的意思。如果一個人的花報不錯,就可以預測他的果報會很好;花報若不好,相對於果報大概也好不到哪裡去。為什麼?務農的人就知道,當花開得很健康的時候,他大概可以推測這一季的收成是很好的了,有這一個因果理路在。

 

那麼因果的理路〜「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有通三世的理則,然而我們現在的人又有一個層面會誤解,也就是我們把「因」跟「緣」搞錯了,所以「果」不能連結,於是就產生疑惑。比如今天在管理室聊到的一段話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現在人多有生病,奇奇怪怪的病越來越多,而且生病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以前通常是年紀比較老、氣虛、身體比較差的時候,一些比較重大的疾病才會產生,可是我們老祖宗很聰明、很有智慧,早就知道棺材是裝死人而不是裝老人,黃泉路上無老、少啊,這件事情無關年老或年少,而是跟「命」有關係。我們只要做為一個人一定逃不出八苦,所謂是「生、老、病、死、五陰熾盛、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

 

第一個就是「生」,我們被生出來,不是我們願意的,很苦!多數的娃娃生出來都先哭再說(師父、學員笑),還沒被生出來的時候,在肚子裡也就苦了,佛家有一句話叫做「胎獄」,你們知不知道胎獄?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印象,大概都忘光了,在胎兒的時候應該都沒有什麼記憶,這是因為我們的敏銳度太差,要不然有些人依稀還可以記得他被懷胎的時候,有時候莫名其妙突然很冷或者突然很熱,你知道為什麼嗎?媽媽喝熱湯,他就會很熱!媽媽喝冰水,他就會很冷!尤其現在的小孩過敏體質越來越多,我們說的是大數法則,為什麼多數一出生時體質都比以前的人虛弱,你有沒有發現?以前的人都隨便吃、隨便養,對不對?身體還是很健壯,我們現在照顧得無微不至,還不是從小生病、一直生病到長大。那這個是在「緣」上講,你看,小孩都在媽媽肚子裡受寒、受熱,在那邊中暑、感冒,在被懷胎的時候就這樣,很苦!所以佛家講這個叫「胎獄」。

 

那麼胎獄會痛苦得讓我們怎麼樣呢?失去記憶!道家用另一個不同的形式在形容――喝孟婆湯,有沒有?人往生投胎要喝孟婆湯,所以過去一輩子的記憶都不見了!從比較科學的角度上來講,這就比喻胎獄,在被懷胎的時候,神識帶到這邊,神識出離跟入胎的這整個過程都會很痛苦,這個痛苦會把我們的記憶給葬送掉!這對一般人並不難懂,為什麼?譬如有的人發生了重大車禍,在極度的驚嚇或極度的痛苦創傷時也造成失憶症了,就像這樣啊!

 

那你就知道,那個重大的車禍還比不過這種胎獄,而我們不要,為什麼不要?我們常常沒辦法選擇。那沒辦法選擇卻為什麼又來?這個就叫隨業流轉,我們過去生造作的諸多業因引導我們來投胎,並不見得是我們喜歡,如果我們喜歡來到這一家口子,我們從小到大一定都很歡喜。可是為什麼出生之後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常常跟家人會有一些摩擦?那摩擦表示你不喜歡,你不喜歡人家對你的對待,你要反嘛,你要不一樣,所以才會有「摩擦」這件事情,總之就是不喜歡、不如意啊!所以「生」也不如意。

 

然後「老」,尤其女孩子最明顯感受,對不對?想要天天十八啊(師父、學員笑)!沒辦法,青春年華會流逝,流逝了就以為人緣會因此變不好……什麼等等,就會很多這種見思煩惱跟塵沙煩惱的起用,有沒有?夾雜在這個因、這個緣產生的狀態裡面,這個因遇到緣,最後結果就是煩惱,你看多冤枉!那麼「病」大家就更好懂了,就是不舒服,就是不喜歡,而且很多病都會引導我們到死亡的方向,所以「死」也不喜歡。

 

那「五陰熾盛」是什麼意思呢?是精神跟物質方面的苦。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切分成兩類,第一個「色」字叫做物質層面的色相,你看得到的這些叫做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就是後面那四個「受、想、行、識」;我們逃不出「五陰熾盛」這個苦。那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也統統不喜歡,「求不得」就是你想要的得不到;「怨憎會」就是你最討厭的偏偏遇到;「愛別離」就是你最愛的會離你遠走、會不見了的意思。所以這八苦我們統統沒辦法把握、沒辦法掌握,你看,人生統苦!

 

那這個拓寬就叫「六道統苦」,六道輪迴不是只有人,就算你做了神,層級不高還是苦!就算你做了神,層級很高也會苦!六道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三界統統苦,統統不能把握。那你去想想,六道不能把握,那再上去呢?超越六道的阿羅漢就能把握了嗎?也不能!阿羅漢也有「達不到明心見性」的一個苦。在九法界裡面,只要你不開悟、不脫離十法界去契入一真法界,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或者是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或者是修淨土所講的「理一心不亂」;只要你沒有做到這些,基本上統統是苦。

 

那有苦就叫「凡夫」,在佛法的定義裡,六道輪迴叫做「外凡」、四聖法界叫做「內凡」,統統是凡夫。(師父笑說)所有六道輪迴眾生叫「低級凡夫」,那四聖法界雖然超越六道輪迴,但還沒入一真法界,所以叫「高級凡夫」,不管高級或低級,都是凡夫,總之,沒有完全圓滿地覺悟,有所謂的正覺開智慧,可是沒有圓滿。那也因為這樣子,我們人才必須多花一點時間在人生裡面將價值觀調理一下去學習成長,學習怎麼樣呢?學習「覺悟」這件事情。所以它叫做佛法,既然是能夠學習得來的,它就不是被外在一個天神所創造規定,因此它才有自主性,這個就叫做教育。

 

所以自此以來,我們在稱說的「佛教」基本上都是教育而不是宗教。那麼在佛教裡面也有「宗教」這兩個字,可是它跟剛剛講的「萬能的天神創造宇宙」是不一樣的!它「宗」特指「禪宗」、「教」泛指「教下」,除了禪宗以外的任何一個派門、派系統統叫做教下。那這是什麼意思呢?這都是古時候的名詞,用在我們現在的名詞就好比一間學校有不同的科系,有禪宗科系、有教下科系,而教下科系也有很多,好比淨土科系、華嚴科系、法相唯識科系……。它就是科系的不同,你透過任一門的學系去學修都可以取得畢業的文憑,當然,佛不會發給你這個文憑,它是論實質不論形式,只要你做到了就算數,它是從「能力」上來講,而不是從一個「證書」上。

 

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做三皈依,不知道在座有沒有人做過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去佛寺行這個皈依儀式,行了這個儀式,佛寺就會發一個皈依證給你。那現在是不是每一家都有皈依證?以前不是哦,假設你在A佛寺行了三皈依,佛寺給你一個皈依證之後,你到B佛寺再要受三皈依,它就不讓你做了,因為都一樣!那我們現在人有迷思,我見過有人有一整疊皈依證的(學員笑),全台灣走透透了(師父、學員笑),每一間都有啊!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因為現在人心偏頗,用比較世俗的講法叫做大家都要搶信徒,你來我這邊,有我這一間佛寺發的皈依證,我這間就多了一個信徒,這在佛法裡面是一個很不正確的狀態。

 

這是話外話,拉回來教育上,佛法是什麼?從字面意義,「佛」是覺悟、開智慧的意思。當然,它不是中國文字「智慧」兩個字可以去形容,因為「覺」包含「智」的意思,它有「自覺覺他、自行化他、覺行圓滿」這一個圓滿的生命狀態,所以非我們老祖宗倉頡造字以「智慧」兩個字所能圓滿形容,於是古師大德在翻譯經典的時候為了以示尊重,翻譯它的聲音而保留它的義,再註解、解釋它,所以這個是「佛」的意思。那你就知道,一般我們講「學佛」是在學什麼東西?就是學一個「開智慧」,而不是學一個「求保佑」。那我們很多人都學錯了,對不對?當你是學一個「開智慧」,佛是誰?佛就是你自己了!

 

所以古佛、釋迦牟尼佛都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你看看,古佛祖祖承傳都告訴我們這一件事情了,所有一切眾生不只是人類,包括你們家養的狗、貓也具足如來圓滿無瑕的智慧德相,都要尊重牠哦(師父笑)!智慧是軟體,德相是你的福報,你們有皈依過的就知道,皈依「佛」〜兩足尊,所謂「兩足」就是智慧跟福德雙雙具足圓滿,這兩件事情圓滿無瑕稱為「兩足尊」,所以一切眾生統統有。

 

可是我們現在為什麼不像傳說中或者是古時候傳承下來所形容的佛那麼厲害?祂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祂們的人生很幸福美滿,為什麼我們沒有?古佛說的那段話後面也解釋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只是因為我們還有妄想、執著……當然當中還有分別,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所以障礙住我們的真如本性顯露出來,以致於不能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如果遠離執著心、分別心、妄想心,「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你看,還加個「自然」,自然就是不假造作,「本來就是這樣」叫做自然。

 

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切眾生本來都是完美無瑕地,連儒家的教育都這樣講,它講什麼?「人之初,性本善」!那這一個善不是善、惡對立的善,它是「完美無瑕」的意思。完美無瑕已經沒有善、惡對立了,但中國找不到其他適合的字,所以就用「善」字來代表。你看,這時候依義不依語就很好用了,對不對?你就瞭解它的意思。後面兩句話叫做「性相近,習相遠」,這時候就叫做「習性」,前面那兩句是講「本性」,本性是完美無瑕地,用「善」代表,後面「性相近,習相遠」是指我們的習性,習性就有善、惡對立了,所以才有所謂荀子主張「性惡說」、孟子主張「性善說」。你看這時候「善」在字面上是不是跟前面的善一樣?可是它的義理不一樣,意思是說後天的學習會影響人。

 

那麼荀子為什麼主張「性惡說」?也沒錯啊!因為我們後天交到很多壞朋友(師父笑),於是讓我們的惡習氣越來越加深,執著、分別、妄想的心越來越深,你有沒有發現?乃至於你看我們現在的教育,我們一出生幾乎就被教導什麼你知道嗎?競爭!對不對?那競爭慢慢長大就開始學習怎麼鬥爭,鬥爭再慢慢成熟,統領一個國家就要發展怎麼戰爭了,那戰爭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毀滅!所以玉石俱焚,這個就是西方教育的一個路徑。然而我們老祖宗不是這樣,東方老祖宗的教育首先教你「讓」,讓盡天下,天下就太平,你自己也不會吃虧。這在佛家就叫做「布施」,布施是因、福德是果,越施越多、越多又越施,所以源源不絕的「得」,最後得到那一個「無所得」!

 

「無所得」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所得就是我們剛剛前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的如來智慧德相」,那是本來就有。正因為你本來就有,而不是從外面得來,所以它方便假名叫做「無所得」,你不用去外面找,因為從外面找就是心外求法了,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所謂「心外求法」這一句話也就是佛法的「正法」與「外道」的一個分野嶺,一旦我們學習佛法是往外祈求外在的佛菩薩給我,比如剛剛提到太上老君,請他給我福、不要給我禍,這一類的在佛法的標準就叫做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即便你有一疊皈依證都沒有用,還是外道。「外道」不是指你是壞人的意思,外道是相對「正法」來說。

 

佛法是內學,所以佛經有一個名詞叫「內典」,那內學就是一切你往內就有了!那是不是往「內」這個方向就絕對?不是!這個也是相對出來的名詞,因為眾生喜歡往「外」去祈求,所以它才加一個「內」,要不然是無內亦無外。佛法的真實義說對於眾生不好懂,因為我們眾生都有一個相對性的思考,以致於不能理解什麼叫做「不二之法」。所以,到那時候叫做「裡、外不二」了,裡即是外、外即是內。那「裡、外」也是假名,假名也當放下,所以無裡、無內也無外。那「內、外」的概念是我們的見思、塵沙產生的,佛法本來不講這個,可是因為眾生迷失太久,也就是「但以妄想、執著」這一個妄想、執著運作得太久了,讓我們忘記我們本來那麼美好。

 

所以  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多年前教育佛法,希望所有一切眾生能夠覺悟起來的一個過程裡面,花了四十幾年講所謂的「俗諦」,俗諦也就是方便說,若以「真、假」來講,就是「不是真的」,可是講這個假的可以幫助你往真的去提升,那麼講這個假也不錯啦!有一種假就不能講,有一種假講了你會更假哦!那一種假就不行了,更假就會更痛苦。因此,四十幾年都講俗諦,到最後才講唯一真諦,才告訴我們「佛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當我們在學修成長的時候,慢慢地把「佛」這一個字搞清楚,原來佛是覺悟的意思。那誰覺悟?是我自己覺悟,開智慧則所有一切人世間的煩惱統統可以解決了。那麼「法」是方法的意思,「教」是教育,所以你就知道「佛法」、「佛教」、「學佛」是什麼意思了,不是在那邊拿香對拜,統統要把它瞭解清楚。

 

那從相上、行為上,真的有一位覺悟者在教育,所以佛法就是佛陀在九法界……九法界先拉出來講,它不是只有人道,我們現在在人道,那人道也不是只有台中人、高雄人,也不是只有台灣人,更不是只有地球人,現在很多人在談外星人,外星人是真的存在。那外星人又有很多層級,佛法有講到「轉輪聖王」,所謂的銅輪聖王、銀輪聖王跟金輪聖王。金輪聖王就是人道裡面的最高層次,也就是科技最高的那一個外星人,他統轄的是一個銀河系的所有人道,我們地球人講他們是外星人(師父笑),他們也講我們是外星人,總之都是人道。那為什麼他們叫「輪」?「輪」就是你們現在講的輪盤,你看現在看到的飛碟是不是像輪盤一樣?人家三千年前早就都知道了,我們現在還在「不確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人家都很確定就是有了。所以現在人類的科技到底是落後還是先進啊?經過幾代所謂的滅、生、滅、生,越來越落後而我們不自知。

 

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覺悟啊!覺悟能夠幹嘛?能夠讓我們的生命圓滿幸福,就這一件事情。換言之,誰不用學?就是生命已經很圓滿幸福的那個人不用學,因為那個人畢業了,如果我們生命裡面都有煩憂,任人都必須學。那現在坊間有諸多名詞,有的講「身心靈成長」,都好,我們不執著名詞,可是要懂得它的義理,即便很多人講佛法,你也要去瞭解對方講學佛的義理是什麼,這樣才有一個平行的交集能夠去互相學習成長,要不然,佛法來到這個時代有很多層次,有所謂迷信的,「迷信」當然大家都懂,不要付出就想得到,這種絕對是迷信!

 

還有一種叫做「觀光」,大陸現在比較興盛(師父笑),大陸文革之後已經沒有佛教了,可是他們有很多古蹟,他們發現利用古蹟很好賺錢,你懂嗎?所以開始設置法師在裡面,有的法師不是真的修行,是領薪水的,也要打扮得很像樣,客人來的時候趕快敲木魚。印度也是這樣,我們之前去印度,一起去的同參就發現一件事,我們人不走到那邊,那些僧侶都在那邊聊天,整個形體都已經快四腳朝天了哦!當然,如果很開心就好(師父、學員笑)。然後只要我們這些觀光客一走到的時候,每個人咻咻咻〜速度很快哦!就開始唸唸有詞(師父模仿假裝誦經的樣子),一直在誦經(學員大笑),就有這些現象,這些就稱之為觀光的佛教。然而觀光的佛教其實有一點是還可取的,它可以讓觀光客瞭解有「佛法」這件事情,有「人生可以覺悟的方法」這件事情,至於能否深入就得看那個導遊了,所以有觀光的佛教。

 

還有什麼呢?怪力亂神這種邪教的佛教。統統有,琳瑯滿目一大堆。也有一種「時尚」的佛教,設計師在你家擺一個佛頭、佛手,設計感十足、很漂亮,時尚嘛!對不對?大家有這個風氣,所以就要來一點。而裡面只有一種是真正的佛教,就叫做教育,也就是當年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祂只管教育。那你們所看到的這一切神奇的事情存不存在?它都存在,因為那都是我們「心現識變」的這一個理則底下的產物,可是如果你不是直接契入教育的佛教的話,你就會迷失在很神奇的事相裡面,包括佛家在講的神通。因此,如果你不瞭解真正教育的佛法時,有時候又變成一種「學術」的佛教,學術的佛教就是我們研究它卻從來不落實它,然後好像一種人類學跟考據學,研究印度古文化:「幾千年前有一位 釋迦牟尼佛,祂是王子出生,經過怎麼樣的求道過程,然後求成什麼道……」,我們只是研究有這麼一回事,它跟我的生命本體毫無相關,這個就叫學術的佛教,有很多的學院都變成這樣,也很可惜!

 

教育的佛教是什麼?有教、有育,「育」是發展的意思,你沒有落實就不能發展。比如說一棵樹,「教」就好比人家為你施肥、澆水,那這棵樹要成長就需要吸收養分,「吸收養分」這個層面叫做「育」,而且這件事情是種樹的這個人幫不了的,對不對?他只能幫助你這棵樹施肥、澆水,幫你清理葉子的骯髒、幫你洗澡……等等。所以,教是「人家給予」,育是「你自己吸收」,教育有這兩個層面,那如果只有人家給你,你自己沒有發育,它也就不是教育的佛教了。或者說你只要知道而不去落實,那也不算是,因為只要不落實,你就沒有吸收。所以老祖宗講什麼?「有解無行,增長邪見」!只有研究而不去落實,你的知見就會越來越偏頗,即便佛法的經典都對,但來到你這個不「行」、不「落實」的人身上,就會被你扭曲成錯誤的,這叫邪見。

 

那麼另外一句話是「有行無解,增長無明」,就是說有的人漫無方向、目標,傻傻地一直做!比如說現在很多人做善事,以為做善事等於學佛,拼命地做善事,可是自己的心都不調整。他也很操煩、也很會抱怨,即便一手在做善事,但另一手卻在東家長、西家短,這個是不是不改他自己?所以他做善事也不等於是佛法,那他就會增長無明。無明就是不理解、不明理,不明理的人在生活當中也不完滿,也會招來一大堆煩惱憂慮牽掛。那有的人做善事盡往外跑,把家裡丟著,於是引起家人很討厭,對不對?佛法不是這一件事情,佛法一定是由內而外。

 

學佛第一件事情得要去評斷,評斷就是去印證、證明的意思,也就是說你這個人本身學到這些知見,也照著這些知見去落實,你有沒有感受到你的煩惱越來越少、智慧越來越高?那「智慧」兩個字不好懂,智慧越來越高若用形相上去講,就是你的生活當中以前很難解決的人事物現在有沒有覺得很輕鬆就可以解決?這叫智慧高了。如果你自己沒有這樣的感覺,表示你不是接觸錯了就是學習的態度錯了,總之,你那邊有錯,而不是佛法本身有錯。那這一件事情再拓寬而言,你有沒有因為學習而讓家人越來越認同你、越來越為你鼓鼓掌、越來越嚮往你?以前會跟你起的衝突越來越少?這是第二層。那有的人不是這樣,有的人是在外面學佛之後回來幹嘛?要求家裡每個人都要做,然後自己從來不做(學員笑),你看,這是不是會讓人家討厭死了!(師父笑)這樣就不是真的學佛,這只是去瞭解佛理而已,他自己沒有學啊!

 

那麼「學」還得加上另外一個深層的定義叫「修」,學是明白,明白之後要去做,這叫做修,做了你才能證實到你所嚮往的美好,所以「學、修、證」三個層面要連帶著一起理解。我們去到外面聽、看,這層面是學而已,學了之後我們要落實在生活當中的待人處世,不只是在家裡,有的人還在公司行號工作。一個修佛的人若修得正確,一定會讓他的家人歡喜,也一定會讓他公司行號裡的老闆、同事都歡喜他的。所謂「佛所行處,無不令眾生生歡喜心」,那你既然學佛、修佛,佛都是這樣,而我走到哪裡都令人家討厭、厭惡,那我標準地不是學佛嘛,對不對?那時候是學魔、不是學佛,我們不喜歡跟魔在一起啊!所以要把這些瞭解清楚,我們的方向才不會搞錯。

 

為什麼方向很重要?世出世間法統統一樣,更何況是佛法,要學習一門理路,你只要把方向、理論、方法搞錯了就不可能達成,這三個條件一定要精準無瑕。就佛法來講,什麼是正確的方向?多數的人都有機會遇到正確的理論和有人教他正確的方法,可是很少在遇到正確的方向時能夠勇猛地往正確的方向去促成,為什麼?因為我們多數人學習都是為了自己好。多數啦,當然,諸位應該不是這樣(師父、學員笑),對啊!那正確的方向是什麼?就是十方三世諸佛一切總願,濃縮也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願,叫做「眾生無邊誓願度」。

 

我為什麼要學習?固然我家也許有很多囉哩囉嗦的煩憂不能解決,我也想要解決,可是我的心不是那麼狹隘地只想讓自己好而已,而是更願望著所有一切跟我有關的蒼生能得到幸福美滿,這個就叫正確的方向。所謂是量大則福大嘛,老祖宗這樣講,這個叫做「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說我為什麼學佛?是要成就起來,能夠因為我而讓一切眾生得到「幸福美滿」這件事情,這個方向就正確了,因為方向關係到你的持續度、心量跟所有的抗壓性。

 

為什麼方向一定要正確?我常以高鐵做比喻,我們這裡是台中,去高雄可以搭高鐵,對不對?如果依現在的鐵軌系統,高鐵是不是好比最好的理論,速度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可是搭上高鐵就一定到高雄嗎?如果你的目標是高雄,結果你打的票是台北,方向搞錯了,而你又搭高鐵,那是加速你背離你的願望,就是這一回事。所以方向一定要正確,那正確之後呢?你的理論、方法就好說了,一切佛典都是正確的理論,這個對於多數人不會有錯,各宗門教下,只要認真依循他自己派系在涉獵的佛典都沒有錯。然而偏偏我們遇到這麼多正確的理論,假設方向也正確了,為什麼還得不到幸福美滿?因為我們的方法錯了!方法是為了讓你達成理論的,方法不等於理論,理論歸理論,方法錯就還是不成。

 

那每個學習者階段性的方法都不一樣,對於初學者跟老參或所謂已經開悟的人統統不一樣。凡是初學者一定要什麼?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才有辦法契入真正的理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兩句話是正確的方法。那麼有一種是初機,初機還不等於初學者,初機就是剛接觸的人,還沒有學,這種人沒有方向和頭緒,也許他可以去多涉獵一些,可是這個涉獵不能每一個都很平均地深入,因為他沒有時間。涉獵是去投石問路的意思,找適合自己的方法,你會感受到什麼比較適合你,譬如有很多人看經典,有的人看《心經》、有的人看《地藏經》、有的人看《普門品》……等等,如果你是一個還沒學的人,你可以三部經都拿來看一下,也許感受到你比較喜歡《心經》,《地藏經》這麼厚,一翻就不行、就沒信心了,那適合你的可能是《心經》。得要符合你的習性,那你接下來就要從《心經》上一門深入,這叫做初機。那麼第二段初學者就是要深入了,深入就不能換,直到什麼程度呢?直到你開悟的時候,你開悟時自然能夠廣學多聞。

 

所以這也是在四弘誓願就統統幫我們講清楚、說明白了,四弘誓願講什麼?第一個就是方向──眾生無邊誓願度,方向正確了,一個抱持這樣的態度在學修的人,他家裡的大小事情一定會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改善,因為他這個人量大,而且願也大,願大又如實的狀態底下就會召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嘛,對不對?就會召感到諸佛護念、龍天護持,也就是說他的生計是諸佛菩薩在照顧他的,所以他就不用擔心。人在照顧會變來變去,所謂「靠人,人會倒;靠山,山會塌」,靠佛菩薩最忠誠你知道嗎?祂對你最好,因為祂「無我」,「無我」就不會去計較。那這是從學修的角度,第一個是方向要正確。

 

第二個就是正確的理論、方法的次第了,「次第」表示不能顚倒,我們現在的人都常顛倒,都把四弘誓願的第三句〜「法門無量誓願學」先拿來用,聽人家介紹那部經,我們就看一下,讀個一百零八遍,另一部十萬遍,再另一部又多少遍,琳瑯滿目一大堆。你看,我們消化不了,因為我們沒有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沒有第二句〜「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會幫助我們達到「煩惱無盡誓願斷」呢?因為它符合「戒、定、慧」三學,依戒得定,得定了,你就沒有煩惱了嘛,「沒煩惱」的另外一個樣子就叫做智慧。所以如果我們什麼都要,那是不是雜?「雜心修道,終不成就」的原因也在這邊。

 

所以我們要「一」就好了,「一」就是專!你看,《三字經》講:「教之道,貴以專」,換言之,有一個教就有一個學,學之道當然也貴以專!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要從所謂的「戒行」開始,只要你有辦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深入就是一個字叫「精」,長時薰修、不間斷叫「進」,於是「精進」兩個字就符合了,只要你對一件事情有辦法精進的話,你的心就會越來越專,專心!專心的人他的心就會越來越定,因為他不會想東想西。那麼我們的煩惱從哪裡來?從想東想西、要東要西來的,對不對?「東、西」這兩個字就代表「雜、多」,所以為什麼要把「多」放下而提起「一」?就是為了第一個學分要拿到,叫做「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以煩惱不是從你知道很多知識常識而沒有的,我們拿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來比較,你看現在人的煩惱遠比我們小時候多太多,我現在看到很多小孩子都有好多煩惱,很奇怪!要不然等一下問卷,這裡有小孩子,你隨便抓一個來問:「你最近有沒有煩惱?」他一定跟你點頭(學員笑),以前我們在這個年紀是沒煩惱的(師父、學員笑),對不對?為什麼他們有?資訊爆炸,現在是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欲求知得越多,也有「知得越多」的引力吸引我,我們的煩惱一定多。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一定要靠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有辦法達到,當你達到了之後,就是取得了「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條件。

 

為什麼?因為那時候就叫做開悟,開悟了就沒煩惱,煩惱斷了。開悟了,學佛的第一個學分拿到了,叫做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所謂的「般若無知,起用無所不知」。「無知」是什麼?不是形容一個人像白癡一樣傻乎乎地,不是那個意思,是他心裡空空了無一物,乾淨到不行,煩惱斷了就清淨,清淨心遇到任何人事物自然起作用而輕輕鬆鬆回應的那個樣子就叫做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外面學來的,它是從我們自己內在開發出來,為什麼是開發?你們現在的寶石都要挖,對不對?那我們的清淨智慧怎麼挖?我們就是因為有煩惱、憂慮、牽掛蓋住它,所以我們要把煩惱、憂慮、牽掛挖掉。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幫助我們把這些煩惱、憂慮、牽掛……所謂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全部挖掉,你的真如本性的第一關卡就出來了,那個就叫做般若智。

 

你看,這就是佛法的教育,跟世間一切法統統不一樣,世間法不需要持戒。依循著一個軌範不間斷,這也就是一種戒的象徵了,所以一門深入就是依循。這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非常重要,是學佛最後能夠讓你達到明心見性的第一步,換言之,只要沒有這第一步,那麼我們也不用去多涉獵佛典上有什麼「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件事情了,因為它跟我們這一輩子不相干,你懂意思嗎?它只是讓我們知道原來佛是這樣,可是我們呢?還是「不是那樣」!是那個佛,不是我這個佛,他當覺悟的佛,而我還是繼續當糊塗佛,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一旦「般若無知,起用無所不知」的能力彰顯出來,你才有能力廣學多聞,而那個廣學多聞是你無法想像且不可思議的一個速度。我比喻當年的龍樹菩薩,你們如果聽過《華嚴經》的話,它就是龍樹菩薩去到龍宮帶回來的。那當然,祂不是去抄筆記或者用手機拍照回來的,而是透過祂的靈性帶回來,因為龍宮在不同維次空間。釋迦牟尼佛滅度五百年後,龍樹菩薩住世,祂天資異稟,資質相當高,才三個月就把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些教育全部學會了!你看,三個月怎麼做到?我們現在即便一輩子每天花十二個鐘頭,你說可以看幾部經?(師父笑說)沒辦法,對不對?這就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門道,因為龍樹菩薩先開悟了,祂得到般若智,釋迦牟尼佛講的任何一部經,祂只要稍微翻個幾頁就知道整本了,祂有這個能力。

 

那這個能力不是祂獨有,在武則天時代,還有一位六祖惠能大師,他尚且是文盲,龍樹菩薩還不是!雖是文盲,他也開悟證果,所以有很多的公案是告訴我們這一個理路,只是我們現在很多學習者參不得、不能理解。什麼公案?比如說有一位無盡藏比丘尼,當時六祖惠能還沒有剃度,他在逃難的時候,聽到無盡藏比丘尼在研讀《涅槃經》,他看不懂,但聽得懂,就聽得很歡喜,於是跟無盡藏比丘尼稍微聊一下、解釋《涅槃經》是什麼意思。這位無盡藏比丘尼是專修《涅槃經》的,甚感訝異:「居然有一個小毛頭能夠解釋我讀了那麼久都看不懂的《涅槃經》,怎麼回事?」

 

然後她就很歡喜,就把整本《涅槃經》拿給六祖惠能看,請他幫忙解釋,他說:「對不起,我文盲,看不懂字。」(師父、學員笑)這時候無盡藏比丘尼用著世間的邏輯就說:「嗯?你連字都看不懂,你怎麼會?」我們世間讀書人是不是都這樣:「你連看都看不懂了,怎麼會瞭解意思?」可是人家多有智慧,馬上脫口而出跟無盡藏比丘尼說了一句話:「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無盡藏比丘尼馬上被電到:「那你肯定會、你肯定會!」於是把握時間唸給他聽,他再解釋。你看,才聽到無盡藏比丘尼稍微唸個兩句,他整本都知道了,般若智就是這麼好用,你懂嗎?

 

那六祖惠能後來當了禪宗的祖師,法達禪師於是來參訪他、拜會他,當然,古時候的禮很周到,不管你是不是入室,你要向一個人請法都要頂禮,所以法達禪師跪下頂禮,想要請教六祖惠能。那麼六祖惠能在法達禪師請教之前就反問:「你這一輩子一定有一件事情很值得你驕傲!」法達禪師二話不說,「當然!我讀了三千部《法華經》。」《法華經》算是大部經典,讀了三千部得要十年,每天很認真的讀哦,讀了十年。然後法達禪師就請教六祖惠能《法華經》,六祖惠能說:「我沒聽過《法華經》。」如果你是法達禪師,這時候心裡會不會揪一下:「我是請教錯人了嗎?連《法華經》都沒聽過?!」你看哦,我們現代人論佛、說佛,常常會這樣子來做比對,你沒聽過就表示你遜,「那部經你都沒看過哦?」對不對?統統這樣,這就是我們眾生的分別見。

 

好說當年法達禪師他們都有一些修養,也不至於這樣,既然六祖惠能看不懂,那法達禪師讀了十年總是也會背了嘛,「那你背個幾句讓我聽聽。」《法華經》好像有二十幾卷,他都會背了哦!才背到第二章節,六祖惠能就對他說:「不用背了,這整本經的意思就是……」,一直對他解釋。哇!法達禪師非常訝異,而且非常感激,頓然開悟!那麼這時候跪下來頂禮就怎麼樣?頭叩地了!為什麼一開始六祖惠能說他一定有一件事情值得驕傲?就是因為他看到他跪拜頂禮時頭不著地,你看,見微知著!事實上,六祖惠能也不用見微知著,因為他有神通,這個人還沒來,他就知道他一定有一件事情值得驕傲,只是你用神通直接講不能說服人嘛,因為對方沒有神通,所以就必須藉由人世間的這些形式再反推,這樣人家可以理解。那麼頭叩地了,有沒有很響?不知道!(學員笑)總之,法達禪師非常感恩,因為他學到了!

 

所以你看,真正能夠得法是在於我們內在的謙卑,而不是外在有多少知識常識的建構,是內在有沒有那個「一心」。「一心」涵蓋了所有美好的心,包括真誠、清淨、平等、覺悟、慈悲都涵蓋在裡面。所以我們現在人都雜心,為什麼雜?因為我們自私自利!把學佛的方向搞錯了,我們必然雜,如果把方向搞對,我們就很容易專。那專了之後,你的般若智拿到了,你的後得智……也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你就會在很快的時間內統統學會,尚且你也不必去學,為什麼?你在你的生活當中每接觸到一樣就會一樣,就這麼妙!這有待諸位去印證,當然,咱們就活在這種生命狀態裡面,非常有趣!

 

那你隨緣這樣子法門無量誓願學,尚且都不用很努力哦,只是隨緣遇到你就會了,你的「佛道無上誓願成」就在當下一點一滴周全圓滿,最後呢?「眾生無邊誓願度」也在你生活當中自自然然地去應驗!你看,從頭到尾統統是自自然然地不假造作,這叫學佛。所以,學佛可以讓我們得到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有人學了很久而得不到,表示他學錯,要自己去做個微調,心境上或者是方法、理論、方向上都要去做個微調。

 

那麼幸福美滿是什麼樣子呢?也就是人生完全沒有煩惱、憂慮、牽掛。煩惱、憂慮、牽掛從何而來?從我們對待的人事物有不如意來。所以,幸福美滿是結果,換言之,學法的人也就有能力解決跟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當中任何以前曾經會不如意的人事物。為什麼加個「曾經」?因為你現在明白了就不會了,所以那是以前的事。這麼一來,你就是在人世間裡面怎麼樣?隨緣消舊業而不再造新殃,就是遊戲人間了,也就是所謂的無作無事之輩。

 

什麼叫「無作無事人」?佛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無作無事人」,祂不用什麼造作,而且也不用去闖事業就可以過得很好。祂無事,沒有什麼事做,每天都歡歡喜喜地。那我們現在人是不是要找事做才有成就感、才能滿足一點內在的需求,人家不用,所以清清淨淨地!可是,又不能誤解「清淨」這兩個字,以前有很多學法的人來請教:「師父,我們常聽你講清淨,越聽越害怕,原來學佛最後就是這麼無聊哦?」(師父、學員笑)他把清淨解釋成無聊。這就是誤解,又依語不依義了,對不對?誤解了。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旁邊一個人都沒有,哇!好清淨,悠悠哉哉地!那我們打坐是不是就會覺得無聊?對啊,這就是搞錯方向,就是我們打坐還沒坐到清淨啊!因為我們妄想紛飛才會想「好無聊」,才會誤解了。那麼  釋迦牟尼佛有一大堆門生巴著祂請教問題,熱熱鬧鬧地像一家人這樣好,那我們呢?才三、五個好友來找你請教一下問題,你就煩死了!所以,事相是同一件事情,可是理體上完全不一樣,就是說有學或沒學的體會會不一樣。

 

那麼佛法大到能夠解決生死的問題、小到我們的身苦病痛統統可以解決,那當然要往大的路徑去挪移、去努力,畢竟「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如果我們的志向沒有定高遠一點,我們的努力常常都會半吊子,半吊子的狀態下,人生還是會在不能解決的問題產生煩憂,還是不圓滿。所以佛法是圓滿法,不是幸福美滿而已,美滿再上去還有圓滿,圓滿裡有美滿,美滿不一定有圓滿,因此,佛法叫做圓滿大法!最後就是自己成就無上道,一成就無上道,你的虛空法界來去即刻,對待也一等。

 

我們剛剛講到金輪聖王、外星人而已,為什麼叫人道?凡觀只要是必須駕著工具而運行的統統是人道。四王天就不用了,這是六道輪迴裡的天道第一層,最接近我們人道,他們就不用工具了,他們是化身來去自如。四王天上去是忉利天,你們熟知的玉皇大帝在那邊,他就不是人道了,他也不是外星人。所以外星人是不是神?外星人當然不是神,是人!你若割到他,他也會流血、也會痛!外星人也有比我們現在人類還落後的,為什麼現在多數人不講落後的你知道嗎?只要提到外星人都很高等,因為很落後的就沒辦法飛到地球讓你看到(師父、學員笑),對啊!所以我們常常又偏頗,我們的知見是很剝離的你知道嗎?常常聽到「高等」,就把外星人定位都是高等的,這是我們的分別見。

 

所以你就知道處處都是修行之處,即便你看到電視上人家在談外星人,你不是迷著、跟著在那邊猜測外星人,猜半天你還是不確定,不確定的人生一定有煩憂,於是你在養成煩憂的習慣而不自知。除非你有定見,不被這些媒體的所有形形色色給影響,那你可以去接觸,如果階段性不行的話,你還得要善選,所謂是「善知識,常親近」。「善知識」當然狹義上來講是指一位好的老師,廣義上就是有環境、善書,統統是。環境還有所謂的硬體環境和軟體環境,你們所處的空間它整個能量場的訊息都是環境,所以你接觸到什麼,最後就變成什麼了,這就是為什麼要教著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如來正法,因為我們隨時隨地都在薰修,只是不確定薰修於什麼而已。

 

那麼如果我們把時間都放在薰修如來正法,我們就有這種高度智慧的能量起用的攝受,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即便磁場再亂、環境再汙濁都不會影響到我們。不是不會影響,而是我們不被影響,它還是會影響,只是說你的能量大過它,它起不了作用,因為你還有「量」可以讓它耗損,是這一回事。那如果我們本身虛弱不堪、內在的正能量也不足的話,我們隨隨便便去到一些能量場比較負面的地方也就常常會頭暈目眩了,尤其是易感體質的人,有的走到宮廟就會被影響,這都是能量互為作用的現象。

 

能量分為四種,有正、有負,正、負各有高、低,所以產生四種。如果你的能量是「高的正能量」,那你走到哪裡都不怕啊!如果你是「低的正能量」,你還害怕遇到「高的負能量」嘛!那如果你是負能量就更不用講,因為本來就很負面了,你懂嗎?(師父笑)只是希望你不要變成「高的負能量」,然後還去影響別人(學員笑),是這一回事。所以為什麼要學?就是把自己往一個方向而已,用科學的講法就是把我們學成、修成「正的高能量」,這就對了。一旦你是正的高能量,你周邊不管是正的低能量或者是負的高、低能量,一遇到你都會因為你而淨化,意思就是說你對他們都有幫助!

 

那我們不要期待走到哪裡都得到人家幫助,我以前常說算命的理路,算命說你人生多貴人,以前聽到這個都很歡喜,對不對?現在學了就不敢歡喜了。現在是希望說你是別人人生的貴人,那你就要歡喜,因為代表你這個人是有用的,你可以幫助別人,所以是人家的貴人。那我人生多貴人就表示我是最窩囊的那一個(師父笑),我永遠要靠人家幫助。剛剛前面也講到「靠人,人會老」,對不對?靠不住!求人難,比登天還難,所以要靠自己。

 

所以學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相信自己,你要相信自己絕對可以辦到佛經所講的一切美好,因為那是你本來的樣子。接下去才要謙虛理智地去深入理解,這時候才是相信佛菩薩,因為祂是過來人,祂有祂的經驗法則和正確的理路可以教我,只要我不相信祂,祂教的我都不會聽。所以第二件事情是相信諸佛菩薩的教誨,那你就會接納因果理路跟凡事一切現相,相的背後都有它的理體,所謂「事、體、因、果」你就會去理解它。「理解」有什麼意義呢?你理解了才知道怎麼做,知道怎麼做,你才能開始踏上改善人生的步調,在這一點以前的「學」統統達不成作用。所以「學」、「修」很重要,最後「證」不用理它,因為本來就會證了。

 

所以如果你們有身心的問題、事業的問題,就要善於去瞭解。事業的問題關乎財,要瞭解財是什麼、財來自於哪裡,我們不能把角度搞錯,剛剛在分享的就是我們現在人常常把「緣」當作「因」,那就搞錯了。又比如說「健康」這件事情,我們都善於吃有機食物,每天也善於運動,為什麼還是會生病?為什麼還是會得不治之症?我也戒煙了,也遠離空氣汙染、搬到山上去住了(師父、學員笑),怎麼還得肺癌?有沒有這種事?很多!這就是我們把原因搞錯了,我們都只是在完善「緣」。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師父笑說)而不是你住在山上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吃有機食物是因,健康長壽是果;不是這樣的!有機食物、空氣新鮮、環境優良、生活壓力少,這些是「緣」的層面。

 

你們只要在幻相的世界,絕對沒有離開「因、緣、果」這三個理則,原因遇到緣會產生果。正如種子(因)遇到水(緣)才會發芽(果),有水、沒有種子,它還是不會發芽,即便你具全了全世界最營養的水,還是沒有水果可吃,因為你沒有種子去冒出芽來。所以「因」很重要,那我們現在人缺乏正確的因,又多了很多的惡緣,我們不是說緣不存在,是在兩者互為比較之下,你要著重在「因」上,「因」很重要!假設這整片土地什麼緣都具足,土壤很有養分、水又好、肥又夠,你就是不丟種子,那就不成,這就好比我們現在人的病,就是這樣來的。

 

你看我們現在的人彼此不關懷,對不對?以前我小時候聽過一種講法,現在比較少人會這樣講,但反而是現象比較多,〔別人的小孩死不完〕(台語:比喻事不關己)!都是這種心態。然後殺生、不護生、自私自利、耐心不足,現在人的脾氣又很大,這一類統統違背無畏布施。所以現在的人要生病是很容易的事情,要治病卻不容易,你們去看醫生、打針、吃藥也就是那個緣,你只要無畏布施的能量不夠,兩個人得到一模一樣的癌症,人家會好、你不會好,因為人家有修、你沒修,差別就這樣。還有一種狀態是什麼?他沒有看醫生就好了,因為他修得更厲害,我們有修還要看醫生,所以是第二級。另外有一種是怎麼看醫生都看不好,常常有這樣。

 

古時候不是也有一句話:「先生賢,主人福」,就是在講這些理路,「主人」就是你自己,「先生」就是醫生,醫生再厲害也得你有福報。福報從哪裡來?從你自己的修持來,如果你生了病來找我最高明的醫生,只要你自己不去促成無畏布施的福報或者你無畏布施的福報已經用盡了,你現在來找我這個高明的醫生,我都救不活你。所以連中醫體系都有一句話叫做「真藥醫假病,真病無藥醫」,因為「真病」是命,命是你修來的,「命」無世間藥可醫,可是有「修行」這一顆藥可以治,你可以轉化命運。

 

因此,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你還是可以透過正確地努力而改變自己的命運,命運裡面有一件小事情叫做「身體病痛」,它當然是可以解決的。透過這樣,希望諸位可以慢慢去體會什麼叫做修行──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什麼叫做學佛、什麼叫做佛法、什麼叫做佛教。第一件事情搞清楚了,你未來的方向就正確,正確了之後,剩下的就是你薰修時間的密集性,因為它接下來就是講深度了,而不是講接觸多少的問題。比如說有的人一輩子只有一本經,他就開悟證果作佛去了,就得到所謂無上美好的命運,他不用什麼經都涉獵,大藏經也都不用去涉獵,這是真理。

 

就好比一顆球的圓心是到位、是開悟,球面上每一點都可以直線距離到達圓心,那直線是不是最快?你到圓心是不是等於跟所有的球面都通了,佛法就像這樣。所以很多人冤枉,球面他到處都要,導致他契及球心的速度就減低了。而有的人永遠迷戀在球面的每一點,所以他永遠到不了圓心(師父笑),有這一個理路在。那這些叫做方法,希望諸位能夠去明白它的方法。時間快到了,諸位有沒有其他疑惑?

 

明蓉師姐:師父好,我的小孩在學校經常會受到其他同學的言語暴力,讓他的心情非常低落,時常會有負面的想法,甚至於有一些負面的行為。那我們身為父母就非常擔心,也常常跟他談,可是這樣子或許又造成他的一個壓力。所以想請教  師父,在我們父母與小孩之間可以做什麼樣的功課?

 

師父:好,明白,請坐。其實處理小孩子的問題主要不是跟他談,你懂嗎?是表演出來正確的給他看。那麼我們先瞭解為什麼我們小孩會遇到這些事情,剛剛為什麼一直強調因果?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一個人世間,待人處世都逃不出四類,而每一類裡面有很多細項,可是都屬於這一個原則――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絕對不會離開這四類。即便你在路上跟一個陌生人擦肩而過,他對你微笑一下都是來報恩,表示你過去生跟他有一些恩惠,才會在路上看到時:「哇!你打扮得很漂亮!」對你笑一下。我們也常常在路上擦肩而過時是嗤之以鼻:「哼!」對不對?(學員笑)人家又沒得罪你,你懂意思嗎?講到真理,這現象是沒有為什麼的哦,所以這個一定要去理解。

 

那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當然可以解決!只是方法你一定要去契入。第一個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要常常在生活當中表現出「寬容」這一件事情給小孩子看。對待小孩子不是跟他談世間的道理,道理會變的,你懂嗎?你們現在講好的道理,換了一個國家它就不成道理了,可是真理不是這樣。那麼我會建議小孩子從小就要學這些聖賢理路,你知道為什麼現在這些事情多嗎?因為所有的人都不學,以致於所有的人都沒有「倫理、道德、因果」觀。

 

我們在講的「弟子規」是以前的童蒙教育沒錯,可是不是教小孩子讀那一本《弟子規》,以前也沒有那一本《弟子規》,那好像是民國以前、清朝以後的事,明朝以前沒有這一本書的,可是小孩子如何養成弟子規?都是靠家長,他一生出來的行儀對待就是這樣子,所以依學習養成這一個理路而長大的小孩子,他抗壓性就會比一般小孩大,抗壓性大表示他遇到事情會有智慧去排解。我們現在的人不管是小孩、大人統統沒有智慧,(師父笑說)我不是罵人,是讓你們明白這個理路,你們才有機會改善。智慧是從「清淨」來的,智慧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論辯、論析的,所以你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不是都沒智慧?因為我們有煩惱。

 

那我們有什麼?我們現在比古人強的只有一件事情〜知識常識,知識常識多過智慧的時候,這個小孩腦子本身就運轉得快,腦子運轉快,如果從科學上講的「腦波」來說,θ(Theta)波沒有,他一定是α(Alpha)波、β(Beta)波往上提升,當他的腦波率高的時候,一遇到周邊的一些不如意,他很容易就承受不住。所以如果從科學角度,你要創造這個穩定的腦波磁場給他,聖賢教育是最好的一顆藥。如果你要跟他談,只能教育他遇到什麼事要怎麼想、我們人應該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理路、有些狀態是為什麼會產生,他明白了才會釋懷,而不是直接叫他不能這樣想或者要那樣想,因為他不明白。

 

這算是一種長期工程,可是這個長期工程如果家長願意深入學習,它不長。我舉例來說,一直以來,我們有很多小朋友是過動的、自閉的,在學校也無有緣由就被排擠的,尤其是我們團隊裡面有一個典型過動的個案,那時候是七歲或八歲,然後慢慢長大,現在十幾歲了。他為什麼會來?就是全班的學生都討厭他,這是第一波。來了之後,家長有學、有做出那個樣子,磁場會改變,也叫小孩子每天都要學弟子規,加上我們高雄那時候有小朋友的「弟子規」課程,每個禮拜都去上。後來這樣訓練大概兩三個月,回學校都改善了,可是他們以為改善就沒事,就不繼續學了。隔了好像將近一年又回來,家長說:「好嚴重哦!」變成是加碼,不是只有同班同學討厭他,連教過他的老師都討厭他,不知道是同學聯合老師或者是老師聯合同學,反正不要這個小孩在這一班,去找家長談。後來又回來學,學一段時間又改善了,一直到現在。

 

還有一個自閉兒自閉到很奇怪!當然,我沒在他身邊,我不知道有多奇怪,可是聽說很奇怪(師父笑),那現在也變成很標準的小孩子,很乖、很有禮貌、很得人疼、人見人愛,他爸爸就在這邊(學員笑),真是這樣啊!那我先講完一些理路,如果他願意跟你分享,讓你們更清楚這些信心的問題再說。咦?他媽媽也在這邊(學員大笑),他爸爸、媽媽都在這邊。當時是他媽媽先來,然後我勸這對家長一定要在家裡學,用著聖賢教育的標準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想法,他們也帶著小孩學,在家裡創造硬體、軟體的環境。結果這麼一做,(師父詢問雅聰師姐)小孩子過多久改善啊?

 

雅聰師姐:半年!

 

師父:半年完全改善了!到現在都好好的,還越來越加碼,不是壞的加碼哦(學員大笑),是越來越好的加碼。他現在多大了?

 

雅聰師姐:十三歲。

 

瑞騏師兄:國一了。

 

師父:都沒事了啊!在學校人緣也很好,在他們的親朋好友當中也很好,以前是怪到不行,你覺得一個小孩子怪,人緣會好嗎?家長都在這邊。所以這就是你們要先瞭解聖賢理路才能夠告訴小孩,小孩子很聰明,我以前常告訴家長,我最擔心的是家長做一半,因為小孩子會改善,改善到他叛逆心出來會說:「我爸爸、媽媽騙我,他們都叫我做,可是自己都不做!」小孩會因此又開始往下跌,很多不成功的個案都是這樣,還好這兩個案例跟咱們配合。所以一定要往最基礎的弟子規去落實,一旦落實,老祖宗這些生命體會……保佑啦!為什麼我講「保佑」又遲疑一下?因為這還是自己的自現境,你懂嗎?

 

佛家講一個理路──依報隨著正報轉,這是真理,正報永遠是指自己,依報指周邊的人事物。真理是「你周邊的人事物是跟著你自己而轉變的」,可是互為因待,以他為本位,他也叫正報,你就是他的依報。他的力量強過你,你就跟著他轉;你的力量強過他,他就跟著你轉,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你自己是君子,你把你的「本」顧好,周邊這些小朋友、學校的問題都會跟著你轉變,它不可思議,可是它是真理。「任人做都一樣」叫做真理,不是我做就有用,你做卻沒用,只是你做得沒有我厲害,你會比較沒用,我比較有用,差別這樣而已。你做得沒有我勤奮,你會扣幾分,我不會扣分,差別在這邊,所以正報很重要!

 

也就是說今天問題困擾到你們兩位,對不對?你們就叫正報,你們就要深入去學修――平常怎麼想才對、怎麼講才對,這要依聖賢的標準,而不是依我們現在社會價值觀。現在社會價值觀百分之九十九都錯誤,你的價值觀只要是跟著社會價值觀在運作,你絕對不會沒有煩惱、憂慮、牽掛,放心好了!所以現在有煩惱、憂慮、牽掛、解決不了的事情是正常,雖然不正確,但是正常。那接下來如果你們要過著正確的人生,得花一番心力先瞭解,我剛剛講了那麼多,先從那個角度去瞭解些理路,接著要去落實,一旦你落實上軌道,其他的也不用問了,你就等時間收成快樂而已,那些理路還沒做就不能講,我只能搬出我們做到的給你聽,希望你能夠理解這一個方向。

 

萬丈高樓平地起,當你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的時候,最簡單、最明確就是以「弟子規」為準則。(師父詢問瑞騏師兄)你們當時是不是也就一個「弟子規」?

 

瑞騏師兄:是!

 

師父:就解決了,半年!當然現在還有另外層次的問題,光那樣還不行,可是如果依以前那個問題,這樣子就可以解決。你們剛剛講的那個問題,這樣就可以解決了,問題不大,相對我們接到的case裡面不大(學員大笑)。(師父笑說)真的啦!所以值得你去努力。

 

「弟子規」要深入去理解它,不是叫小孩子做哦!是鼓勵小孩子一起來學,老媽做給你看,是這樣子,這樣就有用。光是叫孩子做、自己都不做,那就沒用,你懂嗎?將心比心嘛,比如說你們在座聽我講那麼多,我真希望你們有機會跟我相處,要不然就會有一個疑惑:「師父出一張嘴,到底是真的或假的?」為什麼他們會契入?因為我們做到才說,你懂意思嗎?如果做不到,說一大堆是沒有用的!光是那個正量不足,從人世間的意識形態也就會否定,那統統都沒有效果。所以古老祖宗的教育為什麼之好?就是為人演說,演在說前,你要先做。演就是做,所謂的「身教」,身教做到了再用講的。為什麼要講?「講」其實本來很多餘,我做的如果你看得懂,我就不用講了,正因為多數的人看不懂,他沒有經驗值,所以看不懂、不能理解,這才要解釋,解釋叫「講」。講了,你明白,你也起來做,大家都做,我們大家都做,在一起就有那一個力道。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小朋友他們這個年紀……(師父詢問止融小朋友)融融,你幾歲?

 

濬愷師兄:五歲!(哥哥代妹妹回答)

 

師父:五歲哦!你看,五歲的人可以坐著聽這個,(師父笑說)有時候我們說連大人都聽不太懂,有沒有?那小孩子聽得懂嗎?就是這樣,它跟那個文字的解釋沒有關係,它就是一種能量場的攝受,能量場的攝受就是從身教出來的,它不是靠講話,懂嗎?為什麼我講到這一點?就是對你們很有用,家長只要自己去落實,小孩子就跟著轉動了,你都不用要求他哦!這是真的,當然還有待你去驗證,我們都是驗證到很習慣了。為什麼講我們驗證到很習慣?建構你們的信心,因為你們的生活太少看到了,對不對?那些佛言佛語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古聖先賢的道理不會太過時、落伍、跟不上時代潮流嗎?都是這種想法,這就是世間人的錯知錯見。

 

我們當今二十一世紀為什麼地球崩壞成這樣?就是葬送了、放棄了中國古老祖宗的智慧思想,就這樣子而已。當年英國人類學家湯恩比教授說過,能夠救二十一世紀所有一切人類的問題只剩下兩個學說,一個是「大乘佛法」、一個是「孔孟學說」,因此現在很多外國人都倒頭來追,但我發現我們台灣很多人都在丟,很可惜!所以我們懂得揀起來用,我們很幸福。你看我小小年紀,當然,不是像他們那麼小,你身邊好像從來沒有遇過一個人可以像我這樣告訴你:「我活到現在完全沒有煩惱」,對不對?那你現在見到一個了,這一個人對你說:「你也做得到」,你信不信?你們本能有,可是你們不知道怎麼做,所以才要學,努力去學一下就可以了,不難!我的起跑點都比你們低,我都做得到。(師父笑說)我並不是特別聰明,有可能你們還比較聰明,對啊!只是不能反被聰明誤,知道嗎?要有智慧!聰明不重要。

 

所以目前你們的問題若要解決,只要一家人都學弟子規。弟子規才一千零八十個字,很少,你一句一句照著做,做到了,你家沒問題了,未來在人道裡面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災難,太大的煩惱、憂慮、牽掛不會有了。弟子規做到的人就是君子的標準了,古時候「君子」跟「小人」做對比,小人長戚戚,君子為什麼坦蕩蕩?因為沒煩憂,所以坦蕩蕩,你懂意思嗎?這樣還不到聖賢哦,可是你再努力下去就是什麼?「聖與賢,可馴致」!它最後一句話是這樣講。

 

所以你只要把這一千零八十個字揀起來在你生活當中對上去用,它有幫你分析得很明確,它不是講一個道理而已,譬如怎麼對待父母、怎麼對待朋友、怎麼對待一切人事物……,總共三百六十句,你一句一句努力做到,你家的問題全部都會改善。做得越到位,改善的速度越快,而且會讓你們發現人生真的是很美好,不會像你們現在心境上都比較憔悴一點,不會這樣!因為不是只有小孩的問題,對不對?依弟子規,其他問題也都可以改善,懂嗎?其他問題我不便在這邊講,但我知道。

 

明蓉師姐:謝謝!

 

師父笑:加油!

 

盈屏師姐笑:師父您好,上次杜鵑颱風那一天我來上課,感恩您救了我。

 

師父笑:讓你沒被砸死!

 

盈屏師姐笑:對啊!謝謝 師父!感恩 師父!

 

師父笑:我在課堂上不是有講嗎?

 

盈屏師姐:對啊!我回去一看到我家客廳,唉唷!嚇得我……

 

師父笑:你要告訴大家是什麼事,他們很納悶:「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

 

晏菱師姐:我媽媽太激動,我幫她說一下,占用大家一點時間。那一天上課遇到杜鵑颱風,這邊的風大到很多東西都掉下來,很恐怖!師父開示的時候就說:「像這種天氣,可能出來的反而沒事、在家的有事。」我媽媽上完課還是半信半疑。然後一下課,外面的風真的都停了,她回到家開門一看,我們家的屋簷被掀了,她常常躺著看電視的那個沙發上都是磚頭,如果她沒有出來上課,磚頭就會直接砸到她,所以她看到傻眼。

 

盈屏師姐:整排掉下來!

 

師父笑:就是說如果全家都坐在那邊,整排掉下來就是全家都「中」的意思。

 

晏菱師姐:我們應該是全部都坐在那裡看電視(師父、學員笑)。尤其是如果我們不在,我媽媽是躺著看,那是直接砸中她的頭,所以她很感恩 師父。

 

師父:真的啦,學法真的可以趨吉避凶!(學員們大力鼓掌)

 

盈屏師姐:我嚇一大跳!心裡真的很感謝 師父。所以說要聽 師父的話,要上課!

 

晏菱師姐:我媽媽說要聽 師父的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要上課就來上課,不要想東想西,想說風那麼大,是不是就不要去了這樣。

 

師父:所以我們常常說「命」的事情也不是你能夠計畫的。人生就是這樣,不用想太多,正確的該怎麼做你就怎麼做,那就好了!說真的,人家杜鵑颱風不是也很眷顧你們嗎?你看,這邊上完課,你們出去時哪有什麼風啊!

 

盈屏師姐:沒有!

 

師父:對啊!還嫌說連一點風都沒有,有夠熱的(學員笑),對不對?好說也吹個微風,連一點微風都沒有,在座你們有些人也在,有感受到那一天嘛!我剛剛講要做人家的貴人,貴人不是只針對「人」,要做一切蒼生的貴人,颱風也是蒼生你知道嗎?就請它不要那麼生氣,輕輕略過就好了。它這樣子經過這裡,可能也有來駐足一下和你們一起聽課,「這樣我理解了,好!不要蹧蹋台中。」就走了(學員笑)。

 

晏菱師姐:我媽媽還有第二件事情要感恩 師父!就是她聽 師父的話,三個月來奮力一搏,膀胱裡的小石頭終於排出來了。我們要去馬來西亞,媽媽希望有行、證的事情可以跟人家分享,所以她就很努力地拜佛,即便肚子很痛又發燒、血尿、頭暈、嘔吐,她還是拜,因為  師父說拜佛可以把腎水提上來,那就能把石頭沖出來。本來醫生已經說:「不行,一定要開刀!」我就勸媽媽要相信  師父的話,結果前幾天真的排出來了,那醫生看到還照了五張片子:「怎麼可能?!」媽媽說那天拜完佛後很不舒服,就想躺一下,結果才躺下就突然有一個感覺:「不要躺啦,出去走走啦!」她心想:「不要躺哦?」於是就起來喝個水、出去走走,回來之後,那個腹脹的問題就沒有了。她說:「觀世音菩薩好靈哦!叫我出去走走、不要躺!」(學員笑)

 

師父:對啊!所以這一招就是醫生還沒學到的(學員笑),對不對?醫生說:「那怎麼可能?!」我們有佛菩薩啊!學佛就什麼都可能!

 

盈屏師姐:好感恩 師父。

 

師父:所以,保養身體要從「心」開始,「身」真正的主宰是「心」,畢竟萬法唯心造,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些因果、微塵的質礙世界也是你心現識變的啊!所以透過一些功法,主要是激勵跟凝聚我們正念的力道,一旦正念力道強,你的依報就跟著轉化了。為什麼說那個結石都可以解決?老實告訴你們,不單是我們身體的問題,整個宇宙人生沒有一件事情是不能解決的,單看我們有沒有符合正確的理論、方法、方向,一旦符合回來,你的人生真正是自己可以作得了主!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

 

(師父說天語)感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