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081129 屏東明覺法堂【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Pingtung, Taiwan on November 29, 2008】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08-11-29 | 641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時間:20081129(農曆十一月初二)  20:00~22:00

地點:屏東枋寮藝術村

 

紀錄組恭敬整理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我們說「將自身為田疇,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於穀也」,所以,要斷煩惱了不可得,因為煩惱若斷也就沒有智慧了,我們應該是要轉煩惱為菩提才對。煩惱、菩提就像這一杯髒水一樣,髒水好比煩惱,菩提則是淨化過的髒水,髒水淨化之後就有清水了!骯髒的部分也是有用,清水的部分也是有用,所以,看我們怎麼轉化,而不是不要它來。

 

這個時代是亂世,在亂世中要如何安處?其實,只要創造自己的福報就有安處的空間。電視上也在演,社會整個景氣不好,這是從何而來?是從人心而來,為什麼?「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很多人都是向外面去求,求一輩子,若是求得到,也是命裡本來就有的;命裡若無,不管怎麼求,我們說不如理如法的求,怎麼求都求不到,所以,君子樂得作君子,而小人冤枉作小人。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求」字有一個限定叫「如理如法」,如理如法一定要明白啊!我們若是覺(覺悟),做任何事情都如理如法,若是迷,做任何人家所謂如理如法的事情也是「不」如理如法,前面要加一個「不」字。所以,但問自心有沒有平靜?而不是外在可以來干擾我們的。

 

《華嚴淨行品》一百四十一個願裡面,把它濃縮剛好四句話而已,我們若掌握這四句,人生就搞定了,人生就掌握在我們的五指當中,這是比喻啦!哪四句話?「順違皆順,客塵不能濁其心」,我們的心順違皆順,客塵就不能濁之;「悲智雙游,萬境不能亂其慮」,慈悲、智慧雙運帷幄在人世間,萬境就不能擾亂我們的思慮。那麼,不能污濁我們的心、擾亂我們的思慮,我們的心是不是就常常處在平靜心境?那麼心淨則佛土淨!有什麼事情搞不定?

 

下午來了一對夫婦,就在擔心啊,為什麼人世間遇到很多的事情都無法解決?(師父笑說)其實若是無法解決的事,你擔心還是無法解決呀!若是有辦法解決的,它本來就能解決,你擔心也沒用啊!所以,我們不能強求事情不存在,就是說我們不能除掉我們的煩惱,現在的煩惱是「過去的因、現在的果」,那個宿命的階段裡面本來存在!所以,我們不能去否定宿命,但是,我們也不能駐足在宿命,我們要知命然後超越命運、要立命。因此,論命、算命是為了讓我們在造命、修命前面的理解做準備而已,我們不能走到論命、算命就停住了而離不了腳。論命、算命好比什麼?我相信這裡很多人都有那個經驗,我們讓人家算過命、論過命,就算他不幫你算,你的命本來就是如此,他只是為你多說一次而已。如果我們知道了這些以後,因為比較理解、比較釋懷了,所以我們去創造命運,那無非也是好事!可是,如果我們駐足在那邊而跳不出來,那可能還不如不要去知道的好,可以直接開創命運。

 

所以,在宿命的領域,包含五術、命理乃至通靈的世界,都可以為你說得很準,可是,準而後卻不能超越,這樣又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們要學一個「立命」的人生觀,立命就是生命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上,我只要知道如是因、如是果,我先設定我要什麼果,再去推究那個原因。我只要把那個原因完成,我自然就得到那個果了啊!這個叫如理如法!我相信諸位乃至眾生都應該沒有人希望愈過愈苦的;不過,好像每個人卻都在創造愈苦的原因,因此都深陷在愈來愈苦的日子,這都是因為不瞭解而已啊!所以,佛以一大事因緣而興出世,惟一事而已,因為眾生迷惑、造業、受苦,所以祂來教我們破迷起悟、轉迷為悟,如果悟了、瞭解了,我們就知道正確的人生方向和做法(正確的理論方法),那麼我們去落實正確的理論方法,我們就證得。

 

所以,在這一個部分還是滿世間法的,如果拉高一點……有時候很難去說,就好比說一般人在求三身佛,你們知道「三身佛」嗎?就是你們常講的化身、報身、法身,而真理是一佛都了不可得,哪來的三身佛?不過,現在我們人很難去理解。這麼說好了,下智之人妄興福力,所以妄見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斷煩惱,所以妄見報身佛;上智之人妄證菩提,所以妄見法身佛;三佛了不可得。上上智人內照圓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說不可取,此即解脫心,直了佛道。若尚有一佛可取,釋迦牟尼佛也沒辦法成道了,為什麼?燃燈古佛當年為何為之授記?因為「得無所得」。

 

你們有的人曾背過《心經》,裡面有一句話:「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我們眾生往外求,所以「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他心覓法無有是處」,哪知道踏破鐵鞋無覓處,這是眾生;而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是如來,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了,所以踏破鐵鞋當然無覓處。眾生就是這樣,台語叫做﹝叩叩闖﹞(台語,比喻毫無頭緒的四處瞎闖),一直往外求、往外求,他不知道息滅自心內在的貪瞋癡,自然覺正淨則現前。那麼,現前的覺正淨也是假名覺正淨,因為自他不二、裡外一如。所以,只要能夠講出來的,就已經沒有了啊,所以都是「方便講」而已,方便做一個引導,言詞就是這麼一回事。因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透過你的思維,想盡了,最後還是了不可得,因為見聞覺知不是緣法,所以緣不到,我們的心意識緣不到,因為我們是真如體性。

 

所以,見分、相分來自同一個自證分,自證分背後還有一個證自證分。「見分」一般人叫做什麼?精神,現在人說的精神世界。我們所認知的大致分為二個世界:精神和物質,而物質叫做「相分」,現在的科學家乃至現在的人都以為就是這二個。事實上,這二個來自同一個「自證分」(法性),法性背後的見聞覺知叫做「證自證分」,那個就是你們說的佛性、覺性,那個東西無色無味,你想不到、聞不到、看不到。它不是色見法裡面所有,它是真如無為,百法裡面唯一一個真正無為。虛空也不是無為,虛空只是相似無為,所以那種東西……(師父笑)本來就是這樣啊!(眾人笑)因此,佛經有一句話:「法爾如是」,你要用什麼文字去解釋它都解釋不通,起用妙用,你看得到嗎?看不到!聞得到?聞不到!可是,就是知道,那樣的世界。

 

所以,「見聞覺知本自圓寂」,只要色見法皆是有為,只要有為就不是真如。只是說「無修亦無不修」,對自己無修,哪有修?為什麼?「見聞覺知本自圓寂」,「道本圓成何用修證」,本來就是了,本來就是佛,你要如何修?可是,又有這些幻有,所以無不修啊!什麼都好,去應這樣就好了。所以,佛是無作無事人,以白話開玩笑來說,就是最閒的那個人叫「佛」,沒有事啊!那我們眾生有什麼?理想!(師父笑說)有那個「理想」就有事了,所以就背離那個無為,很冤枉!所以,以自身為田疇,「煩惱」是裡面的種子,有種子才會發芽,那個發芽就是「智慧」,最後結成果實了,「如來」喻於穀,果實就是「如來」,它是一個成就過程。

 

那佛與眾生不二,佛度眾生,眾生亦度佛;若無眾生,十方三世一切佛要如何成佛?所以祂感念眾生,因此生生世世再來,所謂「倒駕慈航」,也有人說「乘願再來」。所以,「乘願再來」那個願也是一種假名而已,因為本來就是這樣,本分啊!其實祂是體會到我們六百多億個細胞是一個自己,而眾生就是迷失,以為一個細胞就是自己,其他的不是,差別就是這樣而已。真實相是什麼?所有的細胞是你自己呀,整個宇宙也是你自己呀,而我們是「你是你、我是我」,井水不犯河水,對不對?那麼族群好比什麼?好比是眼睛、鼻子,因為很多細胞組織成一個眼睛,他們比較類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他們變成一個族群。然後,這個族群和那個族群就不合了,鼻子這個族群和嘴巴的不合,嘴巴若是爛掉,最近的就是鼻子要接著爛了,(師父笑說)這叫眾生。那佛是什麼?若嘴巴在爛,鼻子、眼睛二話不說趕快迴向,派天兵天將趕快為它(嘴巴)補一下,它的能量就跑到嘴巴去補一下,那個叫本分啊!

 

所以,只能說用一個比喻,那比喻之所以是比喻就不是真實的,但是,若沒有比喻,我們又很難去接近真實。所以,我們要學一個即席即離,就像爬樓梯,一踩上去就要馬上放,如果你踩了一層:「哇!這裡好漂亮、有夠讚的」,捨不得離腳,那麼你就永遠沒辦法爬上去,那就是我們人的執著啊!所以,人生有一個最嚴重的迷惑障礙叫做「見思惑」,所謂「見」就是我們見解的迷惑,「思」是想(想法)的迷惑,見思惑就是「執著」。所以,學道很簡單,你就看看你的執著有沒有愈來愈輕?如果有,你的智慧絕對愈來愈高,這個誰也不用跟誰辯,捫心自問就知道。所以,我們接觸一個方法在成長提升自己的時候,我們要去印證,不能只是一味的做,要去印證啊!我已經接觸那麼久了,我現在的煩惱有沒有比一年前少?如果煩惱少,心就會比較清淨,清淨的心自然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它的因果關係就是你的煩惱少,智慧就比較高。

 

為什麼要智慧?智慧就是「覺」,大智慧覺悟圓滿就是佛,祂是福慧雙足尊;你有智慧,要創造人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心想事成。有人說為什麼要生命成長?生命成長了,你就愈有自主性,能夠決定你自己的幸福美滿人生。幸福美滿「人」生,人是一個比喻,有人說:「我要幸福美滿的『神』生可以嗎?」,當神也很幸福美滿啊!而說實在的,六道統苦,當神也不見得快活,要說當神,我們在座大家生生世世、累生累劫也都做過,只是說有的人掉下來、有的人爬上來,之後有的人再爬上去、有的人再掉下來,就這樣來來去去而已,所以六道統苦啊!

 

所謂六道,有欲界、色界、無色界,而欲界具足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再往上至色界,沒有苦苦了;再上去無色界,沒有壞苦,可是,還有行苦,還是苦啊!他如果到臨命終時,發現有這個苦,會起瞋恨心,他也還是墮落啊!所以,至少也要直接超越來當一個佛法的入學班,阿羅漢!至少要從這個階段開始起跳,我們不敢要求諸位要學一乘圓教的入學班,那是法身大士,圓教初住菩薩以上,已經超越十法界了。至少,我們要求自己契入佛法的入學班,而不要只是在六道輪迴這個先修班中結個善緣而已,這樣就比較冤枉了。

 

所以,有很多人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你到極樂世界還是為了「入佛知見」啊,不管是東方藥師如來或西方阿彌陀佛,祂們都是在教一乘圓教,所以說,如果你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能夠直接契入一乘圓教,你們的果報至少都是實報莊嚴土。而實報莊嚴土還是一個虛妄、還是一個幻境,只是那一個幻境比起所有的幻境都來得比較舒適、比較沒有那些苦。真如體性了無啊!哪裡還有一個什麼土的?所以,六祖祂們一念頓超如來地,當下即契入常寂光!哪還有在實報莊嚴土什麼的?那是好玩,來應化一下而已。

 

所以,我們要不容毫分的不善夾雜,「內方」啦,那個是來要求自己的。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不容毫分不善夾雜(眾人笑),不能這樣呀,我們只能要求自己啊!對外要圓融啊,所以內方外圓。因此,對外是過得去就好了,可是,對自己一定要要求甚高。至少,最外的那一層衣服要先脫掉,那一層叫做「執著」,執著造成見思惑,見思惑是衝突的最大主因。我有見思惑,見解、思想的迷惑,我看待事情就不客觀,那個不客觀還是以「我」為主。所以,現在的人常會說:「我提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看法」,事實上也不盡客觀,因為你只要有執著就不客觀。所以,「阿羅漢」是什麼意思?阿羅漢就是沒有執著的生命體,你沒有執著你就頓超三界了,不用在三界中慢慢的一步一步提升。

 

色界再提升上去是無色界,下來是欲界,貪瞋癡而已啊!貪,欲界;瞋,色界;癡,無色界,是看你貪的程度較多或較少,貪瞋癡重的墮三惡道,貪瞋癡輕的升三善道,所以它還是輪迴業。那種狀態是百界千如,事實上,看不到的我們不要講,我們現在看看自己周邊生活的人事物,你大概就可以去判斷這個人活在人道的什麼道了。人道亦有十界,重重無盡,一個人若生活在水深火熱,何嘗不是活在人道的地獄道裡?你再觀察,這種人的脾氣大概也不太好,他的心也通常比較會產生嫉妒、懷恨,所以他比較容易把自己處於人世間的水深火熱裡面。相反的,你看到一個人很慈悲喜捨,他何嘗不是活在人道的超越六道狀態?他一個人活在平等觀裡面,他活在人道的佛道啊!所以我們不往外遠求,我們當下要即身成佛,那就要看我們對自身的要求是什麼東西了。我們若要求的是隨便就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麼三惡道非你莫屬,(師父笑說)那很恐怖啦!

 

等一下留些時間讓你們發問問題,看要瞭解什麼?這叫做「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眾人笑)。

 

師父:Yo yo(一位小學生) 妳聽得懂嗎?Yo yo 回答「聽不懂!」那「欲望」聽得懂嗎?先給妳最喜歡的,那妳才坐得住對不對?等妳坐得住,我再講話妳就不得不聽了,對不對(眾人笑)?對啊,本來就這樣啊!所以,法非定法,也本無一法可說,是因眾生根器有利鈍之差,所以才有諸多法門的成立。「萬法本自人興,經書因人說有」,眾生是病,法是藥啊!若眾生無病,為什麼要吃藥呢?這時再吃藥就是嗑藥、吸毒了啊!會愈吃愈糟糕。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是因應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而立的,法本無法,無法亦法,所以,要說什麼?不知道!你們若有需要,我們就說,若不需要就不說。學修要善於透過事情,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

 

(師父問學員甲)妳們那一次是講座嗎?怎麼樣,(師父笑說)終於有體會了吧?我不是針對妳,是指所有的人,藉此我們才能去體會什麼叫做「反聞聞自性」,雖然我們都會常常掛在嘴邊說「觀世音菩薩成道返聞聞自性」,可是,它變成一個口號了。妳對「返聞聞自性」的深入到哪裡?一百個人有一百個見解,因為有見思惑啊,所以「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事實上,同樣的一件事情,每一個人遇到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這樣講?這樣講是因為「正常」,因為現象的存在即有它的理,可是,它不盡然「正確」。我們透過正常的狀態,才有機會去練心,所謂滾滾紅塵歷事練心啊!當看到一件事,我們就想到我們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比如說,有一個人站講台說法,我看到時是嫉妒的、還是稱讚的?我大分粗略來說,我們現在只能講到粗的,所謂「粗、細、玄、妙、微」,對現在的人連細的都講不通,因為我們有執著就不可能細了,那一定都在粗的範疇。

 

所以,先用二分法,我是讚歎、讚許的?還是嫉妒的?雞蛋裡挑骨頭的,亦或是沙裡掏金的?我們如果要當一個雞蛋裡挑骨頭的人,我們就是每天和死人骨頭在一起,因為妳一定挑得出骨頭啊!那麼,我的人生為什麼要那麼冤枉,都把人家的骨頭挑來?那就是為什麼六祖惠能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再用淺白一點比喻,告訴我們不要那麼冤枉去把別人家的垃圾收集到我們家來放,(師父笑說)而我們眾生通常百分之九十都在做這一件事,所以很冤枉啊!「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豈不自在?所以,一件事情只要我們起心動念就馬上有了啊!所以,要從哪裡修?從妳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見到任何人事物,看我們是撿骨頭的,還是沙裡掏金、搬一堆黃金回來的?它是一體兩面啊!真的啦,妳如果用沙裡掏金的態度,那麼隨時隨地都有黃金。

 

所以那天妳們的心得如何?當然,有可能它在很多的形式上還有商榷檢討的空間,我指的是它的行政程序要怎麼進行、時間……等等,可能要去討論,以最多人的利益為考量。所以,學佛不要學成佛呆子,佛法是要讓妳生活最有效率,有更積極的人生觀,要不然就不用學了啊!如果要說消極,我們本來就很消極了,不需要再花個時間去學消極;要說懶惰,我們本來就很懶惰了。所以,一定要瞭解妳所學的目標是什麼?理論方法是什麼?我去落實之後,不是這樣就算了,還要回過頭來,去印證看看是不是這樣,用現在的講法叫做「科學驗證」,要去體會、驗證,我這樣做了有沒有達到預期的那個理想,這才是佛法,覺悟嘛!看妳們有什麼看法?

 

學員乙:老師,不好意思,請問一下,您剛剛講說不要把別人的垃圾帶回來,可是,比如說是人家來找你抱怨,可以怎麼做?

師父:聽而無聽,會的就在無畏布施,不會的就當垃圾桶。聽好,「無畏布施」我再換一個名詞來對等垃圾桶,會的是焚化爐,不會的是垃圾桶,焚化爐有什麼好處?它和垃圾桶有什麼不同妳知道嗎?

 

學員乙:垃圾桶是堆著,焚化爐是燒掉。

 

師父:燒掉又變成能量啊!又可以發電,有用啊!但垃圾桶不是,垃圾桶裝到滿出來就爛在那裡、臭在那裡,對不對?但都是同樣一件事情啊!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可是,這個要回溯到最根源的立足點來講,眾生的動力是什麼?自私自利!若不是為自己好的就不會去積極。而菩薩唯一的善根是什麼?精進!為什麼祂會精進?因為祂常處法樂,就是妳們所謂的法喜,為什麼有法喜?因為祂是出於願力;願力和自私剛好相反,願力是為眾生的。所以,我剛才說到的那個目標,只要妳不是為眾生的,一定都會有多多少少的苦,不等而已。有的是因果還沒有現前,妳還沒有感受到的,但不代表沒有苦;有的是妳比較不自私,所以比較不會苦,但終究還是苦。

 

可是,如果提升上來,用我剛才所說的正確的目標、理論、方法;首先,把方向先搞定,目標就是方向。四弘誓願的第一句話就跟妳們說完了,「眾生無邊誓願度」!它有沒有說「妳的煩惱很多自己度」?事實上,我講「自己度」這句話也是真話啊,為什麼?因為本來就是「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可是,它不是建立在自私自利上的。我用比較淺俗的說法,「眾生無邊誓願度」是目標,如果沒有這一句,妳也不用學習成長了,因為絕對得不到。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妳也不用求了。真理是「布施是因,福德是果」,布施就是服務奉獻,服務奉獻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去為人家服務,人家需要什麼,我們有能力就去幫助,沒有任何條件但書,這是第一句,後面三句才是理論方法,而理論方法搞錯了也達不到喔!

 

第一條理論方法是什麼?「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清淨心!我們要訓練清淨,各種方法只要能讓我們心清淨就是好的,最為一了百了的方法是什麼?放下自私自利,妳的心就清淨了。比如說妳有諸多抱怨,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我要當垃圾桶還是焚化爐?當焚化爐就是沒有自己,妳來了,我就消化,然後轉化成智慧,並且還告訴妳要怎麼做才會比較好;倘若是當垃圾桶,就會覺得好煩好煩,看到妳就很討厭,「又要來對我倒垃圾了」,妳都還沒講話我就先煩躁了,因為當垃圾桶啊!因為我沒有想要幫助妳的心,所以我會只想到自己。如果遇到妳,我想的是我有什麼能力可以幫助妳,我先想到妳,那麼,妳再丟多少垃圾也不是垃圾啊!

 

所以,我剛才進來最早說到的是什麼?妳要如何將煩惱砍除?不可能啊!好,我再降低一點來說,妳相不相信有過去生?為什麼是妳來對我倒垃圾,而不是她來對我倒垃圾?也不是我去對妳倒垃圾?因為過去生我對妳倒垃圾,現在換妳來倒給我。所以,人生酬業,來做人除了倒駕慈航(再來人)以外,都逃不出四種關係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如果,我只要遇到他的任何造作行為都覺得很討厭,那就是我欠他的,包括金錢、情感……什麼的等等,因此當我遇到他時就會很抗拒。所以,破迷開悟就是讓我們明白,明白了,妳自然就會用正確的態度、方法去面對。

 

那為什麼我們都會用著錯誤的態度?因為我們不明白啊,這很正常!因此,為什麼要生命提升?就是要學一個明白!「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我要改變我的觀念思想見解行為」,所以才叫修行!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叫做「修行」。佛告訴我們,在未證得阿羅漢以前都不能相信自己的看法,我剛才不是也有說過?因為我們有見思惑,我們的見思惑造成我們的看法是錯誤的,錯誤的看法所下的判斷,就是錯誤的結果。我指的錯誤就是有違背於我的心所嚮往的,那個叫做錯誤,所以,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一定造成錯誤。如果我要改變它,只要把觀念思想行為改變成正確的,我去對待它就造成正確的結果,也就沒有那些事了,所以才說「會的是焚化爐,不會的是垃圾桶」!

 

學員乙:師父,那如果轉化完之後,你跟他講方法怎麼做,可是,有的人認為說……

 

師父:要觀機契機啊!當我沒有觀機契機的能力,此刻無聲勝有聲。

 

學員乙:那無聲會被罵、有聲也被罵,該怎麼辦?(眾人笑)

 

師父:那妳就要選擇是有聲造成的傷害多、還是無聲的多?消業啊!消業不造業啊!消業是「被」嘛,消業的同時再造業也是「被」,所以要選擇前者。「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我們眾生都是不隨緣,業消不了又再造新殃,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一條又再加上一條,所以都在當垃圾桶啊,一塊再加一塊,一直加、加、加,加到溢出來了還繼續加,而焚化爐就是逆來順受了嘛,消掉了。

 

學員乙:可是,師父你剛才講的方法,可能有人認為你太理智了。

 

師父:對啊,所以我說妳為什麼要跟他講什麼方法呢?他又沒來問妳。

 

學員乙:有啊,就是講、講、講,然後我就要跟他提方法。

 

師父:他只是要跟妳訴說他的情緒,他沒有要妳幫他解決啊!所以,我們自己要有智慧判斷,這個對象是N種,方法也是N種。妳什麼時候才有能力給他剛剛好的方法?當妳心清淨的時候!因為清淨心遇到境界自然起作用,那個叫智慧,它不是知識、常識。知識、常識只是工具,它解決不了問題,要有智慧才解決得了問題。比喻來說,知識、常識好比我倉庫裡的一百多把刨刀、鑿刀,但問題是我不會做桌子啊,所以,我如果拿一把來做,還會剁到我自己的手呀!

 

學員乙:所以當心清淨的時候,隨心起的那個,就照著它去做就可以了?

 

師父:對啊!那個就精準了,就是佛家講的「現量觀」,而不是「比量」。比量是推測,比量是邏輯的思惟,妳怎麼推測都會有誤,有其可能性,但沒有其必然性,這就是比量世界。現量世界就是「絕對是這樣」,直接就是答案,不用一加一,它直接就是二了,那麼那個就是自性(清淨心)起用。我剛才不是說了一段?看不到、聞不到,都沒有,可是就是知道,佛佛道同,每一個佛都有這個能力。方法是什麼?方法就是「清淨心」!清淨從哪裡來?從「放下」來!放下什麼?放下貪、瞋、癡;換個言詞,放下我們的分別、妄想、執著。我們都有分別、妄想、執著,「執著」是最外面那一層衣服;再來是「分別」;「妄想」是最裡面的,所以,要從外脫,當你「執著」這一件衣服脫掉的時候,妳的「見思惑」就沒了,妳的看法都是正確的,這時候妳在跟人家講事情、建議絕對會有用。可是,當我見思還有迷惑的時候,我就常常會「自以為」,而「自以為」可能有瑕疵,那就沒辦法契機又契理。

 

我們眾生多數都是契理不契機,就是認為我的說法是對的,而硬要他人也接受,這就不契機了!如果他和我無緣,而我還一直要幫助他,我就會造成他的困擾啊!所以,諸佛菩薩不度眾生亦是度眾生,因緣未成熟啊;比喻來說,當樹還是一顆種子的時候,妳如果用整桶水澆它,它的根會因此爛掉,整顆種子爛掉就無法發芽了。所以,當它是種子的時候,妳就用種子的方法對待它!當它已經冒芽,妳就用冒芽的方式對待它!當它已經生根長成,妳就用長成的方式對待它!當它開花了,妳要施的肥也不一樣,開花前施磷肥,它在長葉子時要施鈣、氮、鉀比較多,都不一樣啊!當它結果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種,所以,它的過程都不一樣。

 

那麼重點就來了,我要如何知道?我得要先明白呀,我要有觀機的能力。觀機的能力從哪裡來?自心清淨!清淨心那個高度智慧才有判斷力。我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我就不可能幫助別人了,那個「自己」要括號起來,因為不客觀,還在見思惑裡面的想法!這時若我能夠幫助到他,那是剛好因緣對上了。所以,要放下執著,而後才有那個能力,所以它就不是從讀書讀來的。一句話:「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什麼是「佛」?清淨的人就是佛啊!應該這麼說,高度智慧的生命體在做事情沒有想法,事情現出來,他就這樣應對、這樣應對、這樣應對而已,所以他沒有思考的空間,那才叫做「應病與藥,隨方解縛,就路歸家」,妳從哪一條路來,大家都不相同,但他就有本事知道而拉妳一把。那個本事就是什麼?那個能力就是從清淨心起用,所以,清淨心不是終點,智慧才是。智慧那個終點是什麼?無形、無色、無味,不用的時候都沒有,要用的時候難不倒他,所以不是從讀書讀來的。

 

因此,為什麼第一個方法叫做「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如果有煩惱,我們的心不可能清淨,就不可能有這個能力。「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另一個名詞就是先證得根本智,什麼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無知、起作用無所不知,那個叫「根本智」。下一句「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後得智的成就,後得智有所知,所以有所不知。後得智是工具,根本智是能力,要先有能力再說,什麼工具妳都能運用自如,最後「佛道無上」才成得了,如果妳成不了,妳要怎麼落實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的目標。現在的人把中間這二句倒反,現在人在學習時剛好對調,所以就不能成就,因為都先從後得智去修,什麼書都要看,但要用的時候卻半招也沒有,大部分都這樣。

 

如果什麼書都要看才會有本事,六祖惠能就沒辦法了,因為他連字都不識,文盲啊,他要怎麼看書成就?可是,他二十四歲就頓超如來地呀,對不對?聽那個唸經唸到頭腦渾沌的人唸《金剛經》,唸經的人自己唸到﹝霧煞煞﹞(台語:比喻頭腦渾沌不清),唸的人自己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結果他在路邊聽到人家唸就開悟了,這跟會不會讀書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啊!跟妳的心清淨有關係。所以,那個因緣觸及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啊~這樣我知道了,所以,當弘忍大師告訴他《金剛經》,說到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他就說:「弘忍大師,不用講了,我萬法皆通了」。所以,他才說五句話回答弘忍大師:「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什麼叫「能生萬法」?世出世間整個宇宙沒有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用哲學的講法,他契入宇宙萬有的本體了!清淨心是管道、是方法,契入本體。所有宇宙萬有的現相皆由本體所生啊,所以哪有不知道的事情?這叫做「般若無知,起作用無所不知」!就好像一片明鏡,它裡面了無一物,妳一站上去就立刻現出來,妳走了呢?又立刻沒有了。如果妳走了,它上面還有妳在裡面,後一個人上去就沒辦法照了,重疊了,看不清楚後一個人了!所以,唯是「放下」二字而已。那「放下」很抽象,放下是行動的意思,行動什麼?修掉執著、分別、妄想。那「執著」這一件衣服在最外面,先脫,再慢慢往裡面脫。脫掉「執著」這一件外衣,妳就證得阿羅漢果;「分別」這件外衣脫掉,妳就證得菩薩;「妄想」這件外衣脫掉,妳就證得佛了。

 

所以,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叫「正覺」,他的知見正知正覺了;「道種智」,正等正覺;「一切種智」,無上正等正覺,一層一層啊!所以,證得了一切智才有修佛的資格,要不然我們都用我們的見解!所以我剛才不是說了?「諸三乘人」是哪三種生命體?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菩薩,到那個位階都已經是超越六道輪迴的生命體了,已經沒有執著了,但還不能測佛之智!因為患在度量,都是自己想、討論「佛剛剛講的是不是這個意思?」,「咦?不是哦,我覺得是怎麼樣、怎麼樣」,都是「我覺得」呀!「我覺得」到最後反而轉加懸遠,讓他離生命宗旨愈來愈遠,離佛之智愈來愈遠,所以不能證得。而到了「菩薩」,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我們剛才說最大的善根,精進!正反二面,最大的障礙就是「疑」,妳沒有懷疑就不會去測度、不會去討論,所以,這種事情是要證實的。

 

我也自認還算是滿幸運的,我們還有機會去證實佛經講得對,因為我初機的時候是沒有看佛經的,可是,都知道啊!妳現在需要,我就有了,可是,我不是從讀書讀來的,因為我根本沒有讀。後來有一些同參就像少陵那樣很好心,只要有新書出來,就拿一本過來,一翻開,「對啊,就這樣而已」。所以,我們在看佛經不是要去理解它,要去印證,我看的佛經,用一隻手的手指頭就數得出來幾本,有可能諸位都看很多,我是不看的,有了就翻一下,「對啊,它講的就是這樣、就是這樣」講的都對,那個叫印證。為什麼?經裡說的這些,我們就是這樣,做到啊!所以,我講一句,應該是在《華嚴.如來出現品》裡面,釋迦牟尼佛講的一段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真的是這樣啊!我們沒有去看,也自然知道。

 

那遇到很多佛學的老參,我們都還要請教,結果他們說他們讀那麼多怎麼講不出來,而我都講得出來,我說:「我又沒讀」。看一看,佛經不就是要妳這樣做嗎?但我們不是這樣呀,我們是讀佛經讀到變什麼?我們「學佛」學到變成「佛學」,它的落差在哪裡?學佛是只要佛講的,就是、是、是,我都沒有自己的看法,是、是、是,就去做了,妳就成佛了。它有理論方法,妳去做正確的理論方法,妳一定得到正確的結果,信、解、行、證!但我們現在的人不是這樣啊,「釋迦牟尼佛說的……,哦祂好厲害,祂好有智慧,講那麼多佛經」,然後大家研究:「嗯祂講過這句話」,結果我們都沒有去做。所以,這樣「信」嗎?不信!「解」嗎?勉強去解!「行」?沒做!所以就「證實」不到!

 

知道很多,是後得智啊;那根本智怎麼訓練?「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一」,識得一則萬事畢,而我們就是想要看很多,所以違背「一」,違背「一」就是二、三。「一」就是知見,知見就是現量世界,當下那個就是了。什麼是「無明本」?知見立知,落在二、三、四念以後。初念是正確的,二、三叫做「知見立知為無明本,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貪、瞋、癡、慢、疑、惡見長出來了,所有人生的苦難都來自這六個根,它的前導根就是知見再立一個知,就是要想啊!所以,什麼叫做「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妄想、分別、執著。「思想」二個字,心裡有分別,分格子叫「思」;執著,心裡著相叫「想」。就是我們的執著、分別、妄想讓我們遠離如來真智,也讓我們遠離那個應用隨作、應語隨答,輕輕鬆鬆又不用讀書就什麼都知道的那一種狀態,所以,眾生很冤枉,他就是要研究,佛家沒講「研究」這二個字,它講「參究」,「參究」就是離心意識的勉強說研究,前提是離心意識。

 

什麼是心意識?妄想、分別、執著叫心意識;離心意識就是叫妳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去看待人世間的任何一件事情,那就對了。所以,《心經》第一個字就把整本《心經》都講完了,會的人看一個字就解決了啊,後面都是在解釋第一個字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是觀照,就是離心意識的觀察,叫妳不要有妄想、分別、執著的心去看待任何人事物,妳才能觀照。觀照功夫得力而後能夠照住,照住功夫得力而後才能照見,那是一層一層提升上去。我們連「觀」都做不到,我們能夠照見嗎?而照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啊!所以,我們都活在宇宙人生的假相裡!因此,永嘉玄覺才說了一句很漂亮的話:「夢裡明明有六趣」,我們現在的人生是一場大夢,明明有六趣、六道輪迴的這些形形色色呀,但「覺後空空無大千」,當妳覺醒之後,「咦?哪有?了無一物啊!」那就是回溯清淨法身,法身本然,見聞覺知本自圓寂,本來就沒有的,但起用無所不知,甚至無所不能,所以,要直接契入那個境界。

 

所以,很多東西基本上要言簡意賅,幾句話就解決了,是不得已才去解釋的。為什麼是不得已?因為妳想要瞭解,我就為妳解釋,妳如果是要參,我二句話就解決了。事實上,「參」可能對諸位會比較有好處,為什麼?我解釋得太清楚會堵住悟門,妳的悟性會被堵住。保留一種意味、意境的時候,似懂非懂,妳自己會去參,妳參到才是屬於妳的,而我解釋清楚還是我的,那不是妳的。所以,離心意識最重要,心意識太抽象了,所以我們換言詞,佛法非定法,能讓妳瞭解就是了。現在的人比較聽得懂的叫做「執著、分別、妄想」,執著怎麼放下……等等,所以才有諸多法門的產生,法門就是方法門徑,如果眾生的根器利鈍差別沒有這麼大,就沒有異法了啊!因「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唯眾生根器有利鈍之差」,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把我們的生命狀態提升。

 

說得這麼多,總歸濃縮回來,我們只要去訓練二個字就夠了,任何宗教、任何法門、任何的生命成長,何嘗不是濃縮在這二個字「心量」,四個字「心胸寬大」,對不對?去訓練這樣而已呀!所以,佛家到最後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個心量大到跟整個宇宙一模一樣,那妳就成道了啊!如果妳跟整個宇宙一模一樣,有哪個事情妳不知道、不瞭解的?所以,世界怎麼產生的?維次空間重重無盡怎麼產生?人的「念」產生的啊!一念就有一個世界,所以,只要一念動起就有一劫。那無量劫是怎麼來的?人一秒鐘動了幾個念頭妳們知道嗎?一秒鐘大概四次彈指,妳們自己去乘,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這是彌勒菩薩當年說的,再乘以四,一秒鐘動念這麼多。那個念就像電影,一秒鐘二十四格在跑,妳以為它在動,對不對?一個人從這邊走到那邊,妳一個一個底片去看時,他哪有在動?世界的產生好比如此。

 

所以,妳看到的世界是相續的幻相,那它的根來自「念」,一秒鐘啪、啪、啪、啪四次,一次三百二十兆個念,妳看那有多驚人!所以,要無念很難,因此要訓練啊,六道輪迴這諸多法界就是這樣產生的。那麼「常寂光」就是不動念,一動念,第一個產生妄想的時候,「實報莊嚴」出來了;再繼續加上去分別,「十法界」出來了,方便有餘土;再動念執著,六道輪迴出來了,就是這樣啊!乘數效應。所以,現在的科學跟不上,我講過的,法國和英國的科學家用六維次攝影術,把一朵玫瑰花切一半攝影,出來的是一朵完整的玫瑰花的形象;再把這一半的玫瑰花再切一半(四分之一),一樣,出來的又是一朵完整的玫瑰花的形象;再把這四分之一的玫瑰花揉碎,撿一個碎片,用相同六維次攝影術,又是一朵玫瑰花的形象;他們嘆為觀止:「好厲害!怎麼會這樣?」。

 

佛經三千年前就告訴妳們什麼?一微塵一世界啊!一微塵具足三千大千世界啊!就先不說到那麼多,單指一個單位世界~娑婆世界就好了,一個娑婆世界妳們比較有概念是十億個銀河系,一個微塵具足十億個銀河系在裡面,現在的攝影術拍得到嗎?那麼,一個微塵是多小?牛毛塵除以七,牛毛塵就是妳拔一根牛的毛,它的頂尖的地方放一個物質,妳怎麼搖都掉不下來,那麼小的物質叫牛毛塵;它的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塵的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塵的七分之一叫水塵;水塵的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塵的七分之一叫微塵;微塵的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色聚極微的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鄰虛塵),這麼小的物質具足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恆沙諸佛在那邊說法,重重無盡。所以,這把小至量子力學、大到太空物理都已經告訴妳們非常清楚了,重重無盡啊!所以,《華嚴》不講「恆沙」(恆河沙數),它講「世界海微塵數」。

 

那一乘、大乘要如何說?「一乘」,妳們一定要有這個認知,要學六祖的氣魄,「為何來拜佛?」「拜佛就是要成佛」!那我們現在接觸寺廟,「為何來上香禮佛?」「保佑我平安、保佑我家庭……」(師父笑說),都是這樣,所以永遠也超越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那個願啊!六祖惠能有沒有說「我要保佑我媽媽」、「我要保佑……」?他直接就是要成佛了,所以他有辦法成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啊!那成「佛」有什麼好處?佛就是全知全能,西方稱「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全知全能,可是,我們不要只從果上去想「好好哦!好嚮往!」而已,我們要從因上捉摸。基督教講上帝全知全能,但我們不要忘了,上帝是「公正、公義、博愛……」,具備這些道理叫做上帝,如果這些道理我們沒有做到,我們哪有可能具有全知全能的能力?就好比佛,佛是「平等」,妳做不到平等,妳想要有佛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怎麼可能?佛是福慧雙足尊,妳要福報、智慧圓滿怎麼可能?所以,一定要從最基礎的去做起、落實,因此才說「上功不昧下行」啊,萬丈高樓平地起,而不是談玄說妙講一整套。

 

那個玄妙是真的,可是,我們都契入不了、看不到、沒辦法瞭解,那是因為我們連最基礎的都沒有做到,所以,「學佛」和「佛學」相差十萬八千里。「佛學」是妳能講得出這些名詞,但不能說是瞭解,因為我們「瞭解」的標準就是妳「做到了」才算!我們「信」的標準是「真信」,「真信」是正知正念的「正信」再提升,「正信」是妳知道這樣是正確的道理而已,妳不見得做得到,這就不叫真信,「真信」是妳一定要證實到、妳做到了,這樣才叫真信。所以,這是我對諸位的要求,要做到真信,比如說妳們若是學《了凡四訓》的,妳就要超越袁了凡先生,他做到的我都做得到,他的命運能改變,我也能改變,那樣子才對呀,並不是說妳是《了凡四訓》專家,他說的那些故事我都能滾瓜爛熟、背得很厲害,我都可以告訴人家,結果我自己的命運改變不了,這樣不行。

 

所以,即便我們講不出來,沒關係,我們只要做得到,做到一定講得出來,只是言詞會不一樣,這些用語、術語會不一樣,術語不一樣沒關係啊,四依法不是有一條「依義不依語」?我們不一定要執著一模一樣的文字,我們能表達那個意思就可以了嘛,人家問妳是怎麼改變命運的,妳就有辦法告訴人家了,因為妳做到了啊!那麼現在要去服務眾生,一定要自己親證,因為現在眾生的根基太低,妳沒辦法跟他講道理他就可以做得到,妳要搬出事實:「我做到了」,比如說我要介紹妳喝這一杯茶,我要先喝到啊,而我覺得很好啊,但是我感覺很好,妳還不一定覺得好,更何況我如果沒有喝過,妳會覺得我騙妳,對不對?所以,「沒喝到」的叫做佛學;「喝到」的叫做學佛。「學佛」是為了成佛,「佛學」呢?再說啦,也許可以在各大專院校當個好教授賺賺錢(眾人笑),可是,自己的命運該痛苦還是痛苦,該怎麼受胎,該怎麼生、怎麼死,還是解決不了,那如果是這樣,學佛不就很冤枉了嗎?

 

那要怎麼樣才是「學佛」?理論方法一定要正確!當然,這是對內為教育故,為什麼我常講「如果妳們不想開悟,就不說到證果;如果妳們不想開悟,就去讀佛學院」?因為它的目標理論雖然正確,但方法都錯誤。「我想要去台北」那大家都到得了嗎?不盡然!如果妳的車是往墾丁方向走,妳就到不了台北。方向、理論、方法都要對,妳才有辦法到啊!意思是妳要買對票、拿到票、蓋章的地方還要對。為什麼?這不是我說的,理論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自古以來,古師大德不說證果的,開悟的至少這二條要做到。古時候九年、十六年讀一本經,有的人一輩子奉行一本經,所以他心定啊,一門深入,一輩子長時薰修,所以他開悟證果,一通一切通,他不必再去看其他的。而現在我們想要一學期看六本經,四個多月要看六本,心能定嗎?

 

所以,佛法不能離開三學,如果妳接觸佛教,離開這三學就是「佛學」,如果妳用著戒、定、慧三學去接觸,叫做學佛。妳為了安住心而受得起某種限制,戒有了;妳安得住心,有定了;因定才開慧,不是妳背多少經教而開慧的啊!所以,「為道日損,為學日益」,是那樣子,那麼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佛是無作無事人,是最閒的那個人啊!妳這麼閒了還會去想……?除非妳是要站講台,那沒辦法,你要有後得智,知道這些術語,目的是要因應不同的人,讓他明白瞭解,用他可以理解的講法來讓他明白,那麼,重點在哪裡?都是為了他,不是為了自己要讀很多經想讓人家拍拍手,「好有學問哦!」如果是要人家的稱讚,那你就落在名聞利養上,這樣哪有「學佛」?就變成「佛學」了。所以,我們觀念一定要正確,一定要安得住心。

 

所以,深耕而後生根,深入的耕作,妳才會生根;生了根,妳就淨化;淨化而後進化,我們的生命要進化,不能停滯。我們若不進不退即是退,為什麼?從成本效益來說,人還繼續活著,但不進不退,那麼這一段就浪費了,那不就是退了嗎?所以要有積極的人生觀。因此,為什麼我比較建議你們有機會可以去講座而不是讀書會?利用那個講座,大家有興趣的自發輪流去講,妳才會真正體會到「我到底修持到哪裡」,「持」就是做到,知道自己做到哪裡了,否則一定會心虛,說到哪裡都會心虛,「無恥之恥,無恥矣」我們人要有知恥心,要對自己負責,學道和外在無關。

 

有時候我們也不敢說得太高,怕你們不能理解,比如我說到「整個宇宙是你自己的自現境」,很少人可以理解,很難瞭解。所以,成佛是全天下最簡單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因為靠你自己就可以了,不需要靠外在任何人事物,都不需要,只要你自己轉心念就解決了,有什麼比這個還簡單的呢?如果我必須靠你才可以,你若搖頭我就沒辦法了,那就很困難了,所以,「登天難,求人更難」,是這樣子。因此,你學習成長不需要求人,你只要知道正確的觀念,你自己改,這樣子而已。「三大阿僧祇劫」聽過吧!就是貪、瞋、癡三個,三大阿僧祇劫無量無邊,因為我們人的貪念也無量無邊、瞋恨無量無邊、愚癡無量無邊,所以,少則一念解決,長則無量劫。你一念放下貪瞋癡,你就回來了,你就是佛了,你當下就證得無上菩提,問題是我們的妄想紛飛,所以變成無量劫。

 

所以,才有這些八萬四千法門,才有宗門教下諸多不一樣的,那都是因應不同的眾生,對治不同的習氣,所以,每個法都很好,只是理論方法不同。好像是大前天吧,有一個修廣論的朋友來我們這邊,我們接觸的人當中有很多是修廣論的,她問到為什麼她接觸那麼久,她先生看到她的缺點,一直在跟她講,她就覺得很奇怪,她先生是從來不接觸這個的,為什麼現在會跟她講她修行的錯誤在哪裡?而她聽一聽覺得頗有道理,她也接受,然後她先生才跟她講,說他認識一個人,見過三、四次面,她說:「哪有可能?我修了三、四年,你才見過三、四次面就有辦法這樣,我的煩惱我沒辦法解決,你三、四次就慢慢在改善了。」對啊,方法而已啦!

 

所以我一直強調,學佛切記不能討論,對於「廣論」本身我沒有意見,它沒有什麼對錯;可是,大部分我所知道學廣論的朋友,方法都錯,因為他們都在討論。我們剛才不是說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不能成佛的最大因素就是「討論」!佛說什麼,我照做就好了,幹嘛討論?佛法是現量啊,你去做就有了,哪還要討論?那是我們都不認識路時才要討論,倘若有一個識路的為我們帶路,我們還需要討論嗎?他們那個衛星導航的按一按就為我們指路,我們需要和衛星導航討論半天嗎(眾人笑)?(小克師兄一旁回應:那就可以丟掉了)(師父笑説)當然,現在衛星導航還沒那麼精準,我是比喻啦,所以,如果有人生的衛星導航,我只要聽就好了。

 

三千年來,佛法不能推翻,你可以去印證啊,那它也不是專制,它是最民主的,它告訴你這樣,一是什麼,二是什麼,你去做就會有什麼結果,那麼你就去做看看,你自己就能體會。比如我說個最淺的,我們說「布施是因,福德是果」,真的、假的?我們想老半天、想一輩子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那麼去做就對了。「布施是因」,照這樣子做,真的啊,不可思議,到處都在回饋,「是真的!」就這樣而已,你需要討論嗎?而我們眾生就是習慣討論,一討論就不會勇猛精進,所以就成不了大丈夫,佛的另外一個名號叫什麼?調御大丈夫!所以,是不是最簡單的事?不用想,對不對?我們現在做任何人世間的事業還要想破頭、想到腦神經衰弱,晚上還難睡,佛就不是啊,祂說這樣,一是一、二是二,我照做,我就得到幸福美滿人生。所以,這何嘗不是放下?放下自我的見解、思想、行為,換一個佛的見解、思想、行為,就是這樣而已。

 

那眾生為什麼難?難在我們的習氣深厚、我們不願意,所以才有所謂的宗門教下。佛法的「宗教」這二個字是宗門教下的解釋,而不是指一般的對外神祇的崇拜;佛法自始至終都是「教育」!教育什麼呢?教育你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佛法就這麼簡單。所以,基本上,佛法嚴格來講是無神論,它本來就是無神論,它是叫你自己要作佛,不是叫你去崇拜外在的神祇。當然,隨著時代的演變,佛法也融合了各個當地的民情風俗,包括乃至密宗,它就是融合了當年的民情風俗,當年的民情風俗是什麼?印度最大宗是婆羅門教,所以,佛法出現在印度之後,涵容啊,它保留所有印度的神祇,可是,釋迦牟尼佛重新賦予它教育的意涵。

 

好比最簡單的,我們知道四大天王,對不對?你們去每間廟都有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不是佛法的神,祂是所謂印度教的神,只是釋迦牟尼佛重新賦予教育的意涵。因為你若是把人家砍除,那是和人家對立,那麼你要如何去幫助人家?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你若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它涵容一切,既存在而又超越,它認同所有的,可是,它提供還可以更好的方法。所以,賦予四大天王教育意涵,比如說「持國天王」,祂賦予什麼是「持國」,就是當我們看到持國天王的時候,我們是在學一個東西,不是去求祂保佑我,是學祂的「負責盡職」,那都有教育意涵的啊!

 

所以,包括這些香、花,在佛法表「六度」呀,你供花的時候不是為了讓佛菩薩聞,聞我們這些碳水化合物的東西?不是啊,是我們供養祂的時候,我們長養起無盡的恭敬心,感恩祂透過花來教育我六波羅蜜,所以我每次供花的時候,看到花就要感恩高維次空間的生命體,我形容為諸佛菩薩。祂的訊息我們沒辦法解碼,因為我們的心不到那個淨度,所以祂們以這些表法工具來教我們。「供花」就提醒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有沒有做到?那麼我是不是就在受教育了?那麼,如果一個人能夠每天反省、提醒,這個人不精進才怪,他得不到幸福美滿的人生才奇怪呀!

 

「供水」(清水)想到我的「嗡、啊、吽」(身、口、意)有沒有像清水這樣清淨?這都是教育表法的功能,不是給祂們喝水。(師父笑說)人家的八功德水都喝不完了,還喝我們這裡的五濁惡水?說真的,極樂世界八功德水和這一杯水一模一樣,我們這裡濁水是因為我們這裡的人不是「諸上善人」,所以,「自現境」啊!對不對?自己現出來的。如果我們這裡每一個人都純淨純善,那麼你們桌子上的每一杯水,我跟你保證都是八功德水,為什麼?自現境啊!修行就是這樣而已,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啊!我們看到它如果是髒的,我們就要想到自己骯髒,所以我們就要修清淨,我們若清淨,端起這杯水,它就清淨了。這個日本江本勝博士就研究過了,他就發現真實這樣。

 

所以,修佛簡不簡單?靠自己,多簡單!要從義理上去瞭解,不要從形式上去捉摸,形式好比枝葉花果,永遠捉摸不完,那個好比八萬四千法,無止盡的法,一個一個捉摸不完,你直接掌握住根就好了。唯是一心法,那個根解決了,所有的枝葉花果就都健康了啊,這樣豈不是一勞永逸?所以,那樣叫做「根本修」,從哪個根本?自己的心,所以是不是剛才說的,「心量」二個字而已!現在的人聽得懂的叫做「心量」,當你去接觸任何事情,你就反問自己:「我接觸那麼久,我的心胸有沒有變得比較寬大?」倘若沒有,就是白修了,就要重新檢測自己。那白修的意思是有可能方法錯誤了,我要去檢視,有可能我沒有如理得法去落實,兩者都有可能,我們自己要去檢測。

 

師父:諸位有沒有什麼問題?最近發生的或想要瞭解的?(師父笑說)新朋友來到這邊,不曉得這邊在搞什麼名堂?聽人家在說,來探個究竟,不然來學學看。

 

所以,「教下」,次第修,我們說「行布」;「宗門」,「圓融」;「一乘」叫做什麼?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你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解、行二個都要做到。「佛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大乘」也不是佛道,它是菩薩道,我們自己要有這個理解,要向上一著,唯是一乘,「佛道」!所以,「一乘」以降都是方便敘述,方便造階梯讓諸位好爬,爬上來可以契入一乘,階梯也是方便比喻。所以,你們隨時在做任何事情、接觸任何人事物,都要提起什麼樣的觀照能力?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大願王,隨時要用這二個檢測自己,這是入「一乘」。「大乘」只要六度萬行就可以了,六度是菩薩道;再降,十二因緣,辟支佛,緣覺道;再下去,四諦,聲聞道;再往下,十善上品,天道;十善中品,人道;十善下品,修羅道,總之它還有善。

 

所以,眾生「妄」修善,前面加一個「妄」字,有個「善」就有個「惡」對待,這叫六道輪迴。善、惡業都叫「染業」,當你善惡不二、善惡不著的時候,你超越了,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了,你就契入清淨淨業。而「淨」還是業,當你淨染不二,你就超越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一乘圓教)。所以,那個部分隨時要長養起文殊十波羅蜜、普賢十大願王,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都如是,它只是內容不同、深度不同、廣度不同,比如說,我們從國小一年級讀的國語(國文),讀到大學也還是「國文」這二個字,所以,從圓教初住乃至到等覺都是這二個東西,可是它的深度完全不一樣,單看個人自己在生活當中如何提起。所以,有善友是好事,沒有善友,自己就要長時薰修,常常提醒自己。

 

所以,要對教育的表法有理解。我是沒有在跑寺廟的,你們若有去,你們進去後有辦法看到佛像就想到什麼沒有?還是你看到木頭雕像就想求它,求幸福美滿的人生?為什麼用木頭雕像?因為諸佛菩薩無盡的慈悲,用人間的工具來做一個教育的表法,我們不能把那個工具當作是本身。所以,皈依覺正淨,不是皈依一個木頭的佛像啊!甚至也不是皈依一個外在的阿彌陀、外在的釋迦牟尼、外在的藥師,都不是啊,是皈依自性覺!那外在只是祂們比我們早皈依回去(皈依佛),所以,祂就是那個衛星導航來為你指路,你要皈依回去你的自性啊!所以,只要你有實質的三皈,不是領了皈依證的三皈,你就有三十六個護法神;你如果行五戒,你就有二十五個護戒神,那我們就不會有靈障的問題了啊!諸多外在的這些魍魎鬼魅,乃至以前的冤親債主,祂就沒辦法傷害你,為什麼?你真實做到啊,那麼你真實做到,你再把功德力迴向給祂。

 

所以,仁者無敵,哪有敵人?「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所以,一切的發生都對我生命有必然正向提升的意義,倘若如此,哪有「煩」,對不對?有一位林姓女歌手的歌就在那裡煩啊、煩啊……煩的要死,能量磁場就是這麼回事,不小心掃到她,你看她命運怎麼樣?也多乖違,無形中就是這樣啊!所以,前陣子不是說我們若常看電視節目鬼話連篇的,這些朋友通常晚上都不好睡,你有沒有發覺?因為能量磁場的影響啊!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去看鬼不如來看神,我們何必每天在那裡嚇得要死?看諸佛、諸菩薩、諸神啊,「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所以,念佛要提起真實諦的念,不是依賴外在而已,是藉著這些形相來長養,「念者憶也,憶持戒行不犯,精進勤了;佛者覺也,覺察身心,勿令起惡,謂之念佛」所以是心裡有,而不是依賴外在。依外在是階段性我們還有很多習氣,我們妄念很多,我們藉著一個好的妄念先暫時止住這麼多不好的妄念,暫時這樣而已,最後也要把這個「妄」丟掉啊!所以,佛不念佛、佛不持戒、佛不犯戒,無事無作者;我們眾生念佛啊,念佛得因果,妄興福力啊,在那裡造善得升天;妄持外戒,內在不導正,得人身;就都是這些,也都在六道裡攪和,所以冤枉啦!

 

你們都沒問題?真好,整個宇宙好像只有一個人沒問題而已啊,那個人叫作「佛」,(師父笑說)所以,你們這些諸佛如來示現來教化?

 

雅聰師姐:師父,我最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心粗而眼翳」。

 

師父:對啊!那為什麼最近才知道?

 

雅聰師姐:因為眼睛真的跑出一個……,就是怎麼看別人臉上都是黑黑的東西的時候,我就知道其實自己以前常常用那種……

 

師父笑:不會啊,妳如果帶墨鏡,妳看世界也都是黑的(眾人笑),對不對?我們方便這樣講,色料有所謂的黃、藍、紅,我們都用這三種啊,一張代表一種東西,假設黃色是執著、藍色是分別、妄想是紅色,我們眾生就是用這三種色片合在一起在看世界,把一張一張打開後才驚覺原來不是這個顏色,當最後一張丟掉後,發現「原來是這樣!」

 

縱說橫說只為一事而說,叫做「寂靜」,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濃縮只有一個法門,叫做「寂靜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濃縮也只有一個,所以「一即一切」,若在娑婆世界叫做「釋迦牟尼」,「釋迦」,能仁;「牟尼」,寂靜;「佛」,覺悟,所以,仁愛、慈悲、寂靜的覺悟者叫「釋迦牟尼佛」。因此,你們諸位若很仁慈、心很清淨(寂靜),這樣就能覺悟,那你們就都是釋迦牟尼佛啊!所以,三千年前,也有人說是二千五百年前,都好,計數方式不一樣而已,當年的釋迦牟尼佛和當今在座你們每一個人無二無別,祂既沒有增一分,你們也沒有減一分,差別在哪裡?我們前面的那三張色片都在,祂是丟掉這三張這樣而已。

 

階段性妳一定要去瞭解一句話:「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就一個字而已,「信」!對內,第一步驟,自己要有信心;對外,相信古聖先賢高度生命體的智慧。那我對我自己有信心,我又落實祂智慧的理論方法,今佛、古佛有什麼差別?未來佛又何嘗有差別?生命共同體,把「共同」拿掉就解決了。有「共同」還有你、我的對待,還是有差別,所以,是「宇宙同體」!「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這叫做無生之生。當妳能夠體會到「無生」,妳就證得「無生法忍」。妳要相信「無生」很難啦,所以忍不住啊,當妳相信了「無生」,忍得住了,叫「無生法忍」,這樣大家都是「法身大士」,圓教初住以上。

 

說真的,有時候很難要求啦,(師父笑說)我們本來應當要求諸位學佛入學班要從那裡算起,從法身大士圓教初住啊,但沒辦法呀!有時候我們若這樣在外面講,會被人家刺死啊,說我們「貢高我慢!」(師父笑說)事實上不是啦,只是真實諦之說而已。那樣的反應很平常啊,當年佛陀在講《法華》的時候猶有五千比丘等退席,《法華》、《涅槃》導歸《華嚴》,所以,佛在定中把第一部經《華嚴》說完,只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聽得懂,出定後:「咦?我來地球做什麼?」地球的眾生沒有一個聽得懂呀!所以,只好再多活幾年好了,從《阿含》、《方等》開始說,二十二年說到《般若》,再講上去《法華》、《涅槃》導歸《華嚴》。但當時跟祂的常隨眾有五千比丘等因不能相信而退席啊,更何況是現在的人?

 

妳們一定要相信,那是妳們的真如體性,不是說某一個人高高在上而妳們都是沒本事的,不是這樣。教育的本質是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要後後勝於前前,意思就是說,如果妳們沒有超越我,就表示我沒本事,(師父笑說)所以當然要超越啊,對不對?這樣才會一代勝過一代,才不會像現在,我不曉得已聽幾十年了,聽到的都是在罵「一代不如一代」。而我都不敢罵下一代不如我們,為什麼?我若罵了就是在侮辱自己啊,因為就是我不好,把他教壞了,所以就一代不如一代,是誰不好?是我不好啊!當我說下一代比我很不好的時候,就是我自己的問題了!所以,教育的本質是要一代勝過一代。妳們有的人是在學校教書的,教育界設有那個「師鐸獎」,而「師鐸獎」為什麼存在?就是要作育英才啊!這個老師很努力,教出很多國家社會的棟樑、人才出來,他才有資格拿「師鐸獎」。當然,現在是怎麼拿的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每個時代文化不一樣,我們講的是論實質、不論形式,論實質一定要從理體上去捉摸,不是從外相。

 

所以,佛法說「外道」和「正法」的差別就在於「心外求法」這一句話。心外求法的都是外道,內心圓證的是正法。以比較白話來說,要求自己去做到的、正知正念的叫做正法;若只是在外面追逐、依賴外在的,這都叫做外道。所以,一個基督徒他若是相信自性上帝,他學到外在上帝所教導的仁慈、博愛、公義……等等,他去做了,他自己也變成上帝,這就是正法。佛法本來就不是宗教,所以它哪有「別的」宗教?沒有「別的」這二個字。如果妳是回教徒,妳相信阿拉的教誨,妳去落實,妳成為一個圓滿的阿拉生命狀態,妳也是正法啊!如果妳是個佛教徒,妳依賴外在阿彌陀佛,每天都期望祂把妳帶去極樂世界,妳也是外道。那是方便講,真、俗二說,而俗說是因為眾生要相信自己做得到很難,所以,勉強造一些階梯讓他種點善根。

 

所以,「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而得生彼國」,通常這樣子去的都是在「凡聖同居土」而已,所以我們要在時時勤拂拭當中去覺照自體性的「本來無一物」,如果「本來無一物」覺察出來,通常直接契入的都是「實報莊嚴土」。那如果功夫更得力呢?常寂光淨土。所以,我們不要期待去了再來,要期待在座當下就要轉業力為願力,你們就是再來人啊,理體上的再來身了啊!轉業報身為願力身,豈不就是再來人?那再來人當下就得諸佛菩薩護念,妳們所謂的加持力,所以龍天護持、諸佛護念啊!那麼我們人生怎麼會有苦厄?有苦厄是一種磨練、歷練,那也不算是苦厄,對不對?那是為了要來鍛鍊我成為「干將莫邪」的,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磨的時候是不是很痛苦?被人家在那裡削、刮,問題是妳不被火燒一下、被冷水冷縮一下、被鐵鎚搥一下,妳哪成得了一把寶劍?就變成路邊的廢鐵而已。(師父笑說)大家都不想當廢鐵啊,可是,妳可以發覺眾生很有趣,大家都不想當廢鐵,可是也都不願意去燒一下、冷縮一下、搥一下,若碰到這些鍛鍊就都排除在外。

 

所以,說真的「處逆境,遇逆緣,無瞋恚,業障盡消;處善境,隨善緣,無貪癡,福慧全現。」「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尤人」,好,我們就自己檢測,「我現在遇到逆境是否還會怨天尤人?」,我若會就表示我不知命、不知己,連對自己都不瞭解,這時候,要從何修正?不是要求我怨的那個天(大自然環境)改變,也不是要求我怨的那個人改變,是我自己要趕快去知命、趕快去知己(瞭解自己),改變自己,那我就不會怨天尤人了。

 

所以,有時候總要給自己一些動力、督促的力量,我們在做事情是一即一切,就是說,妳們在聽我講話一定要把持一個原理原則,離心緣相、文字相、言說相,我就不跟妳們說到「捨識用根」,那對妳們太抽象。可是,至少妳不要執著在我講的術語,術語只是各行各業在溝通的用詞而已,重點是要聽得懂它的意義,它在表達什麼東西?「文字相」,我可以使用各種語言,台語也好、國語也好,有時候一點英文也好,都不等啊,只要妳能瞭解在講什麼就好。「心緣相」就是我用自己的思想去認定,就是我的見思煩惱、我的見惑去認定,要離開這個!所以,聽而無聽,因為我本來就說而無說啊,哪有說?

 

所以,剛才說上上智人內照圓寂,之前在妄求三身不可得啊,至理是一佛尚不可得,哪還有三身佛?可是,佛為什麼要拉拉雜雜說四十九年?因為眾生根器深淺不一,所以要先造樓梯,因為有的人沒能力一跳就上十樓,所以妳要讓他慢慢爬。因此,修而無修,妳不能堅持說「一乘圓教才是好,才是怎麼樣,其他的都不好,不怎麼樣」,不是這樣!所以,只要有需要的,妳就有能力給他,這個叫無修無不修,自己有沒有修?自己沒修啊!那應對到我們生活當中的人事物有沒有?有啊!《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行於布施」,菩薩啊,無所住而行於布施,事有、心無,心一塵不染,事情有啊,去面對它就好了,那麼面對的得失成敗從緣,得失從緣。聖人本來就不謀前,他也不慮後,他甚至不戀現今,他不會一直去回憶以往如何,那他會去計劃未來嗎?也不會啊!戀棧現在?也是不會啊!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受用而不去擁有,受而已!來來去去,實則不來不去。

 

所以,很簡單,回來心法上就解決了,那什麼叫做「心法」?抽象,我們說「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皆莫思量,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所以,迴光返照,返聞聞自性,外面哪還有善和惡?就像演一齣戲而已啊,我們不會因為看電視中有人演壞人,就氣到把電視打破啊!世間就是這麼一回事,同一個螢幕、不同維次空間,所以有的人會遇到鬼,有的人會看到神,那就是不同維次空間頻道剛好轉到而已。那麼妳說它存不存在?幻有存在啊,可是,真空呢?無啊!就是那個螢幕本身,我以那個來比喻,螢幕哪有畫面?沒有,可是,打開就有,妳要轉幾個頻道就有幾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