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090426 高雄明覺法堂【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Kaohsiung, Taiwan on Apr 26, 2009】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09-04-26 | 856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時間:2009426(農曆四月初二) 20:00~22:00

地點:高雄黏黏屋(高雄市德威街60)

 

紀錄組恭敬整理

 

有句話說:「孝子感動天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要先問問我們自己,我們是往積善的方向去挪移呢?還是只是期待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我們期待自己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呢?還是期待別人來替我孝順(師父笑)?諸如此類啦,所以「一即一切」,一定要舉一反三,若不會舉一反三的,江本勝博士也會很[鬱卒](台語)啦!他做那些水結晶的實驗啊!我們以為給水好的訊息,水會變得漂亮,但是給細胞好的訊息,細胞卻不會變漂亮,給礦物好的訊息,礦物也不會變漂亮,其實不是水也是物質,細胞、礦物也都是物質啊!物質跟精神來自一個自證分,同一個法性嘛!所以只要我們回溯到法性,不管哪一種物質跟精神都是可以改變的。

 

好,我們的爸爸是不是逃不出物質跟精神?(師父笑說)他的肉體是物質!他內在是精神啊!來自同一個自證分啊!對不對?所有人的自證分都一模一樣,就是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的清淨法身一模一樣啊!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宇宙萬有本體所變現出來的宇宙萬有的現象,在座每一個都是宇宙萬有現象,來自同一個本體。所以,我們用我們的定靜的功夫契入本體,現象就可以改變啊!這是現在的科學家望之項背的,所以我們才常說「未科學」、「超科學」,但是它只是一個方便名詞,好讓一般人去做溝通而已!有的人聽到就爭辯了:「沒有!沒有超科學這件事情」,事實上,它只是一個溝通的言詞,現在的科學其實還跟不上嘛!

 

所以,我們回溯進來用這種方法,假如你自己深入你的功課三個月,你也會見到一些效果,對不對?那如果你也去……好比說「做個實驗」,也許你也會發現不可思議的現象啦,至於它轉化的幅度多大,就要問我們自己實驗的力道有多大了(師父笑),這樣比較公平,對不對?我相信……內感外應嘛!一個力道越強的人,他感得外在佛菩薩的加持力就越強,外也好、內也好,內在的自性展現出來,那個才是真實。外在的諸佛菩薩只是一個引導而已嘛!這樣你知道怎麼做了嗎?若周邊的人可以去跟家人溝通,那就去溝通,如果他們「願意」最好!願意一起往這個方向挪移,如果不太能夠相信,那至少我們可以自己盡一分力量啊!畢竟「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嘛!把自己調節好,至少屬於你自己的生命範疇,基本上都會有加分的效果啦。

 

我剛剛上樓時才說,是不是要發個便條紙?要不然很多人不敢問啊!(師父笑說)對啊!(學員笑)

 

少陵師兄:師父,我有三個問題。

 

師父笑:不要緊啊!

 

少陵師兄:第一個就是不懂什麼叫「夫妻」?然後第二個是該怎麼讓……就是不曉得自己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妻子能夠生歡喜心?

 

師父:不會啦!

 

少陵師兄:第三個是為什麼我很容易去障礙到自己的另一半的清淨心?我覺得我努力不去妨礙她,可是我的存在就妨礙她了。(學員笑)

 

師父:不會啊!你這三個問題基本上是兩個問題而已,一跟三是同一個問題啊,夫妻是緣,報恩、報怨啊,(師父笑說)你知道意思嗎?不要說夫妻啦,來做人,每一個人就是四種關係而已--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那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怎麼才會好嘛!那要怎麼好?就是凡事做「還債」想就會好,而且一定是要雙向的,雙向啊,可是話又說回來,對方我們是不能決定的!如果我讓你看到,你就會討厭我,沒原因的哦,你就是會討厭我,表示我們過去生的情形是剛好是相反的,所以當中就有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的層面。但那個是過去生,你也沒辦法回到過去去改變那個參數,所以要從現在去轉化「因」,但是要轉化因,還得看「因」的這一塊冰塊有多大,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要以持續的火候去加溫,但不能從對方去要求,只能回溯回來:「我自己有做得好嗎?」若做得好,那麼就是四個字而已~得失從緣!

 

少陵師兄:可是……我知道,因為我覺得……就像今天本來我們要一起來。

 

師父:結果又沒了。事實上,一個巴掌拍不響啦,(師父笑說)你聽得懂嗎?如果我自己沒問題,別人再怎麼有問題,我一樣沒問題啊!(師父笑說)你知道意思嗎?我本來要去哪裡,我還是去啊!所以,一個巴掌拍不響啦,表示我們自己也有問題,所以不要從牛角尖的方向去鑽啦!回來把自己持好,周邊的事情就會比較容易化除。

 

人很容易被名聞利養給誘惑啦,沒辦法,因為……,不過這段很難說,(師父笑稱)這段是他們的隱私啦(學員笑)。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想要學習成長,等到有一點好轉,掉了瘡疤,就忘了痛了,人有時候會這樣啦。你們相處,你自己知道嘛!現階段好像某個層面對方的氣焰會盛一點,前一些日子好像還沒什麼問題,原因,是你們的起跑點拉到比較平衡,所以比較沒有,但這時候怎麼辦?(師父笑說)所以我這樣說你知道吧?(少陵師兄笑著點頭)對啊!再來就要看因緣了。現在我面對你,我告訴你這部分怎麼處理,我若面對她,我就說她那部分嘛,對不對?這樣比較公平啦!我若面對你,一直說她,(師父笑說)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啊!我這樣講,你應該不會否定吧?

 

我也不知道她怎麼了,是你現在說,我告訴你有那個性格上的問題,用一句佛家的用詞,稍微退轉了啦!(師父笑說)「稍微」是比較保守講啦,對不對?有這個現象啊!各方面如果我們只停留在知識的層面,結果佛法沒有落實,反而很容易造成毀滅我們人生的原因嘛,這樣說有時候比較不公平,因為那是人的問題,不是佛法的問題。所以,你自己可以慢慢去參究一點,兩個分野,佛學家和學佛的人畢竟不同啊,佛學家透過佛法,可以讓他有諸多的創見,世智辯聰啦,都好!可是改變不了人生,因為他們不是謙虛的學習者,只是要從佛法得到一些工具,來展現原來的名聞利養而已啊,如果這樣的話,就會有這個問題。

 

一直以來,對方好像比較有這個潛在的因子,我這樣講啦!有時候我們看了幾本佛書,我們會寫偈了、我們會寫詩了,詩裡面當然表達的內涵也都不一樣,可是,我寫的這個究竟是我體證到的?還是我文字湊一湊:「嗯!還滿漂亮的,放出去讓人家看了,人家可以跟我拍拍手說『你好棒』」?如果這樣,就是建構在名聞利養上了啊,就不是真心了嘛,如果是真心在落實佛法,時時刻刻都在勤拂拭!它只會讓我們一直檢測自己內心有沒有名聞利養、是非人我、貪瞋癡慢,對不對?都在檢測內在的這個啊!

 

做每一件事情如果建構在名聞利養的心態上的都是世間法,反之,比較極致的說啦,階段性也許會疑惑,可是先不用去問它,「如果你是清淨心,你所落實的行為上的殺盜淫妄也是佛法」如果你已經覺悟的話,這個level很難瞭解!為什麼?它是用一種黑色的手段去幫助利益眾生的落實,要不然,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有三位善知識示現貪瞋癡,對不對?祂們都是古佛再來、法身大士啊,示現各行各業,並不是全部都「如是我聞」啊!都表面這樣子啊!為什麼?「同事攝」(四攝法之一)不容易嘛!祂必須化類那一類的身去度那一類的眾生嘛!祂們內在有沒有是非人我、貪瞋癡慢?完全沒有啊!祂們內在是一塵不染的清淨啊!祂只是隨類化現而已,所以那個還是佛法。而我們外在建構的雖是佛法的形相,可是內在具足貪瞋癡慢、是非人我、名聞利養,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我這樣方便講,誦經、持咒、念佛全部都不是佛法了。所以,不用講到一佛乘啊,講到大乘法就已經論心不論事了,論其心不論其事嘛。

 

所以很多人……我用降低一點來比喻啦,有人說善意的謊言算不算謊言,形相上是啊,可是看你的用心啊,如果有一隻兔子跑、跑、跑,跑來這裡,現在跑過去了,後面追著兩個獵人,追、追、追、追到這裡:「行者!行者!有沒有看到兔子?」「有啊!我有看到兔子。」「從哪裡跑掉了?」「從那邊跑掉了。」(手指另一個方向)那這個行者有沒有打妄語?「戒」一個字裡面有開、遮、持、犯四個層面,這樣不叫打妄語,這樣叫做「開緣」、「開戒」。他講了這句謊話,他的用心是什麼先去考慮?他的用心是透過這樣的言詞讓兔子免於死亡、讓兩個獵人免於造業,是為了他們兩個好。

 

所以,我們不能不知變通,佛法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死板板的,它是我們建構人生最積極的人生觀啊,如果有一事不行,我們就沒辦法達到華嚴最高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了,人生最高層級嘛!所以,它是一個大自在,可是,現在的人比較沒有能力直接從那一個角度契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根基比較劣、比較低一點,所以我們要有次第,我們不能直接跳級的原因是這樣。脫化不是不對,是突然被我們用的時候,我們卻變成脫節啊!脫節就不對了,可是脫化卻是一個很高層級的人生狀態。

 

所以,學習的動機是什麼?當然啦!剛開始心境也沒那麼複雜,也許是因為人生遇到一些瓶頸,那個機緣啊,然後發現佛法不錯,可以暫時讓我有一個出口,可是,久而久之我們的習性沒改的話,佛法變成讓我們去建構名聞利養的工具了,這時候就不太好了啊!所以,要怎麼去調節?很簡單啊!把我們自己做好就好了!就我們常常講的嘛,勉勵出家人啊,不能披著如來袈裟破壞如來正法,很簡單啊!如果你是披著如來袈裟,然後到處去跟人家講,才叫做弘法利生嗎?不是啊!你只要做好自己,如理如法,把內在的貪瞋癡慢,名聞利養、是非人我,全部一個、一個、一個丟得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你就是最好的教育的一個行為世範!

 

所以,「生命成長」最後就兩句話而已啊~「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做一個典範啊!做一個典範跟我外在的人無關啊!那是我自己的事情。之後呢?要不要去講?所謂「讀誦大乘,為人演說」先演而後說!甚至演了不用說!「演」就是現在人講的身教,我做到了,你如果看得懂,我就不用再說了嘛!就是因為眾生看不懂,所以才要再跟人說,說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嘛。所以,為人演說~先演而後說,若眾生已理解就不用說了,就學到了啊!

 

這有一個例子,她(指美螢師姐)剛好坐在我面前,也好像是她告訴我的。是不是好像有一次有一個媽媽,她一直在問我什麼叫布施啊?我一直跟她解釋了N遍了,而且事也講、理也講,理、事全部都講了,事相也舉了好多例子,她說:「我還是不知道什麼叫布施啊!」,我就說,人家改變命運有成,至少她(美螢師姐)的人生因為奉獻、付出而有所轉化。不然讓她跟你們說好了,(師父問美螢師姐)「那時候妳講什麼?妳坐在我這邊(師父指身旁的位子)泡茶嘛,對不對?」不是這裡啦,是那個方向啦,妳不是說妳也不知道怎麼講?可是……好像喝茶還是怎樣?

 

美螢師姐:哦,對!那個茶。師父,你要講了我才知道是哪一個?有兩個很像。(學員笑)

 

師父笑說:要不然妳都講好了。

 

美螢師姐:布施嘛!

 

師父笑說:對啊!就是說妳不是看到什麼喝茶,我喝茶還什麼的?

 

美螢師姐:哦!我想起來了,就是……要講大段還小段?

 

師父說:沒關係啊,隨便妳啊!

 

美螢師姐:我看到師父……我當年還沒學佛前,看到師父喝茶的態度,師父這樣喝下來、放下來(美螢師姐示範著師父恭敬的拿起杯子,喝完,又恭敬的放下杯子的態度),我從此之後不會丟我的東西了,我以前上車就開門啪~包包就甩。

 

師父:簡言之,以現在人的說法叫做很不尊重嘛,對東西很不尊重啊!我們有時候會對人尊重,但對一隻狗會用踢的,對不對?好,現在進步了,對人尊重、對狗也懂得尊重了,對我們家裡的杯子什麼的、門呀關得很大力,都不尊重它,不尊重物質,如果像她這樣(指看得懂 師父的身教),我是不是就不用再解釋了?對不對?我就做給妳看就好了啊,我幹嘛要妳怎麼樣。事實上,你問她們,我從來也沒有要她們怎麼樣,我只是「我這樣啊,妳如果覺得好,妳就自己學,妳覺得不好,妳家的事啊!」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啊,我們沒有權利要求任何人怎麼樣,可是我們有權利要求自己,所以,我們把自己做好,你看得懂就看得懂,你看不懂你要問,我才告訴你啊!

 

不是我們壞心啊!而是我們要秉持孔子說的話,他說一個人若要聽你、要跟著你學,你不多說一些,你失仁、你不仁慈、你心很壞啊;一個人若不要聽你講、不要跟你學,你硬要告訴他,希望他得到你認為好的東西,你攀緣!你失智、你沒有智慧。他不想聽你的,表示他跟你沒有緣分嘛!沒有緣分,我們就要放下,什麼事都從緣嘛、都隨緣啦,所以,不取不捨,緣來勿拒、緣去勿留,人生就自自在在。

 

你做好自己,自然有緣人……所謂有緣人就是因緣成熟啊!它若是一顆種子的時候,你要怎麼對它施……你們說什麼?牛屎肥或雞屎肥?你施那個肥沒有用啊!因為它只是種子,當下必要的,是發芽就好了啊!發芽,讓它溼溼的就好了。我們不能「哦~聽說牛屎肥最好」,我們就整個放下去,雞屎肥最好,卻鹹死了。所以,當它發芽了,已經長成了,兩片葉子長出來了,可能水要加多一點,你不可能整桶水都對它沖下去,沖下去,它就爛根嘛。當它長成了、開花了,有磷肥的階段啊!對不對?前面有所謂的鉀肥的階段、鈣肥的階段啊,當它要結果的時候,又有另外一種方式去照顧它,所以每一個階段都不同。

 

所以,剛剛講緣分的成熟,有「緣」這一個字叫做成熟,看它什麼階段,有屬於什麼階段的成熟,就用那一種階段的方式。一個人不聽你的,表示你們兩個的緣還成熟不到那樣,所以你幫不了他,那時候你不能去強求他要怎麼樣,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了。「做好自己」就好像它在發芽,你讓它溼溼的就好了,不要給它太多,為什麼?「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感應道交絕不失時」啊!他就沒對你感,你要如何去應他?他如果對你感,你沒有應他,你對不起他啊!它若只是一個杯子的時候,你整壺水給它,它也不堪受啊!但它若是一個壺,而你只一個杯子的水給它,你對不起它啊!太少、不夠。所以,大自然法則本來就是這樣自自然然,所以要隨緣啊!

 

順便講一個禪師的故事,當然,你們還沒有這樣,我是舉這個例子來讓你瞭解背後的法,如果用那種心態,人生會很開闊。以前有一個禪師,和他老婆結婚後生了一個孩子,那時候當然他還沒有「禪師」的身分。後來孩子就養、養、養、養到二十歲了,大概二十幾歲那一年,他們在外面遇到一個年輕人,好像受傷還怎麼樣,他們為人都很好啊!就把年輕人帶回家裡照顧,結果七顧八顧,這個年輕人就好起來了,結果好起來之後,他媽媽就跟著這個年輕人走了。他兒子很氣憤啊!二十幾歲這個兒子,很氣憤說:「媽媽怎麼可以這樣?爸爸你為什麼沒有表示一下?」他父親就說:「嗯?要表示什麼?二十年前,我愛她、她愛我,生下你;二十年後,她愛上他,跟著他走有什麼錯?」緣來勿拒、緣去勿留,為什麼?他過去生和她的因緣就這二十年啊!你要怎麼強求呢?而這就是世間人無法看開的部分,可是卻是生命自然的周率。所以,凡事放得下,那禪師自然有自己未來的一片大天空。

 

為什麼要說這一段呢?(師父對少陵師兄說)不是針對你啦!因為當下很多人需要,(師父笑說)我就不點名了,等一下有的人就跳過這個問題,要不然有很多隱私。我說最坦白的,我們最愛的人是誰你們知道嗎?我們自己!我們連這個肉體,我們不要它老,它就偏偏要老啊!我們不要它病,它就偏偏要病啊!連這件事情離我們最近的這個人啦,我們都控制不住啊!我們要控制什麼?生、老、病、死、苦?(師父笑)對啊!

 

一念間就馬上成就做佛了。哪一件事情最積極你知道嗎?從出生出來,就是走向死亡最積極!對不對?你們二十四小時有休息過嗎?往墳墓走,你們有休息過嗎?沒有啊!你們平常做功課會不會睡一下?(學員回答:會)累了,動一動會不會(師父笑)?就這個肉體從生出來往墳墓走沒有停歇過,最積極啊!(師父笑說)對不對?我們最愛的東西,我們都抓不住,所以,緣分就是這樣。我們要去想,我常說的,天下沒有怕的事情,我們只要害怕四件事情就好了啊,我之前講過的「德之不能修、學之不能講、聞義不能行、知錯不能改」。畢竟嘛,讀聖賢書所為何事?以這一段對你們勉勵,你們應該可以比較瞭解了。

 

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我們就拉一個遠大的志向,其他的都是自然而得,我們就沒有太多的這些罣礙。要做一個超越,不是否定,在我們人生當中透過境緣,環境,物質的環境、人事環境,就是我們周邊的人事物,比較白的說法,透過境緣,在隨緣當中去了緣,隨緣了緣當中去棄因絕果,棄因絕果啊!讓生命做一個提升、超脫啊!超脫不一定說要死去,真正的圓寂是活著就要圓寂啦,「圓滿一切功德,寂滅一切煩惱」叫圓寂,不是只要出家人死去就叫圓寂,對啊,大多數的死去都無法圓寂(師父笑)。所以,「解脫」也不是斷氣才叫解脫,是你活著的當下就要大自在了,所以叫解脫啊!

 

我們的生命存在是什麼?是為整個宇宙服務的!我說的這個肉體,這是一個工具啊,為整個宇宙,宇宙所有的情與無情一切眾生嘛,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束縛在一個小點,在那裡鑽牛角尖,我們說象牙塔也好、牛角尖也好,束縛在那裡其實滿冤枉的。大的有了,小的必然含在裡面,如果執著在小,難免會失去大的。其實就四個字~「至誠感通」這樣就好了,這比較聽得懂吧?我為什麼剛才要插很多?因為有的人真的有同質性不敢問(學員笑),所以我們要聲東擊西(師父笑)。

 

少陵師兄:師父,其實重點還是我們自己做。

 

師父:嗯!

 

少陵師兄:那很多東西……如果沒有做好,強求也沒有用?

 

師父:沒用啊!如果我是一個運動員,我沒有先練好,練好都跳不過了,何況沒練好?(師父笑問)你聽得懂嗎?我若是跳高選手啊,我練得很好我都跳不過了,何況我沒練?所以就剩一件事情,把自己練得好啊!練好了還跳不過,表示我練得不夠好這樣而已。所以,跳得過、跳不過,不是竿子的問題,是我自己本身的問題啊!是啊,我就練到好啊!彈性好,練一練,跳過就沒事了。

 

所以,剛剛那一段我再揀回來用,我們如果內在的矛盾、衝突化解了,外在的對立就沒有了,所以,千萬不要順著世間有時候「積非成是」的思維,人家說聖人「過」多嘛,賢人不二過啊!凡夫無過啊(師父笑),所以溯回來,我們自己的過錯我們自己修正,這樣就好了。正報在我們自身嘛,依報是隨著正報轉,時時勤拂拭,也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不是不知道,我們只是常常忘記,結果遇到境界就被境界轉了。所謂「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我們要當「如來」,我們就把觀念轉過來呀!我們把自己調節好,外在就沒事了,我們不能去要求別人。

 

我們不能去要求別人要以什麼眼光來看我們,說真話啦!到極致也真的沒辦法去要求啊,如果我程度比你低,我一定看不到超乎我程度的那一段,那我怎麼去理解你?怎麼看待你?我怎麼看你都是錯,我都是錯呐,變成我可能一直在誤解你,對不對?那你要跟我計較嗎?(師父笑說)你知不知道意思?所以沒辦法啊!只有同level能瞭解同level,或者是超乎我的level以上的才能瞭解下面的,下面的絕對不能瞭解上面的啊!我們只能勉勵我們的level要高一點,方便比喻如果有level的話,只能要求我們心量大,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來包容我啊!對不對?天底下我還沒遇過有心胸狹窄在包容心胸寬大的人(師父、學員笑)你自己要當哪一種啊?(學員笑)對啊!本來就是這樣。

 

所以我的人生,我順便讓你參考啦!我一路走來,從來沒有期待人家瞭解我,為什麼?我瞭解你就好了,你又不用瞭解我。(師父笑說)我的人生就會很快活啊!我都瞭解你們啊,你們瞭解我,我也不會多一塊肉啊!我又不會比較飽,對不對?但是如果我瞭解你們,我就可以去服務你們、幫助你們啊!對不對?助人為快樂之本,我隨時都在快樂當中啊!對不對?快樂還是方便講啦,事實上是喜悅~悅自心中來,快樂還得要有一個外在的建構,所以一旦沒有外在的建構,我就又失落了,所以,有一個快樂,絕對有一個什麼?痛苦啊!這就是現在這個世間啊!只是這個世間可能還好一點,叫做苦多於樂,有快樂、有痛苦,痛苦稍微比快樂多一點,讓我們會想要生命往上提升,所以它無非也是一個動力。

 

因此才會告訴你「順違皆順,客塵不能濁其心;悲智雙游,萬境不能亂其慮」啊!,不要把我們平常看的「智慧之結晶」……聽好哦!為什麼不用「書」?(師父笑說)因為現在的書有時候都不是智慧的結晶,古代的書反而比較多,我們平常在涉獵的智慧之結晶,不要忘記了,要把它隨時拿回來用。這樣說有沒有意見?(少陵師兄搖頭回答:沒有)至於關係上的事相我都直接跳過啦!太多人了。(學員笑)

 

(師父問某學員)最近有比較好嗎?還不錯啦!其實很多東西只是一個竅門,生命的發展也是一個竅門而已,哪知道說有時候這樣(角度)扳個一度就差很多了,我們本來若有好幾度不對,我們把它扳回來,在這個原點扳的時候,那個幅度是最小的,也就是說我們花的力氣是最小的。可是,只要這個方向對了,我們的發展越長久,它越正確,回溯的也越豐富,所以,即時啦,「即時回頭」是最重要的。

 

所以說境界是來淬鍊我們的,一切聖賢好像很少一路走來風平浪靜的,好像沒看過,還是你們比較有在看書的人告訴我一下,因為我比較沒在看書,所以說得比較不準,好像自古以來聖賢都沒有那麼風平浪靜、一路走來順暢的那一種,為什麼?你知道嗎?因為如果沒有這個熔爐,怎麼能淬鍊出鋼?「動心忍性,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都是在淬鍊我們成就的。如是的觀感去面對的話,生命當中實在說沒有半件是不幸的事情,根本沒有逆事啦,逆境的逆啊,根本沒有逆境、逆緣,一切都是善緣啦,一切都是善境啦,所以時時是好事、人人是好人、處處是好處啊,都是好的嘛!我們因為有分別心的價值觀,認為好的是來幫助我的,壞的是來提醒我的,這也是幫助我啊,所以哪有一件是壞事?全部都是好事啊!如果沒有一些障礙,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功夫好不好?(師父笑說)我們若沒有考試,哪知道我們程度還不錯,本來就是這樣啊!

 

看看有誰要為我們服務一下?(師父笑說)讓我們聽聽什麼叫「天地之玉音通幽徹玄」,玄妙的玄,「一呼萬山應,天下無不從」,那叫做「梵」啊、梵音啊,一個狹隘的解釋,狹義啦!因為很多人對文字會有執著,但是文字通常都是中性的啊,狹隘等於狹義啊,我們聽到那個「隘」,好像在歧視人家,不是這樣,是廣說、狹說、深說、淺說的問題。透過我們智慧的覺醒,什麼叫智慧?「慧」是分別、「智」是裁決,所以不是傻乎乎的。我用比喻,好比說一個君王,朝臣呈上奏文,呈上來這個,一個一個(奏文)叫做「慧」,好比「慧」,他裁示了,這個叫「智」,所以「智」跟「慧」有稍稍的不同,明白而已!

 

(師父詢問學員是否要練習元和妙音)

你們有人要在這裡鍛鍊一下嗎?(師父笑說)把我們的五濁惡世的靡靡之音給轉化,對不對?煩惱即菩提,轉化成一般人家說的殊勝的梵音,梵音、海潮音總是勝彼世間音啊!讓我們可以浸淫徜徉在這種音律裡面。

 

棋研師兄元和妙音唱頌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

美螢師姐元和妙音唱頌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

 

(師父說一段天語)「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所以說「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就像汽車有衛星導航嘛,對不對?(師父笑說)所以人生還是要有一個衛星導航,比如說有時候汽車的衛星導航會導得不適當,摔了下去,那人生的衛星導航,當然,首先標準要把它定出來啊,一個人的志向越高、越宏大,他相對的回應也就越圓滿。九法界裡面也好、十法界裡面也好,整個宇宙……方便講「學位」,我們人道可能連入門都還達不到,阿羅漢的果位證得了一切智的生命狀態,始能稱之為正覺。正覺好比佛法的高中班,再上去,菩薩好比是大學;再上去研究所、博士班,圓滿佛好比是那個博士學位,事實上,這只是方便的講法!

 

世尊也在教誡裡面跟我們講,在我們未證得阿羅漢果位以前,不能相信自己的看法,表示我們眾生具足完整的貪瞋癡慢,(師父笑說)另外一個言詞就是分別、妄想、執著。也就是分別、妄想、執著這三個心態,把我們的生命搞得一塌糊塗。所以,修行無他,只是放下分別、執著、妄想而已啊!轉化貪瞋癡為戒定慧,那我們內在的覺正淨,自然而然就往外流露,自然而然地往外流露,就與外在的一般講的諸佛菩薩相應啊!

 

溪匯集流入河,河匯集流入江,江匯集流入大海啊,當我們這一滴水流到大海的時候,就跟所有大海的每一滴水一樣,所以,用大海來比喻最圓滿的生命狀態。「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有容乃大。我們在生命成長過程,其實只有一件事情~拓開心量而已,任何宗教也好、生命成長也好,或是……不要說生命成長,任何學問,我們說現在大學來的專家學者,在初接觸那一門的時候,何嘗不也是「心量」這兩個字?只是我們常常結果都是背道而馳,因為我們用錯了心了,用錯了理論方法了,所以把我們人類帶往毀滅的方向去走。事實上,你爭我讓,這個世界會多美好啊,拓寬心量而已呀!

 

因此,包括我們去學一個東西,我們就要先問自己,我學這個東西是要做什麼的,總是所學要學以致用啊!如果我一輩子花所有的時間去學一樣我人生用不著的事情,那就等於在浪費生命。如果我一輩子只學一樣,但是我的人生透過這樣卻可以處處走得通,雖然只有一樣,但還是滿有價值的。所以,以現在的話說,所謂「生命成長」就是現在人說的價值觀的問題而已,我們要用什麼價值觀決定我們的人生!那價值觀是「因」,人生的結果是好是壞是「果」,所以我們一定要拉回來,「我們的人生存在是為什麼?」我們如果有一個……或者有一個方法門徑、法門,其實方便說,方法門徑就是一種方法、手段,而我透過這個方式是要得到什麼東西,這個可能比較重要啦!

 

今天和一個推拿師在聊天,他說他前一陣子認識一個好像有在練打坐的人,結果,打著、打著他就會飛起來這樣。他說這個太神奇了,這個功夫,如果下次遇到他,等到他練成了,我一定要跟他學這樣。當然,這個還沒練成的人聽說有遇到有練成的人啦!(師父笑說)一代傳一代嘛!可是重點就來了啊!當我花了一輩子,不然時間少一點好不好?六十年好不好?當我花了六十年終於練起來,會飛起來兩秒鐘,要幹什麼?(師父、學員笑)這要幹什麼?

 

所以,那時候腦子裡就浮現一段故事了,有一個好像是法師還是禪師,遇到一個道行聽說也滿高的修行者,他就說:「你看,我花了六十年,終於修成了」,修成什麼呢?剛好在江邊,河流旁邊嘛,「我可以從這邊飛過去」。禪師:「你飛給我看看,到底是什麼功夫這麼殊勝?」於是他就發功,然後就飛過去這樣。「喔~就是這種功夫哦,你花了多久?」「六十年啊!六十年的時間吶,所有的精力都投資在這邊啊!」「啊~你六十年,你六十年才值十文銀兩而已,因為我十文銀兩叫一位船夫渡我過江,我就過了。」(學員笑)

 

價值觀啊!(師父笑說)你們要選擇什麼人生啊?還有啊!現在很多啊,也不能說是特異功能啦,那個要怎麼說啊?但也不能說是雜耍團,就是那種……用一隻手花二十年在那裡練啊,練劈磚頭啊,一直劈、劈、劈,啵、啵、啵很厲害啊!二十年啊,練一隻什麼?鐵鎚啊!鐵鎚現在要不要三百元?我們花三百元,我們就有得敲了,不是嗎?價值觀的問題啦!它本身沒對錯啊!可是我們生命自己要去判定、要去選擇。

 

所以,很多人在追逐神通啊,神通其實是我們的本能,一旦追逐了,它就容易變成迷惑我們自身的一個引導狀態,迷惑到自己。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本來就是我們的本能啊,它就像茶渣一樣嘛,我們喝茶本來就會有茶渣,我們不需要去追求那個茶渣,它本來就會存在嘛,自自然然的啊!可是如果我們本末倒置,可能我們沒有茶喝,渴死了,可是有茶渣又能幹嘛?這個都是我們的思維要去建構。現在我們也很不捨很多人為了要求境界、求神通,最後多數走火入魔,當然,若比較[較紋](台語:在此比喻很勤、努力、常參與)在跑的才會這樣啦,不[較紋]的那不算數。負面的也是這樣,正面的也是這樣,正面的是你沒有很努力、方法不夠正確,你當然得不到效果啊!那負面的也是啊!我若沒有很[較紋]往那壞的去,我也不會壞到,意思如此啊,

(師父笑說)所以說要有但書。如果想要「通」的人……其實我們還是勸諸位不要去通(求神通),如果通到了,最好是去契入一個最穩定的磁場能量,因為「通」好比引擎,現在的車若說到最好的引擎,差不多是哪一種?

 

學員:最好的引擎?

 

師父:對。

 

學員:賓士跟保時捷。

 

師父:好,我們如果有那些引擎,卻沒有剎車……看我們糟不糟?比如說有的是幾秒鐘就(時速)三百多了。

 

學員:二十五秒。

 

師父:二十五秒就三百多了呐,那會嚇人,如果沒有剎車,你看會怎麼樣?所以,通力好比很好的引擎,可是如果我們沒有德行,就好比有一個很好的引擎的保時捷沒有剎車,結果我們一開上路,我們就撞死了,所以那是很嚴肅的問題。

 

所以,正確的價值觀要先建構,有很多的能力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本來就會有,所以根本不用去追逐。因此,「求境界」這樣的心態是第一步的錯誤啦,事實上,境界也不是從外求,我們說德行自然而然產生的作用力就是那些境界,自然而然產生的作用力,所以表示「根」很重要。有一句話:「佛在靈山不遠求,我佛便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何妨靈山塔下修」,意思是說「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他心覓法,無有是處」,我們的肉身就是那個塔嘛,(師父笑說)佛在哪裡?在裡面!所以往裡面追求可能會比較恰當。事實上,那個也無從追求起,那些文字只是一個好溝通,自自然然恢復我們的德行、恢復我們的本能而已,德行恢復了,本能自然而然就恢復了。

 

本能具足美好的德相、美好的相,「相」這個字涵蓋很廣嘛,外在的人、事、物,最粗淺也是我們這外相,包括一些軟體也是「相」的範疇,硬體、軟體相嘛,外相,外在的作用這些物質、精神等等,這些當然涵蓋整個而論。所以它沒有離開我們的根源,只要我們的根照顧好,我們的外在沒有一件事情不會好的。所以,若要學得快,就是要抓到根啦,很多人很可惜,一直在枝葉花果捉摸而不解其根啦,有的人是根顧得好,枝葉花果自然無量無邊的盛開,所以步驟要把它理清楚。

 

最近,諸位有什麼疑問嗎?(師父笑說)諸多方面不解的都可以。

 

宜靜師姐:師父,可不可以請教一下,那個驕妄、還有壞脾氣,要怎麼克制才好?

 

師父:妳說前面是什麼?

 

宜靜師姐:驕妄、驕傲。

 

師父:哦!驕妄。

 

宜靜師姐:要怎麼樣克制?有沒有什麼樣的想法或是說方法?

 

師父:最好的方法是從「理明」啦!明理啊!

 

宜靜師姐:蛤?

 

師父:最好的方法是從明理啦!

 

宜靜師姐:明理?

 

師父:明理就要透過學習,我們要去瞭解什麼是正確的思維,最等而次之是找一個結果來嚇自己,然後就不敢這樣嘛(師父笑)。妳知道驕傲也就是傲慢、不平的果報是什麼嗎?我們說大自然上的反撲就是地震啊,我們若很傲慢,一個地方大家都很傲慢,那個地方就大地震,地震是這樣來的啊!所以,如果不要地震把我們自己壓死,我們就不要傲慢這樣而已啊!(師父笑)對一個讀書人來說,「學問深時意氣平」嘛,如果會傲慢,表示我的學問不夠深,所以,這是從「理明」上明理,要去明白。

 

而生命本來就是同體,何來的比較?為什麼講啊,「此宗本無諍,諍則失道意」啊!如果沒有那個「諍」,就無從有傲慢嘛!那「此宗本無諍」,生命的義理裡面本來就沒有爭辯、爭論、比高下這件事情。如果爭論、爭辯、比高下了,就失去生命的義理,表示我是一個愚癡的人,一個智慧覺醒的人,是沒有「傲慢」這件事情的。而透過「理」的明白,我們才能夠去修正自己,要不然我們會找不到頭、抓不到尾啊!把這種狀態變成一種合理化嘛,「我就是這樣啊!有什麼不對嗎?」(師父笑說)對啊,就是不對!相較對就是不對啊,不是我怎麼樣都代表對啊,因為要看我這個「我」覺悟到什麼程度啊!我剛才有說了一段,在未證得阿羅漢果以前,所有的眾生的思維基本上都是錯誤的,因為具足了分別、妄想、執著,那傲慢也是從這三個心態裡產生出來的。所以,貪、瞋、癡、慢、疑、惡見其實是人生往下墮的主因啦!

 

那麼用什麼去訓練?施嘛~給予!「給予」佛家叫「布施」啦、基督教叫「奉獻」,現在的語體文叫做「服務」,是啊,一個人越容易給予出去,他內在的我執就越淺嘛,而越淡泊的時候,自然傲慢也會比較淡薄。要看程度啊,「傲慢」當然我們是不鼓勵說一定要踢到鐵板才……,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透過加強火溫那個方法,「加強火溫」就是我們的明白的方向要深入,深入就不會有傲慢了。

 

脾氣不好?兩個(驕妄、脾氣)對不對?這兩個通常是夾在一起。脾氣不好就把我們的功德林都燒完了(師父笑),我們要積善不容易啦!可是,一把火就把這個善的所有的成果都燒掉了,很冤枉!布施、持戒可以讓我們創造福報,可是,要忍辱才能守住福報。所以,我們若要福報,以對法來說,就不要常生氣嘛,脾氣不要暴躁嘛,我若是一個常生氣、暴躁的人,我的福報一定很淺薄,所以要看自己的需求在哪裡?它的對法就是忍辱啊!可是直接叫我們修忍辱不可能啊!我就是脾氣暴躁,你要直接叫我忍辱?(師父笑)所以要先瞭解啊,對不對?我剛剛才說「理明」,就是說讓妳去瞭解脾氣暴躁是什麼後果?它會造成的傷害是什麼樣?我們若不想要造成傷害,就可以變成一種激勵、警惕了,這樣警惕的力量比較容易讓我們做到脾氣不暴躁,久而久之就習慣了,習慣成自然,就自然而然不會暴躁。

 

但是這兩樣事情不是莫名其妙產生的,是過去累劫以來的習氣,所以我們也不必把它看得太奇怪,它正常!我所謂正常的角度是因為我們過去累積來的嘛,一個習慣透過長年的累積,本來就比較不容易改,所以我們去培養另外一種習慣,因此我比較建議去給予,我們去培養「給予」的習慣,一個人一天就二十四小時而已,妳如果比較常去給予,妳就會忘記生氣、忘記傲慢了,久了,妳就養成給予的習慣,那傲慢的習慣自然萎縮啊,妳若一直想說這要怎麼解決、這要怎麼解決?妳就又想一次,又植入一個印象了,就很難解決了。所以,不要從那個問題的本身去要把它剪斷,轉過來就好了。

 

宜靜師姐:老師所說的給予是說……

 

師父:付出。

 

宜靜師姐:蛤?

 

師父:付出。

 

宜靜師姐:付出。

 

師父:是,服務。

 

宜靜師姐:為別人服務這樣子嗎?

 

師父:對!對!

 

宜靜師姐:為別人服務、付出這樣子,這樣可以……

 

師父:這樣就培養另外一種好習慣,那心裡的習慣跟行為的習慣都在培養了。多花一點時間培養好的習慣,妳原來累劫的不好的習慣自然就會萎縮,這樣比較不會那麼[硬斗](台語:形容辛苦艱難),要不然硬碰硬,殺傷力會很大(師父笑)。

 

師父笑問:剛才不是長諭說要……,妳不是說……還是等一下?咦?有人第一次來? 有什麼思維要來分享一下嗎?

 

棋研師兄:目前沒有。

 

師父笑:或是對我有什麼指教沒有?剛才說那些有的沒的。

 

棋研師兄:誰介紹的?

 

師父笑:沒啦,那是那個的朋友啦!

 

學員:上次跟老師提起那個……(因音量小,聽不清,故省略)

 

師父:不會啦!人生的思維其實要滿開拓的啦,信心要去加強啦!

 

少陵師兄:師父,我還有一個問題,若有一個人他很容易生氣,他固定對某人生氣,可是那個人或當下不跟他生氣,那生氣的人還有因果嗎?

 

師父:有啊!個人造業個人擔啊!

 

少陵師兄:可是不生氣的人沒有記怨、沒有記恨,那應該就沒有……

 

師父:還是個人造業個人擔啊!是啊!(師父笑)

 

少陵師兄:可是他們有討債、還債的問題嗎?

 

師父:業……他不會跟你要,可是你自己在傷害你的細胞啊!

 

少陵師兄:哦!

 

師父:對不對?你自己生氣跟別人無關吶,是跟你自己有關,你自己就養成這個脾氣,所以你說因果,你現在的生氣就是下輩子已經在累積習氣了,下輩子就會脾氣很暴躁等等,這個都會帶著走。所以,有一句話叫「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就是那個總體能量啊,一個人現在如果一直在訓練生氣,我這麼說好了,他原諒你,沒事啊!你生氣叫瞋恚,瞋恚是因、地獄是果嘛,所以,有沒有因果?你下地獄,並不因為我原諒你,你就不會下地獄,那是你自己的事,跟我原不原諒無關。如果比較貪心一點,你會去墮餓鬼道,我若一直讓你貪,無差啊,沒關係呀,你盡量拿,你很貪,是你自己下餓鬼道啊!和我要讓你貪、不讓你貪也沒關係啊,對不對?所以,個人造業個人擔,絕對不能存僥倖之心。

 

因果理路清清楚楚啦,你們來當人就是過去生有這些果報嘛,總分都叫「人」啊,可是你們每個人的憂慮來源不一樣,就是你們個別科目都不一樣,從這一點去延伸啦,有的人說:「我去做功德,我的業障會消嗎?」你覺得會消嗎?(少陵師兄笑著搖頭)為什麼?(師父笑)

 

少陵師兄:是你想得功德。

 

師父:是啊,這是另外一個層面啦,我方便比喻啦,我欠你一千萬好了,我現在去慈濟捐一千萬,我難道就不用還你?(師父笑說)一碼歸一碼,功過不能相抵。那為什麼還要一直積功累德?我欠你一千萬,對不對?我捐慈濟一千萬,你還是會來向我討一千萬,並不因為「我捐給它」這件是善事,我就不用面對我以前的惡事了。但是只要我一直做善事,我還會有福報回饋,我的能量會比較大、能力比較大,當我遇到你來跟我要一千萬的時候,我比較有能力還你,不是嗎?而不是我捐給某某慈善單位一千萬,我就不用還債了,所以一碼歸一碼啦!因果的世界非常細緻、細微的程度,不是我們的邏輯可以想得透的,而且也非常複雜,細膩到、複雜到我們無法想像,一碼歸一碼啊!

 

善業、惡業、無記業,對不對?連沒有原因的也是一個業(無記業)啊,像我現在這樣(桌上的東西)移過來就有結果了,我就造了一個業了啊,我沒有動腦筋善、惡,可是無記業,就有了。如果我不小心把你碰到,也有啊!所以才有安世高來東土,兩次還什麼?誤殺的命債,我把你誤殺,你怎麼能怪我?我又不是故意的,對不對?不好意思!你把我殺死了是個事實,你還是得還我。(師父笑)

 

所以,傻的人也是最聰明的人啦,就唯一付出而已啊!一直奉獻。尤其因果不空啊,布施是因,福德是果,我的能力所及,我一直給予出去啊,給予出去還是會回饋到我身上啊! 而且布施之財是五不取嘛,對不對?王府、盜賊、水、火、不愛子啊,只要我們奉獻出去,所回饋回來的錢是五不取之財啦,反之都是五家之財,加上自己是六,政府要課稅啊,政府叫王府,古話叫王府,現在叫政府,要納稅啊,所以錢不是我們的啊!一分已經別人的了。另外水災、火災!都把我們淹掉、燒掉了,也不是我們的。不過這個要擴大去講,有的人說:「我家又沒有水災啊!」是啊,你家的窗戶、鋁門窗若因潮溼生鏽了,那也是水災啊,對不對?所以,水、火代表天然災害,而這些都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啦!

 

那不愛子是什麼?是一般人家講的敗家子,我們省吃儉用存下來,結果哪知道敗家子一夕之間把全家敗光光了,沒辦法啊!剛才還說什麼?水、火、盜賊,還有一個盜賊,小偷啊、強盜啊,廣義來講,連我們掉東西、不見東西都是盜賊的範疇以內。所以,好像人生的財都不是自己的,可是,只要這一筆財是你布施得來的,這五不取。好比說我若有一塊金條……金條比較大塊,我沒注意,掉在黏黏屋的院子,如果那是我布施得來的財,我告訴你,十年也沒人撿,(師父笑說)因為它就是我的。

 

所以,對「財」一點都不用擔心啊,要擔心財的人只有一種啦,「不布施」的這種人就要擔心啦,(師父笑說)若沒有在做布施、服務奉獻的人,現在所享用的是我過去生布施得來的,有一天總會坐吃山空啊,到那一天……如果越早到來,我就越倒楣啦,因為越早到來,我後半輩子的人生還很長,很長一段啊,我得痛苦很久啊!所以,我們如果瞭解生命的回報這件事情的話,我們從事事業的思維就會改觀了,工作的思維就會改,工作、事業是緣,機會、條件叫「緣」,布施是「因」,遇到機會、條件,產生的「果」叫做福報。

 

布施有三個層面,我們把它拉回來說「布施」,「布施」其實只有簡單兩個字啦,可是卻很難理解、很難懂,而且它的層級太細緻了,像說「四攝法」的布施,基本上是一種跟大家好,就是說打好關係用的,以佛家的角度來說。可是,六度的布施就不一樣了,它是斷內在的慳貪的,它是圓滿我們的德行的,所以跟我們往外所求的目的就不一樣了。布施分三層,三大類啦~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又分兩大類,內財與外財布施,外財布施是所謂的物質的奉獻服務,也就是一般講的錢的布施,例如,捐錢添油香這一件事情其實是非常狹隘的,它只是「財布施」這麼大的範疇裡面的一小點而已。所以,如果我們認知的財布施只有錢的服務的話,我們的人生一定處處走不通,因為我們錯過太多賺錢的機會了,錯過太多布施的機會等於錯過太多賺錢的機會。那內財布施是什麼?是勞力、體力,我願意用我的勞力、體力去服務奉獻,這都是內財布施,內財布施的果報比外財布施還殊勝,這樣說起來,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布施了,所以最後是論心不論事啊!

 

再來就是法布施~智慧的服務、奉獻,透過我讓一個人智慧覺醒,這件事情叫做法布施,法布施讓我的智慧不間斷在倍增。所以,智慧不是從看書、讀書來的,智慧有別於知識、常識。知識、常識只要你廣學博聞就有,而且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瞭解問題,但是「解決問題」這一件事情不可能。解決問題要智慧,而智慧是從法布施跟清淨心來的。第三個無畏布施,就跟我們身體健康有關係,一個人如果要身體健康,就一直不斷做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透過我們的生命做哪一層面的服務?服務眾生令其得到心理安適、身體健康,這一類的布施都叫做無畏布施。

 

所以,財施得財,法施得聰明智慧,無畏施得身體健康、心理寧靜祥和、長壽,這三個結果都有了。那還要不要辛勤工作?如果都有了,可能就不要工作了,(師父笑說)我們工作就是為了要這三樣而已,要不然人生還有什麼三樣?在有為的世界就只有這三個啊!而這三個其實可以得之容易啊,是現在的眾生顛倒夢想,不知道正確的理路,所以工作得非常辛苦、非常的用心,可是成果都一點點,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因」遇到「緣」才會結果,他都在緣的角度去捉摸,所以跌跌撞撞。如果只從緣的角度而沒有因,能捉摸得到的結果,表示過去生有這個因。那就是我剛剛講的那一段,坐吃山空的那一段,你會有結果,可是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如果一個人現在持續在做服務奉獻這件事情,就等於隨時在帳戶存錢一樣,我就一直存,我存的比我領的還多啊,哪怕我會沒錢用?但是如果我存的比我領的還少,我就要擔心了嘛!是啊,所以是這一件事情而已啊!那這一件事情跟做哪一種工作有沒有關係?就沒關係了,任何一個工作都是緣,所以跟是不是名牌的工作、是不是流行等等比較夯的工作,就沒有絕對關係了啊!

 

以前,我記得好像東海大學?(師父問棋研師兄)你們學校?(師兄回覆:對!)前面不是在賣雞腳那些?雞腳凍還什麼的?他們以前是企業,企業家啊!為什麼企業家倒了?重新來過,反而做雞腳做得賺到爆。那時候兩坪地方而已嘛,企業要一間工廠嘛,一間工廠做到倒,兩坪做到爆,就是福報的問題啊!另外,你們自己去看,萬巒你們去過,萬巒豬腳,為什麼那一間生意就特別好,難道只是蔣經國的加持嗎?去過,去那邊吃,那為什麼蔣經國不去別家吃呢?對不對?就福報嘛!一樣都滷那些豬腳。說真的,口味也差不多啊,為什麼就只有他賺到爆?旁邊的還有時間在那裡搧扇子,太涼(冷清)了,沒人來買!(師父笑說)這個叫福報啦!所以,福慧要雙修啊!

 

福、慧在階段性……(師父笑說)不等於一啦,階段性啦,在世間啦,有的人很聰明,可是沒福報啊,就怨天尤人,一旦怨天尤人結果又讓他造業了,那就更沒福報了。有的人是[憨嘟嘟](台語:比喻傻氣)啦,不過,他就過得很好,他有福報。所以,佛家有一句用詞叫:「修福不修慧,那伽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那伽」就是大象,印度話叫「那伽」。以前大象是不是印度國王的坐騎?牠是不是出巡的時候滿身的珠寶,印度的貧民一輩子賺不到那些珠寶呐,那隻大象請好幾個侍衛在幫牠洗澡、照顧啊,不能讓牠受傷啊,你看那隻大象多有福報!

 

這個例子可能距離我們比較遙遠啦,就現在的社會就有很多這樣的,寵物貓啊和流浪貓,你看差多少(學員笑),對不對?我那時候在「台北之音」工作的時候,我的命運還沒吳淡如的貓好咧!人家吳淡如的貓……一間房間很寬敞,只有兩隻貓,因為這間房間是那兩隻貓的,我們呢?我們是住那個宿舍,幾坪這樣,擠在那裡,貓呢?這麼寬敞,(師父笑說)所以那貓很有福報的,可是,要你當一隻貓、畜生有福報,你要嗎?又不要啊!所以,牠過去生沒有修慧,所以愚癡,愚癡的果報就是畜生道,某種條件牠在畜生道的「貓」這一個教室裡面繼續做貓,可是,因為牠過去生中很願意跟人家分享、很願意施捨牠的財,所以牠現在很有福報。

 

那就是「那伽披瓔珞」,那伽是大象,是畜生,就是比較愚癡啦,不過,牠有福報,所以牠讓人家服務嘛。不然,你們今天……,你們所有全身上下的珠寶……連家裡最好的都戴出去,你們有印度那隻大象戴的多嗎?(師父笑說)沒有啊!那「羅漢托空缽」是什麼?阿羅漢的智慧很高嘛,他過去生一直修智慧、一直修智慧,可是,他捨不得財布施,他願意法布施,所以他現在智慧很高,可是,他很窮。甚至沒有福報到他去托缽,人家不給他飯吃,餓肚子,所以,福、慧要雙修。這些例子這個時代處處可見啦,只是沒人提醒,我們都會忽略掉。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以前在台北玩地下樂團的時候,我們地下樂團大部分的人都是練家子,主唱唱功很好,然後吉他手什麼、樂手都很好。那時候我在那邊活動、生活的時候,我就常常聽到一種聲音,幾乎很多樂手都會這樣,都會瞧不起所謂的主流市場的偶像歌手,是啊,就唱到會走音啊!什麼樂器都不會,還要背個假的在那裡做個樣子啊,還對嘴啊!問題是人家粉絲就一大把咧!(師父笑說)對不對?出個唱片還會走音,然後行銷那時候都三十幾萬張,十萬張起跳,不像現在三千張就阿彌陀佛了(師父、學員大笑),盜版的事業、景氣不好等等、科技發達,以至於唱片業這樣。

 

他們就抱怨啊,很可惜啦!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理路(布施)嘛,他如果懂得去對人家讚歎,他就也有機會成名了啊!就又爬上來了,而不是「啊~看到他們走音,不像我……唱功,主唱,一流的這樣」,沒有,我不是說我啦,我是在比喻啦(學員笑)。雖然說過去生有修慧、修練唱,所以這輩子有這個基因,就唱得很好,可惜沒有修福啊!人家跟他買唱片,啊~要讚歎、要跟人家學習啊,對不對?因為人家過去生有修福,我沒有,我只好在地下樂團有一餐沒一餐的,所以,如果懂得在地下樂團趕快勤修福、奉獻服務,假以時日我也可以變成唱功很好、福報很大的一個歌手啊!所以如果把這個理路用在我們自己身上,那人生就解決了啊!對不對?哪還有什麼痛苦的人生?為什麼現在的人要取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很難呢?那是因為不知道方法啊!我們知道方法,怎麼會有痛苦的人生咧?就奇怪了!只要照著正確的理論方法去做而已啊!連動腦筋都不用,你就可以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了啊!

 

所以,你們慢慢就可以發現有一個字非常難,但很容易講,「信」!「信」這個字是最難的啦,所以世間法是「知之非艱,行之惟艱」,這是世間法。出世法是什麼?「知難行易」!很容易做到,可是你要「知道」很難,知道的前提是你要「相信」更難,信、解、行、證嘛,「相信」都很難了,怎麼會去瞭解呢?你都不相信了,又怎麼會花時間去瞭解?「瞭解」不容易,怎麼會做得到呢?你做都不願意去做了,又怎麼會證實得到呢?所以,信、解、行、證,階段性有四個步驟,真法來講,一而四、四而一,裡面你只要做到一個字,其他三個就具足了,所以知難行易,「相信」最難嘛!

 

所以,你們自己去參啊,所有的宗教基本上第一個字就是「信」,對不對?相信阿拉是仁慈的,回教啊,信啊!如果不相信,你就沒本事從那邊成就啊!信望愛啊,基督教啊;信願行,佛教啊;華嚴四分證~信、解、行、證;所有第一個字都是「信」!對自己具足信心,對真理具足圓滿的信願,兩個搭在一起,你就願意投入心思,就願意落實,落實你就得到了啊!我用比喻啊,要喝這杯茶有多簡單吶,不過,不是這樣吶,要讓很多人喝這杯茶是難、難、難上天,他就不相信說這喝下去會好喝啊,他就不要喝啊!不相信啦!因為我們相信,相信的人就去把它拿起來,這樣就喝到了,(師父笑說)就這麼簡單而已啊,所以,學佛就像這樣子,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佛」是什麼?我們要讓你們瞭解,「佛教」現在很多人誤解,佛教變成迷信的宗教了,我們也難以否定啦!因為在這個時代也真的都變成迷信的宗教了,可是,佛教自始的意義是佛陀的教育啊!那佛陀是什麼?佛陀是智慧圓滿的覺悟者叫佛陀,所以在座每一個人都是啊!你們只要覺悟圓滿,你們都是佛陀啊,你們都有當年釋迦牟尼佛的能力啊!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啊!圓滿的智慧德能都有了啊,不假他求啊!所以,你動念、心想就事成了啊,幹嘛要很ㄍ一ㄥ、很努力?那一個階段就不用了。

 

佛教是智慧覺悟圓滿者在九法界……,「九法界」再讓你們明白一下,九法界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不是只有人類而已,外星人也有,那些狗、貓、樹什麼,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東方講天地鬼神、西方講不同維次空間的世界,整個宇宙至善圓滿的教育叫「佛教」啊!所以,以前沒有「佛教」這個東西,「佛教」這兩個字在佛法裡面是指「宗門教下」,宗教啦,佛教裡面的「宗教」這兩個字,「宗」特指禪宗,「教」特指除了禪宗以外的法門叫做教下,那「法門」是什麼?不同的法門好比現在一個大學裡面有好幾個科系,所以佛教這個大學裡面有「禪宗」這個科系、「淨土宗」這個科系、「華嚴宗」、「密宗」……等等這些科系,你喜歡哪個科系,你自己去選讀,這樣的意思,它是教育嘛,所以你可以拿到學位。所以,佛是什麼?佛是智慧覺悟圓滿,好比人世間的博士,每一個人只要努力透過正確的方法去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拿到「佛」這個學位。

 

那另外一個解釋,佛教就是智慧覺悟的教育,就這樣啊!那我們要不要智慧圓滿、智慧覺悟?這種可以讓我們智慧覺醒的教育,那個就叫「佛教」!但是,很多人接觸到它會畏懼啊,因為現在的佛教徒克實而論不瞭解這些,也真的做了一些錯誤的示範,這些錯誤的示範導致眾生往迷信的佛教走。佛教在中國是從清中末期以後才變成宗教的,以前都是教育,顧名思義,教育就是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不是教主跟信徒的關係啊!「和尚」是老師,和尚好比現在的校長這個位階,還有維那、監院,「維那」就是現在的名詞叫做訓導主任,是不是這樣?「監院」好像是教務長,只是名詞不一樣而已啊,可是都是在形容同一件事情。

 

所以,佛法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而教的科目只有五個倫理、道德、因果、智慧跟科學。佛法教的科目粗分這五個。你只要契入佛法……我順便講一個例子,愛因斯坦不是科學家的代表嗎?他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如果宗教的典籍能夠契入科學的話,非佛教莫屬」,這是愛因斯坦講的啊!因為他多少知道,有那個level。可是,現在的科學相較佛法的深入淺出還望之項背,所以,現代的科學不能瞭解佛法講的科學,可是可以慢慢去印證。但是,佛法講的科學不只是理論、論述而已,它還告訴你們「你們都做得到」,所以它是一個高度的科學,因為這五個科目。

 

所以,這五個科目我相信沒人不喜歡啊!可是現在這個時代少了很多了,少了倫理、道德的教育啊!不相信因果,所以沒有智慧啊!一昧發展科學導致反撲!所以反而把人類帶往毀滅,也毀滅到其他的生物,就很可惜!所以,只要恢復回來,(師父笑說)前面我剛剛講的剎車系統,後面就是保時捷的那個引擎,這五個有了,注意!次序不能對調喔!通常是不是發明車都是先發明剎車?再來是發展引擎,所以前面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這是不能對調的,一對調,整個世界就亂了,這個叫「佛教」。其實你們若如此瞭解,就知道佛教不是宗教了,宗教有大類一個小差別,(師父笑說)宗教通常在替死人做事情(學員笑),叩叩鏘,要把死人怎麼樣,好怕哦,我們很害怕這樣,但是教育不是,教育是在教育活人的啊!

 

以前的寺廟,「寺」這個字在中國的解釋,叫做國家長設的教育機構叫「寺」,所以以前中國的這些寺院全部都是學校,是我們現在的人不知道。而和尚就是親教師,主持教化的人,也稱作法師,和尚是方丈、住持、是校長,校長聘請老師來教育眾生這樣。所以,進到佛寺的法會是什麼?教你的,教活人要用什麼正確的人生觀去面對,這個就是佛寺的功能。而「經」就是書,裡面蘊含無限的人生的智慧寶典。所以佛寺裡面的教育,和尚、法師是來教眾生怎麼覺悟,覺悟了,你就知道怎麼用高度的智慧去運用在你的生活、待人處世,如此,你的人生一定幸福美滿,這個叫佛教啊!

 

所以,佛教在講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自身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而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跟外在的神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啊!「神」是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所以,一個人階段性好像比神低等一點,如果能夠透過佛法的教育精進努力,速度比神快,就超越了祂,取得菩薩、佛了,神看到你就要跟你頂禮了,那時候就不是你去跟神頂禮了。

 

為什麼?佛者~天人師,一切天人的至尊老師嘛!所以,在六道輪迴,包括阿羅漢、菩薩,看到佛~智慧覺悟的圓滿者,都要頂禮,去跟祂請教,所以是教育啊!這跟世間法的次第也雷同,例如現在你是我的小學老師,我對你很禮敬!你的智慧比我高,你可以教我嘛!可是,透過我的努力、努力、努力,我取得了博士學位了,也許我知道的專業就比你高了,我還是一樣禮敬你,這時候可能我可以回來教你了,對不對?這不定的啊,這要看個人的努力啊!所以,一定要靠透過個人的努力,而不是往外求,往外只能求一件事情而已,求高度智慧的生命體教我,教我怎麼變成高度的生命智慧這樣而已啊,但是做還是得自己去做啊!你不可能去讀書,老師教你,然後你說:「老師,你幫我考啊,你給我一百分啦」,哪有可能?所以也要靠我們回家努力讀書,好好考試,過了,我們就可以當老師了,所以佛法是這一件事情啊!

 

可是現代人要談事情很困難,要講任何人事物都要先去證明,重新定義,把聚焦拉到一致才有辦法、有空間去討論,要不然就雞同鴨講了,對不對?如果沒有跟你們講佛教是一種教育,很可能就以為佛教是在那裡拜的、在那裡拿香的,或是在那裡叩叩鏘的,對不對?那要怎麼說?如果對你說那是教育,你認為不是這樣、不是那樣,就對不上了,就無法從中獲益了。我們說開卷都要有益了,更何況我們接觸一個人生的思維?也要得到好處嘛!

 

入寶山不得空手歸嘛!寶山在哪裡?寶山四處都是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啊」!所以,佛寺是什麼?你心覺悟了叫「佛寺」!因為佛是覺悟、寺是寸土,寸土就是方寸、一念,(師父笑說)中國造字很有趣,智慧的結晶啊!照理說,不用解釋,我們一看就要知道了,因為我們現在迷了、被矇蔽了、被灰塵蓋得看不到,所以才要有人來幫我們撥灰塵,讓我們看到,這樣而已。事實上,有誰給我們?沒有,包括我在這裡告訴你們,我哪有給你們?那是你們本來的美好智慧啊!你們自己有的啊!我能夠力盡棉薄,(師父笑說)只要你願意的話,讓我幫你掃掃地這樣而已啊!對不對?地板就比較沒有灰塵啊!若不願意,我也沒輒啊!

 

所以,佛不度無緣之人!是啊,天雨之大,不能潤無根之草啊!佛法無邊,不能度無緣之人,因為無信、無緣不能度,眾生無邊無量度不盡,定業不可轉啊!所以三不能,惟願力可轉,所以要靠自己啊!所謂願力就是自己要去做、要去發願。「發願」用現在的語體文講比較接近「立志」,我們要先把我們的志向立出來。所以我們說「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長志」,要把我們遠大的志向立出來,只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中間的問題就不重要。如果小小的問題就會干擾我們,表示我們志向不夠遠大,[雞仔腸、鳥仔肚](台語:比喻愛計較、心量小),就容易被很小的事情干擾。我們若遠大,「拜託!這不是什麼事情」,(師父笑說)不足以危害我,對不對?也不是我在意的對象嘛,不是我關心的範疇,我關心的就是那個遠大的志向,這就是一個落差啊!所以佛家講「願」、願力、發願。

 

眾生是欲望在推動,佛菩薩沒喊過累,因為祂是願力在推動。「道」到最後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生命是同體,連共同都談不上,生命同體啊!所以,我們人沒有理由不為蒼生著想,為什麼?同體啊!就是說你「人」是整個宇宙,細胞跟細胞是個體跟個體,當個體跟個體體會到整個人是一個生命的時候,哪有理由不照顧其他的細胞?就是因為我們人迷失了,不知道原來整個人是自己,在那裡分這個細胞和那個細胞、這個眼睛和那個鼻子不同,所以才有族群的對立,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才會產生。

 

所以,「生命成長」就是拓開心量而已啊!當你的心量瞭解整個宇宙是一個自己的時候,我周邊遇到的人事物,隨緣而遇的人事物,沒有理由不去為他好。而且當中也沒有條件但書,就本分啊!你被蚊子咬了,是有條件但書才要抓癢嗎?(師父笑說)你的腳被蚊子咬了,你的右手會不會說:「要先談條件,要回饋我多少,我才幫你抓癢」(師父、學員笑)?腳癢,它就有感受了嘛,所以沒有條件啦,就抓一抓,凡事安撫的意思啦,給它快樂,幫它拔除痛苦,所以叫「慈悲」!

 

慈者與樂,悲者拔苦,給予快樂跟拔除痛苦叫做「慈悲」。所以它不是愛,「愛」裡面有情執,所以會生變,慈悲裡面沒有情執,因為無我,所以沒有「情」這一個東西。「無我」就中道、就客觀,所以離四相、四見。無四相、四見都沒有了,哪還有一個「我」,對不對?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啊,那時候就慢慢能夠瞭解「空性」,諸法無我。所以,我們的視野越寬闊,我們的人生也就越走得開。說至此,有疑問嗎?

 

雅聰師姐:之前看到一個日本節目,就是在講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有一個單身漢,他住在一個很偏僻的樹林裡面,自己用破爛的、人家不要的傢俱蓋了房子,節目就去採訪他,在訪問他的時候,問到說他的願望是什麼?結果他居然說他的願望是希望能夠再窮……就是更貧窮一點,他的理由是因為他希望能夠窮到……就是不需要金錢就可以跟這個自然環境生活,完全不需要用到金錢。但是有人罵他,說他這個想法會讓日本越來越退步,如果全日本的人都是這樣子的想法的話。可是我覺得好像有一點怪怪的,所以想要請問師父,因為師父有一張圖,那個「離塵觀戰座西霜」那一張,在烽火連天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他是一個隱士,因為他的想法也是想要隱居,然後他過得很自在,這個隱士的能量就可以讓這個國家安定。

 

師父:妳要看他的心量到哪裡啊?如果只是為了自己而已,那叫「自了漢」,所以那個能量還是只有在自己。所以,要慢慢去瞭解小乘、大乘的落差,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它不是叫我們不能去享受,它是叫我們去受用而不要執著,而不是什麼都不行,有「什麼都不行」就不自在了嘛!可是,如果我們去受用,又被物質、被人事物控制住了,非得要這樣不可,我們也不自在嘛!所以兩邊不立、中道不存。

 

所以那是某一個角度……就要看他的視野拓寬到哪裡,很簡單,他會不會抱怨啊?他會不會鬱卒啊?我用離相說法好了,好比說,我們曾跟一個推拿師聊天,他說他上面有一股氣,一團氣,他有很多朋友,就說看得到的啦、什麼的一大堆,通啦,通力,結果看到的是:「齁~你有氣哦,可是你的氣是濁的」,因為他自己看不到,可是他感受得到。然後他的朋友就說:「這個是你的氣」,他就問說,「我為什麼會有那個東西?很奇怪!」「這是屬於你的氣。」喔~那就放心了,「喔~我的氣」,「可是這個氣很濁」這樣,「啊~濁?那怎麼辦?」「那就要讓它亮起來啊!變成白色、金色啊,這才好啊!」,「那怎麼變白色、金色呢?」是啊,要怎麼變白色、金色?他就說:「我在跟人家推拿的時候,我都用慈悲心啊!」問題是,若真的是慈悲心,就不會是濁氣了,所以,是自我認為的慈悲?還是真的慈悲?這是有落差的。

 

我只能跟妳講原理、原則,剛剛講的例子的人不重要,我們要去透過人事物學得背後的理論方法,所以就要看他自己有沒有那個心量,或是一種自了漢啊?即便是阿羅漢正知正覺了,還是被釋迦牟尼佛喝斥「焦芽敗種」啊!偏空!不圓滿啊!對不對?

 

雅聰師姐:我本來還想說……(後段聽不清,故省略)(學員笑)

 

師父:不會啦,時代、因緣不一樣啦!所以,佛法非定法,隨著不同時代、不同人事物而有所不同的演化,可是,不離一個原則,那個原則叫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只要你是用這樣的心態,人、事、物都好,不一定要一種模式才叫佛法,不是這樣。整個宇宙不只地球呐,地球也不是只有日本啊!再者,就相上來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哪還有一定某一種形式才叫做某一種法這樣?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啊!

 

所以那是某一個理想啦,他的理想,可是,有沒有務實又是另外一個層面,再來就是我們自體的生命能不能跟大家和光同塵而不被影響,這才重要,而不是我離世獨居叫做佛法,有一句話:「念佛修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前」,所以那是假的呐(師父笑)。我解釋一下,有的人躲在山裡,二十年!閉關啊,修禪,嗯~悟了、我悟了,我開悟了,結果下到山下買個菜就倒了,看到那些人來來去去就被影響了,這樣哪有悟?所以,是你在哪裡,哪裡就是佛法,而不是選一個地方有佛法,不是這樣子,或者是某一種形式才叫佛法。我剛剛講了,只要一個人覺悟了,他的言行舉止、他的應對進退全都是佛法;只要不覺悟,即便誦經、持咒、念佛都不是佛法。所以,關鍵不在有為,而在我們那個體性是什麼。

 

棋研師兄:今天時間也到了,我想,好好的下課也是佛法,讓師父休息(學員笑)。如果沒什麼問題,我們就……

 

少陵師兄:最後一題。

 

師父:好啊,不然最後一個好了

少陵師兄:師父剛剛講到智跟慧不一樣,我是想……

 

師父:蛤?

 

少陵師兄:智跟慧差異的部分。

 

師父:智哦,裁決啊!這只是其一義啦,事實上無量義。慧~分別啊!所以我剛剛舉一個例,你是皇上啊,我們都是臣子,我們奏呈上來,一個一個不同,懂得明辨分別,這個叫「慧」啊,你裁策了:「嗯~這個」,這個叫「智」。所以,智、慧圓融,你有清楚的頭腦去了別世間的不同,然後做一個最正確的決定,叫「智」,所以加起來叫「智慧」,這樣有比較明白嗎?

 

總之,這個定義不重要,怎麼取得智慧比較重要(學員笑),清淨心!跟你們保證,其實這也不是我保證的,(師父笑說)我所保證亦如古佛所保證(學員笑),歷代祖祖啊,哪一個不是因清淨心而開慧?所有的禪定都是為了開智慧嘛!所以,連禪宗……目的都不是修禪,都是修慧啊!所以,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回歸而已,回歸我們的清淨本然,比較世俗的說法,我們遇到事情不要操煩啦,不要一直往煩惱走去,遇到事情就要往好的那一方面去想,如果事相不好,那是因緣不足啊,所以我們要把它放下這樣,這麼說比較清楚啦,「那些古話,聽不懂」,對不對?是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對不對?

 

安宜師姐笑:師父,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

 

師父:我知道啦!(學員大笑)是啊,(師父笑說)不然我們坐在這裡就倒了啊,我們若不知道,對不對?(學員大笑)我們不是知道妳而已,我們連他的阿娜答(少陵師兄的太太)在另外一個空間,我們也知道。(師父笑)

 

不會啦,我們末後用一段話,(師父說一段天語)就是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回歸自性而已。回到我們的內在,用一種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之心,就無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