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時間:2010年01月26日,13:00~15:00(國曆每月最後一週之週二)
地點:太極藝術教室(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號2樓)
紀錄組恭敬整理
所以我們一生無諍,連禪宗都這麼講:「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宗」就是生命的本質,「宗」在中文裡有幾個解釋,一個是「首要的」、一個是「重要的」、一個是要「遵崇的」。所以古時候「宗教」這兩個字的字面意思是—─主要的教育、首要的教育、為一切人民所遵從的教育,這個叫做宗教。而不是在那裡拜來拜去,在那裡求神問卜,不是這個東西。
「此宗本無諍」,生命的本質本來就沒有爭論,沒有競爭這件事情。因為和合無諍嘛!大家是生命共同體,哪有爭?「諍即失道意」,「道」是自然的法則,如果去爭了,就失去自然法則的義理。所以,一個人如果違背自然的法則,他的命運就開始走下坡了,走下坡得到的一個結果叫做苦,操煩就是苦啊!煩惱這、煩惱那的,這些全都是苦啊!因為我們違背自然法則,所以才有這些。所以換言之,我們要改善我們的苦變成樂,怎麼辦?恢復自然法則而已啊!不是你往外再去求一個自然法則,是恢復回來而已。因為我們本能本來就很美好,不需要往外找。
所以恢復這個「宗」,生命的宗旨義理,那個宗旨義理叫什麼?「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統統具足,心就很清淨啊!本來就這麼美好啊!那「慈悲」就是沒有自私的那種愛心,因為現在人說愛都有自私的成份,我愛你,所以我對你很好啊!結果他不領情我就生氣。我這麼愛你,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就是自私。(師父笑)所以我對你那個愛不是真正無私奉獻的啊!是「我」認為我要得到這個東西,我才用我這個愛換取,結果換取不到自己又發脾氣了,這不是真的愛啊!這個叫做愛緣慈悲。
那愛緣慈悲把它擴散、提升就叫做眾生緣慈悲,我用對你好的態度、心境去對待整個地球的人,因為整個地球是一家。那這個還不夠,對整個宇宙來說,地球很小,所以眾生緣我們把它提升叫做法緣慈悲。法緣已經入了理體了,理上說就是,我用對整個地球人民的愛心,去對待整個宇宙的物質、植物,這樣就擴散到人跟大自然的關係。我們就是因為不愛這個大自然環境,所以才傷害它,傷害它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私自利嘛!所以兩個就一起往下沈淪。因為大自然毀滅了人也不必活了嘛!我們人就是沒有這個智慧,想不到這麼寬,只想到自己,不知道一直在損傷大自然。
那法緣慈悲再提升就叫做無緣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個時候就是沒有條件但書的,我對整個虛空法界的愛是沒有條件但書的,因為沒有一個我嘛!沒有一個自己,所以不求回饋,因為那是本份。那一種人、那一種階段就是你們所知道的佛菩薩的愛(師父笑),叫慈悲。所以剛剛有解釋慈悲就是「與樂拔苦」,它中間沒有愛,它是給你快樂叫慈,幫你把痛苦剔除掉叫悲。所以它裡面沒有「我」,只有「你」,只要你好就好啦!所以那個叫「該捨諸有止無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他沒有自己,那個就叫做無緣大慈,那種人的生命狀態最美好,因為「捨即得」。可是這是狹義的講法,我們眾生都說「捨得」對不對?那如果後面沒有「得」你要「捨」嗎?「捨得」的深層義不是這樣呐!不是想要得到我才去捨呐!捨得的深層義是把你得到的都捨掉呐!那虛空法界頓然是你的,因為一體。所以一字無量義。
李叔叔笑說:把得到的捨掉喔?
師父:對啊!階段性粗淺的是你為了得,所以要捨啊!聽人家說捨得捨得,為了要得,所以我要捨啊!那這個方式是善巧方便的妙用,用另外一句話說「布施是因,福德是果」,你跟他說要得到福德就要去布施,那這個他願意啊!那如果跟他說布施就是本份啊!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啊!他就會說這樣我不要了,這就是人的劣根性。其實真正的布施是布施掉內在的慳貪嘛!把慳貪布施掉,你沒有慳貪了,心就清淨了,心淨即佛土淨,清淨裡面具足圓滿,好像又全部得到了。所以,它的過程好像是往外求一個……(錄音中有雜訊,故中斷省略),其實不是!是你本來就有了,就是因為「你想得到」的這個心障礙住你本來有的,所以《六祖壇經》才這麼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一切福田,整個宇宙你能夠享有的所有的「好」,這個字統統沒有離開你的心境,因為萬法由心造。所以只要我們回過頭來往內在調整就都有了。
這麼簡單的方法眾生卻不要,為什麼?因為我們被教的複雜了,所以不能跟簡單相應。我們這種人的好處就是比較傻,我們比較笨、頭腦不夠複雜,所以簡單的好啊!簡單的就去做,那做就有了,太好了!(師父笑)有的人想:「嗯!真的是這樣嗎?」複雜了,一直想真的是這樣嗎?他想的時間去做就有了,那就浪費掉了,他想的時間裡本來可以有的,但被阻擋掉了。所以,是把我們自身的障礙撥除掉而已。你們聽過一句話叫做「一旦雲開,復見天日」,天日本來就有啊!你要去哪裡找?你只要把雲撥掉就好了(師父笑),天日就射出來了,那個美好的光、美好的能量就有了。
所以換言之,佛家把它歸類叫做業障,基督教把它叫做原罪。業障的意思是,某一種結果障礙住我們,讓我們不能順暢,這個叫業障。所以造業就是事業嘛!從事造作的過程叫做「事」,最後產生的結果叫做「業」。業是古時候的用字,現在的用字叫做結果,所以有某一種結果障礙住你了。換言之,好,那我就一直造善業,善業總比惡業好,可是善業還是會障礙住你,因為你會留戀,你會不捨得那個善,所以那個善會障礙住你不能超越。所以,善惡是所謂的染業,兩個都放下就提升了,就超越進去叫做「淨業」,善惡不立你就清淨了。不會在那邊比較啊!不會在那邊執著、分別啊!你就清淨了。
可是清淨是淨業,它還是一個業,那淨染不二,淨染都放下就超越契入一真法界,回歸「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那這種狀態非關文字,文字沒辦法去解釋,所以才叫做「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就是想,言語就是議論,所以,濃縮四個字就叫作「不可思議」境界,你沒辦法用議論、討論出一個結果,因為它非關邏輯,它是一個親證的境界,它有方法,但是沒有解釋,你照著這樣做到最後就得到了。就像是喝一杯茶一樣,我們要不要去了解這是什麼茶?不用啊!就喝下去會止渴就好了。喝到了,你沒有辦法用文字去形容,你說你喝過這個,不然我們做個實驗,你們都還沒喝到,對不對?你用形容的讓他們了解這杯茶的味道(師父笑)。如果他沒喝到,你試著形容十年、一百年他都沒辦法了解那杯茶的味道,你們還是在那邊〔霧煞煞〕(台語,意指不清不楚),這到底是啥麼味啊……(師父笑)。其實你只要教他怎麼泡,這茶葉去哪買,這水溫大概要多高,他泡了、喝到了自然就知道了。學法就這麼簡單呐!可是卻被世間學者把前面這段弄得很複雜,就是說了十年人家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們說不能躐等(跳級的意思),可是實相是頓現的,它還是躐等,是總在遇緣不同嘛!你遇到漸次的你就永遠漸次,你遇到超越的你就超越嘛!所以,我們借用善導大師的用語:「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所謂四土是什麼?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三輩就就是上、中、下三個輩;九品就是上也有上、中、下,中也有上、中、下,下也有上、中、下。它是粗分為九品,就像小學一樣,六個年級就分為六品,總在遇緣不同,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四土中的哪一個,是看你學到哪裡。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你就什麼都不用做,就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等到臨終的時候期待阿彌陀佛來帶你去就好了,其他的十善什麼,統統不做,也不用發什麼願,你如果這樣往生一定是去凡聖同居土,因為你的學分不夠。所以「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他的條件還是重要的,「一向專念」不夠呐!是要「發菩提心」。那發菩提心就難了,我們連菩提心是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發菩提心?所以簡言之,菩提心就是沒有自私自利的心,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整個宇宙生命的存在,所以你會沒有條件但書為所有眾生的苦難分擔,這個叫做發菩提心。換言之,沒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自私自利、貪瞋癡慢,這個還沒有達到發菩提心的階段,這個連佛的門都還沒有踏進去。自私自利、五欲六塵……這些我們眾生都有啊!貪圖五欲六塵嘛!要去哪裡玩啊!要吃什麼好吃的啊!不好吃我就生氣(學員笑),就這些……等等(師父笑說 :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啦!不然到時候又得罪人)。
名聞利養、貪瞋癡慢、五欲六塵、自私自利這些都沒有了,你只走到佛法的門口而已,還沒進去,所以這個連先修班都還沒有達到。所以再進去就要「禪定、破相」了,所謂破相不是臉被劃一刀叫破相,而是破「我執、我相」!所謂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那第一個要破的是我執,就是有一個我才有我執:我跟我所,我所就是說:這個東西是「我的」,這個東西相對來講叫作我所,這間房子是「我的」,這個國家是「我管的」。這種人一定都很悲哀對不對,因為他的我執太深固,他不能絲毫失去一點,他失去一點他就痛苦人生(感到人生痛苦),可是他卻不知道「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萬般」就是說這些物質是幻化的,那「業」剛剛解釋為結果。那是什麼樣的結果?你的總學分,總學分換言之在整個宇宙存在的叫總能量,總能量就是那個結果。一念瞋心起,你產生的就是負面能量;一念善心起,你產生的就是正面能量;是這個能量引導你去生生世世輪迴,如果你這個能量回歸法性,你就不再輪迴。換言之,你這個能量如果完全沒有執著了,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了,你就進入四聖法界了(所謂的清淨的法界)。
用蓮花來做比喻,這個淤泥就是善惡的世界,就是六道輪迴。上來清淨的水這個叫做淨業,叫做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信菩薩叫做藏通佛,花開在空氣當中,叫做兩邊都離,兩邊都不執著,所以開在這邊叫做一真法界。這是一個比喻,實相也沒有所謂的你離開一個十法界另外還有一個一真法界,也沒有!因為,上至諸佛如來,下至地獄眾生,都是我們自己。所以你自己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你每天起床到睡覺,你不時也在作佛,你不時也下地獄,你不時也上來做鬼,你不時也回來做人,為什麼?平等心、無念之心是佛啊!你起床的時候沒有任何欲望,沒有得失,很清淨,那個時候你是如如佛啊!當你的生活開始運作了,看到什麼想要的,貪欲是鬼道的業因,貪心起來了就掉下去做鬼了。那貪不到又起瞋恨,瞋恨心是地獄的業因,所以你又下到地獄去受苦了。苦受到時間到了,這個瞋恨平復了,你就又爬上來了(師父笑)。然後看到老公公、老婆婆過馬路,幫他們扶一下,嗯!一念善心起,可是還不夠圓滿,這樣就回來做人了。那如果擁有四無量心,你又去做天人了。所以,每天都在輪迴,在六道裡面輪迴,在十法界裡面輪迴。
百界千如,十法界重重無盡,空間也重重無盡。現在科技發達就可以去印證祖先古老聖賢的智慧,比如說,三千年前古人說:「芥子納須彌」。你要怎麼去想像?用現在的用詞講好了,一顆芝麻豆它含融了整個宇宙在裡面,你怎麼能去想像?可是現在不是有晶片嗎?整部《大藏經》有多少?它可以在一個幾釐米的晶片中存在。我比較常用的比喻是彈珠,彈珠很小,可是你只要拿起彈珠,你〔目色〕(台語:意指眼力或觀察力)比較好的,就看到你處在的世界都在彈珠裡面,你有沒有發現?大沒有縮小,小沒有放大,可是同時啊!就類似這種意味啊!所以,「一微塵一世界」嘛!重重無盡!那每個微塵具足三千大千世界,具足恆沙諸佛在那邊說法。現在科技算進步也算落後,因為沒辦法去更深入,但是它可以去引導、去印證古聖先賢的智慧是真的、是對的。
那他們(古聖先賢)靠什麼?靠禪定,禪定就是你的心清淨,心越清淨,禪定的工夫就越高,心清淨就突破時空了,為什麼?因為「時空」是不相應行法,這個東西本來不存在,是被我們堅固的執著心、妄想心、分別心產生出來的。所以,你要怎麼突破它?你從外在不可能突破,你要回歸內在調整起,執著、妄想、分別越淡泊,你就突破了。所以為什麼有人可以契入夢境,有的人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那個就是用清淨的力道突破,突破就現出來了。那他也沒有離開自己,「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世間人把真妄看成二法,不是一。舉個例子,夢是假的還是真的?如果你們說是真的,那請拿出來給我看啊(師父笑)!不然你也錄影帶放出來給我們看一下(師父笑)。所以你說它是真的呢,它有!可是你卻拿不出來,所以這個叫做「幻有」,它是個幻象,這個幻有是虛妄的,可是,也沒離開你啊!沒有你,哪有一個夢讓你做?所以,我們才是本體,夢境它是一個自現境。
我把人世間比喻為一個大夢,也是自現境啊!所以,講這個理論對大家來說好像有點太遠,但現在把它接回來,你們就知道有多貼近。為什麼要講這個理論?你們人世間有沒有痛苦?有嘛!那要怎麼解決?這就有切身關係了,對不對?(師父笑,大眾笑)。這跟剛才講的都正相關呐!既然你們知道人生的境是你們自己現出來的,用個比喻,你們的人生就好像電影的投影幕,你們自己是那個投影機,那個畫面是你們自己投影出來的。當你看到不喜歡的畫面,有沒有辦法用橡皮擦把他擦掉?沒辦法嘛!你要回過頭來把自己投影機裡面的底片換一下,這個底片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你換了!依報就隨著正報轉了。你的夢是個投影,你是個投影機,你裡面有什麼底片,就會出現什麼畫面。比如說老虎(某學員笑),會有老虎的影片出現,就表示可能我們心裡有老虎這個底片嘛!放出來我們不知道,又自己在嚇自己啊!所以要怎麼辦?回過頭來,轉境啊!所以才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所以要改變人生的痛苦的門道就來囉!「調節心境」!剛剛這個畫面是個比喻,比喻我們重重無盡的生活空間,生活大到整個宇宙,小到無立錐之處。所以,三個學分:人跟人的關係、人跟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跟天地鬼神的關係。所謂天地鬼神的關係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的關係,這三個學分就是你們所有人生中的總學分。這所有總學分的根就是「人跟人的關係」,那人跟人關係的基礎就是「人跟自己的關係」啊!就是這個投影機跟投影機本身的關係,你的底片是不是在這個投影機裡面?它跟別的投影機無關啊!它跟投影幕也無關啊!所以,人跟自己的關係如果沒有矛盾,外在就沒有衝突、對立了。所以,要怎麼消弭、化解跟外在人事物的衝突?很簡單,回過頭來把自己的矛盾化解掉就解決了。所以剛才說到古聖先賢說的「你爭我讓」,講到這邊又連結了吶!為什麼古聖先賢教我們「你爭我讓」?因為你讓了你就沒有矛盾衝突啊!讓久了你的自現境就越來越好,你的底片越換越好,那你投影出來的畫面就越來越好,你的人生當然就越來越幸福啊!
可惜現在的專家、學者統統都不知道,你們現在都知道了呐!依照以前佛說法是這樣──大家都知道了,「識得一,萬事畢」,我說完了,就要回家好好修習(師父笑),大家可以回去做了啦!因為做了就有了。所以「信、解、行、證」,行動很重要,不是只有了解了就好,因為行動可以幫助你證實到,只要沒證實到,說了半天你還是沒喝到,對不對?還是假的,所以要拿起來喝!拿起來喝就是行動,首先,你要相信這個水是可以喝的啊!所以「信」是要先去了解,了解了才去喝,喝了就解決了。所以生命成長有沒有離開你們的生活?沒有!「離道復覓道,終生不得道」,「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他心覓法,無有是處」。所以真正的道場在哪裡?在你的生活當中啊!所以你的道場不是我的道場,因為我們過去的學分被當掉的科目不一樣,所以你不必來修我的,我也不必去考你的,你去補考你學分不好的那一科就好了。所以真正的入處(契入的地方)在哪裡?你人世間最不能忍受的那件事,你都可以忍得過,最難的你都可以過關了,那你就很容易成就了。每個人不等,有的人對感情忍不過,有的人對金錢忍不過,有的人對親情忍不過,你們自己去觀察。我用不同的方式說,有的人瞋恨心很重,他什麼都好,就是很容易發脾氣;有的人捨不得財,你就去評斷自己哪個方面比較嚴重,就從那邊去捨就好了。障礙我們最大的那個東西我們都超越的了的話,其他的都不是問題了。所以親情度不過去就要去訓練,愛情度不過就要去訓練,去訓練放下,而不是建構,就是因為建構才放不下(師父笑)。
放下不是放棄,是不受它的干擾。所以說世出世法(一切法)得成於忍,就是那個忍辱。古人說的苦行現在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是像現在看到形相上有人用鉤子把自己吊起來,破金氏世界紀錄,或是把身體埋在土裡剩下一顆頭啊!或是把頭埋在土裡……等等,那這是形式上,這是一個表法,真正的苦行是忍人所不能忍,就是說我最不能忍受的那件事情,我透過忍來提升,把它提升為「寬容接受」,你就是在修苦行了。
所以道家在講的「陰陽調和」,他就是一種苦行了;一個人如果陰陽不調和,他的人生跟身體就會出問題。那陰陽調和是什麼?陰陽調和就是所謂的好事、壞事都接受。「陽」屬好,美好的人事物我們把它歸類為陽,那每個人對好的人事物定義不一樣,比如說有的人喜歡喝這個茶,對他來說這就是陽;有的人就不喜歡喝這個茶,這個茶會傷他的胃,對他來講就是陰;所以(陰陽)是相對自己來講。遇到陽(好的人事物)我們固然歡喜,那遇到陰(不好的人事物)呢?我們都希望不好的人事物最好不要來找我,那這樣你就陰陽不調和了嘛!所以好的、不好的人事物你都接受,你就涵容了,你就陰陽調和了。所以那個太極就是在教我們要陰陽調和,而不是在物質、有為上去捉摸。那就像剛才講的「順違皆順」,順即是陽,違即是陰,來到我這邊統統順。「客塵不能濁其心」,整個人世間沒有一件人事物可以污染我的心啊!「悲智雙游,萬境不能亂其慮」,整個人世間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干擾我的思慮啊!所以我們到哪裡都「隨所住處恆安樂」,不管你走到哪裡都很輕安,講白一點就叫作「隨遇而安」。
那「隨遇而安」從哪裡來?能知足啊!一個能知足的人他就能夠隨遇而安。我們的人生為什麼諸多苦厄?你去把它濃縮到最後,何嘗不是那個「貪欲」?貪的對象不同而已嘛!所以佛法是教我們斷「貪」的,而不是教我們換貪的對象。是叫我們放下執著,而不是換一個執著的對象。所以才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第一個法是指佛法,智慧覺悟的方法。第二個非法的法指的是世間法,這些會直接讓我們煩惱的貪、瞋、癡、慢、五欲、六塵。那佛法都要捨掉了,何況世間的這些污濁的法?所以兩邊具捨你就回歸清淨的本能了嘛!
那個時候還有沒有一個「佛」?也沒有了!因為一切佛號皆是巧名安立啊!佛號是一種學位啊!它是一種表法的言詞,一個象徵啊!好比你們認識的阿彌陀佛,祂在告訴你們「無量光、無量智、無量壽」,阿彌陀的意思就是無量光、無量智、無量壽啊!所以,佛是覺悟圓滿的人啊!換言之,用現在的用詞學位來講,「無量光、無量智、無量壽的宇宙人生的博士」就叫做阿彌陀佛。所以博士不是只有一個啊!任何人透過他的努力去考到這個學位,他就是阿彌陀佛。
那釋迦牟尼佛翻成中文是什麼意思?叫做「能仁(仁愛)、寂靜(清淨)、慈悲的覺悟者」,「佛」是教授。所以如果你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到這些學分,你們也考過了,那你們就是釋迦牟尼佛了,「不一亦不異」,所以它是一個學位,祂不是一個獨有的神。換言之,如果有神也是在你們身體裡面,基督教不都這麼說:「人是上帝的聖殿,上帝住在聖殿裡」,所以你們都是上帝啊(師父笑)!只是,是醒過來的那個上帝,還是在昏睡的那個上帝而已;是被業障蓋住的那個上帝,還是已經卸除業障的那個上帝。以他們的說法是什麼?是還具足原罪的那個上帝,還是已經沒有原罪的那個上帝。所以這句話跟東方佛家的說法不是就不謀而合了?叫做「眾生皆有佛性」,你們皆是自性佛啊!
所以,把我們的貪、瞋、癡放下,凡夫就是貪、瞋、癡,只要這三個化解,對外就沒有迷、邪、染了。所謂迷、邪、染,把它擬人化叫做鬼魅魍魎,西方的用詞叫做精靈,所以你如果不了解,還覺得精靈很可愛呐!小孩子不是很喜歡精靈嗎?精靈就是鬼魅魍魎。(師對某學員說 : 你不知喔?)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不能傻傻的想去追求精靈呐!魔法的世界現在好像比較好賺,你們要做魔嗎?(師父笑)所以眾生都有迷思啦!我舉XX(某學員)的例子,有一天啊很多同參在一起,大家都很愛小動物嘛!其中有一位特別愛狗,就說喔~好可愛喔!好可愛喔!我要養!我說:「你一直讚嘆牠好可愛好可愛喔!哪你要不要變成牠?」他說:「不要!」(眾人笑),啊你一直說牠好可愛,那你為什麼不要變成牠?(師父笑),迷思啊!畜生道是愚癡啊!所以你不要看牠很可愛就一直在那逗牠,因為牠的情緒不穩定叫愚癡啊!現在沒事讓你摸,舒舒服服的心情很好,等一下突然心情不好就轉過來咬你一下呐!就算牠咬你,你也不能怪牠,因為牠自己不了解,牠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咬你,那你罵牠,牠還是不知道呐!所以我們要避啊!為什麼我講這個,因為身邊真的有人發生過這種事情(師父笑)。就像你告訴小孩子:「那個插頭有電,不要碰!」他就偏要,你就讓他碰一次就好了,等到他真的被電到了,他就學乖了,這叫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那為什麼要學佛?因為智慧本來就具足,不需要經過那件事情才長一智,所以無形中就可以讓我們更精簡我們的生命。精簡的意思就是說讓我們的生命發揮到最大的功能,而不浪費在一些無謂的事情。你告訴我我就知道了,就不會去做了,我就超越了。所以說「既存在、又超越」,所以,一個真正學佛的人,真正學佛的人喔!不是那種怪力亂神、迷信的佛教、祭祀科儀的佛教喔!只有一個佛教,就是「教育」的這種佛教,回復真正的那一種佛法(覺悟的方法)的時候,它是最積極的人生觀。所以我真的還沒有看過比佛法更積極的人生,為什麼?它沒有絲毫的浪費啊!它方法理論精簡正確啊!所以讓你避開很多錯誤,它也沒有怠惰啊!你看六度就知道,為什麼要布施?因為我們慳貪;為什麼要持戒?因為我們有惡習(不好的習性);為什麼要有忍辱?因為我們瞋恨;為什麼要有精進?因為我們會懈怠;為什麼要有禪定?因為我們心會散亂;為什麼要有般若?因為我們會愚癡、不明究理。六度是要我們度掉這些啊!而不是另外有什麼好處給我。是你只要沒有這些負面的,你本來就很美好,所以叫回歸。
那要從「養生為始,證道為歸」嘛!養生是我們不能忽略肉體這個工具,可是現代人偏偏又太執著在這個肉體上,人家說〔惜命命〕(台語,非常憐愛的意思)在肉身上面,而忘記了要回歸到自然法則,那個「道」!所謂的慧命,我們只顧著身命而沒有顧慮到慧命。說真的啦!「身命」很簡單啦!你過世了之後,再過四十九天就又換一個身命了,就又有了。可是「慧命」你如果剎那間沒有遇到,你可能生生世世、無量劫還遇不到呐!慧命是什麼?是智慧!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的那個智慧叫做慧命。所以經典裡面才說斷人慧命的果報比殺人身命還慘,因為殺一條身命你就還一條身命而已,四十九天後又有一個身命了。慧命可能生生世世、無量劫都還回不來,一直在六道裡面受苦,所以輕重緩急要會拿捏。
佛法是智慧的覺醒,而不是善惡的對法,叫你們去做慈善這樣而已。佛法本來不講慈善呐!是因應世間這個對法(二法),大家執著慈善,才多少做一點這樣呐!(師父笑),「慈善是福不是功」!那要超越契入功德,而不是只停留在福德啊!福德享完了還是掉下來受苦啊!大部分有很大福德的人不懂得怎麼積德、行善、積福啊!所以它一定有享完的那一天,享完的那天就是痛苦又開始的那一天。可是功德不是,它生生世世享用不盡,那個叫做慧命啊!所以,身命固然重要,我們要利用這個身命存在的時候去成長這個慧命,慧命更重要,因為你有慧命你可以選擇,你沒有慧命你是被選擇。所以說你來做人不是自己選擇的,是學分不夠被分發來做人的。
所以人有痛苦啊!那做神好了,神也有神的痛苦啊!只要有執著就有痛苦,放下執著就沒有痛苦,就超越了(超越輪迴),所以說六道統苦。換言之,三界火宅,只要你在六道輪迴裡面,你們一定有痛苦。那要怎麼解決?還是靠自己啊!自己放下執著啊!換言之,執著是一張不好的底片,它投影出來的一定是你苦厄的人生,那你很討厭這個苦厄的人生,卻不知道要換這個執著的底片?所以,不要去討厭外在,把內在執著抽掉就好了。你們觀察一下有很多人不管什麼事都是好好好、是是是的,那種人就沒有什麼問題啊!所以學佛是學習做一個明白的人,過一個正常日子的人。所以菩薩是什麼?隨分過日啊!祂也沒想要創造什麼,祂就越來越幸福,那佛是「無做無事的人」,用現在白話文來說就是最閒的那個人叫做「佛」啊(師父笑,眾人笑)!無做無事啊!祂也沒什麼事也沒什麼造作啊!換言之,不是賢人閒不得呐!你們要有個閒時間還很困難呐!可是閒人絕非等閒之人(師父笑),你不要看那個閒人天天在那沒事可做,沒有相當的工夫還做不到。(師用茶)
剛才有說到調整一下時間,可以的話,兩個鐘頭濃縮到一個鐘頭,其他的時間就給你們發問一些問題,看有沒有什麼要了解的。
李叔叔 :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問,跟 師父請教沒關係。
師父: 現在發現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有沒有問題?」「沒問題。」「好,沒問題,那下課了。」一下課就(問)師父這個、那個……(師父笑,眾人笑)。所以可以節省一些我們所說的能量,不要浪費太多,然後去做一個比較完善的交流。
李叔叔笑說: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沒關係。
師父:看最近生活當中,一個月來有什麼疑惑,在法上的還是生活當中的,還是對待關係上的。
要把這個當作正常觀啦!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極度不安定的社會,身、心、靈三個層面都不安定,所以靈性的問題慢慢的會變成未來一個主軸。所謂主軸……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啦!為什麼?主軸表示說未來靈性欠安的人會越來越多,所以這個叫憂啊!可是,沒有這個欠安大家又不曉得怎麼覺醒,所以又一則以喜。所以佛法沒有善惡對法的原因是這樣,是看你會不會轉化。你只要有智慧,你的人生絕對沒有負面的任何一件人事物。
台語有一句話叫做「萬生萬物取其用」,任何人、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功能、價值、意義,是看我們會不會用,所以沒有好壞的問題。就算再壞的木頭它也可以拿來燃燒生火,對不對?煮開水來喝啊!你說那個「朽木不可雕」對不對?你會捨得把那個上等檜木拿去生火嗎?那現在你正好口渴!沒有水可以喝,馬上就會渴死!看你要不要把那個檜木拿去生火煮水,鼻子摸一摸,照樣拿去生火,心裡還很捨不得:「那個是上等檜木呐!那個一棵是幾千年的呐!」那這個時候朽木可不可以雕?它可以幫助你維生呐!所以統統有用啊!看你的功用而已。所以,以前有一個故事,是個大理石的故事,它跟木頭的故事不大一樣,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它轉換為木頭。有一個佛堂的地板是用木頭做的,木頭地板上放了一座〔尪架桌〕(台語:指神桌),桌上放了一尊木頭佛像。大家看到了木頭佛像就很禮敬,都很感恩,還趴下來頂禮求保佑,等到來來去去的人都離開了,拖地打掃也都完成了,木頭地板就很不甘心的問:「佛像啊佛像,一樣都是木頭,為什麼你就讓人家頂禮,我就要讓人家踩?大家都是木頭做的,為什麼這麼不公平?」佛像總是佛像,它就說話了:「地板啊地板,你不要這樣,我也是讓人家這樣挖一下,那邊刀子這樣刮一下、砍一下、敲一下,才有辦法做佛像啊!我是有付出的啊!那這樣讓人家拜一下哪有不公平?那你讓人家稍微磨一下就鋪上去了,你也沒有什麼甘苦的過程啊!對不對?你也沒吃得苦中苦啊!我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佛上佛』啊!對不對?」佛像畢竟是佛像,還是有修養的,它又說了:「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你的犧牲奉獻,這些人哪有機會跟我頂禮?所以平等,平等觀啦」!
所以我們說的,那個鐵如果沒有拿來燒一下、敲一下,那就是路邊的鏽鐵,如果經過這一些焠鍊的鐵,千層鋼到最後也會變成干將、莫邪(雌雄名劍),變成鋒利的寶劍。所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今年的天氣比較冷,梅花就會比較香,那如果沒這個寒冷,花香就不會這麼香啊!所以不香的梅花要怎麼跟有香氣的梅花相比?它就不甘願接受這個寒冷了,還要羨慕充滿香氣的梅花,這就是眾生啊!我們常常有這種思惟啊!所以,換一個思惟而已,平等觀!那當你平等的時候你就是佛了。所以剛剛跟你們講那個佛像,它之所以是佛像,就是因為它也沒有認為自己高高在上,而瞧不起地板,它也是跟地板說,要不是有你的功勞,大家也沒辦法透過你來頂禮啊!你還是無上功勞,所以在佛像本身來說是平等觀。地板是比喻眾生,地板才會抱怨啊(師父笑)!那佛不會抱怨啊!佛盡往人家的好處看,我們眾生盡往人家的好處嫉妒啊(師父笑)!嫉妒屬於瞋恨。
所以為什麼要拜佛、頂禮?知道嗎?從生理上來講「水火相濟」嘛!我們一個人神識比較恍惚,精神比較不容易集中,大概十之八九離不開水火不相濟、相洩不相濟,腎氣不足沒辦法帶動心臟的功能,所以他「相洩不相濟」。那,那個彎腰頂禮的動作剛好活絡你的腎臟的氣,然後它可以上升、幫助到嘛!所以精神就會比較容易集中,比較容易輕安,那這是從生理上來講。從心理上來講,那個動作你去注意,你會發現一個傲慢心的人他是不會彎腰的,傲慢違背謙虛,那老祖宗有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對不對?謙虛這件事情讓你的人生得到無上的好處,改變你的人生往幸福美滿走,那個動作無形中在折服我們內心的傲慢,而跟那個佛像無關。
你常常這樣見人就九十度、見人就九十度的時候,你就無形中在訓練謙虛,從外在的有為,去導回內在無為的心境,所以這個有為的形式又是無上的功德。所以佛法建立在平等、平等觀,是會、不會的問題,不會的是迷信啊!每天在那磕頭啊!在那求幸福美滿的人生啊!自己都不了解這些啊!他在那邊磕頭磕完了出去還是很傲慢,對不對?頭還是四十五度角啊(師父笑)!他就沒有學到了!所以他的人生還是改變不了。
所有這些都是無上教育的藝術表法工具,那這些動作也都是在回溯我們內在這個「無為真如」的管道。為什麼要這些?因為我們一時做不到直接,因為我們習氣障礙,那照理說直接就可以解決了!傲慢不好,那就不要傲慢,就解決了啊!問題是我們做不到,所以才要用動作去訓練,拜~跪~拜~跪~這樣,來到這個世界都扭曲了呀!那個媽祖鑽轎,鑽平安轎,都還未平安就打架了。(眾人笑)為了要搶轎,還沒鑽到就打架了,哪有平安?搶頭香是為了求平安,都還沒搶到就被人擠得、踩得全身都〔黑青〕(台語,指瘀傷)了(師父笑),哪有平安?都失去了老祖宗以前的表法了!那時候媽祖鑽轎這種儀式是為了讓我們學習剛剛講到的拜佛的那個心態,「謙受益,滿招損」嘛!那再來有一個重要的表法是教育孝道,它讓你想到那個羊啊!羊要喝奶的時候牠會跪下來,烏鴉反哺的那種意象。所以只要一個人能夠履踐孝道跟師道,這個人一定平安大賺錢,因為他從內在德修去調化。所以,內在是外在的根嘛!你的根顧好,勇、牢、深,你的枝葉花朵自然就茂密。所以無量無邊的枝葉花果是我們外在無量無邊的萬法,自性是內在,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對不對?萬法是由自性所生,那這個理路如果拉回來,一個人要解決他人生的問題就不難了。
所以東講西講、南講北講,不同的用詞其實處處指歸,指歸我們的真如自性,只有回到我們的真如自性才能夠「識得一,萬事畢」。濃縮回來,一即一切嘛!完成了,我畢業了,人生學分已經超越了,不受後有,後有的什麼?痛苦、苦難。那就學到人生的價值觀,大步的邁向前。聽好喔!是人生的價值觀放在前面,不是大步邁向前放在前面喔!只要你的方向錯誤,看你敢不敢大步邁向前(師父笑)。所以人生並不是勇敢的大步向前走,就迎向成功的未來呐!不是呐!是你的方向、目標要先訂出來。像現在要從台北到高雄,不是坐高鐵就可以到嗎?那如果偏偏要買到基隆的票,我看你會不會到,所以方向很重要。那人生的方向目標,「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所以你的標準要拉高一點,你才能越來越得力,如果我們的標準只是六十分而已,我們通常也會不及格的多啊(師父笑)!所以有那個意涵。要把那個學分訂高一點,這個是自由意志啦!就算是佛菩薩住世,祂也只能跟你講而已,祂沒辦法幫你做。換言之,我幫你喝茶,你還是渴啊!還是我止渴,不是你止渴啊!所以佛菩薩只提供你怎麼喝茶,剩下的都是要你自己去做,這樣比較公平啊!
所以公平又回到平等了對不對?平等才是佛法,一般所說的小乘、大乘,嚴格來說都還不算是究竟的佛法,是「一乘」才是。所以一乘講平等,直接講,直接叫你們做佛,而不是次第。那大乘是六度,六度是菩薩道,教你們怎麼做一個好的菩薩。小乘,教你們怎麼做聲聞、緣覺。那接下來叫做人間(世間)法了,不是佛法了。現在人說五乘,人間佛法,其實以人間為基石,以佛法為究竟那是對的,可是如果因為人間的人不了解佛法,而降格以求,讓大家永遠失去提升的機會,這就是莫大的冤枉,佛都搖頭。所以,為什麼我比較不強調人間佛法的原因就是這樣,要去了解,人成長是為了要提升的,而不是越來越降下。
那這個體會是我在初中的時候讀美術班,那個時候政府常常推行藝術美化人生,其中有一個口號叫做「藝術大眾化」,那這句話我一直覺得怪怪的,應該是「大眾藝術化」啊!對啊!(師父笑),怎麼會「藝術大眾化」呢?我拿藝術是當表法的工具啦!我是比喻說這樣降格下來滿足大家,讓大家可以玩玩就好了,那大家都沒有機會提升上來,所以,時代就一直在往下降、往下降、往下降,照理說是你不懂沒關係,我想辦法教育你,讓你懂,你就提升了對不對?你看這個社會都顛倒啊!你看現在世俗,媒體也是這樣啊!「哎呀!這個沒有人要看,所以我要做這個暴力色情的,這樣收視率才會好啊!」大家都在做這個嘛!都是為了收視率!他不是去想辦法去教育眾生要來學習成長,反而是降下來迎合他的口味嘛!那一直降、一直降,所以整個社會的教育都往負面的走。那怎麼辦?孟子曰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回過頭來,做好自己就好了,自己做好了,自己的自現境就好了,所以「父子上山,各自努力」,修行這條路就是這樣,「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的不得」,誰也幫不了誰。為什麼?腳是生在個人的身上(師父笑),他不走,你沒辦法逼他。所以,要明白,然後去創造我們未來的人生。那留一些時間給各位,怕等會兒又沒時間(師父笑)。還是中場休息看有沒有要上廁所的。
學員:師父你剛有提到那個換底片的例子,可不可以多講一些方法上的……。
師父:佛法能夠成就不離開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我們先講我們現在的人生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那就是長年以來的思想、見解、行為,行為導致我們的個性,個性導致我們的命運嘛!所以,它的根在我們的念頭,念頭產生思想,思想產生行為。所以,這一截都叫做底片,那最根源的底片就是我們的念頭,如果我們的念頭是這樣,就會產生這樣的人生!換言之,妳要先去了解一樣事情,要去評估,我現在的人生是不是我滿意的?是不是我如意的?好,那如意的部份可能就沒問題,可是現在如意不代表我未來如意啊!那如意的部份先放著,不如意的部份我就要去了解原因了,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所以,現在的人失去了善的標準,你一念起善你的人生就是善、就是美好!那我們現在會講:「他就做人這麼好,怎麼會在那邊〔甘苦濟掛〕(台語:喻生命狀態不好,一堆煩惱)。」「我就做人還不錯,為什麼我的人生這麼痛苦?」……等等的會這樣,那就表示「我做人不錯」的那個「不錯」有問題,是我自己認為不錯,我不知道。我自己沒有標準了,所以要去跟古人學標準。
古人的標準我這樣說好了,如果妳是佛教徒,學佛的那種喔!不是研究佛法或是迷信的那種喔!妳就要用佛家的標準來去導正,只要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符合佛家的標準的,我就改掉,改掉叫做換底片了對不對?佛家的標準在「十善業道」(最基礎的標準),身、口、意拆開十樣,不造殺、盜、邪行(身三),兩舌、惡語、綺語、妄語(口四),貪、瞋、癡(意三),如果我的內在有這些,表示我有不對,我的善有瑕疵,我換,就這樣而已。妳越換越接近那個標準,妳的人生投影出來的就越接近那個標準的美好了。那如果你是基督徒呢?你的標準最基礎在「十誡」;如果你是道教徒呢?你的最低標準就在《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如果你是儒家呢?你的最低標準在《弟子規》。所以只要我的言行舉止不符合這些的,我就用這些做標準來導正我,你的人生一定會豐厚。那我們現在的人為什麼做不到?就是因為我們失去耐心了,我們不願意薰染,我們只願意知道,不願意再知道、再知道、再知道……同樣一個道理(長時薰修)。
所以說,做學問是這樣的嘛!最大的弊病在這邊──「這本書我看過了啊!」你看過了但是做不到,對不對?這一壺茶他剛剛加溫過了啊!問題是還沒滾。學法就像是這樣,人生的成就也是這樣,所以要「一門深入」。你就拿一個標準天天接觸,「長時薰修」,一個標準就好了,不要二、三個,二、三個就雜了,你就沒有聚焦了。天天接觸叫長時薰修,就像在燻臘肉一樣,你燻一個禮拜,它變成爛肉,你連續燻三個月,同樣那一把火那些煙,它變上等臘肉。它沒有換啊!可是同樣一個東西,同樣一個燻火源,你把它燻一天、休息兩天、再燻三天然後休息一個禮拜,這塊豬肉會變臘肉嗎?不會啊!所以要靠這樣子薰習,換底片就是這麼一回事!換言之,說得白一點,把我們的錯誤思想行為換成正確的觀念、思想、行為,那正確的我們不知道啊!所以我們才要去學,學習正確的。那我們現在都是自己的意思,自己的、自己的……,自己的如果正確,我的人生就沒有痛苦了,那自己如果是錯誤的,我人生就有痛苦,就這樣去換掉。
那換底片是個比喻啦!人生的課題不是只有底片那麼少(師父笑)。那你想嘛!我們都讀過小學,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學生是註冊當天領完書就畢業的?沒有啊!他也是要連續讀六年啊!對不對?六年當中有週休,還有半日的,我們算沒半日的好了,一個禮拜也要五天啊!每天的上學也八個小時!回家還要做功課,連續六年他才能畢業。小學而已呐!那我相信你們人生的課題應該不是小學六年可以比擬,所有的這些問題不是只有小學的那六年而已。所以現在的人有一個習氣是:他期待一個演講就可以解決他的人生。看一個「心靈雞湯」就喔~解決了!(眾人笑),喔~美滿了!怎麼可能?(師父笑,眾人笑)。那是你知道有這麼一回事而已呐!所以還是別人的智慧呐!一定要長時薰修才能換得自家的智慧!
所以為什麼我們才說看書不要看多,比方說善知識的一本,其他的先不講,現在我也不鼓勵跟我們有緣的這些同參去書店,我從來不鼓勵人家看書呐!為什麼?我小時候覺得:喔~好棒喔!那個氣氛好像很不錯,寧靜祥和。那好像……,這樣講好像會得罪人呐……(師父笑,學員笑),某24小時書店在台北很有名(學員笑),自從我第一次去那邊我就覺得怎麼那麼雜,怎麼跟小時候那個意象差這麼多?後來想一想,耶~有道理,你們知道水結晶的實驗嘛!對不對?文字有訊息嘛!對不對?那何嘗不是那本書裡面文字有訊息?在表達些什麼。我們想想,古時候大部分的書都在表達什麼?聖賢思惟啊!比較純善的這部份。現在的書,純善的有幾本?你去看都嘛是殺盜淫妄,對不對?那這些殺盜淫妄的放在那邊當然也就是那些磁場。那些文字的訊息都出現了,你當然會覺得很紛擾。所以我不勸人家現在去廣學多聞,是找一本善知識,確定好的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那如果學佛的人就簡單了,你找一本經,十年,都看這本經就好了,一定有悟處!開悟的悟啦!不是誤解的誤(眾人笑)。因為十年一門深入嘛!問題是我很少遇到這樣的人(師父笑)。我舉大概一、二年前的例子,我們周邊的一些朋友就在想說怎麼學,那我就說你從《了凡四訓》去了解好了,那他就回來說:「《了凡四訓》看過了。」我說那做到沒有?沒做到,再看。那又看過了,做到沒有?還是沒做到,那再繼續看。他說:「那要看幾次?」我就說:「那先看一百次好了。」他就說:「那《了凡四訓》一本這麼薄,你看不起我?」(眾人笑),對不對?「好說我也是飽學多聞的人啊!」問題是你沒做到啊!所以看一百次,然後全世界其他的書都不准看,先看一百次再說。相信他連續每天看一次,連續看一百次一定會有悟處。那有悟處就是自家智慧,你就做得到了,你做到了你命運就改了。
好,那你了解、做到基礎的了,好了!那基本的福報有了!再來,「你喜歡哪一本經?」「我喜歡《法華經》。」「好,那《十善業道經》先拿去看。」「嗯~我說我喜歡《法華經》啊?怎麼會又要看《十善業道經》?」《法華經》的基礎在《十善業道經》,對不對?那他就很不甘願啊!好,那個《十善業道經》薄薄的他看過了,問他做到了沒?「沒,要做到太難了吧! 」「這個都做不到,你《法華經》要怎麼做?」「好,那這個經要看多久?」「每天看,每天至少看兩個鐘頭,然後看三年。」就這樣啊!那其他人我們不敢講,因為你來問我啊,那你來問我我就告訴你啊!你如果沒來問我我就不會跟你說啊!所以為什麼有分內外?不是不平等分內外,而是願意學跟不願意學。不願意學的你派功課給他,他會覺得你找麻煩嘛!。那是你願意學的啊!又不是我逼你學,所以我派功課給你(師父笑,眾人笑)。所以我沒事啊!對啊(師父笑)!放得下啊!個人幸福個人創造,你不要幸福你就不能來怪我了!不是我沒跟你說;那你如果要幸福,你就這樣做就絕對會有幸福啊(師父笑)!看三年,我跟你保證你如果用這種心態看半年你就幸福美滿了。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啊!
那很感慨當今世間學法的人忽略這兩句話。就這兩句而已,很簡單啊!那為什麼會這樣?複雜啊!因為西方教育教你從「通才」(廣學多聞)開始,最後篩選,篩選到金字塔尖,最後鑽牛角尖想不開,這個叫「專士」,不過現在的用詞叫做「博士」。他哪有「博」?他最後只懂這「一點」而已啊!這一科而已,其他什麼都不懂,哪有博?中國人講「博大精深」呐!那個是大數法則,他教你一個根就好了,一門深入對不對?根一直竄、一直竄,「一、深」,枝葉花果自然就長出來,無量無邊叫「博大」,所以「博大」沒有離開「精深」。西方不是,一開始叫你廣學多聞,樣樣通、樣樣鬆。後面那一句就是形容像我們這種人,叫做「多才多藝藝不精」(眾人笑)。
人家說我也會唱歌,也會跳舞又會畫圖,還會做……但是都藝不精,所以一事無成(師父笑)。所以不要學這種的,要學「一門深入」!我也未曾學過音樂什麼的,我只學過美術,會其他那些也是我不得已的啊!(眾人笑)。所以如果有機會來過再選擇一次,我不要會這麼多東西,做錯誤的示範(師父笑)。那你如果要會那麼多東西,你也要「博大精深」啊!要樣樣都有到一個level(層級)才可以。那是自然而然流露嘛!那你說有沒有可能那樣?有!東方人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後面還少講一句話,對不對?這兩句是「因」,「因」、「果」絕對不空,你只要有這兩句的「因」,後面的那句話多好,「觸類旁通」。「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觸類旁通」,你很多事情不用去研究過,不用去接觸,只要這個人講了,你甚至這輩子沒聽說過這些事哦!「我懂了」!觸類旁通,因為你已經回到你的根源了!一即一切嘛!「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只要你講得出來,我們有導歸自性,我們就統統都知道。所以這是一個捷徑。
可是世間人複雜,他一開始就「貪多」嘛!「貪多」讓他的力道散掉了,變處處都不通,那就是「蓮蓬頭理論」,蓮蓬頭你看很多水柱,對不對?你設想你同樣的力道把它濃縮在一個水柱就好了,一個洞就好了,那一個洞可以射多遠?就這樣啊!那我們要論實質不論形式啊!外在的光鮮亮麗比不上那個實質的效用,所以學法就是這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是不是學「法」是這樣?不只,世間任何一件事情要成就也是這樣。你設想嘛!一個小孩子你讓他學鋼琴,學鋼琴的同時,這個鐘頭學鋼琴,下個鐘頭學小提琴,再下個鐘頭學美術,八小時,每一個小時都學不一樣的,他一定樣樣通、樣樣鬆。你問他小提琴會不會,他一定都說會、會、會,但是一上台表演他就說:「抱歉,我還沒練到那。」對不對?會不會鋼琴?「會、會、會」,那要上台表演了,「喔~我還上不了台面。」統統這樣啊!可是他如果把八小時的力道集中在鋼琴就好,鋼琴一定不得了。那到最後他會不會通小提琴?也會(師父笑),這是東方的路徑。我剛才說過,因為我比較笨,小時候沒太多選擇,糊裡糊塗的就接觸到了美術,所以就「制心一處」就好了(師父笑),就安心學美術就好了,其他的都不要管。那事實證明真的是這樣,我們後來的理解度變很高啊!人家玩音樂我們一玩就上手啊!人家跳舞我們一跳就上手啊!那個都不用學,不用透過學習的過程,可是它有一個理解的過程。所以「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它的理路你都可以知道,包括木工,我們的理路也都能通,都是這樣子。
所以剛剛講的那個問題,它的層面非常的廣,換底片,你換了底片之後你要去運作這個底片,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為什麼要一本經看三年、十年?你一直在換,你還沒換乾淨嘛!所以你不能只是你知道,你還沒變成你自己的智慧。所以知識、常識有助於你們發現問題、了解問題,沒辦法幫助你們解決問題,一定要智慧才有辦法。
換言之,那是一個佛家的妙法,離開戒定慧三學就沒有佛法了呐!戒定慧三學也不能切分呐!那我再回來解釋「一門深入」好了,十年一本經,戒定慧具足。「一」叫「戒」,你沒有二心叫戒!戒一直做,你的心會定下來,心不定你不想這樣做嘛!做久了,心定下來,「定」有了嘛!那智慧是清淨心起用,所以智慧也有了嘛!所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都不用人解釋,你自己都看得懂,因為自性起用!這是一個妙法。那世間做學問的人不了解這個,所以都是一個一個來,太慢(師父笑)。
學佛要有成就一定要方向、理論、方法精準無缺,你才有辦法成就,這三個只要有一個有瑕疵,畢生成就不了。這三個只要具足圓滿,沒有任何瑕疵,你一輩子就成就了。甚至半輩子就成就了,不用到一輩子。所以「上則一念間,下則無量劫」,所謂上是上根者,上根者一念間就開悟,證道了、證果了嘛!下愚之人無量劫都沒辦法。那個就是習氣使然,那我們的習氣就是產生投影幕的底片,所以,換習氣啊!用現在說法叫做換習慣啦!(師父笑),換個習慣而已啦!換習慣就換個性了,你的命運就換了,所以你的投影幕就換了,換的過程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要不然辦不到。你試想嘛,我們現在的人生總和,何嘗不是日積月累而來?要丟掉都很難了,對不對?更何況一個新的我們還不去培養?所以,我比較不勸人家往負面的去制止他,我比較勸人家多撥一些時間往正面的去感染,蹺蹺板原理而已啊!你不要理負面的,你只要多撥一些時間往正面的去修正,負面的自然就不見了,這是一個自然的方法,而且沒有壓力。
習氣!你思考是斷不了的呐!你們這裡有人喝過酒嗎?都有嘛!(眾人笑)你整個酒倒掉了,酒瓶裡面是不是有味道?你用清水去洗,是不是怎麼洗都洗不掉?因為這個酒瓶放了很久了嘛!對不對?那個就叫習氣!可是習氣本身不礙事,(師父笑),那它要怎麼辦?就把它放著,久了,它就淡掉。可是這個功夫,我們都沒有辦法,這個工夫是法身大士的功夫,法身大士是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的那個生命體叫做法身大士。地獄、餓鬼、畜生、人、天跟一個阿修羅是六道,超越了叫阿羅漢、辟之佛、菩薩、藏通佛(十信位菩薩)。這個也超越了,叫做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的功夫是這樣,叫做無功用道!那我們眾生階段性都要用勉強的(師父笑),勉強去接觸好的啊!我們不能不去接觸好的,然後期待惡的習氣就這樣自然斷掉了,因為我們不去接觸好的,就是在感染惡的啊!就是說,他們那個階段是空的酒瓶,我們這個階段是一直在裝酒的酒瓶,所以不但酒氣散不掉,還更加深。所以一定要換飲料去裝,酒瓶裡換果汁,看你喜歡哪一種果汁的味道,你就去換,這樣就好了。
這樣可以嗎?(師父問課程到這個段落,大家是否有什麼疑問)一般在課堂上都不大會有問題,對不對?通常是敲鐘的時候敲醒夢中人,啊!有了!(師父笑,眾人笑)。
所以眾生是叩鐘者,諸佛菩薩是鐘啊!你不去敲它,它不會有聲音啦!所以諸佛菩薩跟眾生的關係就是「感應道交,絕不失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如果無感,祂則無應;眾生量若不夠,祂也不會給他太多啊!因為會把他淹死啊!會溢出來。所以,會恰如其分,剛剛好。換言之,如果諸佛菩薩有念頭,就不可能恰如其分。就是因為祂無念、祂無意,故能成就一切無量義。所以說諸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說祂沒有「意思」,那我們眾生都是:「那照我的意思看來喔……(台語)」(師父笑),都是「我的意思」。所以我的意思就有你的痛苦了啊!佛菩薩沒有痛苦就是因為祂沒有自己的意思,你覺得好就好了,就是這樣啊!那我們就學習祂。所以學佛跟佛學不一樣,佛學是了解這些,可是不去學祂;學佛是了解得不夠多沒關係,可是,知道的去做,做了就是了,你就改善了。不然你們先沈澱一下,等一下看要怎麼說(師父笑)。
師父音聲淨化…,並釋義:
所以總是啦,「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可能也是最好的方法,那偏偏眾生總是從枝葉花果去捉摸,而忘了根才是本。所以我們如果了解、理解,回來根這邊捉摸,該澆水的給它水、該施肥的給它肥,枝葉花果不理它都會健康啊!比較一勞永逸啦!那它也是一個事半功倍的路徑,那因為我們習慣了複雜的社會,所以我們常常在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事倍功半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庸人自擾之」啦!那其實「天下本無事」這才是真的(師父笑)。那我們如果可以聽入「天下本無事」這樣就好了,人生就真的幸福美滿,頓時就產生了。沒辦法啊!我們都還會去顧念,庸人嘛!沒辦法(師父笑)。就沒法度啊(台語)!
一念心起,《金剛經》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想壞的也是一天,我們想好的也是一天。那我們往壞的想可能也不是一天而已,壞還會去延伸壞的,所以好的也會延伸好的。即便說在「對法」的世界裡不夠究竟!眾生啊!我們說三歲小孩想要吃青蘋果,但不見得會想要那顆千足的黃金蘋果,那沒辦法,因為他不知道那顆黃金的蘋果可以換無數個青蘋果吃啊!所以,只是在一個「明白」上面而已,所以說「發明、發明」,哪有說真正的發明家?其實何嘗不是只是一種「發現明白」而已。「發現明白宇宙既存的真理」而已。所以,所有萬物都是由它所產生的,我們去發現而已,哪是我們創造的?所以我們回歸一種與「天地同心」之理嘛!我們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正)。」所以我們縮回來那個「一」,那「一」就一切嘛!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觸類旁通是不是就一切了?可是它沒有離開那個「一」本身。
所以「一」,換言之,就是完滿、就是一個整體的意思。它不是數字上的「單一」那個「一」。那我們人生回到一個總整體觀,那這個整體觀一定沒有離開寬廣無盡的心量。當你「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時候,恭喜你,你那個時候就是如如佛了。我們沒聽過如如佛抱怨,沒聽過祂說人生很痛苦(師父笑),因為沒那種事情啊!所以就沒人說那些,所以祂們說生命是美好的,對不對?那我們的角度聽起來,總覺得那是在安慰我們,說生命哪有美好?可是在人家的境界上真的是美好啊!所以,淨土常處我心嘛!中峰禪師說 :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說到最後,即便他創立一個中峰三時繫念,他到最後還是告訴你「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嘛!還是你自己嘛!最要緊的是把自己心平直,就即是彌陀;把我們自己的心調為慈悲即是觀音;我們自己的心調為寂靜即是釋迦。所以釋迦、彌陀、觀音不是別人而是在講我們自己。階段性只是藉助外在那些學長、老師、教授們,他們先考到,幫我們報路,但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走路、去應考,換我們考到,我們就是觀音、彌陀、釋迦了嘛!
所以「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那,回歸回來而已,換言之,一切萬法本自人心啊!一切經書因人說有啊!還是自性流露啊!所以不是往外去追求,外面是幫助我們回歸。那講到極處有沒有一個內?其實也沒有一個內。不二法門,哪還有一個內外的對立,是階段性因為眾生一再往外追逐、追求,迷失了,所以你才要強調一個內。所以它是對法的藥,用內這個藥把他往外那個病拉回來,當往外的病拉回來了,還有沒有內這顆藥?也沒有了。我們常講,沒有病吃藥就是嗑藥!就是吃毒嘛!所以,佛法是藥,眾生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是病。所以,法非定法,只有「隨方解縛,應病與藥」而已。我們吃藥是為了身體好,我們身體生病了我們知道要去找藥,可惜我們靈性生病了,通常不知道要去找藥(師父笑)。所以靈性的病要有靈性的藥去對治;心理的病要有心理的藥去對治;肉體的病有一個藥來對治就可以了。藥、醫生可以治我們的病、救我們的病,但沒辦法救我們的命,所以命要靠自己的修正,修正了之後我們的命就改善了。
所以這時候……當然我們這樣講比較不好意思啦!你如果改善了,那所有的算命師就都沒工作了(師父笑)。不是否定他呐!為什麼?我剛才說「萬生萬物取其用」,如果算命、論命他可以幫助你為修命、造命做先前的準備,那何嘗不是一個好事?可是我們不能執著、迷戀在所謂的論命、斷命(推斷)的範疇而已,那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所以還是會與不會的問題啊!換言之,你如果飯吃飽了就好了,就不要再硬塞了,不然就會脹,脹就又生病了!那你又不能否定那個飯,當你餓的時候你吃幾口那是不錯的。所以,用一種比較涵容、平等觀去看待人世間各行各業、各種族類,只要存在即是合理嘛!是我們人失去智慧,才被這種存在的本身控制嘛!那事實上,存在的本身也是人創造出來的,換言之,是被「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拿來控制住自己(師父笑)。所以很冤枉啦!因為我們創造了它,是希望它能幫助我們更順暢的。所以我們說修命、造命是末後,算命、論命是存在,既存在而又超越。所以含融、和合無諍啊。
畢竟華嚴世界百花齊放嘛!每一朵花都是它自我的第一名,所以佛法沒有第二名,佛法只有第一名。淨土宗是第一名啊!華嚴宗是第一名啊!禪宗是第一名啊!統統是第一名啊!甚至基督教也是第一名啊!回教也是第一名啊!就像我們的器官啊!眼睛是「看」的第一啊!耳朵是「聽」的第一啊!鼻子是「嗅」的第一啊!它們怎麼能夠比?對不對?那叫做人比人氣死人,對不對?因為沒得比較啊!那個氣死人是自己庸人自擾之,自己找自己麻煩啦。他們只有彼此讚嘆嘛!是不是?鼻子讚嘆眼睛:「你『看』好厲害喔!」眼睛讚嘆鼻子:「你『聞』好厲害喔!」那兩個都讚嘆耳朵:「你『聽』好厲害喔!」那我們社會上教育的那個「競爭」就不是這樣了,我眼睛最厲害!你們鼻子跟耳朵都是〔給路〕(台語:比喻能力差),都變成這樣子,那這樣子你這個人就不健康了啊!所以,百花齊放。
華嚴者花園也,花園裡的每一朵花都綻放,都開的最漂亮,爭奇鬥艷,和合無諍,所以整片花園看起來才會漂亮啊!一個人肉體要健康,器官就要調和,每個器官都要做到第一名(師父笑)。你的靈性、思惟……等等,大家都是第一名,這樣就健康了啊!那拓寬出來就是你們的家業、事業,所以「道不可離也,可離者非道也」。換言之,你的家業、事業有沒有離開道?統統沒有,只要你的道業有入,你的家業、事業一定昌榮、豐厚。那,我們現在人是切分習慣了,分析的概念使然嘛!所以把「一」的東西變成三!喔~我先家業來做,然後再來道業,我事業要怎樣之後再來顧家業,那就來不及了啊!他不知道「三而一,一而三」啊!所以,是我的道業有入,我的家業同時會好,我的家業如果有顧好,那必定有道業在裡面。所以,有場無道不能興教,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只要有道,處處是場嘛!所以道、自然法則是隨時隨處,只要你隨時隨處去履踐,處處是好處、時時是好時、人人亦皆是好人,所以天底下沒有負面的,只有你會不會運用而已。
那在這邊跟你們分享,剛剛的音聲,可以翻譯,也可以不翻譯。翻譯了,也不要把它當作翻譯,要不然堵住那個悟門就冤枉了。本來聽人家念一首詩感覺好棒喔!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好棒喔!對不對?啊解釋了之後那個感覺都不見了(師父笑,眾人笑),所以可翻、可不翻啦!當然佛經一字無量義,生命何嘗不是這樣?它是一個訊息的解碼,是看從什麼角度去解釋,對不對?坐在你正面跟坐在你背面的人一定形容你不一樣,可是沒有離開「你」啊!所以為什麼不能爭?人家角度切入不一樣啊!(師父笑)啊沒有交集啊!
沈澱一下啦(師父笑)!
學員:師父,有個問題,那個禮拜天的時候跟兩個朋友見面,那兩個朋友都有來過,那其中一位朋友說師父用音聲,那他不大懂那個意義,所以他就不來了,那……。
師父:眾生的迷思啊~那也對也不對,那我寧可從對的方向去看待,為什麼?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而依止大法。所以,我們眾生不是沒有善根福德因緣,而是有的有,少,少畢竟還是有,對不對?可是不得以「少」。換言之,你缺少善根福德因緣,你就沒有辦法往上提升。我用別的來比喻好了,幼稚園都有讀過,對不對?我敢說你們剛從幼稚園畢業的時候也不懂得小學在教什麼,可是因為你的不懂而不去讀小學的話,你永遠不能畢業,那你如果真的懂了的話,你也不用來了呐!(師父笑),你都已經懂了那還來做啥?你都已經懂了的話你應該去讀小學三年級了啊!你在二年級幹嘛!那就是有一種似懂非懂的階段。換言之,有時候我們為什麼會淺說、深說拉來拉去?因為如果我們都說你們知道的,那你們在這裡真的沒有意義,浪費生命(師父笑)。本來就知道的話,那就去落實就好了,我們如果說你們完全都不知道的,也是沒有意義,因為你們沒有承接啊!所以我剛剛講,我們沒有辦法透過一次就怎麼樣,畢竟未解之前,信與不信都是迷信。那我們成長的周率不可能一次就去設定,所以比較有福報的人他會去了解、了解,喔~原來是這樣喔!那又承接上去了,所以那是個人的因緣問題,沒有對錯。有的人真的是這樣子呐!今天XX同修不知道有沒有來?
李叔叔笑答 :有啦!等會就到了。
師父 : 你問他的經驗,這樣說不知道公平不公平……這樣說好了,你去問他, 2004年認識的嘛!到現在幾年了?這樣經過幾年了?
李叔叔答:六年。
師父 : 六年裡可能有四年沒一句聽的懂得呐!問題是他就是有辦法特地從台北到高雄,在開始前就坐在那,聽了兩小時以後再坐車回台北,我也給他讚歎呐!那個時候你問他聽得懂嗎?他回答不懂,可是他還是會來(師父笑)。所以,眾生做學問就是想要懂不懂!可是這個是我們邏輯作祟,所以剛好堵住我們的悟門,很多東西不是懂的,是你體會到,當你體會到你已經明瞭了。不然這樣問好了,你們口渴會不會喝水?那你們懂得水嗎?你們懂得這杯水嗎?可是卻需要啊!要不然會渴死啊,你既不懂水為什麼要喝水?我用這個比喻「接觸」的意思啦,你會接觸水嗎,可是你不懂水啊!勉強說好了,H2O,什麼是H?什麼是O?氫氧,氫氧的結構是什麼?統統都不懂啊!可是你會接觸它。久了之後你可能才開始有點體會,有些水甘甘的,有些水有藥水味,這些是之後才知道呐!你先是喝下去呐!還有一件事情,在座有沒有人有讀過經的經驗?你們懂經嗎?為什麼每天會(去)念?(師父笑)。
學員答:因為以前聽了很多人說要念經,經有什麼……。
師父:好、那我們再繼續說下去,你們會念呐!所以你們還具足某個層面的善根福德因緣呐!不是每個都會去念呐!有些人會說:「那個我就看不懂,就丟掉了啊!」亦復如是嘛!所以因為看不懂經而沒去接觸的,少善根福德因緣嘛!所以因緣不具足,是不是經本身的錯誤?不是啊!那是因緣不具足而已啊!所以緣非定緣。那如果我不懂,就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懂而已啊!接觸、學習,我才會懂啊!我套一段故事好了(依義不依語),好像啦!有一位學員去問淨空長老一個問題,他說他家出過很多問題啦,他也透過學法有體會到一些啦,那後來就一直問:「老法師有說過這些怎麼樣怎麼樣啊!那為什麼我學了一年了都還沒有成效?」老法師慈悲跟他說:「你問的這個問題我學了五十年才勉強知道而已,你學一年你要怎麼知道?」換言之呐!那是老法師他謙虛,他沒說,後面這段他沒說,但是我補充一下,請問一下在座的有幾個有淨空法師的根機?我們尚且立足點都比他差了,人家學五十年才體會到,稍微懂一點了,我們學一年就要懂……(師父笑)。所以長時薰修啦!
一個有忍辱的人,你去觀察,他比較具足善根因緣福德,聽好,忍辱是廣說喔!忍辱不是說你糟蹋我,我忍得住這樣子而已喔!你耐得住性子那是不是叫忍辱?所以你如果說一部經看不懂,你還可以連續看幾個月、一年,這樣我也很佩服你呐!因為表示你們有忍辱的功夫啊!(師父笑),這個異曲同工啦!離相說法比較真切,所以才舉XX這個例子。
學員說:師父有說過一個比較佛的世界啊!因為他聽不懂,他會抱持著比較懷疑的態度……。
師父說:對,所以菩薩最大的障礙就是「疑」,到菩薩喔!所以眾生嘛!我們可以理解啊!那菩薩最大的善根就是精進,換言之,有可能菩薩的善根可以彌補菩薩的障礙呐!那我們眾生就是有菩薩的障礙但是沒有菩薩的善根(師父笑)。
學員說:師父,我們是不是因為眼睛看不到的,所以就否認它……。
師說:對!所以我們常舉例啊!來,你打電話給我,當中眼睛你看得到嗎?為什麼它會響?你眼睛看不到,可是你不能否定空中有無數的電磁波呐!對不對?所以我們才說訊息。所以我說我們可以理解嘛!但因為我們被人家置入性行銷,那樣的觀念太深了,所以他不能理解更寬廣的啊!所以我很感恩現在的科學家啊!因為他們還滿努力的,科學越先進、越昌榮的話,表示佛法越能夠生存。真的啊!因為他去印證了啊!以前跟人家說「水會改變」,誰相信?有科學家去研究了啊!水的結晶真的會改變啊!那我們不要說到水,說五十年前你跟人家說用手機通訊,人家會說你頭殼壞去了。五十年前人家看不到啊!可是現在呢?人手好幾機(師父笑,眾人笑),是這個問題啦!
好像是馬鳴菩薩的叮嚀,他說學法,要離三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才有辦法成就!我們眾生是什麼?「以有思惟之心,測如來圓覺之智」,了不可得啊!佛的想法如果我有辦法知道的話!那我就是佛了!我還在這邊受苦受難,對不對?所以,我剛剛講的,跟她問的那個問題異曲同工啊!那我怎麼辦?我就放下我的去學他的,印證看看嘛!所以佛法最後一個字講求「證」,其他的過程不重要,你就去印證嘛!所以我常講,未解之前,選擇相信,你是迷信;選擇不信,你還是迷信,因為你迷信這個不信。所以要給自己一點空間、時間,你跟我講這個方法、理路,我去試試看、做做看,我自己去體驗看看是不是這樣子,不是再說。所以可以理解啦!因為這是多數,說真話啊!
那我剛才在解釋這三個相,所謂的名字相是術語,你在看經的時候,你不要在那邊研究說:喔~這句比較對,那句怎樣怎樣……,你就落在意識型態了嘛!你讀就好了不必去想,因為我們靈性有反芻的功能,就像牛,牛在吃草的時候,第一次吃的草牠沒有消化,牠把草存在第一個胃,第二天再出來吃草的時候,第一個胃的東西再拿出來反芻,這樣就吸收到養分了嘛!對不對?靈性好比這樣,你現在讀的你不見得懂呐!比如說第一課、第二課、第三課這樣讀,當你讀到第三課的時候,你會突然悟到:啊!原來第一課那個在講什麼!那就有所悟處了,靈性就像這樣,那這個怎麼用邏輯去推理?所以,離名字相就是術語,各行各業有各自不同的術語來表達同一件事情。就拿大藏經來說,這麼大的一部經裡面,在表達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有很多不同的術語了。譬如說佛的稱呼就好了:佛、如來、正遍之、調御大丈夫、天人師……等等,都是佛啊!統統都在表達佛啊!所以,它都是有不同的術語表達同一件事情。比如說李叔叔好了,李媽媽就叫他「好老公」,他們的兒女就叫他們「好爸爸」,那請問「好老公」對?還是「好爸爸」對?還是「李叔叔」對?都是他啊!所以眾生有這個意識形態就會開始了喔!你叫好老公怎麼對?明明就是李叔叔!那就有衝突了嘛!我就不相信有李媽媽講的那一套嘛!我自己就造成了障礙,李媽媽有沒有錯?沒有錯啊!以她的角度是對的。
那言說相──講的語氣、講的用法,依義不依語。心緣相比較複雜,就是我們所講的心意識,就是我們眾生有根深蒂固的執著、分別、妄想,所以把真實相扭曲了,自己不知道。那執著、分別、妄想好比三張玻璃紙,紅、黃、藍三張疊在一起蓋在眼睛上,我們看不看得到外面,看得到,但是顏色變了,對不對?那把一張黃色抽掉,又不一樣,對不對?再把紅色抽掉,還是不一樣,再把最後一張藍色抽掉,喔!原來是這樣喔!所以眾生「以有思惟之心」,就是那三張玻璃紙,要去看世界,這假的嘛!他錯認人家了,卻以為自己是對的,何況諸三乘人呐!「不能測佛之智者,患在度量」呐!「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呐!什麼叫三乘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這三個level(層級)的人不能了解佛的智慧就是患在度量,討論啦!我覺得是怎樣,有自己的意思,所以不能了解。
所以,可以理解啦!人家的不了解你可以理解,正常嘛!他要怎麼理解?他如果比較有福報的他去學嘛!他去深入了解一下,那這樣他又可以理解了啊!所以我們眼裡為什麼沒有壞人、好人的差別,你知道嗎?一般人定位壞人是因為他不了解,他做錯事情,這個錯誤的事情產生錯誤的結果,因為他認知、他以為這樣是對啊!那他那個不是壞,那是不明白啊!那因為你不把他定位成壞人,所以有機會,有機會叫做緣份,願意去幫助他讓他明白,你只要讓他明白,你花十億給他,他都不願意做那個錯事啊!那就解決了!所以這是釋迦牟尼佛的體會啊!任何事解決不了,只有教育啊!那我們前面要加個「覺悟的教育」,不是傳道、授業的那個授業的教育而已。「傳道、授業、解惑」,換言之,如果我們不得道,我們要怎麼傳道?我們有迷惑,我們怎麼幫人家解惑?所以我們都在做世間學問嘛!這就是學佛跟佛學的差別,佛學就是我一直在那邊測度,理論啊!人家說這樣,我覺得怎樣怎樣,但是都不會去做,所以他歸他,我歸我,我還是存疑。很多佛法的專家學者還是對佛法有諸多存疑的,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去落實(師父笑),他做不到他說人家沒有啊!那學佛的不是,佛說這個,那菩薩就「喔!是是是我去做」,他沒有疑惑,他去做了,那叫做學習嘛!那只有這種人得到好處啊!
所以佛家講,「上士予以示轉、中士予以勸轉、下士予以證轉」,佛家說要用到證轉的都是怎樣?用世間的話說,很〔給路〕(台語:比喻能力較差)的人!下等人(學員笑)!上士予以示轉,開示就是跟你講道理,開示悟入你們聽過嘛!開示是諸佛菩薩的工作,悟入是眾生自己的工作呐!佛菩薩只負責開示呐!我告訴你正確的道理,因為我是過來人,我自己做到了,我覺得這樣很好,你照著做你也可以很好。上根人根基很好,聽到了說:「嗯!好棒喔!我知道了,我去做了!」他就轉化了對不對?他就悟入了,這是上根人。中根人是:「你說的是不錯啦!不過……,不過生活還是要過……。」你跟他交情不錯,你就勸他做做看嘛!那他去做了,只要做了就證實到了,這是中根人。那下根人是,不然你證明給我看!你的幸不幸福要我證明給你看(師父笑)!下根人就是這樣呐!你幸不幸福是你自己要負責的,你叫別人證明給你看!好!現在我們多加一種叫做「證而不轉」,你都證明給他看,他還說:「巧合吧!」(師父笑,眾人笑)不然我再多給一個例子,你們相不相信水的結晶會改變?相信對不對?你們算是很上根了呐!你不要以為每個人都相信呐!所以科學家做實驗叫「證」,你們看到「轉」了呐!對不對?我在兩年前聽到大陸學者說那個科學家造假!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就是不要認同你,不要相信你啦!我就證明給你看了,你還不相信,所以還有這種人啦!所以現在需要證轉的還不錯啦(師父笑)!真的是這樣啊!
我也有遇過呐!這裡有朋友,我們不要說名字,跟他很熟!曾經也是我的好朋友。有一次帶他著他的朋友去找我,他們都過得很辛苦,那我跟他說,就很簡單!你就去奉獻服務,你的人生就會變好,結果他回去說什麼?依義不依語啦!(師問小克師兄)他怎麼說?
小克師兄:那個都是騙鄉下的老婆婆的啦……。
師父:你那個騙鄉下沒讀書的老公公、老婆婆可以啦!我們這種讀過書的哪會受騙啊!(眾人笑),我就跟他說我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就是因為這樣人生有了改變,我只是分享給你知道而已,他說我在騙他(師父笑)。重點就來了喔!我們之間也沒有對價關係,我到底要騙你什麼我也不知道!(眾人笑),你來我還泡上等的茶,好幾千塊的好茶給你喝!讓你喝到飽回去,也沒有收到錢,那我到底要騙你什麼?人家還是有辦法說你是騙鄉下老伯伯啊!緣份啦!所以為什麼要看透人生?我們把「看破」修改成「看透」,古時候的人講看破就可以了,現在的人講看破有一種「恨意」,對不對?我看破了啦!(眾人笑),其實看破就是「了解」的意思,我了解人生是這樣子──「哎呦!沒什麼好計較的」;不是抱著懷恨,然後就乾脆不管了,這樣比較不健康。所以說「看透」,了解了叫透,看透了各式各樣的緣。
我再拿樹做比喻,有的人是種子的階段嘛!你要他怎麼辦?你不可能要求他在這個時候澆個水馬上就開花結果啊!種子的時候你要用對待種子的態度對待他,讓它浸溼一下就好,你期待他發芽冒芽,對他就很阿彌陀佛了!有的人已經長大是一棵大樹了,你澆等同給予種子的水量夠不夠?不夠!所以你要澆好幾桶水,對待的方式不一樣,這個叫「契機」、「契理」,要雙管齊下,所以這個就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顆種子你澆一桶水下去他不堪受,它泡在水裡會爛掉,要把它浸溼了以後放在土裡發芽才會健康,那這棵樹如果快要開花了,你要給它施點磷肥啊!對不對?因為磷肥促進開花啊!那開花之後你要促進另一種階段叫做結果啊!那結了果後你對待它的方式又不一樣了,你要幫它收成啊!所以用佛家的話來說,沒有善根的為其種善根;已有善根的令其萌芽;已萌芽的令其長成啊!對不對?換句話說,有善根的令其開悟啊!已開悟的令其證果,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都不一樣。所以你如果很了解眾生的根機,你就放得下了,所以在我們看來正常啊!
也跟你們說真話啦!你們可以坐在這邊,沒有理由的聽人家嘮叨(眾人笑),在全球來說,已經是少之又少的族群了呐!這是真的呐!那如果說多數人都是像你們這樣的話,鑽石就不值錢了呐!塔尖總是少數啦!那如果是一個修行成長的人,自己一定要有認知,不然會鬱悶死(師父笑)。畢竟高處不勝寒,但也只有高處可以理解低處,低處沒辦法理解高處。也不用說到這樣啦!有時候連自己的家人都沒辦法了解你,這樣就〔僑不直〕(台語:意指溝通上有困難)啊!(眾人笑)對不對?做兒女的會說爸媽不了解我,這要怎麼辦?去了解嘛!而不是不了解你就不理你了!(師父笑)媽媽不了解我就不是我媽媽了,不是這樣。小孩子也要放寬,去了解媽媽到底在想什麼,媽媽也放寬試著去了解現在小孩子比較需要什麼,這樣去化解就解決了嘛!那也是要有緣份嘛!所以他們的疑問是多數人的疑問,不是他一個人而已。
學員: 師父,還是說因為他現在滿平順的……,所以會認為這個不需要……。
師父:富貴求道難啦!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參數而已,有的人因為過的太好了,整個人生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會想:嗯!應該還有更好的,他會想要提升,所以無量因緣。那妳講的有這個部份,可是不是全部都是這個部份,這樣說比較公平。畢竟總體來講就是「緣」那個字,那緣這個字我解釋成白話文叫做機會條件,換言之,他的機會條件還不具足,所以有這個障礙,那合理啊!那怎麼辦?就等到你機會條件具足再說!那「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嘛!換言之,我舉這個例就是我們對人生的看待要務實,我們要去活在當下的意思,當下我們可以善盡的人事物,我們要去努力,我們不要去嚮往羨慕天外天的那些,這個人就會進步啊!那至於妳說的條件,有些人是窮到不行的會說:不要跟我說這些啦!我要先把肚子顧好再說啦!你跟我說這麼多!(師父笑)什麼超越輪迴、十法界,那到底是什麼?都不要跟他講!這就是我剛剛講的蘋果的意思啊!妳放一顆金做的蘋果跟一顆蘋果,三歲小孩他要選哪樣?現在金價又剛好在漲(師父笑,眾人笑),因為他不知道啊!馬上吃得到的對他比較好啊!他哪知道那個黃金的價值?
所以,在這個時代很難去講一乘圓教的原因在這邊,也不要說一乘圓教,連大乘佛法都很難講,真的啦!所以世間法為什麼做善事的族群比較多的原因在這邊,因為善事是世間法、對法嘛!所以比較貼近現在人的需求。做善事你會有福報,大家都要福報,你跟他解釋功德是什麼,他就不要了!「功德需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我就是要福德,你跟我說功德是自心清淨,不然就沒有!那這樣我不要!那是功德大還是福德大?(師父笑)……。有功德一定有福德,有福德不一定有功德,問題是他不了解,他要福德,不要功德。功德跟你布施多少錢無關,功德跟你的清淨心有關,對不對?所以慧命重要在這邊,那少善根福德因緣就不容易契入高度慧命,所以這都要隨緣啦!隨緣啦!
所以也包括跟你們分享那時候李叔叔跟李媽媽下去南部算是把我們抓來這(師父笑),我本來有推了差不多兩年嘛!我的說詞是因緣具足再說啦!那因緣當然就關係到很多層面嘛!第一個這邊有沒有人需要再說,不需要我們來這邊幹什麼呢?所以佛法都是隨緣。那一方面是我以前住的地方更南邊,要上來一次就要〔搬車過嶺〕(台語:意指翻山越嶺),那是不是無形中浪費的很多時間在通勤上?我覺得這樣不是一個有效率的人生,要學法,只要有心,到處都是,不一定要我來嘛!我是這樣覺得。後來兩年後真的沒辦法了,好死不死就被人家找去高雄(編按:2009年有同參提供師父住所,邀請師父到高雄居住),又更接近這邊了,這樣就沒有理由了(李叔叔、李媽媽笑),又住在高鐵附近啊!就很聰明的問:「高鐵離你們那邊近不近?」「近啊!」啊就……(眾人笑)。那那個時候也沒有擔心有沒有人要聽,只要有一個人要聽我就講,如果沒人聽我就不講,很自在啊!當中也沒有得失,那我們只是強調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當中沒有對價關係,就是沒有條件但書,要來自己來啊!要走自己走啊!彼此互相自在!所以絕對不能去攀緣,攀緣是錯誤的人生啦!那隨緣妳命裡本來有的就有啊!你推都推不掉。我就跟你們說一個世間的例子:電視很多在報情侶嘛!那相信很多人都談過戀愛,你如果遇到有緣的,不管你怎麼打、怎麼罵他都不要走,很奇怪啊!當然我不是叫你們要這樣(師父笑,眾人笑),我是比喻啦!他就是不走啊!那無緣的不管你怎麼跟他掏心、掏肺,他都不要管你啊!所以,「緣來勿拒,緣去勿留」,這樣自在人生,你本來就沒有嘛!那如果你付出了還是沒有,那只是回歸原點而已嘛!你也沒有失去嘛!因為本來就沒有,所以萬法皆空啊(師父笑)!
所以說人生不需要計較啦!只是說有時候不捨眾生迷失,這是實話,我跟同參說過好幾次了呐!我說如果我跟你們講真話,說學佛是為了什麼,可能一大半的人都不學了(師父笑)!學佛就是讓你們學做明白的人,過著一個正常平凡的日子,那個叫做學佛!那很多學佛的人不是這樣,他要求神通啊!特異功能對不對(師父笑)?特異功能就是有別平凡嘛!你跟他說學佛就是過著平凡正常的日子,這樣他哪要?學佛就是可以布施,大富大貴對不對?平凡就是叫你不要去貪這些有的沒的,這樣他哪要?都不要了。所以,現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佛教徒又都不要學了……。
一乘圓教就是教你直接作佛,那作佛的學分比較簡單,也比較難,兩個字而已比較簡單,菩薩有幾個字?二乘六,十二個字對不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直接作佛多簡單?「平等」兩個字。那你如果訓練隨時隨地都平等,對待螞蟻跟我的恩母一樣,對待螞蟻跟阿彌陀佛一樣,對待阿彌陀佛跟地獄眾生一樣,禮敬、平等嘛!那時你就作佛了!就這麼簡單呐!所以你該有的能力你都恢復了啊!而不是去求來的,所以追逐神通很奇怪啦(眾人笑)!為什麼?因為神通本來就是你的本能,你去追逐什麼(師父笑)?就是說我們泡茶是為了要喝茶,你現在泡茶就只為了要那個茶渣,拿來晒了之後做成枕頭,說躺了就會好,這樣就〔乾死了〕(台語:意指口渴)(眾人笑),還要拿一個枕頭來躺?所以,泡茶是為了喝茶,本來就會有茶渣,茶渣是神通,那個本來就會有的啊!所以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是我們本具之德行,你不用去追逐,你只要恢復回來而已,恢復回來從哪裡?從如理如法的觀念、思想、行為落實,就恢復回來了。
問題就來了呐!說這樣很多佛教徒他就不要學佛了,現在很多宗教不是這樣子嗎?很簡單,只要花錢就買得到的,他就要加入,你要叫他改個性他不要(師父笑)。很輕鬆嘛!我只要花錢就可以了。你要叫行十善,身不造殺、盜、邪行!「喔~好難喔!不要不要!」對不對?這樣他就不要了。可是,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事?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啊!自己耕耘,自己收穫啊!所以,「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啊!所以一般說,「命由我造,福自己求」呐!誰也不能給我們呐!如果一個人沒有福報,萬兩黃金送上門,他也無福消受,就倒了呐!所以財帛不等於福德,會賺錢的不一定用得到錢,當然這個社會也是,賺錢的跟用錢的不同人(眾人笑),所以用錢的那個有福德,賺錢的那個人有財帛啊!兩回事!(師父笑,眾人笑)要有財帛,你就布施就有了,要有福德,還要有忍辱啊!忍辱你就守得住,布施就會大賺錢。所以一碼歸一碼,因果很細微的,不是像一般說的那麼粗,在那邊叩叩拜哪會有?
我相信啦!你說的這個個案,如果他真的深入了解,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態度了。你有錢了,你好過啊!不過有更好過、更有錢的,你要嗎(師父笑)?所以有人問我們,說那玉皇上帝給你做要不要?我們覺得,玉皇上帝……,玉皇上帝跟阿羅漢比起來跟乞丐沒兩樣。那阿羅漢給你做好不好?ㄝˇ那個阿羅漢跟菩薩比起來就跟乞丐沒兩樣。那菩薩很不錯,菩薩給你做好不好?ㄝˇ菩薩跟佛比起來,菩薩就像是乞丐乘上十億萬倍勒,那誰要做?是你明白你就不做了,你不明白你就會去追逐。所以說郭台銘……不要說郭台銘,連比爾蓋茲給你塞牙縫都不夠(師父笑),這是真話啊!那我不是要得罪他!我是用這樣的人事物來跟你們做比喻,來了解那個法,比爾蓋茲跟我也不熟,我也不認識他啊!(眾人笑)對不對?我是借人事物來讓你了解背後那個理路。所以,不能因小失大,佛是福慧雙足、圓滿無瑕的那個生命體呐!那你怎麼可能只為了那整個區區地球的財富(師父笑)。我跟你說玉皇上帝就好了呐!在欲界天的第二層而已,祂的福報多大你知道嗎?比爾蓋茲你們有概念嘛!玉皇上帝祂管轄的區塊是一個銀河系,那銀河系有幾顆地球?所以祂擁有所有銀河系裡面的地球,至少啊!那你如果有能力做玉皇上帝,你怎麼會羨慕比爾蓋茲呢?對不對?好,那再上去,如果你有能力做到三界至尊摩醯首羅天王,你怎麼會羨慕玉皇上帝呢?摩醯首羅天王擁有的是十億個銀河系啊!對不對?所以一層一層比上呐!
那摩醯首羅天王用虛空法界、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行於布施,所回饋的福報、福德,不及於菩薩為人說四句偈,你怎麼會羨慕那十億個銀河系?就是這樣啊!華嚴不敢講的原因是什麼?我比喻啊!你們用雙手捧住十億個銀河系,難不難?難死了,對不對?一個地球都捧不住,要相信華嚴,比這個還難!所以,越講到真實話,眾生越不相信。我就比喻法華大會的時候,舍利弗祂至心誠願祈請釋迦牟尼佛說更高層次的法,講入一乘諦,本來都在說小乘、大乘而已。釋迦牟尼佛委婉推辭,一推一請,推請三次,結果釋迦牟尼佛就說好,我講!說之前祂就先說明為什麼本來不講,因為有很多人會離席、會不想聽、會覺得我亂講,我依義不依語,結果舍利弗不知道,祂說這麼好的法眾生應該要聽到才對,所以就祈請。結果釋迦牟尼佛開始說一乘諦,說著說著五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退席,說祂在講那些有的沒的(師父笑)。對啊!所以,那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跟釋迦摩尼佛少說也三十年以上了呐!都還沒辦法理解一乘諦呐!就是說一乘圓教,所以我們也不太敢講。我常常跟眾生講,你們聽而無聽啦!那我就說而無說啊!那我期待我隨便說說就好,你們也隨便聽聽了(師父笑,眾人笑),彼此不要有負擔啦!該存檔去你的硬碟,就是你的了啦!你也不必計較;那存不進來的,表示我們聽不懂,我們也不必去追逐,那把我們存檔進來的好好去落實,我們又拓寬了,就又可以存檔了。
所以佛度眾生,跟你說實話,實無眾生可度啦!(師父笑),唯眾生自性自度啊!我那有度眾生(師父笑)?所以連佛都沒有度眾生了,我怎麼敢去度眾生,對不對?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就很有氣魄啊!二十四歲得到衣缽,五祖弘忍就跟他說趕快逃,不然就會被寺廟裡的人追殺,要搶衣缽。六祖說:「我是從嶺南來的,不識路!」五祖就說:「師父我會帶你一段。」就把他帶到渡船上,並為他把艣(櫓)搖船,五祖並說:「合是吾渡汝(應該是我來度你)。」六祖很有氣魄的回答: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唯是自性自度。」我來顧船!不依靠人的(師父笑)。那說到法,連那時候的人都有點不相信了,更何況是現在的人?現在人的根基比那時候的人更低,根本就不大相信,所以「自性做佛,自心是佛」啦!唯是自性自度,實無眾生可度啦!可以講的都是方便說。當年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完了才說:我什麼都沒說喔!如果有人說我說法,他就是毀法謗佛喔!我都沒說喔!那我們現在如果落在意識形態會去怎麼解釋?明明講了四十九年,又說沒講!粉飾太平!那就是不了解法嘛!那如果了解的人就知道祂說的是方便引導而已。指月!指燈光啊!我的手指指燈光是要你們看燈光,你們看我的手幹嘛?所以我哪有指?當你看到了,我沒有指了,就是因為沒看到,才認為我有指,是不是這樣?所以一方面也破眾生的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破我執嘛!所以,分別亦非意。
有時候他們聽我私底下說法可以很暢快的一直說一直說,但是在有一些場合就沒辦法了,就是像你們說的,考慮到諸多的族群(師父笑)。所以我們常常要進進退退去拿捏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你們就自己去體會,平衡的人家都聽不懂了(師父笑)。所以現在要好生存要說什麼法你知道嗎?要好生存喔!要賺錢〔呷百二〕的(台語:意指長壽)要說什麼法你們知道嗎?說善惡法(師父笑,學員笑)!對啊,不過不究竟!所以他們來的時候我也叫他們不用有心理負擔,沒有人最好,當然我是依法來說,我比喻好了,你們去聽一場三千人的演講比較能得到東西,還是家教(一對一教學)?
學員: 一對一!
師父:那人越多不是越差?
李叔叔: 不一定啊!
師父:這算根基好的,所以沒差啊!那為什麼?因為力道會分散!要不然我剛才不是說了一個例子,他們私底下暢快啊!那個法都很高很高!但是這樣也是方便說啦!因為「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唯眾生根器有利鈍之差」。只是說我們在個別協談跟大庭廣眾講時那個暢快度不同,因為個別協談的時候,你的所有的體、相、用、因、緣、果統統瞭若指掌,針對你這個個案一直說一直說,所以你那個吸收度讓你充滿整個身心(師父笑)。不過我是在分析給你們聽而已,那當然實相應對還是隨緣嘛!所以對我們來說是沒有差別啦!對眾生的角度來說有那個等差。
所以法是怎麼樣?本來是無一法可說呐!「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哪有一法可說?眾生若無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即無八萬四千法門!因應眾生八萬四千層塵勞煩惱,才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因應對施嘛!所以法是藥,對治眾生之病嘛!如果眾生無病,何來一藥可用?中醫也沒聽說過有先把藥準備好,等十年後眾生有這個病才來服用的,都是先看你有什麼問題,才開出藥方讓你服用,法就是這種東西!所以,你如果沒問題,我們就沒說了,就這樣。當然不是說當下這種問題啦!指的是如果眾生的狀態都沒問題了,就沒有一法可說啊!不然變成唱獨角戲,不是很奇怪(師父笑)?
所以為什麼從我們的角度會去感恩諸位佛菩薩來示現,知道嗎(眾人笑)?你想嘛!我在一月九號有一場演唱會,他去當我的鍵盤手(指學員之一),啊我們的族群都比較有趣,我們的演唱會不只是有音聲而已,還有一些搖滾樂是我自己寫的,那很多同參不知道,沒有看過我們表演那些,聽到要辦演唱會都會直接想到是音聲那些。那一群人還是很寧靜祥和坐在那邊聽,那如果是張xx歌手來唱,一定就倒了(眾人笑)!她是要大家High的,大家都……(很寧靜祥和)。大家也是有夠厲害!我們在唱比較搖滾類的,他們仍然覺得很寧靜祥和(師父笑,眾人笑),那也不知道是我們唱得不好,還是真的這麼寧靜祥和,突破搖滾樂的侷限啦(眾人笑)!因為水結晶聽搖滾樂會變醜,那聽我們的搖滾樂好像沒變壞嘛!(大眾笑)所以感恩的意思是這樣子啦!如果沒有人聽,你怎麼講?所以諸位諸佛菩薩示現來成就我辯才無礙、樂說無礙。那如果沒有你們,我也沒條件說,所以就需要遇到想要聽的,我們才有條件說。
所以,基督教講「施比受更有福」,那我們把它微調一下,叫做「施與受同福」,所以大家在交會互放的光亮,誰也不必去區分誰的光亮比較亮,兩個都一起放光明就好了嘛!和合無諍啊!對啊!不然我們這個房間裡這麼多燈,我們還要去分別哪一盞燈比較亮嗎(師父笑)?就彼此發光把這裡都照亮就好了,所以生命的存在就是這樣,那沒有爭辯、沒有高下,只有主伴,主伴圓融。那主非定主,伴非定伴,哪一天我也來做一個善盡職責的聽眾啊!那今天是剛剛好你們來成就我,所以我坐在這裡講,這樣而已。
奇霖師兄:那我們今天……師父已經說了兩個多小時了,是不是應該讓師父休息一下……,那請問各位應該沒有還有什麼問題了吧?當然對我是沒有啦(眾人笑)!那對師父……
學員:師父,我有一個比較關係到朋友的問題。我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之前跟婆婆的關係很不好,所以去年離家稍微避一下,那現在的問題就是他的婆婆跟公公都有輕微的老年癡呆症,我朋友的婆媳關係是一個對立關係,每天都是很兇的這樣對待,所以她有去尋求算命的,那個算命的跟她解釋在前幾世的時候,跟這個婆婆有結惡緣,所以現在就有一個果報。我朋友現在的心態就是說,是不是要用忍耐的心態來化解?
師父:要理解,而不是愚昧的忍耐,忍辱跟忍耐不一樣,忍辱是一種寬容,它不是一種壓抑,壓抑久了就像鯀治水(編按:鯀為夏禹之父,當時以圍堵的方法治水患),潰堤會更嚴重。
學員: 她自己有一點憂鬱跟躁鬱……。
師父:對,所以她要去明白、要去了解,了解你們所謂的諸法實相,了解越深入的人,越自自然然會做到,不了解,你說破嘴都沒用。那算命的部份我剛剛講了嘛!沒有什麼不好嘛!過去生如果有這個冤結,那,未來要怎麼辦呢?所以如果可以透過這個算命的結果,能夠讓你釋懷,那算命是好事。問題就來了喔!那你有後面的配套措施嗎?如果沒有,有時候就會徒增困擾。那如果有怎麼樣?要從哪裡做起?要去了解啊!
那妳的角度怎麼辦?妳的角度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啊!妳的角度沒辦法說服她什麼,妳的角度卻可以幫她做一些功德迴向力,用現在的說詞,能量啦!妳自己長養一些能量迴向給她啊!迴向是古早話,就是傳輸、給予的意思。那重點就來了,妳要「會」啊!才有東西給她啊!對不對?「會」的理論方法在於專注、清淨,換言之,妳如果是在念經或念佛,就要念到清淨、專注啊!迴向就有用了;那妳如果念到很操煩,這邊又接個電話,又做什麼的,你迴向就沒有那個力道了!那依法不依人,《地藏經》跟我們說,做迴向給予人的那個人,自己本身得六分,受的人得一分嘛!所以七分之六是你得,七分之一是她得。妳就反問自己嘛!我做了這個功課,我有沒有滿滿的歡喜跟平靜?如果我六分的都沒有了,那個一分的怎麼得?那如果妳覺得很歡喜,妳的歡喜程度是七千分,那恭喜,她就得一千分了;妳的歡喜是七萬分,那恭喜,她就得一萬分了,是這個理路啊!那學佛的人很單純,就用佛的理論去解決就好了,那這個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依法不依人,最簡單了。
那當然諸多因緣啦!我只能說因果非常複雜,總是啦!我們不能期待別人有什麼轉化,一定要期待自己啦!所以我才常說,要發願做人家的貴人,我不是針對妳喔!包含妳的朋友,如果有緣,我也會這麼跟她說,要發願做人家的貴人,而不是期待人家變成妳的貴人。期待人生中充滿了貴人的那個,表示他的人生中一定充滿了痛苦(學員笑)!表示你最〔給路〕(台語:比喻能力差),所以才需要人家幫助嘛!(眾人笑)那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發願做別人的貴人就表示我發菩提心了呐!無我的人才會做別人的貴人,才願意無私奉獻呐!這時候他的能量是量大則福大了呐!無我則量大嘛!我既是別人的貴人,表示我是生命當中最幸福美滿的那個人,那我哪裡有那些苦厄?依報就隨著正報轉,就轉化掉了啊!那我們都是用這種方法(師父笑)。那過來人啦!用這種方式跟大家分享,那,世間醫生治不了的病佛都治得了,所以佛另外一個名字才叫做「無上大醫王」。可是重點就來了!「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個對象只要不信,就擋住了!就沒效了!我們現在坐在這很溫暖呐!你們走出去有多冷?有沒有十五度?十七度?我們如果窗子沒開,就認為外面不冷(師父笑),外面的冷比喻成為諸佛菩薩,祂可以帶給我們清涼,但是我們把門窗都關起來了,然後抱怨說這裡太熱,不可能會涼!類似這樣。所以,「欲得南風,當開北窗」,眾生是最重要的關鍵。那個關鍵的源頭就是那個字──「信」!
信有六個層面: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第一個要相信自己辦得到,我有這個能量,我有這個本能。再來相信佛菩薩的教誨是對的,你才有辦法去了解因、果、理、事。那第一個如果沒有,就統統免談了,就怎麼樣?該怎麼受苦,就怎麼受苦;該怎麼輪迴,就怎麼輪迴;與你看經、接觸佛教,在那邊做經懺,都沒有關係。因為佛法論實質,不論形式!所以實質就是自己要去把握住這個理路啊!所以你有發現不只是佛法這麼講,所有宗教的第一個字都是「信」啊!基督教的信、望、愛;佛法:淨土──信、願、行;華嚴──信、解、行、證。「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你沒有信,後面的善根也長養不起來!所以一旦你信了!善根長養起來了!善因則有善果!就解決了啊!只是這個過程要有耐心,掃地沒有一掃就乾淨的,掃地的過程一定會揚塵,那你如果因為害怕揚塵而不掃地,你永遠都會髒亂,就是這樣啦!所以它有一個自然周率。很多人是度不過這個周率就放棄了,很可惜啊!
所以話說回來這後面的背底,還得要善根、因緣、福德,那善根、因緣、福德,善根很難契入,因緣很難掌握,所以從那裡做起?福德嘛!那福德從哪裡來?布施啊!所以一個人只要具足三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他後面慢慢的,都可隨著時間的累積而解決嘛!那這個時間不等,要看個人的力道跟火候,那財施得財,法施得聰明智慧,無畏施得身體健康、心裡寧靜祥和,你有這三個東西,人生的問題都解決了。所以要拉回來根,而不是在枝葉花果上修剪,如果根在爛了,你枝葉花果不論修得多漂亮,明天照樣枯,一樣的意思。
這樣跟妳表達啦!當然我會比較針對妳講,因為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嘛!妳問我她的事,但是她又不在這裡,那我一直講她應該要怎麼做,哪裡有用(眾人笑)?所以佛法要務實,那所以藉由這個例子也希望妳同時可以成長,那她又撿到妳的一分功德,有夠好耶!(學員笑)。那她撿到妳一分的功德,她也得到一分的好處,所以真的啦!生命共同體啦!我剛剛針對妳講不是說我不關心她,眾生平等嘛!他都是我們內在的一顆細胞嘛!我們要有無條件的心境去為他們服務啊!只是緣要成熟,那現在因為妳坐在這邊,所以我講妳的部份多,如果是她的緣那我就講她的部份多啊!就這樣啊!就事論事。
師父:那這樣可以了解嗎?
學員:我不了解的是好幾世的……,到這世又來……糾纏。
師父:因為「因」如果沒有遇到「緣」,就結不了「果」,比如說我十年前在這個杯子裡放了一個種子,十年後都沒發芽,可是你不能否定我有放種子啊!種子是因啦!那種子要遇到水才會發芽啊!所以十年後我讓它遇到水,發芽了,所以這十年間算是空的。那妳要了解的是,十年可比十世,為什麼它是經過十年,而不是在第九年前就發芽?疑惑這個,原因就是它在這九年中都沒遇到水,那她這輩子遇到了,所以就作用了!所以,善因遇到善緣就結善果;惡因遇到惡緣就結惡果;惡因沒有惡緣也不會結惡果;善因沒有善緣一樣不會結善果。所以因、緣、果,那個時空的問題就解決了。
學員:所以那個一定會遇到?
師父:無量劫!所以四句話:「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絲毫僥倖不得。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是現在果報現前了,才在那邊「怎麼辦!怎麼辦!好困擾喔!」菩薩是在做之前就知道有這個果了,所以不造那個因,沒事情。所以這是竅門啦!那你們想要改善人生,為了得到美好的人生,那你們就要從畏因的角度,而不要從畏果的角度……(師父笑)。你只要沒有這個因,就沒有果;你只要有因,一定不等就會結果,因為緣非定緣,你一定會遇到緣。
學員:所以看了那部水懺,也是在講這些因緣會聚的時候……。
師父:對啊!所以我們說讀經在某個部份來說,不是只有在那邊〔叩叩啊度〕(台語:傻傻的一直做)而已,要去明理、明白,明白了之後我們就知道怎麼樣去做。所以「行門」越簡單越好,「解門」越詳細越好。行門就是你們在做的,做的時候要化繁為簡,你了解的時候,了解越清楚、越細微越好,越透徹越好,因為越透徹可以幫助你越簡單的信心增強。所以解行要相應,「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都不圓滿!所以兩個一定要並濟。那了解之後要做,做了可以讓你更了解,越爬越高!
版權所有 ©2016 ljzhw1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友匯網
聯繫
公告
微信掃碼
關注靈覺智慧網
關注
關於
法雨
課程
法寶
藝享
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