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時間:106年2月25日,20:00~21:30
地點:台中市北屯區后庄里庄內巷11之1號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名聞與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我們現在的人不是爭名就是奪利,而爭不了名、奪不了利的也好名好利,所以,有幸在修行的道途上,就要引以為借鏡。弘一大師講啊,「名利」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劍,砍人頭是瞬間掉地的。那為什麼我們會有名利心?因為我們眾生愚癡,也就是不明理、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不明白的狀況下,依著無始無明以來的妄見,比如自以為是、自認為,自己認為「應該是這樣,所以會那樣」,以為這些名利是爭得來的,殊不知它是我們本具之德相,所謂是德能相好。
世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本來就是完美無瑕,如智常法師所講的—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自性的覺源體本來就是圓滿無瑕,自性也就是剛剛講的那句話〜「如來」之義。清淨是什麼?清淨是「德」、圓就是所謂的「相」—德能相好,這一個相還是「圓滿」的好,所以叫做圓;「明」就是我們的智慧。所以「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我們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
那麼每一個人皆平等而有之,這一個「有」又不是依世間所有、擁有的這一個概念去認知它,因為它是「本有」。「本有」跟你想不想要沒有關係,它是本來具足,而我們世間所要追逐的名聞利養都是「想要」的層面,一旦往「想要」的層面就起了妄見,妄見不斷蔓延,以致於永遠追逐不來,殊不知你只要放下就有。所以佛家才常常跟我們講「放下即得」,「即」是即刻!那你不放下還有沒有?你不放下還是有!(師父笑)只是你不能兌現,因為你的「不放下」把你的「有」障礙住。把它障礙住並不是它就消失不見了,如果是消失不見,我們也不用修了,對不對?因為永遠修不回來。可是《華嚴》卻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亦本來成佛、皆當是佛,因此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所有的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統統是本自具足的。所以,要去瞭解我們在修行、學習是個怎麼一回事。
從本體上來講,本來無修無證,也就是不需要學、不需要修,然後再來一個我們生命的運作、造作,本來是不需要的,因為道本圓成,不必修證,見聞覺知本自圓寂。可是偏偏「道本圓成」的這一個「覺知」微妙難聞,所謂白話文上告訴我們啊,道理通俗易懂,卻會隨著時空因緣而有所變異;真理微妙難聞,卻是橫通十方、豎窮三際皆不變。那就是一個永恆的體性,就叫做真理,「真理」這件事情跟我們是否同意或認可並沒有關係,道理卻可以經過我們的同意、認可而自成一格,所以道理解決不了人生生命的問題,真理卻可以。那麼是不是透過真理來解決的?並不是!是我們恢復符合了真理後,生命的問題自然不存在障礙,所以從解決的角度又堪顯多餘。可是偏偏我們眾生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乃至於無明煩惱產生這一個障礙,讓我們好像習慣了「學習、修行」這件事情。
那麼有的人說:「沒有啊!我們從小到大並沒有修行、學習啊!」其實都有啦!我們打從一出生就在修行,只是看你是修哪一種行的差別。比如我們打從一出生就在修什麼?修怎麼要奶吃嘛(師父笑),對不對?然後學怎麼樣拿著奶瓶喝奶,媽媽、爸爸就會教我們啊!只是說那時候的學習是初階段,因為我們只是學個怎麼抓住奶瓶,我們不知道這個奶瓶在我們抓到之前的那一段過程是怎麼泡出來的。當你慢慢長大,你也開始看到了,你這個工具載體漸漸成熟,於是可以透過它去攝取、去抓住很多訊息。一旦這些訊息來到了你的生命機制,你們會轉化成你實質可以操作的這些手段,這些手段會開始累積形成了所謂的經驗值、經驗法則。然後這一個經驗就開始去生變、開始蔓延。事實上,這些也都是在虛妄見裡面,一旦講到虛妄,在佛家就用一個「假」字來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啊!那麼誰能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者即見如來!
所以,我們從小就在修行,只是不一定修得對,透過從小的修行學習,於是產生我們現在的「我」。事實上,是不是從小修行來的?也不是!是從生生世世來的,比如說我們剛出生就會哭,對不對?哭是一種習氣,那麼請問我們剛出生的時候是誰教我們哭?沒有人教我們哭啊!那為什麼我們會哭?是因為我們帶著生生世世「曾經哭」的種子,也就是說帶著生生世世「曾經哭」的經驗,你們講的經驗法則。那這一個經驗藏在我們生命的體系,也就是我們講的「如來藏」,加個「如來」就是告訴我們如來藏在所謂的煩惱裡,佛家以「如來藏」表達,一旦覺醒了,就是煩惱藏在如來裡,這時候煩惱即是菩提!
那麼是不是菩提即是煩惱?如果菩提即是煩惱,我們學個菩提幹什麼?不是又學回煩惱了嗎?所以這種話是不能亂兜的,「煩惱即是菩提」有它正確的認知,也就是說煩惱可以轉化成菩提,一旦是菩提就是菩提了,並不是菩提即是煩惱。這是一般小說家的饒舌,當我們不懂的時候,我們這樣唸著:「煩惱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煩惱」好像比較有戲演、比較有畫面,然而真正在我們修行的領域裡面就不能是這樣含糊的,或者是依循一種外在的朦朧就錯認為那是浪漫,不能是這樣,而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徹徹底底地去對治。
所以說「愛」和「慈悲」的落差也就在這邊,慈悲它是極理智的,也就是你們講的「理性」。因為生命本來完滿,是完美無瑕的,所以當在講「極理智」的時候,它裡面就包含了極度的感性,可是聽好,感性不是感情用事哦!佛家之所以不講「愛」的原因就在於愛裡面涵蓋著情,而情識剎那生變,它是一種煩惱。也就是說一般講到情,這個「情」字在佛家就等於煩惱,愛裡面藏著煩惱,所以不講愛、講慈悲。可是我們世間人又疑問:「那『大愛』行嗎?」大愛藏著執著跟分別,它還是不行,它還有妄想在裡面,慈悲是連妄想都沒有了。那麼因應眾生的執著、分別見來講,有時候也方便去說「我們要有大愛」,可是大愛還沒有離開善、惡兩邊,以佛家的精準上來講,那是沒辦法了生死、出三界的!
從這一個地方我們就要拉回來,從小那一個累積的經驗,就必須在我們清楚明白真理法則之後靠著自己去把它破除掉。所謂是「知見立知為無明本」,我們會常常加一個「立知」,「立知」白話一點也就是叫做你們的定義、意識形態的認知。本來知見頓現是所謂的一真法界,那沒有問題,沒什麼煩惱的感受,一旦我們立了知之後,開始把這一個美好的世界給扭曲了。你看,知見立知為無明本,「無明」是佛家用詞,它另外一個用詞叫做「妄想」,所以妄想從哪裡來?從你「知見立知」。那這一個問題對世間人來說又很難理解,於是常常又要追問:「為何會有妄想?」當下這個「為何會有妄想」的念產生,本身就是妄想。所以,會理解的人他就知道了,妄想從哪裡來?從你「為何會有妄想」的這些概念來。
可是,我們常常又會說:「如果我不問一個『妄想是什麼』,我怎麼去超越它、解決它?」你看,依妄止妄了不可得!依妄止妄徒增妄,又再增加一個妄,統統不行。所以佛家才告訴我們放下就好,放下就是你不要理它,就好比很多人在做功課當中,對於這些學佛的課題、課業會有很多妄見不斷產生,然後就想著:「我怎麼對治妄見?」你想一個「怎麼對治」,這個「怎麼對治」的想法本身又是一個妄念,你對治得了第一個,卻又產生了無數個。那麼這一個妄還是我們於彈指之間能夠去感受到的念頭,它還有三百二十兆個細緻的念是我們感知不到的,那些也統統是妄念,如果你瞭解了,你會發現那是很可怕的事情!那我們又說要「去妄念、存正念」,什麼是正念你也不必理,你要問個「什麼是正念?」它就又是妄念了。所以說依現在人的知見跟根性,要以禪修入法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們現在就必須要怎麼樣?既然禪修的「參」沒辦法,那就好好地用「行」嘛。世尊教著初學佛法的人要從哪裡入手?從「行門」,也就是從「放下」著手。那麼還有一個「看破」,對不對?那是對於比較高層次的人或者是所知障比較深的人,祂用善巧方便令其看破,也就是從「解門」入手。「解」跟「行」在佛法的專有名詞就叫做「止觀」(觀止)。你們常常聽人說要「內觀」,「內觀什麼?」「內觀我們內在的光。」「你內在的光從哪裡來?」「眉心這裡。」那你把眉心打一個洞,再用攝影機進去裡面看看有沒有照得到光?然後照不到光,「不是那個光,『光』是『佛』的意思。」「哇!原來你內在有另外一個佛啊?!」所以這些統統是修行的一種誤區,你不過是放下就好了嘛!但雖然是一個誤區,對於某一個層面的修行的概念,它又是一個善巧方便的誘導。
所有的能行之法統統是誘導,畢竟嘛,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啊!一切所見法,但以心作主,統統是我們的心現識變、心的造化。所以放下什麼呢?放下你那一顆會蠢動的心,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這是最根源處。剛剛講過,這得要有根性的人才能有辦法辦到,因為這是理解到「觀照」的這一個理路的人才有辦法,起觀照力嘛,解到極處了。我們沒辦法,那就只好從生活上的行儀著手,就必須要守持一種規範。儒家講「禮」、佛家講「戒」,戒、禮是一樣的意思,只是它的深度不同。以禮行持,我們能夠在六道三界裡面做一個比較幸福的生命體,若是以戒行持,你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而不只是在三界裡面做個幸福一點的生命體。
在三界做一個幸福一點的生命體,你終究沒有常時保存在佛念裡面,一旦福報享完了還是會往下墮落,往下墮落就是六道輪迴啊!我們說如果你過去是天道,你往下墮落就包含人道,比如現在這一輩子變成人了。所以以前常常有喜歡算命的女士們,算命仙嘴巴都很甜,往往算了之後就說:「哇!不得了,你過去生是王母娘娘身邊的第一號仙女。」還第一號的哦!第一號還掌管一群小仙女哦,你旁邊就有一群小仙女。然後接著說:「喔!你們是不是常常有三姑六婆一起去喝下午茶,你們那一群就是同一個地方來的。」常常有這樣啊!
然後大家就講得好開心,姐妹們嘛,這些三姑六婆叫做「姐妹們」(師父笑)。我去算命啊,說我是第一號,回來就趕快召集我的小仙女們:「去喝下午茶,今天大姐心情好,大姐買單。」第一號請客啊(師父笑)!然後開始:「哎呀!人家算命先生說你是二號、你是三號……」大家就非常地得意開心,反正仙女怎麼樣都比人好,即便是最末後一號的也很高興,對不對?殊不知那種高興是何其悲哀之事,算命仙就不忍告訴你:「你們統統被退學了」!
過去生當個天神,這一輩子不是留級……留級是什麼意思?留級就是你還在原來那個位置,並沒有升上去。那還不錯哦,可是通常仙女下凡……「下凡」好像很好聽啦(學員笑),仙女下凡好像有什麼不得了的任務一樣,結果現在你們被聲稱仙女下凡的人有哪一個真的是任務不得了的?自己煩惱、憂慮、牽掛一堆的都是這一種。什麼愛人愛不到啊,沒辦法,因為我們是仙女,仙女的品質、眼光在頭頂上(學員大笑),而居於下方的人……因為眼睛又不是長在這裡(師父仰頭指著脖子靠近下巴處),所以看不到,感情就又變不好……什麼都有得說。總之就是沒人意會到:「我是被二一」,二一是被退學了,不是當掉而已哦!天道的學校你沒資格讀了,所以只好掉下凡間來。
那我們在凡間又不懂得補習,就是說世間人也有重考,重考的人有的有補習,他力爭上游,哇!終於覺醒了,也就是說開始很努力了。好比考大學,依我高三的成績稍微努力一點,我可能考到末後的學校,結果一不小心,我被刷下來,因為分數不夠。這時候如果力爭上游,可能重考又可以考上第一志願,如果能夠這樣也不錯哦!所以人身難得,當要去把握!好,不管你們是天上的將軍、仙女下凡,或者你是三惡道的「豬隻」,加個「隻」比較不那麼難聽啦(師父笑),或是餓鬼道、地獄道上來的,統統一樣,只要你能當人都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佛告訴我們:要當人猶如爪上塵、盲龜浮木、須彌穿針,就是這麼難!「爪上塵」是卡在指甲裡的灰塵跟地球上這麼多的泥巴相對比,你看那個機率多難!然而現在的人類多數難以體會這一件事情,你說現在人類越來越多,以前是幾億、十幾億,現在慢慢慢慢一個億、一個億一直增長,增長到七十幾億了,對不對?人滿為患!可是你也要去想,佛不是指這個地球,祂是指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你能當人的狀態是多麼地少。
那你去看看,就以太陽系的幾顆行星來說,地球的行星兄弟姐妹有幾個?七大、八大?反正很多顆行星就對了,還有一些衛星統統算進來,依我們現在科學家的探索有幾顆有人類?現在只知道地球,其他的是推測,那如果人很多也不用推測了,哈伯望遠鏡隨便飛都能照得到,所以表示人很少。那麼有些星球是沒有人的,可是它有沒有生命?它是有生命的!你從佛法告訴我們的高度科學的立基就可以去明白,有依報必有正報,只是正報是哪一類的正報而已。所以土是依報,「土」以現在人講的星球就是依報,那它必有正報。
所以你說月球有沒有嫦娥娘娘?搞不好有啊!要不然每年都有人在拜「月光菩薩」,是不是?只是很多是在不同維次空間,我們看不到,可是祂存在。而我們在任何空間之所以需要「慎獨」的原因就在這邊,因為不同維次空間重疊在一起。異次元空間有的有緣見得到我們人類,我們人類有緣的也見得到異次元空間,單看「緣」決定。那麼有的是依修持,修持能決定,這個「修」還是方便,就像我們前面講的,本來無修無證,為什麼搞到現在要修要學?因為我們現在必須學一個「怎麼把我們原來的知見丟掉」,多一個這種東西。那麼如果你是上根人,聽到這句話你已經學到了,學到什麼?就直接丟掉就好了!
最近我們常常在跟同參們分享,真正全天底下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學佛」這件事了。你們知道學佛學一個覺悟,學一個方法手段讓你辦到「覺悟」這件事,那這一個方法手段就叫做「放下」。那因為我們放不下,才要多一個看得破、明白瞭解,所以明白瞭解就又必須要有一點點信心,你才有辦法辦到。《華嚴》四分證裡面告訴著我們「信、解、行、證」四個步驟,你要有信心、你要有信仰、你要相信因果理路、你要相信世界的存在必有其體性,對不對?所以有事、有體、有因、有果,加上對外在這一些諸佛菩薩的教誨。那當然,第一關鍵就是「信自」,你對自己要有信心:「我辦得到!」
那麼「我辦得到」還是次等信心,第一等信心就是「我本來就會」,為什麼?因為佛告訴我們了,「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那個「本」把它括號起來,就是我本來就會,而不是說我慢慢學得會。那我們現在多一個學,就是學一個最後能相信或理解「我本來就會」這件事情。你看,眾生多麻煩!如果我們能夠老實一點,依循這些古聖先賢交代我們的手段,那就直接做就好了。直接做什麼?做一個「沒有煩惱的心」,方便假名叫「清淨」。我們明知道要清淨,又不知道從何做起,因為我們的經驗法則……你看,又是經驗法則,我們的經驗法則違背了這一件事,以致於我們又要花很多時間去除我們原有的經驗法則,把它給卸除掉。
也正因為沉積得太厚,必須要不間斷,所以要多一個什麼?訓練!不斷訓練,不斷行持就是不斷訓練,不斷做、不斷做,做到最後,我們就會不知不覺的淡薄許多,淡薄了許多,這個清淨心自然顯現。為什麼加個「自然」?因為它是本有的,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後所提出來的報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六祖壇經》開宗明羲前四句話已經講完了,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看,多麼直接了當!
他告訴你,你的菩提自性……「自」是你自己嘛,那個菩提就是你的智慧,本來就是清淨圓滿無瑕,你自己啊,菩提自性本來清淨!那怎麼做呢?「但用此心」你就直接了當用這樣的認知,你就直了成佛了,講完了啊!講完了,下課了(師父、學員笑)。你看,當時可能也遇到和現在一樣的境界,講完之後,底下的官員們、僧眾們、這些善知識們:「啊?」(師父兩手托住下巴)這樣,(學員笑)一個個用朦朧的眼睛看著六祖惠能大師,這怎麼辦?好吧!再開始補強,所以「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其實「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在前面,他已經講完這一個事情之後才告訴你「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然後就講、講……講一大串,講了整部《六祖壇經》,統統只是告訴你:「你只要放下就好了,你不用去學。」
所以修道這一件事情跟我們的學歷沒有關係,跟高矮胖瘦、男女老少統統沒有關係,跟你是什麼族群也沒有關係,跟你是哪一星球的生命體統統沒有關係,就是跟你自己願不願意放下有關係!那麼我們憑何而能證明我們會放下?這時候就是依業相來檢測了。什麼叫業相?我們顯現出來的境界相就叫做業相。境界相是什麼意思?就是相對於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自己遇到的人事物的總合就叫做業相,你的跟我的不一定一樣。事實上,全世界找不到兩個生命體是一模一樣的啦,有重疊的部分,那個叫「共業」,個別的叫「別業」。「一樣」加上「不一樣」,它就叫做不一樣嘛,對不對?所以找不到彼此相同的。依據這一個理論,原理上跟事相上都一樣,有N種維次空間的存在。因為真理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起心動念就產生了世界(境界相),這個境界相也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維次空間、空間維次。
科學家依理論推測也告訴我們,現在比較先進了,二、三十年前,我們所聽到的是十一度空間,整個宇宙有十一個維次空間,可是現在的量子力學家先進,他用高度數學的論據去推測到理論上有無數度的空間,可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在佛法的高度科學講得更細緻,它告訴你「心現識變」,就是因為找不到任何眾生有一模一樣的念頭。如果要達到一模一樣的念頭,在什麼地方找得到?在常寂光淨土裡找得到。我們眾生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的長相的人嘛,你們說:「很像!他很像他!」那表示也有一點點不一樣。雙胞胎很像,但還是不一樣,這表示他們的起心動念不一樣,所以都是念頭在決定的。
那為什麼在常寂光裡面找得到一樣的?因為常寂光是佛,是妙覺如來、圓滿佛!妙覺如來是什麼?是妄想已經卸除殆盡的生命體,祂當然沒有分別心也沒有執著心,祂之所以有別於實報莊嚴土裡的法身大士這些菩薩,就是祂不但沒有妄想了,連妄想的習氣也沒了,完全乾淨的,這時候是不是一個念都沒有!那祂們都一樣就是因為祂們一個念都沒有,所以一樣,在起心動念一個念跑出來的時候,一定是不一樣的念出來了,於是就產生不一樣的境界相,這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業相。
那麼我們放得下、放不下就從當中檢測,當我們遇到境界相現前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起煩惱、憂慮、牽掛?如果會起煩惱、憂慮、牽掛,表示我們根本放不下!那你要怎麼對治?就是從會起煩惱、憂慮、牽掛的那一個境界相直接對治,這樣就是真修行人。而我們現在多數的修行人剛好違背,「我遇到會讓我起煩惱、憂慮、牽掛的人事物,我趕快逃!我永遠保持不起煩惱、憂慮、牽掛。」你能逃到哪裡去?去山上找個山洞,然後拗腳、拗手地坐在那邊,最後呢?最後你還是會起煩惱,因為好黑,好怕哦!(師父笑說)那些統統是煩惱,還是得去面對!所以最後是從那一種最淡薄的又修回來,來來去去、來來去去,生生世世都在幹這一件事情,以致於產生「六道輪迴,求出無期」這件事。
那麼我們瞭解之後呢?我們當然不要再浪費時間,直接對治掉就好了啊!所以二六時中所行之處、所在之處統統是學修處的原因在這邊。佛經在形容菩薩就是這樣,菩薩所在之處無不是學處、無不是行處,「行」是修行的意思,那祂的「學」是什麼?祂的學當下成就後得智。如果我們沒有斷盡煩惱,我們比照菩薩所在之處無不是行處、無不是學處的那個「學」,我們成就的是知識、常識,最後換來的是煩惱、憂慮、牽掛,因為我們的根本智未證得。而要證得根本智,你還得先把「學」放一邊,要直接「無學」!
所以,古師大德才用一些方便善巧的語彙來告訴我們,什麼意思呢?叫我們封眼、封口、封鼻、封耳,就是把你的六門全部封住,封住之後,你開始沉澱。你這一個器皿、這一個載體以前起心動念無數嘛,把你裡面的灰塵一直在攪動,讓你這一杯水不得清淨,以致於沒有作用。那麼開始全部封住就是不動性,你去從外相符合回來,所謂是「何期自性本不動搖」,本來就無動搖啊!可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一直在擾亂、一直在動搖,於是違背了。所以這時候依外面的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把這六門給封住,封住之後,久了你自自然然沉澱下來,當你的清水出來的時候,你自然清明。那麼這也就是成就根本智的手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有這一個冥合的點。
我們古老祖宗很多教學的手段,來到這一輩子不是被誤解就是被否定,視為糟粕,在內地叫做「拉基」,看成垃圾一樣,如果我們現在的人再去揀起來用,有西潮的概念思惟的人又會認為是一種八股,是落伍、過時、LKK的事情。那麼這時候就要看修行人本身的定見了,如果他沒有定見,他隨時會被這些知見給動搖。是動搖那一個「本不動搖」嗎?不是!是動搖那一個「本來會動搖」。為什麼?因為「本不動搖」是你的自性,誰都動搖不了,我們的自性本來還是存在那個如來體性。那動搖的是我們的知見,知見是在「妄」,所以你的妄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雜,越來越雜就把你的定性裡那個本性(自性)給矇蓋住,但即便矇蓋住,其實自性還在,這是我們再三強調的。
也就是說我們迷了,就好像看電視一樣,我們看了電視頻道裡的節目之後,我們忘記了那一個屏幕始終如如不動,那一個屏幕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真如,而我們的妄想就像電視節目裡演的那些形形色色。那麼你不知道只要把它關機,你也不影響這一個真如的屏幕,就算你不關機還是不影響。為什麼我們多一個關機的概念?因為我們不關機就會被迷惑,所以要多一個關機的概念。那你是不是永遠關機?也不是,如果你永遠關機,那又落在一種空境裡面,人生還是沒有作用!所以這一個先關機只是一個善巧的手段。
就好比剛剛講「封住六門」的學修方式,封住六門的手段就是「一」,你修各個法門就要從一而終,可是前提它得要是對的!什麼是對的法門?就是除了這些手段以外,它還有一個方向,在對的前提都是講那個引導的方向。比如說我們現在修佛,那修佛對不對?這無法定義,因為在於你修的是對的佛或是不對的佛,應該是這樣,而不是「修佛」本身對不對,這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那如果會的人,直接講修佛是對的;那不會的呢?修佛會到地獄、修佛得不到生命的幸福美滿,那又不對了啊!會的,你問他:「修魔對不對?」是魔哦(師父刻意強調發音)!我怕你們以為我口誤(師父、學員大笑),佛跟魔發音很像,剛剛是「修佛對不對?」那現在是「修魔對不對?」當然是要看定義了啊!
那如果你的修魔是「我不幸遇到魔了」,我在修行,假設我的老師是魔我不知道,不幸修魔,可是因為我的善根深厚,只要我的老師講得不對的,我一概都不做,那他是讓我知道原來世間有這麼多不對啊!要不然我沒出社會又不知道、沒遇到!然後他解釋:「什麼不對、什麼不對,做了一定很慘,我們大家一起來做!」做了一定很慘哦!還叫我們大家一起來做,那因為我善根深厚,「哇!感恩魔老師!他不但事先提醒我還考我,不斷教我的同時還在考我。」我們現在的學制是不是先教再考?他是教的同時就在考了。那好說我也是上上根人,一聽就明白,這時候這個魔是大權菩薩大權示現來成就我的,以這一個黑法成就我「白」的體性。「黑」是形容一種比較負面的手段,可是它能成就白,「白」是形容光明面,那這樣這個魔法也對。
不過,這種方式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去契及的,即便我現在講一講,你們聽一聽,今天出去可不要特別選黑法來修啊(學員笑),你們要有定力,那是要真功夫的人才有辦法,是所謂密宗在講的「即身成佛」在染而不染的根性才有辦法!這時候為什麼強調一個密宗?就是告訴我們不能只是跟隨流行,所有的宗門教下都是因應眾生有不同根性而產生的,講到密法跟禪法,通常是針對這種根性很高的人。那麼那是以前,既然密法跟禪法的形象與眾生的嚮往抹不掉,這時候就必須在這樣一個法的前面再鋪陳很多,就是以前沒有而當今要修持所必要設下的善巧方便,這個話很饒舌,可是一定要去懂!因為如果叫你不要,你不可能啊!那叫你直接要,你又必死無疑啊!因為它太高、爬不上去,通常在爬的時候又沒有安全設施,掉下來就必死無疑,所以這時候就要設下善巧方便,正如我剛剛講的,那就補足一下安全措施嘛!
基本上,真正修密法都是法身大士的功夫,法身大士在禪法是叫做「頓超如來地」的這一種人,那「頓超如來地」是什麼?就是一念間有辦法超越六道輪迴、四聖法界,就如六祖惠能大師、密勒日巴尊者這一種才有辦法。什麼是密勒日巴這一種?密勒日巴尊者你們有聽過嗎?有些人有聽過,他是一位修密的大德,當生成就證得法身大士。那他有一個特質就是怎麼被羞辱、被折騰都不會有怨言,就是上師交代什麼他就做什麼。上師「耍」他,他還是很高興,用「耍」這個字哦!比如說他有一段最經典的,就是他遇到一位上師,求到了之後開始要修了,那開始修的時候,那位上師就常常叫他去搬石頭蓋房子。那你要知道哦,你得把他們那個地理環境也考慮進去,不是像我們現在海拔幾公分(師父笑),他們是海拔三、四千公尺起跳,西藏地區嘛,尤其在阿里那個地方,一般講後藏。
那麼他的上師就叫他從山下搬石頭到山上蓋房子,你看,以前又沒有起重機,是用人體這樣搬搬搬,光是搬,我們就喘到不行了,對不對?高山症都來了。那麼他搬、搬……蓋好了,他的上師說:「不對、不對!我講錯地方了,是那邊!」他說:「哦!是那邊。」他就又去搬石頭,從山下搬石頭去那邊又蓋了一棟。「不對、不對!我的意思是說你要把這棟的石頭拆下來,再搬到那邊去蓋。」你看,你會不會煩!哪有這種老師?但是他沒有這個概念,他就是「喔!知道了」,然後把原來蓋的那棟房子拆掉再搬過去、再蓋。上師又說:「不對、不對!我的意思是說你原來蓋的那一個房子拆掉後,那些石材要搬到山下原來放的地方,再從那個地方搬到山上那邊蓋才對。」你會不會煩死!他一樣照辦,搬、搬、搬。
搬完之後,「哎呀!那邊還要蓋一個、那邊還要蓋一個」,他又去搬來蓋。然後有一次就說:「錯了、錯了!全部拆掉、全部拆掉!」為什麼?這次又什麼理由了?「因為我喝醉了!」上師喝醉了,所以講的不算數。就折騰來、折騰去,然後搬到背都爛了,可是他還是沒有怨言,搬來搬去、搬來搬去。這只是其中一個小橋段,意思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忍辱度!學法要成就的一個基本關鍵就是要忍辱。那忍辱是沒有條件但書的,忍辱是沒有在問合不合理的,如果都合你的意、合你的理,那就不叫忍辱了,所以他能夠當生成就。就像 釋迦牟尼佛在當年忍辱仙人時代成就忍辱,讓祂超越了賢劫第四尊佛,本來祂是賢劫第五尊。我們這個時代是賢劫,本來是彌勒菩薩第四位,但因為 釋迦牟尼佛當年忍辱仙人時代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個時候成就了大忍辱,於是讓祂從第五位超前到第四位。
所以,你的忍辱如果辦不到,你精進的效果是出不來的,「精進」沒有,你的禪定、般若統統沒有!因為佛法這些排列組合都是後後深於前前,後面的比前面的要來得有深度。那忍辱又介於中間,在行持菩薩道的六度萬行裡面,它是一個承先啟後。意思是說我們布施做得再好,我們持戒持得再好,只要沒有忍辱,我們永遠不能成就。那麼這個成就最低標是「了生死」,所謂的「出三界」,也就是出六道輪迴的意思。我們布施、持戒能夠升天,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你得要有從忍辱一直到禪定的功夫才有辦法!到了禪定,你的四禪八定又不行,得要到第九次第定,所以這一些學分都是很清楚明白的。
那為什麼我們要瞭解這些概念?如果你不瞭解這些概念,你就會又自認為修行是怎麼個樣子,然後就永遠會去挑軟杮子吃,牙齒永遠健壯不了,就練不出真正的修持的功夫,也就是說永遠了無功德。福德偶爾會有,福德來的時候我們又貪著,貪著迷戀去受用它叫做享受,那時候同時在折福,折掉了之後,一旦我們的祿殆盡,人就亡了!現在很多人是這樣亡的,不是他壽命到了,是提前結束哦!那有沒有這回事?有啊!「祿盡人亡」你們聽過嘛,因為他的祿都沒有了。祿就是他的福報,受用的資糧都沒了,他怎麼活下去?當然是活不下去了。所以「祿」跟「壽」要等濟,要不然兩邊會互相影響來、影響去,不管祿或壽統統是福。
六祖大師告訴我們:「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專指「了生死」這件事情。那了生死通常後面會加個「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是指最低標。如果不講「出三界」,單講「了生死」就可能又含藏著「出十法界」這一件事情,這個功夫又必須更高。那這個事情福報救不了,必得要功德,功德是什麼呢?功德的最低標是清淨,佛家告訴我們「淨極光通達」,剛剛我們講的清淨都不一定到極處,那麼淨極~清淨心到極處,光通達〜「光」意指的是智慧,智慧就通達無礙了,所以那時候是不是叫做「佛」了!通達無礙你就可以運用智慧解決一切人世間所有的障難,我們只要辦不到「清淨」,我們就永遠辦不到「光通達」這一件事情,所以生命就永遠有苦厄而不能化解。
剛剛前面講的,我們為什麼要把六門封住?就是為了「清淨」這一顆藥。六門封住就是所謂的「煩惱無盡誓願斷」,當我們誓願要斷煩惱,卻不去做「封六門」的這一個功夫,我們就永遠斷不了。甚至法門無量也學不了,即便我們也誓願學,對不對?那我們都在發空願、立空誓!比如說你跟人家承諾、打契約書,那這一個契約書是跟誰打?是跟自己打,所以你永遠在違背自己,然後那時候人跟自己就會常常有衝突,現在的人就是這樣,要不然怎麼會有憂鬱症這種事情?
我們說:「我從小長大的環境造成我憂鬱症」,那「環境」很倒楣(師父笑),我們的「環境」都會傷害人!可是瞭解真理之後你就知道,環境是誰創造的?是我們自己啊!所以是誰造成我憂鬱症?就是我自己造成憂鬱症啊!那是哪個你自己?是不明理的那個你自己。所以,要解決憂鬱症不用吃藥啊!你只要去明理就可以了。正因為我們不明理,以致於要多一個「學」,這個階段性的善巧方便是可以被允許的,然後慢慢的學。那學要正確,學一個佛理、學一個聖賢的知見,聖賢是過來人,他們明白,差別只在於明白的深度不同。
我們既然要明白,得要明白到最高極處,要不然即便解決了憂鬱症、躁鬱症這種事情,我們也解決不了我們「生命痛苦」這一件事情。至於六道輪迴是怎麼產生的,這又得要去理解它,所謂娑婆世界六道輪迴這些概念統統得要慢慢地去理解。娑婆世界有十億個銀河系,這十億個銀河系特別地染著,但是這個染著我們還可以堪受,堪受就是堪忍,「娑婆」是印度話,中文叫做「堪忍」,娑婆世界意指堪忍的世界。以空間性來講,它是十億個銀河系,以它的質性來講,叫做「還可以忍受」,可是已經到達了臨界點!如果我們沒有去深入瞭解這一個原因始自何來,我們還是解決不了它,畢竟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你才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佛法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你看,愛!情!也就是煩惱不重你就沒有娑婆世界了。心不一不生淨土、念不一不生淨土,也就是說我們念雜就煩惱,所以產生娑婆世界,那麼「念一」攝受回來,你就產生淨土。那你就知道,你們要去極樂世界要「念一」在哪裡?「念一」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又以阿彌陀佛做代表,所以你「念一」在阿彌陀佛也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依報報土,阿彌陀佛是正報,你念正報念到你自己也是正報〜阿彌陀佛的正報,你此時此刻、此地就是極樂世界!
要去極樂世界,會的只在一念間,不會的就算無量劫也去不得,發明再多太空梭都沒辦法,還沒飛出大氣層就已經爆掉了。所以現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已經不用太空梭了,你們知道嗎(師父笑)?就是因為之前那些爆炸,實在太浪費社會資源也太危險,現在都發明無人了嘛。那麼要去極樂世界你不能靠無人的哦!什麼是無人的?你們家裡那一台念佛機啊,「南無阿彌陀佛……」(師父模仿唱誦的曲調),對不對?(學員大笑)天天在那邊唱,有藍色、紅色、白色……一堆,那個念佛機是在提醒你,並不是你把它擺在佛堂一按開關下去就可以去極樂世界,沒那麼好的事!你說:「現在我斷氣的時候,它還播著。」你若不修,當你斷氣時,冤親債主就在那個時刻讓念佛機斷氣(學員大笑),真會這樣吶!
就好比說以前,我們常常身邊有一些同參的朋友難免生病了,遇到業障現前、冤親債主現前,然後生病送進醫院,怎麼檢查都檢查不出原因,可是卻生命危急,那這時候都沒辦法了,或許已經求神問卜,也都沒辦法了,通常是都沒辦法了才會輪到我們,對不對(師父笑)?然後這時候就找來元和妙音嘛,好說你們這些大德也有發心做這些播放器,有的病房要拿手提音響進去還不方便。那這是現在有播放器,以前還真得拿手提音響播放CD,這種例子好多。還好不是進加護病房,通常要等待的也不會讓你留在加護病房嘛(師父笑),在普通病房或是安寧病房。
然後手提音響就拿進去,「聽說這音聲可以淨化一下我們生命,讓我們更好。」結果就播啊,怎麼按都播放不出聲音,你看,是不是冤親債主讓機器斷氣?他知道這個機器一播就有救了啊,那冤親債主不甘心:「這個人平常都不練功、不修行,做人也不太好、不太良善,就算他良善,對我也不良善。」冤親債主就是以本位立場嘛,然後就障礙!那我們人就急了:「怎麼會這樣呢?」然後就開始實驗,是CD被刮傷嗎?看一看並沒有啊,照著自己還滿好看的(學員笑),很光亮,應該是沒有刮傷。後來就拿CD再用別台機器試試看,嗯!又可以播!那難道是手提音響壞掉嗎?放別的CD又可以播,兩個分別試驗都沒問題,這時候再把《無住》CD放回病房這台機器,又不能播了,你看看!
那《無住》CD放在機器裡面,一拿出病房又有聲音了,拿進去又沒聲音,你看,來來去去折騰死了。這時候怎麼辦?很多人就又會打電話來嘛,那時候通常是小妍老師接電話,「小妍老師,怎麼辦啊?」「有這種現象?跟他拼了!」(師父模仿情緒激昂的口吻)(學員笑)對不對?跟他拼了,要有一點毅力啦,不能打退堂鼓。那這個毅力是什麼意思?信心!冤親債主會考驗你,看你的信心到底到哪裡?因為我們通常很容易就被擊潰嘛!然後,大家就「好!拼了!」一旦這個信心起來之後就又可以播了。
那麼播了就是起死回生啊,我們先要讓機器起死回生,最後那個病人就起死回生了,你看看!聽沒兩下子,過兩天,醫生來:「嗯?怎麼沒事了?沒事就可以出院了!」對不對?出院了。有的病人還傻傻的:「能不能讓我多待兩天?」(學員笑),對啊,他不知道旁邊已經大費周章一圈了啊,病人自己本身不安心,所以想「能不能多待兩天」(師父笑),還要讓冤親債主再折騰他,既然這樣,那就多待十天好了,很多這樣的。那現在有播放器,想說沒有什麼刮不刮傷的問題了,可是我聽說有同參有這種經驗,播放器還是一樣播不出來,最後都是怎麼樣播出來的?「拼了!」你看,要有毅力!
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不能靠那個念佛機,是我們自己要拼了,拼了!一句佛號念到底。那麼「專」很重要,唯獨「專」才能「淨」,你專到極處就淨到極處,你的「光」~智慧就通達無礙。一旦智慧通達無礙,你選擇阿彌陀佛,你當然就在那條路徑通達無礙去到極樂世界了。那有的人他已經有辦法證到法身大士的能力,他階段性不一定選擇極樂世界,他會選擇去跟他有緣的眾生的依報報土,去那邊度化和他有緣的眾生。有這樣的例子哦,是不是很偉大?!哇!你看,這樣的生命體他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佛法也是這樣教我們,對不對?那我們是不是一樣:「啊!我也不去極樂世界了,我也發願下輩子回到這邊,回到地球來度跟我這輩子有緣的眾生。」通常發這種願的都往下掉了!因為他沒有能力。
所以許多法師都是這樣墮落的,有那個雄心壯志是好的,可是他沒有考慮到自己有幾兩重!以前長輩常常告訴我們啊,吃沒三把蕹菜就想要飛上西天!蕹菜就是空心菜(師父笑),意指說吃素修行這件事情,沒吃三把空心菜就想要往生西天啦!就是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另一種說法是「給我們三分顏色,我們就開起染房了。」這個大家就好懂,你看看。所以這就是不瞭解真正生命的嚴肅性,只是圖一個情緒――選擇最高的宏願,結果方法、手段、步驟都不理,這種會墮得很慘!
前一陣子……我也忘記幾年了,大概十年內左右吧?台灣有一位很有名的法師也是立下這個願:「我往生後要再回來這一個地球,回來這個世界度眾生,我不往生淨土」,對不對?後來新聞有報導,他那一間佛寺出現一隻會念阿彌陀佛的鳥,大概就是他,回來後是一隻鳥。因為他過去生修佛,他的過去生也還是我們的這一輩子啦,修佛嘛,成就一方住持嘛,最後也生病死掉了。當然,現在只要是修行人死掉,大家都說是「圓寂」,這是個錯誤概念,別人不講,我們自己要清楚。我們自己現在是學修的人,那我們修行死掉了是不是就叫圓寂?當然不是啊!圓寂是活著就要辦到了,「圓滿一切功德,寂滅一切煩惱」謂之圓寂。包括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往生」也是,它都不是一個通泛名詞,可是現在卻都變成通泛名詞,好像只要眾生斷氣就說是往生,對不對?事實上這也是錯誤的概念。
往生必有一個理,什麼理?要比我現在的層次更高才是往生,我現在當人,死掉了至少要升天以上才算是往生,連投胎做人都不能叫往生,那是留級,剛剛講的那個仙女的概念你們有了嘛,往生是特指你的境界提升了,要不然就叫做死亡(師父笑)。那我們台灣有一句話就很好用,叫做「過身」—過一個不一樣的身體,這是講得通的,連往生也可以用「過身」這個名詞,因為它是通泛的。你死掉換了一個天人的身,這也可以叫做「過身」,變成餓鬼的身也叫「過身」,經過了一個身體的意思。
所以,「寂滅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功德」必須在你現在一息尚存就要辦到才有可能,而不是斷氣,斷氣有時候就直接往三惡道去了,那個不行!就算你不是往三惡道,下輩子是當天神,它也不是圓寂。圓寂的最低標是超越六道輪迴,涅槃也是。那當然,講到涅槃,這又有層級,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有一句話叫做「偏真涅槃」,他的涅槃不是圓滿的涅槃,他已經證到少分,所以叫做「偏真」,偏在一邊,他還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那麼降格下來叫做正等正覺,再降下來叫做正覺,正覺在相上就是叫做阿羅漢,或阿(ㄜ)羅漢都好。
「正等正覺」我們稱之為菩薩,可是這個菩薩也是一個很高層次的菩薩。如果再加上「無上」這兩個字,「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家常常在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就是「佛」的意思。所以,學佛就是這三個學位要去證得,其他的都不是,那「三個學位」也是方便講,其實只有一個學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證得這個位階才算是到證,算是達到那一個目的,前面是方便做一個鼓舞,你能證到正覺已經不簡單了,至少不受六道輪迴之苦了。
所以佛家告訴我們,真正學佛的資格是從這邊開始,你證到正覺了就不會偏頗,後面才叫修行。你看,標準差很多,對不對?我們現在是修行人,然後要修個超越六道輪迴,可是人家佛家說超越六道輪迴才能叫做修行人,我們有這種落差。不過,沒關係啦,如果說要用高標準,我們現在沒有人可以超越六道輪迴(師父笑)。所以世尊無盡慈悲,祂們在那個時代其實也就有所謂的五乘佛法了,加一個「人天乘」,可是祂的人天乘跟我們現代的人天乘的概念不一樣,我們現在的人天乘是強調在人間要做善事,強調說:「人都做不好,怎麼作佛?!」這個概念是對的,可是只強調做善事卻不教你覺悟,這就錯了!
佛法的人天乘是告訴你要修十善,而我們現在多數在這個世間所強調的人天乘並沒有教你要修十善,它只叫你要做善事,做「善事」相對一個「惡事」,相對一個惡事就有一個執著!佛家在講的人天佛法,五乘嘛,有人、天、小乘、大乘、一乘這些。那麼它的分法其實很多種,有的是以三乘來講,再加上人天,那以三乘來講是什麼呢?是講「聲聞、獨覺、菩提」。聲聞就是阿羅漢;「獨覺」有人稱為「緣覺」,叫做辟支佛;上去菩提,叫做菩薩,菩薩行菩薩道要證菩提,這是以三乘來講。
那如果以大乘、小乘來講,就是把菩薩切分出來,阿羅漢跟辟支佛算在同一乘,叫做小乘佛法,菩薩道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為了契入一乘佛法做先前準備的。所以,本來沒有大乘也沒有小乘,也不講六道人天乘,本來只講一乘,也就是《華嚴》跟《法華》上在講的。那麼在世尊弘法的歷程裡面剛好掐頭掐尾,剛在菩提樹下親證無上道的時候,祂在二七日中把整部《華嚴經》統統講完了,《華嚴經》講完之後,祂發現眾生都聽不懂,然後就要走了。祂指的眾生是地球的眾生,不是其他境界的眾生。祂要走了,結果天人下來為我們這一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作不請之友,啟請 釋迦牟尼佛住世,還是幫一下忙嘛,講低等一點的法,從幼稚班開始幫我們打基礎。
所以我們現在一般民間信仰敬神、禮神也是對的,就是說感恩啦,如果沒有這些天神去啟請 釋迦牟尼佛的話,我們大概現在還在苦厄的世界,那一種苦厄世界是沒有佛法可聞的這一種,這是掐頭。那祂講了四十幾年後,最後《法華》講了八年,回歸涅槃這樣,最後也導歸一乘,所以「佛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那我們在學法,什麼叫「了義」?就是不管你怎麼做,你都不能沒有這個方向――我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其他的都是過程,什麼樣都好,是要這樣子去看,而不要執著在半途,希望大家可以去明白它!
時間好像到了,還有疑惑嗎?
秀如師姐(主持人):師兄師姐有問題要提問嗎?如果沒有,我們就下課囉!(學員一片默然)
版權所有 ©2016 ljzhw1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友匯網
聯繫
公告
微信掃碼
關注靈覺智慧網
關注
關於
法雨
課程
法寶
藝享
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