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150222 台北明覺法堂【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pei, Taiwan on February 22, 2015】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5-02-22 | 1107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時間:104222()  14:00~15:30

地點:太極藝術教室(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2)

  

紀錄組恭敬整理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我們知道世尊當年,傳留給我們的是一部無言、無說、無為、無盡的自性藏經。可是來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學修者,卻把它變成一種有言、有說、有為的質礙,有為的常識之法。所以學法的妙處在於「存乎一心」,古人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學法之妙,何嘗不是存乎一心!我們當知道這「一心」到底是什麼心?亦是我們在講的這個「真心、誠心、無為之心、無著之心」,就沒有執著、障礙的一個生命狀態,我們方便講叫做「一心」。

 

如果我們存乎一心去面對這世間的一切有為的時候,它來到我們這邊也變成了「無為」。在這一個無為的生命體系運作之下,我們當然處處看得開、處處放得下。即便講處處看得開、處處放得下還是一種方便說法,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何必需要看開、放下?那是因為我們眾生迷執在妄見的世界裡,太過於習慣了,變成根深柢固的一種虛妄的習氣。頓時要把它拔除不容易,為什麼?因為我們依妄止妄,了不可得,我們連要把它拔除的那一個心境都是妄心!

 

所以學法的人最低標都訂在「超越六道輪迴」這一件事情上,最後一個學修者為什麼極盡他一生的努力,或是生生世世的努力,都沒辦法去超越六道輪迴這一個苦的世界,也因為他最後還有一個超越六道輪迴的概念。如果有這一個概念,一切法心想生,你就有一個六道輪迴等著讓你超越,所以你永遠陷入超越六道輪迴的概念裡。換言之,你永遠在那邊「想要」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卻永遠超越不了。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我們必須要去深刻了解到宇宙萬有的本然理路,在這一個理路裡講的是「自然法則」。了解這一個自然法則才有辦法去深入它,能夠去超越它。既然諸法所生都是依我們的心現識變起作用的,那麼要解決問題當然還得回溯回來,從我們的心性上去調節才有辦法。只要你本來無一物,你心境上知道無所依從時,你頓然可以理解到本來沒有六道,尚且連四聖法界也都沒有,最後呢?連一真法界還是沒有,回歸常寂光,連這一個常寂光這幾個字還是沒有。

 

所以一切佛法的佛號,或者是法的一些用詞、術語,統統是巧名安立而已,乃因應我們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無量無邊的念,妄念一直在延伸,所以產生無量無邊的法。老祖宗講的,台語有一句話叫做﹝同款,不同師父﹞(台語:比喻相同的東西,不同師父有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說那個「同款」叫做有為法,而「不同師父」就是你契入多少?你體會多少?跟你攝得了多少?換言之,就是說你融入、回歸了你的生命本然有多少的意思。一個人學法,如果從這一個不間斷,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演練裡面,我們才有辦法去透過這些佛言佛語,來做為過渡的那一道橋,當我們迷失時,能夠依準它而達彼岸。所以古人常舉用一個例子,說「舉舟渡岸,猶要棄舟」,我們在學法,法的本身就像是「船」。船是幫助我們從這個岸划到那個岸的,那個岸叫做目的地,事實上有此有彼是對法,還不是佛法。那眾生依妄見起用習慣了,所以你不用妄再去引導他,也是很難去達成一種學修、學教的狀態。

 

釋迦牟尼佛當年,本來剛前面講的,無言、無語的一部自性藏經給我們,也就是說禪法在講的「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從這一個角度來講,唯一真諦是無言無說的,那麼四十九年所講的十二部經藏,三藏十二部就是一種戲論啊!所以為什麼佛陀到最後說:「如果有人說祂有說法,祂有說,就是毀佛謗法」,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們從世間的有為習慣,當然很難理解這一件事情,如果你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本來就沒有,你就好去契得,慢慢去契入這一個方向。所以學法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不能冤枉到把古之聖賢留給我們的這些智慧寶典,它本來是一個你們看不到、摸不到、聽不到、聞不到的一個能量,傳授給我們的狀態裡面,來到我們這邊,把它變成了知識常識的傳習。那麼知識常識傳習很冤枉,它讓我們知道了世間發生的林林總總,可是卻不能解決這些發生的林林總總。一定能解決的也不過是一種這個事件本來背後存在的一種既有的能量而去化解的。不是我們世間人依所謂的聰明才智,知識常識的運作而將它解決的。

 

所以反觀回來,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自己的生活處處都有困境,處處都有障難。那怎麼解決?翻參考書解決不了,翻成長的書也解決不了,剛講的比喻﹝同款、不同師父﹞(台語:比喻相同的東西,不同師父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同款就相同師父﹞就解決了。世間的那個網路系統再多架幾個,對不對,一直複製,這叫相同啊。可是處於如此便捷的時代,我們卻還是問題橫生。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在我們自認為資訊科技越發達的時代裡,問題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增多的現象。人類新的問題還不斷在增生,不管是生理病的、心理病的、精神方面的,還是現在地球有的汙染,以前甚少看得到啊!你光一個溫室效應,在有人類歷史存在以來,好像從來沒聽說過,卻在最先進科技的時代底下產生了。那麼這就代表著一件事情,我們現在的人類的思惟是錯誤的,如果我們一輩子的觀念思想是正確的話,我們現在此時此刻的生活感受,一定是幸福美滿到不行的。我們常用「因果理路」去做一種對應,這也就是自然法則。換言之,這個錯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違背了自然法則。違背自然法則還是一種方便說喔!因為「自然法則」是我們創造出來的。那麼我們違背了應該加一個「正向」的自然法則,而符合了「錯誤」的自然法則,因為它都叫做自然法則啊。

 

所以如果學佛的人,他必須善於去分別,去認知一切事物,剛為什麼講「去分別」呢?因為我們常常依一個名詞就等同了我們原來的成見,那是不對的。譬如說,一切的這些有為造化都是一種中性的存在,中性的,譬如說,它沒有善、惡,沒有對、錯,叫做中性的。我們自己選擇了它符合的因果理路,所以我們也就去感受到它最後的結果,老祖宗講的「自作自受」。那麼「自作自受」就是因果理路啊!自作自受也就是自然法則啊!

 

我們現在的人錯,錯在我們的不如意,為什麼?我們嚮往的結果,但我們卻違背它的原因,所以錯在這邊,不是錯在這大自然本來存在的理則。如果一個理性的人,他當然會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它背後的這些小細節,換言之,該怎麼做我的人生才會如意呢?那麼那個「如意」有N種,每一個人的標準不盡然相同。那把標準訂得越高的人,他的「原因」當然就會要求得更高。而我們現在的人,應該都還談不上把標準訂在哪裡?而是根本不知道標準在哪裡?一旦我們不知道就不知道怎麼訂標準?所以多數人都是糊里糊塗度日子,所以也糊里糊塗在受苦難。因為糊里糊塗受到苦難,所以才會怨天尤人;如果你是很清楚的,你就不會怨天尤人了。是我自己做錯,是我沒有去喝水,所以才會口渴啊!這時候怎麼會怨天尤人!

 

來到了我們的苦難,最切身的也就是我們的「身」這一個身。所以學修第一件事情就是「除五見」,也就是我們的見思煩惱,見解錯誤的五見。那還有一個「思」,佛家用詞叫做見思惑,因此產生見思煩惱,塵沙惑產生塵沙煩惱,還有一個根本無明產生的無明煩惱。那麼最根深柢固的就是所謂的「見思煩惱」,見思煩惱你們常聽的就是執著產生的煩惱,就叫見思煩惱。這一個「執著」具足了兩大類的煩惱,就是所謂見解上的惑叫做迷惑,你錯誤了就迷惑!所以也就是產生我們的見解有了錯誤。那麼「思」是所謂的思想有錯誤,兩個加起來叫「見思惑」,而產生見思煩惱。那要怎麼去除呢?要知道我們的思想,西方哲學家笛卡兒,他講到了「我思故我在」,你們曾讀過哲學書,歷史上也有提到。那麼「我思故我在」已經算不錯了,是我會思惟的,可是他不知道,那個會思惟的部分是被我創造出來的,從這裡又有兩個層次了。會思惟的那個「思」叫做分別,就是第六意識,在佛家的專有名詞叫「第六意識」,世間人講的「分別之心」。分別心你們從這一個角度去理解,就不是以前這麼粗糙,好像我喜歡那個,不喜歡這個叫分別,這個是再粗糙不過的分別。如果你了解到「思」是分別的話,我思故我在,我善於分辨的話,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它可以緣到「阿賴耶」,它可以緣到我們的執著,可是它偏偏緣不到所謂的「自性」,緣不到它的本體。因為它有迷惑,所以緣不到本體,以至於「我思故我在」變成世間人的意識形態。那麼我們用著意識形態在過日子,我們當然是錯誤的啊!我們的意識形態裡面比較接近善的話,我們當然在錯誤當中有善的這一類的錯誤;我們如果少了善,我們在錯誤當中有惡的這一類的錯誤,善、惡都是錯誤。這一個善、惡的對法的世界,就產生了六道輪迴。

 

為什麼學修者要往「淨」的生命層次提升,而不執迷在所謂的這個「善」。一般執迷叫做擇善固執嘛!那擇善固執還是執著,它還是有一個「惡」在,還是一個汙染,迷惑的意思。只是它很細微,世間的教育甚少往那個深度引導,所以我們在浮面的文詞上捉摸,變成依妄疊妄,再染上一層妄,無止境的妄一直疊上去,一直定義、一直定義,你每定義一個你就妄一次,定義兩個妄兩次。所以現在很多名詞是以前都聽不到的,有可能都跟以前形容的事情一模一樣啊。

 

譬如說我們現在的病,常說免疫系統不好,以前就只有說身體不好,身體差,而現在身體不好、身體差卻有好幾種定義,一直疊、一直疊。甚至還有一大堆醫學名詞,我也搞不清楚,最好還是不要搞清楚!為什麼?你一想到一個就有一個印象,你的阿賴耶識田種子裡面就又落下種子的現象了!未來遇緣它就會起現前。所以之前講漸凍人?對不對,又是一個新名詞啊。癌啊只是身體不好而已,不要再想成癌。「你身體很差喔!」,你還可以接受,「喔!你得癌症。」你自己就嚇死自己,這是真的吶!我們以前常講過,依統計來講,如果你真心拿這些病患去做實驗,他也真心願意符合正確的條件去做實驗的話,你會發現百分之九十五的癌症病患都是被自己嚇死的,然後醫生再加碼,醫生引導他嚇死他自己,真的是這樣啊!

 

最近我們在南部,我也經常鼓勵一些現在正發生「身體不好」的同參,想要給他們一些鼓舞,要讓他們有一些正確知見。更常舉例,很多南部的同參最近也都已經不藥而癒,依統計,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不藥而癒,而這些不藥而癒的基本上都完全符合正確的理論方法,但他本身卻還不是很努力的符合喔!我們說的只是條件呀!就好像你說你吃的百分百是白米飯,不過你沒吃得很勤勞,這是兩回事喔。百分之百條件符合卻沒有很努力,就很輕鬆愉快地把所謂的「身體不好」變健康了。也就是說也沒有癌症了,紅斑性狼瘡也不見了這些重症的,都統統一個一個遠離它。當然這一個過程中還是得依照醫生的引導而忐忑害怕好幾次啊!因為必須去複檢,怕到進醫院就開始頭暈腦脹了,就跟師父預約協談,內心一害怕,它就會把過去的那些因子再加碼,身體就往下坡走,兵敗如山倒。所以心裡建設一下再去醫院。每次回來就說:「耶!檢查都恢復正常指數了。」還好有預約,要不然可能又會有一點點指數上升。有些人到醫院就心力交瘁,就是先被醫生嚇壞了,而自己也很害怕,更驚恐。所以他整個細胞就被醫生跟他自己嚇死了!嚇死很多就到處蔓延,一蔓延就開始殺嘛,開始殺就是一般講的化療、標靶……等等,到有什麼級數我不太懂。總之,就是把健康的跟不健康的一起殺嘛!你想想看,你有幾條命?你六十兆個細胞,他也不是精準地將不好的細胞殺掉啊!然後一殺掉馬上植入健康的細胞啊!難道那些在培養皿中都是健康的細胞嗎?

 

基因改造也是問題啊,基因改造黃豆,你們現在敢吃嗎?黃豆一蔓延整個都是基因改造,不是在實驗室才叫基因改造。花粉一散出去全面就是基因改造了,這叫病毒,你知道嗎?等一下再講病毒的故事,你不要笑,我們一提到病毒的故事我們都很慚愧,現在講好了,等一下怕忘記。你說病毒努不努力啊,病毒蔓延很快,對不對?我們如果哪一天學法像病毒這麼努力,病毒就沒空間了,你懂嗎?所以有時候聽到這個要跟病毒學習。

 

最近我才跟一些同參互動,LINE啦、微信啦……像病毒喔!那一天,以前的同事從上海回來,他說:「你也要使用個微信啊!」,他幫我下載安裝,我說:「什麼是微信?」,「微信就像LINE很方便啊!」「要幹嘛?」「有事可以隨時照顧一下。」我說:「嗯!對啦,要去找你的時候用這個,如果……」為什麼他要幫我設這個通訊工具呢?因為之前我要去找他,他留的電話都是少一個字的,都打不通,然後要去了都找不到人,我說他沒誠意。他為了彌補我,所以他幫我這個忙。結果(安裝好)手機咚咚咚咚地響,一個一個臉都冒出來,我說:「這是幹什麼?這是幹什麼?」他就說:「這就是你設定之後,全世界都開始蔓延了。」我說:「那是病毒。不要!一個人清淨都來不及了。」還每天在那裡噹~~~。所以有需要的人保留,沒必要的人我都清除了,如果有些人被我清除了請見諒啊!我沒時間在上面跟大家聊天,因為要成就無上道都沒時間了啊!

 

所以我也勸諸位善用這個工具,不要因為這個工具讓你們起煩惱,讓你們浪費時間啊!我不是否定這些喔。所以你看剛才我們前面講的,「凡一切世事的有為,它基本上都是中性的」,是你定義的問題,那定義包括你怎麼去對待。當你對待成它成為主人時,那時候你就叫做「迷」;當你對待成它是你成長靈性昇華的好工具時,那你是「佛」了。可是你去觀察,現在人都利用這些科技來幹嘛?讓自己生煩惱,所以多數的人都是迷的。那麼要契入佛法,還是有它相當階段性的難度,這得要有一點毅力跟有一點清明的認知,所以那個「理明」就非常重要。

 

我們剛講到那些細胞被嚇死了,又被這些化療全部殺死,當然你好的、壞的細胞都各死一半,這時候你這個有為的工具是不穩固的。就像車子,有一個零件壞掉,你卻把所有的零件都拆掉,只剩兩個輪胎啊!這時你必須學特技了,學特技踩獨輪前進。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六十兆個細胞七年汰舊換新一次,每分分秒秒它都在死掉跟新生,我們的細胞,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七千億個細胞在汰舊換新,就是所謂的新陳代謝。汰舊換新有七千億個,這七千億個不會特選是生病的細胞或者是健康的細胞。換言之,這七千個健康與生病的細胞都在汰舊換新。健康與不健康的死掉了,在分分秒秒當中死掉了,那是不是分分秒秒又長出來,它長出來的瞬間,決定是健康的跟不健康的關鍵,就在那個剎那,你的「念頭」是好的、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如果你的念頭是健康的,那一剎那它生出來肯定是健康的。

 

這樣你就知道了,怎麼治病了?「時時分分秒秒保持健康的念頭」,你就在汰舊換新了。所以你本來有的業力,原來的,舊的不健康的細胞,它會死掉,死掉你就幫它送終一下。現在又要再長出新的細胞,而你隨時保持在健康的念,它就是健康細胞生回來,那麼你就健康了啊!所以健康與不健康的細胞同時死掉,健康與健康的細胞再長出來,維持這個頻率,這時候七年一輪你會變成健康的人。那時候你會不知道什麼叫做病?你只會發現身體難免會不舒服一下,不知道什麼是病,這個很重要喔!

 

那健康的概念是什麼?就是「善」啊!而最健康的概念就是「淨」啊!清淨的淨;善還有一個染雜,還不是圓滿的健康,所以還得契入「淨」。那麼「淨」,還有非常多的等級。有所謂的你們比較清閒的淨、還有禪定的淨,一般講的三昧,還有契入四禪八定以上的這個九第定的三昧,還有所謂的自性本定的三昧。這時候不管講什麼三昧都是真正健康的。所以為什麼學修者第一關鍵跟最終關鍵,這一脈相承絕對不能離開「清淨」這兩個字的原因在這邊。

 

那「清淨」從哪裡來?從「專注」來。當然你不要專注在一直殺人這種東西,造業。專注在所謂佛菩薩留下來給我們這些經典。經者,「徑」也。徑就是所謂的捷徑,捷徑就是兩點直線那一段距離最短。已經有一條捷徑擺在你面前了,可是我們現在人卻習慣繞路,我們想太多就是開始繞路了,就葬送掉我們可以很快速達到「成就」這件事情。那麼「成就」每一個人標準不等,依學佛的人來說,成就就是學佛,小乘就叫做脫離六道輪迴,如果在脫離六道輪迴底下就不叫成就了。在人世間過得健健康康,福報不錯,這個都不叫成就,這個叫做非法。非法不會被抓去關,不過我們沒被抓去關,我們已經把自己關在六道輪迴了,這樣還是很冤枉的。

 

那麼「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懂意思嗎?所以世間無有一事、一處、一物值得留戀啊。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幻相,幻是假的,既是假的,留戀幹什麼?假的就是投影機投放在螢幕上就解決了。當然現在有人迷中帶迷卻更迷啊!你們會不會沒看電影很難受?以前我常聽人家說,電影只要一下檔就受不了了。換個用詞好了,你們會不會沒韓劇看,沒布袋戲看而受不了?這都叫做依妄延妄一直疊啊、一直疊上去。我們這個人生是一場大戲,這個戲本來就已經是幻相了,我們還要在我們的睡覺的小夢裡繼續創作幻相,再加上這些電視媒體創作的幻相。假設你是它的主人,你運用它來成就你自己的無上道,那麼那些工具是無上法,剛前面講「法本法無法」,本來無有一法,法亦非定法,是你會不會用的問題。所以在初一的時候講一半,講到正男跟嘉財的例子,他們就能體會到,原來學法學那麼久,我們都會講一些佛言佛語卻不一定用得上。我們再三跟你們再強調一下,那些就叫做知識常識啊!

 

知識常識在這人間的運作,不能說不對,可是在佛法的運作它是大錯誤。為什麼呢?在佛法因為你運作它,讓你不知道原來你就是那一個功夫本體,你還在外面看武林秘笈,那你不是笨蛋嘛!意思是說武林秘笈是你自己寫的!你卻每天在拿那一本書在看「喔!這招要這樣、那招要這樣」,那就是你寫的,你知道嗎?是你發明的東西你還拿它當作你人生的說明書、教科本,那不是笨蛋嗎?所以照理說,佛法就像這一件事情,你自性本然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的自性跟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無二無別。換言之,所有的三藏十二部從這一個角度,就是你自性所說,所以「本師」是誰?釋迦牟尼佛,是三千年前那一個悉達多釋迦牟尼佛本師,所以這是祂無盡慈悲造個假相,第八千次來到地球,演一齣戲讓你們有一個表法的依循。事實上,祂告訴你不是那個悉達多叫本師,而是你的「自性清淨」就叫做本師,所以才叫釋迦牟尼,清淨當中有仁慈、仁愛、慈悲,所以釋迦「能仁」,牟尼「寂滅」,所以「清淨」「寂滅」就是你的本師啊!

 

這就是剛講的自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一個學修想要成就的人,第一個關鍵就是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也就是說人之初,性本善。你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你當然相信一切眾生皆是佛。所以當一切眾生皆是佛的時候,你才有辦法真正由衷而顯露一心的什麼?剛前面有講「一心的真誠」,所謂的「一心禮敬諸佛」。那稱讚如來是看表演出什麼狀態再說,如果表演出來的都導向正向的,我們稱讚;如果表演出來示警惕我們一切眾生,乃至我自己,是會往下沉淪而且很苦難的,這個不符合正向的方向,所以我們禮敬,可是不稱讚。但是對一個自我學修者,看透了他的本質的時候,他也無所謂的禮敬跟稱讚的分野了,那道不一樣的線了,因為自己是會的那個人。為什麼不加以稱讚?是應對到很多不會的那一群人,如果你稱讚錯了,他們也就會學錯,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既然自己本來是佛,自性本然清淨無染,一昧回歸自性的學修,當然我們人世間六道輪迴所有的障難都會一一化除於無形當中。無形就是自然,自自然然的意思,你都不用想。乃至於我們的身,這個最外層粗糙的這一個假體,當然它也就改善了。所以連剛剛講的醫學上科學上講的,那七千億個細胞二十四小時在汰舊換新,都只是一種最幼稚班的一種說詞而已。因為我們眾生迷失在如果無所依靠,不知道怎麼學啊?譬如說,如果你看不到你七千億個細胞在汰舊換新了,你也就對佛法沒信心,乃致治病這件事也沒信心。如果你看到你周邊的人,有一百個都是這樣子驗證,當然希望現在的醫學器材要再先進一點,希望發明一個箱子,一個學法的人跟一個沒學法的人進去站在裡面,那個箱子的數據就跑出來,「喔!他七千億個都在健康了。」對不對!「那七千個怎麼越變越糟。」因為你每天都在擔心啊!

 

健康的細胞,不健康的細胞都在死掉,那都長出不健康的,那你覺得這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這個人肯定很快就死掉!很快啊!那不健康的細胞從哪裡來?從不健康的「念」,不健康的「心」,就是你們更好理解的「煩惱、憂慮、牽掛」,操煩啦!所以操煩的人身體會比較差。這合理啊!那操煩,煩惱、憂慮、牽掛只是一個綱領,它細說無盡,凡不符合十善的標準的,都是煩惱、憂慮、牽掛的根。

 

佛家很良善,因為太多記不得所以把它濃縮成剛才講的「見惑」,還有一個「思惑」,貪瞋癡慢疑。「貪、瞋、癡、慢、疑、惡見」又太多了,你看六個,再把它濃縮成「貪、瞋、癡」,凡是我們的心在長養貪瞋癡這一類的情緒,都叫做不健康。換言之,還沒修之前每個人都有貪瞋癡,所以都會生病,這是必然的。所以我們要治病最好的良方就是「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你看就解決了,這樣就解決了吶!經典從來沒有叫我們「息滅貪瞋癡,勤跑醫院看醫生」,對不對!沒有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對佛陀有信心、對菩薩有信心,才有辦法真實究竟圓滿的解決我們的生命狀態。這時候不講人生而已,人生很小又很短暫,我們常講的還有神生、餓鬼生、畜生生、地獄生……等等。

 

神生有二十八個層級啊,那麼隨便舉任一層級,神一生的壽命都比人類大太多。過年期間你們有沒有去王爺廟走春,王爺廟裡面供奉著五府千歲,人家隨便基數是千歲的吶!我們現在的人只希望,喔!如果能夠活到一百歲,健康長壽啊!而王爺都是一千歲起跳的,好幾千歲,三千歲、八千歲多的是,乃至於八萬四千大歲都有,無量劫都有。那更殊勝的就是你們往生極樂世界,對不對!可以無量壽。所以,我們現在的壽命談不上真正的壽命,那只是一個幻化而已,只是個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啪!一下子就沒了,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壽命。

 

我們地球的一年相當於冥王星兩百八十幾年,也就是說,地球繞太陽一圈,它繞兩百八十幾圈。所以時差是不相應行法嘛,時間、空間是假的。意思是說,你如果生活在冥王星,你的歲數就比地球人更短。這些是有為的參數數據,當然有為都是虛妄。所以善於學修者就可以從我們生命當中、生活當中的有為去「參」!參透所有佛法的表法。那到最後那個表法義理你契入了之後,你太自在了,你生活無時無處不是啊,不是什麼?菩薩學處。所以佛陀也非常慈悲,祂不是說「無時無處不是眾生學處」,祂還用一種高格調的美言稱讚我們叫做「菩薩」,祂還稱讚學修者為「菩薩覺有情」。

 

菩薩有很多層級,「位前」、「當位」跟「後位」它不一樣。位前就是假設你在修觀世音菩薩法門,必須學習祂的慈悲,大慈大悲,可是你才剛開始學習而已,你現在的心念還是有一點狠毒,還不夠慈悲,可是我願意學慈悲,這樣子的狀態你叫做「位前」。這時候人家也會尊重你,尊稱你為觀世音菩薩,因為你在學了。假設你現在學修到「狠毒」已經不見了,真的慈悲了,你叫做「當位」的觀世音菩薩,那時你就有觀世音菩薩的能力了,千處祈求千處應,那個感應道交,絕不失時,聞聲救苦。聞不是只有聽哦!聞就是感受到眾生的苦難,你就會第一時間主動去幫助他。所以在觀自在菩薩的造像裡面,很多是千手千眼相,造像意義在告訴我們,眼到、手到非常積極,而且完全沒有時差,第一時間就去關懷眾生。那什麼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就是因為我們「無我」,一個人存著「我」,他遇到事情一定都有「依我的利害得失的考量」,而不會第一時間就應到位,尤其是利濟蒼生的事情。有一種人說:「有啊,他也是在第一時間啊」,沒有!他們已經制定了標準作業程序了,只要眾生有什麼災難,我們大企業就依照標準作業程序捐多少錢就對了,這種方式不算數,這還是一種名聞利養的運作。當然這一種名聞利養,總比去傷害眾生的名聞利養還要好。所以學法要學到它的本源處,我們才能真正究竟的解決我們人生的問題,本源處不容易,可是它透過我們的正確的方法理論統統可以辦到。

 

觀世音菩薩祂能夠這樣慈悲,我們也在學這一件事情,學得這個學分拿到了,我們就叫做「當位觀世音」。而另外一種就是我們不但學位已經拿到了,我們也畢業好久了,又去實習好久了,這時候我們已經在生活場教育很久了,我們提升了,拿到了「如來」的學位了,比觀音菩薩還高的學位,相當於博士班畢業了。那我們再回歸,降格以求,佛家有一句話叫「留惑潤生」,就是把我們的學位降下來。好比說,我現在假設是博士班畢業的學者,可是我跑到幼稚園去帶小孩,這時候叫做「後位」博士,就不是當位博士。那麼有博士學位的畢業生,照理說可以去大學教?可是他自己願意跑去幫助這些小學、幼稚園班的學生,這就叫「後位觀世音」、「後位菩薩」。我們當然要自我勉勵,至少成為當位菩薩跟後位菩薩,而不要只是聽到有人稱讚我們「菩薩!菩薩!」的時候,我們就得少為足,我們就永遠只做個「位前菩薩」,對不對,然後那個恨一直消不掉。

 

所以「學修」還得在所謂的當下,所以佛家常講「直下承當」,直下承當就是你現在知道正確,你就這麼想,你就這麼做,就這樣子而已。那這一件事情說來簡單,好像對眾生又難,對不對!難都難在我們的「成見」,「制式的概念」。所以有我見,就有見取見,戒取見,那就叫做「成見」。然後再產生了「邊見」,還有「邪見」,凡是錯誤的知見都叫邪見。就是剛剛我們前面講「見思煩惱」。這五個見解會造成我們人生的困擾,而不得昇華,提升,會造成諸多的業障,學修者就是要從這五個錯誤見解開始去斷除。換言之,如果這五個當中的第一個身見斷掉了,後面就簡單了,因為後面的知見都建構在第一個「身見」。身見就是我認為這個身體是我,因為認為這個身體是你,所以你生病的時候,你就會怎樣呢?你就會失了方寸,你就沒辦法「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你是當事者,當局了!所以你就會用很多錯誤的方式對待你的病痛,跟你的健康。錯誤的!那錯誤的對待健康,是不是健康就變不健康;錯誤的對待不健康,不健康變更不健康,你知道嗎?這樣子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自己小周天裡面的輪迴,會輪迴不已。

 

那麼這一個「身見」該怎麼去除?告訴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那麼從什麼手段去落實?從「布施」。一般我們自己放不下,我們就從「我所」,「我」跟「我所」,「所」是依附的意思,我所擁有的意思。我擁有的一切物去布施、去放下。訓練久了之後,不知不覺當中你就連你的身也放得下了。所以魏叔子講:「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人都珍惜自己的身體啊,從小被養成稍微一個割傷就……,當然我這個年紀小時候應該還比較不是這樣,我們都是放牛吃草,不刻意注重飲食,身體反而沒問題的那一種。是野放成長的,那野放的一般人講免疫系統就高嘛!在鄉下鄰居小朋友玩在一起,土也會吃啊!那現在呢?多數家長不可能讓他小孩這樣,稍微沾點灰塵就不得了了,對不對!所以現在的小孩多數免疫系統都不太好。你看剛才有講免疫系統從心想生!「這樣骯髒不行啊!」,「不行」就被你植入了,一旦沾到你的心念就產生「不行了」,你就不行了!吃飯有時候難免吃到石頭,吃到就吐出來就好了啊!但是有的家長會「唉呦!不行啊,骯髒啊!」,可是我們就這樣吃,吃到就吐出來也不會怎樣。現在稍微有一個什麼髒東西就不得了,連去餐廳有螞蟻在那邊,也要告人家了。我還吃過有整鍋食物裡面有兩隻蟑螂的,我們依然不受影響在旁邊繼續吃。

 

所以「心想生」這一件事情真的是很嚴重啊!要常常想這些「不要緊啦」、「過得去就好了」、「天下沒有這麼嚴重的事情啦」、「也沒有這麼髒的東西啊」統統沒有。那時候你看,連阿羅漢,人家阿羅漢都有辦法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了。當年金山活佛,人家供養他錢啊,你知道他怎麼樣嗎?揉一揉吃進去。你們知道現在這個時代什麼是最髒?錢啊!可是他就真的這樣吶!甚至地上看到鐵就拿起來吃了啊。當然找他協談的人就要有勇氣了,跟我不一樣喔!協談就是身體有病痛的想要去找他處理的,譬如說,他的學員很熱心,有時候在金山、有時候去馬來西亞,看到他都覺得他是聖僧,供養他,請他來家裡吃頓飯。那你知道天下沒白吃的午餐、晚餐,統統沒有。人家請他吃完飯之後,就說「唉啊!活佛啊,我這裡怎麼樣不舒服啊!卡卡的,這怎麼辦?」活佛就拿他的碗過來還有一點飯,就「呸!」攪拌攪拌。「吃下去就好了。」真是這樣喔!可是偏偏妙,你看當時的人信願多高,每個人都吃、都吞下。你們聽過濟公嘛,搓一搓身上的汙垢!對不對,亦復如是。可是金山活佛就是吐他的口水、痰。吐掉、吐掉還要攪一攪,均勻你知道嗎?均勻好吸收,吃一吃就好了,你知道為什麼?會願意這樣吞下去的學員就有足夠的信願。換言之「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如果我們現在這樣就被告了,但是找他協談的都是這樣。金山活佛多簡單,我們還要音韻療法,唱半天,還傷喉嚨,日出千言不損自傷。他都不用講話吶!呸!一口痰,好了,都好了,都沒病了。什麼癌、紅斑性狼瘡統統都好了,而且好的很完全,所以以後要試一下這種方式。真的啊!人家有神通啊。他被學員請吃飯時,經常是吃了十幾碗,不增也不減,你看人家多高段,「不增不減」這是佛法的真正義諦啊。

 

我們現在人為什麼有增有減?因為有執著、有分別、有妄想,人家沒有執著、分別,當然不增不減啊!所以人家的痰不是痰吶!他的痰就是他的依報,對不對,他的正報清淨,所以那不叫痰,那叫阿伽陀藥。什麼叫阿伽陀藥你們知道嗎?阿伽陀是印度話,你們中文叫做萬靈丹,萬靈丹多好。一味藥走透透啊!有時候是鼻涕,剛沒講到,你看,你們都「唉呦!」怕得要命!他的弟子卻搶著要耶!所以他不會住世在這個時代,對啊!「感應道交,絕不失時」,他如果在這個時代,大家去找他,都嫌棄他!「唉噁!唉噁!」質疑他!就換他就感嘆了。他一生也不洗澡,結果他在馬來西亞有一個供養他類似員外等級的富貴人家,就設計他去洗澡,因為聽說他洗澡的水可以治病,你看眾生就是居心叵測、居心不良,凡事要對人家好都有目的。哪是那麼好?為了要讓我梳洗得身心清幽,不是!是為了撿我的洗澡水。結果就勸他去洗澡,洗一洗。「嗯!法師怎麼那麼久沒出來?」,一看,人家站著往生了。好啊!你要我洗啊!我就徹底在這個世界把我洗掉了,就走了啊!往生自在多好,這個叫藉力使力。他也很慈悲,留一灘水給你慢慢治病啊!你們放不下,就慢慢治病啊!放下的走了啊,往生極樂世界了。你看多好,這個就是眾生能否放下的問題。

 

所以學佛學到最後,沒有太大的這些門道啊,就只是「放下」而已。當然放下的對象要很清楚,放下的對象是我們內在的這些「起心動念」,會執著、放不下、會在乎什麼、會在意什麼,這些就是要放下。那麼對外的人事物,你一旦內在放下了,就沒有可以造成障礙你的人事物了,當然連你自己這個身也無法障礙你了。你這時候是隨時可拋、可棄,因為這個都是有為幻相,一下你拋掉,一下子你就又來了,就算你們捨不得超越輪迴,假設有機會斷氣的話,四十九天也就又回來了,很快吶!四十九天而已。為什麼大過年講這些?也告訴你們不二之法,生命無常,國土危脆,要把握當下。要把握當下不是說,唉呀!我哪一個親人沒見面?我要趕快去跟他見一下面,不是!是你「當下的清淨」現前了沒?要把握住這一個。

 

所以你只要能夠去成佛做祖,生生世世過去無量劫,你所結識的一切親朋好友,頓時你都看得清楚。那時候的科技很簡單,你們現在的手機還得要有對方的號碼,極樂世界都不用啊!你在那邊就到處看,都看到了。他們不用手機,直接一個動念就出現了,那個螢幕還比你們的解析度好,你懂嗎?而且又無汙染,真是這樣啊!要不要嘗試一下?怎麼試?我教你「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念到底,念到綿綿密密,見縫插針,毫無漏隙,你很快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那時候你就活在一種全宇宙最乾淨,最高度科技的一種最高水平的生活,那時候才值得啊!

 

要不然我們在六道輪迴都有所謂的隔陰之迷,不好玩!你忘掉你對人家的好,那就算了,可是我們常常忘掉傷害了多少人。但又會被我們傷害的人記得牢牢的。然後他在六道輪迴就一直追我們,追到我們痛苦得要死,卻還不自知,還認為「他們怎麼都這樣?」他們會說:「你們怎樣我們才這樣」,所以這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求無出期。

 

學法回歸回來,就要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按部就班,直下承當,承當什麼呢?你所知道一條去落實一條,依法落實一條,等於你自己的這些成見就丟掉一條了。你這些制式的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這些見惑就放下了。所以依一條做一條,這是最具象的,這個速度雖然不一定快速,可是保險啊!那麼快速的是什麼?用懶人學修法,你就是知道了剛剛總綱領的那一條就好了,叫做「放下」。所以你們現在照理說就要成佛了,對不對?因為聽到了,活在當下,當下放下啊!那放下了,現在就成佛了。成佛之後就隨緣應化而已。前面加一個「隨緣」,隨緣就表示不攀緣,隨順過去有緣的眾生又遇到,依多少緣應化多少事物即可,絲毫沒有勉強造作。但是我們眾生就是處處造作,我們常常想這個、想那個、要這個、要那個,這個叫做攀緣。

 

那麼「隨緣」又不太容易懂,因為很多人理解隨緣的講法,又把它變成好像是呆子一樣,什麼都不做,學佛最忌諱學成佛呆子,讀書會讀成佛呆子。那個佛呆子就是太一板一眼,不懂得靈活善巧。所以佛家還鼓勵我們要「八面玲瓏」。以前小時候我認知的長輩跟我講的八面玲瓏,好像是形容成一個人很狡猾,八面玲瓏。後來長大你發現不是這樣子,八面玲瓏表示這一個人有智慧,不是狡猾,所以他是真誠心才能有智慧,狡猾之心的人是不可能有智慧的。「世智辯聰」跟「辯才無礙」又有天壤之別,縱然形象都一樣。所以如果我們學法從形式上去執著的話,我們生生世世都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善境跟美好的境界。

 

那麼從「放下即得」的角度來講,我們只要不要執迷自己的「要」與「不要」,我們就很容易快速的去契入,那也比較容易能夠去體會,什麼叫「真正的放下」?要不然放下現在的人很難理解。然而「放下」跟「提起」又是同一件事情,你看這怎麼拿捏?這時候就有個有為的標準,「為我自己」而放下提起的,統統不叫放下,也不叫提起,統統叫做造業;「為眾生」沒有我自己的利害得失的,去放下也對,去提起也對,那時候放下跟提起,是一不是二。像一個杯子,凹跟凸是同一個,凹的跟凸的面是同一個,不是兩個東西。所以佛法了解到最後是「真妄不二」,佛家常見的牌匾叫做「不二法門」,一踏進不二法門的時候,你就要了解一即一切,一如的生命狀態了。所以當你了解到一如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去運作「無諍」,又叫做「無諍法門」,沒有爭辯、沒有爭奪、沒有對立的意思。那「無諍」又必須從「無我」建構起來,你有一個「我」一定就會「爭」,爭多、爭少、爭的類別不同而已。只要有這個必然就有輪迴的產生。所以就沒有喜悅快樂可言,只是苦暫停一下而已。可是這是對一個學法的人,非常冤枉的生命狀態,即便可以讓你在這個人世間得到諸多的生活滿足,乃至於更高層次的這一個天人的一種大福大報,統統可以得到,可是偏偏就是留不住。所以你們知道地獄五條根歌詞中的「來來又去去」?來來又去去,歌詞很簡單,其實背後隱喻了很多的佛法的理路在裡面。一旦你知道來去一如的時候,那時候你也就不來也不去了。

 

所以人家廣欽老和尚在入滅的時候,最後留下一句話叫做「無來無去無事情」;我們眾生都「來來去去都是事情」,統統在惹事情用的。那麼學法,他也沒有讀書啊,所以歷史上有諸多的開悟聖者,統統沒有讀書,因為他本身也是文盲啊!沒讀書。所以就了解佛法「生命的圓滿」這一件事情,再換個用詞,你要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能力這一件事情,跟你有沒有讀書無關、跟你的學位也無關、跟你是什麼品種的人也無關,統統沒有關係,但是跟前面講的有關,那就是「放下」。放下你清淨,清淨提升平等,平等提升覺性圓滿,那時候你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啊。所以它的基底也就是佛法常常在講的三個字的義理,叫做戒、定、慧三學,依戒得定,依定開慧。那麼會的,上者一念間,是直接開慧就好了,他沒有「過程」這一件事情,他只有「機緣」這件事情。有一個機緣來了,一句話,啪!馬上就開悟了。這時候道共戒、定共戒等同了,所以他沒有一個次第有為的依戒再來個得定,依定再來個開慧。可是我們世間人不是上上根人的時候,我們要用這些有為法來提升我們的根性,所以階段性「戒」就很重要,依照規矩的意思。

 

佛家的規矩、聖賢的規矩都一如,那些規矩是為了打掉我們原來錯誤的習氣知見的,與生俱來錯誤的習氣知見。打掉了之後,我們就恢復了真正原來的樣子。換言之,那一個戒也就是眾生本來的樣子,就叫做戒。為什麼現在變成一種規矩、規範?是因為我們迷失太久了,忘記本來的樣子,現在和本來的樣子現前,以為他是怪物。就好像有時候你讓狗照鏡子,牠會一直吠,牠不知道鏡子裡的牠就是長得這樣啊。牠納悶:「怎麼長成這樣?」然後一直吠一直吠啊!狗吠鏡子裡面的那一隻狗,其實是在吠牠自己啊!

 

其實眾生跟戒的關係就像那樣,戒就是我們本來的樣子,現在人很討厭持戒嘛!稍微持個戒就受不了了,所以就沒辦法得定。那麼戒又分成很多個層級,有所謂世間這種在學戒之前的戒,比較輕鬆一點叫做教誨,你的老師的教誨。教誨有很多善巧方便,也可深可淺,到了佛家講到最後極限的戒,那就是恢復本來的樣子,依四修德的修持圓滿,你的自性就圓顯了。所以自性無修無證,那個「無修無證」的狀態才是真正的戒的本身。那麼在世間有諸多妄見,所以戒也有諸多層級跟名詞的用法,包括所謂五戒啦!十善啦!其實十善是叫你不要那些汙染,不要汙染、不要錯誤就叫做戒啦!換言之,你回歸正確本身就是戒了。所以你得要依循這一個生命狀態,你心才會清淨、才會定。那麼你心清淨定了,你自然應對到一切你生活境界起作用,能夠解決一切煩惱、憂慮、牽掛的那一個狀態就叫做「智慧」,那智慧的樣子就叫做「善巧方便」。

 

所以有人常常會說:「這個人處理事情怎麼這麼善巧方便」。那個善巧方便怎麼學?善巧方便學不來的,善巧方便是結果了,它可以學的是前面的過程,就是依戒得定,依定修持,還有一個「持」,持就做到跟保持,不間斷的意思。所以這一個戒的不間斷本身也就入定了,所以最後你的根性提升,三而一、一而三,戒當中有定、慧,定當中有戒、慧,慧必然有定、戒,所以三而一、一而三。這一個生命狀態學習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成就,可是任何一個法門只要你沒有這三個字,三而一,一而三的這一個生命狀態,你縱使讀得了三藏十二部,歷史傳承下來,乃至古佛代代相傳到今天《大藏經》裡所記載浩瀚的佛知佛見,你還是不能成就。尚且不要說成佛,你連六道輪迴都沒辦法出離,因為你有「心意識」,你有意識心就沒辦法了。所以要看經的要是會,而不能迷執在「看經」祈求它給我什麼?知識份子祈求它給我知識常識嘛,對不對,讓我知道很多道理;那麼不是知識分子,就祈求它保佑我嘛。不是很多人說你讀《地藏經》就可以消業障嗎?

 

昨天有一個媽媽來拜年啊,她請教我說:「師父,最近我照你的方法開始讀《弟子規》,放下《地藏經》結果特別容易保持平靜啊!」很輕易地就有一種定靜的感覺。以前一直很努力讀《地藏經》,卻都在讀的狀態下這裡恍一下,那裡恍一下,心神不寧啊,她說:「為什麼?」我說:「要有基礎啊!」第一要有基礎,第二跟過去生的因緣不等。所以佛法不是有為的標準齊頭式平等的法,它因人而異,只是來到這一個世間,我們若是沒有明師跟我們解析的狀態下,都變成善友、好友啦,這個善是好朋友的意思,不一定真的是善知識那個善啦!對我們有愛心叫好朋友,對我們有那個企圖心的就不叫好朋友了。好朋友就會互相告知啊!但不一定是對的喔!往往都是「迷失」的互相告知,都迷迷糊糊互相告知。所以他們的行事、行為就是去哪一間廟?聽說念《地藏經》,念一百零八部,就可以怎樣……怎樣……消多少業障。所以傳到我這邊,我為了求保佑,也糊里糊塗地念經。這就造成了兩種障礙:一﹑所知障,二﹑煩惱障。眾生本來來到這個世間就具足這兩個障礙,我們這一輩子有機緣遇到佛法,又拚命的學習來增長這兩個障礙,現在很多學佛者就是這樣,所以很冤枉。

 

這時候怎麼辦?知識份子要放下對它的求解;而煩惱憂慮牽掛的這一類的人,也許比較少讀書,煩惱障比較深的,又放下對它的祈求保佑。你最放不下的那一點你放得下了,你又可以透過它來成就自己了。所以這兩個也統統不離什麼?「專注、定靜」。那你看,為什麼剛剛那兩種人去涉獵美好的佛經統統起不了作用,而且還有障礙,就是因為「心雜」,為什麼雜?兩種動機都不一樣啊!你看有為法不是黑就是白!所知障的動機是貪得知道很多解釋、道理。另一個是貪求保佑,都是貪。所以只要一個人有「貪」念去運作佛法,他就得不到佛法的好處,而且會變本加厲,會有傷害。頂多就只有一件好處,就是下輩子結一個善緣,結一個佛緣,因為再怎麼樣貪,它的意象都還是佛知佛見的名詞,所以可以結個善緣。

 

就好像很多人念佛,那你知不知道阿彌陀佛會不會去討厭毀謗祂的人?不會啊!而我們會不會討厭毀謗我的人?可是人家毀謗你還看得起你吶!知道嗎?那阿彌陀佛為什麼不會?因為凡事有緣就有救,沒有緣就沒救。所以緣不在善、惡,善緣才對!惡緣就不對!不是這樣,所以善惡無計,統統叫緣。這一個人毀謗我阿彌陀佛,很好啊!因為他已經種下阿彌陀佛的念啊,我討厭阿彌陀佛,後面還是「阿彌陀佛」嘛,你懂嗎?所以憶佛念佛,祂有一天現前,當然也必定見佛,真的是這樣吶!只是「那一天」也許不在這一輩子而已。從生命真常的角度來講,也沒有這一輩子、下一輩子啊,你懂嗎?真常啊,當然你們習慣六道輪迴,那另當別論。真常的角度就是「一」啊!你們會說你們這一輩子嘛!而以你們這一輩子會很計較你前天怎麼樣嗎?後天怎麼樣嗎?越近的這一輩子你是不是越沒感覺!譬如說,你這一個禮拜跟你這十年,你對哪個有感覺?所以表示也不用那麼計較啊。那為什麼要對下一輩子,上一輩子的切分,上上輩子無量,所以這全部就是一個「一」啊!

 

也就是說我們清淨心起作用,就這麼好啊!可以突破了維次空間了。那時,回去前世今生幹個什麼……,那都只是一種方便用語啊!因為現在電影公司就是你自己的,你愛拍什麼戲,你拍嘛!你甚至可以把以前的那個片子拿回來再改造成3D的。以前3D還沒有的時候是改造成彩色的啊!就是這樣,同樣的素材你可以讓它更好。改造完了之後,你有機緣分享分享,拿來電影院播一播再去收錢,有了資糧再去創造未來他要求更高標準的這些影像。你們現在的人生影像就像現在這樣啊!只是你們的細緻度,他們不能比啊。聽說以前的電視好像是五十格,而以前的電影底片是二十四格,一秒鐘二十四格,後來比較彩色的是一百格。那我們現在人生是,一秒鐘兩千一百多兆格,兆喔!不是兩千一百喔!對啊!那你能夠體會得到嗎?這一個東西卻是我們能夠去創造跟什麼?「改」。

 

所以我們人生寫劇本的是我們自己,相對於你的人生,你們永遠都叫主角,意思是說,你寫劇本,自己還來當演主角,可是很奇怪,大家都還是在當觀眾。那這個觀眾又看自己演得很悲哀,但是,你就捨不得去改劇本啊!劇本是別人寫的,請我們去演也就很無奈了!那你們的人生既然是你自己寫,為什麼不改一下?那要改,怎麼改?「改念頭」、「改觀念」、「改行為」、「改思想」。依什麼標準?依你嚮往要得到的那一個標準去改就對了。為什麼現在階段性講這樣?因為很多學佛的人,不一定能理解佛是什麼?所以他還得依他各自的業緣去順應。所以佛陀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祂不是那麼不慈悲,就說:「啊!你這樣反正也很遜,你喜歡就好了」,不是只有這樣,祂是順應我們。因為我們的執著太根深柢固,人家告訴我們再好的,我們不能接受,統統在眾生這一邊障礙,佛陀那邊沒有障礙。所以祂反而變得比較累,因為祂還要增長出耐心,因為祂們的誓言叫什麼?「眾生無邊誓願度」嘛!我們越慢成就祂越累,所以最累的是地藏菩薩。所以我們常勸你們,你們很多人以前都看《地藏經》,不要只祈求祂保佑而已,你要去體會說,我如果沒有成就祂永遠不能出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啊」,對不對,那不是被我害了,我就是地獄眾生。所以我這個地獄眾生就要趕快力爭上游,接受地藏菩薩的教誨。接受祂的教誨從哪裡開始?「發大願心」、「履踐孝道」。那麼一般來講,這一個角度已經夠人間超脫了,你要到那個「履踐孝道」一般人間的標準,但是還不能超越十法界。

 

回到剛講的那個媽媽,她就說:「為什會這樣子?」讀《地藏經》跟讀《弟子規》。我就回答說:「《地藏經》四個,如果以《弟子規》來講的話,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嘛,對不對﹖四大科目。那麼一次四個一起來比較容易?還是一個一個來?」當然是一個一個來,難怪她讀《弟子規》會比較定靜。前面兩條就是《弟子規》,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所以如果我們有分別見在學法,我們一定不懂得真正學法的方法是什麼?方法很重要,來到這一輩子,以前的人甚少需要強調方法的。因為以前的高級知識分子畢竟是少數,大概兩百、四百年前,所以他們多數的人都比較純質。這些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就依著法師、和尚、導師們直接講的方法,他們就直接照做了。那麼照做著什麼呢?內容就是這些法師、教育者給的理論照著去做。

 

第一人家給的理論是過來人給的,所以方向就對。方向對了,理論也對了,那他照做的「態度」就符合正確的方法了。我們現在的人為什麼要常常強調「方法」?尚且現在人多數又把理論跟方法搞錯,以為理論就等於方法了,其實要拆開來講。那「理論」是這些古之聖賢傳承下來的高度智慧的結晶,「方法」有時候因人而異,可是統統沒有離開一個標準,叫做「深入」的問題,這是方法。那麼為什麼不直接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呢?因為我們現在人一理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等於是一本書在那邊重複,那一本書叫理論,這也沒有錯。可是我剛講有每一個眾生「標準」的問題不同,那個不同,所以造成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理解也就不一樣。可是我們一定要兜到符合我們質性的那個一門深入才可以。那這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階段又不一樣,依個人來講的階段也不一樣,所以更不用說要比照別人。所以我相信有很多同參也曾經去印證過這個問題,看到別人學了什麼?本來我好好的在那邊拜佛、念佛,我也去跟進,跟進自己就亂了,難道我跟進亂了,別人的就不好嗎?也不是啊!如果別人的看起來比我高尚,那麼難道我不能跟進嗎?還真是不能跟進!對不對﹖因為「不同質性」,你懂嗎?

 

所以剛不是講:「法非定法,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所以「法」你用完了,它就不叫法了,因為達到目的了,所以就不用有法了。法是藥,眾生是病,應病與藥的問題,那麼經是路,眾生是迷失羔羊,所以就路歸家。眾生是苦、是障礙、是繫縛,所以隨方解縛,法是藥方。所以每一個人不需要一樣,可是一旦自己需要的就要完全符合,那符合了之後,你的層級不一樣,你就會有不同的體會,「深入」跟「微調」。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必得要達到開悟,你才能廣學多聞。否則一個學法者,最冤枉的就是廣學多聞障礙住他生生世世不得開悟的契機,那就很可惜。一個沒讀書的人已經開悟了,已經證果了,已經成就法身大士了,已經作佛了,我們還在這邊「我還有哪一本沒讀?」

 

六祖惠能不是一本經也沒看過!聽過啦,聽過,因為他是文盲看不懂,都不用看。這時候我想到馬來西亞有一個長輩,他也不太看字的,人家就可以改變得很好,我們這邊讀書的人在那邊書讀半天,你看負擔又多。所以反而這個時代沒讀書的人還比較好度化,因為他少了所知障,他固然有煩惱障。可是這個時代有讀書的人,除了所知障以外,煩惱障也挺深的,所以不好度,因此要善於除障。「法門無量誓願學」是為了除所知障的,可是這一個為除所知障的前提是你煩惱障要除,這就叫做「煩惱無盡誓願斷」。那麼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你的所知跟煩惱盡除,你「佛道無上就誓願成」了。所以你就可以回過頭來去履踐當年的誓言,事實上也是本分啊!眾生無邊誓願度。

 

那麼你有這一個依準,你自己一定是被度的第一個眾生,因為你在還沒成道的過程,等同你已經度了自己。那為什麼「佛道無上誓願成」必須再回過頭來履踐當年的誓言,有一個前提是,和你的因緣比較後面的,他要等你去成就他。不然,照理說,學教相長,教學於同時當中,你在學修成長真正符合理路的,同時你的成長就到哪裡,你也就度了多少你那一個層次的緣的眾生了,這是不假思索於無形當中。那我們現在人辦不到是因為有的人太急功近利。急切還好,急功近利當然更次等。他一學就在想「我要度眾生我要度眾生」,那一個願要有,沒有錯。可是腦子裡一直在想,這就是一直在建構自己的名聞利養「我很重要啊!眾生沒有我就不行了!」你看,這個自己一定非常不行,你懂嗎?這傲慢、嫉妒、貪欲就會隨之而長,本來就與生俱來了,又再增長。所以學法要把這一個角度弄清楚、看明白,要不然終生不得成就。包括五祖弘忍常常在講法時,也囑咐著徒眾,若有記聞,要把它紀錄得勿令後錯,要不然怎麼樣?因果自負。祂講完了,回歸見性之路,不信者下阿鼻地獄是自己的事情。所以眾生,唯是「自性自度」,佛不度眾生。所以不要用一種祈求保佑的心境,去對待你們的生命成長這一件事情,很冤枉。

 

還有十分鐘看大家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同參: 師父,對不起,是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從過年前就身體不太舒服,可是我一直以為我太累,然後我有一點點感冒。可是一直到現在,我發現我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可是我還是很不舒服,尤其我發現太陽下山以後,我會更不舒服,所以我想請教 師父,我是不是被卡陰?

 

師父:你不是被卡陰啦,可是有被卡陰的跡象啦。把話講仔細一點,有跡象跟已經卡陰了是不一樣了,對不對?

 

已經直接卡陰的話,處理也不一定難,可是當只有「有跡象」的時候,我們要去改善是容易的事,只是說你不知道有沒有方法去應對而已。所以這時候怎麼辦?如果你自己當然要,你的念要「一」、要「專」你懂嗎?就是說你除了你的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常用一些比較常態性的準則,你不能浪費時間,因為我們是非常時期。你本來就有比較易感的那個生命狀態,所以在這所謂的二十四節氣,這些交替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受到外在的磁場影響,當然祂還沒入啦,沒入到你的身體,所以你不用擔心啦,可是要做防範。防範就是我們既有的功課,重拾起來要深入。從這一個角度也等同是你的善友來提醒你「耶!你不能比以前好一點,你得少為足喔!」,你懂嗎?你現在的狀態是比以前好一些了,可是不能得少為足,有改變成比較好的狀態就忘記了一些保持又持續的課業,懂嗎?把這些重新拾起來去運作,把你的工作之餘,自己能決定的時間,塞得越滿越好,這樣就沒事了。

 

所以之前不是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女士,她好像在外國買了一個房子,買到凶宅鬧鬼,裡面就是很標準的鬧鬼,仲介也不否認。一個女鬼,哇!活靈活現啊,她住進去之後,沒多久就開始看到那個女鬼逼近她,她是念佛人,當然是很怠惰的那一種念佛人,遇到鬼了當然很害怕啊!鬼就逼近來,她唯一能自救的就是想起她以前慣用的方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越來越緊張,不管了,一直念念,念得越專注,那個鬼就止步了,再念專注一點,她就往後退。「耶!有用喔!」,可是一下子就又懶惰了,以為她走了就不回來啊,距離遠一點了,隔兩間房間了,鬆懈一下,「耶!又來。」。又念~又去~又丟下;又來~來來去去,後來她就什麼?精進這一件事情了(念阿彌陀佛)。然後跟這些佛友在聊到這一件事情,大家都勸她:「幹嘛不搬家呢?對不對,換個房子啊,你又不是沒有能力。」她說:「耶!我難得的機會啊!如果搬了,我就失去成佛的機會了,現在遇到鬼可以讓我成佛,多划算!」你懂嗎?所以這個就叫做善友,叫做逆增上緣。

 

所以一個學佛的人要有一個清明的頭腦跟知見,是我們自己會轉或不會轉的問題,而不是這件事情本身是好或是壞。如果現在過年期間,我感覺到諸佛菩薩都讓我的命運過得很好,讓你怠惰懈怠了呢?這些諸佛菩薩肯定是魔變現的,不用高興太早,你知道嗎?祂是要來害你的。

 

所以你說到了黃昏,這就叫做時節交替、時辰交替,都會有啦!不必太過於擔心,就是把那些「練習專注定靜功夫」的功課拿起來,就不會有事。當然啦!如果你能這樣變成保持,一門深入加上後面長時薰修,一直保持下去,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境界現前。當然這個「意想不到」不是可怕的啦,要善於轉境界。

 

同參:師父上人,我今天是帶了很多的不安,有很多的問題,今天 師父的課,好像很多話都是對我而講,謝謝。

 

師父:我這裡插個話,你能等再一個月,我等不了啊!

 

同參:我想,整個問題是在「專注」這一件事情這個功課,可以怎樣讓自己鍛鍊的更好?讓自己在每天的定課中更好?比如說,一開始我用自己意志力、自己的初心,每天這樣往前走,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看見非常多自己(念頭)的來來去去,內心的各種(念頭)來來去去,看到了,啊,放下,或者拍拍它。我的意思是說這個是個過程,那有沒有一個我需要的可以鍛鍊(專注)的方法?

 

師父:鍛鍊方法其實不多,「一」對不對?假設我們熟悉,念個《心經》,假設這樣子,就是一本《心經》念到底就好了,不求解、不求保佑,求安住在這一個過程。如果這一個方式再加上時間的加碼,能兩小時就不要一小時,能五小時就不要四小時以這個概念。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不等,可是這就必須去考量,要很科學也很客觀的去安排自己的時間,因為有些人是非常時期,絲毫不能一曝十寒,或者是斷斷續續。一曝十寒當然是更嚴重的事,斷斷續續也起不了作用,所以一定要把我僅有的時間,除了生活的「必須」,加個必須是自己要考量,生活的「必須」以外的人事物的時間都騰出來,專注在這件事情,那很快就會沒事啊。如果能夠這樣做的人,大概再怎麼癌症幾期?都會三個月內就會康復,你懂嗎?依我的經驗法則,我們的個案啊,如果真的符合的,沒有超過六個月的,你懂嗎?

 

所以你看喔,就只要《心經》就好了,其他都不要啊!最好就是熟悉了把它背下來,背下來就不用帶著《心經》走,你自己要先念。可是背的跟念的都要注意一個態度「不要含糊」,不是著眼於數字,譬如說念幾次?這個「次」一定要拿掉,因為它會亂了你的磁場,次數拿掉,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穩穩當當,把握住這一個原則原理。什麼叫穩穩當當?譬如說,有的人太熟悉了《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你也不能說他沒念啊!「喔!好厲害喔,對初學者這太厲害了!」可是對修行而言,這個人太笨,因為字字句句都沒嵌進自己的心裡。所以你必須得要很恭敬的,「觀 自 在 菩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一字一字很清楚的,很強有力的一字一字唸,你不管是用背的也好,還是看,這是門道,這叫做我剛前面講的「方法」很重要。

 

如果你在念《心經》不是這樣的話,或念各種經典,我們通俗話講,包括念佛號好了,有的人,佛號字數比較少,四個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啊!少算一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這樣子的,這個叫方法完全錯了。「阿 彌 陀 佛、阿 彌 陀 佛……」,一個字一個字很深入這樣,那如果你有氣力的時候,念出來你要鏗鏘有力,那鏗鏘有力的行為會幫助你加強無形的信心,你懂嗎?最後都是導回我們「心的問題」,而不是我們有為形式「做多少東西」?統統不是。所以我比喻剛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種念法很快速的像一陣風,咻!過去了,一次兩次,一小時能念多少次?我沒背過啦,我不知道,你們自己去考量。我剛講的「觀 自 在 菩 薩,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一個小時能念幾次?你就算我依照剛講的方法,一小時一部都念不完,這樣子有用。剛前面像一陣風吹過去那樣,一小時讓你念個一百次好了,你也沒用!沒有一部有用的。

 

所以我以前常跟諸位在講說,做這些課、跟法事、佛事的時候,一定要有所謂的這一個「實」扎扎實實的實,而不能「虛」。多數的人都很努力在做這件事情,可是就好像打靶打空包彈一樣,雖然很努力,可是你沒有一個獵物打得到啊!你就算打到也不能產生作用,你懂嗎?所以我們要有實際的作用。哪怕你一槍就達陣,也不要在那邊散彈啦!空包彈啦!打了一千多發都沒有用。所以「做課」就是這一個方法跟原則原理而已,沒有其他的門道。為什麼說《心經》?你喜歡《心經》就念《心經》,除非你全部放下重拾,重新撿起來什麼東西?要我們自己派功課,我再告訴你,要不然都可以,你懂嗎?要是我我連《心經》我都懶啊,你懂嗎?《心經》幾個字啊?兩百多個,兩百多個字我都很懶耶!你懂嗎?要是我就假設《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觀 世 音 菩 薩」五個字解決了。這個不一定要比照辦理,如果你熟悉習慣它,你就去這樣做。可是我剛講的那一個理路很重要喔!「慢慢來」、「鏗鏘有力」、「一個字一個字嵌進心裡」,這樣子就有用。其他的呢?統統放下,人世間沒有那麼多好在乎的事情,尤其是什麼你知道嗎?通常你看那個學佛的,平常都不太能成就喔!都是那些面臨重大疾病的時候,那些人容易成就喔!

 

老祖宗講:「置之死地而後生了」,只有這種氣魄的人才能成就。你們沒來這邊上課你們會不會餓死?所以搖頭的都不能成就。我如果沒有好好學佛,我連肚子都顧不飽,這種人會成就。現實啊!我剛講那個「我見」啊!所以改個念頭,又要開始成就了。等一下下課抱怨說:「 師父,我剛不小心都搖到頭了」,所以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人生就只有一個方向目標,就解決了。那個放大鏡濃縮所有的光於一點,它就能燃起。我們是要燃火的,那個光就變成凸透鏡,當是凹透鏡的時候呢?再讓你拿一百年也沒用,你知道意思嗎?

 

所以要把那個光能集中,我是比喻成光能,要把你的「心能」集中,懂嗎?「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佛陀講的,你一定要相信它。那麼我們只是透過讀這一本經來制心一處而已,懂嗎?真正來講是那個「制心一處」,不是這一本經叫什麼名字?不是。它就算是你念咒,大悲咒也好啦,《地藏經》也好啦……等等都好,可是,就是「一」才有辦法讓你心安住在一處。安住在一處,就是那個放大鏡把你的心能集中了,集中了之後,你定靜的功夫出來之後,清淨的能量就出來了,就全部化導。

 

所以三個月還是慢的,很多這樣做的人,有的大概一天兩天就……「耶!我沒事情了!」,真的是這樣吶!沒事情為什麼後來又有事情?就醫生說要來檢查:「耶!你現在沒什麼事情,不過你要怎樣,吃藥喔!配合怎樣否則會再怎樣」,聽到「會再怎樣?」就倒了,就真的三個月後又怎樣了!再去找醫生了,真是這樣。所以我剛講就只有一個《心經》,一部經典從頭念到尾,綿綿密密扎扎實實,其他都丟掉,絕對有救!絕對有救!不要只聽到「絕對有救」,前面的參數要符合。

 

李叔叔:還有嗎?沒有了,那我們再次請師父給我們開春的祝福。

 

師父:喔,祝福!我還以為開經偈,開經偈你們都比我會背了。

 

師父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即便方便說定業不可轉,但是定業在不可轉的當下,亦唯有「願力」可以轉。所以定業不可轉,是從眾生迷執於自身的所謂的安危,貪瞋癡慢的一種運作的前提當下講的。那麼如果一個人習法了之後,理解透澈宇宙人生真相,本來沒有我的存在,一切宇宙是一個自體,它就是我,而不是這個身是我的話,他發起了無上願心能夠透過學修,事事物物導歸「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時候,那一個真心切願產生了之後,他還是能化除一切的定業。所以有苦難的人趕快去轉個心念,能夠利益蒼生,那麼利益蒼生這一種心念切實的狀態,一定是成就自己的,你懂嗎?那沒有什麼苦難的人,當然也要再更上一層樓,還是沒有離開「利濟蒼生」這一個願心。所以事事物物我們的運作,近的、遠的都好,只要心心念念都以蒼生的福祉為念,這時候就真的叫做發願;而不是在宮廟,在這些佛菩薩造像面前,去做一種換取的願心,不是那一種東西。那麼你就可以符合回來「四弘誓願」的一個準則,畢竟四弘誓願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共通本願,再濃縮就是那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那麼我們所學所修,為了達到這一個目的,跟這一個真正的菩提願的時候,我們當然就會願意按部就班,符合成就的方向、理論、方法。所以一旦方向、理論、方法把握住了,「識得一」,這一件事情把握住了,「萬事畢」就統統畢業了,畢業了就叫做沒事了。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