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150831 台中明覺法堂【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Taichung, Taiwan on August 31, 2015】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9-05-29 | 1009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下載提取碼:d7le


時間:104831日,19302100

地點:台中市文心樓1樓會議室(台中市西屯區成都路229號)

 

                                        
紀錄組恭敬整理

 

 
(今日是明覺法堂在台中啟講的第一堂課)

晏菱師姐:很感恩  師父願意來台中為我們啟講如來正法,我們想頂禮叩謝  師父。

 

師父:方便就好,請起!「台中」其實我印象裡大約五年前在高雄有遇到一位老先生,他當時已經八十歲左右,白髮蒼蒼了,聽說是一位中醫師,也是一貫道的一位長老。他當時就一直問說:「台中有沒有?台中有沒有?」我說:「台中有沒有什麼?」「台中有沒有課?」(師父笑說)我說:「沒有!沒有!」因為我們都比較隨緣應化。

 

老祖宗其實有很多的智慧都比較恰當,所謂「恰當」是相對現代人來講,要不然應該講「精準」,它是絕對地。自古以來,都是在「學」跟「教」的這種關係上,所謂是「只聞來學,不聞往教」!然而我們現在的生命狀態是西方的教學方式,就是先開一堂課,然後再找學生,可是我們老祖宗不是這樣,是先有人要學習成長,才產生一個供給的方式,沿承著一種所謂私塾性的教育,那現在是一種知識常識性的教育。私塾性的教育可以幫助我們淬鍊出智慧,而知識常識的教育讓我們廣學多聞知道這個世間發生什麼事、存在著什麼樣子的形式,它可以讓我們知見廣,但是不一定有深度。

 

知識常識跟智慧有什麼不一樣呢?知識常識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跟瞭解問題,可是卻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如果透過知識常識竟然能夠解決,那也不過是我們本來的福報就能夠去因應而自然化開,基本上不需要知識常識也可以解決的那一類問題,一旦是超出你福報範疇而不能解決的,這些問題都需要智慧才行。所以老祖宗教著我們增長智慧,而比較不重視知識常識,把它擺在第二位,但也不是否定它哦!就一個學習覺悟的人來講,這個有兩層關係:一個是我們的根本智、一個是後得智。顧名思義,「後得」就是後面得到的,「根本」就是什麼?我們先天本來就存在的,那麼這一種智慧人人都有,也就是我們現在人講的「本能」,與生俱來生生世世都跟著我們在一起,而且是拿不掉的。

 

如果我們從小孩子來看,你們知道為什麼很多小孩子很會讀書,卻也有很多小孩子再怎麼認真都讀不好嗎?這也就是關係到這個「本能」的蒙蓋。其實所有的小朋友跟我們大人統統一樣,佛法有一段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生命體都具足圓滿無瑕的本能,這個本能有什麼特色呢?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每個人都一樣!

 

然而我們現在為什麼處在這個世界裡面會有很多疑惑?你想想我們現在的煩惱從哪裡來?從不明白來!對不對?不明白就不能解決困擾你的人事物的問題,於是就產生了煩惱、憂慮、牽掛。所以當務之急,一個人學修成長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幸福美滿!那你設想看看,如果人生幸福美滿裡面有一件煩惱的事,那就不是圓滿了,換言之,學修成長就是能夠讓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完美無瑕的本能給流露出來而已,它不是從外面得到的,是自自然然流露出來。一旦這個本能流露出來,你遇到任何事情,當下就知道用什麼觀念、思想、行為去對待它,你這麼一對待,結果就會順暢、如你意,這樣的一個生命狀態就是智慧運作的狀態。

 

那麼我們現在的人為什麼沒有?因為有障礙!佛家叫做障礙、基督教叫做原罪,雖然是不同的名詞,其實在形容同一件事情。「障礙」在術語上來講有兩個:一個叫做「煩惱障」、一個叫做「所知障」,換言之,都叫做「業障」就對了。那麼大家要去明白「業」是什麼東西,因為我們現在人在學修的過程裡面不得力,花了時間去聽課,也去瞭解了,可是不知道怎麼運用,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在第一關鍵花時間把這些古時候的名詞術語搞清楚、弄明白,以致於用著我們的意識形態去誤解它,一旦誤解之後,又用我們自己的定義去運作它、表達意思。

 

那麼如果我們自己認知的定義是對的話,我們人生的結果就沒有錯了,也就沒有煩惱了。換言之,我們處在這個社會如果從小到大生活上多多少少覺得有不如意的人、事、物的話,那就表示我們的觀念多多少少有錯誤。那如果從小長大都覺得有很多不如意,那就表示我們的觀念錯誤有很多。甚至如果一生都覺得不如意,那肯定一生的觀念都錯(師父笑),有這個邏輯,它叫做「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是老祖宗的用詞,我們現代人的用詞叫做「自然法則」,比如說這些花從哪裡來?一定是先有種子,但是有種子並不一定開花結果,還要有適合它的土壤、適合它的水、適合它的肥要適量。那麼這所有適合它的水、土壤、肥料,包括對它的照顧,在它一生成長的過程裡,每個時期的需求也都不一樣,這白話文叫做「條件、參數」。

 

那麼古人講話比較簡單,可是意義很豐富,你們人生當中有時候遇到朋友有困難或是不如意的時候,你會不會對他說:「隨緣啦」?你們知道「緣」是什麼意思嗎?我們往往不知道勸人家的那個字是什麼意思卻常常在講,你看,這是不是一種錯誤?「緣」以白話文就叫做「機會、條件」,換言之,你教著你的朋友隨緣的時候,轉成白話文就是:「你要順著機會、條件去運作你的人生。」這話說起來很複雜,那如果你沒有表達清楚的話,你的朋友也就是:「哦!反正隨緣。」那「隨緣」最後就變成什麼?變成「你要放下,不要那麼多擔心。」對不對?那「放下」是什麼我們知道嗎?多數的人也都不知道,久了之後是不是訛化了?你好心告訴你的朋友:「隨緣、放下」,如果他的觀念跟你不一樣,他聽起來就會把你的好心解讀錯誤,就把隨緣變成什麼?不理會!然後把放下變成放棄!所以他的人生就因為你的好心開始要走下坡了,因為做錯了認知,他未來的行為都會依這錯誤的觀念做指導原則,觀念、思想、行為嘛,這樣不斷地延續就錯了!

 

所以,這些名詞如果不把它搞清楚弄明白的話,一個人去學習任何東西都不會有所收穫的,都會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一旦把它搞清楚弄明白,你就會發現,即便有的人有分別心、有不同派系什麼的,而你都已經理解了,你就會瞭解到原來這些不同的宗教跟學術僅是用著不同的術語去應對那一類的人、去幫助他而已,其實它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佛法有一句話叫做「依義不依語」,所以我們在成長時,跟人的互動、理解當中依照意思就好,就是說你去理解對方要表達的意思,而不必去執著他的用詞是不是你習慣的那一種,如果你堅固著你的習慣,這時候就叫做執著了,執著等於不放下,執著是第一個最嚴重的不放下!

 

所以從這邊來講,為什麼我們常常要勸人家放下?你如果覺得放下是不好的,為什麼還要叫他放下?顧名思義,我們覺得應該要放下才會漸漸變好,可是這時候我們自己都很放不下,對不對?就是這樣矛盾!這就是我們對這個義理的深度不夠,不是我們不想好,而是對這些理路理解得不夠正確、不夠深入。那麼這一個放下為什麼可以變成不放棄?事實上,能夠真正學習到「放下」這兩個字的人也就是全天底下最積極的人,甚且就會是最沒有問題的人,要不然,依字面意義來說,你覺得最懶散的人會不會最幸福?大家一定否定,對不對?換言之,當然是最積極的人啊!

 

那你看,現在我們身邊的朋友也有很多是從小到大都很努力,我們把他定位很積極地努力工作,可是他努力的方向錯了,他一直在努力建構該放下的東西。所以我們現在的人把「放下」誤以為是「放棄」,誤解了它,我們就會把對象搞錯!我們都放下什麼?放下外在的人事物,比如說「先生很令我討厭,我不要理他了。」這樣叫做放棄,因為你沒有花時間去瞭解他為什麼有一些讓你討厭的言行舉止。如果你是反過來願意花一點時間去瞭解,瞭解明白原來他是為什麼,也許不是他自己願意的,那你瞭解了,你就能接受,進而透過這個「接受」的基礎,再想辦法彼此互相良性地溝通,再去提升,這時候是放下什麼?放下自己的執著心!因為我對他有成見是來自我的執著、分別跟妄想,所以是放下我們自身的執著心、分別心和妄想心,而不是把外在所有一切我討厭的人事物給砍除,或者全部和一和就當作沒有事情了(師父笑),不是這樣子。

 

所以,只要方向正確了,你會發現人生越來越快活,而且人生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少,為什麼?古人講:「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這兩句話可以幫助我們一個人創造未來圓滿的幸福美滿。那麼「隨緣消舊業」,隨著「緣」──機會、條件,生活當中遇到的這些形形色色就是機會、條件,「隨」就是不抵抗、隨順它的意思。「舊業」怎麼樣才能消?有了「隨」字,你就消了!為什麼?我們什麼時候會抗拒?就是不隨順的時候。換言之,會抗拒就表示不接受,不接受就不隨順了。所以關鍵是在哪裡消業?是在「接受」的狀態底下。那麼你會發現,當一個人接受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心是平靜的、沒有起伏的,是沒有怨、恨、惱、怒、煩的,所以他在當下已經消掉這一條業了。

 

我們人有過去生、有生生世世,所以在無量輩子以來,我們都會累積,都會在觀念、思想、行為錯誤的狀態底下做錯了事情、做錯了對待,對待是有對象的,做錯了對待就會結下冤仇。那麼事情本身沒有對待,做錯事情是我自己的行為模式錯,這時候叫做「業」。所以「業障」這兩個字又要深入去瞭解它,如果不瞭解它,我們就不知從何消業起了,所謂的「業」是什麼?「業」白話文是「結果」的意思,一般講造業,造業才產生業障,有一種結果障礙住你的人生讓你不如意,這個就叫做業障。「業」從造作來,你從事一件事情的行為、過程就叫做「造」,那所有的行為模式後面會有一個結果就叫「業」,這兩個字加起來叫「造業」。

 

你看,我們現在也在造業,知道嗎?你說你們坐在那邊又沒幹嘛怎麼會造業?有啊!你們現在在做什麼?在「坐在那邊」!所以你們坐在那邊就有「坐在那邊」的結果。然後你們坐在那邊聽我講話,對不對?那你們就有「坐在那邊聽我講話」的這個造作、行為,這個行為就產生了背後的能量。那我們現在在造什麼業?假設我現在講的都是法,所謂是真正的道理,那你們就在造什麼業?造「法」的業,這個業就會幫助你,這時候就是善業。

 

好!那換個角度,假設我現在都講一些歪七扭八的事情,勸你們殺、盜、淫、妄,教你們怎麼搶、怎麼偷、怎麼發脾氣、怎麼恨人,都往這邊教,現在你們跟我都在造什麼業?造惡業!造惡業後面就有惡的果報現前。那造善業是不是絕對有善的果報?會!可是善的果報現前是不是絕對是好事?不一定!因為要看那個結果現前時你的態度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的人遇到不好的人事物冒出來會心情不好、會覺得討厭,對不對?這固然就已經往不好的路徑走了。那麼我們遇到好的人事物出現時會不會迷戀、會不會迷失?如果會迷失,這個好的人事物也把你變成不好了!

 

老祖宗講「福非定福,禍非定禍」,所以才有一個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內容很長,就是說以前有一位老先生叫做「塞翁」,他們家養很多馬,有一天他的兒子很開心地去放牧……那時候都是放牧,好比我們現在叫做遛狗,以前是遛馬(師父笑),結果一不小心,他們家有一匹公的千里馬跑掉了,找不回來。那塞翁的家族就一直數落他兒子:「到底會不會遛馬,怎麼讓最好的馬跑掉?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這算不算是禍?因為古代的牛、馬跟豬這些牲畜是最貴重的,遺失了一匹千里馬等同現在開一部法拉利跑車出去撞毀了的意思(師父、學員笑)。法拉利的標誌剛好是馬,對不對?馬是以前的代步工具,最好的代步工具不就像現在我們最好的那一種車嗎?法拉利是打比喻,這樣又廣告化了,不行!(師父、學員笑)要再說好比是藍寶堅尼或是保時捷。以前我們做電台節目時,假設要以產品舉例,不能只講一種而已,會被新聞局罰錢!得要一次講三種以上,那樣叫做「非廣告化」,就沒事。

 

那塞翁很豁達,就對著那些數落他兒子的親朋好友說:「丟掉一匹千里馬也不見得是壞事。」結果大家聽一聽,反正不是我家的馬,也就不重視。隔了一陣子,這匹跑掉的千里馬回來了,不但回來,還帶著一匹母馬,而且這匹母馬也是一種良駒,是很好的一匹馬。於是全家族就非常高興:「哇!太好了!這匹馬居然會帶了一匹馬回來,真是好!」大家已經忘記之前的數落,人是不是都這樣?見「好」的時候就忘記之前對人家「壞」的時候。當大家在歡慶當中,塞翁又說了:「唉呀,千里馬跑出去,帶了母馬老婆回來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這時候大家就覺得這個塞翁實在是很不上道,好事還潑冷水,真是不可理喻!

 

過沒多久,塞翁的兒子想要測試這匹母馬到底是不是真的好馬,去遛馬的時候就騎著牠跑,發現果真也是一匹非常好的馬,結果騎著騎著越來越高興、得意忘形,就從馬上摔了下來,還摔斷腿,回家後,整個家族又開始悲傷:「唉呀,真是不幸,千里馬沒事帶一匹母馬回來幹什麼?讓我們的寶貝公子騎得整個腿都斷掉了,真是可憐!」當大家又哀聲一片的時候,塞翁又說:「唉呀,摔斷腿也不見得是壞事!」你看!他的家人越來越不能理解,之前是馬丟掉就算了,現在是兒子摔斷腿,還在旁邊幸災樂禍,當然就又被數落一番。

 

大約過了三個月,他們的國家發生戰亂,於是就開始四處徵兵,全城的男眾除了已經躺在床上、白髮蒼蒼那一種以外,這些年輕人、壯年人統統被徵去當兵,包括大一點的小孩子也要去,結果只有他兒子因為腿斷掉,不在這個行列裡面。戰亂平息之後,這些士兵死傷慘重,只有他兒子還活得好好的,所以大家就去體會這一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理路。

 

所以也就是告訴著我們,這個人世間好非定好、壞非定壞,存乎一心,看我們怎麼用心念去轉化它!如果一件壞事來,你有辦法用「隨緣消舊業」的態度,用一種樂觀的態度去接受它的時候,當下就在消業,業消福就來。那麼如果我們遇到一件好人好事出現,我們迷戀它了,如同塞翁的兒子騎著馬得意忘形,他得意還好,不要忘形就沒事,對不對?得意忘形可能跑得太高興,連繩子都忘記抓了,結果摔下來,這時候就是「禍非定禍」,這個福轉成禍害了。我們人世間這個大自然法則運行統統是這樣,一旦能瞭解這個理路之後,你也就知道怎麼應對人世間了。

 

可是我們現在人有一個問題,我們知道怎麼對待,可是我們做不到,對不對?明知道老祖宗講的道理很好,可是我們應該怎麼樣去看待?我也會說、也會講,但就是做不到!原因在哪裡?一層一層下去,要有科學的態度去找出為什麼做不到的原因,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我們訓練不足。訓練從哪裡來?從不斷重複來。所以讀書跟修行不一樣,但現在很多人又誤解「修行」,以為跑去廟裡面燒香供佛或燒紙錢叫做修行;有的是以為跑去山洞裡面打坐(師父笑);有的是以為到廟裡捐個錢或捐個好人好事等於修行,其實這些都只是修行最後顯於外的一種隨緣而有的形態而已,它不是修行的本身。那麼有時候這些形態是「依他」再導回來,最後要訓練到什麼?訓練到我們的起心動念,也就是我們的觀念、思想跟行為的導正才有辦法,換言之,從這個角度就叫做「改個性等於修行」了!

 

從這邊來看,我們是不是明知道什麼個性是好的卻做不到、改不了?所以這個理路得要去瞭解,為什麼明知道什麼個性是好,我們卻做不到?因為我們訓練不足!所以這時候就有一個關鍵,這是武林祕笈,所有的學修不成就、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滿人生的原因都在這個關鍵,就是不願意「重複」!所以從這邊來講,就不是一般我們讀書考試的模式了,尚且我們讀書考試、唸書要記的那個答案也要不斷重複才有辦法,更何況是我們惡習氣累積已久的這一個身心?我們必須要更加強火力地去重複它才辦得到。那從何重複起?要不斷去聽你聽得懂的正確道理,從這個做起。好比以前讀書人不是都會在桌上寫個座右銘嗎?為什麼要每天看?因為怕忘記啊!就從這種理路來而已。

 

老祖宗講一句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果能重複不斷,你就連想都不用想哦,自自然然地你的行為就開始轉化、調整了,這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改變命運不是那麼難的事情!那這是理路,當然這些理路都還談不上真正的修行,只是讓我們先修班先瞭解一下,就好像我們要去報考學校,先拿了簡章再去看每一間學校的簡介,你瞭解它並不等於你已經入學了嘛,不過,你沒瞭解簡介,進了學校也有不安全感。所以真正要到「修」的時候,你就要知道對象了,那我們現在的人無非最關心什麼?財富、身體健康、聰明智慧,就這三件事情。

 

剛才我們跟阿嬤在餐廳的時候,也講到現在的人不管老的、小的、男的、女的、有錢的、沒錢的,這個時代「病」特別多!你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清楚的或不清楚的都很多。什麼是不清楚的?就是醫生查不到病因的這一種;那麼有的是醫生認為清楚卻不能解決,這也被我們列為「不清楚的」,這一種病叫做「不治之症」!對啊,如果真正清楚就能解決,怎麼會叫不治之症呢?所以這些統統來自我們人在這個地球的成長周律把方向搞錯了、把關心的對象搞錯了,我們很努力,但努力的對象搞錯了,所以最後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我們現在的人最關心的那三件事,從理上來講,關鍵是所謂的「布施」!你要得財就必須要有「財布施」;要得身體健康長壽、心情寧靜祥和,就必須要有「無畏布施」;要得到聰明智慧,能解決生活當中的疑難雜症而沒有煩惱,就必須要有「法布施」。那麼財施、法施、無畏施是古時候的用詞,「布施」以我們現在人的用詞叫做「服務奉獻」,樂善好施、服務奉獻!那麼「財布施」現在人又會小看它、誤解它,以為有錢能夠去往外捐獻就等於財布施,如果是這樣的話,沒有錢的人不就沒機會了?所以只要是不平等的理路就不是真理,也就有所瑕疵而不能真正讓你得到幸福美滿。「財」這個字要再深入去瞭解它,什麼是財?財是「資糧」的意思,一個人「人生總合受用的資糧」就叫做「財」。

 

「財」分為兩類:一類是外財、一類是內財。比如說人家對你好,這是不是你人生的一種資糧?可是人家對你好並不一定是送你一個禮物或者是給你多少錢,他就是對你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財的受用。那麼內財、外財各有其因,想要得到內、外財的豐足,你就要把內、外財搞清楚,所謂內財布施就是我們「體力勞力和用心」的奉獻服務;外財布施就是一般我們講的身外之物,譬如有一句話:「錢乃身外之物」,那這支麥克風是不是身外之物?也是啊!桌上這些花也是身外之物,這類的統統叫做外財。所以一個人只要在人生中能夠不間斷地把內財、外財統統去做一種服務奉獻的話,他這一輩子必定會不慮匱乏。最基礎就是不慮匱乏,是不是能夠財寶豐足呢?就必須要看他做這兩件事情有沒有更加強的火候。至於能不能飛黃騰達?還得要看他的用心了,用心越不貪求回饋,他的回饋就越多。所以就這麼一個理路,一個人想要賺錢、想要在人生受用比較順暢的話,都沒離開內財、外財的布施。

 

那麼身體健康從哪裡來?無畏布施!所謂的「無畏」是什麼意思呢?從這一個字面意義上,「無有恐怖」的服務奉獻就叫做無畏布施。那什麼叫做「無有恐怖」?透過我去服務一切眾生讓對方得到心靈上跟身體上的安全,這一類的統統叫做無畏布施,那安全就是健康嘛,對不對!那麼透過我們做這件事情的能量具足,我們就得到身心健康。你看,我們現在人如果瞭解這一個理路的話是不是可以很省事了,就不會花很多無謂的精力。等一下我們再來講當中還關乎「緣」這一個字。

 

第三個我們現在人想要有的就是聰明才智,聰明才智其實從兩個方向來,那麼聰明才智更向上一著叫做智慧。智慧跟聰明不一樣,我們現在的人聰明的多、有智慧的少,智慧能解決問題,而聰明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危機,我們從來沒聽過「智慧反被智慧誤」的啊!智慧就是在聰明裡面至少有加上「能夠分辨是非邪正」的能力,聰明是沒有這能力的,聰明是你過去生帶來的福報,智慧是必須修出來的。那麼「智慧」這件事情從何得來?第一個就是從我們清淨的心,一個人隨時隨處能夠訓練心的平靜、清淨,自然就有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的問題,智慧到哪裡就解決到哪裡的問題!

 

那麼另外一個部分就是法布施,法布施就是把你的聰明智慧教給人。一般我們願意把所知道的正確理路奉獻、教給人,而且希望對方學到了之後也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美滿人生,這樣的作為就叫做法布施。一個人的智慧經由這麼一個運作就會不斷增長,越施越多,它跟看書、讀書統統沒有關係。現在常常有電視劇在演,有人要學一技之長,有一種師傅是不是都會留一手?藏私啊!這種師傅很可憐,到最後都變愚癡,因為藏私就是吝法,吝嗇把你所知道的教給人,這個人的果報就一定是愚癡!以前中國老祖宗真正聰明的師傅就是和盤托出,還恨不得你全部都會,因為你只要全部會,師傅就會更會,你知道嗎?那麼現在的人不是這個概念,現在人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的概念太重了,所以捨不得布施,也就沒辦法真正從人生的努力方向跟對象裡面得到真正的受用,原因統統是這樣。

 

我們講「緣」,現在的人都努力錯方向,我們都努力在「緣」上而不是「因」,剛剛講的那三種布施是因,也就是舉例「花的種子」的意思,我們都努力在澆花、施肥、買好土的這些緣上,卻都不撒種子,所以越努力越辛苦,是不是這樣?好比說財布施,你的內財跟外財常常奉獻叫做撒種子,那麼我們努力工作就叫做施肥、澆水,所以這時候施什麼肥、澆什麼水在階段性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只要你不要太違背就好。比如說作奸犯科也是一種事,對不對?可是作奸犯科是完全違背的!透過作奸犯科會不會階段性有錢?會啊!小偷也會偷到錢,對不對?好!小偷偷到錢,他過去生本來撒種子的結果能有五千塊,可是他去「偷」到四千塊,他以為得到了四千塊,其實是折掉一千塊而不自知!如果不用偷的方式就不會折損。小偷以為偷到四千塊很厲害,對不對?這就是愚癡!就是不明白宇宙人生真理的運作,所以做錯了還不知道,很可憐!

 

那麼正確的行業叫做緣,因遇到緣才結果,緣非定緣!我常比喻真正的布施就好比在人生的戶頭存錢進去,而努力工作就好比辦信用卡、提款卡或者是存摺等等,它可以幫助你提款出來,可是它本身不是那個福。那我們現在的人都忙著怎麼辦卡,即便辦到御璽卡,戶頭是零塊錢也不能刷,對不對?現在人的人生就是這麼冤枉!那如果你搞對了,其實人生在運作就很簡單,只要常常去布施,工作隨隨便便都會賺錢。那你一旦不布施,選擇一個特好的工作也不過是提前把原來戶頭裡面的錢提領出來而已,受用完之後就沒有了!沒布施等於沒有存錢,那越提越多可不要高興,越提越多表示你越快面臨到經濟危機──破產!就是這一件事情。一旦完全破產,你必須再要努力布施的時候,你又更不願意,所以就變成惡性循環,是這樣的邏輯。

 

那麼用在無畏布施亦復如是!我們越捨不得去奉獻、照顧人家,我們越得不到「健康」這件事情。現在的人常常花時間在哪裡?在養生食品、運動保養,對不對?包括太胖了該怎麼辦?要減肥,聽說減肥比較健康,對於體重過重的人當然比較健康,結果用什麼方法?把胃切掉一半,讓胃的吸收比較不好,自然就會瘦下來。為什麼提到這個?前兩天有個人來協談就問這個問題,想要我幫他背書。他說:「我兒子現在又高又胖,已經肥過頭了,對身體健康不好,對不對?」我說:「對啊,這樣不好啊!」「那要怎麼改善呢?」我說:「叫他恢復正常的作息、正確的飲食不就改善回來了嗎?」他說:「這不可能,我兒子現在已經影響到他的脊椎,他就是很懶,所以不可能!」我說:「如果不可能,他就得承受這個痛苦啊!」是不是這樣比較合理?不可能努力卻都要幸福美滿,在座有沒有人贊成的?(學員們微笑著搖頭)沒有人贊成啊!

 

然後他就說:「師父,我聽說有切胃的手術。」我說:「我知道有這種手術,可是你問我,是不是要叫我背書讓他去切一切會更好?如果不會更好,就會責怪是我說可以切的,我沒那麼笨!我不建議這樣做,如果你要,你就自己負責。真的要切是要切你兒子的什麼你知道嗎?切屁股!」他就納悶:「咦?胃不能切,切屁股有什麼關係?這不是辦法,也不合邏輯啊!」我說:「他就是都不動,都讓屁股享受坐在那邊,對不對?那屁股享受,卻讓胃疼痛,這沒道理啊!」(學員大笑)這個災難是屁股享受來的,跟胃沒有關係,怎麼能切胃讓這個災難解除,對不對?

 

接著他就說:「不行啦!怎麼可能切屁股?」我說:「他是不是常常坐著,要不就是躺著?」他說:「對呀!」「要不然你就效仿宮廟文化,把你家的床跟椅子變成釘床、釘椅,他就不敢了!」(師父、學員大笑)就是迫使他要一直動、一直動。那這是比較詼諧地講法,主要是希望他明白凡事要合理,不能不明理嘛!哪有屁股在享受,卻讓胃受罪的?當然不行!我後來又說:「好!這個就是從生活作息去改,他的生活作息都是那個屁股要享受,既然改不了,也不想切屁股、不想坐釘床、釘椅的話,沒關係,那就從飲食習慣好了,那好吧,就處罰舌頭,為什麼這麼愛吃?還不是舌頭要,那就切舌頭!切了舌頭,他自然就吃得少,胃也不用受苦了!哪有三寸舌去享受,卻處罰胃、讓胃受苦的?!任人都覺得不公平!」

 

他說:「不可能啦!師父,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表弟也是這樣,他表弟有去做切胃的手術,效果好像不錯!」你看,都設定好了,其實他早就預約切胃的手術,來協談是要咱們背書的,我都知道!那我就問他:「他表弟切多久了?」他說:「沒多久。」我說:「所以副作用還沒出來,你們是約一約去死。」(師父笑)對啊!之前不是有一位明星○○也是切胃,結果現在不紅了,一「切」就不紅了!整個人瘦下來像僵屍一樣,也不健康了,對不對?以前胖胖的,如果努力一點,可能也會健康瘦,而不是這種病態瘦。

 

所以都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思想導致我們人生的痛苦,那這種理路並不是真正健康的理路,都是從「緣」上捉摸。如果從「因」上,常常去樂善好施在「無畏布施」這件事情上,自自然然回溯回來的就是健康長壽,這是最高段的健康學!一般是不是說「生病可以不藥而癒」已經算是很厲害了?最高段的健康學就是讓你不病!所以老祖宗中醫學上講:「上醫,醫於未病;中醫,醫於將病;下醫,醫於已病」,意思是說最高段的醫術是養生健康學,可是它的健康又不造成生理的負擔,就是平常過日子保持正確的飲食、正確的作息就好了,你要養你的心、養你的性,當你心性調整好的時候,身心自然就健康。

 

那麼我們現在的人的病又有一種比較難理解的,就是靈性的病,對不對?外靈的或自己的靈出問題。這就是所謂能量磁場的問題,雖然名詞、名相上、形相上跟生理不一樣,可是它的原則原理統統一樣,它的原則原理還是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來!《金剛經》上有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萬法唯心造」,《楞嚴經》上也講:「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都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性,所以才要修行,這個「行」就是指我們心理、生理和靈性的行為。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就叫做修行,一旦這些理路都修正回來,你的造化主完整、正確了,你往外的造化物也就會隨著這個能量一併導正回來。

 

好說現在的高度量子力學家也幫我們背書印證了老祖宗的這個理路是正確的,所謂是這些分子結構的排列組合統統沒有離開我們的念頭。包括江本勝博士做「水結晶」的實驗,用善念去對待水結晶,它在零下5的結晶過程會變得很漂亮;用惡念去對待它,它在零下5結晶的樣子會很醜。屢試不爽,包括對它發出「愛」、「感恩」的念頭,它特別漂亮,若是「恨」、「討厭」,它就特別醜。所以可想而知,礦物的分子結構跟我們生物統統一樣,只是在於排列組合方程式不同而已,這些排列組合方程式是由誰決定?從念頭決定!所以為什麼自古以來老祖宗都教我們心存善念?因為只要能夠保持心存善念,我們的境界相就善、就美好,那我們常常有惡念,於是我們的境界相就會有煩憂來干擾我們。

 

所以一個人絕對不會在這一生只有痛苦、沒有快樂,也不會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原因就在這邊,因為一個人生生世世起心動念、言行造作,多多少少都是善、惡摻雜,所以這一輩子會遇到快樂也會遇到痛苦。那麼你們如果知道這個理路的話,就開始去訓練保持善念,把惡念給消除啊!而且往善行去努力,杜絕惡行啊!這時候就是可以訓練了。但問題就來了,每個人對於善、惡的標準不一樣,所以才要學一個共通、真正的標準。真的!我們在這一個時代最難的就是這一個關鍵,每個人都認同普世價值的善,那麼如果每個人都認同也都努力做到了,為什麼我們的人生境界相參差不齊、有那麼大的落差?以前常常人家來協談時就告訴我:「師父,講那麼多,我們人只要為善就好了啊!」你看,「為善」後面加個「就好了」,這肯定大概不是很善嘛,對不對?因為「就好了」表示你看輕它,這個善的標準太低。

 

那麼「為善就好了」是怎麼為善?一百個人同樣認知「善」,卻有一百種人生境界,他們也都說為善就好了啊!什麼是為善就好了?一般人最常講的就是沒有去殺人放火也沒有去偷就好了,他不知道內在的起心動念我有沒有貪!所以佛法把這些講得非常細緻,它是一個高度的生命科學。佛法在講的善是以「十善」來做標準,意思就是說如果這十善沒做到大概七、八十分的話,我們就連作人的美好的資格都沒有了,那時候就叫做三惡道的眾生。在座可能有些人對三惡道不太理解,三惡道就是什麼呢?佛家在講的法界、道次,也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存在,一個是古代用詞、一個是現在用詞。三惡道就是整個宇宙裡面最不好的三個維次空間,也就是生命狀態最差、最痛苦的那三個,有宗教概念的人就能理解那三個叫做「地獄、餓鬼、畜生」。

 

地獄最慘!接著是餓鬼、畜生,這三個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狀態最慘!那麼只要沒做到十善的七十分、八十分,下輩子一定就是去當這三個維次空間的眾生。那它們各自都有標準的因素、原因,如果沒有犯到就絕對不會產生那種現象。所以我們就去瞭解一下,先從不願意去的來說,現在剛好又是農曆七月半,又有被放出來透透氣的這些鬼道眾生,先從這邊講,那麼以前……包括我們從小到大,聽到人家說:「人死掉去作鬼!」人死掉真的只能去作鬼嗎?(師父笑說)這樣我們也不用好好活了,你們知道嗎?怎麼沒聽人家說「人死掉去作神」,對不對?去作神、作佛菩薩都好!再怎麼樣,人死掉至少下輩子也要還是作人,不要去三惡道啊!

 

我曾聽說過有一位測字的算命仙,據說也算得很厲害,他說:「看到這個人世間痛苦,我下輩子不要再作人了!」「那你要作什麼?」「我要作狗!」你看,這叫做愚癡。他可能會去作狗,因為「是非邪正分辨不清楚」叫做愚癡,愚癡的果報就是畜生道。那麼鬼道的原因就是貪欲,一個人貪念太重會去作鬼。地獄呢?瞋恨、脾氣太糟;怨恨心、嫉妒心太強;耐心不足;這一類的就是地獄的學分。所以一旦你瞭解,你就懂得避了,對不對?懂得避就可以不用去那邊受苦。那麼那個算命仙想作狗,因為他分辨不清楚,他看到電視節目上報導的狗都很幸福,所以就以為他也能作那種狗,你知道嗎?他不知道也有流浪狗,也有被流浪漢捉弄的流浪狗,被不良少年折騰虐待的那些狗,有沒有?所以他想得太美了,這個叫做愚癡。他如果真的去作狗,應該是作不到有福報的那種狗啦!

 

所以福、慧要雙修!慧是智慧、福是福報。為什麼佛家講三皈依第一要皈依佛?佛者覺也,佛是兩足尊,「兩足」就是雙雙具足圓滿的意思,具足什麼?一個是福、一個是慧。在修持福、慧的時候,即便俗諺講「福在慧先」,它只是先而已,真正是「慧重於福」!如果沒有修智慧、只修福報的話,就有可能去當那種被人家照顧得很好的寵物,可是再怎麼被照顧好都沒有自由嘛,對不對?這也不究竟!

 

好比佛家有一句話:「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古時候印度國王的坐騎大象很有福報,國王要請很多侍衛幫牠按摩、幫牠洗澡,還讓牠穿戴那些珠寶,都比我們人有福報。可是牠還是大象,還是要被人家騎著,往左、往右自己並不能決定,所以還是不自主的生命狀態。那麼修慧、不修福呢?叫做「羅漢托空缽」,什麼是「羅漢托空缽」?阿羅漢很有智慧,可是以前他們是乞士。乞士跟乞丐有什麼不一樣?「乞」是乞討,「士」是有學問涵養的人,所以即便日子過得好像乞討的樣子,但他是一個有學問涵養、有道德的人,乞丐就沒有這個。乞丐就是你給我錢、給我吃的算數,那麼乞士是當你給他飯吃、給他錢用的時候,他還會以智慧回饋給你,教你開智慧解決你家的疑難雜症,那是一種回饋。

 

以前印度的修行人都是一種乞士,可是自從佛法傳到中國就已經改變了,因為中國的文化和西方的印度文化不一樣,東方重視「師道」。中國的文化是出家的這些修行者都住在寺廟裡,當時從印度請回來的高僧都是國師,所以皇帝會供養他們,不致於讓他們流浪街頭,因為皇帝覺得讓老師流浪街頭要飯不是挺沒面子的嗎?所以他就會把他的老師安頓得好好的,讓老師專心去做教化、利益蒼生的事情,所以這就是文化不同。那麼佛法是因緣法,它會隨著不同時空背景、場域和不同人群的概念而有所調整,因為這樣才會對味、才會恰當。就好像有一些歐規的車子來到台灣都要改裝,從美國過來的也要改裝,因為台灣的路跟歐洲的路不同,好比避震器都會換規格,但同樣是那一部車。

 

所以,不修慧就會像大象、像寵物一樣,享一些福而於不自主。那麼有智慧很自在啊,可是不修福就會餓肚子!小乘佛法修行比較偏向修慧不修福,而大乘佛法修行就要福、慧雙修。剛剛講了,「福」從布施來!「慧」從清淨心和法布施來!如果我們都瞭解這個門道,我們的人生就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就不必礙於現在的時空背景。好比說景氣不好,我們的經濟會不會相對地也被影響到?有修持的人就不會!沒有修的人就會!因為沒有修的人在這個共業「共同的造作所產生的結果」裡。整個地球環境都是經濟不景氣、有經濟危機,我們有共業,我們當然會受到影響!但是有修行的人就會在共業裡拉出別業,那就不同了哦!因為他創造出來了。

 

真正來說,只要你瞭解這些理路,命運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要治病的,你就努力運作這些理路,你的病自然就不藥而癒;要治靈性的也是一模一樣啊!所以學修就要在我們的生命狀態裡多花一點時間去深入在這些理解上,所謂是「信、解、行、證」,你相信它,你才會去深入瞭解它;你瞭解了它,你才不會做錯,所以你的行才會正確,瞭解得越深入就做得越到位;你做得越到位,你的結果當然就越圓滿,越如實的意思。所以,首先我們就要瞭解這些種種的概念。

 

那麼話說回來,常常聽到人家在講佛法、佛教,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學佛卻得不到如佛經上所講的美好?就是因為他把這些理路都搞錯了。佛法就是覺悟的方法,佛教就是覺悟的教育,「佛」是印度話,以中國話就是「覺悟」的意思。因為當時翻譯經典的法師因應中國人的習慣而去調整它,我們中國人喜歡簡約、言簡義豐,但印度當時不是,印度喜歡繁瑣,所以你看佛經上常常有重複的話,也就是  釋迦牟尼佛都在印度重複講,一直重複講了四十九年。那我們現在的人一旦重複個兩次,他就生氣翻臉了(師父、學員笑),覺得好嘮叨,對不對?

 

要不然我們拿小孩子測驗一下,(師父問在場的小朋友)「爸爸、媽媽講你們兩句,你們會不會煩?」(小朋友笑而不答)你看,大家都是心虛的樣子。那講兩句其實是為你好,應該再聽個兩百次(學員大笑),對不對?你對他講兩百次,他就會認為:「對啊!爸爸媽媽講的事本來就是這樣,幹嘛還要講?」你懂嗎?就不會像以前這樣,你講個兩句,他就覺得煩死了!這以現在的用詞叫做「置入性行銷」,古時候的用詞叫做「長時薰修,一門深入」。

 

「佛」這個字本來叫做「佛陀耶」,中國倉頡造字的時候沒有「佛」這個字,所以我們尊重它,翻譯它的聲音,叫做「音譯」或「譯音」都可以,變成「佛陀耶」。那老祖宗又覺得「佛陀耶」三個字太冗長了,你看,連三個字都覺得長,於是就改為「佛陀」,省掉一個字,後來覺得「佛陀」也繞舌,就剩下「佛」一個字。所以「佛教」假設從形相上來講,就是「佛陀在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佛陀」是什麼意思呢?覺悟者。所以剛剛講的這一句話若更白話,就是「智慧覺行者在整個宇宙不同維次空間當中至善圓滿的教育」。

 

那既然它是至善圓滿的教育,它有什麼功能、好處?就是讓我們在學到之後能夠真實究竟圓滿地遠離一切苦難,也就是說你的人生只要學會了那一件事情,你絕對不會有煩惱。煩惱從哪裡來?從我們的苦難來,對不對?沒有煩惱等於你一生一世……不是!這時候是生生世世,你都不會有苦難,因為包含了不同維次空間跟過去、現在、未來統統一如了,這就是佛教。

 

那麼它的科目是什麼?它的科目大略拆開成五個項目: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整個佛法就在教這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的次序不能顛倒,次序顛倒就像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時代不但次序顛倒,還省略了什麼?省略了倫理、道德、因果!現在人不講這個,所以沒有這個觀念跟行為的人,他的心就不平靜。剛剛你們是不是學到了,智慧從哪裡來?清淨心。因此,沒有這三個學養的人就絕對不會有智慧。那我們現在一昧的發展最後一個科技!沒有智慧就駕馭不了科技,科技會反撲回來,所以你看我們台灣被反撲最明顯的科技是什麼?飲食科技!對不對?到處都是毒!釋迦牟尼佛多有智慧,祂在三千年前講完了,末法時期的眾生,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眾生,就處在一個什麼時代呢?「飲毒食苦」的時代,人家早都講完了,很清楚啊!

 

我們現在仔細體會看看,我們去便利超市,這時候不能講品牌,要不然會被告(師父、學員笑),你在便利超市隨便拿,哪一個不是毒、不是苦?統統都是傷害我們啊!那以前最不花錢的卻是現在最貴的,以前「有機」哪要錢啊?比如排水溝旁邊隨處、隨便拔都有的「蕃薯葉」,那都是有機的,現在卻還要去店裡買,聲稱「有機」還更貴,對不對?整個都顛倒了。所以佛經有一句話說現在這個時代叫做「顛倒夢想」,眾生習苦為樂。錯了!我們的學修錯了!如果我們把這五個科目恢復回來,「倫理、道德、因果」先去完善,一旦完善,一個人不用求智慧,他自然就有智慧了。

 

智慧是什麼呢?智慧是平常沒有,心一派清淨,當這個有清淨心的人遇到一件人、事、物時,突然冒出來的那個靈感能夠隨便應對一下,「隨便」我是表達「輕鬆」,不是說真的隨便,輕鬆應對一下就能沒事,那個就是智慧。那應對完就沒事了,一沒事,那個智慧也沒有了,就又回到清淨。所以老祖宗教著我們「用心當如明鏡」,就像這面鏡子(師父以會場的鏡子為喻),但我們有時候還照不太清楚,為什麼?因為鏡子不夠乾淨,你懂嗎?上面還霧霧的啊!所以這比喻我們的心不清淨,那我們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我們的心像鏡子般擦得很乾淨,一照就纖毫畢露。像現在我看鏡子裡的我,不知道是我的臉灰濛濛的或是鏡子灰濛濛的?所以就照不清楚了。那麼我們的心若能夠保持像鏡子一樣乾淨,那時候我們應對任何人事物就會看得很清楚明白,這個叫做智慧。

 

那麼「智慧」兩個字又不一樣,這一個層面比較傾向智慧的「慧」,「慧」是了別、分辨的意思,你很清楚這個和那個有所不同,你瞭解,可是你不分別,分別就加上一個「執意」了,就會起煩惱。「智」是什麼?裁決!你知道有所不同,你又能決定一個正確的,這叫做「智」。所以「智、慧」兩個字常常放在一起講,換言之,智慧達到圓滿的人就叫做「佛」,是這樣,而智慧達到圓滿的教育就叫做佛教。所以,有倫理、道德、因果才會辦得到這件事情,這件事情一有,現在的科技就變成利益蒼生、美好我們一切眾生的上等工具,就不是造成汙染的源頭了。

 

你看,佛法多好!只要我們瞭解它。那當然,要瞭解這些體系就得花時間,並且在我們生活當中去運用。那麼你會發現,一旦前面倫理、道德、因果、智慧這四個有做到,後面發展的科學就無汙染,那時候叫做零碳跡。現在什麼事情都有碳跡,對不對?飛機飛過去也有碳跡、也有汙染。零碳跡的世界是完全沒有汙染的世界,那時候人人都健康,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留一點時間給大家,剩半小時,看大家最近有沒有什麼疑惑要提問的?

 

晏菱師姐:請教 師父,有些人對「地藏王菩薩」好像有一些誤解,就是認為晚上不能念《地藏經》,怕把家裡本來沒有的一些鬼道眾生都引來,不知道念經有沒有什麼時間限制或是什麼空間的限制?請 師父開示,謝謝!

 

師父:其實念一切經都一樣,本來沒有時空時間、空間的問題,它只在於念的這個人有沒有具足「恭敬」而已。我們先從場域、空間上來講,很多學修的人……包括一些老師會交代我們不能在房間念、不能在某些地方念,總之,一大堆限制,那「不能在房間念」這個是不是定數?不是定數!它的表法只是要告訴我們不能對它不恭敬。比如說你家如果有佛堂,你就在佛堂念,是不是會顯得對待這件事情比較恭敬!那麼我家有佛堂,我躺在床上念,相較之下,並不是我沒有能力周全「恭敬」這件事情,而是我故意怠惰,那我對這件事情就是不恭敬。在房間或客廳的意義就像這樣,有客廳,為什麼不在客廳?房間可能有我們的私人衣物,有時候就感覺比較不尊重的那個意思。

 

可是有些狀況就是別數,比如說有些人出門在外工作,他經濟上有困難,只能租一個小套房住,那他也希望能夠做這些所謂的佛事來訓練自己的修持功夫,豈不是就永遠沒辦法了?這時候就叫做善巧方便、開方便門,就是你要念的時候,盡量把房間打理乾淨整齊一點,不要亂糟糟的,然後才在房間裡持誦,這樣是可以的。以此類推,它就是純粹在我們一個心態的問題。

 

至於晚上或白天念其實都一樣,差別在哪裡呢?你說晚上會引來很多的好兄弟姐妹(師父、學員笑),對不對?鬼道也不是只有男眾,那白天就不會,其實不是這樣,白天、晚上他們同時都在,這跟我們念不念無關,可是跟我們自己的氣場有關係!好兄弟會不會干擾你是存乎你自己的氣場旺不旺,當我是精氣神比較飽足的狀態,好兄弟礙不到我;那我比較虛弱時,就算我沒有念,他們還是來,你懂嗎?會來的一定是跟你個人有緣,沒有緣的也不會啊!那有緣的狀態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惡緣、一種是善緣,可是當我們人都不理解的狀態底下,就會把所有的緣都變成惡緣!

 

以前我去處理過一個家庭,鬧鬼鬧到不行,聽說鬧到好像只剩一個月可活(師父笑),結果我去的時候跟他們講一講就解決了。我第一次去的那個個案,針對其中一位鬼……我本來要講一隻,「一隻」對人家不尊重,不好!我們學修的人要處處禮敬。那其他的還有,我先講這個個案,後來才瞭解為什麼障礙到整個家這麼深,都快不行了。其實這個鬼本來對他們沒有惡意,可是這個鬼跟他們有緣,然後常常想要對他們表達個什麼,可能是要幫助他們、要對他們感恩的,因為過去生可能有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恩惠,這輩子作了鬼有五通,可以理解過去生受過恩惠,可是人沒有通力,而且只要聽到「鬼」就怕,就以為是要來蹧蹋、要來做什麼的,結果在這一來一去當中就產生了誤解。

 

為什麼鬼會誤解?因為鬼的道次很低,他的明白度沒那麼高,以人間的詞語你們好理解,就是所謂的「反目成仇」!一個擦槍走火,本來是好朋友卻變得反目成仇,不乏有這種事情,這一個個案是這樣。你看,困擾好久!結果我用三十分鐘跟人聊一聊、跟鬼聊一聊,我們只是聊聊天而已,這麼簡單就處理好,那個鬼就昇華了。當然,後面還有別的好幾位,那是另外一個時空的事,我講的是這個個案,多冤枉啊!本來人家是來感恩的,你就接受,也去回饋,生生世世都變成好朋友,好朋友是互相扶持的,結果是這麼一回事,處理完就沒事了。

 

那麼《地藏經》是不是你念了之後鬼才來?當然不是!你沒念他也在。可是「念」跟「不念」有兩個關鍵,一個是你念得好,有能量讓他可以拿走,所以對他好,一旦他瞭解到你對他好,他就不會干擾你。即便過去生和你有惡緣,惡緣表示你欠他,他要來向你討的,對不對?那你看,假設這個冤親債主是要來向我要、討債的,我念了經才有資糧給他,沒念就沒資糧,那你覺得是「念」好或是「不念」好?

 

晏菱師姐:念!

 

師父:對啊!那你還怕他來?你念不就是要還給他,你還怕他來拿?所以世間人都有這種很奇怪的迷思,認知錯了!所以重點是你有沒有精神、念得恭不恭敬。另外一種,如果你是吊兒郎當地念,是態度錯誤地、不恭敬地念,念《地藏經》只是求保佑自己,都是想到自己,這一種人在念的時候也會受到天地鬼神的捉弄、蹧蹋,人家會很調皮地去鬧他!所以我們被捉弄於不自知的時候,是不是會認為是念了《地藏經》而引來這些倒楣的事?其實是我們念得不好,念得不好不一定是我們字數的問題,而是態度錯了!那這時候鬼來捉弄就不是壞事,從另外一面想叫做警惕!警惕你是不是也是幫助你的?所以學佛的人就是這麼開拓。

 

照理說,學佛到最後就是百無禁忌,可是百無禁忌不是叫你隨便過日子,它是不離方正之理、便於行事。行事上恆順眾生就好了,什麼都好,可是自己完全不偏頗於這些所謂的戒律、軌範,統統沒有違背。當你這樣在做,那時候叫做智慧的樣子了,智慧的樣子就叫做善巧方便,你的狀態就是內方而外圓,既然外圓了,這些鬼眾就不會來對你怎麼樣。那麼亦善於轉境界,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來,如其本來,諸法如義」,也就是諸位每一個人圓滿無瑕的本能,就是那一個生命狀態。它從哪裡來?轉境,轉境一定要轉心!所以當我們聽到人家講念《地藏經》是這樣的時候,我們要轉心,我們去理解一下原來不是那樣,你看,這時候念又不一樣了,所以萬法還是由心造啊!

 

有一次協談有一位年輕太太來,她也問到類似這件事情,她說:「師父,晚上有鬼,好可怕哦!」我說白天也有鬼啊,要不然人家初二、十六下午拜拜在拜什麼?那不是白天嗎?對不對?然後她說她很怕鬼,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從小爸爸告訴她:「鬼很可怕!」就這樣一句話而已。你看,我們人就是這樣,一句話植入就永遠變那樣,很難抽掉,這個叫做先入為主、根深柢固。所以為什麼要學?學就是換,換掉裡面這些被植入的錯誤觀念,你一直換,最後就對了。比如說這位年輕太太,以後她就要常常接觸這些學修的人,每天都告訴她:「鬼好可愛!鬼好善良!」一直跟她講,她最後就不會害怕。她現在晚上都不能關燈睡覺,好可憐、又要花錢,害怕鬼還要花電費(學員笑),只是一個念頭而已。所以,會學修的人處處是生機,那不會學修的就處處是障礙!

 

佛經盡量去念沒關係,可是念經不能盲修瞎練,要知道念經是為了什麼,要用什麼態度去念、要用什麼方法去持。多數的人都不知道這些,以致於念經的人很多卻很少得到好處的原因就在這邊,因為統統搞錯了!所以念經若有所求的話,它有三個目的:第一個「求定」;第二個「求解」;第三個「求印證」。第一個「求定」是什麼?心不安定、妄想紛飛,希望透過「念經」這種所謂佛事的修持方法達到心平靜。那這樣的目的就要用什麼方法?從第一個字念到最後一個字都不能想!我們都會想,對不對?念到第三句:「咦?這是什麼意思?」念到第四句:「這一定有什麼意境!」會一直想,這樣就是錯誤的方法,不但得不到定,而且會越念越慘!因為越念你妄想越多,而所有修行就是教你棄思絕想的。

 

所以,要達到第一種的目的,就是在念經的時候要訓練,為什麼加個「訓練」而並非只是直接叫你保持?因為我們現在人根本談不上保持。根本沒有清淨,所以談不上保持清淨;根本專注不了,所以談不上保持專注,「保持」之前是「專」,要訓練。那麼你既然知道念經是為了得定、為了心清淨,你就要知道心清淨從哪裡來?心清淨從專注來!念的時候當然就要很專注。那專注又從哪裡來?專注從「不想」來!不想並不是昏沉、放空,那樣也是另外一種想哦!所以在念經的時候就要很穩地不求快、不求慢,隨順著自己能夠專注的速度,這因人而異,隨順自己的就可以了,一個字、一個字念到最後。所以從這個理路是不是念經不如念佛、念咒不如念佛?因為所需要的時間越長越不容易保持專注,也就是越不容易清淨的意思。

 

可是當中也有特殊因緣,有的人過去生有修持過某一部經典,他對它特別熟悉,那他反而可以專注。我為什麼講到這個?就是定數裡也有別數,大數法則裡面也有異數,所以適合自己就好,可是原則原理都一樣。所以,第一種目的的念經一定要訓練專注,因為我們常常念到幾句心就飄出去,沒關係,知道飄出去就再拉回來、再念,念念念又飄出去再拉回來,就是在這個空間裡面拉來拉去,訓練來、訓練去,久了就不容易飄出去,這表示已經越念越入。因此,這個狀況下也忌諱求遍數,非要念個幾遍,聽人家說一百零八遍才有效,念到一百零七遍時,哇!沒時間了,心又起煩惱,這樣就不對,所以這種念經是你能定靜就可以,是念品質的。

 

第二種目的是為了求解,瞭解它的意思,所以這一種念經是可以停下來的,前面講的第一種念經不能停下來,要一氣呵成才有用。那第二種可以停,一句一句來,這一句你不懂它的意思,你要去找註解,古師大德的解釋讓你好懂。如果沒有註解或者是古師大德的註解又是文言文不好懂,你就去找善知識。什麼是善知識?所謂的明師――明白的老師,在這個行類裡面有所做到、有所印證、有所體悟的這些老師,你去請教他,那你就可以明白。但你明白了還不算數,明白了之後還要照著你明白的這些理路去落實,到「落實」才有用,這是求解的方式。那這一種也是忌諱用我們自己的想法去想,因為我們的想法會依文解字、三世佛冤,我們會扭曲它那一句本來的意思而不自知,這樣就冤枉了!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如果用著自己的意思去解,就會錯解、曲解、誤解如來真實義,那我們人生的「行」也就會有所偏頗,得不到真正的受益。

 

那第三種就是印證故,印證就是證明,佛經好比說明書,要去印證!證明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的修行人,從某一個角度來講會說:「我修得很好,我持經幾年、幾十年了,怎麼會沒有什麼功夫?」那他就必須去印證啊!這部經典告訴你如果俱備什麼條件就有什麼能力,那俱備什麼條件才叫做真正持很久、持很好,「持」就是做到、保持的意思,那麼我捫心自問,這些條件我都沒做到,那我當然就沒有那個能力,這合理啊!那為什麼我沒有那個能力?因為我沒做到,沒做到還自以為做到,所以當然還是沒有那個能力。這時候就要自己檢討:為什麼我沒做到、為什麼我錯解了?所以就要重來、做個調整,到底是我的態度錯了還是方法錯了?或是人家告訴我錯了呢?就要從中去微調。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在有很多修行人會自認為自己有很神奇的能力,好比說你們所謂的神通,那麼你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神通到底是什麼,總之,在你的生活圈好像有一些特異功能,你就自認為持得很好了,那經典這時候就是一個保障,你要回來查經典,看看經典上說有這種神通是從哪個條件來的。假設ABC這三個做到才會有這種神通,你捫心自問沒做到,那你怎麼會有那種神通?這可能很危險哦!這不是神通,是魔通了。也就是說有可能你的人生這時候遇到累生累世有緣的眾生,他想利用你做個什麼,所以就給你一些能力,那你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你會覺得優越,因為有別於一般人。一旦你覺得優越,是不是又長養傲慢了,對不對?當有很多人來求助於你,你還不知道是他、不是你,然後就以為自己很厲害,越來越優越。而且你得到善的對待變多了,比如說人家供養你、稱讚你……什麼都有,這時候你的心就會貪!因為你不是真實的功夫,心貪了就會走入魔道。

 

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會是什麼?我今天才和幾位同參談到:「我們小時候看到一些廟裡的乩童,為什麼到最後都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他們不是很厲害嗎?」這個就是靈後不修。有些人先天比較靈驗,過去生和一些神眾也有緣,那麼在這一輩子遇到了,神眾會來幫助我們,可是因為我們這個人本身沒有修,靈後不修,不修的人就會一直往負面的生命境界遞增,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錯誤的態度就會一直長養。以前沒有是因為沒有境界考驗,一旦境界來了,把持不住就長養了,所以當然就越來越墮落!越來越墮落的境界叫做違反真正的修行,當然就是傾家蕩產、家破人亡,而且生的病就越來越深、越來越奇怪!

 

我們小時候,通常長輩有一些民間信仰,比如我媽媽跟鄰居也會約著去求神問卜,過程當中看到那些乩童,當時也覺得神威顯赫,有什麼病去找他們處理,雖然沒比較好,可是也沒很差!(學員笑)然後隔了幾年再看到,咦?乩童處理我們的病,怎麼到最後反而他自己很嚴重?這一年過了,怎麼一個眼睛失明了?又一年過去,怎麼一隻腳斷掉了?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比我們還慘!當中就是有這個理路在,因為沒有好好修。那我們為什麼還可以保持住?因為我們沒有境界相的考驗來引誘。比如說一般人沒有那個境界時,是不是平安過日就好,他的心沒有特別貪的機會啊!可是一旦有人供養,他又不是真修,心裡的貪就出來了,這時候好事是不是變壞事,對不對?那我們的壞事是不是反而變好事!學習佛法一定要在這個平衡點裡面去琢磨,我們才有辦法清晰。那念經的第三種目的就是這樣,所以對於會念的人有作用,對於不會念的人沒有用。

 

所以一定要清楚學佛是為什麼,學佛就是學個放下、學個輕安、學個明理,明理的人就叫做正確的人,正確的人就會過著正常的日子,那就叫做「佛」,而不是說多麼神威顯赫才叫做佛。當然,祂也會,因為那是本能,祂的神威顯赫是應緣而生,沒事也不會說:「來,大家來看我顯赫一番!」(師父笑說)祂不會這麼無聊啊!那我們眾生不明白,所以過著不正常的日子,正常的日子裡面沒有煩惱、憂慮、牽掛,我們都有,我們是不正常的!之所以我們要學就是這樣,因為是恢復正常而已。一旦瞭解恢復正常,你哪有高下心?沒有高下心,也就沒有什麼傲慢可長養了,因為你不會覺得它特別殊勝,可是你會覺得它是著著實實地。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美好是一種需求,可是只要你正確了就自自然然有,只要你不正確,當然也就自自然然沒有,所以念經有這一個概念。

 

那再者說為什麼要念《地藏經》?《地藏經》就是佛法的《孝經》。佛法裡面四大菩薩的表法以地藏菩薩為先,接著是觀世音菩薩,然後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代表大願、宏願,那大願一定始於孝道,所以祂教著我們四個科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那十善業。什麼是十善業?身不造殺、盜、邪行;口不造兩舌、惡語、綺語、妄語;意不造貪、瞋、癡,離開這十樣不對的生命狀態,你就是十善了。所以並不是在外面找個什麼善事去做,只是把你錯誤的這些觀念、思想、行為給去除掉。

 

那麼佛陀幫我們歸納為十大類:貪、瞋、癡、兩舌、惡語、綺語、妄語、殺、盜、淫,這十樣做到圓滿的人就叫做「諸上善人」!你有沒有看到佛經上有提到「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我們沒有做到這個標準,我們就不能列入善男子、善女人,只能叫做男人、女人。所有的層次都要有基礎,這一個善的標準擁有了之後,再學任何東西都輕鬆愉快,因為那時候是帶著一種輕安、沒有煩憂的生命狀態往上再更加地提升,所以就會非常地快活,那時候在學法的人才堪稱有所謂的法喜充滿。

 

所以,讀《地藏經》就要去瞭解原來是這一回事,那麼只要讀了《地藏經》,而且照著裡面教的去做,就是一個標準有孝道的人。所謂是「百善孝為先」,後面就是善的延伸了,因為「孝」保持住,也就可以不斷地長養善根,所以你的人生就從《地藏經》開始美好!那麼孝道的基礎、大願的基礎有了,提升就是往外愛屋及烏,由內而外擴大出去就叫做慈悲,所以觀音名慈悲,這就是觀音法門,最重要的就在於慈悲。有了慈悲,如果缺乏智慧,你會下錯判斷,於是你的慈悲常常會產生很多的禍害,這樣還是不圓滿、不究竟!所以再往上提升,加上文殊菩薩的大智,一旦有了智慧,你的慈悲就會圓滿。可是慈悲圓滿、智慧圓滿,你不會判斷錯誤,卻不一定周到了,因此,再往上提升是普賢菩薩的大行,禮敬諸佛嘛,一切蒼生沒有不入的,所以最後圓滿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十大願王最後導歸極樂!整個宇宙最美好的一間教室就是極樂世界,去那邊逛一逛都可以充飽電再去其他地方晃一晃,那時候就叫做遊戲人間。如果你們現在是從極樂世界再來的,也就完全不會有人道的苦!好比說哪有汙染啊?既沒有汙染,也沒有毒食品,都沒有啊!因為極樂世界都是高度科學家,所有的毒品來到你這邊都變成健康食品,你有辦法去轉化它,質能互換!真正佛法的科技到達這種層面,是我們現在的科學家無法理解的,之所以值得我們學習的原因就在這邊,創造美好生命!

 

所以讀經是這麼一回事,而不是仰賴讀幾遍經典要降妖除魔(學員大笑),這是壞心眼,心態不對了。人家是愛屋及烏,他還在降妖除魔,哪來的魔啊?萬魔還不是我們心造化嗎?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慈悲心,對待一切蒼生平等視之。蒼生沒有什麼魔或佛,魔和佛存乎我們的一心!所以你看農曆七月半,幾家歡樂幾家愁,聽說七月半卡陰的特別多,對不對?為什麼?心想生!佛家的七月是結夏安居月,也就是歡喜月,是值得更歡樂的一個月份,因為是大家回家團圓的月份,那整個宇宙是一個自體,鬼也來團圓一下有什麼關係?(學員笑)你用這樣的態度就永遠不會被一般世間人所謂的邪靈、惡靈給干擾,因為在你眼中沒有這種東西,所以對於你只有加分、沒有扣分,這樣可以明白嗎?

 

學員甲:師父,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您開示。我現在是用耳機聽您的元和妙音,我怕吵到家人,一定會戴著耳機聽元和妙音,然後我有的時候是看書,包括您的書還有淨空老法師的書,那不看書時就是念阿彌陀佛,請問這樣的方式對於所謂的「一心」有沒有衝突?「一心」我暫時做不到,我的問題就在這邊。謝謝!

 

師父:請坐。其實這一個問題因人而異,只要你自己在這一個過程中不衝突,衝突是自己很容易檢測到的嘛,只要不干擾就好。那有的人還有加分,有的人會被干擾,如果你覺得同時在做兩件事情是有一種干擾性的話,那就建議不要,你懂嗎?分開來。那有的人是他看經時不能專心,我身邊有遇到這些個案,然後他就聽著看,居然特別容易專心,那他就要聽著看。所以,所有的方法都不是定法,都是為了幫助我們達到清淨、專注、定靜這個關鍵而已,有了之後才談得上後面所謂的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等等這些層面,因為前面的功夫不得力,後面都免談了!所以只要這些運作讓你能夠功夫得力,那就沒錯,法非定法啊!那有的人是直接就很清淨了。

 

學員甲:有的時候是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這有沒有關係?

 

師父笑:盡量不要啊!(學員大笑)

 

學員甲笑:盡量不要?

 

師父:對啊!那就是我們昏沉,除非真的很累了,那沒辦法!既然很累了就睡一下,睡醒了再來專注,這樣也可以!可不要是只要想睡覺就:「來聽一下、看一下吧!」這樣以後就會變成植入:「只要看了就睡」,你懂嗎?所以階段性盡量不要這樣。因為你們辦不到嘛,你沒辦法掌控才會睡,又不是故意要睡,對不對?所以盡量提醒一下。那有時候是業障現前,很多讀經的人都有這個經驗,已經讀一陣子了,有時候一讀就特別昏沉,那個叫做「業障現前」。

 

那這時候該怎麼辦?想辦法!增麗的爸爸以前讀私塾,為什麼小朋友在背那些聖賢書的時候都搖頭晃腦?那就是利用那個節奏不要打瞌睡。有那個節奏特別容易專注,特別專注就不會昏沉、就不會想睡覺了。業障現前就會有這些狀況,所以要想辦法,比如說有人坐著念佛,沒念幾句就打瞌睡,那他就不要坐著念,可以用繞佛的方式邊走邊念。可是邊走邊念久了又腿痠,腿痠了會干擾念佛,這時候就再坐下來念,念一念又想打瞌睡了再站起來,你看,是不是可以配套運作?所以沒有固定的方法、手段,你只要設法達到你的目的「定靜」就對了!

 

學員甲:那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我還是要戴著耳機,睡著了就……

 

師父:那個沒關係,音聲就繼續播,沒有關係!(學員笑)我講的是你不要故意想睡覺時就起來念經,不要這樣,因為這樣對它稍不尊重。「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以耳根最利,你睡覺時看不到,沒辦法念經,可是卻還聽得到,這也就是音聲法最特殊的地方。所以沒關係啊!你看,分秒必爭,有沒有?連睡覺都在修,「看經」的學修方式在睡覺時就不能修了,它會有斷層,而音聲是二十四小時都在修。修什麼?也不要執著音聲,聽的時候聽得舒服,讓你清淨就對了。

 

學員甲:什麼都不想?

 

師父:不用想,因為你也想不到!(學員笑)音聲你怎麼想?既然想不到就放下!所以聽音聲也在教著你們「放下」這一個理路,八萬四千法統統是禪定的法門,禪定的法門為了什麼?為了「放下」這兩個字,放下就成佛了!是我們不會,所以我們要慢慢放,人家會的一次放下就成佛了。連十惡不作的人都是這樣,為什麼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看,馬上!現在的用詞叫做「立馬」(學員笑),對不對?立馬成佛了,只要放下屠刀。可是並非你們去拿一把菜刀丟下去:「我成佛了!」(學員笑)不是這樣,那個屠刀表示什麼?比喻我們的貪、瞋、癡、慢、疑、惡見,在屠殺我們法身慧命的那一把刀,你把它放下,頓時就立地成佛了!

 

所以西藏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密勒日巴尊者」,對不對?那我們台灣最有名的是誰?玄天上帝!這兩位一表道家的放下屠刀、一表密教的放下屠刀,人家就是立地成佛!所以玄天上帝才兩腳踩踏著一隻烏龜和一隻蛇,他說:「我太壞了,我一定是心腸壞!」那有的人說是心、有的人說是胃,把它拿出來洗一洗(師父笑),洗乾淨它,它就變成烏龜,變成護法烏龜。然後腸子也太髒了,拿出來洗一洗,變成蛇,於是龜、蛇變成左右護法。所以都有表法意義,至於那一條蛇是真的或假的就不要去計較了,(學員笑)這不是我們修行人的課題,那是人類學、考證學的工作,跟我們無關,我們是要成佛、成菩薩的,所以那個部分不重要,要大而化之。

 

所以,善學的人善於從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境緣裡面去體會這些如來正法的運作。想睡覺時,「聽」沒關係、「看」不行!這樣可以理解嗎?時間也到了,大家應該沒有問題了吧?細水長流!(師父說天語)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並釋義

 

(師父說天語)學人當自勉勵,但斷一切惡、但修一切善!能夠將此深心奉塵剎,度盡一切蒼生即是圓滿的自度,所謂是自度度人,自行化他、自覺覺他於覺行圓滿!只要我們能夠卸除自己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能夠將我們的身心著眼處、著心處、著行處統統為一切周邊的人著想,這一個人將來一定會是最幸福圓滿的人。所以要有勇氣和信心去恢復我們的道統文化跟如來智慧覺醒的智慧之學,不但能救自己也能救家人,更能救現在的地球,乃至於能夠救整個宇宙星球失衡的軌道。所以,從自己做起,救一即是救一切。(師父說天語)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