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說法講紀 20181028 智朗椰林16品【Zhilang Yelin--16 Lessons of Dharma Teaching by Master Hong Sheng on October 28, 2018】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24-11-23 | 40 次瀏覽 | 分享到:


第七品【在現代社會如何行持弟子規?】


一覺元學會恭敬整理


 

師父:法堂又開始,有疑先問,是吧?無疑我論。

 

增麗師姐:各位同學,這個月有沒有在學修上面,有什麼問題想要請教師父的?有疑當問喔!機會難得。

 

曉蓮師姐:謝謝!師父好,學生有一個疑惑想請教師父,就是有關《弟子規》裡面的一句話,叫做「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在落實這一句話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事情應該要請教長輩,但是最後請教之後,長輩會說:這個也要問?就是他覺得我不應該連這個事情也問他,或者什麼…有時候在這個拿捏過程中,會不知道該如何拿捏?可不可以請師父給我們一個大方向,為人子女啊!或者是員工,或者是一些身分不同的時候,該怎麼樣才可以把這句話做好?謝謝師父!

 

好,請坐!

這種問題來到這個時代,非常麻煩,為什麼非常麻煩呢?因為一種共業的凝結。剛剛講到,有時候還得看那個事,到底小到什麼常態,對不對?這個時代的麻煩,就在於我們斷層了這一些聖賢教育太久、太久了,所以年長的也沒有這一個素養,那年幼的也沒這一個素養,在都沒這一個素養的狀態底下,我們學習這一門學問又沒有從根打起,於是就會在這一種事的標準上有落差,所以年紀小的,不知道怎麼做,問大的,大的會覺得這個也要問?就會常常有這一個衝突性,那麼從事件上,不太容易,所以在世間法的教法上,永遠有這一個窘境,你得要有概念或者是有機緣,透過這一些學習,慢慢把它提升,提升到往出世法的路徑去挪移的時候,這一個問題才有辦法解決。

       

佛法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沒有達到清淨的功夫,我們的認知絕對是錯,你想想看,《弟子規》在我們世間標準的運作裡面,並沒有達到清淨的標準。聽好喔!是依我們世間法的概念,如果依「佛陀」的教法,《弟子規》也是圓滿佛法,所以我們在認知的這個事,這個「小」與否,有時候還得看我們的執著。我為什麼剛剛講這個很不容易,在這個時代,因為業力太重,以至於讓我們這些學習者,連判斷也沒辦法判斷,於是,這個問題就一直層出不窮,尤其是到你們這一個年紀…不能說你們,你好了!以你做代表,因為有的更小、更年幼!他們希望就比較大一點,未來少這種問題的希望比較大一點。我們現在這個年紀,這個問題,非常地嚴重。

 

你看,好像每一個年紀,我們人在制式上思考,就會認為「他應該至少要知道什麼。」假設說,這個水很燙,我一拿起來就咕嚕、咕嚕灌下去,這時候你會認為這個是事小還是事大?很大?就不過一杯水!怎麼會大呢?你看,大小有這個落差。但是很小的小孩子不知道的時候,他會這樣。你們認為大是因為你們有長大的過程,你們經驗過了這件事情,經驗了這件事情你知道,雖然一杯小小的熱開水,或者是滾燙的開水,溫的還好,很小的一杯水,它可以造成你後面很大的副作用,所以你會認為它很大,光這一件事情!你們馬上就回答了!假設今天有一個…好,二十五歲,二十五歲的人拿起來,就咕嚕、咕嚕下去,那你覺得這個事是大還是小?假設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我二十五歲了,然後拿這一杯水,問媽媽這個水能不能直接灌下去?你覺得媽媽會怎麼回答?這還要問嗎?是不是變這樣子?為什麼我二十五歲了還要問這個問題?因為我從小到大沒有被教育好,沒有經驗這一些事情,你懂嗎?我倒不是說每個人都要被燙過、加護病房住過,才知道這個不能這樣灌下去,可是至少在從小長大的過程,長輩也會告訴我們。比如說,不要說熱開水!我們運動完回來就會阻止了!冰箱不可以開,不可以灌冰水,都會這樣子!那我們現在也二十五歲了,「媽媽,我現在全身熱滾滾的,剛打完籃球,我現在這個礦泉水可以直接灌下去嗎?」你媽媽又會跟你講,「這還要問嗎?」當然不行啊!因為這樣會傷身什麼…等,就一套理路出來了!

 

所以,為什麼講到這邊?隨著我們年紀越大就會產生不同的因應,《弟子規》在以前是三歲前就要完成的事情,也就是說,以前人在《弟子規》的這一千零八十個字,在三歲的時候,他都知道取捨,什麼事叫小?什麼事叫大?什麼事的小,小到該問,什麼事小到不用再問,他都可以判斷,三歲喔,以前。所以你們就知道,以前有所謂龍女十歲成什麼?成佛,十歲就成佛了,我們現在如果超過十歲還有這些問題,你就知道多麻煩了。這個麻煩,就是一代沒傳承過一代,也就是我們這一個大時代跟大環境,打從基礎教育,這一個基礎教育講什麼呢?講童蒙,童蒙養正的教育就已經失衡了,失衡就是沒有了,就是隨著眾生的習氣,愛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教育了,就那一種了,所以積習月累,一代傳過一代,致使我們現在,以前三歲小孩應該本具的標準,我們現在都很難拿捏,這不是我們個人的錯,而是整個時代教育失衡了。

 

以前在教育的前提,它不是解釋這一些名相給小孩子聽,而是叫小孩子先去背,先去背誦這一些聖賢教育,當然最早以前也沒什麼《弟子規》,以前可能有《詩三百》、《三字經》、《論語》、《大學》、《中庸》…等這些,可是在明朝以前應該沒有《弟子規》,你們現在熟知的《弟子規》,是後來李毓秀夫子,他如同孔子一樣,看到了時代的危機,所以集結了各家家規的精華,集結在一起,去蕪存菁,因為各家的家規,因於家族的行業類別不一樣,所以它有不一樣的軌範制度,這一些軌範制度,是一種維持一個家族穩定的良知教育的標準,每一個緣不一樣,所以它就會有不一樣的條例,之後去蕪存菁,也就是說把不一樣的部分先暫緩,一樣的部分集結起來,就是你們現在熟知的這一本,李毓秀夫子集結的《弟子規》。

 

以前在涉獵、學習這一些聖賢教育,少有剛剛這一個問題的原因,就在於以前的小孩從小就開始,不是從小就開始「解」這一門,而是從小就開始專注於這一門的定力,那叫做背!小孩子童蒙養正,背書,你看我們現在光這一點就很不容易了,因為我們現在是流行西潮教育,全球已經蔓延了,蔓延很久了!已經不知道幾年了,從大中華文化至少將近兩百年了,這兩百年,一代傳一代,一代失去掉一代的意思,一代失去掉一代這一些古法的修持,或者我們現在用學習成長來講,古法的學習成長的功法和概念,我們就失去了這一個基本的定力,那基本的定力是什麼意思呢?基本的定力關乎到我們基本的智慧,那智慧的「慧」是什麼?慧有所謂了辨的能力,它不分別,可是它了辨,了辨就是它知道各個存在的不同處、不同質性是什麼,可是它不做分別想,因為做分別想就是一種對立的概念,不一樣,就產生對立。

 

可是「了辨」,它知道不一樣,可是不產生對立,所以它就不會產生煩惱。分別會產生煩惱,所以這一個定力,會產生這個慧的功能起用,而這個慧的功能起用,這個小朋友他自然就可以去拿捏,隨著他的慧的程度的深、淺,他就可以拿捏什麼叫該?什麼叫不該?你看,多妙!所以這個什麼該,什麼不該,這個時代的西潮教育的模式教不來,我們都是知識常識的傳習,而知識、常識是一種現存的現象,現存的現象是一種表層,我們學習,都在這一種表層上琢磨的時候,我們不太有機緣能夠深入到它的本質問題,拿捏不到,因為我們的慧起不來,我們智沒辦法作用,那「智」這時候就叫做判斷的抉擇。了辨你知道哪裡不同,那麼該不該有一種抉擇力,這時候叫做智,智的作用。

 

「智」、「慧」兩個偏偏都要從定力出來,你就知道為什麼以前這一個高妙的學習功法,被我們現在的人誤解或者是被批判成所謂的八股功法,就是從小背書這一件事情,那麼我們現在的人,如果不懂的話,教著現在的小朋友,從小背書也產生不了這個效果,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先導作用的問題,什麼叫先導作用?就是誰引導你背,它常常就帶著誰的質性,假設我希望你背書,我的內心潛層是希望你背很多書,來榮光耀祖,榮光耀祖不錯啊!但榮光耀祖有很多層面,我希望你榮光耀祖,是於我的名聞利養層面,那我的這一個先導,引導你去背書,到最後的結果也得不到定力,所以也開不了智慧,連判斷力也會葬送。那這一個定力,古法它的先導是什麼?就是要你修「定」的,所以古時候的人教小朋友去背書,不是為了他可以背很多,然後跟人家比拚,比拚就是競爭,或者是我們現在講炫耀,我們小孩子很會才藝,他最大的才藝就是背所有的聖賢書,聽說現在也有電視節目在比這個,比、比、比!永遠都是競爭,所以只要你立基點不對,你的功法的形式一樣,你還是達不到那個效果。

 

我們講回來古法的重點,它是為了小孩子定心用的,所以從小教他背書的時候,不是為了任何事情,只是要打掉他從小到大,因接觸生長環境裡的染雜而產生的雜思,背書就是要去掉這個雜思用的,所以叫做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最後之所以能觸類旁通,就是因為他的智慧起用,智慧一起用,他接觸到任一門,他都有辦法駕輕就熟,這任一門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入世法也會,出世法也會。所以你看,如果他的果報是這樣,當然所有的這一些大大小小的認知判定,他都會,所以它並不是一條一條文字告訴你,這個熱水不可以直接灌下去哦!後面加個「哦」,小朋友的語彙嘛!然後小朋友就只要是熱水,就不可以灌下去,那熱的標準在哪裡?那你又麻煩了,以後就是三十度、四十度、五十度,一個刻度表、一個刻度表這樣列出來,然後現在的科學工法,是不是就有以顏色代表,藍色,漸漸變紅色…粉紅色的時候就要危機了哦!就要沾一下就好了喔!到紅色…到那個深紅色,就變這樣。然後人就變機器人,他以後要喝水,都要隨身攜帶溫度計,啊!看到了幾度,媽媽說不能喝,就變這樣,你們好像有點像這樣喔!這怎麼辦?

 

這個就是什麼?就是讀書,讀到變書呆子,就變這樣!如果學佛就學成佛呆子,學儒就學成儒呆子,儒呆子很[挐](台語:不講理)哦!然後學道學成了道呆子,後面加個呆子,你看多冤枉。所以古老祖宗在童蒙養正的時候,他教小孩子背書,是為了打掉他的妄思、妄見,你不要講小孩子天真浪漫啊!怎麼會有妄想?欸!你還沒出生就妄想一堆,你才會來出生,所以一懷胎,爸爸媽媽自己沒有好好學的話,你生出來一定是妄思紛飛的那一個小嬰兒,所以從那一邊,一直在累計…一直在累積妄見就是了,它沒有一天停止,所以在這個狀態底下,如果我們開立了,或者是推展了這一些聖賢教育的氣氛,都救不了,它只是一種氣氛,一種文化的傳衍,一種知識常識的傳習,所以從這一個角度,即便形相是聖賢教育,是佛法、是道法、是儒法…等,所有學出來的還是僵滯,沒辦法。

 

所以,以前在令其背的時候,就是強調小孩子要專注,這時候不急著令小朋友求「解」,因為他也還沒有機會去驗證那個解,這時候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塞滿他的資料庫,我們的阿賴耶識,或者是我們現在講的意識田,我們有意識,意識的倉庫,要趁小時候不斷塞滿,小朋友的記憶力相對我們大人來得好,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的意識的倉庫稍乾淨一點,我只能講稍微,相對於當事人,我們自己跟自己比,年老了,記憶力就衰退,年輕的時候記憶力強,幼年的時候,記憶力更高。也常常有一些經驗,在成長的過程裡面,我們現在常常在使用的,尤其有的會英文的,突然冒出的單字,都是小時候背的,出社會背的一個也記不得,會這樣,然後現在講的一些語詞,也都是小時候被打得很慘,哭得很慘,國文老師叫我們背的那些,一旦畢業了之後的那些,統統記不得,會有這一個特質。

 

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先天的質性,也就是說自然律的一種傾向。我剛剛講的,它本來跟年紀沒有關係,可是我們現在人的年紀,冥合於我們這個意識層,你們叫腦袋瓜裝的東西,活得越大裝得越多!我們通常又裝一些雜七雜八不要緊的東西,這叫雜思,小朋友這一個方面比較少,丟什麼就記什麼了。所以為什麼要趁著小朋友還小讓他不斷背書,不急著求解,他一旦背背…背到專,也要專注才會背得好嘛!所以這裡面有相輔相成的關係,依於要背得好,所以要專注,專注地背又背得更專注,背得更好。這時候,這些聖賢的智慧符號,就在他的意識層裡面,卡得紮紮實實的,我們現在人叫卡位,我們要卡那個正確的位,如果你不卡的話,錯誤就來卡你的位!為了要卡得滿滿的,所以背了一本又一本的聖賢書原因在這邊,並不是為了貪名聞利養。這時候因為專注這個「專」,就會冥合於沒有雜思,沒有雜思就等於清淨,清淨就是定功的顯發,他就在這一個軌跡上。所以只要這一個不斷地背,讓心越來越沉靜下來的時候,這個小孩智慧本來就會比較高。

 

你們可以去做實驗,如果現在有小孩的,你讓他做實驗,你不一定要讓他背《弟子規》,背到剛剛講的那兩句話,你去驗證,你讓他背別的也沒關係,或者是你讓他背《弟子規》,獨獨把那兩句話用立可白塗掉,他是不是背背背,六個字,一千零八十個字扣掉六個字,一千零七十四個字,他的版本跟別人不一樣,他背得很專注,以後這一件事情也駕輕就熟,他也很容易判斷,什麼叫事小?什麼叫事大?他也很容易,你說,嗯?明明沒讀到那兩句話啊!他怎麼會知道?這叫做智慧,智慧是我們眾生本有的,而不是從外來的植入,那個植入的是知識常識,所以當這樣一個人的訓練模式,他智慧增高的時候,他自然就有辦法判斷。

 

所以剛剛那個問題點出在哪裡,出在我們現在學習的功法錯誤,如果你再用錯誤的心態去學習正確的功法,你還是錯誤,因為來到你身上,還是錯誤。之所以現在這麼多人在學習聖賢教育,或者佛法,有修基督教的,儒家、道家…等等,這些都是聖賢教育,為什麼得到幸福美滿的還是少之又少,原因就在這個關鍵,因為我們現在的人都不是學,我們都要我們學習的對象,照著「我」的意思來教我。不是意識層的意識喔!那個還大,我們濃縮小一點,自己的意思,不是意識,要照我的意思來,如果不照我的意思來,你的標準就太高,你是太高,所以你在找我麻煩,就變成這樣。

 

如此一來,那所有的聖賢教育有用嗎?都沒用,我們自始至終就不願意去貴於自知,於自己哪一方面,就是說,我之所以必須學,就是我自己的意思錯誤,那麼我自己的意思錯誤,我又要別人符合我的意思來教我,我才滿意,我才會認定,這時候你想想看,我就生生世世不得成就。成就是什麼意思?不得幸福美滿人生的意思,所以它沒有離開剛剛那一個最基礎的。所以這個「事雖小,勿擅為」,擅嘛!就是你不要擅作主張,那麼擅作主張是在於什麼?你不懂的前提之下。我們剛剛講到的窘境,現在已經產生了,怎麼辦?已經產生了,那我做長輩的,你說那還要問?這時候就要修正了,如果你是教育者就不用在那邊,那還要問?除非你已經講了一百次、三百次了,講了一百次、三百次,你千萬也不要講「那還要問喔?」要不然對方會恨你喔!我們現在人很不良善,所以在教學的環境裡面很危險,常常需要受到這一些背後來的刺、來的劍、來的刀,從這個角度就是人貴自知,你知道哪些功法沒有把握到,你就回去把那些補足!

 

所以你看這一些狀態,常常又在於我們心思散亂的人容易產生,小事擅為,心思散亂,所以你就會失去準頭,失去準頭你就會妄為,連你的問也都是一種妄為。你看,我這個事很小,我不錯,我去,馬上就問,欸,這個也是「為」吶!這也是一件事,所以你就永遠活在妄為的世界裡頭,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成就,這時候也不用擔心,也不用琢磨在《弟子規》這一句話,叫做「事雖小」,也不用琢磨在這個小,因為對你沒有大小,反正大事、小事都妄為,所以這時候很平等,你懂意思嗎?

 

這時候要反觀回來、拉回來,我在學《弟子規》,因為剛剛提到《弟子規》,我們就濃縮回來這個課題,我這一個人在學《弟子規》,我是怎麼學的,這個才重要!我到底是怎麼學的?我是照著我的意思在解讀,還是我依著它的意思在運作的?我剛剛講,意思先不解,我們剛剛講的是三歲小孩以前,那是古時候,我們現在很多即便活到六、七十歲,都還沒辦法做到《弟子規》,連第一句話就辦不到了,「父母呼,應勿緩」,這是依世間法的標準,我們還不敢依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大家,用這一句話去過你的人生,如果用佛法的標準,《弟子規》第一句話,前兩句學起來之後,你已經成佛了,所以你整本《弟子規》也就通透了。

 

佛法告訴你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之所以沒辦法背那麼久,就直接契入這個境界,原因就是我們一直在用我們自己的意思在學,所以第一關鍵就是你要丟掉你的意思,就是不要有自己,也許你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可是你不要有自己的狀態,人家告訴你那個對的你就接受,你等於也沒有自己的那個錯了,你不用知道再來對治,因為你本來也就對治掉了,所以跟你知不知道無關,本來是這麼輕鬆的學習,我們眾生就是執著太重,所以要多好幾道功夫,還不能達到。

 

所以假設用佛法的標準,之前也跟幾位同參講過,「父母呼,應勿緩」,在佛法的標準是,一切眾生為我父,一切女人為我母,所以一切眾生,一切男子為我父!然後再加起來叫做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等同我的父母。那一切眾生在呼喚我的時候呢?我能夠怠慢嗎?我當然不能夠怠慢,這是佛境界、菩薩境界。所以菩薩、佛來學《弟子規》就是直接這樣,既然是這樣的時候,祂也很平等,祂的生命當中沒有事雖小,還是很大的問題,因為祂基於清淨體性,祂本然的生命狀態就是尊重,所以你可不要把《弟子規》這兩句話當成是一種依賴性,或者是要誰點頭同意的概念,那都是我們世間人的一種作為,當世間人的作為出來的時候,它必含著執著、分別運作。所以這一些話語來到我們學習者的身上,用這樣執著、分別的運作的產物,不是依賴,就是逃避。

 

有時候明知道不能,可是我要把責任推給別人,所以我要去問他,他背書我就沒事,捫心自問一下,我其實知道。比如說,我已經學過,尤其假設我學過中醫,比對剛剛那個例子,籃球打完了,馬上回家灌五百CC的冰開水,最好還加冰塊,水喝完了,冰塊還含在嘴裡,恨不得把它吞下去,這樣子才過癮,其實我也學過了,大家從養生學也說不行!從行為的禮貌也不太好,那個動作不太禮貌…等,諸如種種的條件參數,基於我所成長的,都說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可是我就是為了我的過癮,還是想要把那一瓶整個灌下去,這時候,我又不想承擔,因為我過癮,而我擅為,擅自這樣做,不在乎我的身體,而最後,會產生我身體的病變的這個責任自己承擔,我就去問媽媽:我現在好渴喔!通常在問的時候,你還會偷斤減兩,你不會跟媽媽說,我正打完籃球,身體熱呼呼的。我會跟她說,我會慢慢喝,「媽媽,我可以喝冰箱裡那五百CC的冰開水嗎?喔,你放心!我會先放一下,含在嘴裡一下…等等。」你看,結果她說…如果這樣還勉強可以啦!結果你一拿出來…咕嚕咕嚕就灌下去了,最後身體出問題了,你看,都是你,你說可以的啊!又推回,這世間人很奇怪,這個就是一個欲望使然。

 

所以學《弟子規》,你不要死在那個一句、一字的狀態,弟子規也不過就是叫你放下自己,放下自己的人,它包含著尊重,所以這些有很多,比如說,凡取與,貴分曉…等等,它都是一種尊重的態度,一種禮敬的態度,所以它教你不要擅為,擅自主張,這個「擅」就叫做不尊重。那一個尊重,也不是要推卸責任給別人的,你只要學會這個尊重的生命體系,你問一下,那一種狀態是合宜的,你那一種氣質出去,氣質就是一種能量磁場,你承載的能量磁場,人家就不太會跟你講「那還要問?」不太會,除非這個人很沒修養,沒修養的時候怎麼辦呢?遇到爸爸媽媽比我沒修養,怎麼辦?那就是我的冤親債主,我的冤親債主遇到了,怎麼辦呢?那就是接受啊!

 

所以還是回到《弟子規》,你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呢?須順承。可是!現在時代哪有可能這樣,當然一定要這樣,我是說這個時代的現象,真的啊!所以這個時代《弟子規》就是拿來自己用,千萬不要去期許周邊的人符合弟子規來跟我相處,要不然你會恨死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真的是五濁惡世到極處,所以我們拿來自己用的時候,怎麼辦?你有這個問題,必然是你以前背《弟子規》的時候都不專注,所以回歸,也就是世間話講,我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我跌倒了,千萬不要再往前,有人會拼命爬,我還會爬,站起來,先療傷一下,把原來的那個腳,哪裡骨折,哪裡敷好,再繼續走!還來得及,所以這個《弟子規》你有這個問題,就回到根本點,根本點就是專注,專注。你可不要把它認為背起來就等於專注了,我們強背是「強」的那個時空點專注,當你背起來之後你是不是就消散了?所以它的原意不是這樣,它是要讓我們背起來的時候,我們就體驗了那一個專注的氣氛、感受,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用著這一種專注度去運作,所以你那一個專注會加碼、會累計,這個就叫做修行,這個已經進入修行的功法了,你不要小看有的人打坐,打半天,修禪定,你靠《弟子規》修禪定!

 

所以依戒得定,依定開慧,《弟子規》就是那個戒,所以你要依準它,依準它不是只有你知道它在講什麼叫依準,你知道它在講什麼,你做不到,表示你不懂它在講什麼,所以這個懂跟知道不太一樣,這個懂,有一種真解的意思,真正了解它、解讀它,那讀也要拿掉,反正就是解!解什麼?透過它的解,解除我的一切煩惱,這時候又連帶了「脫」這個字,所以透過《弟子規》的學修,依準它你就有辦法解脫,依《弟子規》的解,解除了你不如的那一些劣根性的時候,解脫了,解除了那一些障礙,你就脫離了小人的生命狀態,弟子規是君子的標準,所以你用它來解除你那一個層次的問題,那個層次的問題就是小人,小人長戚戚,君子坦蕩蕩,換言之,弟子規沒有學好的人,他人生就坦蕩不了,往上根本不可能學,更遑論所謂的無上道,無上道是超十法界的!

 

所以弟子規學成了,還不能超越六道輪迴,甚至下輩子還不一定能當神,弟子規做到的人絕對下輩子可以當人,只要沒什麼意外。這時候負面講叫什麼?沒什麼意外,就是說你弟子規現在做得很好,可是你臨終卻[夯起來](台語:發脾氣)遇到惡緣,人家來捉弄你,你[夯起來],有一種是還沒斷氣之前,一種是斷氣之前人家又來捉弄你,嗯?你說斷氣怎麼還會捉弄?周邊的人沒學,緣不好,弟子規有做,沒做到位!你活著坦蕩蕩,當你死的時候,你可能自己又贈東贈西的,贈就是捐,器捐啊!送東送西的,然後,一刀進去你修養還不到,你起瞋恨的,也有這種狀態。然後也有臨命終的時候,親朋好友意見一堆的,又擾心,擾了你的心,你那時候伏不住,起瞋恨,因為弟子規做到的人,還沒有定功,所以會有伏不住的問題,也是不保險。但是對於你現在還沒斷氣之前的這一輩子的後半輩子,可以很好用了,因為表示你後半輩子沒有太多憂慮的事情,或者是不能聲張的事情,統統沒有,因為坦蕩蕩嘛!君子坦蕩蕩!

 

所以它後面才告訴你,「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可馴致就是可以努力到達,可以努力到達表示還沒到達,那要成賢、成聖的基礎就是君子,所以在我們世間法有三個學位,就是君子、賢人、聖人。這一個聖人是以世間標準來講,弟子規是要教你做個君子以上,所以一旦你做到君子,那坦蕩蕩這一些什麼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如果不能分辨的話,你就不會坦蕩的,你基本上都可以分辨,什麼該,什麼不該,所以你自然生活就坦蕩!那該問的,你就會問,不該問的,你不會問!不該問表示在你們的文化層級裡面,你這個年紀本來就應該知道應該怎麼樣啊!比如說,我們現在,我發現也遇到很多學習者,學習弟子規,學到最後還會來問我,「師父,這個遙控器要放左邊還是右邊?」一台錄音機,有遙控器,現在很先進,有時候錄音機找不到按鈕,按play(播放)了,現在搖控器要放左邊,還右邊?這個怎麼辦?「隨便啦!你高興就好了,放哪裡啊?」欸,有的聽了,哦,師父是你說的喔!ㄉㄡˋ…就亂丟了,「你不是說隨便嗎?」你看,這都是一種很奇怪的生命狀態,從哪裡來?這現象很多喔!至少我生活當中遇到很多,那麼這些狀態從哪裡來?就是那個根深柢固的執著產生,所以你不要忘記,即便你依循著弟子規的機會在薰陶,你也不要忘記,會的話也可以幫你帶出「出世法」,就是什麼?卸除執著,弟子規是小小戒,所有一切你要成就,到最後無上道,從人道以上、君子以上這樣,要去天道。我們下輩子要超越輪迴,要做辟支佛、菩薩、佛!一直到一真法界,乃至於妙覺菩提,就是圓滿佛,分證位到最後究竟位,這些它統統沒有離開弟子規做一個起跑點,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最基礎的戒律。

 

這一個戒,名目也非常地清楚,可是學戒現在多數的人,學到了死死板板,學到了死在戒條之下,這就錯了。所以你要了解,戒有四個層面:開、遮、持、犯,開戒、持戒、遮戒、犯戒,我們一般會有剛剛那個問題,就是我們執著在持戒跟犯戒,我要依持著這一條,沒有照著這一條做,我就完蛋了、我就不行了、我就犯戒了,我就造最重大的罪業了,怎麼辦?在這邊就怎麼辦!這時候叫做二法,佛法不是二法,佛法是不二之法,這時候就是不靈活,不靈活從哪裡來?從不清淨來,清淨從放下來,不清淨從放不下來。換言之,我們一個一個挑毛病,有大家共通的,也有個別性的。個別性的就在哪裡?在於我學弟子規,從第一天開始學,到今天都是為了名聞利養,那這一個問題絕對會存在,懂嗎?

 

所以你現在要改一個觀念,過去昨日已死,或者是前一秒已死,今日好比今日已生,我現在建構了這個概念之後,我學弟子規再不為名聞利養了,也不為我未來的什麼人生走向,我只是一個,我應該這樣,就這樣,「我應該這樣」叫做當下。你看這時候三際不可得了,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了,你只有當下的這個狀態,我應該這麼做,這樣就好了。所以你只有當下的念頭的時候,你就沒有雜思,你就沒有拿捏不定的這個事情,你為什麼會有拿捏不定?因為有得失,有得失必然失準頭。為什麼佛法教我們得失從緣?學習不要有得失,是當下應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果你有得失,你就會給自己創造很多藉口、理由,這時候就是什麼?世間話也常常講,我們都會為失敗找理由,我們不會為成功找方法。所以誰會為成功找方法?就是那一個能夠接受一切不合理對待於我身上的那個人,他絕對會為成功找方法,甚至不用找,他已經在成功了。我們的成功是相對於生命的圓滿這件事情,也就是說,對於生命最後會沒有煩惱、憂慮、牽掛這件事情,這大家比較具象一點,而不是世間說,我現在企業做得很大,我賺了一億了,我成功了,不是這一種東西,這一種東西還是會有煩惱、憂慮、牽掛,我洋房五、六棟了,我跑車每一個廠牌的,最頂級的都有一台了…等這些,都不是。

 

所以煩惱、憂慮、牽掛的卸除,就是我們學習者成功的定位,它必然從卸除來,一般我們講放下,那弟子規的這一些也就是基礎放下。基礎放下,你才有辦法承接到上層,有的人會覺得一千零八十個字,〔落落長〕(台語:十分冗長),其實它很少了,這時候,你就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心經》了?《弟子規》、《心經》,《心經》好,《弟子規》不好,《心經》才兩百多個字,你們很多都會背,你看,有幾個透過《心經》成就了,有很多透過《弟子規》成就,所以《心經》跟《弟子規》放在一個秤子上,它還是平的。雖然分量是一樣,這是以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圓滿通達之人,無法不圓,為什麼無法不圓?因為法法通自性,每一法都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法相有高低落差,法體等無差別?法相的高低落差,是因著我們眾生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名煩惱而起用來的,也就是我們眾生有一大堆的歧見,念頭紛飛,所以八萬四千法,法法平等,唯眾生根器有利鈍之差,所以八萬四千法變成有高下之分,那是在法相上而不是在法體本身。

 

所以如果你瞭解這一個理路,《弟子規》就是整部的佛法,如果你不瞭解這個理路,《弟子規》就是君子之法,如果你更不瞭解的話,《弟子規》就是什麼?三惡道之法。你學了《弟子規》只會在外面裝模作樣,善於察言觀色,看有加分的時候《弟子規》就搬出來,沒加分的時候《弟子規》就丟一下,存在銀行看能不能長利息,長了利息又有加分了,又再把利息提款出來再應對一下,你看,全部都是名聞利養。所以,弘一大師當年講,「名聞與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諸善法,如劍斬人頭」,就是這一回事。所以會的,修持世出世間一切法,修,對他來講也不修了,他就是遇到而已。遇到世出世間一切法,乃至於貪瞋癡之法,他都可以成就圓滿無上菩提,我們不會的,看佛經,它還是世間墮落之法,因為長養我們的名利心,所以弟子規的那一些拿捏,關鍵都在於我們的初發心。所以佛法告訴我們,「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就是在形容諸如此類的事,我們學習一個好的對象,它可能是一個人,一本書,一個環境,一般講善知識,我們學習一個好的對象,最後呢?果報讓我增生更多的煩惱、憂慮、牽掛,原因就在於我學習的那個初發心搞錯了。

 

所以常常告訴你們,你們為什麼要來學習聖賢教育、學習佛法,你要把它搞清楚,除了把你的對象搞清楚之外,第一步你要把自己搞清楚,因為離開自己就沒有那一個學修,所有的學修,最後都是要導向回來完成我這一個自己的。所以你這一個自己的初發,初發就是什麼?就是你的方向的拿捏,有的人講發願,昨天在台中講發菩提心…等等這些都相關。為什麼佛告訴我們,不發菩提心不能成佛道?「戒」為無上菩提本,你看,祂講到「戒為無上菩提本」,如果你的目標定在這邊,你更不能離開弟子規的學修了!因為它是所有一切戒律的最基礎,最最最基礎。你沒有基礎哪來的蓋高樓,萬丈高樓平地起!那一個種子非常重要,弟子規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表面好像不起眼,好像一種軌範,它當然是軌範!限制人用的,它當然是限制人用的!喔,愚民政策?當然不是愚民政策,是愚民才會覺得它是愚民政策。為什麼要限制?限制我們的惡習氣嘛!為什麼我們今天這麼愚癡?就是我們不斷蔓延惡習氣,惡習氣的不斷增生,我們就愚癡,其實也是愚癡,所以不斷增生惡習氣,這也互為因待,彼此加分,加那個錯誤的分。最後呢?最後,加、加、加到一個永無止境的錯誤的那個地方,就像今天早上我聽到的三個字—「無間道」。

 

我們發願成就無上道,但實際做的是力求無間道,《無間道》香港那個電影,是吧?無間道不是那個電影,無間道在佛法叫做阿鼻地獄!阿鼻地獄叫無間道,永無休止的痛苦的地方,這個永無休止,還加個永續,永續經營,現在的人常常喜歡永續經營,你看多恐怖!永續經營、永無休止的痛苦,那個地方叫做阿鼻地獄。那也是從哪裡沒有開始發酵,弟子規沒有開始發酵,發酵到那邊去,所以第一個,價值觀很重要,我為什麼要學?當然,一樣米養百種人,每個人接觸任何東西,他的目的性都不一樣,所以你就要先把這一步的方向調整,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身體好一點嗎?能賺多一點錢嗎?可以交到男朋友嗎?親子關係好一點嗎?什麼…等。當然都無可厚非,你們世間的欲望,可是如果你只是停留在這邊,你就虧大了,你就虧大了!它可以讓你設定在成就無上道,去契證圓滿菩提,那個就是完全沒有煩惱、憂慮、牽掛,真實究竟圓滿的生命狀態,它可以幫助你往那邊去成就。你不要只要那一些小小的,這個叫做「小善」,弟子規,如果你依世間法修持,你可以得到小善,但如果你用佛法放下的概念去修持它,你可以契得大善。

 

那大善是什麼呢?我們現在有一個講法叫「慈濟功德」,慈濟功德,不是那個慈濟功德會喔!慈濟功德是佛法的語彙,真正佛法做的慈濟功德只有一種,就是令其覺悟。所以諸佛菩薩來到人間,祂其實只有一個工作,那個工作許許多多的人都知道,也都會背,佛言佛語,背起來很好用,叫做什麼?佛有一大事因緣而興出於世…,這樣比較有水準,有的人才願意聽,要不然 師父講的都…,然後呢?「佛有一大事因緣興出於世,唯眾生迷惑造業受苦,所以,佛開佛之知見,示佛之知見,以令吾等眾生得入,以悟佛之知見。」當我們眾生,悟入佛之知見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就是佛化的生命,佛化的生命,就是圓滿覺悟的生命狀態,必然能夠化除一切迷障,那一天開始就不再迷惑,你不迷惑,你就不造業,你不造業,自然無苦可受,所以,佛來到人間就是這一件事情。但這樣又很抽象!對啊!這樣大家就懂了嗎?如果懂了,下課,成佛了。所以常常要轉,轉頻道,今天想到一句話叫做,佛、菩薩來到人間就一件事情而已,你看都一件事情,當然形容不一樣,它叫什麼?調伏一切世間瞋害心,就是這一件事情,一切世間,也就是一切眾生。所以,佛菩薩沒有別的事,祂就是來調伏而已,這是教育者的角度,無盡慈悲。那我們學習者的角度呢?我們學習者的角度也是這句話,可是要加兩個字,調伏「自己」一切世間瞋害心,加個自己,要不然常常學佛的人,學了一點就要去調伏周邊的人了,自己都辦不到,要調伏周邊的人,這個就是在增長一切世間瞋害心。祂之所以能夠調伏,祂也必然有祂的能力,而能力的起源,也是從心量開始。

 

所以不發菩提心,不能成佛道。發菩提心,能夠成佛道,也要有祂成佛道菩提心的基底,這個基底就是「戒」。所以剛剛講「戒為無上菩提本」,戒就是守一種規準,這一個規準本來沒有,因應我們眾生有偏頗,才有一個標準正確的規準出來。所以佛家把它定到戒律,這一個標準遠比儒家的禮,禮也是一種標準,所以《曲禮》曰:「毋不敬」,你看禮的標準即便常常在形式上琢磨,可是它也教著眾生,它的理體是什麼?「毋不敬」也就是說你的誠敬心,你的心要有基本的恭敬,你的那一些「毋不敬」的行為,才能夠到位,才能契及。如果沒有這樣,我們那一些不誠之行,就不是真正的禮,它是一種「外戒」的外方便,我們以前為什麼這一句話有點繞舌,以前在講,修這一種聖解脫道的一種禪坐,修定的功法有八個次第,第一個次第就是什麼?這也是所謂的八部功法的第一個基礎,叫做資糧位,叫做外戒,也可以解釋成處眾生戒,古法講的跟現今的用詞不一樣而已,它形容同一件事情從這邊開始。

 

剛剛我所謂繞舌的講法是,它是在這個外戒再之前,還沒達到這個外戒,處眾生戒,處眾生戒是什麼呢?是於外禮都周到,但他的心不一定到位,可是他的方向也沒有變,也沒有失去這個方向,這一個很重要。也就是說,他在學習的過程裡面,第一關鍵「禮」在周到當中,當中表示還沒圓滿到位,那也代表著一件事情,他方向沒有錯,那個方向很重要,這一個功法完成之後,你才有能力契及到所謂的「內戒」,內戒!這是依一般人,有一種特殊分子不講,特殊分子他可能一即一切的概念,他直接內戒契入,外戒就圓滿了,那有的是內戒、外戒直接契入,直接進入三昧定,這時候叫做什麼?禮三昧,佛經好像沒有這幾個字,禮三昧,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常常聽到華嚴三昧,念佛三昧,那個叫做禪定三昧,加個三昧,天台三昧、法華三昧,那個三昧,就是第九定以後,正定,出輪迴的禪定,前面加個名詞就是,用什麼手段而得到這個生命狀態的。比如說,華嚴三昧,就是依你修持《華嚴經》然後修修修,修到你證到了出輪迴的這個位階以上。當然三昧又有很多層級,最低標就是出輪迴,這叫華嚴三昧,依此類推,有的人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念到…突然不知不覺就…出離三界了!不知不覺喔!就出三界了,出三界就可以準備來往生極樂世界了,因為極樂世界可以趕快去成就第七地菩薩,出三界只是阿羅漢而已!還不划算,所以他會選擇,這個叫做念佛三昧,以此類推,修《法華》的得到三昧,就法華三昧。剛剛我們講的是什麼?依《禮記》得三昧,也會啊!會的人就這樣,就叫禮記三昧。

 

再講回來弟子規,你依《弟子規》修持,喔…入定了,得到第九第定,你就叫弟子規三昧。所以法法平等,任何一法都有辦法幫助你超越。有一種人更高竿,可是這個你們階段性不要學,貪瞋癡,他修持貪瞋癡,然後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這個叫貪瞋癡三昧,這是一種險招,大家不要學。就像以前常常遇到很多修行人,也不一定願意如法,於是就會在佛法裡面找很多素材,來給自己支撐,比如說那時候,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濟公禪師?濟公禪師啊,「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多好用啊!然後就說我們修持,是喝酒吃肉的,以此修行。可是常常會忽略後面人家還有兩句話—「若學我模樣,則同入魔道」,這兩句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們不能只斷章取義,濟公禪師是慧行菩薩以上了,早出輪迴了,回來做一種再來示現的,跟我們一般,因地修持還沒有圓滿的人是沒辦法做對比的。

 

所以弟子規非常重要,回到這一個根本的根本戒,它也是所有一切無上道的基底,那麼在修持的時候,總之不忘放下、不斷放下。那麼不斷放下,你就又要知道對象是什麼,前面我們講,我為什麼要修?你一定要知道,跟我要修的目的是什麼?我為了好而修,那好有哪些好,有哪一些層次的好,我也要慢慢搞清楚啊!有最好跟一點好,還好、不太好、非常不好,都是好,你修,到底是為什麼?所以有我的角度跟對象的角度。那要怎麼好?這些統統是一個學修者,必要搞清楚、弄明白的課題,那最後呢?最後就是什麼?願意,我們常常很多學習者都願意花時間,把這些弄清楚、搞明白,可是就是不願意做,搞學術,搞學術不一定要做啊!反正我只要把這些湊一湊,這些知見、解釋名詞都懂了,都知道了,我湊一湊,最好把它集結成冊,這樣我的掌聲會更多,這就是我認為的好了,很多人是這樣,這叫搞學術,不是學佛的目的。

 

所以學佛,既然是佛,你也要把佛搞清楚、弄明白,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達到我們最現實,要成佛你不能沒有弟子規,所以弟子規一定要去落實,在這個時代,很重要。當然,不太想講,剛剛本來要講的話就是也很優越,因為怕你們又長養名聞利養,它真優越啊!因為現在你只要弟子規完成了,你就是地球七十幾億人口,最幸福的那個塔尖,假設切三等分好了,那個塔尖的那一個區塊,幸福指數就在那邊。你看,光一本《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字,多划算,底下有會做生意的嗎?幫忙算一下,這投資報酬率多好,可是偏偏不要學成弟子規呆子,千萬不要這樣。所以你要懂得開、遮、持、犯,開戒就是你在某些因緣之下,必須要符合人家的不好,你才能再幫助他更好,那時候你不能堅持不做那個不好,你的心要不染雜,這是第一個。遮戒的意思是防禦之戒,防禦之戒就是預防的意思,預防勝於治療。所以一個戒律有這四個層面,開戒、遮戒不好懂,犯戒大家好懂,做了不該做的叫做犯戒,持戒大家也好懂,我有做那個,可是只要你的持、犯裡面沒有開、遮,你這兩個持、犯都叫做犯,都叫做犯戒,因為你不懂得開遮。

 

所以剛剛那個《弟子規》的問題,都是從這個根結點。所以,沒關係!我們走出去發現有點錯,再走回來,倒退回來好了,回來原點看一下,從哪一步沒踏穩,一定是你的專注沒踏穩,你事後可以去試試看,回去把專注弄好,這時候學三歲小孩以前的功法,你不要欲求要解,那個話怎麼做到。你看,我們都是欲求,這個階段先不要,即便我們現在不是三歲小孩。可是這個跟年紀沒有關係,以前用三歲來做標準,現在不行,現在很多八十歲、七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他都做不到以前三歲的,他們也曾經三歲過啊!八十歲、七十歲乃至九十歲,這一輩的老先生、老太太,他們以前小時候,也比較有聖賢教育的傳承,為什麼現在不行?因為長大受汙染,受這個時代的環境汙染源的洪流,抵禦不住,你就知道那個「根」不夠穩。

 

所以我們如果過去錯過,現在我們都叫補習,你看你從哪裡失分,沒有得分,你就退到那邊,從那邊開始做,我相信多數的問題都是那一個專注力不夠,所以你就退回去一直背,這個問題什麼時候應該可以解決,你背到心越來越沒有雜思了,你自己應對到這些大大小小,你就能判斷了。最好是一天背個三十次吧!三十次很少,對啊,如果還「哦?」「哦!」一來,你只好自求多福吧!它就要時間配比!除非你們是做大企業,做到不行,要是我做大企業,我也會放下大企業,因為再多的錢買不到幸福人生,你懂嗎?可是弟子規你做到,你錢再少,你都好幸福啊!有這個落差,所以用一個錢來比喻,所有你們存在一切物質,你一切物質滿足不了你的幸福,唯有心平靜,你本來就幸福。

 

好,那這時候一切物質能不能滿足,依緣而定,也就是說你沒有得失,你只要心平靜,你有「俱生福祉」,欸,我們以前常常講俱生煩惱,你不知道也有俱生福祉,這麼好啊!不要老想壞的而已,為什麼常常講壞的?因為我們好壞啊!所以常常講壞的,提醒我們自己,不要那麼壞。那俱生福祉,為什麼?這個福是你們自性本有的,不是你布施是因,福德是果,欲求而來的那個,那個會不見。所以這種就是…佛陀在講的,皈依佛兩足尊那兩足,福慧雙足,它之所以能圓滿具足,祂只告訴你皈依佛而已啊!皈依佛是什麼?回歸、依準、覺悟,白話這樣,回歸依準覺悟,你就雙足尊了,最尊貴那個,雙雙具足,福報具足,智慧具足,祂沒跟你說,呃…依持布施,兩足尊,祂只告訴你布施是因,福德是果,祂從來沒告訴你布施是因,福德具足,祂沒有這個。

 

所以真正的圓滿福德在你的清淨,這個叫「會」的人,你可不要有時候在路上看到,或者你周邊的朋友福報大到不行,然後他連一塊錢也捨不得出去。有兩種,一種是他過去的福太厚,餘福太厚,以至於他這一輩子吝嗇,他都可以享福;另一種就是什麼,他不吝嗇,你也很少看他有機會掏錢出去,可是他福享用不盡,這就是自性圓滿之福,所以跟他的布施沒有關係,這是更高層次,大家要去試試看,可不要試錯了!我們會把吝嗇當作…哼,你看,對啊,我要自性圓滿,我不用一毛錢出去。菩薩無所住行於布施,有布施機會跟因緣,祂還是會出去的,沒有,祂不攀緣,心一派清淨,我們眾生是有的時候先計量一下,投資報酬率多少,沒有的時候到處找,攀緣!這是我們眾生。所以我們頂多有福德,沒有圓滿福德,是這樣,弟子規拉回來是這樣講,可以明白嗎?

 

學員:謝謝 師父!

 

最好一家人都一起學,一家族很難要求,一家人還可以努力。一家族,唉唷!真是,連我們是一個學修單位,大家自動自發來都很難要求了,更何況我們周邊的誰誰誰,所以一定要知道,學習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全天底下只有我一個是學生,你就會很快成就。但我們現在不是,我們就是全天底下我最厲害,我為什麼學?沒辦法,因為眾生那麼苦,為了他們,都是這樣。這句話頭會的是對的,不會的就錯了,不會的是傲慢,我比眾生優越,你看,他們太可憐了!欸,這個未來又可以演戲了,真正的是菩薩發心,是祂真的感同身受。那個第一個眾生是誰?就是我,喔!太苦了,那邊的眾生跟我就是一樣,只要我苦,他們就不得好受,因為我會去煩他們,我們現在不是,倒過來,哎呀!為什麼要度眾生?只要他們不好,你也好過不了,有沒有?我也好過不了,你看又自私,那我們會不會想倒過來,只要我不好過,他們一定也不好過,所以我要先自行,自行成就化他,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了,這就是佛。

 

所以學佛要知道它的方向,而不是我人生好悲哀要怎麼解決?不是怎麼解決,是你心向眾生,你行為自己,這樣就解決了,所以著眼處高,著手處低,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步一腳印,這個是學習的基本態度。這樣可以明白嗎?去實驗看看啦!這樣還有別的嗎?

 

增麗師姐:各位同學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師父剛剛提到俱生福祉,弟子想請教,師父之前有提過的法身佛、毘盧遮那佛,因為感覺跟祂比較遙遠,祂也不像其他的佛,比較可以聚焦,祂感覺是很廣大無邊,好像不知道怎麼樣去親近這一個法身佛,怎麼跟自己的自性去做連結?可不可以請 師父開示?謝謝 師父。

 

好,請坐。

還剩一點時間,這個課題是生生世世講不完的佛法,可是盡量啦,其實你們本來就在法身佛裡面,這個裡面又是方便講,因為你本來就是啊!你就是祂,祂就是你,我們現在又處在這邊,所以佛言: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遍一切處」,當然這是簡約翻,它引申同等「遍一切時」,所以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整個虛空法界,一切的存在就是佛,就是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祂的存在是祂,那這一個存在的相,是祂的顯現,所以清淨法身顯現,這個叫做「力無畏」,十力、十無畏,這個「力」的意思是十力,大家也許在佛學名詞上不好懂,我們用大家比較可以理解的用詞,叫做「作用力」。

 

那「畏」呢?有一種畏懼,無畏,沒有畏懼,引申你們比較好懂的用詞,叫做沒有障礙。我們為什麼人生會畏懼?因為我們遇到很多障礙,於自己不喜歡。我又覺得這些障礙會傷害我,我會畏懼,所以沒它的作用無窮跟毫無障礙,所以一心,同一個心性,一智慧,同樣的圓滿的智慧,法身就是這一件事情,清淨法身。所以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可是偏偏我們覺得它很遙遠的原因,在於我們用著我們的思想、邏輯在理解,就沒辦法。換言之,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原以為其他的佛,其他的諸佛離我們比較近,其實也不然,也是我們的錯覺,為什麼?因為一旦被稱之為佛,就表示祂沒有相,祂有一個理體,所以祂是一個能變能現,這些言詞眾生又不好搞懂,所以在佛法才又有一個如來,有一個佛,佛是依顯相來講,我們眾生定位為佛,祂那一個無相、無色、無形的生命狀態的本然,我們就把祂稱之為如來,所以也因此祂能夠諸法如意。《金剛經》也告訴我們,「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它都有這一個概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一個若見諸相非相,達到這一個狀態的時候,「即見如來」的這個如來,就是你們的清淨法身,也就是說你們宇宙萬有的本體。依我們的邏輯概念跟想像,我們能緣到的,緣就是「契及」,能具象我們以為理解的那一個理解。以為叫做不是真的,可是我們勉強把它定位,我們能理解的那個,那一些的存在都叫做相,這一些相,統統沒有離開清淨法身。

 

你們最接近的,其實也不能叫接近,你們其實是同步的,同步不是接近了,接近還有一個距離,同步的就是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因為祂的無相,所以自古以來,在藝術表法的這些工具,也盡量去尊重祂的無相,祂的本體無相,而我們現在比較少看到毘盧遮那佛的雕像、畫像,可是也有,在密宗修持的理路來講,毘盧遮那佛就是他們所講的大日如來,祂的生命狀態就是至極的大開圓解,至極的明心見性,至極的所謂理一心不亂,到所謂的妙覺位,契入常寂光,這一個生命狀態,就叫做毘盧遮那,毘盧遮那佛。所以那一個地方或者是那一個生命狀態,也是所有一切眾生的本能所居。所以,佛只有在那個地方會講「住」,住常寂光,祂在任何地方,你們有習慣讀經的人都會看到佛,一時佛在哪裡、哪裡,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城…什麼,都是「在」,唯獨只有在常寂光,祂能叫做「住」,因為住就執著了,祂的住其實是住而無住。所以能變能現跟所變所現的關係,它是不二,你們一切的真妄,都是毘盧遮那如來所變現出來,可是這時候,你且不要把祂用一個形象化的概念去解讀祂,形象化的概念,我們就已經落在我們的見思跟塵沙的這一種知見裡面了,它就又讓你誤以為你遠離了祂了。

 

所以事實上是隨時隨處的,就好像電視的屏幕,或者是現在依電腦屏幕更廣,無限寬頻上網,你們可以在電腦屏幕看到無限的畫面,這無限的畫面叫做相,那一台整個電腦就叫做毘盧遮那佛,是這樣,所以你看你有沒有離開?你的人生境界再怎麼快樂,再怎麼痛苦?你都沒有離開祂。那怎麼證得?怎麼樣讓你在意識層覺得更接近?就是你不要用意識去思考,你把所有的意識丟掉,比如說,見思惑,產生了見思煩惱,你把見思煩惱丟掉,解除它。你超越六道輪迴,你再把塵沙煩惱,塵思惑丟掉,解除它,你就脫離了這一個所謂的菩薩界、菩薩法界。你再把無明惑、無明煩惱解除掉,你這時候就超越十法界,就契入一真法界,最後四十一品身相無明散盡,你回歸妙覺位,那時候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叫做毘盧遮那如來,你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本然就是,所以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一個一切諸佛的清淨法身也就是本體,能現能變,就是毘盧遮那佛。

 

一切諸佛的名相,亦只是因應一切眾生的歧見而巧名安立,之所以那一些諸佛的形相諸多,也是要因應一切眾生的分別、執著、妄想而設立的。換言之,那也是假相,所以既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然連一真法界都是虛妄,連你們講的一切佛,這些名號也就是虛妄,包括我們現在也闡述了毘盧遮那佛,這些名相也是假相,也都是因應我們這一些歧見,而善巧方便做一種引導用的。常常在佛寺裡面,假若你有看到旁邊一尊文殊菩薩、一尊普賢菩薩,中尊的常常會用釋迦牟尼佛代表,這時候這一尊釋迦牟尼佛,即代表著毘盧遮那佛的本尊。如果祂旁邊站著阿難尊者,跟大迦葉尊者的這一尊釋迦牟尼佛,就是毘盧遮那佛的應化身,叫做釋迦牟尼佛。

 

你們當今所熟知的三千年前的這一尊,這個世尊叫釋迦牟尼佛,那麼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以這樣的講法,是依我們這一個中土世界來講。如果兜到別的世界,比如說,藥師琉璃光淨土,藥師佛,這時候盧舍那為圓滿報身,那藥師琉璃何嘗不是千百億化身?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你們就知道所有的一切佛,都是毘盧遮那佛變現出來的。既然是所有一切佛,那我們在不在內?我們當然在內,因為一切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是未來佛。所以我們也是祂變現出來的,只是我們這一個祂變現出來,顯出來的美好的狀態裡面,我們又「識」變,心現,識變,我們又加上了識變,所以把我們今天搞到這麼糊塗,糊塗到我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來講,你就知道,我們在講的毘盧遮那佛就是誰?就是那個明白的你自己。所以你不要忘記就是你自己,以後常常照鏡子的時候,就要看深一點,我看到了我了,毘盧遮那佛,所以毘盧遮那佛示現於整個宇宙當中,也圓滿地告知我們,這一個華藏世界的一種教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示現人間八相成道,第一部講的絕對都是《華嚴經》,可是第一部講的《華嚴經》,絕對不會是剛剛好那個世間的眾生都可以理解明白,通常都起大誤解。那你就知道,祂的講絕對不會只是在那一個小小的世間。所以,所有一切的經典,都一時佛在哪裡、哪裡?比如說,你們地球的這一些集結的《大藏經》,你都可以看到,你們地球找得到的那個遺跡,佛在祇樹給孤獨園,佛在舍衛城,佛在菩提樹下,佛在哪裡、哪裡?唯獨華嚴教法裡面,佛是在菩提場教化,那菩提場是什麼?你在地球去哪裡找菩提場?不是有一棵菩提樹,那個場域叫菩提場,那個菩提樹也不叫菩提樹,是因為祂在菩提場,祂證得了圓滿菩提,在菩提場教化,然後這一個維次空間,重疊在你們這顆地球的那棵樹下,所以那棵樹沾光,所以叫它做菩提樹,懂嗎?要不然你見過那棵樹跟你講話嗎?看這棵樹多有智慧,菩提叫智慧嘛!這棵樹也沒跟我講個法啊!可是偏偏會的,你就發現那棵樹隨時在講法,那就是毘盧遮那佛的作用。

 

所以到極樂世界亦復如是,祂們的理體都是毘盧遮那的顯現,那麼華藏世界二十層,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都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你看這一個世界有多大。這麼一個單位的華藏世界,不叫菩提場,在整個盡虛空遍法界裡面,這麼一個單位,二十層華藏世界,那你們太陽系,娑婆世界更大,跟極樂世界都在同一個十三層的平面,你就知道華藏世界有多大,這麼一個單位是菩提場的一個基礎單位,也就是說,整個盡虛空法界有無止盡的這麼一個華藏世界,無止盡,重重無盡,那大的世界是這樣,這是佛法的太空物理學觀,那小是什麼?一毛孔、一微塵,普賢行能入,芥子納須彌,所以比現在講的量子力學還精微,這是佛法講的微觀世界,所以它告訴你們,小而無內大而無外。

 

所以佛法盡能講的都是盡量,也就是說,方便說,依真實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聞覺知,本自圓寂,所以道本圓成,不用修證,是在告訴你們本來就是毘盧遮那,所以我們現在也都是毘盧遮那的化身,只是我們這個化身糊塗了,沒有把毘盧遮那的真身的義理顯化出來,所以我們跌跌撞撞,過著痛苦人生,毘盧遮那也毫無起心動念,祂隨我們這一些出鄉遊子。事實上,在出鄉之前,祂都在我們的袖口裡面,放了一顆摩尼寶珠,就是你們現在講的衛星導航,摩尼寶珠!我們現在的人就是迷惑到盡往外面找回家的路,他不知道往裡面一拿出來就是了,你本來就是。所以怎麼辦到?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全然的放下,你當下證得。

 

以在念劫圓融的世界,也告訴你們「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無量劫濃縮,它是一念,一念不明拓寬,它成為無量劫。所以在我們無明的運作狀態,我們會發現學佛好難,要無量劫才能成就,可是在你明白清楚的狀態裡面,你會發現學佛一點都不難,它連學都不用,因為祂就是你自己,你那個乾乾淨淨,父母未生前的那個本來面目,本來就是你自己,所以它不用透過一個學,只要你丟掉一切的錯見。古師大德也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之所以本覺本有,它本來就可以證得,不覺本無就是它本來就可以去除,它本無,所以也無須來一個去除的概念,它本來就沒有,是我們多一個去除的概念。

 

所以我們眾生常常「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他心覓法,無有是處」。依著這樣的思維,我們當然常常看不到真實的自己,那一個真實的自己就是毘盧遮那佛。所以你們個個都是毘盧遮那佛,於今,互惠當中,本來也是毘盧遮那佛,並沒有減一分,那毘盧遮那佛也沒有增一分,所以無二無別。我們只是盡所能,能把這一個顯相給怎麼樣?給關機,一關機了,我們就恢復了那一個真如體性了。所以會的,你就知道為什麼一念間可成,如果不是的話,那本覺不有,不覺本有,那就麻煩了。所以在修持上,空性的講法,或者是依次第講法,都好,只要你都不執著、你都不分別,你都不妄見的話,我們在這一個學佛的道途上,本來就是「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降到人間最低的概念,也就是好好好、是是是、對對對!大家都好好好、是是是、對對對,那我自己呢?我自己可以過得去就好,什麼都可以拋,萬物皆可拋,唯有佛不拋,那你完蛋了!因為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以什麼都可拋,拋得乾乾淨淨了,拋到你最後,怎麼想辦法都拋不掉的那個,就叫做毘盧遮那佛,祂的功能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無有限量。

 

所以這是依持祂的心量顯現出來,這時候講一個心量,祂的心量,我們可不要又落在一個形相,有一個木頭人長得很標緻,很莊嚴,它的心量,不是。所謂祂的心量就是你自己的心量,所以你只要拓寬吻合了,毘盧遮那即是我,我即是毘盧遮那,你不吻合呢?毘盧遮那還是我,我還是毘盧遮那,因為祂不會依所有的妄見的作用,而少一分、減一分,祂本然如是,所以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那是毘盧遮那的本來樣子,也是我們一切眾生的本來樣子,所以放下即得。

 

可以理解嗎?感謝諸位。

 

弘聖上師唱頌《元和妙音》

Minaya kinaya sini

Kaina yionsin saca

Conoyoko manaiki kio

 

汝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由心造。所以第一個一定要相信自己,再來就是肯著實坦然地面對自己,杜絕掉一切妄見而生的劣根,如是一來清淨法體自然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