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第八品【如何改變遺傳病?】
一覺元學會恭敬整理
師父:依照慣例,讓你們有疑惑的先解析、解析一下。
(感恩 師父 )
主持人:各位同參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要請教 師父的?
學員:師父,阿彌陀佛!昨天我有去台中法堂,可是因為時間比較短暫,就沒有請教問題,之前有聽說…那個什麼疾病…糖尿病是遺傳,可是我有聽到說,有些重要的疾病,其實它是業,業的關係,就像我們共業的問題,就是家庭共業。比如說,父母、兄弟姊妹的共業,所以,遺傳會有的人有糖尿病,有的沒有,這是共業的牽扯嗎?我的疑問是雖然是家族的遺傳,可是有些人卻跳過沒有,是因為他沒有跟這件事情有共業,還是他單純是疾病而已?謝謝 師父。
首先我們要先瞭解一下,「業」這個字的意思,事實上,你們整個生命的存在就是一個「業」,那疾病是不是在整個生命存在的裡面?但疾病只是一個小小的區塊,這整個生命,你不能用你是一個人類,從出生呱呱墜地到現在,我們還沒死,到看到人家死的這個歷程,這叫做整個生命。還不是這個概念,是整個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包含了不同的維次空間。那麼,用你們現在人類,比較能夠理解的概念,是它包含了無數個宇宙,我們能夠理解是依我們這個宇宙,夠大了,對不對?宇宙裡面有很多的星球、星系,這是一個宇宙的概念,那麼虛空法界,它代表著是無數個宇宙,無量,你這個就很難想像了,一個宇宙很難想像,更何況無量、無數的宇宙,那這一些無量、無數的宇宙,還會繼續不斷地蔓延,當然,它不會是我們現在的科學家所謂的大爆炸的理路。
一個最原初的粒子大爆炸,然後開始延伸,這些宇宙粉塵凝結,然後形成星球…等等,它不是這一個概念而已,那它為什麼會不斷延伸?不斷延伸就是不斷地出生,不斷地變出來,用變出來這個概念,你們好懂,一直在、一直在變出來,一直在變新的出來,為什麼?就是因為一切眾生有念,這時候講的是眾生,不是一切人類有念喔!人類只是眾生的其中一個小區塊而已。所以一切眾生,你來理解一下,眾生是什麼意思?所謂眾緣和合而生成之現象,謂之眾生。那眾緣的意思是什麼?「眾」就是多,這個多,可多很多,也可多很少,多到無量,都叫多,叫做眾,以一個眾來做代表。那「緣」是什麼?緣叫做條件參數,在很多種條件參數的聚合下和合、凝聚,聚合下組織,這樣產生的現象叫做眾生。
那麼很多物質現象,沒有像我們人類有意識形態的一種運作,它也是眾生,但它的意識形態的運作,我們無法理解,也就是說彌勒菩薩當年跟我們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看,這時候,這一個「識」跑出來了,那「形」是什麼?「形」就是這個物質現象,有為,我們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的這一些的存在,它每一個狀態裡面,都有一種意識的作用,這個「識」它會變,就是說心現識變,所以,由「識」變出來的,這整個生命的存在都叫做「業」。那你就廣了,如果你瞭解到這邊,一個家族的遺傳病,它是不是業?它當然是業,只是它業的類別在這一邊,我們聽到的「業」,不能只是狹隘地去理解到那個無形的,對不對,無形的,現在怎麼檢查,都檢查不出病,病因,這個世代也沒有這種形容,怎麼形容你的問題的病名,名字的名,明明你有這個病相,可是我們現在沒有任何的定位,這個就是「業」,不是這麼狹隘。現在我們能夠理解到的,比如說,你們的風寒感冒,這個大家都很熟悉,這也是「業」,這種業的力道很薄弱,非常的薄弱,它屬於惡,屬於「惡」,它又有對象,什麼叫對象?對象就叫做「冤業」了。
所以「業」這一個字,如果你細說的話,其實也是粗說,粗說為兩類,一類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業,單就「業」這樣講而已,常常跟著一個字叫「障」,所以叫業障、業障那一類的,有對象性的叫做冤親債主,你們常常這樣講,這時候在佛法的語彙裡面,就叫做「冤業」,加一個冤,冤親債主的那一種業力,是這樣。這一種業力讓你造成的障礙,它也是一種業障,那特別獨立出來講業障的這一種,就是沒有對象,依我們自己的生命,這一股生命,從無始無明以來,開始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主導了它的言行造作,當然,很多的生命體,它沒有「言行造作」這一件事情。無色界天,祂是一個純靈的狀態,祂沒有身、沒有色身,所以祂就沒有什麼語言,祂沒有講話,祂沒有這個色身,所以祂沒有造作,身體造作,可是祂有意,祂是以一股能量在運作。
可是通常在無色界天這一個生命狀態裡面,這一股能量,比較沒有去運作很多我們人類,可以思惟的這一種生命形態的運作,因為祂有很深厚的禪定功夫,依四空定。所以祂把所有的貪、瞋、癡都伏住,執著都伏住,伏住不起作用的時候,好像一片死寂在那邊,所以我們叫做昏,昏昏沉沉那個意思,然後用昏昏沉沉,來形容祂的這一種功夫,這一種功夫,也相當、相當深厚,能夠把你生命的這一種,所謂的起心動念、言行造作,這一種執著、分別心,分別祂還辦不到,這種執著裡面的所有的這些,叫做控制欲跟佔有欲。我們執著大概可以分為這兩個概念去理解,一個叫控制,一個叫佔有,控制是執著的這一種所謂的心態,佔有是執著的行為,我們就依這個產生了六道輪迴,所以六道輪迴的範疇裡面,統統叫業。
我們講到的這個病,有一種就是冤業來干擾你,剛剛講的冤親債主,他不在於你物質上,他的能量本源不在你物質上起病變,而是在於被干擾於相上有所扭曲,我們這個身體是一種相,是被一種能量干擾,或者是我們本來在這個物理性上,有一種小小的病變,這是我們自身的業,他可以用這一個能量來,再把我們加碼,這也是一種加持,所以你們不要聽到被加持很高興,很開心,諸佛、妖魔鬼怪統統有加持力。被加持的多少,決定在我們自身,我們自身貪、瞋、癡一分,他們就有機緣可以加持我們一分,所以變成兩分;我們有兩分,他們就加持兩分,我們變四分,以此類推…等比,等倍數的去擴展。佛菩薩亦復如是,我們有一分的戒、定、慧,祂就加持我們一分,那祂要加持我們兩分,祂有辦法,可是我們消受不了,在我們自身這邊就叫做加持不上,如果我們有戒、定、慧三分,祂就有辦法幫我們加持到六分,是這個意思。
那這一個病,有諸多的類別,你剛剛講的遺傳,家族的遺傳病,為什麼有的有?有的沒有?這個叫做「別業」,我們會是一家人,都有共同的造作,有共同的造作,「造」叫做所謂的創造,那麼造、作,我們取一個字叫造,那一個造作的過程,它最終會產生一個結果,你是什麼樣的造作?就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個結果就叫做「業」。古時候,文言文叫業,我們現在叫做結果,這一個結果,如果在它最本初的形態,就是一股能量。比如說,我們這一隻手從這邊放到這邊,我們已經產生一股能量了,在這邊了,對不對,那你看,現在沒事啊!假設這裡有一隻蚊子,嗡嗡…在這邊飛,飛得很開心,因為有血接近了,牠可以喝了,因為我有血啊!結果一叮…哎喲!我們這一隻手這樣揮過來而已,牠會不會被影響?如果這一隻手揮過來是沒有能量的,牠就不會被影響,能量的作用,那牠被影響的嚴重性,就關係到這隻手揮過來的力道,這個力道,就是能量的作用。
所以我們又可以用現代人的思維邏輯,去把古時候的這個「業」字給轉化,讓你們更貼切於你們現在的思索叫做「能量」,「業」那個字本身就叫做能量。所以你看,科學家到今天也幫我們發現到了,整個宇宙並沒有物質的存在,物質是所謂我們念頭起用的一種現象,相似相續的幻相,那麼他說的物質的源由來自所謂能量,科學家的用詞,能量變現出物質世界跟精神世界,這是科學家幫我們探索到的,這個是近代。那三千年前彌勒菩薩也告訴你們,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就是在講這個意思,然後我們生命的存在,有所謂的證分、相分、見分跟自證分,那麼,這是什麼意思?證分,就是所謂的能量本源,它兌現出相分跟見分,這都是佛家術語,相分,就是形相的「相」,這個木、目這一個字,它在形容我們現在世間,存在的物質現象叫做相分,見分,見解的見,就叫做什麼?叫做精神世界。
所以,精神世界跟物理世界,都是從我們的能量變現出來的。三千年後科學家也去印證這一件事實,所以我們更容易去體會,所以稀薄的場,稀薄的能量就叫做場,濃縮的能量就產生物質,裡面必然有精神世界。我們這整個家會在一起,必然是以前,在生生世世當中有共同的造作,所以才會大家在一家、一起,可是這一個共同,又有分它的交集的大小,所以即便是一家人,假設是五個人在一起,它的關係,也不太一樣,它的對待,也不會如我們小時候學習長大,從小到大說,媽媽對我們都是平等的,這時候好像違背了道德觀喔?對,要好好聽下去,這是齊頭式,沒辦法平等,為什麼這叫業緣?媽媽對我們的愛,當然都是平等的,那一個基底的愛,可是她的愛,她有所不得已啊!你懂嗎?因為她的愛在散發出來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真心在散發出來的時候,先要度過我們曾經在無明,無明就是不瞭解的時候,所造下的錯誤,產生的那一股能量,業來了,對不對!
業的兌現跟冤業的糾葛,不一樣的冤業,就有所謂關係的親疏濃淡的問題,跟所謂我的力道的作用度的、到位不到位的問題,所以到這一個世代,只要你人跟人相處,你無法在形式上,達到齊頭式的平等,沒辦法,因為它有一個「緣」的問題。所以,佛家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單看那一個緣生緣滅的關係,我們的心是可以一樣,這個叫立足點平等,立足點平等是真平等,齊頭式平等是假平等,我們現在的民主制度,剛好是在追求齊頭式平等,所以這是一個假平等,搞得焦頭爛額。當然不是說,民主不好,民主需要有高度人民素養的生命狀態才能夠去進行,就好像哪裡?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它有一個特質,有一個基礎叫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諸上善,它講這個善還有一個上,最頂級的善,也就是十善做到圓滿的那一個。
所以你們有時候,有人會看佛經,對不對,看到最後就善男子、善女人,踴躍歡喜、信受奉行,那我們老是看,怎麼我們都沒有?對不對,然後我們也會自己對號入座,你看,佛經就在講我嘛,善男子、善女人。其實我們都自己臉上貼金,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在佛經上出現這個字,它有標準,它就是十善業道做到上品的人,叫做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在極樂世界,它有一個條件,你不是上善之人,你念佛難以往生,當然它有一個方便門,叫做帶業往生,也就是說,你在往生那一剎那,你必須是上善之人的那一剎那,舊業可以帶,新業不能帶,你在那一剎那起心動念,就叫做「造業」。所以你看,業是這麼細微,起心動念就叫造業了,那一家人在一起,一定有起心動念,它當然就是一個業力的凝聚了,在這一個狀況裡面,有共同的叫做共業,有不同的叫做別業,就這麼簡單。
所以當今醫學上在講的遺傳,是現象、是統計,統計你家都有這種,比如說我們的細胞、結構、DNA抽出來,都有一樣的這樣的元素,所以你兒子也會有、你的孫子也會有…等等。你的爸爸、你的阿公統統有這個元素,這個元素怎麼產生的?這個元素是結果,不是原因,你就知道,我們這一個世代,為什麼不能徹法底源的把人類的問題解決?原因就出來了,因為我們都倒果為因了,我們都把結果當做原因,所以要解決它了不可得,包括現在的所有的這一些,你們聲稱的遺傳疾病,只要套上遺傳這兩個字,是不是叫做不治之症?可是偏偏,既然大家都點頭,大家被講遺傳病的時候,還會不會去找醫生?還是點頭,你看,好奇怪的人喔?你看,明明知道是不治之症,還會再去找醫生?好奇怪,醫生又會告訴你,你這是不治之症,你說:醫生怎麼辦?「等一下吃藥」,「吃藥要吃多久?」反正不治之症,就是永遠不會好,那我到底要吃多久?「你一個禮拜先吃七包好了!」他還會很明確告訴你,你就回去乖乖吃、乖乖吃,對不對,吃,下禮拜再來。醫生,我什麼時候會好?上個禮拜不是說不會好嗎?那接下來怎麼辦?吃藥啊,去領藥,你看,我們愚癡到永遠在輪迴這一種事情,然後這個病,還真不能解決,因為,我們把現象當作結果。
所以我們這一個家族,假設,先講遺傳的這一部分,先講「共」的這部分,先不講「別」的這部分,爺爺、爸爸、我啊、兒子、孫子都是這樣,都有這個因素,所以會、一定會產生這個病,那…怎麼辦?就不要理它,就好了啊,這一句話,大家又很難理解了,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密法喔,可是這個密法在這個人世間,很難有作用,我們也要講在前,很難有,但是這一種很難有作用,不是剛剛醫生那一種說不治之症的難,這一種難是眾生做不到的難,他不願意的難,而不是他沒辦法,你不要理它的意喻,就是說你不要再起心動念了,在這一個因素上,再澆灌能量,這一種能量,你只要沒有的話,它這股能量,就會隨著你的接受,化解掉、抵銷掉,你受了,就沒了,抵銷了,這時候的過程就叫做消業。
用現在的名詞叫做消除能量,消除了這一種能量,就消除了這一種現象,這樣就治病了,就解決了。可是我們現在對這個概念沒信心,現在的人,所以你再怎麼跟他講,他即便聽了,理解了,要不要這樣做,不要!像我再回到前面那一段,即便醫生跟你講了,你也理解了,你是不治之症,不會好,要不要吃藥?要。所以我們的愚癡,已經習慣了,貪、瞋、癡…根深柢固,所以這是抽出來的這一個因素,大家都有叫做結果的現象,那麼它的現象是什麼?它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就是我們生生世世,都有一種同樣的造作,所以凝結出同樣的一種能量,創造出同樣一種能量,這一種能量就兌現出同樣一種現象,這個叫做「是處」,昨天在法堂上有講,這個叫「是處」,是處非處的是處,這叫做有同樣的原因,必然有同樣的結果,高度科學就在這邊產生了。所以佛法是高度科學,如果你跟我都造作同樣的一股能量出來,我們產生的現象,居然不一樣,那這其中一定有問題。
你喝水,你不止渴,我喝水,我止渴了,那到底水能不能止渴?對啊,你不止渴,我止渴!那我們能否定水有問題嗎?我們兩杯都一樣這一壺,那一定是我們兩個有哪些參數是不完全一樣的,只能這樣,如果完全一樣,你止渴,我一定也止渴,是這樣。所以,在這一個參數裡面,就是一種共同造作的業力,那麼,在我們家的成員裡面,假設說,我爺爺是這個病,我爸爸是這個病,我也是這個病,我的兒子突然不是這個病,然後我的孫子又是這個病,這時候又要講什麼,隔代遺傳,對不對,隔代遺傳,又一個隔過去了,怎麼會那麼剛好,跳過我兒子而已?好奇怪,對不對?為什麼獨獨是挑他跳過去?然後現在的醫學又無解,它也不能解釋隔代遺傳為什麼獨獨跳過你?這個叫做他是「別業」。
他會出生在我們家裡面你要知道,這一些參數不會只有單一,我們是把一個家,一個家已經是有無量多種共同的業因湊在一起,我們剛剛又是濃縮、把病的這個部分,而且又是其中一種病而已,挑出來,所以不是因為有這一種病,我們才會當家人,是因為我們當了家人而裡面有這一種病,是這樣的概念,所以隔代遺傳跳過的那一個,假設我兒子被跳過了,他就是跟我們其他家人有共同的造作,所以來做家人,有這一個共同的緣,可是他過去生生世世,沒有跟我們造作這一個病相的病因,他沒有,所以他怎麼樣都不會得到、都不會得到這種病,除非,他這一輩子開始創造,開始運作過去生我們曾經在創造這個病相的病因,那他後半輩子又會得到這個病。這時候醫生在後半輩子查到,就說:啊…當時錯了,他不是隔代遺傳,他就是遺傳,這時候遺傳又產生了,對不對,但前面被跳過,那又是怎麼講?所以在醫學這個領域,沒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這邊。
因為,原因不明,我們多數能夠去伏住、解決的,也不是真正靠醫藥解決,而是靠這一個人的福報。比如說,我一樣這個癌症,你也一樣這個癌症,為什麼我們兩個都去做化療,我最後死掉,你還能多活三、四年,我們的年齡也一樣,我們癌症的期數也一樣,這第幾期、第幾期,我不太瞭解,因為不想得到,就不要去想,相心想生。所以,都一樣的參數,為什麼我們也都一樣的療程,結果你療完,剛好就死掉了,我療完,還可以活個五、六年,為什麼這樣?那這一段是什麼?這一段,就代表著一件事情,不是這些醫藥醫好我而醫死你,不是,它可能醫死你,沒醫好我,是這樣。
這個講起來又有一些爭議,對不對?現在這個時代講實話很累,然後我要多贅述一下,這個就是什麼,同樣的醫療,你會被醫好,我醫了馬上死,就是我不到那個福報,而你有那個福報。福報也是一種能量的兌現,因為你那一股能量還具足,所以你堪受醫療過程的折騰,也許我還可以多活兩年,可是我經過醫療,加速了我這兩年的能量,很快被消耗掉,所以醫療療程結束,我馬上就死掉,有這種。當然這種,現在的整個普世價值,很難理解,因為需要你用整個生命去深入,怎麼樣驗證它?你在驗證之前,你得要深入去理解它,要不然我們現在的活,都活在一種浮面的知識常識上,浮面的知識常識,它必然有瑕疵,如果我們懂得的這些知識常識是對的,那麼我們的人生這樣過日子,必然沒有煩惱、憂慮、牽掛,什麼叫沒有煩惱、憂慮、牽掛?就是你自身遇到的一切疑難雜症,你自身的那個所存的總合,我們講的知識、常識,統統可以自身來應對,解決就沒事了,可是你看,我們現在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類。
除了真正修行的那一種人以外,為什麼加個「真正修行」?因為真正修行,代表著他可以理解這一整套生命工程的改造功法,包括剛剛那個共業、不共業的問題,所以剛剛講那個遺傳,隔代這樣跳,有很多解釋也是不通,可是業力,它把你解析得清清楚楚了,你有這種業,你就有這種相,你有這種業叫做一種病,你就會得到那一種病,放心,你絕對會得,你有這種業,為什麼現在沒得這種病?因為緣還沒出現,你有這種種子,一定理論上會有這種水果,對不對?結這種水果,這種種子長大,就會結那種水果。那為什麼你種這種種子,現在還沒有這種水果?因為你的緣不具足,中間過程的照顧叫做緣,澆水,讓它發芽,發芽之後,你把它移植到土壤,土壤又是一個參數了,土壤裡面又有很多的元素,這些都是參數,你看這叫眾緣,對不對,眾緣和合而生成之現象,最後產生整個過程的眾生運作,你有這種結果,所以緣,假設具足的條件下,你一定有這種結果。
所以現在的修持的功法於這一個輩子,要透過它解決問題,不是一個難事,你這一個世代,你的「因」也許創造的不夠雄厚,可是,如果你善於擇緣,擇,就是選擇的意思,選擇緣,你就容易避開,生生世世曾經造下過的,你不如意的業因種子,你就可以避開,澆灌它,讓它萌芽,你就沒有後面的這一些疑難雜症要去面對。你善於擇緣,擇這一些對的緣,對的緣會澆灌在你過去生生世世,也曾經造作過很多美好的一個能量本體,你把它澆灌在那邊的時候,它就又冒出美好的生命狀態,所以這個叫做改變命運。你看,這個還只是在緣上捉摸,力道就不可思議,如果你再加上「因」上的捉摸,你現在的言行舉止的造作、思想、見解、行為這個事情的造作,這個叫造因,創造原因,這個都秉持在所謂古老祖宗這一些聖賢,無量聖賢,教回我們這一種標準的基底下的話,我們這個因緣,美好的因緣具足,一個人過去生生再有多深厚的業力,來到這一輩子,都很容易解套,而且這一個解套根本不用求任何人。
比如說,你自己隨分度日,隨分就是用你的本分,然後在度日子,你看用一個度日子,還不是很積極在過日子,度日這樣而已,走到哪裡,算到哪裡(台語)這樣,你就會越走越幸福,越走越幸福,可是這個生命狀態,卻不是我們長久以來的普世教育,不是!所以我們所有的人的意識形態是怎麼來的?都是教育出來的,現在講叫做置入性行銷出來的,廣告也是,本來看了這一支廣告,覺得這個產品…你邊看邊罵它,哼!這個騙人的…什麼的…一大堆抱怨,然後每看一次,就嚷嚷一次,每看兩次就抱怨一次,結果看到最後,你去7-11買了一大堆回來,好幾包回來在那邊吃、在那邊啃了,置入性行銷不可思議!灌入、灌入、一直灌入,就像我剛剛請教諸位的,你得了這個叫不治之症,要怎麼樣?要吃藥你還是會吃啊,你已經被灌輸成這樣,你還是會吃,要我,我就不吃,你只要告訴我不治之症,我就不吃了,第一浪費錢,第二浪費能量,為什麼?要費力氣,嘴巴動,還要費力氣,然後你還說不會治病,那不會治病,太多東西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也不知道到底是幹嘛的這些化學成分進去,可能又影響,這個叫緣,不是它本身讓你生病,而是你曾經有這個業的力量,所以醫藥也是一種緣,也會有副作用,不是這個藥本身怎麼樣,而是你這個生命的存在,我們做人就有做人的共業,那地球人有地球的共業,台灣人有台灣人的共業,再小,這裡是台北,台北人有台北人的共業,再細說,每一個家有家的共業,就這樣。兩個人,有兩個人的共業,那自己就不要講共了,自己就是自己,所以你用這樣的理路,了解透徹之後,你要解決這些問題就簡單了。
所以遺傳病,怎麼樣?找出原因啊!細緻原因我不懂,至少我可以透過學習,瞭解粗的原因,佛陀告訴我們,身心不健康,短命。這幾個生命現象,是怎麼來的?是殺業重、少無畏布施,就這樣,這是廣而粗的理路,因果理路,你就看看,你得病一定符合身心不健康,然後不治之症,會死掉又是短命,對不對,那你要[窮窮咧](台語:整理一下)就兜回去,那我有沒有殺生?現在想一想,也沒什麼機會殺生。其實沒什麼機會殺生,我們常常都是誤解,回想一下,仔細回想一下,從小到大,欸…蚊子殺了多少?螞蟻殺了多少?以前我們小時候,還有那種灌[杜伯仔]的,你們現在小孩子沒有,灌〔杜伯仔〕(台語:螻蛄)你知道是什麼嗎?你看,都不知道了,就是一種很像蟋蟀的昆蟲啦,現在也很少看到了,被以前我們那個時代都灌死了,開玩笑這樣講,因為真的,現在真的很少找得到[杜伯仔],蟋蟀很多,牠就是會鑽在洞裡面,小時候很皮嘛,小朋友以前也沒有這些電動玩具,當然現在電動玩具,更慘啦!這樣澆灌牠,讓牠爬出來,這樣也不知道有什麼好快樂的,可是小時候就會…很歡喜這樣,你看眾生愚癡,貪、瞋、癡的作用就是這樣。
所以從小就有了,以前這一些殺業,想一想,欸…還真多耶!這時候的殺業,有未來的結果等著,那我們在殺,這一輩子殺之前就有,比如說有的人一出生就多病,一出生而已就多病,他並沒有一出生的時候,就趕快去殺螞蟻,而且一出生的時候,放在那個育嬰房是嗎?那個叫育嬰房、保溫箱,也沒什麼蚊子會進去讓他啪啊,所以,他沒殺業。很多人會說:師父,沒殺業,他從小沒殺業怎麼還是多病?這時候是過去生的,過去生曾經造業,這個就是我們不知道的部分。那你不知道你要學,你學,你從聖言量可以去理解,聖言量,你不相信,你就要去驗證,驗證你從現量世界可以理解,這時候,就是你要做到,假設你照著這一些功法去做,你自己有神通道力了,就知道你自己過去生生世世的造作,所以這個叫做現量。就好像你現在回憶起昨天你做過什麼,這個一定著著實實的,昨天,不必人家告訴你嘛!可是有的要呢,真的啊!你們現在很多這種現象,假設我昨天晚上出車禍,碰!然後進醫院,你們來看我,我說:你是誰?忘記了,失憶!這時候是不是需要你告訴我,你是誰?你再告訴我,我說,我到底出什麼事?你再細細說來,細細道來,你昨天…怎麼騎車…怎麼了…你就喔…欸,這時候你要相信,你相信,它才成數啊,你不相信,也不成數,這件事情就像我們現在多數的人在學佛一樣,真的嗎?真的有過去生嗎?真的有輪迴嗎?
假設,你是透過他要來幫助你此時此刻以後的人生,你得要相信啊!就像我剛剛舉例車禍的事情,你在醫院裡,你要透過回憶,你昨天到底怎麼了?照做才能打官司,你要相信親人跟你講的,對不對,你把那些參數再告訴檢察官,有這些理路,這一些過去生,從聖言量,聖言就是聖賢的話語的一種境界,因為聖賢告訴我們,聖言,量,就是那一個狀態,理解到…喔,原來是這樣子。原來現在的多病,一定是殺業重,少無畏布施,那我現在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簡單,對不對,我現在就是不造殺業,然後多做無畏布施,就解決了。假設我們家都有這個遺傳,爺爺、爸爸、我、我兒子、我孫子,統統得到這種遺傳病了,然後我們都還活著,這不簡單啊!五代同堂,而我們都還活著,但大家都苦哈哈,在吃那個沒有用的藥,沒吃會害怕,吃了又忐忑,反正就在惡性循環,假設我們五個,只有我理解這個道理,那我就開始去多無畏布施,一直做很強的力道,一直無畏布施,我知道我會有什麼殺業,我自此不再做那個殺生,結果事隔N日,路遙知馬力,我的這個叫做遺傳病,就會突然好了,突然好了,因為這是能量的作用。
那我的爺爺、我的爸爸、我的兒子、我的孫子都還是那個病,可能因為時間拉長了,他們病越來越重了、越來越重了,爺爺可能進棺材了…等等,而我還活得好好的,那這是怎麼回事?這叫做治病,這叫做解決問題。把問題的理路搞清楚,你自自然然能夠化解它。所以你要瞭解,化解的這一個階段是最簡單的,理解的這個階段是最難的、最難的,因為我們不是一張乾乾淨淨的白紙,直接填顏色很漂亮,我們來到這一輩子還做人,表示我們已經無量劫的層染了,層層疊疊的汙染,讓我們無法正知正見一進來馬上明白、理解、接受、執行到位,沒辦法。所以,多數我們現在的人學習聖賢教育,第一個階段都是「洗」,洗啊!把以前的這一個已經上面疊了很多顏色的畫布先洗掉,洗掉你才能增顏色而鮮豔啊!如果不洗的話,你填上去的顏色,後面還是有那個汙染顏色的基底,怎麼樣都不會圓滿,所以,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
拿捏到這一個理路就更簡單了,你也不用去理解什麼是遺傳病、不遺傳病的,什麼業不業的,統統不用!我只要埋頭苦幹,一直無畏布施就好了,我的人生從出生,假設懂得無畏布施,一直在做、一直在做,我過去生中有再多的病的業力,我這一輩子的過程,只是在什麼?經驗它而已,而不是那是結果。我們現在的人都是病是結果,而沒有經驗,經驗就是你會度過,但我們一旦得病,就慘敗了,對不對,所以度不過,只是在經驗它,因為你的能量會越來越好,你屬於身心健康的能量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好的時候,當然你以前的不好,互相作用的時候,你能量高過以前的不好,你的好高過它,你就把它綜合掉了,你那時候就沒事,人生就會越來越輕安、越來越輕安,是這一件事情。
所以如果你瞭解到這一件事情,真正的遺傳在哪裡?在造業,我們兩個一起創造、一起造作,同樣一個思想、見解、行為,這個是真正的病因,所以從這邊拿捏掉。那佛法講得更簡單了,就熄滅貪、瞋、癡就解決了,那這一個講法更簡單,但我們做起來更難,熄滅貪、瞋、癡,你看看,我們剛剛講的這些無畏布施,都還沒有熄滅貪、瞋、癡,都沒有到這個level,它只是在貪、瞋、癡的範疇裡面,你稍微貪好一點的,不要貪惡的、貪善的,你就會創造善,所以依這樣剛剛我講的模式,你能治病,你能化解這一些病相。可是你超越不了六道輪迴,這一輩子化解了,某些輩子業力的業相,這一個病相之後,若你下一輩子沒有去提升,它還是會再造作,那它有隔陰之迷,你忘記了這一輩子,曾經的造作,你下一輩子又重來,然後不斷造作、不斷造作,就不斷再創造業,所以這個業力,就永無消匿的一天,所以六道輪迴叫做求出無期?沒有期限!你永遠逃不出六道輪迴的枷鎖,那這是誰創造的?又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你會發現病的問題其實是很小、很小的,每個人都會生病,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過去生都有無明造作,都殺生過,對不對?
甚至我們這一輩子很多人也被殺,被殺叫傷,傷而亡,生病冥合到死掉,叫做死,叫做病亡,有一種叫傷亡,有一種病亡,背後都有它的主因而不同,大體來講就叫做業因果報。所以,業很重要,你要懂得創造善業,所以你的人生造作合於十惡十染,你必然這一生多病、多災難是這樣。如果你的人生合於十善,你這一輩子,即便會有的災難,都很容易去化解,很容易在不假思索當中,它自然就度過了,這是一個很輕安的生命歷程,所以正如古老祖宗講的,事半功倍,事半功倍的人生,可是我們現在的人都在過著事倍無功的人生,事倍功半還不錯,我看好像現在的人,連功半都很難去體會,為什麼事半無功?而且不但無功還業深,對不對?你有功,還不錯,少也不錯,沒有就打平而已,結果我們現在還負分。
所以那個事少的運作還造業,因此越來越慘、越來越慘,每一世紀好像都在講,就前一世紀比較懷念啊,我們現在不用講世紀,我們現在都下一代不如我們這一代,一講我們就羞愧了,對啊,因為下一代我教的,對不對,不如我這一代,不是我的罪嗎?你如果沒想到這樣的話,你下一代、再下一代,一定是越來越慘,你如果有想到這一個邏輯,你就會止住了,就會先從你們這一代反省了。你反省,你才有一種所謂學習的動力,你沒有這一個學習,剛剛講的那個瞭解很難,你只要不瞭解,你們這一個課題,也不是這一世代而已,你們這一個課題已經是生生世世、無量輩子了。
你們都在重複這一種事情,只是來再換一個形相,繼續從事這一件理路罷了!然後,病相也許參數也不太一樣,所以這樣講。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到?這個共業病怎麼治的問題,那拉出別業的,就沒這個問題,但是拉出別業,必得要靠修行,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你就可以拉出來。你再怎麼樣的重病都可以,我們身邊有很多的同參也都是啊!比如說大陸,那一天,才在聽聰文提到這個僵直性脊椎炎的也在康復當中,然後這個紅斑性狼瘡的也痊癒了,都好了,也都是從沒吃藥開始的。當然不是沒吃藥都不做事,不是這樣,是說斷了汙染源,沒幫助的源頭,趕快去創造有幫助的這一個參數,是這樣的邏輯才有辦法,如果你沒辦法的話,你沒辦法去創造有作用的這一個條件參數,那你還是得去,依你所謂的普世價值的醫療程序去走,為什麼?因為你不走,你不放心,走是不是真的會好?也不盡然,不見得會好至少也安心一下,也不錯啊!
當然,有人要過那麼笨蛋的生活,對不對?如果依我們來講,當然是想辦法去理解到深層的,最精準、正確的那個理路,所以學佛的人,以前我常常講那是一個高標準,非是當代天下第一等人才,他學不了佛的,佛法是這一件事情。但我們都不是,那怎麼辦?當然,天下第一等人才不是指你事業有成,這一種東西都是福報的作用,一個再不努力的人,都可能事業有成,對不對,這種話講起來很多媽媽都很頭痛,很難教小孩子,你要跟他講實話,但跟他講實話,你要整套的,不能停在這邊,你要說你努力的對,才有辦法,你努力錯了,不要以為努力未來就可以有美好人生,這不可能的事情,你努力錯了,未來會因為你的努力,加速你的人生病變衰敗,會這樣。為什麼現在很多小孩子,很努力讀書,都是那個最努力讀書的跳樓,啊…稍稍變第二名而已,就跳樓了,好奇怪!對啊,你的努力造成什麼,造成你悲哀的人生,所以不是努力等於幸福美滿,是努力對了,這個對了,很重要。
所謂的「對了」,在這個時代很難理解、很難理解,所以你得要去找那個有做到的那個人,去請教他,你的人生為什麼這麼美好啊?那美好的標準又要拉出來,從形相上講,我們會各說各話,它沒有一個公約數,沒有標準,比如說,有的人會認為我有錢才是美好,有人說我有一棟洋房美好,有人說我有跑車,可是這些都在相上,一定有衝突,你把它拉到理體,我想大概一個正常的人,都會共同認同,什麼叫真正美好?就是你的人生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另外一面就是你認知幸福美滿,得到就這個東西。所以拉到沒煩惱大家好理解,那沒煩惱,再兜回去解析,我們就可以理解,它跟我有一棟洋房沒關係,它跟我家財萬貫也沒關係,它跟我開幾台跑車統統沒關係!它跟我嫁一個所謂的好老公、壞老公都沒關係,對不對,娶一個好老婆、壞老婆都沒關係,乃至於,它跟你是同志結婚還是非同志結婚,也沒關係,可是大家都在這邊捉摸,好奇怪,對不對?
所以它跟什麼有關係?它跟你放不放下有關係,它跟你理不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有關係,它跟你瞭不瞭解生命這一件事情的存在,來處跟去處裡面的條件參數,來去的條件參數有關係,就是這一件事情。所以你只要瞭解這些,透晰了,你現存曾經帶著以前不瞭解的業力,而來這一輩子做人,面對的業相,統統好解決了,為什麼?因為你理解了,你理解了問題,你就有正確的手段方法去對治它,包括你的起心動念、言行造作,就只有這個,它跟外在的任何的這些有為物質都沒關係。所以,你理解你又去訓練了,訓練出了這一個能力出來的時候,你的這一輩子的人生,從你懂得開始的那一天,那一秒鐘,後面一直到你這一輩子也會老死,對不對,因為你還是有壽命的業力,有一種不會,有一種已經力道強到…,我先講不強的,不強的就是剛剛我還沒講完的,你這一股能量產生之後,理解的能量,去運作產生之後,你後面產生的這一些人生的疑難雜症,你統統可以解決,靠自己,就可以解決。
你解決是不是等於沒煩惱了?你沒煩惱,你就開心,是這一件事情讓你覺得幸福美滿,到最後我們最終極的一個業力,人一輩子,最終極的業力就是死這件事情,所以死,是個別一個業力,病,也是個別一個業力,傷,也是個別一個業力。我們剛剛前面講現在有傷亡,因傷而亡跟因病而亡,其實病、傷跟亡,它是三件事情,它絕對不會,你因病而亡或因傷而亡,而是你本來那個時刻就該亡,可是那個時刻又有傷,所以重疊在一起,你們看不清楚,它是兩個,所以你把它疊在一起看的時候,它變成因傷而亡或因病而亡。所以生病的人再不治之症都不要擔心,只擔心你再把這一個力道加強,加強到跟死亡重疊,所以,你看,病死了,會變這樣!這些都是我們眾生,在不瞭解生命真相的狀態底下的一種定義。我們照著這個定義過日子,我們不可能幸福美滿,所以,這一個最大終極的一個業力,就是亡,生、老、病、死。
如果,我剛剛講那一個,改變錯誤、觀念、思想行為的力道夠強,而且強到比你過去生創造的這一個死亡的業力,它有一種所謂的怎麼死跟什麼時候死,對不對,怎麼死,怎麼死的意思就是說,死的怎麼樣?有的死得很難看,有的瑞相充滿,瑞相充滿也有是好的,死得很難看不好的,死得很難看的,都未來的境界就往三惡道走,就會更慘,死得好看的瑞相充滿的、好走的這種,他未來就比這一輩子做人還幸福,是這樣,肯定他這一輩子的積分很好,起心動念、言行造作的積分非常、非常好,如果你這一個力道,修行的力道,超過了你命定的死亡時間的時候,你就延壽了,你就可以延壽了,可是延壽有時候你不能決定,你不能決定它不延,就像《了凡四訓》中的了凡先生,你們讀過嗎?他被孔先生定命、算準了,幾歲死掉?五十三歲,這五十三歲,所有的命運歷程、俸祿多少、官階哪裡、考試第幾名、領幾斗米、幾石米…多少銀兩?統統準準準,所以這個相命仙很厲害喔,很厲害,把他算得很準。這個厲害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很老實地學那一門,你就會因為它是中國老祖宗,高度數學論據的推測,算命就是這種高度數學論據,所以為什麼算得很準?因為我們有造作,有造作,世間人講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尋足跡就知道你,就這樣。
那原住民很厲害,原住民只要去後山走一趟,嗯?這山豬剛走兩小時,對不對?他一看足跡,對應啊!嗯,這隻猴子,剛剛跟山豬打過一架,看那個步伐,猴子嚇到[疶屎](台語:不自覺排洩糞便)…等,原住民都很厲害,這個叫做數學參數,參數嘛,把這些參數兜一兜,你只要老實,有這一個經驗就可以,所以孔先生依《皇極數》,算準了了凡先生到五十三歲命終。後來呢?他做官的時候到南京,以前的讀書人,都有一種很好的風範,都會去參訪善知識,參訪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人講的學習。以前讀書人都有一種,即便某一個形象也會傲慢,可是他的基底是一種謙懷,想要去提升的,想要提升,他不會傲慢到不想提升,他再傲慢都想提升,所以比現在的人良善很多。知道當地有大德、善知識,他就會撥時間去參訪,那時候雲谷禪師在南京,他去參訪他,經過跟他交流之後,豁然開朗,原來命運不是被定死的,是可以創造的,所以從那一天開始,他改變了他的價值觀,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起心動念、言行造作,他開始改變了見解、思想、行為,改變了,然後從那一天以後,他被孔先生算準到五十三歲,他那時候好像三十幾歲,到五十三歲,這幾年的命運,都不一樣了。
他本來的官階又提升,然後俸祿又增加…等等等,生活境界一直在提升、一直在提升,因為他有去做改變,所以他的業力不一樣了,這時候,他五十三歲超越了,他已經力道大到讓他多活二十一年,活到七十四歲,壽終正寢,這個時候又好走。他積德行善好走,讓他這個能量飽足,所以未來世,他也是過得很好,那問題就來了,我剛剛講他沒辦法決定,他不要活那麼久,自殺那一種不算,那種是想不開的,這個就是他有力道,可是至少他能夠延壽,不簡單了,因為這種狀態是他沒有定功,他沒有一種修持的定功,但他有修善的大福報。
所以你就知道福的範疇裡面有什麼?我們一般講五福臨門,福、祿、壽、康寧、終考。這五個叫五福,為什麼第一個又叫福?第一個叫福是相對於不歸類在祿、壽、康寧、終考的這四個範疇裡面的,我們獨立出來,它也是一個區塊,若你們填表格,大概叫「其他」欄,這個叫其他。所以福祿,祿就是俸祿、官祿,收入好了,這樣講,福、祿、壽,壽命,康寧,就是健康,終考,就是你好走,壽終正寢。所以,連好走都是一種福報,它是福報的範疇,也就是福德的範疇,它不是功德的層面,所以他沒辦法了生脫死,雖然能夠延壽,他的命也改變了,可是並沒有「了」這個字,「了」這個字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了結,了結,欸…不要聽到了結都以為那種不好的,了結就是世間人講的,畢業了。
你要畢業,必須要你這一科很瞭解,對不對。所以,了了分明,瞭解生命的理路,你有去努力,所以你了結了,叫畢業了,這時候叫了生脫死,永遠不受生死的痛苦,這種人叫做真正幸福美滿。這種就要有很深厚修行的力道,剛剛講的那個範疇是得不到的,你多無畏布施而已是辦不到,可是你無畏布施,不殺生的能量,大到一個極處,你是可以如了凡先生一樣延壽的。這時候你才能理解到,原來傷、病、壽、死亡,不是同一件事情,它也不會互相影響,它會重疊在一起,就像我們現在,一個人活在這個人世間,我們已經同時存在無量多種的參數在一起了,你很難用一句話形容一個人,可是偏偏現在的人都喜歡,來,你用一句話形容這個人看看,啊,能夠形容,聽的人很難用那一句話理解這個人,對不對,完全理解,所以這個都是我們世間的片面知見,也就是說我們習慣了歸納跟分析,歸納、分析的世界就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它可以階段性幫助我們,去幫助而已,理解問題,可是透過這個理解本身,片面的它不能解決問題,你得要開智慧才能解決問題。
這一個問題,已經講到了了生脫死的境界了,所以剛剛講的那個,我是遺傳病,我能不能解決我這一個病不受遺傳的影響,這一個解決問題,是很簡單的,可是這個解決問題,並不能讓你永脫這個生命境界,你這一輩子解決了你的遺傳病,因為這輩子你聽到了,無畏布施、少殺生,或者是不殺生做到極處,無畏布施做到圓滿,你這一輩子的遺傳病解決了,可是你下一輩子呢?你沒超輪迴,你下一輩子還有那一世的遺傳病,在那一世遺傳病,然後,你好幸運升天了,你有那個神爸爸、神媽媽,你又有神界的遺傳病,神界也有遺傳病,如果沒有你們怎麼會有「母娘體系」一大堆…分靈,分靈有本靈的遺傳,遺傳病,那個分靈不分靈就是,你們是同一個,我常常用現在你們經商來講, 分店加盟,如果守規矩的分店跟加盟,是不是你的食材會一樣,你的食材一樣,一定客戶吃了,大概那個味覺都一樣,所以就會有一樣的結果的意思,這也是用遺傳的概念。從商業的角度理解這個遺傳,它就不是一個定死的,你是可以調整的,可以改的,所以我們的遺傳病亦復如是,統統可以調整,這樣可以理解嗎?
增麗師姐:可以,感恩 師父慈悲開示。各位師兄姐,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增麗師姐:師父,弟子想要請教一個問題,我們是學法,以佛法來說,尤其是大乘佛教,最終極的目標是度眾生,也學了這麼久,可是在這個做的過程中,總覺得因和果好像兜不起來,都不要說是度眾生了,光是身邊的朋友的煩惱,什麼離婚、小孩子怎麼樣啊、老人家怎麼樣啊!光是這樣的事情,好像自己不知道要從何幫忙?如何拿捏分寸?一旦出手了,有的時候還增加困擾,還增加更多的煩惱,還不如不要出手。
師父:就…來亂的那個意思!
增麗師姐:這時候,就覺得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呢?還是操作過程實在智慧不夠呢?可是放著人家不管,好像又沒有朋友的義氣,實在好難拿捏,可以請 師父替我們開示。
師父:好,請坐。
這一定是智慧不夠,也不能講說起心動念不對,我們世間存著愛心…當然是被認同的,癥結都出在智慧不夠,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要學佛?「佛」,西來語,中文的意思就叫做智慧、開悟,祂很多解釋。當然我們所講的智慧跟開悟,都很難理解「佛」這個智慧到底是什麼?很難理解,如果我們講佛學術語的話,我們聽了又更〔霧嗄嗄〕(台語:模糊)了,對不對!你說,那也勉強講一下,不要賣關子,佛的智慧到底是什麼?祂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簡單講是這樣,這樣大家有沒有比較理解?更難理解。那一切智是什麼意思呢?一切智是解一切存在都是空性,你瞭解到這個世間的一切存在,「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瞭解了這一件事情了,所以你證得了一切智。那麼提升道種智,除了理解這一個狀態以外,你還瞭解到性空寂、相幻有的存在,那一個存在又是幻,所以如《金剛經》所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面還有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四句話合起來,它就是所謂的「道種智」的起用了。可是這時候不成熟,空有不二,沒做到圓滿,再往上提升叫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這兩個圓滿成熟,那這樣是不是解釋完「佛」了?
還沒有!還沒有我們都已經〔花去矣〕(台語:搞不清楚了),對不對,祂又具足自覺覺他,自行化他於覺行圓滿,也就是說,你的覺性跟你的生命存在的運作都圓滿無瑕了,那時候就叫做「佛」。所以一個佛字,代表了這一些、這一大串,當然細說無盡,嚴格來講要解釋佛這個字,世尊四十九年,每天花八小時以上,在闡述的這些《大藏經》的記載而已,而是古佛無量,對不對,今佛世尊,我們切到這邊就好了,因為未來佛也無量,先不講。這參數太複雜,你們腦袋裝不下,這兩個,所有在祂十方,十方就是不同空間維次應化當中,跟三世,三世我們切兩世就好了,裡面所闡述的這一些至理,全部加起來就是一個「佛」。所以佛的智慧圓滿、透晰,祂才能去解決一切眾生存在的問題,要不然,我們眾生在解決眾生的問題,盡可能說只是在瞎攪和,多數能夠解決的,都是眾生的福報兌現,古時候的人也講,「醫生賢,主人福」,剛剛那個醫療也有這個現象。
先生「賢」,先生就是醫生的意思,我們以前尊稱醫師叫先生,賢,賢慧、賢能,他很有能力,也要主人有福報,主人就是自己,看醫生的那個人,如果我沒有福報,這個醫生再高明也沒辦法,若我有很大的福報呢?醫生再三流都有辦法,就是這樣,最後還是那個福報,所以福報很重要。我們如果沒有智慧,就是那個福報的作用,在解決問題,那福報作用解決的問題,它不會究竟,它不會究竟,智慧才能究竟,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剛剛講的那些現象的存在,當然是常態,合理嘛,尤其我們再把這一個範疇濃縮一下,很多在學習佛法的範疇裡面的人,或者是這裡再稍微拓寬,叫做學習生命成長,各個不同宗教教育的這一個族群的人,包括西方、東方都好,民間信仰統統包含在裡面,他們為什麼都有這一些窘境?因為學不到家。
佛言:「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這句話,就解決掉了,當然這一句話,其實是很高的標準,因為它用「度」來闡述,它不是未能幫助自己而能幫助別人無有是處,它不是這樣,度,是剛剛講的那一個開智慧,為什麼它直極講到這邊?直接就跳到這邊,因為,你們眾生一切的問題要徹底解決,加上徹底兩個字,你必須要有智慧,為什麼?因為你要幫他,解決他徹底的問題,你必須要讓他開智慧,只要對方沒開智慧,他永遠有那一些剪不斷、理還亂,沒完沒了的疑難雜症,永遠都在那邊增生,因為他沒覺悟,所以沒完沒了的意思,這一輩子度過這一輩子的問題,下一輩子還是不能解決,下一輩子又會倒回來,又來到這一輩子的子孫,長大之後,他當他的子孫,又回到這一輩子,所以沒完沒了,這個,就是這一群修行人沒有真正深入那一個修行。
佛家也告訴我們,未能自度,先能度他,菩薩發心,對不對?依大乘學修是這樣講沒有錯,可是大乘學修,你就要把「大乘」兩個字淬鍊出來看,大乘是菩薩道,所以菩薩發心,我們大家是不是在修大乘?我們是想修大乘,我們是有機緣接觸修大乘的文化領域,當然它裡面有承載這個真理,可是我們只要在這個交會當中,沒有吸取到或理解到它裡面終極的真理層面的教法的話,這個理路我們就不等於是,所以,祖師也告訴我們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教奉行是大乘,他講到這邊,當然還有上上乘,後面萬法無滯,萬法盡通,那一個層面是上上乘。你看,它講到的大乘是什麼?依教奉行,而不是我們接觸了所謂形相的大乘,我們就等於在修大乘,不是這樣。依教奉行這一件事情,對眾生尤其是難,你只要沒有依教,依就是什麼?沒有自己,依就是完全符合的意思?教是指什麼?佛的教法,大乘至少你沒到一乘純然佛如來的知見,你也要有菩薩知見,所以菩薩知見,再降最低,你也要有六度,所以六度萬行是菩薩道,對不對?
未能自度,先能度他,菩薩發心,這一個生命體,必然六度,祂做到了,但祂還沒有成佛,祂還沒有成佛,所以祂先度他,祂在行持菩薩道的同時,祂在利濟蒼生,那祂的利濟蒼生,絕對沒有先完滿自己,也就是說祂自己沒做到的部分,祂利益不了對方,因此祂會很努力地將自己提升起來,在提升一分的時候,祂自然有這一個觸角,去利益蒼生一分,提升兩分去利益兩分,以此類推,祂哪一類做到熟悉、成熟,祂就那一類利濟蒼生,它是有一種漸次、等次的一個概念,而不是我們現在,我們只要學了,聽師父講佛陀、菩薩講得多好、多好,我們就趕快去跟人家講,我們只出一張嘴,出一張嘴,不叫利益眾生,你看,像我這樣叫不叫利益眾生?欸…不一定是啦!出一張嘴,一直在那邊耍嘴皮子,對不對?如果我沒做到,它就不叫真的利益眾生,做到了呢?做到,他絕對利益眾生,沒做到,就看機緣,有福報的眾生,他自己利益到他,他也不是因為我講而利益,有的本來還明白,被我一講,因為我沒做到,可能會扭曲講法,反而又傷害眾生,所以這個都是因修持不到家,才有的現象。
也因為我們眾生太過於急切,急切從何而來?急切,從所謂的好名好利而來,所謂佛家講的名聞利養未斷,名聞利養未斷的人,他怎麼樣的發展都是名聞利養?佛法很美好,佛法常常叫我們捨,對不對?他也會拿「捨」來建構他的「要」,捨,相對要,佛法的捨是叫你「不要」,可是我們會利用捨,來建構我們的要,還是名聞利養,所以很難辦到真正如地藏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他,菩薩發心」。最標準的就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事實上,祂的胸懷早就成佛了,所以,通常能夠直接契及到實相上的,未能自度而先能度他的這一個生命境界,他當下那個發心,已經成就了,所以常常佛法,依這一個成就的相,利用它來利濟蒼生於不同種類,不同種類,有時候就是一種鼓勵,有一種是一種所謂的證明,鼓勵跟證明的範疇又不一樣,鼓勵是希望激起我們這個心,而不是叫我們莽撞,就跳進去做什麼,所以,菩薩慈悲為懷,方便為門。因為祂有清淨心,所以祂方便為門,做得起,我們眾生,一旦沒有祂的胸懷,又秉持祂的形相,美其名叫幫助眾生的話,我們就會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就常常落到這一種窘境裡面。
所以非常、非常冤枉,這個也警示所有一切修行人,要有那個忍辱度,耐性一定要有,這個耐性的圓滿,也在於你去除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自私自利,這四句話做到的人,相對於佛法來講,他只看到佛門,看到而已,他連摸都還沒摸到,更不用說推開門進去,所以不要小看佛法在度眾生的所謂的作用力,它純然是一種作用力,怎麼講?它是一個能量的作用,所以一旦講析到能量的這一個部分,一定得要自己做到,做得到。我們現在為什麼多數做不到?又熱心地想去幫助,然後幫出一大堆問題,也是因我們從小到大的文化養成。比如說,就教育,我們從小教育,都是一種知識常識的傳習,記、抄,然後,知道就好了,知道要去落實的時候,以為讓人家知道就好了。
可是他不知道讓人家知道,如果我是這種質性的知道,就是承載這種能量的推衍,這種能量的知道推衍出去,那一個知道的人,也就是知道於這種能量,然而這是什麼能量?這是「知而不行」的能量,所以它不是修行,盲點在這邊。我們現在多數修行領域的學習者,他都不是修行,就會產生這種問題,如果他能夠明白這一點,他把這個學習,進步到修行的時候,他再幫人,就會有準頭,就會很準,所以他因為有修行,他自己能量提升,他就具足一種能力出來了,那時候叫做觀機的能力,他所學的是契理,所以這時候他就能夠契機又契理,佛說,契機、契理的闡述,推衍出去的幫助,就有力道,所以就幫得到。當然,這一個幫得到,是以他的本位來講,在對方,還有他的福分的問題,我們前提是講正確運作的基底下,不正確的也有福報的問題,正確的也有福報的問題,正確的只要對方福報不太差,通常要解決是很簡單,那福報更好,就不用講,如果福報真的很差、很差,有沒有幫助到?也有,可是這時候的幫助,不會即刻改變現象,不會即刻,可是它有長遠性的發酵空間。
也就是佛家講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會有這一個作用力在那邊,總之,他要如實、如實,那麼,從這個如實的角度,我們就要拉回來說,發心幫助人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如果依持大乘學修或一乘學修的話,那你至少要以初信位菩薩那個信力起用,所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深信念佛為因,成佛為果,而不只是深信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不是這個,這個世間人很容易驗證,很容易驗證的,本來不太需要強調相不相信,還要問相不相信,因為這一個世代的福報淺薄,所以連這一個問題,都是一個大課題,你相不相信因果,都是一個大課題,所以多數人也會說他不相信,哪有什麼因果?可是,他天天活在因果裡面,我不相信因果,那你剛剛口渴是因為什麼而止渴?我是因為有喝水啊,因為有喝水,所以,你的結果是什麼?止渴啦,那你相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子。
所以小的範疇,他即便理解了,他也會依大的範疇不理解,又回來推翻自己,這叫眾生的愚癡、愚昧。學佛的人不如是,他不一定直接就講不相信,可是他不一定能理解,可是先…存著,這叫疑情,保留疑情,保留疑情的時候,他會花時間去驗證,這就是科學態度出來,所以佛法是這一件事情。也就是說,常常在幫人家的那一個人,他都沒有科學驗證的態度,他先去驗證,驗證了,哎呀!真是這樣,現在你遇到這個問題,我曾經驗證過這個理路,所以我願意跟你分享,乃至於我也可以出點力。我沒有實際的身行造作的出力,嘴巴闡述的這一個道理,它也承載了這個力道,解決問題的力道出去了,所以通常比較能夠圓滿去解決,而這一個圓滿通常在發意這邊,所謂發意圓成,圓滿功德,那麼事相不一定能夠方方面面都盡如人意,因為有緣不具足的問題,可是在總數來講,一定導向比較好的提升,我們世間人不是,你剛剛講的那些現象,我大概知道,就是說本來人家只壞五分,經過我們一幫助,就變壞五十分,我們跳走就沒事了,人家還要為後面五百分的蔓延,在那邊傷腦筋,常常有這樣的,而且我們左右鄰居、親朋好友也一大堆,有修、沒修的都會來幫助我們,然後越幫越忙,所以這一種,就是缺乏智慧。
所以你就知道智慧很重要,這時候,就有一個環環相扣的功法了,智慧從哪裡來?智慧怎麼辦到?這都要很理性地去看待,那智慧是不是廣學多聞來?我們現在電腦時代,無線寬頻上網時代,廣學多聞,以前的廣學多聞,這個時代特別容易辦到,而且以前的廣學多聞,要靠你的腦子記憶,現在更輕鬆,我們靠電腦硬碟,對不對!隨時帶著筆記本,筆記型電腦一打開就有了,所以,如果這件事情能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就不會越來越多了。所以智慧,不等於知識、常識,廣學多聞可以得到知識、常識,它不能得到智慧,智慧跟知識常識完全沒有關係,所謂「為道日損,為學日益」,那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能無所不為,這一個「無所不為」,能無所不為,這句話,就是代表著能解決一切問題,它的基底從哪裡來?無為,無為才能無所不為。
那無為是什麼?無為如果心有一物,你就有為,所以,從心性上來講,不從行為上來講的話,就是代表你心一塵不染,心清淨到極處,所以從這一個邏輯來看,我們就知道智慧從清淨心來,你就知道,我們現在的人,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越攪越亂,就是因為清淨心不足。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回來修,訓練的意思,讓我們得到清淨心,隨著清淨心的程度越深,我們的智慧就越高,智慧也沒有一個表面的樣子,智慧的樣子就叫做善巧方便,智慧的樣子,什麼叫善巧方便?就是很會處理問題,很會也沒有樣子啊,那就對了!沒有那個樣子,因為法非定法。
所以智慧的運作,純然是一種狀態,清淨心遇到各個不同的因緣,它顯現出的當下的回應,就叫做智慧。它可以是N種,這一個智慧,運作完了之後,問題隨著時間過了,這個智慧又消失,又回歸於無為,又回歸於清淨,那時候就什麼又都沒有,那一個就是你們生命的本然狀態,叫做根本智。所以菩薩發心,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他的發心,基本上祂都是有往自體生命主軸的修養去促成的,如果沒有這個,祂就沒辦法辦到,所以你看菩薩發心是什麼?人家講菩提心,我們眾生發心是那種欲求心、兌換心、商業考量心、自私自利心,只要我們眾生發心是這個,就不能解決問題,那個信力,所有的這些佛力出不來、加持不來,原因就在這邊。
所以既是菩薩發心,祂就具足什麼?它講菩提心,祂又具足了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叫做真誠至極,所謂直心是道場,在一個「道」的場域裡面,當然問題可以化解。當然你要瞭解,道、場這兩個字,已經不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寺院、宮廟這種,乃至於教室這個硬體,或在裡面的人長什麼樣子?它的擺設怎麼樣?都不是這種東西,也就是說,在一種有大自然法則運行理路的場域裡,那場域裡當然產生磁場,這個磁場的產生,攝受到哪個幅度?哪個範疇?那個範疇以內叫做場,就在那個有為的場,所謂道場是這件事情,所以你要怎麼辦到?
如果在這大自然法則,有運行的能量作用底下,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會回歸大自然法則,回歸大自然法則就叫解決問題。當然大自然是法則,而不是大山、大水叫大自然,那也是大自然法則的一種產物,你們的這一個生命的運作,統統是在自然法則裡面,只是自然法則,又要匯歸於正向的自然法則,從這邊來講,你就要去理解「道」了,那道怎麼促成?對不對?這些要解決問題,一個環扣、一個環扣往下,所以這一種人叫做直心、深心、大悲心具足的人,他在幫助人家就可以圓滿。直心剛剛講至誠之心運作,那深心是什麼?深心是一種能到位,也能解之心,它有這一個所謂的善根的運作,悲心大家好懂叫做慈悲,可是慈悲好懂,也不容易契入,因為我們世間人的好懂,是用愛的概念去理解它,我們世間人的愛的概念,又含藏了情,所以我們叫做愛情、情愛,對不對?「沒有喔!師父,我們的愛不是!不是愛那個女的或那個男的,不是喔,我是愛我家人。」那叫做親情,還是情,對不對?
所以情識作用,剎那生變,只要你愛含雜著情,你就是問題的本身,你用問題的本身,要散發出這個有問題的愛再去關心對方、幫助對方,那問題本身怎麼能解決問題,對不對?所以鮮血洗不乾淨鮮血,你得用清水去洗滌,它才會乾淨。我們這一個生命體,這個世代學法的人,意欲幫助別人的窘境,就落在這邊,所以你得要把你的情拿掉,所以幫助眾生是純理性的,你唯有純理性,才能面面俱到的關照到他的情,那是他的情不是你的情,所以情、理、法的符合,它就可以去順暢,這個力道才有一個介質力,介質承載它,推展出去,這時候在解決的那一個臨界點,就不是動腦筋的問題了,所以這個大悲心,它還加個大,大,通常是指所謂的超輪迴的愛,一般講到大,都講到佛菩薩的最高級數的那一個慈悲,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世間講的這種愛,這種愛,我剛剛講的是有帶情的,頂多就在愛緣慈悲,愛緣慈悲提升,眾生緣慈悲,眾生緣提升就是法緣慈悲,法緣慈悲提升,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菩薩的慈悲在這邊,所以祂的慈悲,毫無條件但書,沒有條件但書的幫忙,祂才幫得成。
你說,我們世間人很多也是這樣,「欸,我沒有要求什麼啊!」他不是沒要求什麼,而是他要求的,他自己不自知,我們很粗糙的知道,我沒有要從他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通常有要從我幫助人的「我」的身上得到什麼,我不是要從我要幫助人的他的身上得到什麼,這是怎麼講?剛剛講名聞利養,我要從我幫助他的那個「我」,產生名聞利養的一種喜好,偏向喜這邊,我要得到這個東西,樂,對不對。之後就開始,發酵…自己很厲害,很了不得,很什麼…等等,就開始延伸,那他不是直接從對方?可是這個都叫一種「得到什麼的概念」,唯有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才有辦法卸除掉這些而運行,因為祂無所住,可是祂又不偏於小乘根器,所以祂會行於布施,所以無所住,行於布施,是真正能夠幫助一切眾生的這一個幫助,前提在「無所住」。
世間人之所以會有問題,就是關注在布施,行於布施,而沒有無所住,是這樣,所以就出問題,你們有生心,沒無住!有的不幫,不幫,有無住,沒生心!小乘人,對不對,我們人乘人,五乘人,我們人乘的就是,有布施,有生心,沒有無住,所以都是來亂的,真是這樣!所以我常常講,我出問題,我常常勸周邊的人,請大家不要來幫我,靠自己就好了,尤其生病的時候,不要人家來探病,「哎喲!你怎麼會這樣!」我本來都快好了,讓你哎喲一下,負面能量,我就……對啊!所以現在很多生病的人,不讓人家探病,也有它的道理,只是跟我們講得有沒有一樣,不知道,這樣可以理解嗎?
增麗師姐:再請教一下,師父剛剛說到就是,清淨心所起的智慧,因為……現在還沒有辦法達到,所以是不是真的就像 師父說的,有的時候或許就是自己在家裡念經、誦經迴向,搞不好還比真的出手更好?
好,請坐。當然,你們這一個問題,是一種通泛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很多的形形色色,世間存在,它的類別太多,它不是一種手段,當然這叫保險機制,妳去看喔,妳剛剛提到的這個手段,它有跟一個,剛剛所講的重點冥合,妳念經迴向,它是不是在促成清淨心,要不然,妳念經幹嘛?當然,我不知道現在很多人念經,沒有清淨心,對不對,邊唸,邊想著會錢…要收,邊唸,邊…阿娜答怎麼還沒打電話來?這樣…一大堆這種東西,所以假設正確的,當然是!那麼,為什麼迴向會有用?它不是一個迷信,但是,如果迴向真有用,為什麼很多人根本沒用?也一樣,又有的沒用,像剛剛講的幫助人有用,幫助人沒用,對不對?其實迴向有用,就是清淨,所以一定要專注,專注於清淨,你在念經,專注清淨的迴向,這時候有用的同時,你清淨心在增長了,你增長兩分,你下次遇到符合你這個level以內的疑難雜症,你可以親自直接跟他講個什麼,幫助他,也會有用。
所以他是增長,互相增長,這個也冥合剛剛我講的,你要驗證,你要做到哪裡,你幫到哪裡那個意思。所以菩薩度眾生也是隨緣,後面還有兩個字,叫隨分,我們眾生度眾生是攀緣,不隨分,是這樣,妳把這些名詞稍微體會一下,大概就懂了,剩下的不是懂了,就解決了,懂了要去試,試,你有試,你才有一個拿捏,這叫摸索,而不是懂了,我…蹦進去就一定都對,不一定,因為你懂得的功夫,跟你懂得的落差,這一段,不一定吻合,所以你要去試,試當中又回來懂,又試,又懂,你就在拿捏,這一段也叫做修行,這段也就叫做歷事,我沒有說鍊心,這樣可以明白嗎?時間也到了,還有嗎?
增麗師姐:師父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嗎?剛剛突然想到的,但這問題滿大的,請問 菩薩再來度眾生,是不是也是一種貪呢?
好,妳稱謂叫菩薩,當然不是,如果有貪,祂就不叫菩薩,從這個邏輯先去理解,祂回來度眾生,祂有沒有「要」回來度眾生,祂當然沒有,沒有,沒有啊,是你們要祂啊!所以是你們貪,不是祂貪,祂滿足你的貪,再用你的貪,引導成你不貪,所以祂是智慧的運作。佛菩薩倒駕慈航度眾,只是隨應而已,感應道交,絕不失時。咚…咚…(師父有敲鐘的動作)鐘響了,鐘好貪喔,鐘怎麼可以發出聲音給我聽,好貪喔,菩薩度眾生就是那個鐘,響,是你敲祂,懂意思嗎?你不敲祂,祂沒有想要度不度的問題,有想度與不想度,落在二法,祂有起心動念,祂即非菩薩,當然,我們講的這個菩薩是指摩訶薩,菩薩摩訶薩,大菩薩,法身大士以上,祂根本沒有起心動念了,哪還有一個貪?可是祂就是妙不可言,祂沒有卻能因應你們一切的需求,恰到好處,有待大家去驗證,要怎麼驗證?放下執著、分別、妄想,當下即得。感謝諸位。
弘聖上師唱頌《元和妙音》
Minayaka kinayaso kina
Hanzhan soko miliya kilasuku
諸法所生,一切因果,世界微塵,統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使然,所以,本然也沒有所謂的諸佛菩薩這些名相或你們認知的存在,而這一些都是因應我們生命的妄見起用,所以《金剛經》也告訴我們,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佛菩薩只是巧名安立,祂是一個藥,我們是病,若我們病癒,祂藥則亡,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到,所有一切外在,我們能稱的佛菩薩,能想像的佛菩薩,其實都是我們自性本然的樣子,只因為我們迷失已久,需要這一些過來人來做一個顯化,而這些過來人是誰?也是我們美好的自我體性,所謂我們的靈明覺知,所以我們在救我們自己。而世間人的矛盾在哪裡?我們不願意讓我們救,所以永墮眾生道位,所以我們如果明白這一點,這一種謙卑,這一種接納的心境,生命態度油然而生,要去成就無上佛道,只在一念間。感謝諸位,請起。
版權所有 ©2016 ljzhw1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友匯網
聯繫
公告
微信掃碼
關注靈覺智慧網
關注
關於
法雨
課程
法寶
藝享
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