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第九品【成佛是把生命最圓滿的本能顯化出來】
一覺元學會恭敬整理
禪法告訴我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丈夫、佛」。所以這一個本心就是我們的真心,依真心起用,顯現一真法界,當我們「識」的作用起用之後,就開始扭轉了這一個美好的境界,以至於這一個四聖法界,凡聖同居土,六道輪迴,統統產生,它都是所謂的心現識變的運作,心能現,識可變,《楞嚴》也告訴我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正所謂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要知道整個我們自己的生命,皆是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所變現出來的,如果不能理解到這一個重點主軸,我們人將難以改變我們的人生。我們沒辦法改變我們的人生,它也一直在變,這一個改變的概念就是,我們希望把它調整,調整到如我意,就是說,我們想改變它,而它一直在變,這一個概念,也就是不如我意的一直延展,那不如我意,其實也是從我的意來。
我們世間人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不是世間粗糙的這一種概念,「唉呀!你心不在焉!」我們現在形容心不在焉,叫三心二意,依佛家告訴我們,這個三心,用比較《華嚴》的講法,接近我們世間人概念,就是我們的執著心、妄想心跟分別心。那麼二意呢?是指著所謂的意識跟末那,執著,三心加個妄心,所謂的識心。這一些是我們從無始無明以來,念的波起用就產生了,用我們現在的用詞叫做思想波,可是我們現在以思想波的概念,又很難理解那個起心動念的念的力量,因為我們思想波就有一個思考的理路的一個概念,在佛家講的更細緻,它在一彈指之間,我們的念頭就起了三百二十兆個念頭,細念,這一個念頭的波率就叫做思想波,可是我們很難理解,我們的思想也難以理解到,在一頃刻,彈指之間,產生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速度很難理解,所以我們現在人理解的思想波,幾乎只在所謂的見思惑的層面,這個見思惑又常常在前面這一個惑,見惑比較多,思惑當然也含雜,如果有「見惑」必然有「思惑」,這個合乎我們的想像。
所以剛剛跟同參在聊的時候,他理解到一個,我們的想像到底是什麼狀態?算不算妄念?想像力豐富嘛,我們世間人這樣講,那想像力豐富當然是妄念啊!因為你不知道你在想像的時候,已經是妄念了,更何況你現在就知道你正在想什麼,我們現在講的發想創意,這些統統是妄念,那這些依附於什麼?依附於我的存在,那我,這個我從哪裡來?我們世間的這個「我」的概念,就是從妄見來,你如果沒有妄見,你有那個你,可是那個你不是這個...你,這個、那個,又搞亂了,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以思考能及的,能契及的,能緣到的,幾乎統統不是,不是所謂真心的模樣。所以禪門告訴我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你看,它的標準拉到這麼高,我們現在世間人,稍微接觸任何一個脈絡派別,他就開始在學法了,那人家教我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當然後面告訴你,「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丈夫、佛」。
那麼天人師從字面意義來講,大家也不難理解「人天導師」,那人天是什麼?人天是指著不同維次空間,它以人為算數,意思是說以人起跳,我們這一個人界為起跳,它不講三惡道,其實它也涵蓋著三惡道,那麼為什麼涵蓋著三惡道,而不講三惡道?因為三惡道它的軸線違背了。假設說,一豎下來完全九十度,那麼這一豎垂直的方向就是佛,以水平來講,它是一個九十度角,水平的方向就是人道,那麼水平以下到一百八十度,這就是三惡道,以這個概念大家就好懂,你就知道,學習要成就圓滿智慧覺行者,不是次第的問題,它是你的方向有沒有調對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世間人講角度有沒有精準的問題,你只要角度精準了,你就是了。你看,一條線角度過來而已,就對了,但你只要差一度,你再怎麼次第努力,你都還是不對。
但它也不是說,你人…人修好了,就變成神,神修好了變成…,不是這麼來的,可是不用這樣的概念,我們世間人又難以理解,所以在所謂的出世法的學修,就非常難、非常難,它本來是我們整個盡虛空法界的存在,最簡單的一件事情,可是來到我們依妄見起用的這一個生命運作模式,它就變成非常難、非常難!為什麼?因為如果用世間的邏輯概念來講,它是完全不一樣的邏輯,當然它不是邏輯,所以我們世間人以邏輯的概念,就要用邏輯的名詞再去引申,
所以它叫做完全不一樣的邏輯,你看,那不是邏輯,就不一樣的邏輯,頭腦稍微冷靜一下,在那邊繞了,對不對。那它就是什麼?對位的問題,佛家講相應,相應當然不是叫我們去外在跟外靈求感應,這一種相應它也是一種,你看這時候兩個字就產生了,兩個,至少兩個形容的狀態了,那樣也叫相應,這樣也叫相應,那到底什麼樣的相應才是?
所以佛菩薩與眾生關係,「感應道交,絕不失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它是一個恰到好處的一種對位的關係,那麼從這邊的感應道交,我們世間人又去理解到所謂的加持,常常我們信眾,宗教有信眾啊,佛門照理說不應該有信眾,因為它是教育,所以它只有學習者、學員。可是來到這個世代,你看連個「佛」這個字,都攪亂、搞混了,加上一個「教」又更糊塗了,那到底什麼是佛?什麼是教?這些沒有把它搞清楚、弄明白,我們在學習佛法,乃至於學習生命成長這件事情,就會有盲點,怎麼說呢?學習生命成長這件事情,常常已經是涵蓋,抓了很多古之聖賢,各個不同宗門教下,乃至於不同宗教派別的這一些智慧概念,揉搓在一起,它本來沒什麼衝突,可是依持我們還未識本心之前的這一個人,在運作的時候,他處處是衝突,即便沒有惡緣,就是只有一個對象,我們自己還是衝突,因為我們自己跟自己有衝突,所以外在一個對象而已,我們還是衝突,我們就知道,這所有的一切統統以「我」做核心,這個我不是指我,是指大家那個我。
基督教講「信我者,得永生」那個「我」是什麼?這又引申成耶穌,是吧?耶穌代表什麼?其實是那一個代表的意涵比較重要,它講「主是真理、生命、道路」,所以你去理解生命是什麼一回事,真理是怎麼一回事,道路是什麼意思?道路就是方向的意思,道路它既是一個方向,你要在道路上不間斷、往前進,你看這一個道路出來了,就跟我們剛剛講的那一個豎線一畫上來,只有這個道路是對的,那麼其他的偏一度以上的,就開始扭曲了,所以它就不稱為是「主」的道路,它符合所謂真理生命的這一條道路,它就不是了。既然不是真理生命的道路,你努力地走,當然到不了位,因為方向錯,所以自小我們的長輩常常勸著我們,不努力就要〔抾捔〕(台語:沒出息),所以一定要努力,努力,未來才會〔精光〕(台語:頭腦聰明),對不對,金光閃閃,是這樣嗎?〔才情〕對不對(台語:才氣與能力),然而我們現在慢慢長大發現,好像也不是這麼一回事,社會上也多有努力,而嚐到苦果的人,包括我們自己也很努力,也沒什麼飛黃騰達。
這麼一來是不是老祖宗長輩講錯了,也許他沒講錯,是我們誤解了,我們寧願這樣想可能比較對,如果我們常常說他講錯的時候,這時候又會引起很多所謂的染雜參數,這個染雜參數在我們思想體系,這一個思想體系,就會不斷深染。深染它就會雜,這個雜了,我們的心想也就複雜了,所以我們的心想「生」,這個生出來的生命境界就會複雜化,我們就活在這一個複雜化的世界裡面,這一個統統叫做妄!老祖宗本來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可是「不覺本無」,我們現在很難理解,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覺的呢?「一念無明」,那「一念無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無明本身也就是無明了,所以我們眾生為什麼難以理解這個無明,如何去根治、對治掉它?原因就在於我們依妄,意圖解妄了不可得,要去拆解它,要去化解它,了不可得。
那麼不覺本無,它本來沒有,我們一個妄念起用的時候,它就已經產生了,它產生我們就要再用一個想法去理解,那什麼叫妄?所以就第二個妄產生,這時候又再問,那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佛告訴我們「無始無明」,你看,這話多有味道,「無始無明」,根本沒有開始,那根本沒有開始的無明,你在無明什麼呢?所以祂告訴我們一個,我剛剛講的,本來我們的本心,要識得是全虛空法界最簡單的事,可是被我們習以為常的邏輯概念,搞得不像樣,它怎麼個簡單法呢?就是你放下即得。老祖宗告訴我們的話,句句屬實,可是我們偏偏放不下,甚且我們也不懂得放下什麼,對不對?就是放下妄啊!你把妄放下,你就覺了,所以這一個覺是本有的,如果它不是本有,你就「始」不回來。
它有點像是什麼?像是我們人在做夢一樣,整場夢都是妄,那麼妄從哪裡開始?從哪裡結束?你找不到,你找不到那個時間點,你也無法把這個妄的世界拿出來。比如說我們的夢,昨天你們都有做夢嗎?做夢,有的有、有的沒有!有的根本含含糊糊,忘記作什麼夢了,對不對?你就會忘啊!對,忘記了?那個妄也忘記了,這個忘記也是妄,如果你真的能把妄給忘記,你覺了還不錯,可是我們忘記那個妄,是用另外一個妄來打掉另外一個妄,所以層層疊疊妄上又加妄,我們就在這種攪和當中。所以你看,夢再好再惡,你只要一醒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永嘉玄覺大師告訴我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他告訴我們,這整個人生就像夢一場,在你做夢的時候,做夢的時候就是「依妄起用」的時候,其實「依妄」也是個虛有名詞,因為「妄無可依」,其實妄也是依真而有,所謂的真心顯現出來,那個識變了才有,若沒有這一個能變能現的真心,妄也無立錐之處。
這一個妄起用的時候,我們以為它有,所以就像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一樣,我們現在的科學也滿發達的,能夠從這一個世界的一些造作,這一些思惟去推測到,應該有別的世界,應該有不同的維次空間,那維次空間也有它的造作,甚至所謂的平行宇宙,什麼都出來了,所以蜘蛛人才有新宇宙,對不對,現在的電影,蜘蛛人…這時候錯置的時空就產生,那麼這可不可能?依妄好像什麼也都可能,可是你毫無掌握之力,它沒辦法讓你留著,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什麼時候見本心?就是你見諸相非相的時候,即見如來。那個如來「諸法如意,如其本來」,就是你本來的模樣,那就是你的本心。禪法所謂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這一個生命狀態,它都是一種言詞的形容,可是偏偏這些只能去形容,這些形容也是一種意圖,意圖什麼?意圖用我們眾生的思惟模式,做一道橋引導,來脫離我們原來的思惟模式,它並沒有要叫你去一個什麼思惟模式,如果再去「一個什麼思惟模式」的話,它又是一法,如果又以一個法再立的話,它就不是真正生命本然的狀態。
所以我們真心的模樣是講不出來的,佛告訴我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謂「見聞覺知,本自圓寂」。那麼你要怎麼修證它?這個「證」不是正確的正,是證明的證,你要怎麼透過修持而證明它?事實上你怎麼修,修到最後就是什麼,不修了!我們聽到這邊可不要現在就不修了,現在不修了就完蛋了,就兩頭空了,但你也不能執著那個一直修,所以祂告訴我們,「道本圓成,不用修證,見聞覺知,本自圓寂」,所以那一個如如之心,即是真實。我們的見聞覺知本來就是清清淨淨的,它沒有修證的空間,是依我們在妄見的角度,才有一個修的概念,那你就要知道這個修的概念是什麼了?《道德經》也告訴我們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所以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能無所不為。所以,以無為而能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那時候就叫「倒駕慈航」了,你已經契及無為的生命真常,你那時候像一面完全乾淨的鏡子,所以一切來到你鏡子前的這一些景象,你都可以照得歷歷清楚,這個叫做無所不為。
世間人很難理解這一個狀態,他就要以有為之心去測無為景象,所以也是了不可得,所以佛經裡面也告訴我們,「眾生以有思惟之心,測如來圓覺之智,了不可得」的原因就在這邊,如來圓覺它是至極無為的,我們眾生以有思惟之心,即是以有為的生命狀態去測度它,測度它就是去理解它的意思,我們依有為,它本身就是一種障礙,因為有為的世界,剛剛講的《金剛經》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如何用虛妄的本身去測度真實,再講回來,我們做夢,昨天做夢那一場虛妄,我們能怎麼用昨天的那一場夢,來解釋我們這整個人生醒過來的這一個境界。當然啦,你醒過來,它可以解釋的,你沒醒過來,它解釋不了。
那醒過來能解釋什麼呢?「全妄即真」,你能明白了,你們聽過「全真即妄」?還是「全妄即真」?還是聽了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那明明是妄?怎麼這會兒又講真?明明全真了,怎麼又是妄?所以你看,假設我們昨天做了一場夢,很精彩,你現在醒來了都沒有啊!請問你,那一場夢沒有你,怎麼會有?所以假設你是真,那場夢完全依附於你,那你這一個「真的」全部就是那場夢,所以為什麼我們人本來就應該把心量拓寬、拓大的原因也就在這邊,因為整個盡虛空法界,是你們現在很現實、很逼真的一個夢境,你這一個六趣裡面,非常地豐富,它因誰而起,因你自己而起,所以你自己產生的意識,你自己產生的這一些虛妄相,裡面有諸多你不滿意,你如何去厭惡它?你厭惡它,即是厭惡自己,我們一個學習的人,沒有時間起厭惡感,他只有非常緊迫的去爭取很多時間,來卸除掉他自己的反感,反感於什麼?一切他反感的存在。
在於虛空法界裡面,有時候對我們現在人來講太大了,那麼用我們的一生好了,我們一生是很小、很小的,那個空間也小、時間也短。我們的一生裡面,起了這一些喜怒愛惡欲,這一些所謂的苦樂憂喜捨,這一些都是我們的情緒,情緒依「識」為基礎,所以叫做情識作用。它無定性,所以叫剎那生變,只要依照這一個生命軸線的人,運作人生,他就離不開佛法告訴我們的一句話,就是很多人常常問的:「我們來幹嘛?」那是我們問,所以佛依我們的角度說,我們來人生酬業!如果我們是阿羅漢等級以上的,來幹嘛?佛就會跟你說,你倒駕慈航啊!乘願再來的,對不對?所以你是來服務群眾的,你是來這裡遊樂一場的,來這邊看好戲的,喜劇、悲劇都是好戲,對不對!
那麼阿羅漢等級以上是這樣,但我們不是,所以祂常常在我們眾生的角度,講法,講了四十幾年,最後只在這個《法華》境界的時候,八年,再往《涅槃經》講,這是一乘諦,依真諦上來講,在《法華》之前都是依俗諦,你看四十年都在講俗諦,那俗諦是什麼意思?依俗而立之義叫俗諦。真諦是依真,真就是剛剛前面講的,真理、生命、道路那個真理,依真理的角度叫真諦,那麼真理的角度,它當然是以真心起用了,就不是以妄心,所以我們眾生聽不懂。所以祂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教學、教育,祂花了四十年在打基礎,你看,你也要有幸跟在祂身邊四十年,對不對,不斷打基礎。
你就知道,一個會學佛的人,我們當今知道的這西方曆,叫兩千五百多年,東方曆三千多年前的這一尊,釋迦牟尼佛的行儀經歷,一個會的人,他看了…比如說,《釋迦方志》,以前比較俗說好像有一本叫做什麼?《流浪者之歌》是吧!形容佛陀成道,修行的一個歷程的故事,那麼一個根性高的人,根本不用翻佛經,他只要讀過《釋迦方志》或者是聽過人家跟他講,古老、古老有一個覺悟者,在祂還沒有覺悟的時候,祂是怎麼過日子?祂出生在一個王朝裡面,是一個王子,當王子被照顧得很好,之後,當祂出城去遊歷,看到了病人、乞丐、死人什麼…等等,這些景象,於是心有感觸,這一個心的感觸,促使祂有所思惟,你看這一個思惟,跟我們世間講的思考,有沒有一樣?起始點的表相很像,好像一樣,可是佛家在講的思惟,其實是一種參究的意思,它並不像我們世間人,所謂是研究的概念,研究沒有離心意識,參究是離心意識,參去,離心意識了,後面就很難再跟著什麼字了,所以勉強叫「參」,叫參學、參學。
正因為能夠離心意識,所以祂才能開悟,但我們以研究的概念,即便我們心很專注,我們也不能開悟,剛剛講的,因為它是角度的問題,所以只要角度對了,你輕輕鬆鬆學修,你自自然然就有很好的一種,對應出來的美好境界。可是我們不然,因為我們根性低,依妄的染雜太深,所以根性高的,只要聽到世尊的故事歷程,聽到祂毅然決然,生了孩子之後,放下了所有祂與生俱來的福報,什麼叫與生俱來?前生所修得的,其實人家的生命體,久遠劫早就成佛了,哪有什麼過去生?可是卻有所謂的過去跟眾生結的因緣,眾生的角度叫業緣,那麼來到一個覺悟者的生命體,祂過去的業緣都變成是一個願力,運作的上好工具,願力把這個願提出來,當然就不是自私自利,這個願提出來,當然就是一味以一切眾生的福祉著想的胸懷,依這一個軸線,祂能夠去轉所有的業力為願力,那所有的業力的這一些形形色色,就是一種度眾生的工具。
不管過去結的是善緣、還是惡緣,統統可以依持著智慧的運化,而轉成一切的法緣,所以這一個工具就能夠去應對所有不同質性的眾生,祂就利用這個,然後去幫助眾生。當然剛剛講到的這一個思惟,祂思惟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以人生,因為我們現在是人,所以以人生為基礎,假設我們現在是鬼也有這種根性,做鬼,做鬼也有根性高的,你看,也有糊里糊塗掉下去的,也有就像你們現在不是,在座的很多過去生都被算說是天仙下凡,天仙掉下來、被踹下來的,一不小心踩空了掉下來,什麼仙女的、將軍的、一堆啊!那麼這是什麼?不小心掉下來,也帶著過去的某些根性,可是有一種反差的狀態底下,有好根性的狀態,也不小心容易轉化成不好的,所謂的生命質性。比如說,你本來很優越、本來很有才華,這樣講好了,〔足才情〕,很有才華,很有才華的人,他有時候就容易傲慢,對不對?傲慢的時候,如果他的福又不夠的話,他就產生所謂世間人講的懷才不遇,懷才不遇之後,就鬱鬱寡歡,怨天尤人,然後這時候又更加的造業,又再扣分,一直扣、一直扣、一直扣,本來你看很有才華,對不對,本來很有才華,也因為才華而有很多的善緣,就是人緣會好,掌聲很多,可是不會運用的狀態底下,它就變成一種反作用力,然後造成我們更往下墮落的主因,這個在六道輪迴有一個很典型的境界,叫做四空天。
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六道輪迴的頂層,講到這個頂,我們就有一個概念,頂就是最高了,在六道輪迴最高的那個生命境界,你能想像嗎?祂臨終的時候多數都是阿鼻地獄的果報,再怎麼想,我們世間人也想不到,這個就是我剛剛講的反作用力,因為祂福報大到六道的頂層,禪定功夫也高到六道的頂層,所以祂的禪定功夫跟福報,是六道裡面最大的,當然以福報的角度來講,祂沒有我們有為世界的概念,因為祂是純靈,純靈的狀態,叫做無色界天,無色界天必然沒有色相了,為什麼?因為祂放得下這一個層次,有點像老子當年講的,「吾有大患,患在為吾有身」,所以我這個身是個障礙,造成我很大的憂患,所以老子依科判來講,可能往生應該到了四空天去了,去做這一個境界的天人,然而最頂層的天人,為什麼通常祂命終時都往阿鼻地獄墮?因為祂有自己的優越感,這一個優越感,讓祂以為祂就是佛了,因為也曾經學佛,但學佛,祂不一定學得如來正法,許多學佛的都學到外道去,所以這個也叫外道天。
四禪八定是所謂的「共外道定」,加個共的意思就是,你修持外道跟修持佛法都可以達到,那什麼叫外道?心外求法這一類的人都叫做外道,這一類的眾生,也不只是人,而如來正法,它必然是自心圓證的,自心圓證而能契及自性的圓證,所以自性圓證的時候,那時候就是性德的顯發,那麼在自心的運作,修持的過程叫做修德,修德的圓滿,契及我們圓滿性德,性德的圓顯於四修德,所以這四修德,為什麼加個四?其實四也是方便講,四是依我們這一個文化地區,比較熟知的四大菩薩來講,所謂是地藏菩薩以大願「孝敬」為基石,擴及慈悲,觀音,祂用慈悲心行去運化,你沒有願,你慈悲就起不來,慈悲的運作如果少了智慧,它就容易出悲哀之事,所謂是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那麼它提升,其實也不是提升,它裡面本含藏有一個叫做智慧,智慧的運用,顯於外就叫「慈悲」,但這一個慈悲智慧的運作生命,它不一定夠圓滿,所以還得加上什麼?普及的行持,叫做普賢的十願。普賢叫大行,所以它有行持的用意,慈悲智慧是文殊菩薩表法,慈悲是觀音菩薩表法,因為這四大菩薩,為我們這個文化層面所熟知,所以才講四修德。如果你又加個什麼大勢至菩薩,你也可以說五修德,再加個…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五、六、七修德,以此類推,這個也就是告訴你法非定法,所以學習佛法要重在守住原則原理,而不是死在所謂的形式下,我們多數學不成,都在形式下考量。那麼一個樣子,本來樣子是一種表法,可是我們把樣子當作本身,我們就很難回歸那一個要表法的意義,就很難如古師大德的行持,所謂舉外明內,我們常常舉外內不明,所以這個外也變成不是了,它就變成所謂的佛法的文化體系,它就不是佛法的真理的角度。
那麼依佛法的真理角度,它是通宗通教的,沒有這一些宗教藩籬的,它是整個盡虛空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存在的理體,還要加一個美好的理體叫佛法。事實上,它也沒有再多加一個美好的概念,因為一旦眾生知道整個生命存在的理體的時候,它必然有相跟作用,所謂顯於外的物理世界跟它的作用力,他就明白,他就自己會揀擇,那麼他揀擇一定是揀擇所謂的美好的,所以它的結果常常叫做美好的作用。聰明上根的人,他理解了整個虛空法界存在,有所謂的空的概念跟假的概念,那空跟假,假是從何而來?假是從我們認為這個「有」是真而來,相對,所以幻有,加個幻表示它是假的,那麼它善於用中,所以空、假、中的概念就產生了。我們世間人,不墮在所謂的「空」邊,就落在所謂的「有」邊,所以他無「中」之概念,它沒有作用,這個作用也就是主宰權的意思,所謂的自主,主宰的這一個概念。
你有主宰權,你才會自在,所以人家講隨緣自在,自在隨緣,我們常常聽到,對不對!你現在是不是學佛的人,你也都會講隨緣,自在一點!對不對,可是,偏偏我們在跟人家講,我們卻最不隨緣,我們又最不自在,老是教人家,自在、自在一點!其實都是在跟自己講,在跟自己講的時候憋住了,欸~你自在一點,其實自己緊張到不行,自己僵到不行,然後希望外在的人事物,讓你看到你以為的自在的模樣,你就可以來得自在了,輕鬆一點的意思。那為什麼辦不到?因為主宰權沒拿回來,這一個主宰權沒拿回來,卻想要的時候,這時候就產生了眾生一個概念叫做控制、佔有的這一個所謂的生命運作,這是欲望的起用,欲望它本身就是一種妄念,所以統統沒有離開整個大妄念的範疇。
所以在用「中」的角度裡面就達不成,這是從所謂的執著有,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那麼剛剛我們講到的做夢就是這個人老醒不過來,一直在做夢、一直在做夢,老醒不過來,你看那是多可怕的事情,最後他就會有第二層夢,第二層夢又醒不過來就會有第三層夢,你看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層了,那你們昨天做夢的那是第幾層?還好醒來了,現在坐在這邊去理解一下,那這一層醒不過來,這一層好難醒,其實也不會,你不要了,就有了啊,就醒了。你們現在訓練一下,不要一下…撐著不要,那還是一種要,你看,這個的「不要」就是一種控制的念頭,只要你有控制的念頭,你就沒了。你看世間人,你既然沒控制的概念,你哪裡有主宰?所以這是思惟很難想像的,這就是在不覺本無的系統裡面,那它不覺本無的系統裡面,那既是本無,我們就不要它就好了。所以你必須要去透過學習去理解,我們本來知道「行」的重要,可是因為不解,不解你就行不了,行不了,你就證不了。
《華嚴》告訴我們「信、解、行、證」,四分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四科,這四科本來也是一即一切,它是信即解、行、證了,即啊,即就是同時的意思,你隨便再抽一個「行」,你即信、解、證,本來是這樣。你看我們剛剛一直在講,世尊為什麼講了四十年俗諦,就是因為我們老不肯配合,不肯配合世尊的,你就不要就好了啊,用白話文就這樣,佛說放下即得,對不對,我們都把事情放下,然後都把我們的起心動念建構,這個就把對象搞錯了。放下我們的起心動念,就這件事情,也就是說,放下我們的思想妄念的思想波,這一個事情就解決了,這是源頭,上根人從源頭直接拈掉,就解決了,他直接拈掉,他就體會到整個盡虛空法界,我們生存的一切處、一切所、一切物,無不是,無不是什麼?無不是見性處,隨拈一物皆成。在禪法裡面常常這樣子告訴我們,也告訴著我們怎麼樣去直了佛道,它告訴我們這一個清淨心,它是一個核心,所謂「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四句話已經把所謂的學修之道,全部解析完了。
但我們還是聽不懂,字義拆開都懂,湊在一起就看不懂,這個讓我想起之前,在N年前,你們那個《明覺講紀》,第一冊剛剛做好的時候,我就很開心拿去給我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底下有很多人也認識,就是當年你們那個《無住》第一版的大護持,他是一個基督徒,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我就很高興拿去給他看,然後他也很歡喜的看,看一看,沒多久就傳訊息來了,說,哇~您這些每個字單獨看我都懂,但是只要湊成一句、一句,我就完全不懂了,它到底在講什麼?你看,這是我們的思惟之心,它跟這個宗教沒有關係,那麼誰能懂?就是有清淨心的那個人能真懂!我們有時候看字面也以為懂,其實也不一定是懂,所謂佛經的概念,它一字無量義!既是一字無量義,我們如何能看一句懂,如果我們真懂了,懂也是一即一切,所以你就會一懂、一切懂,就像佛法常常告訴我們的,一真一切真,那麼一妄也一切妄,這是我們世間人依邏輯次第思惟很難去理解的。
我們常常是…我漸漸懂了,對不對,我漸漸懂,表示我沒有懂啊!我越來越不懂了,其實你也沒越來越不懂,你本來就不懂,就會這樣,不用越來越…,「越來越」也是我們自己的優越!我們不好意思跟人家說我就是不懂,對不對?所以說我越來越不懂,嗯,我還有一點懂,一點懂還是可取的喔!其實這是我們世間的幻覺,它也存在於幻有的概念裡面,諸如此類,都是一種所謂的思惟的理路,那麼依真的模樣,為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它既不是物理現象,也不是精神現象,它更不是自然現象,可是這三個現象偏偏由它變現出來,所以你看,由它變現出來,如果依我們的邏輯,有一個所謂的方向性的話,延展,方向性的話,你勢必要再尋回那一個方向,再往那邊努力,我們方向搞不清楚的時候,就必須要有引導,所以,佛告訴我們,學佛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是三皈,對不對、三皈五戒、十善這個三皈依!可是這個三皈依的概念,並不是我們世間人求學問拿證照的概念,因為現代人連三皈依都要證照!以前遇到很多朋友都在比,看誰的皈依證多啊!好像越多皈依證的,極樂世界越有他的名份的意思,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佛在告訴我們的,統統是實質的部分,所謂佛法論實質不重形式,它不是否定形式,可是它比較重在實質面,形式如果沒有作用,不存在也沒關係,可是偏偏依芸芸眾生形式的存在,又常常是一種引導的好工具跟好方向,所以形式才不斷蔓延到現在,你看,形式因為它的價值在這邊,所以就會隨著歷代跟不同的族類的不一樣而改變形式,它是隨時在變的,隨時在變的東西,它就不是真,佛法在講的恆常,它才叫真。所以這一個隨時在變的形式,可以幫你引導或者是指引回,我們不變的真如體性的時候,它的價值就很高,所以從這邊不否定它,可是並不是特重視它,重視的就是回歸原點的那個真,所以重實質,那麼在三皈依的面向,我們現在多是一種形式皈依,形式皈依,它固然是形式,但它還是不具真實意義,這只是世間人承認,如果我們不知道它的皈依的主軸跟義理的時候,我們就會依著這個本來沒什麼傷害性的形式而蔓延去發展,變成傷害無窮的形式跑出來。
比如說本來就皈依,皈依證拿到了,你就認為是,是了,這個人有時候就變成,這個皈依證每天看到它,它就是一個督促力量,我看到,啊!我都皈依了,我怎麼還可以這麼笨,皈依佛啊,不能笨啊!沒有看過笨佛的,對不對!「佛」是什麼意思?佛是那個雕像,這叫形式,我們現在蔓延出來的概念就變成,皈依,你去哪一間佛寺皈依的啊?哪一間?哪一間的哪一尊前面,對不對?雕像很多,嗯…大家可能都比較喜歡大雄寶殿那一尊,因為最大尊,對,大雄寶殿,那阿彌陀佛好了、釋迦牟尼佛,都好,然後一個法師就幫你做儀軌,唸一唸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喔喔喔…叩叩叩叩叩…,然後…唸得很順啊,皈依佛兩足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中間統統跳過,最後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為什麼…剛剛看了一下手錶?來不及了,我還有下一場,於是咻…就好了,皈依好了,法名取一取,就結束了。
然後你認為皈依了,你認為你已經在佛門裡,嗯…有一席地位了,然後就到處…我皈依了喔!這個會讓你造成很大的誤解,你到最後也搞不清楚皈依佛,到底是在皈依什麼東西,那要皈依佛也不用這麼麻煩,對不對?要皈依佛,你才皈依一尊啊,有人說他跑好幾間佛寺,皈依好幾尊啊!要不我們去佛具店,去一間就好了,對不對,還跟他訂貨,每尊都拿下來看一看,還叫他幫我們好好管理好,我們皈依好幾尊呢!這些概念都有點像。以前我們有同參,我問他說,你們都怎麼念佛啊?因為你們以前都跑佛寺,佛寺,很標準的信徒嘛,什麼課什麼的…以前沒聽過啊!現在總是…不能太俗氣啦,也要跟大家蒐集一下這些常識,叫什麼禪七課、佛七、《梁皇寶懺》、水陸法會什麼的。以前比較少中峰三時繫念,還有什麼八關齋戒啊…等等,哇!都有參加,然後呢,聽說參加完八關齋戒出來的時候,看到鹹酥雞就…對啊,八天吃素,對不對?一出來遠遠的,就被鹹酥雞的味道給牽引過去了,最後結果成就在鹹酥雞,八關齋戒也沒戒到什麼,就這樣。
然後,他們還有念佛,有一個萬佛名冊,我就問說,欸~你們都怎麼念?他說一天要念萬佛,一天念萬佛,很不得了,對不對,你們在座有誰,有幾個念過?每天都念萬佛,萬佛一句一句,一直念、一直念,我就跟他說,唉呀,你們這樣,很精進啦,可是你們的精進,老要跟眾佛、萬佛,結一個佛緣,事實上也沒有結到佛緣,結到善緣,還可以啦,就是不願意自己成佛,我們眾生學佛就這樣,然後皈依佛,說那個佛很厲害喔,我後面有護法神,誰?阿彌陀佛。誰理你啊,還護法什麼?你身上又沒有法,祂護什麼法!祂來護我的髮,我比較長(眾人笑),對不對,看到我長長毛毛的這樣子,應該要護髮一下!誰要去護你的法,所以常常有這些迷思,為什麼就是不願意自己成佛,什麼意思呢?所謂的「念佛為因,成佛為果」!
可是它的關鍵都在「一」,「憶佛念佛,當來現前,必定見佛,佛在眼前,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大勢至菩薩無盡慈悲,在引導我們眾生,依《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而能夠去修得念佛法門,成就極樂世界這一個生命境界,祂要你去成就極樂世界的生命境界的時候,何嘗不是要你趕快去學習怎麼成佛。所以那邊是所謂的資優班學生,有一個保證班的一個概念,不退轉。去了那邊,也就如同六祖惠能祖師在我們這個世間,勸戒著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依我們世間的染習去修持的念佛,所謂的「念者憶也,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佛者覺也,覺察身心,勿令起惡」是謂念佛。當我們在這一個娑婆世界,如是念佛的時候,我們就如是成佛,如是就是如剛剛那一段,嗯,底下瞳孔放大了,對,剛剛 師父念一大串是什麼?再講一次好了,憶啊,有沒有,念佛、念佛,念者,憶也!回憶的憶,憶持,持是持咒、持經、持齋,保持的意思,保持這個字有所謂做到的意思,你還沒有做到,要保持什麼?你說 師父,有,保持做不到(眾人笑),對不對,也是保持,所以人家不是叫你做不到,而是要去做到保持跟持續。
所以你憶,就是你要持什麼?憶持戒行,戒行是什麼?依戒得定,依定開慧,慧起作用,你就是佛。所以這時候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門道,世間法跟出世法的分水嶺,就是所謂的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可以讓你出世,也就是說你要修持佛法成佛,我們用世間普及的言詞講,你要學習成長,成為一個智慧覺醒的圓滿者,你就必須要有戒定慧三學,所以依戒,戒就是守規矩,那麼戒跟禮不一樣,我們世間講禮,禮貌的禮,禮節禮數,而出世法,講求戒,禮可變,它隨著不同族類,風俗民情不一樣,它的禮的形制就會變,可是戒不能變,戒定慧三學,它以不變的戒為首,那麼依戒的修持,你就可以得定,得定的意思就是心會清淨,心會平靜、心會沒有雜念,沒有雜念到極處就叫做「定」。當然這個定有很多的層級,剛剛講到「共外道定」至少就有八個層級,所謂四禪加上四空定,專有名詞叫做四禪八定,它兌現出來我們這個,整個宇宙的界限,也就是空間維次就有十八個層次,加上四個層次,這十八加四多少?所以十八是依四禪起用,它就兌現出這十八個境界,初禪,三個境界;二禪,三個境界;三禪,也三個境界;到四禪有九個境界,然後四空天,各一個境界,這時候加起來還在六道輪迴裡頭。
所以在六道輪迴的這一個共外道定,它不是四禪八定,它不是所謂三學,三無漏學、戒定慧學的一個標準,戒定慧學是要達到第九定,它才能真正起慧。我們世間的四禪八定,它在佛法的標準來講是所謂有定無慧,它常常最高層級在一個昏定裡面,不過它功夫也很深了,至少它沒有我們的欲界的任何煩惱了,沒有,它把它伏住了,你就知道煩惱由何而來,煩惱由我們的欲望來,我們的欲望兌現出來,就三個類別貪、瞋、癡,那麼欲界貪、瞋、癡很深厚,依禪定的功夫能把它伏住,這就四禪八定的作用,它把它伏住,伏住並沒有斷,沒把它斷掉,所以它慧起不來,起不了作用,所以到阿羅漢的四果定的時候,所謂第九第定,它就起慧的作用了,所以從那邊算起。那麼這邊你得要從《金剛經》上講的離四相做起,所謂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離四相、四見,離四相、你就可以從小乘的這一個須陀洹果,一直提升、晉升,晉升到所謂的四聖法界,如果你四見也離了,這時候四聖法界也超越了,入一真法界,那時候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金剛經》有前半段跟後半段,前半段離四相,後半段離四見,有這一個概念,所以我們不能在涉獵這些經典的時候,只是在浮面上,會背啊,嗯…空性喔,常常講要會得空性,就要讀《金剛經》,對不對!結果我們都會到〔悾神〕!(台語:恍惚),不是空性,是〔悾悾去〕啊!(台語:無知的樣子),這個…就會很冤枉。剛剛講的這個,念這一個萬佛,不如自己成佛,為什麼?因為你雜,你的心也往外奔馳,你沒有依持一個理路,你再怎麼念佛都沒辦法成佛,那一個理路是什麼?叫做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有沒有把你的心念,鎖在一個點上?這也是現代所謂的念力學的一個概念,古時候老祖宗都運用自如的,這種東西,我們現在好像變成玄學,對不對?那麼念力,你要把「念」擺在哪裡?你擺在哪裡,你就在哪裡成就,所以為什麼教著我們念佛?「念佛為因,成佛為果」,在大乘修持裡面菩薩道,它也在講因果,可是它講的因果不是世間在講的,布施是因,福德是果,這一個層次,它就是我剛剛講的念佛為因,成佛為果。這個世間人很難理解,如果理解了,他在修持也就簡單了,他就可以萬緣俱捨,這個萬緣,包括所有的一切佛法的緣統統捨,他就揀起一個念佛就夠了,因為要成佛,念佛是原因嘛,成佛是結果,你就念佛就好了,這時候還要做什麼?還要在那邊打坐嗎?面壁,肢體折來折去啊,瑜伽也會開悟的啊!對啊,很多功法都出來,拜佛,也不用啊,什麼都不用,你就念佛就好了,可是偏偏這兩個字很簡單,很簡單講,可是很難理解、很難理解,以致現在的淨土,世尊交代我們,末法時期淨土成就,可是偏偏我們現在的人,很難依持淨土而成就,因為不信,所以你只要不信,你就沒有,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必然信在哪裡,心想在哪裡,所以念佛是一個很深度的學問。
在《華嚴》修持裡面,一個“大長子跟庶男”,誰啊?聽不懂喔?華嚴三聖,華嚴教法裡面的教授,這個主教叫做毘盧遮那佛,祂的左相是文殊師利菩薩,右相是普賢菩薩,那麼普賢菩薩代表「行」,文殊師利代表「解」,所以解行並濟,佛法永遠強調「行」的重要,解也是為了行,你會行了,就不需要再多一個解了。這時候我講的是…「行」到極處的人,因為他必然「解」到極處了,所以,以普賢菩薩作為長男,以文殊菩薩作為庶男,這樣子。這兩個菩薩在華嚴教海裡面應化,祂們最後也發願,求生極樂,是這樣。所以許許多多的人不知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表法什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祂在文殊菩薩會下得定,得定的時候,這時候是大定,不是小定,不是一個阿羅漢的小定,這個時候的大定是見性之定,自性本定那個叫做法身大士,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的那個識本心,所以「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丈夫、佛」。
所以你看天跟人的導師,丈夫的意思是什麼?它可以加個調御大丈夫,所以在佛法講大丈夫,就是講佛的意思,不是你們世間我的阿娜答叫大丈夫,不是那個意思,然後,後面當然好解,佛嘛,所以意思告訴你這是分證佛了,分證佛可以叫佛了,當然從小乘的講法,阿羅漢也可以叫做佛,叫小佛,因為祂得正覺了,可是依大乘佛法,祂還沒有圓滿,祂得要證得正等正覺以上,無上正等正覺才能叫做佛,這智慧覺行圓滿,勢必要識本心,有這個概念,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那麼你看,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也就是說如果依佛法真正的標準來講,你還沒有明心見性,你不用學法,你看,不用那麼累,不用那麼累,輕輕鬆鬆的,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從四弘誓願也告訴我們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句是什麼?第一句是方向「願」的意思,就是目標,為什麼我要學習成長?因為我的目標在眾生無邊誓願度,當然它有原因,為什麼我要定在那邊,因為一切盡虛空法界本然是一體,所以你也是眾生,這一些眾生相對於你的關係,也依附於你的心想生,所以為什麼你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那個叫做度自己,所以佛也告訴我們,「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這也是都跟世間人講的,一個善巧方便的講法,換言之,你能自度了,你等於度一切眾生了,是這樣。
那善巧方便,世間人有這個次第觀,但他不能理解一切的概念,所以只好講,先…再來怎麼樣,所以又有講說,所謂的自行而後化他,本來是沒有加個而後,本來就是自行化他,你看,人家講得多直接了當,自行化他,嗯…要去體會這種言詞,我們是不是合理直接就這樣,自我完成之後,就能去化解他了,對不對?你也不能說不對,因為佛法一字無量義,更何況一個詞,自行化他,就解決了。但自行化他有很深層的意義,就是你自行的同時就是化他,那自他是什麼?不二,我們就是有二法的概念,所以有一個先自行,再來化他,化解他,如果你是這個概念,你學佛永遠成不了佛,因為自行即是化他,化他即是自行,因為自他不二,所以自行化他。為什麼你們常常這些法語?要自己不斷重複一直念的原因在這邊,聽好,是自己不斷念,不是常常念給人家聽喔,念到人家的耳朵會長繭,對不對?所以念給人家聽,人家會有不好的觀感,這就是不契機、不契理,所以要不斷自己念。
為什麼?自己念久了,你對同一句話的感受力就不一樣,這個感受力有作用,它會引導你,對同一句話的理解度不一樣,就是剛剛講的你懂,你懂到什麼程度,那個東西,那它為什麼這麼妙?不是那句話妙,而是你的心很妙,心,你重複念代表什麼?代表你的心一直專,一直專,你看又不謀而合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剛剛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在一直念就是在訓練制心一處,你訓練制心一處,為什麼?為什麼要訓練這個?因為你要無事不辦,無事不辦引申到理解,就是理解到它的無量義,無事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那所有的事情都沒事,對不對?你也可以說根本沒有事情,欸…這些都要去參,然後一心,一直念念念念…念到最後,你的心越來越靜,所以你這一個心,這一個湖面,就越來越沒有波紋,越來越沒有波紋,沒有到完全像一面鏡子的時候,你就照清楚了山河大地,你那一句話的無量義就出來了,你看這時候你們聽到這邊,再講自行化他,就又不一樣了。
然後你看這時候不一樣,還是有一點障礙,因為這個湖面呢?還是有波紋,假設沒有波紋了,有沒有障礙?還是有一點點障礙,為什麼?因為它底下暗潮洶湧,暗流很多,暗流很多就像心在運作,心現出來,就像這樣,心有作用,作用就像那個暗流,它現出來是很乾淨的湖面,「識變」就是開始起風了,那個思想波,嚴重了,這個聲波嚴重了,身、口、意,那個身體造作的所謂波動現象,開始嚴重了,所以湖面開始起伏了,起伏就照不清楚山河大地了,所以我們就活在這些妄見裡面。這些都是違背於制心一處的,所以剛剛講到,念佛很重要,這兩個大菩薩統統導歸極樂,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下,是得到了「識自本心」的狀態了,所以文殊菩薩當時勸祂、鼓勵祂、強迫祂,有點強迫祂,為什麼加一個強迫的概念呢?因為人家是好學生,祂不想離開老師,即便我已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我還是要奉事師長,對不對!祂們都有這個概念。
文殊師利菩薩畢竟也是胸懷廣大之輩,就勸祂,開始廣學多聞了,要不然,履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日期,要到什麼時候?前面在文殊菩薩會下「識自本心」是什麼意思?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二句,「煩惱無盡誓願斷」,祂斷盡了,斷盡就得定了。你看,畢生跟著一個老師,那跟著文殊菩薩學的這一段期間,經典沒有明顯的去表述文殊菩薩傳承念佛法門給善財童子,並沒有,可是你看經的時候,你要有覺性,你要知道,你要意會得到,既然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真傳弟子,得意門生,嫡傳還真傳,有的嫡傳不真傳,因為嫡傳學生的程度不夠是一種,學生不聽話是一種…等等等,學生愛搞怪,學生是來做spy(間諜)什麼…等等一大堆,有很多這些參數,所以他沒辦法得到真傳,那善財童子不如是!祂是文殊的真傳弟子,所以你也可以同時理解到,那真傳弟子,一定傳祂自己的本願法門,所以文殊菩薩在華藏世界裡面,願心導歸極樂,勢必祂也是念佛,所以祂傳善財童子念佛法門,這個是明的、明的義理,之後呢,祂去參學,參學的這一個區塊就是回來印證,前面這個沒有說白的、明的這個念佛義理。
所以祂第一個參學的是誰?第一個參學的是德雲比丘,有經典翻譯叫做吉祥雲比丘,德就是吉祥的意思,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你們要修德了吧!德修最重要,嗯,你們通常以前都不要,現在講了大家一定要了,因為德就是吉祥,所以你們要不要修吉祥啊!大家搶著要,吉祥是「德」的樣子,德是吉祥的本體,所以它有一個體相的關係。那麼祂第一個去參學的就是吉祥雲比丘,那麼吉祥雲比丘,這個德雲比丘,祂有什麼特色呢?祂當然修持念佛法門,祂修的念佛法門叫做「般舟念佛法」,般舟,可以得到般舟三昧,這個般舟的意思是什麼?就是繞經,它是站著走,一直走,邊走邊念,你們現在有時候叫做經行念佛,繞經念佛,所以你就知道,本來念佛是不能坐著念的,不能跪著念的,是不能趴著念、躺著念、臥著念的,統統沒有這個,它就是經行念佛第一。
為什麼我們現在都沒有?因為我們現在懶得走,懶得走,所以才會產生現在很多人在念佛,怎麼樣?就坐在那邊,就念周公去了,對不對!沒有念佛了。周公很熟,佛一點都不熟,然後叫他站著,站著也周公啊,反正一昧都周公就對了!所以它的站著,走著又怎麼樣呢?又九十天不吃,然後,不能坐下來、不能睡覺,九十天為一期,你們現在念佛是以幾分鐘為一期,所以沒效果,你懂意思嗎?人家是邊走邊念九十天,九十天這樣,所以這是第一尊。那麼最後呢?五十三參,參到最後一尊的時候,是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所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又是念佛,所以你就知道,祂後面的行儀的參學就是又印證,它告訴你,表法一個事情,叫做自始至終不離念佛,所以你才能成佛,善財童子當生成佛,一輩子就成佛了。
善財童子做得到,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只是祂願意做,我們每個人不一定願意做,就差在這邊,所以你只要效法祂們的精神內涵,任何一個法門,統統可以幫助你在當生成就,它不必然只是念佛法門而已,你看依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祂的當生成佛,並不是我們現在,薄地凡夫在依持阿彌陀佛聖號,有的人加個「南無」,南無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依持這個,然後仰賴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力,能夠帶領我們去極樂世界,不是這麼窩囊的這一種,祂們是當生有自力就能夠去成佛了。但祂也表法他力「自他不二」,我們如果願意的話,任何法統統可以,因為那個願意就是教著你放下。你看善財童子,從文殊會下的時候,聽話,文殊菩薩叫祂離開,祂也聽話。祂非常聽話,所以這時候就是符合那幾個原則,叫做老實、聽話、照做,這樣的人,他當生成就,不是難事。
你就知道,我們在未識本心,還不能學法之前,我們在學什麼?我們在學一個怎麼聽話而已,這些都不是佛法的法,「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時候,祂成佛,祂才能學法,為什麼?這一個佛,還不是所謂的寂光淨土裡面的佛,還不是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個佛,因為祂具足了根本智,所以祂才有能力,去落實四弘誓願的第三句,叫做「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現在的人,在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要法門無量誓願學,都是世間運作法,它跟佛法完全沒有關係,即便對象是佛的形相、是佛的義理、是佛的智慧、是佛的經典、統統不是佛法,這時候我們等於也沒有皈依佛。所以這三個字皈依佛、法、僧,它也是自始至終跟剛剛講善財童子,德雲比丘和普賢菩薩的表法,是一樣的意思。
而皈依佛,它在唐朝時概念已經有失衡了,所以祖師六祖,他在當時必也正名乎,告訴我們它的真實義理,但他是不是跟我們這一輩的人講,不是,他是跟唐朝那一輩的人講,當然我們這一輩也適用,因為你們知道,很多時代就是在一個衰退的時代,它就會越來越退,除非它的波峰達谷底,然後它也反作用力再起來,我們這個時候是減劫,減劫有一個意涵,人的品質越來越差、越來越差,壽命越來越短、越來越短,是這樣,越來越短代表一件事情,福報越來越薄、越來越薄,智慧也越來越少。所以在當時唐朝就已經出現佛、法、僧的皈依,出了一個意識概念的問題了,所謂「識」出問題,那麼六祖惠能正名,他告訴我們:佛者,覺也!覺而不迷,謂之佛。
所以皈依佛者「皈依自性,覺而不迷」,「皈依自性,覺而不迷」叫做皈依佛,所以你看它有一個「皈依」依者,依靠,「皈」就是「回頭」的意思。也就是說,你的方向一直往外奔馳,錯了!所以轉個向,然後把方向調好,回歸回來,像剛剛我們講依誠敬心起用之後,真心起用,那個妄心出來就蔓延了,所以它都叫你回頭,才有一句話叫回頭是岸,很多牌匾上都有這個,佛是覺悟,覺而不迷,所以你只要覺性回來,成就圓滿覺性,你智慧不用講,在覺裡面,這時候你等同也有所謂的福,因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這時候才堪稱為兩足尊,所謂是福、慧,雙雙具足圓滿,最尊貴的一個生命體就叫做佛,而不是外面那一個木頭人,更不是某一個佛寺。
那麼皈依法,法者,正而不邪謂之法。所以我們生命的概念要純正、要正確,它不能偏斜、偏頗了就不對,所以以前已經有誤解了,比如說有的人也會說,我皈依《彌陀經》,因為我皈依阿彌陀佛,所以我皈依《彌陀經》,這些概念都有偏頗。那這一些概念的偏頗其實還不算太大,因為皈依阿彌陀佛,你至少有一個嚮往阿彌陀佛的概念,你想要學習祂,那是對的,皈依《彌陀經》你也嚮往它,你想學習祂,可是我們現在的皈依阿彌陀佛跟《彌陀經》都不是嚮往學習祂的概念,都是我有最大的護法神—阿彌陀佛,對不對?祂是我的〔老細〕(台語:小弟)只要我有困難,來…擋煞!對不對,就跳出來擋了,你看我們自己就作佛就好了,所以我們現在人概念是這樣,求保佑啊!那皈依《彌陀經》,《彌陀經》帶著,越小本越好、越方便,畢竟也不是要看的,對不對。越小本,然後現在就做成那個項鍊,戴著幹嘛,還是擋煞,妖魔鬼怪不要親近我,都是這個,你看,都是求保佑,此時已成外道,心外求法。
所以皈依法,是正而不邪,這個概念已經偏頗了,那皈依僧,僧者,淨也!不是出家人叫做僧,而是一個清淨無染,或者是通泛稱修道者都叫僧,所以僧是淨的意思,淨而不染,心不染雜叫做僧,所以「皈依自性,淨而不染」是這個意思。所以三皈依,當年唐朝正名了它,然而我們現在皈依僧也搞錯了,我們常常聽到許多同參告訴著我們,我是皈依某某法師的,對不對?另外一個山頭,我又皈依某某法師喔,我同時還皈依哪裡的法師,我皈依五個法師,你呢?我六個,那樣…那樣,再過一個月,我還會皈依兩個,怎樣、怎樣、來來去去這樣。那你有沒有皈依到,統統不是,統統是假的,所以當今如果有法師他明白這個理路,他也絕對不會說,正確的啦,當然有偏頗的我們不敢講,正確的,他絕對不會說你是皈依我,他只會說我幫你做皈依儀式,我這個法師,這個凡夫身,來幫你做皈依,如果依形式皈依,他也只會勉強跟你說,我這個凡夫身來幫你做皈依為菩薩身,比如說皈依阿彌陀佛的,剛剛講你皈依什麼身,皈依觀音菩薩身跟大勢至菩薩身,是這樣。
你嚮往祂,如果依前面那個錯誤的概念,又多了兩個護法了,對不對,那極樂世界就都是你的護法了,你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就可以在這個人生,活得安安穩穩,就不公平了。佛法是覺悟之法,它當然建構在平等的基石下,所以平等是成佛之因,如果你們理解到這個重點,那內修,它就成立了,如果你不知道你就會往外奔馳,只要往外,它就不平等,包括你們的虛妄相,從相上看,它是不可能平等的,所以我們這個世間人在爭取一大堆平等,其實都是自己在夢中夢,夢裡面在做夢!夢裡面在打打殺殺、爭來爭去,事實上只有理體是平等,你不能回歸理體,你的相永遠有你不如意的那種平等,如果你回歸理體,你的相就能夠符合你如意的那種不平等,那時候的不平等也是一種真平等了。
所以這些是一個學習者的基本概念,你對這些名詞要理解透徹,你看皈依「覺而不迷」,皈依「正而不邪」,皈依「淨而不染」,是不是徹頭徹尾、自始至終都要秉持住的,不是說我皈依完了,不用了,這樣,那表示你也沒皈依過,所以這些概念都是叫我們真實心中作用的,而不是崇尚一種外在的對比,那麼以外在的美好作為一個嚮往,其實是要告訴我們自己,這些我認知的美好,我心裡面,也就是說,我們講的我生命本體裡面,都具足這些美好的種子,你如何去把它開發出來?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它就開發什麼,所以要多想「好」、多想佛,你就開發出佛種子,那麼為什麼不必浪費時間念萬佛呢?你只要專注念一佛就可以了,最後是要念出你的自性佛,一旦你自性佛念出來了,那時候「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所以一切十方三世諸佛統統是你,你也就是一切十方諸佛,你那時候匯歸了自己的清淨法身本佛,所以你的應化身,也就是十方一切諸佛,那麼佛是這樣,我們眾生是不是這樣?我們眾生也是分身無量,對不對?佛是分身無量,我們亦復如是,所以佛有應身、有化身、有報身,我們眾生也有,只是我們眾生的應化,都在業力的範疇裡面,我們怎麼應化都苦,是這個意思,人家隨便應化都樂,所以為什麼要成佛?差別就在這邊。剛剛聽完了你們就知道,成佛不是外在一個抽象飄渺的概念,而是把自己生命最圓滿的本能給顯化出來,如是而已,希望大家能夠猶如善財童子一樣,當生成就。感謝諸位,謝謝。
弘聖上師唱頌《元和妙音》
Ciniya kiniya mina
Yinsin sunsin sonsin
Kainayoko conayoko
Minayiki sasi kilasoko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今天是國曆年最後一堂,也希望大家在一個年終的概念裡面,也理解到我們生命的分段,所謂生死不存在,它只是分段變異的造化而已,那麼也期許我們自己,能夠在每一個分段變異當中,越分越好、那麼越變越好,最後能夠了結掉,所有一切六道諸苦厄,而能成就圓滿佛道,過著一個真正幸福圓滿的人生。
祝福諸位!
新年快樂!
阿彌陀佛!
版權所有 ©2016 ljzhw1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友匯網
聯繫
公告
微信掃碼
關注靈覺智慧網
關注
關於
法雨
課程
法寶
藝享
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