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時間:2010年3月30日,13:30~15:30(國曆每月最後一週之週二)
地點:太極藝術教室(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0號2樓)
紀錄組恭敬整理
(師父於說法開始前即為某學員的提問解答)
師父音聲淨化……,並釋義:
「淨化」而能「進化」,好事固然好,那壞事也好,總是「順違皆順,客塵不能濁其心;悲智雙游,萬境不能亂其慮。」所以我們的靈性不生不滅,實在是因為我們的執著、分別、妄想,才讓我們誤以為它有生滅。只是「以為」而已,表示不存在嘛,那不是真的,所以說它是一個假象,在不同的時空裡面,我們透過這個「假」,來回歸到我們的靈性,如是而已。所以要從自己的體性去提升,而不是從外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形式)去捉摸。慢慢的去了解到世界、宇宙何其大,很多不同的生命狀態他們本然存在,這些存在代表什麼?每個的存在都是為了往上提昇!所以用一種平等觀去看待所有我們看得到的跟看不到的(師父笑),通通都用平等觀就是了,因為各自有各自努力的功課。
不會啦,及時不晚,有多少如是遭遇的人……我們都聽過自我了斷的人要不斷在那邊重覆自殺的過程,至少藉由我們的示現,可以讓他不要在那邊一直重覆,那就算很好了吶!不是很多如是走的眾生有這樣的機會,那也算相當有福報了。
因果不空,即便是萬法皆空,因果還是不空,所以才說我們要去種我們的善因,不是只有人才能種善因,只要是有生命的存在即能種,這樣的話我們未來就得善果。如果可以避惡因的話,我們未來就可以得平安,因為你沒有惡啊。過年的時候,我們常常希望「年年如意,歲歲平安」,其實前面還有兩句叫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即得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即得年年如意,如果再加上自淨其意即是飛黃騰達。飛黃騰達不是只有在財物上而已,而是整個生命的充實以及茂盛,這個是在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都可以辦到的。
在鬼道是不是真的痛苦?相對人道當然不好,可是也有人的日子過得比鬼還痛苦的啊!土地公是餓鬼道的鬼王,大家都聽過土地公公吧?祂好像在某個層面過得比人還幸福呐!(師父笑)所以我們要用平等觀去看待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就好像我們用平等觀去看待移民到不同國家的人一樣。所以說,面對不同維次空間世界的時候,那也只是另一個世界而已,就好比說移民去那邊過日子而已,那要怎麼跟移民過去那邊的家人溝通?「至誠心」!我們有至誠心即得。這樣看有沒有了解?
學員甲:那他為什麼要重覆做這件事情?(指重覆經歷自殺的過程)
師父:沒辦法,那就是他們的現象,為什麼?就是因為那份執著。就好像人都會有人的習氣一樣,所以我們才說每一個生命都要為自己負責去超越他自己,那個是任何人都幫不上的。好比吃飯,為什麼人每天都要吃飯?像阿羅漢七天只要吃一餐就可以了,辟支佛十四天一餐。他們就會覺得人很奇怪,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餐?除了三餐之外還要有甜點、宵夜,不忌口欲到最後吃出病來了,所以有一種病裡面有三個口,是什麼?「癌!」這個字是這麼來的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越高層次的人他的欲越少、食越少,他的生命狀態越好。我的意思是「照理說」應該要是這樣啊!(師笑),因為每一個生命狀態有他們的狀態嘛,每個因果亦如是,不是這樣嗎?期望有一些正向能量的提升來讓他提早超越,超越了之後就沒事了嘛。
以你的狀況來講,你去把他加分,把我們的母愛用實際行為去落實,去跟他表達,那做的時候理論方法要正確,這你可以問問他們(指長期跟著師父學習的學員們),我好像從來沒有說過要他們去參加什麼法會等等的,這表示什麼?好像這些東西還有存在一些疑惑在裡面,所以也不敢介紹給你。(此段學員有發言,但音量過小不清晰,故省略)。這方面你去查一下嘛,好像今天你有感受到一些、那他也有感受到一些不同,下次你再遇到那些所謂的特異人士,應該情況就不是這樣子。那也算是讓你的女兒大開眼界啦!(師父笑)有時候很多人聽到什麼生命成長、心靈成長的課程就在那邊搖頭了。為什麼?因為坊間負面的例子太多了(師父笑),只要一聽到就怕了!更不用說要去瞭解了。
學員甲:那像我的老公啊,很多人都覺得他太孝順了,所以當我婆婆生病的時候他求助無門,就被那些所謂的神棍指導,到最後我的婆婆也沒有比較好。
師父:所以為什麼我們說要究竟圓滿的話兩個要具足。你說的那個叫做「辦事」,辦事如果後面沒有「教育」的話就沒辦法徹法底源,讓你的生命美滿,重要的部份其實是教育。以教育來說一定是有人告訴你正確的部份嘛,然後還要靠你來實行所學才會達成教育,是不是?是這一回事呐!所以當年釋迦牟尼佛示現,他當時的工作以現在的語體來說就叫做「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沒有定價嘛!現在我們說叫做「義務」!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教學,教導人怎麼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其實還不只這樣,你有美滿不一定會有圓滿!所以其實他是教育眾生怎麼得到圓滿的生命,圓滿裡面一定會有幸福美滿,但幸福美滿裡面不一定會有圓滿,所以說他是教育工作者,教育你怎麼達到圓滿的生命狀態,這樣而已。
他從來也沒有去替人家辦法會、辦法事,純粹只是教育而已,可是因為那個時代的眾生根器很高,他聽到正確的道理他就去做了,做了就得到了。比如說你教我數學,教了之後我照著你的方法去做、去算,算了之後我自己就得到答案了,那這個就達到教育的功效。可是來到這個時代眾生的問題太多了,所以你也不能否定「辦事」,不過事情辦完了之後你還需要補充教育這邊的不足。為什麼我剛剛講現在佛寺體系這種它大部分都有「教育」,但是沒有「辦事」這一塊;那宮廟體系的它多數都有「辦事」,但是沒有「教育」,所以各有欠缺,為什麼?有的人需要應急啊!遠水救不了近火,遇到這種(指較為急迫性的問題)你還叫他回去要慢慢做、慢慢做,這樣來不及啊!你要先提供他一些良藥,讓他敷完之後再叫他回去養生,這是一種比喻啦,那還牽扯到靈性、心理的毛病。如果只有辦事沒有教育的話呢?這個人就會周而復始一直在跌倒,為什麼?因為沒有「治根」。他只是拿了石頭去壓草,草被壓住,表面上好像看不到了,但是石頭拿走了它又長出來了。這些都已經不究竟了,更何況是那些騙人的?(師父笑)
學員甲:我先生就是被那些人騙,花了很多錢在上面。
師父:可以理解啊!你先生、爸爸的這種思惟是可以被理解、諒解的啊!為什麼?因為他有他的經驗法則嘛。所以才說一個學法的人比別人更寬容、更可以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著想。你知道他的經歷過程是這樣,導致他的價值觀是這樣,理解了之後你就不會去跟他起衝突了,因為你了解他,重點在於你要怎麼把你自己做得更好來說服他,是這個問題。也不是要強迫他接受些什麼,這個是強迫不來的,因為人都有一些根深柢固的觀念,你要站在他的立場來設想。比如說現在有很多女孩子都沒有下過廚,如果以一些長輩的觀念來說,一個女孩子不會做菜好像就嫁不出去!可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一個婆婆如果了解這些女孩子從小就沒人教導學習廚房技藝,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現在他們大部份都不會做菜了,這正常的嘛。既然這是正常的現象,我怎麼會用以前的標準來看待他?所以我只要想辦法讓他學會,這樣就好了嘛,而不用去斷定他對或不對!
瞭解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的,你才能包容理解他,可是「正常」又不見得是「正確」,你可以透過這個正常的基礎,來去引導他提昇變正確。有原因有結果這個叫正常,包括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他殺了人都叫做正常呐!為什麼?他不了解啊!他不了解殺人是不對的,他從小被教錯,他的觀念錯誤,所以他去殺人,你要怎麼跟他說他很惡質,這樣有用嗎?沒有啊!於事無補啊!應該是想辦法在適當的時候去告訴他正確的、教育他正確的,他有了正確的觀念之後,就不會再去殺人了,如是而已。
所以一個教育者他一定要有一個根深柢固的信念,就是相信人性本善──純淨、純善,而不是善惡對立那個善,善惡對立的那個「善」是孟子主張的那個性善論,「惡」是荀子主張的那個性惡論,他們是從習氣的角度來講。孔子在《論語》中所講的「人之初、性本善」的那個善是純淨純善,沒有善惡對立的看待,所以三個說法都對。那如果沒有替對方去了解他們的因果,你一定站在某一方說其它兩個不對,這樣子的你的人生就會因為這個錯誤的心境而帶來痛苦。所以如果我們不要那個痛苦的人生,我們就要回過頭來從心境的根上面轉化掉,三個都對嘛!為什麼?因為每個人的出發角度不同,所以都對啊!所以從你的(以某學員做比喻)角度來講李叔叔是你的爸爸嘛,那對你媽媽來說李叔叔是她的老公,那我們叫他李叔叔啊!都對啊!指的是同一個人!只是從不同角度來講而已。這樣子人的心量就拓寬了,古老祖宗講「量大則福大」,心量大的人他的福報自然就大,福報大的人他的命運就好,所以一個人的命運從哪裡決定?個性啊!個性從行為模式來決定,那行為模式又從思想觀念來決定,思想觀念從我們的起心動念決定。所以要改變命運就要從起心動念回來改變,「一念善心就一念善行」,所以你的命運就往善的那一邊挪移了;「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它就完全把你障礙住,你的人生就走不開!所以可能在人世間努力工作就弄的焦頭爛額,就變這樣啊!
所以說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尤人」,所以我們要做一個不怨天不尤人的人。知命的人表示他了解大自然法則,一個了解大自然法則的人他就不會怨天;一個了解自己的人他就不會去尤人。外在是一大天,內在是一小天,外在所具足的,內在都有,所以你看:外在有所謂四季,我們身體有四肢;外在有陰陽,內在有雙眼……,它是一個對應,然後外在的天氣變化常常會影響我們人不舒服,如果你跟大自然不相關,你就不會被它所影響。所以調和、調和,如果我們不怨天、不尤人,我們的生命就趨向調和了,那我們的依報……這些人事物不管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通通會因我而調和,調和就沒問題,沒問題我們就沒有擔心、牽掛、憂慮。
所以重點是回溯回來自己,藉著這次境緣、機會中學習到了什麼?體會到什麼?我未來要往哪裡去?要往哪裡提升?我們要學到的是這個啊!如果學到了那真的是賺到了!正所謂「一子得道,九祖升天」,那一母得道的話又何嘗不是……(師父笑),所以說都是等量提升。換言之,你自己是正報,你過去生中的這些親朋好友通通是依報,依報是隨著正報轉的啊。用個比喻,你自己是湖,你的親朋好友是湖面上的這些船隻,要怎麼樣讓這些船提升?提高水位就好了!水漲則船高嘛。如果這個湖面的水位不提升,這些船隻也別想提高,這樣而已。所以回歸回來,把自己這個水加滿了就好了,這樣所有的船都會等量提升,一點都不費力。所以說迴向也是這個理路,有沒有功效要看自己有沒有提升,而不是說水龍頭一開了就有水了呐!還要看這個管線有沒有接到自來水廠,有沒有連接到家裡啊!(師父笑)
學員甲:謝謝師父。
師父:不會啦!我們如果可以藉著這個境緣去成長的話,都是好事啦!「煩惱即菩提」,煩惱跟菩提是同一件事情,不能切分的,髒水跟乾淨的水是同一件事情,是你有沒有智慧去把它淨化成乾淨的水而已。你去攪拌的話那個叫髒掉的水,那淨化過後的水底下的渣可以拿去施肥,上面乾淨的部份可以喝,都好!所以說天下沒有哪個不可以用的事情,包括煩惱都可以用,如果沒有煩惱的話,我們就不會想成長,這是真的!古人說「富貴修道難」,一個生活過的太好的人,你要叫他去生命成長,這個太難了。要他去遇到一些事情他才會開始反思,覺得人生好像不只是這樣子,所以他才會更創高峰,往更美好的人生去提升。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好像沒有一件事情是不好的,對不對?
所以凡事感恩,感恩我們的親人,感恩周遭的人事物,有形無形的通通去感恩,這樣就對了,因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在幫助你提升。換言之他們是不是要感恩你們?是啊!因為你們也幫助他提升啊!互相嘛。如果有一來卻沒有一往的話那就很奇怪了啊!那好像還是有欠缺,所以要有來有往!
師父問學員甲:這樣有沒有比較好了?
學員甲:有啊!好多了。
師父:剛剛是針對個案去完善啦(師父笑)。在那之後你感覺好多了代表什麼?代表那就淨化了,淨化了就是好事了啊!人家不難過了所以你也不難過了,如果人家不難過了你還難過,那就奇怪了吶!(師父笑)
那慢慢的透過進德修業,我們所謂的易感體質就會改善。這個時代易感體質的人非常多,我相信易感體質的人沒有人希望自己是易感體質,但是沒辦法,因為當中總是有他的原因,因緣嘛!無量的因緣促成的一種現象,我們不需要去找尋原因,而是要去尋找那個改善的方法,改善了之後什麼原因好像也不重要了,因為你已經改善了。
師父對某學員說:像依你的經驗你就知道剛才還有別人在這邊聽我們講話對不對?(師父笑)
學員乙:我本來是很開心的來,但是來了之後情緒就一直down、down、down到谷底。
師父:是啊!因為他的感受轉移到你身上啊!
學員乙:師父,那不是應該每個人多少都應該是這樣嗎?看到別人怎樣就……。
師父:他看到的是你們眼睛看不到的啊!所以才說不是你們看得到的在影響你們,是看不到的在影響你,所以才說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師父笑)。
學員乙:還是因為師父剛剛淨化過,會比較舒服。
師父:對啊!所以說雙方都要去調節嘛,我們說用一個同理心啦!對方也要找出口啊!剛好……可能你對他來說是一個方便的出口,所以他就麻煩你幫他一下,這樣而已啦(師父笑)。
學員乙:師父,我昨天有夢到彌勒佛。
師父:有夠好的,對不對?
學員乙:我有靠近祂一點,我就說:「祢既然很厲害,祢顯個神蹟給我看」,……(錄音不清楚,故省略)。
師父:好境界你不執著它就是好境界!換言之,再好的境界,只要你一執著它,它還是不好的境界。那譬如說你的心境好像長時間處在一種谷底的狀態,這何嘗不是在告訴你需要透過精進來達到彌勒佛這種大肚能容、笑容滿面的狀態。彌勒佛告訴你要「知足」──「能知足者,天不能貧」,祂常處在兜率天,「兜率」白話叫「知足」,所以凡是一個人如果可以跟彌勒佛同等知足,那他便是彌勒佛。所以舉外明內,如果你嚮往和祂們那樣美好的生命體,重點不是在那個神通,重點是在於祂們的自在。為什麼?因為神通還要具備「自在」,少了自在的那種神通叫做魔通,魔通很恐怖,魔通會把我們引導去負面的生命狀態。
那神通不是不能用,但是不可妄用,為什麼?因為神通是本能,那為什麼不可妄用?因為要觀機、契機,如果妄用了,眾生的根基不夠的話,他就往神通迷失追逐,所以追逐神通的人通常下場都非常慘,因為他不知道本自具足的德性何需他求!所以說「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他心覓法,無有是處」,舉外是為明內用的,而不是執著在「外」,換言之我們跟你說一個「內學、內典,凡事要往內……」,這還是個方便說呐,因為佛法不是二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有個「外」又有個「內」即為二。那為什麼還要告訴你一個「內」?因為現在大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眾生都往外追逐(師父笑),那沒辦法啊!因為「法是藥,眾生是病」,你只好用「內」這顆藥來讓他回歸,那如果治療好了也就不用這顆藥啦!那時候再吃「內」這顆就是嗑藥(吸毒)。
八萬四千法是因應眾生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法是藥,眾生是病」我們應該要去了解「應病與藥,隨方解縛,就路歸家」,藥到病除即可,不必再繼續吃藥。當我還沒藥到病除的時候,藥又是好東西,所以是「一體兩面」。也就是為什麼彌勒來告訴我們要「知足」,如果可以做到的話,就是天也不能貧啊!他富裕、豐饒啊!那不只是說有錢而已,生命不是只有財而已!(師父笑)那個富裕是「智慧、福德皆圓滿」。如果通通有了,「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通通是你自己生出來的啊!你要去往哪裡求?那是你自己要掏都掏不完的東西呐!
所以說彌勒來跟我們做一個示現,也是來跟我們鼓勵,即便是有一餐沒一餐(指斷斷續續的修行),只要我們成長的願力在,即便事相上有時候會丟三落四,也不要去小看那個願力,因為「發意圓成,功德圓滿」。一般是聽說布施、布施就有功德,那其實布施沒有功德啊!「功德須自性內見,而非布施供養之所求」,布施供養要到清淨施才有功德嘛。換言之要「三輪體空」,「無我、無所施之物、無所施之對象」,這樣才有辦法,那這一般人很難做到。所以說那個功德從那裡來?從發意來,從那個「生心」,而不是從「事相」上來的。事相上需要有所謂的條件、參數,這個叫做「緣」,可是常常有可能因緣不具足,讓你一個美意沒辦法去落實。雖然沒有落實,但如果你的美意是出自真心、真誠的,那你的功德也圓滿了,不見得要那個事情完全落實。我們從這個角度去方便說,各位千萬不要說那這樣我就都不用去努力了,不能這樣呐!(眾人笑)
「盡人事,聽天命,得失從緣」,不是叫你不要去盡人事啦!而是把內在的得失放下,外在的人事物你積極的去應對它,是這個東西。所以彌勒才來跟你說要知足,我們不要從還沒得到的方向去期待,我們往已經得到的去珍惜,這些就是往後你「再得到」的基礎。換言之「捨得捨得」,捨了就得,那得了呢?就要把得到的再捨掉,那才叫做捨得,「捨掉得到的嘛」。你把全部得到的都捨了,你就全部都得到了(師父笑),這其中的妙理很難用邏輯去跟你們解釋,因為這個層級講的東西需要去「印證」,那印證需要靠自己。
師父:那彌勒佛還有跟你說什麼?除了倒給你清涼水以外還有什麼?
學員乙:祂說叫我往上升啊!然後就一聲「阿彌陀佛」就走了。
師父:功還是不自居嘛。
學員乙:我本來還想問他問題的(眾人笑)。
師父:所以就是要跟我們說「成功不必在我」啦!那你要問的問題祂不是都告訴你了嗎?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需不需要我們來幫你連線?(眾人笑)
師父:剛才就是在連線,所以你會覺得有點不舒服。(指師父處理前一位學員事情的時候)
學員乙:連線?
師父:跟宇宙某一個角色連線,啪!就連線到了,你不知道這麼即刻喔!
學員丙:那都不需要一些(指師父所提連線之事)……(收錄聲音過小,故省略)。
師父:所以你看啊!我們需不需要有人在這邊點淨香、李叔叔敲木魚、李媽媽敲鈸,然後人家(指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才要來,對不對?所以我們才常常被人家當作〔靠俗〕(台語:比喻太輕易得到而不知珍惜)(師父笑、李叔叔大笑),我們太容易就辦到了!(師父笑)
那這何嘗不是「感應道交,絕不失時」,是看你有沒有那個真誠念啦!說真的,虛空法界沒有時差!我們有時候常常需要翻譯出來,這是因為人道有它基礎的時差,所以說那個念是同步,也不是誰給誰的喔!有可能「主非定主,伴非定伴」,這個你們就比較難以了解,你們通常比較作「主從」──我們被人家影響,我們是「從」,那人家就是「主」嘛,對不對?「主非定主,伴非定伴」,比如說我們有時候被人家請去宮廟辦事,他們的神在上面,那我們要幫祂翻譯,那到底誰作主,有可能神都跪一排在那邊了,可是我們的面子還是要做給神。
就像剛剛講彌勒來,幫助你還給你清涼水,祂還是告訴你阿彌陀佛,對不對?把功果迴向給別人。所以說「敞此虛懷納雅言,昂揚直立而不曲」,去學習那個竹子的態度,它每成長到一個瓶頸的時候還是勇於突破,而且你看竹子的整體都可以被使用嘛!本身可以做建材、做傢俱、做茶盤;竹子的根(竹筍)可以吃;葉子可以拿來包粽子。所以你看它就有那個態度我們可以學習啊,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中空──「虛懷、常納雅言啊」!一個驕傲自滿的人他就聽不進去啊!所以說「滿招損,謙受益」啦。對應到我們的身體,耳為腎竅,一個常虛懷、常彎腰的人,他就活絡他的腎氣,就可以水火相濟而不相洩,所以心火就會比較平順嘛。不然一個腎氣不足的人容易心火過盛,就是一般人講的火氣大。那要從「心」去解決有時候沒能力,要從腎去解決,你長養腎水讓他腎氣充足,他就可以往上提昇去濟心火,就會得到一個調和,那我們的脾氣就比較不會生起,怒氣就比較不會攻心,所以那個跟腎比較有關係。然後舉外去明內,藉外在這個彎腰活絡的動作來明內,明我們內在的這個「靈」。
所以說身、心、靈是三而一,一而三的,而不是以單一存在,那你不能忽略到肉體。有人說「修慧不修命,修道第一病」,我們只想要飛天鑽地,但是都不去照顧身體,那個就是最大的病。所以我們說「養生為始,證道為歸」,它是等同重要的,因為身幫助你的心靈,靈幫助你的心身,心幫助你的靈身,它是三而一、一而三。換言之「耳為腎竅」,所以一個常常接受雅言的人,他的腎氣可能也比較好(師父笑),他的心火自然就會比較平穩。所以剛剛才用竹子的例子來跟你說這個法,如是之人謙受益滿招損,他受了益之後是不是就是最有能力的人了?那個最有能力的人當然可以做一切人的貴人了,是不是?那就像竹子一樣是一個有用的人,對不對?再怎麼沒用至少都可以讓人欣賞(師父笑)。這樣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學員乙:有!
師父:今天很好,直接就開放問問題了,我們都不用先講,這樣表示大家都有成長了,這樣很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學而知不足,知不足而能自反也;教而能知困,知困而能自強也」。所以,一個知不足的人你就知道他有在學了,這就是值得佩服的人。那如果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很足夠了,那這個人就差不多要倒了(師父笑)。「禍福相依」嘛,禍跟福是孿生兄弟啦,所以倉頡造字還是滿有智慧的,所以說有福的人不必太高興;有禍的人不必太悲哀,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是通通都好,沒智慧的人再大的福報通通都不好,因為不堪受,這樣就會被這個福報壓垮。
師父:最近有什麼體會沒有?
學員丁:看到那個○○人的失業,上次聽 師父說道業成……。
師父:對啊!換言之沒有道業啊!所以,佛法不是善惡法。坊間……好啦!沒關係啦,做壞人啦!(眾人笑)人家問了我們又不能不說!要不然我們都比較避談世間的負面表列啦!有正面表列我們就盡量講正面表列啊!沒辦法你就剛好問到負面的,所以我們就……。就是說,佛法論實質不論形式,它不是善惡法,善惡是世間法,善惡是人天法,所以,如果要超越六道輪迴,你必須把善惡都放下。「善惡不立,中道不存」,你就契入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第一個階段叫做阿羅漢,這才是佛法的入學班而已。世間裡面的人具足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自私自利嘛,這四條放下了、都沒有的人,他才走到佛的門口,都還沒有摸到喔!還在門外啊!所以說那個門檻是很高的,換言之那就要努力的人才能到達嘛。
那世間一直強調善,所以我最近常常比喻,也不是比喻,是讓大家回想,這件事年紀比較大的人比較能體會:以前台灣的社會很少聽說有慈善單位、慈善團體,可是你去回想一下,那個時候的人心宅厚。那你看現在的慈善團體三步一小家、五步一大家,人心澆薄,對法嘛!有一惡必有一善,那有一善就有一個惡在那邊對待,所以佛家不講善惡法。因此才叫你善惡皆莫思量,「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不是在那邊善惡的呐!
當時惠明想要搶六祖惠能的衣缽,怎麼拿也拿不起來,才跟六祖頂禮說:「我不是為衣缽,而是為法而來 。」(師父笑)那六祖就回答說:「善惡皆莫思量,在這個時候哪一個是惠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便當下開悟!因為我們人都落在二法嘛!「善惡」、「是非」、「你我」、「對錯」,是不是?都是這些東西,這些根本不存在啊!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以,我拿一個你提到過的例子好了,陳○○為社會做了一個最大的錯誤示範,哪有遇到事情的時候都說是別人孩子不對的?這樣你要怎麼教育人家?他是我還在音樂界工作的時候聽說過,演藝界的某一個層級的心靈導師啊!你是心靈導師,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都是煩惱牽掛,還說要來賺錢來打官司,「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啊!你有沒有做到?是是非非以不辯解為解脫,這樣就超越了啊!還停留在這些世間的是非上面!世間事、世間人不過如此嘛,何須計較?回過頭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外面的社會沒辦法改變,回過頭來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就好了嘛,哪有一大堆藉口的?我也沒看過這些新聞啊!哪有那個時間?是透過虛空法界連線的嘛(眾人笑)。
所以說再笨也不要看那麼多新聞,聽說現在不知道是國中還是小學,說考試的時候要有百分之五的題目要考新聞題,你看這問題大不大?新聞裡面百分之九十、乃至現在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負面的,你為了要考那百分之五考題強迫他要來接受這些負面的,所以現在教育會好才奇怪勒!所以不好是正常的,我們要用寬心去看待這個正常,透過這個正常自己提昇到正確,所以我們還是要有定見,不能隨波逐流,尤其是還站講台跟人家講課的這些!
所以我才常講:「地獄盡關關講師」,站在台上講課的這些叫講師,地獄盡關都關這些人。為什麼?地獄門前僧道多,如果我講錯、做了錯誤的示範嘛,那我不被關去地獄,誰去?你們只不過是被影響、被誤導的,所以你們罪沒有我深嘛!誤導人的深還是被誤導的深?(師父笑),所以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呐!更何況是古師大德,講得更嚴重,那叫「錯下一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呐!百丈禪師當年在道場說法,有一位老人參加了法會(當年的法會不是現在〔叩叩鏘〕(台語:指做法事敲法器的聲音)的那種,「法」叫做教育嘛,就是現在的講座那時候叫做法會。)這位老人在法會結束後,就私底下找百丈禪師說:「請教百丈禪師,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答:「喔!這是大問,我今天不回答你,明天你在法會上再問一次,也利益一些眾生,因為有些眾生不會想到這個問題,我當各位的面為你解答。」結果隔天這位老人又在法會上眾人面前請教,百丈禪師答道:「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後來退席之後,這位老先生跑來跟禪師說:「感恩,我終於知道了!當年我是這間佛寺的住持,有信眾問我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我答道:『不落因果!』,說錯一個字,便做了五百輩子的狐狸精」。後來他感恩完了之後就回後山山洞,百丈禪師有神通,去了後山一看,果然看到一隻死掉的狐狸,就請一些常住眾用法師的禮儀將這隻狐狸安葬。一字之差呐!「昧」答成「落」呐!很恐怖啊!所以說李叔叔要害我,才叫我來這裡說。(眾人笑)
諸位看現在容易往下墮的是哪些人?就是電視打開看到的那些啊!那些包括了什麼?有娛樂界的也有政治界的(師父笑),講話不負責任的這些啦!我們說嘛:「守口攝意身莫犯,行者以此得度世」,守口、攝意──攝受回來,身莫犯──不要犯。這個比較高一點,我降下來說好了!就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只是佛法的最低標呐!換言之就是你往上提升的最低標呐!如果沒有這些你通通沒望!通通需要往下扎根,所以我們才說這個社會很恐怖,也是這樣我們才說法沒有末法不末法的差別,是眾生的根器有利鈍之差。來到這個時代眾生根器低,所以叫做末法時期,而不是說,啊!好悲哀喔,「法」快沒了!而是現在的眾生不能接受法。法本來就存在啊!通十方三世啊!那一處沒有法?「善學者,山河大地即是清淨法身無盡慈悲為我演說」,對不對?不善學的人,就算是一個開悟的聖者在他面前為他說法,他也是傻傻的聽不懂,所以差別在這邊啊!
因此才說我們要做一個善學者,「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孔子即不教呐!說這種學生太傻了,沒資格做我的學生(師父笑)。可是佛是就算你舉一隅不以一隅反,他也照樣教你,所以說佛多有耐心,也才說有世間聖人與出世間聖人的差別,世間聖人並不難,在這個時代你只要做到《弟子規》即可(師父笑)。那天我跟奇霖他哥哥碰面,他是一位電腦工程師,有一個小寶寶剛出生不久,要面臨到教育的問題,我就跟他提到《弟子規》很重要,他就說這個聽都沒聽過,問說這個不是教小朋友的嗎?所以這要解釋一下,「弟子」是指一個學習者的共稱,這個學習者叫做弟子嘛!諸位應該有聽說過七、八十歲的老翁自稱是「佛弟子」的吧?那他是小朋友嗎?不是啊!他在學佛所以叫做佛弟子。那「規」是不是規範?對做不到的人來說它叫規範,對做到的人來說,那是本來就這樣啊!(師父笑),所以那叫「標準」啊!(對某些人來說)是因為有一種標準做不到,所以叫它做規範啊!什麼的標準?就是聖賢的標準,所以說「弟子規」是什麼?所有學習聖賢的人要依循的標準,所以那不是小孩大人的問題。
然後我就跟他說,你讓你小孩子從小接觸這個,十年後他變成這個地球的第一等人才,以現在的人口大約值來算,六十五億我們算六十億就好了,他就可以晉升在前面的萬分之一裡面。他就問說:「真的嗎?這麼稀有嗎?」我說這個是方便講啦!一萬個裡面找不到一個啦!我們從比例來看好了,各位周邊的朋友有沒有大約一百個?有嘛,那你去觀察這一百個人有幾個做到?我相信以你們的經歷來看應該是沒有半個人做到(師父笑)。所以說一萬個裡有一個算是比例很高的呐!你說是不是世間第一等人才!
那他就問說:「那學這個會不會長大以後變得很古板、不活潑?」我就反問他說:「你看我會不會很古板?」(眾人笑),他就說:「不會!不會!」所以,還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嘛!「一切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我們都用我們自己的經驗法則去認定,認為應該是怎麼樣,可是它是錯誤的,因為我們都沒去做做看啊!那他又說:「那讀這個會不會沒飯吃啊?現在不是都……」你看喔!全世界一萬個才有一個喔!現在我們再把他拓寬,我們說一千萬個裡面才有一個,你看!一千萬個裡面才有這一個!這其他千萬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會有生老病死這些苦惱嘛,我們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問題,那個時候他們要找誰?找誰醫治?就找你女兒啊!這樣的話,你說你女兒會窮死嗎?不要說一千萬,一千個你就倒了呐!不要說一千個,一百個人每天找你問問題看你受不受得了?(師父笑)
這是價值觀的問題啦!所以到最後還是要往聖賢教育走〔卡穩斂〕(台語:比喻比較保險的意思。)這還只是世間法而已喔!還沒有超越輪迴喔!就已經很殊勝了,所以我們當然要取法乎上嘛,但可能「僅得其中」!更何況「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人生的依止拉高一點。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靜、安、慮、得」嘛,「得」這個字等同於「德」,如果我們要有那個結果的話,就一定要有第一個字──「定」嘛。那「依止」比較抽象,用現在的言詞來講的話叫做「人生的志向」,你要有你的方向、目標,你人生的定位,你才會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不被當中的波折所干擾。如果你能夠不被干擾,就能一步一步邁出成功的步伐,所以說方向是重要的,方向、定位是首要的,而不是直接邁開大步向前走,如果方向不正確的話,大步邁開向前走只會加速你的滅亡而已。
生命的存在就是三個學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當年世間聖人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他並沒有否定鬼神,只是不了解那一塊領域,所以他選擇遠離而不跟祂效法。這是一個保險、保守的路徑,可是他不是叫我們否定鬼神。換言之,鬼神在西方的用詞叫做「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體」,我們共同存在這個宇宙間,自然就跟祂們緊密相關。如果我們取法乎中的話,這塊領域我們就永遠沒辦法去了解,換言之我們的人生就永遠會有一大塊領域出現的疑難雜症,通通沒辦法解決,好比說精神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通通都不能解決,這個原因就在這邊!因為很多心理跟精神層面的疾病來自靈性的障礙、靈性的干擾,這個現代人還不知道。
好比在去年底的時候,哈佛大學一位人類學跟精神疾病領域的權威學者,第一次來台灣開會,全球每年都有這個APEC的國際會議在運作,他去年底來台灣開會的時候就表明:「他們西方的經驗至今為止是錯誤的,換言之所有他們發明的藥,通通沒有用」,白老鼠就是這些病人。他也坦承多數精神分裂疾病的患者,都是進到他們醫院之後惡化、更嚴重。這個跟我們的「理」不謀而合啊!而且現在的科學家、醫學家也慢慢去證明了啊!證明古老祖宗的智慧是正確的啊!好比說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就證明了一句話叫做「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三千多年前就講完了,他們現在才去做實驗,才發現是真的呐!水真的有感知的能力呐!就像是一般我們講的「見聞覺知」。
那水有見聞覺知,我們人有沒有?玻璃有沒有?通通都有啊!這叫做「情」與「無情」,「情」就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指我們人、狗、貓、動物這些,也不是只有這些動物而已,不同維次空間的也是嘛;「無情」就是一般你們所講的植物、礦物這些東西,這些都具足圓滿的見聞覺知啊!換言之你怎麼對待它,它就怎麼回應你。所以如果你要這個水好喝的話,你就用好心對待它嘛,好心對待的話它的結晶變好,色、聲、香、味、觸通通改變了,它的香跟味也改變了,這樣它就會變得比較甘甜啊!(師父指著桌上的一杯茶說)這杯等一下拿去品嚐一下,看有沒有比較甘甜(師父笑),不要等一下嚐一嚐後說:「喔,師父這杯比較苦喔!剛才說法的時候一定在胡思亂想」(眾人笑)。現在科學家只研究到第一個字,叫做「色」而已,色指的是現象、形象,一般我們說看得到的這個叫做「色」。「香」沒有研究到,「味」沒有研究到。所以,剛剛有沒有發現我們唱完歌馬上喝幾口?(師父笑),淨化了啊!淨化了之後它結晶變好了啊!所以我們趁那個時候趕快喝,難保我們下一個念頭變邪惡,這樣它又變質了對不對!
所以我們在治療這些特殊疾病的時候,就是用這些理論。當然理論要有方法去落實,不是只有理論你照著做就可以辦到,還要有正確的「方法」。所有一切的經典,不特指佛家,包含了基督教、回教等等的,都有他們的經典嘛!「不變的道理」是經,經裡面的理論通通正確,可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去接觸卻通通得不到受用?原因就是方法錯誤,因為現在人「雜」,什麼都要。其實方法就是「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不論你是挑選哪一本經,都可以觸類旁通,台語叫做「一理通,萬理徹」嘛,一通一切通!換言之,如果世出世間你有一樣不懂的,表示你所學的統統不了解,「諸佛妙理,即是如是」啊!「佛」是覺悟嘛,換言之,你一覺悟一切覺悟啊!所以我們至今只聽說過「學者」去跟「覺者」請教問題,沒有聽說過「覺者」去參訪「學者」的啊。因為沒問題的那個才叫「覺者」啊!(師父笑)學者是懂得很多、知道得很多,但是他不見得做得到,但是覺者做得到。
所以我們剛剛不是在講?剛剛你不是只跟他講道理吶!說我們要心平靜,才有力量啦!人家就會說:「你實際拿一個例子來啊!」,所以現在就換你們在考我了呐!「師父你這麼會講,那我遇到問題了,你不幫我處理一下?」(師父笑),所以我們當下要趕快幫你處理,處理之後你是不是也覺得好舒服?所以,當下即是啊!你說我們有沒有定法?跟你們報告一下,很抱歉啦!沒有。為什麼?因為今天來的個案我們先前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當下啊!當下是什麼問題你就要處理吶!所以說「一通一切通,萬境自如如」嘛,你要用如如之心去面對一切萬化嘛,去面對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你只要一通,你就通達無礙,沒有障礙!所以也都不用回家做筆記啊。(原本在書寫筆記的部分學員馬上停筆抬頭)。我是說「回家」,不是說「現在」(眾人大笑)!我們是比喻說,假設你們要問我問題,前一個星期跟我預約,然後把問題告訴我,然後我回家準備一個星期,趕快去圖書館查一查(眾人笑),才知道怎麼跟他解答。好像圖書館也沒有靈性問題的相關書籍,那這樣我就倒了。所以說「當下」,那個叫做「即席」。
因此才常跟你們講說「清淨」的重要,什麼是「清淨」?一念即無,即是清淨,我們有一個念頭就是不清淨了吶!所以換言之,「般若」是無知的,無知才能無所不知,你要無所不為的話,你一定得無為。所以「道」是什麼?「學」是什麼?要搞清楚,「為學」是日益,這個叫學者,知道的越來越多,但是不知道怎麼用,如果知道的很多但是不知道怎麼用,那就是一種負擔,會造成某一種障礙,某一種障礙它障礙住我,讓我不知道怎麼運用它,所以我們叫這個做「所知障」。所知障不是說「所知」有障礙,所知本身沒有障礙,是有一種障礙,它障礙住我的所知。那「為道」是日損,道法自然嘛,自然生命真常之理它是無為的!所以才說「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嘛。你要無為才能夠無所不為,所以那個時候遇到問題你已經不用去查資料了啊!當下出念即是解決方案,這個叫「智慧」。
所以說常識跟知識有助於我們發現、了解問題,可以它卻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還需要智慧。智慧的起源「根本智」,就是「無知」,因此我們常常說我們的好處就是沒有思想啦。大家乍聽之下會覺得奇怪,沒有思想不就是白痴了嗎?所以說天才與白痴一線之隔嘛,是不是?(師父笑)是世間人不知道,白痴起用卻是天才的作用,那我還寧可是白痴,這是開玩笑、方便講啦。「識人多處是非即多」,「知事多時煩惱亦多」,你要知道那麼多幹嘛呢?煩惱多就憂慮牽掛嘛,憂慮牽掛多就動搖我們的靈明覺知,我們的靈明覺知被覆蓋了,我們就看不清真相,看不清真相我們哪來的方法去解決?所以有一個理路,就是回歸回來,把不該有的通通丟掉,不關我的事通通不要知道。
所以我沒有在看新聞的。比如說你剛剛提到陳○○,我們還要馬上知道,其實你們都有這個能力嘛,這是不是神通?這是你們的本能(師父笑),與生俱來諸位都有的本能,只是可能有些灰塵……。不好意思我拿你這件事做個比喻啦(師父對某學員說),你看了這條新聞但是你不知道背後的理路,我沒有看卻知道,差在這裡而已啦!這個就違背現在人知道的所謂的「邏輯」,所以佛家不講邏輯,他講「即席」,邏輯是比量、推測,有其可能性但沒有其必然性;佛家是現量,啪!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精精準準就是這樣!不然你說祂剛剛有沒有來?沒有來我們怎麼會跟祂聊天,講那個你們聽不懂的話?(李叔叔笑)剛好李叔叔李媽媽觀察了一下,看到旁邊人的反應,推測、認為祂有來……。所以我們是要面對不同維次空間的語言都可以翻譯,請問你如果要一樣一樣的學,要學到什麼時候?你還要坐太空梭坐到月球,去看看月光菩薩有沒有在那邊示現,再轉轉轉,到火星看看宙斯有沒有在那邊,再去跟祂學,這樣來不及啦!
所以說回歸「真如體性」,心通即是嘛!我們的六俱神通是我們的本能,「三明、四智、五眼、六通」通通是我們的本能,不假他求,只要我們恢復我們的德性、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換言之我們的德性要不要恢復?也不用!因為我們的德性是被障礙住,想恢復還有一個過程嘛,其實障礙住就是你把障礙物剔除掉就是了。換言之,人的本俱本能就是純淨純善,我們不用去外面鼓勵「善」,我們只要把不對的去除掉就是「善」了啊,所以「十善業道」是不是叫你去外面找個十善來修一修?不是啊!是教你去除十個污染而已啊!身不造「殺、盜、邪行」;口不造「兩舌、惡口、綺語、妄語」;意不造「貪、瞋、癡」,離開這十樣污染,你就是純淨純善了啊!那時候你的境界就是什麼?就是「天」了,十善上品加上四無量心啊,就是天道了,那個時候你就是在天神那邊讀書,而不是在人間這邊受苦了。
所以我常常講要精進努力,下輩子不要再留級了!(師父笑)下輩子再當人就是留級!你今年讀高二,明年又讀高二,這樣不是留級?你這輩子做人,下輩子又做人,這樣不就是留級?(師父笑)。所以當我們聽到人家講:「喔,我下輩子要再跟你結為連理」,我們就……「ㄏㄡˋ!我下輩子還要留級啊!」(眾人大笑),這個不就是我們約定一起留級的意思?(眾人笑)所以就算要結為連理也去天道嘛!不要再回到人道了。對啊!要一起努力上進,這樣才對!
最好是去當教授,十法界的總教授──天人師!所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丈夫、佛。」調御大丈夫、正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叫做佛啊!那個時候我們一般就形容作什麼?學無止盡啊!止盡即無學啊。「止盡無學」我們把它當作一個目標,我們現在要學無止盡。但問耕耘、不問收穫,收穫本來就存在了啊!那我們一般就是花心思在想收穫什麼時候會有啊?所以就忘記耕耘了,所以收穫永遠遙遙無期的原因就是在這邊。
所以說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笑遍天下一切事,知足啊!所以說「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所以說我們要不貧賤,不是只有在金錢、物資上來講,而是我們整個生命的不匱乏。所以「乞」是可以的,階段性有所求;只是我們要當「乞士」而不是「乞丐」,「士」是有涵養之輩,有涵養、有學問的人叫「士」嘛,在古時候「乞」的意思就是叫我們不要擁有,擁有就有痛苦,但不是叫我們不能享有,你可以去「受用」可是不要去執著,執著要去擁有。一旦執著那個擁有,你所有的受用都變成你痛苦的來源;一旦你不執著了,你的受用就是「增上」,幫助你提升的介質,所以是一體兩面。
佛家常用蓮花來做表法,蓮花的根在污泥嘛,污泥代表了你們所講的「六道輪迴」, 是非對立的世界叫做污濁的世界。這個根在污泥當中吸取養分,就叫做「滾滾紅塵,歷事鍊心」,你不能排斥它,可是你不能停留在那邊,你要不間斷的把它轉化,轉化成有用的養分,提升。所以它的莖從土當中長出來在水當中,水當中指的是所謂的六道以上跟一真法界以下的「四聖法界」,就是你們講的「聲聞、緣覺、菩薩、藏通佛」,這個佛不圓滿,在華嚴來講是七、八、九、十信位菩薩而已,還沒入圓教初住。換言之,祂還不堪做諸佛如來,祂還在十法界裡面。可是祂清淨啊!不受六道輪迴的污染,所以長在水裡面。你有發現蓮花的花開在哪裡嗎?既不在污泥、也不在水中,換言之,你得把染污跟清淨都放下,你才超越,契入真空妙有的不二境地,叫「花開見佛悟無生」,那個境地才叫做「法身大士」,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十地中八地是密法的當機者,八、九、十上去叫做等覺菩薩,等覺再上去叫做妙覺,就是所謂的圓滿佛,所以修「密」一定要去瞭解自己的根器,密法的當機者是十地、九地、八地菩薩以上,圓教初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到七地以下是旁聽生,他有資格旁聽,那以下的通通沒有資格讀(修)!為什麼?因為會錯解、會誤解,得不到真實受用,會有負面的傷害。
你們學習成長的學分不能不知道,我們從下面講起好了,再慢慢提升。地獄的總學分──瞋恨;餓鬼的學分──貪欲。所以一個人如果具足瞋恨,那他未來就不會只是留級,他會被退學(師笑),未來沒做人,跑去三惡道了這叫做退學嘛!退到最底層叫做地獄。餓鬼的學分是貪,現在的人說「往生」,其實都不是往生,走了之後都去做鬼的原因在這邊,因為現在的人「貪」,「貪」是鬼道的主要學分。再上來叫做畜牲,畜牲就是「愚癡」,無法明辨是非邪正就叫做「愚癡」,一般我們說的「不明理」,這些的業因會導向畜牲,這三樣是我們眾生不喜歡去的學校。
你們現在叫「人」,人是善道的最底層,善道上面還有天道,天有三層──叫做欲界、色界跟無色界,人不能算天,可是人也不簡單了,做人的學分要有「五戒十善」的中品,五戒十善這個學科考到八十分的水準,你們現在才做人,所以說你們上輩子都非常努力,其實我這樣說有點瑕疵啦!如果說在座的上輩子是在三惡道,那你們真的是很努力啦!(師父笑)如果說在座的有人是天仙下凡的那種,那就是被退學的啦!很不努力!然後掉下來做人這樣,那可能還有感染一些天仙的習氣,所以說比較優雅啦(眾人笑)。
人道再上去叫天道,天道欲界天的第一、二層只要善即可,再上去就要有「定功」,一般你們講的禪定。我們先講沒有定功的「欲界天」,欲界天有六層: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有這六個年級。那四王天、忉利天是十善做到上品,然後四無量心這樣就可以了,不需要定功。忉利天的校長就是玉皇上帝,這是在欲界的第二層天。再上去就要有小小的定功,可是這個定功不需要很深,所以叫做「未到定」,隨著他的定功級數提高,他的年級越高。換言之,欲界天的層級都還有欲,還有貪慾,只是比較淡薄一點。
再上去就要有四禪的功夫了,有這樣的功夫就可以升到「色界天」,色界天已經沒有「欲」了,祂有定功。再上去就叫做「無色界天」,有四層,是所謂的四禪八定其中的四空定,這在所謂的無色界天,連色相都沒有了。所以老子有一句話這樣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這翻譯成白話的意思就是說:「我有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實在是很困擾我,因為我有這個色身,這個色身障礙著我,讓我不能自由自在。」所以有可能他到無色界天去了。為什麼說他在無色界天?因為他嚮往那個沒有身體、純靈、自由自在的生命。
所以無色界天也就是一般精準的講法叫做「靈界」,底下的通通都不叫靈界,不是我們看不到的都叫做「靈界」呐!是到那個地方,就是純靈、純粹能量的狀態!科學家講「能量」,那東方講「靈、靈魂」,那指的是同一件事情。那鬼道是不是靈界?嚴格來講鬼道不是靈界,鬼道還有形象啊!只是他那個形象沒有因緣的話我們看不到啊!就好像有些鬼他也看不到人啊!那些鬼也在那邊討論啊!可能也在那邊看那些「人」話連篇的節目啊!(眾人笑)我們這邊在看鬼話連篇嘛!他們(指鬼)也在那邊討論說:「到底有沒有人啊?」也是在那邊猜啊、討論啊!到底有沒有人的存在呀?就跟我們現在的社會一樣,大家討論的是「真的有鬼嗎?」一樣的意思(師父笑)。
到這個層級,通通都叫做「六道輪迴」,包括你們常常聽到的「四禪八定」,通通都在六道輪迴的世界裡,一點都不高,所以要到第九次第定、超越了!證得阿羅漢果,這才在「四聖法界」。這時候要修的學分是什麼?四諦──苦、集、滅、道,這樣可能不好瞭解,我們這樣說好了,把這些換成幾個字,就是要「放下執著」!一個人完全沒有執著的態度、心,他就超越六道輪迴了,第一個階段叫阿羅漢;再上去叫做辟支佛,辟支佛就是十二因緣成就,再上去叫做「菩薩」,菩薩的學分是什麼?是「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跟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需要修這六個學分。這六個可能又太抽象對不對?所以換成幾個字,連「分別心」也沒有了,換言之阿羅漢是執著心沒有了,但是他還有分別、妄想,菩薩是執著跟分別心通通沒有了,祂還剩妄想而已,這叫「菩薩」。
再上去叫「佛」,佛是連妄想都沒有了,那連妄想都沒有了、超越了、契入了叫什麼?叫「法身大士」,是圓教初住,那圓教初住以上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和等覺,這四十一個年級、等級,他們還有無明的習氣還沒有放下、還沒有消除,所以他們還不是圓滿佛,是這樣的差別。可是他們的能力等同於圓滿佛了,他們只剩下習氣,那這個習氣不礙事,我們用酒瓶來做比喻好了,兩瓶酒瓶裡面的酒都倒光了,那其中一瓶倒光已經一段時間,所以它裡面的酒味都沒有了;那另一個才倒沒多久,所以它還有酒味,它們兩個的能力都一樣,都可以用來裝其他的飲料,不礙事嘛!不因為有酒味就不能裝了嘛!不礙事,所以說能力都一樣,只是說尚有習氣未斷盡。所以我們要瞭解到我們整個宇宙的年級、生命啊!那不然我們要怎麼成長?如果連我們的目標都不知道在哪了,我們要怎麼成長?連要考什麼、要讀些什麼都不知道了,這樣要怎麼成長?
所以這樣你就知道啦!坊間,自古以來(不是這個末法時期而已),「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才兩根而已,原因就在這邊。為什麼?因為眾生「有心」,那講難聽一點叫做「無腦」──分辨不清楚。這樣講比較不好意思,我們換個名詞好了──眾生盲修瞎練!「有心」是從哪個方向來表達?是說他很努力、很想成長,你不能否定他,可是他方向、目標都搞不清楚所以說叫做「無腦」。換言之他很想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但是他理論、方法、方向通通搞錯所以才說盲修瞎練,古時候是這樣啊!現在又更悲哀了!在盲修瞎練前面還有一道過程,叫做「己盲導眾盲」啊!先不說我們會盲修瞎練,連教我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了,就不用談說我們自己盲修瞎練,因為都教錯我了啊!被教錯,我們怎麼成長?所以這用台語來說雖然比較難聽,但是就比較有力道啦!俗又有力!叫做「瞎子牽近視的過河,全部拖拖下去了啦!」(師父笑,眾人笑),本來我只是近視而已,慢慢走也不會有事,結果一個瞎子來帶路,就把我拖下去了!這個社會是這樣啊!
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才感慨的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所以到了這個末法時期我們應該怎麼辦?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你要依靠什麼?一個修行者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戒」其實就是性德的流露,那是因為我們都迷失了,要去以那個性德流露的來當標準,才覺得是一種規範、很痛苦!可是當我們做到了,我們就又是那個美好的生命體了。換言之,道德仁義禮,就是因為「仁」沒了,才要講「義」啊!「義」沒了,才要講「禮」啊!這樣一層一層下來。所以說如果人人都有「仁」,就不用去教什麼仁義、禮節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中土示現、表演,表演什麼?教什麼?教「清淨、慈悲」。「釋迦」是「能仁」之意,換言之「仁愛」就叫釋迦;「牟尼」是寂靜,寂靜比清淨更上一著;「佛」是覺悟的意思,所以「能仁寂靜的覺悟者」就叫做釋迦牟尼佛。祂為什麼來到娑婆世界用「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因為祂教這一科嘛!娑婆世界我們瞭解一下,娑婆世界有多大?它有十億個銀河系這麼大,我們是在銀河系裡的其中一個太陽系之中的一個地球而已。一個娑婆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叫做基本教室啦,就已經有十億個銀河系這麼大。娑婆世界的另一個意思叫做「堪忍」的世界,很多痛苦啦,但還可以忍受,所以叫「堪忍」!可是就是痛苦,為什麼?因為這裡的眾生有兩個特色,一個是不慈悲,另一個是不清淨,所以釋迦牟尼佛來教這一科。
那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對不對?剛剛彌勒佛幫各位介紹的,叫「阿彌陀佛」,阿彌陀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智、無量壽」,這裡面沒有清淨這樣東西,換言之,那你一定得具備「清淨」才考得進去,才可以考進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個教室、這個學校 。所以不清淨的人絕對無法往生極樂世界,不慈悲的也沒辦法,因為不慈悲一定就不清淨,這兩個是「互相」的名詞。去到那邊大家都已經「清淨」,阿彌陀佛還教清淨幹什麼?你數學都唸到大學畢業了,還教你九九乘法幹嘛?所以諸佛名號皆是巧名安立,功德不可思議的原因在這邊,因為我們看到那個名號我們就知道它的意思,就知道我們要學什麼,而不只是一昧的往外去求而已。
所以彌勒佛才告訴你要「知足常樂」,兜率內院「知足」,兜率的外院是什麼?是一個很快樂的世界,但是大家都還是不知足,都還是長養貪欲,所以有內外院之差。很多人都想去兜率的內院,都要經過這個外院,在這個外院就都倒了,就被誘惑了(師笑),還沒有到內院就已經倒了,那就還是在這個輪迴的世界裡。所以這是整個生命過程的學分。濃縮成三個學分:一個叫「人跟人的關係」;一個叫「人跟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一個叫「人跟天地鬼神的關係」,也就是人跟不同維次空間的關係。你的年級越高、你突破的空間維次越廣,你的人生就越自在、越灑脫。哪像我們現在是一個地球都跑不遍,對不對?不要說一個地球,就一個台灣都跑不遍,束縛很多,處處走不通。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邊,祂放下了、祂突破了。所以說佛法裡面有高度的科學、有高度的哲學,它把人類的起源、宇宙的形成,通通都講完了,只是現在的人還不知道(師父笑)。
因為這些記載的文字是古早的文字,我們現在的人看不懂,所以才會需要人來翻譯,翻譯之後又很多人不相信。換言之,要突破維次空間,只要清淨即可,寂靜、禪定就可以突破。科學家發現有不同維次空間,但是他突破不了,原因就在他不清淨,所以叫做學者,因為他有所知障去障礙住他,他沒辦法辦到。我們有辦法辦到,但是教了他方法,他不去做,這樣還是沒辦法辦到(師父笑)。就像你倒茶給我,如果我不喝的話,照樣口渴,是這個意思。
既然是禪定突破(空間維次),那禪定是為了克服什麼?念頭!所以說宇宙是哪裡產生的?念頭產生的。因此《金剛經》才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要改變一切法,你就轉念即得,整個宇宙是我們的自現境創造出來的嘛!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我要改變我創造出來的宇宙,我還得要先改變我自己,那改變了、就解決了啊!所以說佛法哪有難?比喝茶還簡單,喝茶還會嗆到,沒聽過學佛被嗆到的啦!(師父笑)
就不要把它想得這麼難啦!「一切法從心想生」啊!那你如果想難,那你不難誰難啊,是不是這樣?你如果想簡單,得道的人不是你還會是誰?所以佛跟眾生的差別在這邊啊!他沒有想法!所以他辦到了。可是我們眾生都是「我覺得怎樣怎樣……」、「如果照我的意思來看……」統統是這些啊(師笑)!所以「諸三乘人不能測佛之智者,患在度量,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越來越背離真理!何為三乘之人?聲聞、緣覺、菩提,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這三個層次已經不在六道輪迴了喔!都有高度智慧喔!還是不能瞭解佛的智慧,還是會想東想西,因為他們都還有妄想,所以會想東想西。如果你要跟佛一樣,你就不要想東想西,這樣就解決了!正所謂「天下本無事」,你就是要去想,你才會被那些困擾!所以庸人自擾之啦(師父笑)!是自己惹來的。生命只是這樣啦,隨緣過日、隨分過日,隨緣、隨分而已,並沒有要去創造什麼!
古時候的人比較謙虛啦,比如說孔子就說:「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也告訴大家說我沒有創作啊!我只是轉述古聖先賢的智慧而已啊!也許只是轉化一下而已,哪裡轉化了?用比較現代的用詞,把古時候的用詞轉化成現在的用詞,這樣而已,正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說:「我所述亦如古佛所說。」所以祖祖相傳。那跟你們說一句真話啦!誰是古佛?你們自己本來面目就是古佛,所以是稱性而說、稱性而為而已,不假思索、不假造作。呂純陽也告訴大家:「故有之心謂之真心,始義謂之真義,本有之情謂之真情。」所以說真心、真義、真情是我們本來的樣子。是我們還要去買朵玫瑰花來代表我對你無盡的愛,才落入在造作當中,要不然本來你就很愛他了對不對?(師父對某學員說,學員笑)哪還要什麼玫瑰花來代表我無盡的愛?然後過兩天就翻臉(學員笑),這樣怎麼算有(真愛)?所以說我們只是回復我們本來的樣子而已啊。
所以離性無別佛,要自性自度,離開你自己,就沒有外在的佛了(師父笑)。所以三皈依是皈依什麼?皈依佛、法、僧──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覺而不迷謂之佛,正而不邪謂之法,淨而不染謂之僧。皈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所以還是導歸自性,而不是往外尋求。所以離性無別佛啊!外在的阿彌陀佛誰創造的?你們創造的啊!因為你們有那個念啊。所以要怎麼樣你知道嗎?既然是我創造的,我就要想到:「其實我就是那個阿彌陀佛」,這樣你們知道嗎?所以中峰禪師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方便跟你們說啦,換言之,「自性毗盧遮那,唯心華藏」,所以導歸自性。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所以只要掌握住自性,一切世界的問題就統統搞定了。現在的科學家、學者就是不知道有這件事情,所以離性去覓法(找方法),這樣永遠找不到,這就是迷上加迷、盲上加盲,盲目啊。瞭解的人要馬上回溯回來(自己),不了解的人就繼續在那邊……(師父笑)。煩惱是誰造的?我自己造的啊!喜悅是誰造的?我自己造的啊!這樣的話再傻也要來造喜悅,怎麼會去造煩惱,對不對?(師父笑)
有時候佛典的用詞我們也盡量少去說啦,有的人會比較不習慣。其實佛典的用詞已經是很白話了,當年譯經的法師大德有一個共識,因為他們要流傳三世十方嘛,所以他們翻譯的時候就會注意到當時以及後人能夠瞭解的程度,所以佛經不是文言文,它有一個名稱叫做變體文,變體文就是介於文言文跟白話文中間的這個文法叫做變體,它是一個新創造出來的。換言之,純粹的文言文,眾生的根器不夠,不能瞭解的話就沒有用。如果是純粹的白話文,又會把它的義說死了!一經無量義、一字無量義,如果完全用白話文去形容它,那就又死在一法裡面了,這樣就不活,就失去了這個「一即一切」的理路了。所以他們無盡慈悲,創造了變體文來保留這個原義。
換言之,現在的人如果想要開啓佛經的智慧,除了遇到明師以外,就是要深具文言文的基礎,因為文言文是那把鑰匙。你有保險箱啊,你有好幾十億放在裡面但是你沒有那把鑰匙,那又有什麼用?(師父笑)那把鑰匙就是文言文的基礎啊!所以誰說文言文是古老〔老叩叩〕(台語:比喻古老過時的意思)的東西?你們的小孩如果從現在開始學文言文,在未來他就是那個最不容易餓死的人,因為全球的風氣在轉啊!傾向漢學啊!說到漢學,一樣就搞定了,就是文言文啊!所以我們是相見文言文恨晚你們知道嗎?我小時候國文常常不及格,差點還被當掉!現在你說沒讀過文言文怎麼辦?所以為什麼講這一段,就是告訴你們還有希望,還有一個路徑,是捷徑也是保險的路徑──叫做「清淨」。清淨心起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不知道的也知道了啊!要不然剛才說的那些現象哪有記載?連沒記載的都知道了,更何況有記載的?所以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真的是回歸自性即起用,不可思議。
古時候,釋迦牟尼佛示現,用十二年的時間來深入當年九十六個外道,用現在的用詞叫做九十六種學術、學說。祂用十二年統統學完了,沒有祂不知道的,然後祂才去雪山悟道,把十二年所學完全放下,才開悟證果。換言之,祂跟你表演什麼?成佛與讀書不讀書無關、與學不學無關、與看不看經無關、與男女老幼無關、與個人家庭背景通通無關,與什麼有關?與兩個字有關,叫做「放下」,放下即得!這叫做「為道日損」,損就是放下,祂跟你示現這個啊!可能大家又會說:「祂有十二年那個經驗啊!這樣說不公平。」好!那在唐朝的惠能大師無盡慈悲,再來做一次表演,這次祂以文盲的身分作表演,文盲你不能要求祂去學習,所以他那個時候被稱為獦獠嘛(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亦以泛指南方人,暗喻未受教育的鄉下人)。二十四歲開悟!祂示現文盲嘛,同樣也是告訴你,這與學不學無關啊!
為什麼一個示現「學」,一個示現「不學」?就是告訴你,既然無關,也叫你不要執著,你不能執著一個「不要學」!也不能執著一個「要學」!所以你遇到了就隨順它就對了啊!有的人是透過學,這樣很好!有的人不用學,那也很好!只是我們人通常不是這樣,聽到與學不學無關,就說:「那我幹嘛學?」(學員笑)常常都是落在這邊啊!所以我們都又有執著分別,就是這個執著分別讓我不能成就啊!所以,與學不學無關,那既然我遇到要學,我就認真學,如果哪一天這些書都被燒掉了,那我就不要學了啊!到那個時候你就開悟了(師父笑)。所以「放下」啦,放下即得。
現在人為什麼還要透過學?因為不理解、不明白。理解、明白有助於增長信心,有信心你才放得下。所以「解」、「行」要相應,「解」要解得深、解得細,「行」要行得簡單、乾脆,現在人剛好對調,不去深入了解,不去瞭解細緻一點,可是做的事情複雜到不行,這樣就永遠不能成就!這樣的習氣還會帶到下輩子,所以生生世世不能成就的原因就在這邊。擺明了說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可是我們就是不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師父笑),因此「觸類旁通」也都統統沒望。「法」就是這樣而已,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做起來其實也真的很簡單,只是有信心很難啦。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信具足了六個層面──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啊!信自己具足了美好的德能,我透過「學」才可以辦得到嘛。就好比有人說:「老師你教我畫畫嘛!」我教他畫畫,但是他又說:「老師我不相信我會畫畫,我永遠都不會畫畫的。」這樣你要教他嗎?這樣他也不用來學了。那應該要怎麼樣?我相信我能畫畫、雖然我現在畫不好,但是我透過你的教育,我相信我可以畫得好,那這個人一定會畫得很好嘛。這是「信自」。
再來是「信他」,信他不是隨便抓一個人就來相信啊!要能明辨啊!信古聖先賢最保險啊!信基督教的,就信上帝耶穌啊!但是要相信祂的教誨喔!而不是只相信祂來我就得救了,不是這樣喔!而是祂教我的我照做,這樣我就得救。那佛教徒呢?信諸佛菩薩的教誨啊!道教徒信老莊、信《道經》、《太上感應篇》等等,信這些教誨啊!對於一個回教徒來說,就信他們的《可蘭經》,天主教徒信他們的《玫瑰經》啊。相信它的理路,你去照著做,才能細緻去瞭解它背後的因果關係。
每一件生命存在的狀態都逃不出「理」、「事」,都有背後的原理原則,有事相,事相有作用,所以產生我們這個世界。所以科學家用另外三個名詞──叫做「物質、能量、信息」;每個物質裡面都有能量,倒過來是什麼?能量濃縮變成物質,稀薄的能量是磁場,那它會散發出信息,所以要了解宇宙的網絡就不是那麼難了嘛,因為它會散發出信息嘛,有那個信息我們就去把它抓住、去瞭解,瞭解後我們就用智慧去把它轉化、提升,這樣一來,沒有一事是不能解決的。
如果可以瞭解到這些層次,我們始而能契入所謂的「正信」呐!正信還不是「真信」呐!我用佛法來說好了,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很虔誠的佛教徒,到底你是虔誠那個迷信、還是虔誠那個怪力亂神(學員笑)?你要先把對象拉出來啊!所以有所謂的迷信的佛教啊、怪力亂神的佛教啊、時尚的佛教啊──就是那種「喔~大家都在聽,我不聽好像感覺有點俗,所以也來聽一下」(師父笑),時尚、跟流行的嘛!其實只有一種是真正的佛教──叫教育!教育的佛教。所以各位會不會到今天還不知道我們是怎麼樣的佛教?方便說啦,你們在坊間看到那種〔叩叩鏘〕(台語:指敲木魚及鐘的聲音)、做法會的那種叫做傳統的佛教,我們這個叫做「原始的佛教」。原始的佛教就是教育、傳統的佛教就是世世代代衍生出來很多這些祭祀科儀,當這些祭祀科儀裡面有教育的時候就是好事,如果這些祭祀科儀讓我們遺忘背後的教育意義時,就是不好的事情。所以是一體兩面,並不是這些祭祀科儀本身好或不好,而是我們人怎麼去看待它。有正知正念的祭祀科儀是好事;沒有正知正念的祭祀科儀是毀壞我們人生的介質,這個要去瞭解。
所以有所謂正信,迷信提升上來叫做正信,但迷信前面當然還有一個不信嘛,這是程度上來講,剛剛是以類別上講。依程度來講(排列)就是不信、迷信、正信,然後再上來講才叫真信。那不信就不用講,這個大家很好理解嘛,那迷信就是說你迷迷糊糊,未解之前就選擇相信或是不信,這些都叫做迷信,不是只有選擇相信是迷信呐!還沒有瞭解之前你選擇不信,這樣也是迷信,你迷信那個「不信」啊!再提升上來叫做正信,正信就是說「我搞清楚了」!於是我選擇這樣去相信了,這叫「正信」,有正知正念,那這個路就不會偏頗,你的人生就不會走錯。這裡還是不算數,要真信!真信就是「我做到了」!這個層級是佛家唯一的信!你不但相信的是正確的,你還要做到啊!有些人是沒做到啊!比如說我相信李媽媽這樣泡茶就可以泡出好喝的茶,但是我沒喝到,這樣就不算數啊!真信是我已經喝到了,那樣就算數了,這個叫做真信。
佛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本來連三乘都不說的,更何況是「人天乘」,加上去叫做五乘,對不對?那三惡道就更不用講,因為祂唯說一乘法嘛,一乘法就是──唯求作佛、不求餘物。你學佛是幹什麼?就是作佛而已啊!哪還有什麼六度,先作個菩薩,前面還來個阿羅漢、還來個作天人什麼的,統統沒有這些啊!唯是一乘、唯是一法嘛,無二亦無三。問題就來了,當年世尊說到這邊的時候,五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全部退席了(師父笑、學員笑),講那個聽不下去,我們都已經證得這麼高的果位,你還跟我們說只有那個才是,其他的都是方便。對啊!根器不同啊!所以,除佛方便說嘛,前面都是為了引導。
所以你如果聽到這邊你去試想一下,看佛的心量有多大、耐心有多大,所以既然我要學佛,我就學這一樣事情啊!心量大、耐心大,對不對?如果只是要學祂的樣子,就去○○娛樂台的化妝室叫他們幫我們畫一畫就好了對不對?(學員大笑),所以說要學祂的精神內涵,量大嘛。孔子是「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那祂不是,祂是今天跟你講了一百遍,問你懂不懂?如果你還是不懂?好,那明天再講,講了兩百次還是不懂?好,那再講,這樣日復一日的,這樣才是叫「佛」呐!那如果你的壽命到了,這輩子還是不懂!那下輩子祂還是會等你的,佛就是這樣啊!那下輩子!生生世世還是不懂?祂無量劫都等著你。「劫」是時間的計算單位,一劫是四次中劫,一中劫是二十次小劫,一小劫方便說就好,是地球四次的生成到爆炸。所以說無量劫我都還等著你,對不對?就好像那首歌,「我等著你回來~」(學員笑),就是這樣啊!
所以佛心量廣大,為什麼?「眾生無邊誓願度」,祂要履踐祂的諾言,所以說佛是最守信用的那個人,換言之當我們講到佛的時候,我們不要又去想到外在形象的那個佛,佛是什麼?覺悟者叫「佛」啊!覺悟者一定具備了這些仁義道德禮智、十善、人言謂之信……這些統統具足啊!哪像現在就算你跟人家簽合約,簽了十張也沒用,人要給你跑掉你還是拿他沒辦法,對不對?所以古時候說「人言謂之信」,意思就是說人講出來的話就是信用了呐!所以你看現在有多少人雖然在人道,但都算不上是人?是披著人皮的餓鬼道、披著人皮的地獄道、畜牲道嘛,你要去瞭解那些內涵是什麼?如果他的內涵是十善五戒有做到中品,他就是披著人皮的人,如果裡面很貪,貪欲一堆,那就是披著人皮的鬼啊!如果分辨不出是非邪正,就是披著人皮的什麼?畜牲啊!千萬不要去做接下來的這種,叫做披著人皮的地獄道(師父笑),每天在那邊嫉妒、怨恨啦!怨東怨西、恨天恨地這樣,這種就是披著人皮的地獄道。其實也有披著人皮的四聖法界、佛法界啊,所以說百界千如、重重無盡。所謂「百界千如」是什麼意思?剛剛講到十法界嘛,約略十個學校,那十個學校裡面每一個學校又具足了十個學校,裡面再每一個又具足十個、又具足十個這樣重重無盡。
所以說講到細微就是你們自己也具足了十法界啊!每天早上起來如果說前一天晚上有睡好,有菩薩來到夢境,起床的時候很清淨,那個時候你就是在做佛了嘛,「清淨不染、平等、看到世界都是好的。」剛剛我只講到菩薩的學分嘛對不對?現在透露了,佛的學分就叫做「平等」,一切平等、含靈蠢動皆平等、山河大地皆平等,統統平等,這個時候就是佛了,所以說那一念起來平等這樣(就是在做佛了)。啊一不小心在吃早餐的時候噎到,瞋恨心一起,馬上直墮地獄(學員笑),對啊!一天裡面就示現了吶!所以上至諸佛如來下至地獄眾生就是一個自體,所以要往生去哪裡!其實我們很少說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為要恆順眾生所以我們也來個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也沒關係啊!「大不了」往生極樂世界就好了嘛,這樣你們聽得出蹊蹺嗎?大不了嘛,是說極樂是最低標啊,所以才說「大不了往生極樂啊!」
極樂世界是做什麼的你們不能不知道,極樂世界很好,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可是去極樂世界為的是去那邊成佛的。換言之,去極樂世界的人還不見得明心見性,見性即佛。如果你在這邊明心見性了,那你就是佛了!還問說見性了去極樂或是要去哪裡?那個時候你就不用往生了嘛!你就在這邊教化了,你還往生去做什麼(師父笑)?去極樂就是要成就佛道,佛道成就了要倒駕慈航,去幹什麼?「眾生無邊誓願度」,去履踐諾言、去教化啊!你都已經直接做佛了、都跳級了,這個時候去極樂世界要做什麼?是你已經可去可不去了,因為我有能力來去自如了,那個時候如果你去極樂世界那是做什麼?去找好朋友下棋、喝咖啡啊!(師父笑)
所以十法界重重無盡,還是不離自體,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隨時的起心動念皆不離自體。我們眾生的毛病就是起心即妄、動念即乖,這是眾生的毛病啦!起心想的就已經是壞的,所以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那《地藏菩薩本願經》亦復如是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用太計較了嘛。「閻浮提」是什麼意思?這是梵文,中文解釋就叫做「地球」,地球眾生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既然都這樣了,我們還〔氣身魯命〕(台語:指氣到傷身體)要做什麼?既然是這樣我們就要用無盡的包容、度化,去成就彼此。
如果沒有這些功課,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道行到哪裡,對不對?就像是蘇東坡嘛,說體會到了八風吹不動的境界,結果被佛印(禪師)回一句「放屁」,就氣到他乘船過江要理論,說怎麼可以這樣沒修養!結果到了佛印的門口看到一副對聯,上聯寫著「八風吹不動」,下聯「一屁打過江」(師父笑)。對啊!其實八風吹不動還沒辦法看到佛的門呐!「稱、譏、苦、樂、利、衰、毀、譽」!就算這八點你做到了,還是沒看到佛門,所以八風吹不動不是很高等的功夫呐!因此我們一定要不斷地把我們的標準提升,不是要求那個外在,而是我們的內在,看我自己有沒有放下執著了,有!那這樣今天你提升了,提升成阿羅漢了。不知你有沒有發覺,如果一整天你都沒有執著,那一天都不覺得餓?這是真的啊!對啊!那我們試過啊,所以說我們做得到的,你們都能嘛對不對?(師父笑)。如果你們一天放下分別,你們可能一個禮拜都不覺得餓了(學員笑)。這樣可以省下很多錢,吃飯要錢呐!對不對?(師父笑)
看看諸位還有沒有什麼問題的?我今天要趕場啦!說趕場好奇怪(師父笑、李叔叔笑),我每個農曆月的十五、十六、初一跟初二在南部都有事情,所以等一下馬上要下南部。
學員:師父我想請問一下,你剛剛不是說……,那為什麼坊間這麼多香火鼎盛的大廟、小廟,它們那些祭祀科儀這麼多,他們還是以為說他們所做的這些事情,確實在佛、菩薩這邊……,可是說他求的東西是不是可以求得到?這樣,他不修心也不修行,這樣憑白……?
師父:對!所以六祖惠能講過這句話,叫做「此事福不能救」嘛,「此事」指的是什麼事?生死之事!了脫生死的這件事情福不能救。換言之你講到一個重點了啊!那是他們自認為啊!那個「自認為」要括號起來,這樣就合理了啊。為什麼香火這麼鼎盛?共業啊!那是生生世世無量的因緣,所以說香火鼎盛不代表開智慧!就像有一次我忘記跟誰去到車城那邊的一間土地公廟,很有名,跟著他們進去之後就看到很多人在一樓那邊靈動,那我們就爬爬爬到二、三樓,發現三樓的人最少,結果一樓那邊是擠到不行。生命好像有一個宿命是這樣子啊!越低層次的好像越多啊,那越高層次的好像金字塔的頂端一樣,越少啊。
那是不是說從現象就可以代表什麼?不是,是從「因緣」上,有的香火很鼎盛,各有因緣啊!在過去生當中彼此造了這個好緣啊,所以說他的善緣就多,可是,為什麼佛法不講善惡?就是因為不能解脫、自在,你只停留在這輩子積很多福報,然後下輩子享很多福,等沒遇到佛法、明師的時候,又迷失、折福了,這樣下輩子又受苦了,所以佛家講「三世冤」。你看這些大富豪,上輩子多數都是在佛門裡積福,沒有在佛門裡很少有機會可以累積到這麼多的福報,這些人來到這輩子可能因緣不夠,沒有遇到正法,而遇到這些剛剛說的迷信的、怪力亂神的、這些跟流行……等等的,這些總是比較多嘛,這時候他們以為在接觸佛法了。這種也還不錯了吶!為什麼?因為他們還可以繼續積福呐!起碼告訴他「積德行善」嘛,但是積德行善沒有明心見性嘛,這樣多數在未來還可以維持啊。可是更多數的這輩子沒有那個「緣」可以遇到,開始在揮霍嘛,並且想當然爾,認為自己本來就這麼有錢嘛,然後就往錯誤的知見走,就折福,折福折到一個底限,結果下輩子受苦到不行,墮三惡道。
享福同時沒在積福,這就是在造業嘛,你看這樣恐不恐怖?窮人家能積的福不見得多,換言之能造的業也不見得多!他沒有太多的錢財去揮霍(師父笑);有錢人家能造的福多,能造的業也多,所以說這是相對的。所以為什麼說這些不究竟?只是風水輪流轉而已啊,輪迴就是這樣,輪來輪去而已,只要沒有覺悟,那永遠都是輪來輪去。所以說這些他們不知道。他們沒有「依法」,所以說四依法第一條叫我們要「依法不依人」,而不是誰說了算,自己不能確定誰說的正確,我就努力一點回過頭來看啊!依法啊!看他有沒有講錯啊。所以說最好是你來把我指正呐!這是最好的呐!因為也讓我知道我有錯啊!(師父笑)
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也沒有在看經啊!我沒有在看書啊!這邊在座各位每一個都學識涵養很飽足。我應該可以保證啦,這裡面可能我看的書最少,因為我從小就討厭看書,我不是不喜歡,我是討厭看書。那是小時候啦!現在比較不會了,現在比較沒那麼執著了,所以看到人家在看書我們也多少跟著看一下這樣,為什麼你知道嗎?「看」與「不看」是二法嘛,能看、能不看是統統好嘛,對不對?所以,(智慧)真的是來自清淨啦,所看的書也不過是教你學習一件事情而已──清淨,那清淨不是呆子啊!什麼都不知道這樣,而是他有分辨的能力,可是他不去做分別想,了別而不分別,瞭解是瞭解什麼?比如說他知道這個水跟水果特質的不同,可是他不去做分別,說討厭這個喜歡那個這樣,這樣就是分別嘛!了別就是你都知道、都清楚,當兩個都來的時候,你統統都好。如果只有這個沒有那個,你也好;如果只有那個沒有這個,你還是好,統統都好。
所以時時是好時、事事是好事、物物是好物、人人是好人,因此在我們的世界裡是沒有壞人的啦!那你就會問,明明都在那邊爭論到底要不要廢除死刑了,你還在那邊說這世上沒有壞人(師父笑)。真的啦!因果通三世,不是短短的啦,其實對某些人來說,如果你把死刑廢除,他反而過得更痛苦,為什麼?因為他覺得生不如死嘛。是應該要想辦法教化他、讓他明白,而不是這個儀式的問題,但是這對世間人來說沒辦法啊!之所以說是世間人就是因為他落在對法嘛,「善惡」、「是非」、「對錯」,都落在這邊嘛。為什麼我說沒有壞人?應該這樣說啦,只有「明白與否」的人啦,沒有好壞,明白人自然去做那些明白的事,不明白的自然去做那個不明白的事,所以因果是自負的嘛。換言之,為什麼自己負責?因為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誰給我的,所以當然我要自己去承擔。從這個角度來講,「因果通三世」就很公平了啊!所以我們常常講,人世間一切萬物,沒有誰吃虧也沒有誰佔得了便宜,為什麼?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的不得。那時間要看得寬遠一點,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接近真相,接近而已,還不是真相,時間濃縮看,在一點而已,這樣一定是假象(師父笑)。
清淨的好處就是你突破時空,那時候就是一面清澄無波的湖面,照到的山河大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起一念漣漪,照到的山河大地已經開始破碎了,刮風下雨的湖面混濁了,根本照不到山河大地,所以你說山河大地到底長什麼樣?先把心調清淨,先把這個湖面平靜下來啊,這樣就照到了啊,這個是同時的。換言之,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的形形色色,我們常常說:「存在即是合理、即是有理」,只是合於道理而已,而不是真理(師父笑)!那講道理的一定會很多人啦,你知道為什麼?道理通俗易懂嘛!你跟這個人說;「壞事不能做、好事可以做」,這樣他聽得懂,你如果跟他說;「自性清淨……」,他可能會回說:「啊現在這是在講什麼…?」(學員笑)對不對?什麼超越輪迴、什麼進四聖法界等等的,我只要賺錢啊!所以你告訴他,你就行好事就會賺錢啦!多布施啊…,這叫道理啦,可是真理不是這樣!真理告訴你──做好事是為了斷你內在的慳貪,內在的惡習呐!叫你布施不是為了教你賺錢吶!是叫你斷內在的慳貪!叫你精進不是教你要創造什麼吶!是要你對治內在的懈怠呐!統統是對法啊。
其實這些還是「接近」真理而已吶!接近而已吶!可是講到這部分已經很多人都不想聽了,一聽到「要付出」就哼!(師父笑),要付出、要改個性,這些最難啊對不對?你叫他掏一個東西出來,跟他講說這可以換一個東西,這樣他要啊!所以教你「布施是因,福德是果」,這樣大家要啊!這道理通俗易懂。所以現在你們在學,如果你們想要有很多群眾,很簡單!你們就去講《弟子規》,隨便講都有一堆人、一堆眾跟著你,那不要來講我們這種,走到最後會沒半個人,只有一棵樹在背後陪伴著你(學員笑,師父笑),結果樹也很無奈,想說「我有天生的障礙,所以不能逃」(師父笑)。
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連塵埃都沒有喔!何來惹塵埃?「惹塵埃」還是方便講。可是我們眾生有那個階段性的歷程啦,所以還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啦!這樣做久了,你就回歸那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了。如果你還有那個「本來」,其實就還是有一物啊!所以連那個「本來」都沒有呐!叫做「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那你要問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啊?參去!研究不得!研究落在心意識,所以當今多少高度聰明的科學家、學者,統統不能解決人生問題,就差在這邊而已──心意識。他們用著研究的心態,叫做執著、分別、妄想去研究,所以生生世世不能解脫,一旦一把這三個東西放下,那他們所知道的你都知道,他們不知道的你也知道,那個時候就叫做「覺者」。
所以我鼓勵各位,做個覺者,不要做學者,因為覺者來到這個人世間,是為了要去幫助那個執著的學者;但是眾生遇到問題都去請教學者,結果學者遇到問題還是要請教覺者,所以你把它做到最頂層就好了。換言之,你自己做到那邊,你就不受後有了,你自己完全沒有問題。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看到人家有問題,我們也演一下,好像我們也有問題這樣嘛,這樣才能跟人家打成一片嘛,對不對?(師父笑),人家喝茶、我們也跟人家喝一點嘛,不要讓人家覺得我們是怪物!看你一個禮拜沒喝水了,這樣看久了人家就會害怕了!想說這是什麼?妖魔鬼怪喔~(學員笑)。
所以「和光同塵」嘛,在人世間把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同事」就是「和光同塵」那四個字。前面要有布施,「布施」是樂於奉獻、付出、服務、不求回饋。「愛語」就是關心人,說關心的話,不見得是好聽話,可是拿捏上要有智慧,一昧好聽的話叫做「阿諛奉承」,不見得是關心的話語。有時候關心的話可能有點重,可是如果是為了別人好……所以說「論心不論事」。「利行」是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眾生的,眾生從哪裡做起?從我周邊的人事物做起,而不是說山外山那群什麼人需要我來幫助。所以「愛屋及屋」、「推己及人」嘛,「近悅則遠來」嘛,可是諸位有沒有發現我們現在的人都是「近怨遠離」,身邊的都一直怨我們,遠的都一直不來找(師父笑)。所以說「利行」!要做為對方好的事情,可是不見得都是買東西滿足他嘛,而是為他好。同時你還要跟他可以和光同塵──叫做「同事」,那兩個字跟現在的工作的「同事」字一樣,但意義不同。那上功不昧下行,要去落實啦!
版權所有 ©2016 ljzhw1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友匯網
聯繫
公告
微信掃碼
關注靈覺智慧網
關注
關於
法雨
課程
法寶
藝享
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