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妙音釋義 20160917 無錫靈山大佛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6-09-17 | 1291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啊!我們一切眾生無始無明在六道輪迴輾轉求出無期,總是需要所謂的指引。那麼學習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依循,切莫以自己的知見去妄下定義。不管是 釋迦牟尼佛也好、慈悲觀音也好,統統在我們這一個娑婆世界裡面,做一種無上至善圓滿的一個導航。也告訴著我們眾生,尤其是娑婆世界的眾生,最缺乏的就是清淨心跟慈悲心。那麼清淨是體,慈悲是用,只要我們能夠拿捏到自性清淨的這一顆藥,我們的作用本身就是慈悲。可是清淨對現在的人要直接重新對治,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顯於在慈悲的行誼上就特別的重要。我們常常能夠在生活當中去履踐這些慈悲的生命運作,自自然然也可以導回我們的自心清淨。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本來清淨無瑕,圓滿無瑕,從我們不管是三皈依起,還是到最後的普賢十願的迴向到所謂的實際;實際也就是說我們的自性,它是一脈相承的,而且它也是一即一切的。譬如說會修的,他在生活當中直接就在鍛鍊心智,佛家有一句話叫做歷事鍊心於滾滾紅塵當中,不離開我們的生命狀態在外面有所求。那惠能祖師也告訴我們「心外求法,了不可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一定要學習一個和光同塵。自己的淨心善於守護,外在只是一種應化而已,這就是說你遇到的緣隨之而應而己,完全不能有自己的意思,自己有意思就不是佛菩薩的意思了。

 

所以不管我們現在在修行上接觸到多少的訊息、多少的人家教導我們的方法手段都好,統統不能離開。其實,這一些行儀、儀軌,都是為了對治我們自己的所謂的貪瞋癡;所謂的執著、分別、妄想之心而己。那麼如果能夠守護這一個簡單的點,我們生活上也就自在隨緣了。所以佛菩薩是什麼?佛菩薩隨緣自在啊!菩薩於無所住當中行於布施。那麼施與受同福,所謂的不取不捨,能所俱泯,那麼如果傾向在單一邊,我們也就有執著、也就有分別,也就不是佛法了。




佛法是不二之法,二法非是佛法,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一個佛菩薩的教誨,把我們這一個真如本性給什麼?顯化出來,而不是在外面找到一個。那麼它的基礎也没有離開我們的至誠恭敬之心,所以奠基在至誠恭敬之心的基礎底下,我們才有辦法生起所謂的深心,深心也就是好善好德之心。那麼我們也才能夠再去生起所謂的大悲之心。所謂人家講菩提心、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是在講這一個事情。我們的直心是本,深心跟大悲心是導向跟作用,所以不能離開直心,而有悲心跟深心的存在。所以我們的至誠恭敬之心一定要把它守護住,顯於外在就是活活潑潑,所以正己化人、克己復禮於生活行誼當中。

 

靈地,靈山聖境,古諺講:佛在深山不遠求,我佛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對不對!塔下就是「當下就是」,每一個當下都是。那靈山塔是誰?靈山塔就是你這個肉體,不是外面那個塔叫靈山塔。(師父笑)你要看到外面那個塔,是想到那我這個靈山塔有没有像人家這麼的莊嚴啊!那我們常常在繞塔對不對?繞塔啊!你剛剛繞那個佛手也算繞塔啊,我們剛剛摸佛手的法輪,繞塔啊!繞了之後我們有没有想到,「欸~我們這個靈山塔有没有繞啊?」我們自己有没有怎樣繞,我不能期待人家來繞我們。

  

所以那個繞的意思就是運作、運用,要動起來,對不對!動起來什麼?這個靈山塔裡面是裝什麼的?是裝我們的靈性的啊,對不對!那靈性,就是符合所有一切佛菩薩教誨的這一個知見,教我們要寛容、包容、量大福大,不計較啊,六度萬行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啊,這些要透過我們把它轉動,所以這時候就轉法輪了。剛剛那個佛手有一個法輪,對不對,你就在轉法輪了,是透過我們色身,所以佛在靈山不遠求啊,我佛只在汝心頭,我們的心就是那個佛啊!那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