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開示講紀 20160415 武當山琴人谷《徐濤師兄初逢明師 請法問道》 Dharma Preaching by Master Hong Sheng in Qin Ren Valley on Wudang Mountains on April 15, 2016 《Hsu Tao First Met Master Hong Sheng and Raised Questions》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16-04-15 | 1091 次瀏覽 | 分享到:


手機端閱讀有困難的請選擇TXT在線閱讀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隨意變換字體大小

 




紀錄組恭敬整理

 


比如說我們都期待新鮮空氣、有機食物啊,比較無毒嘛,就養生。然後運動,比如說拳術啊!運動、養生,其實這只是一個「緣」字而已,它不是主因。所以你看,很多打拳的人也是傷痕累累啊,對不對?很多很注意養生的人也得癌症,不能解決啊!都有。所以,他把原因搞錯了。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剛剛講的布施的其中一樣無畏布施,無有恐怖的服務奉獻,白話這麼講。透過你,去服務一切眾生,讓他得到「身心健康」這一類的服務,統統叫做「無畏布施」,這是健康長壽主要的原因,現在的人多數都不知道,不知道無畏布施。

 

徐濤師兄:無畏布施?

 

師父上人:「布施」是文言文,白話文叫做「服務奉獻」,那「無畏」是有無的「無」、無為的「無」,畏懼的「畏」。所以您做哪一類的服務奉獻呢?「令他們得到身心健康」這一類的服務奉獻。比如說你心情不好,我講一些道理讓你心開意解,是不是幫你的心的痛苦解開了,我就服務到你的心的健康了。你身體不好,也許你扭到了,我幫你推拿一下、按摩一下(雖是初次見面,此時 師父已然知道徐濤師兄是位中醫及推拿師了!),讓你舒服,是不是服務到你的身體,讓你身體比較健康。當然,我是取其中一個例而已,範圍很廣的,包括不殺生,蚊子叮你,你不要殺牠;一堆螞蟻(師父以身旁蟻群為例),你尊重牠,不要擾亂牠;不要去打獵、不要去釣魚……等等。比如說你釣魚,你設想你是那條魚,你被勾到,你的心會怎麼樣?

 

增麗師姐:很恐怖!

 

師父上人:對,那你的身痛,所以這就違背了無畏布施。人有很多的病是這麼來的,這是一股能量,大自然的能量的循環回饋。如果你常常做無畏布施,你本來就身心健康,而且還加上長壽。那你看,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希望我不要活太老!」為什麼?因為他看到多數是越老越病、越痛苦,所以他當然不要,那是錯誤的路徑啊!那如果你能越老越健康、越有智慧,你要不要活得老?(師父笑說)那是你辦不到,你才不要啊,對不對?

 

徐濤師兄:師父講得太棒了!

 

師父上人笑:這個叫無畏布施,得到的是身心健康啊!那剛剛講到「財」,你如果要讓你現在的資糧更多,你就要常常去做財布施。財布施是什麼?財布施就是我們的資糧的奉獻服務。那資糧有兩種,一種是身外的,你們講的身外之物,譬如說錢啊、衣服啊,對不對?我多一件衣服,這個人受寒,我不要捨不得給人,我就送他,是不是?這個叫做「外財」。鞋子也是啊,那個人沒有鞋子穿,我給他穿。

 

徐濤師兄:這個叫外財?

 

師父上人:外面,身外之物的意思。還有一種叫做「內財」,如果只有外財,就不公平了,是不是富者恆富、貧者恆貧了,因為沒有錢的人,他沒有外在的物質啊!所以還有一個叫做內財,內財就是你的體力、勞力。你雖然沒有多一件衣服給人,可是,你有體力、勞力幫人家服務一切事情,比如說,西洋人有些人很紳士,進到餐桌會幫人家拉個椅子,要不要體力?要啊!幫忙掃地一下,看到那邊有一些髒亂,幫他整理一下,是不是都需要體力、勞力?這兩個事情(內財、外財布施)就是你賺錢的主因,這兩個事情做得越深入的,這個人無形中就越賺越多。那加上一個心不求回饋,他會賺得更多,那是自自然然的,這叫做財布施,財布施得財啊!

 

那你既然有財的資糧……財不只是錢嘛,對不對?所以你有財的能量,你走到哪裡,你當然心想事成,受用的都有啊!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去法國阿爾卑斯山,人家幫我訂一個民宿,在那個阿爾卑斯山山脈,好漂亮的一棟別墅喔!在那住完一個晚上,那位民宿的老闆娘說我不用付錢,但我們不認識哦!只是住一晚,跟她講講話,她說咱們不用付錢。然後還說希望我去那邊住一個月,可以招待咱們一個月,一個月才有時間帶我去滑雪……什麼的,一個晚上實在太短了,素昧平生哦!那這個代表著什麼?你的生命體系裡面有這一筆福報,所以你只是需要兌現出來而已。我身上沒帶錢啊,也可以住嘛,那有帶錢也可以,沒帶錢也可以啊!但我們現在的人只要沒帶錢就不行了,(師父笑說)當然,你們有手機(意指可以藉由手機消費),那個也叫做錢啦!

 

增麗師姐:那個也算是錢,只是不同形式而已。

 

師父上人笑:那個也算啊,對不對?那你要得財,一定要瞭解財布施的道理,你去拼命做就對了,什麼工作都不要緊,有福報的人,做任何工作都大賺錢。如果他福報大到一個極限,他不做工作,他也是賺錢,你有沒有看過富二代?他要不要工作?他還不是天天用不完,那個就是他有福報。

 

增麗師姐:可能是上輩子,不一定是這輩子。

 

師父上人:當然,我不是鼓勵人家「不要努力,只是坐吃山空」啦,不是這個意思,是告訴你這個理路。那另外一個就是智慧,我們現在的人都以為智慧從廣學多聞來,多讀書、多看看、多走走,這個不是,這是知識常識,智慧是從你的「法布施」來的。

 

徐濤師兄:法布施?

 

師父上人:「法」就是理路,比如說你這個人,你的專業是什麼,你懂得一些道理,你不怕被別人知道,你還希望「我告訴別人,別人會了之後,他可以創造他的幸福美滿。」這整個過程就叫做「法布施」,所以你無形中就會一直回饋,你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有智慧,這都不是從讀書來的。

 

徐濤師兄:哦!所以,法布施的,智慧就是來源於法布施。

 

師父上人:對!你願意把你所知道的告訴別人,你的智慧就源源不絕,就是這樣,那這個是「後得智」。法布施比較細緻一點,我再講深一點,另外一個叫「清淨心」,你想要有聰明、智慧,聰明不難,可是,智慧很難,就要有清淨心,每天訓練清淨、清淨!清淨心遇到問題產生的那個狀態而自然能解決的方法就叫智慧,那用完了、事情解決完了,那個智慧又不見了,又回到清淨心,它就像一個鏡子一樣。心如明鏡,能夠徹照一切萬物嘛!那能夠徹照,就能夠善於了辨,辨別出這個跟那個不一樣,這個有什麼特質、那個有什麼特質。「慧」是善於了辨,「分辨出不同」的意思;還有一個智,「智」是善於裁決,做決定。那我們現在的人有分別的能力,沒有決定的能力,常常下錯判斷、決定錯了,人生走錯了,啊!煩惱又來了,這叫做沒智慧,所以它的根基就是清淨心。

 

徐濤師兄:清淨心!

 

師父上人:對!那清淨心就叫做沒煩惱啊,不必要想的就不要想,那叫清淨。我們現在是不必要想的先想起來放嘛,然後就把我們的智慧堵死了,處處走不通。

 

徐濤師兄:其實如果回過頭來仔細想一想,就是說不管……就是從小孩到老年,是吧?就是每一次的成長經歷,不管每個年齡,當然,每個年齡有它的煩惱,這個我們都可以承認,包括我們年輕人啊、包括戀愛啊,包括事業的也有。

 

師父上人:我告訴你,你從一出生就有煩惱了,你的煩惱就是痛、哭,對不對?還沒出生,煩惱也多,為什麼?你知道嗎?你被你媽媽懷胎的時候,你媽媽喝個涼水,你冷得要死,在肚子裡喔!你媽媽喝個熱湯,你熱得要死,胎獄!老祖宗形容這個現象叫「胎獄」,懷胎的「胎」、地獄的「獄」,你沒辦法自主啊!你沒辦法在肚子裡面叫:「媽媽,你不要喝冰水!」沒辦法,苦!不自主! 

 

所以為什麼……我剛剛講了,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什麼叫「求不得」?你想得到的偏偏得不到。「怨憎會」,怨啊、討厭啊,偏偏讓你遇到,怎麼生活當中老是遇到討厭的人、老是遇到討厭的事?不想遇到,偏偏就讓你遇到,苦!還有一個「愛別離」,你心愛的偏偏會遠離,離你遠走,就這些事情。還有一個叫「五陰熾盛」,五陰熾盛苦是什麼?五陰熾盛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法是物質,你有物質層面的痛苦;受、想、行、識是精神,你有精神層面的痛苦。你只要做人,只要沒有真修實證,你這八苦逃不掉。你不想病,它偏偏會病,對不對?你生病的時候很痛苦。你看,少女想永保年輕,偏偏皺紋一條一條跑出來,苦!對不對?所以現在的醫美才這麼賺啊!

 

增麗師姐笑:對、對,保養品、醫美。

 

師父上人笑:對啊!「老」,不想老,但是老了啊!「生」我剛剛講了嘛,你不想來到這個痛苦的人間,你也被生出來了。生、老、病……你即便做到皇帝還是這樣,你是個乞丐也是這樣,所以平等。除非你有真正瞭解這些宇宙人生的理路,你一個一個參數去調整,調成正確回來,你的結果都沒了,所以你八苦都沒了。你就可以去教授人家這些事情啊,你的智慧又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所以,老祖宗講什麼?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焉!「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一定要做到才算數。那「能說,不能行」叫做理論,理論沒用,叫做空談。那你只要把這些智慧之學落實了,那個美好的受用就隨時在產生哦!你自己這個能量就越來越強、越來越強。所以,走到哪裡,只是把你總能量的一點能量拿去什麼?轉化成你需要的現象而已,現象有一樣叫精神、有一樣叫物質,那你轉化了之後,你就滿意嘛!因為你拿出來的都是好的能量,好的能量變現出好的精神跟物質啊!換言之,我們現在會有痛苦,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跟物質世界有不滿意,有不滿意表示是不對的能量,所以我們的總體能量就是缺了、有問題了。

 

那如果你瞭解了,你會發現:「整個宇宙,我的幸福美滿還是在我身上,無關乎任何人啊!」那這件事情就叫做「最簡單」!你知道嗎?你只要有一件事情是需要人家點頭的,那是最累的,登天難,求人更難,靠自己最簡單!所以,如果你具足這個理路,遊山玩水是天天的事情,就不用階段了吶!

 

徐濤師兄:都服務於他人?

 

師父上人:是!然後,服務要有深度,服務不能淺層,不能誤解它,深度就是我們的心,越不求回饋的,它越深。那你服務的深度越深,你的好能量就越強,你的命運就會越好,就這麼一回事。所以,命是可以轉化的,可以改變它的。

 

徐濤師兄笑:太棒了,講得真的……真的……(師兄頻頻點頭)。真的,能聽到  師父的講法,哪怕是聽個二十分鐘對話,哪怕只聽懂了一句,都是很大的福報了!

 

師父上人:所以,你有沒有想過說你哪天可以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對不對,自在!(師父笑說)要不然他(指徐濤)這個人也是很……內心是很嚮往很瀟灑的。

 

增麗師姐:很自在,已經很自在了,不過,還是有一點點……

 

徐濤師兄:還是……

 

增麗師姐:還是需要……

 

師父上人笑:慢慢做微調。

 

徐濤師兄:我前兩天那個……就是說我不知道你們臺灣人是什麼樣的一種文化習慣,我一般是……就是一到山裡面來了,是吧?就是我以前好多跟我一起的朋友,他就覺得不可思議啊!就是為什麼你不去找個卡拉OK唱唱歌,或者去找個地方喝點小酒,是吧?你來這裡,你幹嘛呢?你這……吃的又不好,住的也不好,你為什麼不要去……

 

師父上人:是啊,很多都是這樣子啊!

 

增麗師姐:不被瞭解。

 

徐濤師兄:反而我覺得這種生活是……給我一種感覺,就是很喜悅的一種感覺!但是,為什麼每個人的理解就是……反而他們覺得這種生活很痛苦。

 

師父上人:這叫習氣!其實他們的本層裡面也是嚮往的,可是,他們的習氣……習氣就是習慣。那個琴房……(師父笑說)我本來要講牛棚(學員笑),那琴房裡面不是《三字經》講完了嗎?開宗明羲,前面八句話講完了,「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對立的善,這個「善」是形容人本來就是圓滿無瑕,那不知道用哪個字去形容這件事情,所以拿一個「善」字來講。接下來是什麼?「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本性是相近的,可是,因為習性。這個人從生生世世的流來,生生世世嘛,不斷輪迴,所接觸的人、事、物、環境不同,產生他的習氣不一樣,這個習氣就會開始蔓延。所以,才有出現所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孟子的「性善說」是以習性學到好的去講,荀子是以習性汙染了去講,所以都對!那麼「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是以本性來講,本性沒有善、惡。你看喔!本來是這個樣子,接下來是什麼?「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你看,苟不教,這個習性就變遷了。「教之道,貴以專」!就這八句話,解決了。

 

所以,唱唱卡拉OK,是因為他們從小的環境,你看,習性來囉,習染,他們習慣了這件事情,他們「以為」這是對的,聽好!「以為」括號起來喔,「以為」就表示不是正確的,是我自以為,自己的定義。換言之,他還沒有真正體驗到真正的美好,所以他把自己的痛苦定位成美好。佛家有一句話,叫做「習苦為樂」,習慣了苦,以為那是快樂,那個叫做「苦暫停」,我們其實沒有樂,只是苦稍微暫停而已。所以,一般人在習氣上執著「有」,他執著「有」,你沒有,他會覺得突然間無法適應,可是,這不是本性上的問題。

 

徐濤師兄:苦暫時停下來了?

 

師父上人:對!你以為快樂,其實他只是苦暫停,他不是快樂。轉移嘛,他不是真正化解他的痛苦,他只是從那個痛苦轉移來這邊。我做個比喻好了,有的人被打到,很痛啊,然後就怎麼辦呢?再打(師父模仿奮力自擊的樣子),我自己再打,我後面這個痛比前面那個痛還痛,我以為前面不痛了,這叫愚癡!現在的人多數是愚癡,分辨不出這一個是非邪正,所以有這一種適應的問題。

 

徐濤師兄:您剛才說的那一個就是說我們生活當中……比如說談戀愛,包括所謂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以這個中心為運轉。

 

師父上人:是,沒錯!那這個中心的最低標就是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條,這四條你在你生活當中運作在任何一個領域裡面,統統會得到好的結果。「布施」就是我剛剛講的三布施,為別人好。「愛語」是什麼?你每講出來的話都是關心對方的。「利行」就是什麼?你每做的事情就是利益對方的。你看,這當中都沒有「我」,對不對?就是在訓練「無我」,道家講的「無為」、佛家講的「無我」,無我執。最後一個「同事」,「同事」就是說即便你有你自己很清楚的原則,可是,你跟人家相處時不要稜稜角角,你懂嗎?你有自己的原則,你即便知道他的生命狀態是不對的,你也不去克制他、限制他或者是鄙視他,你還是跟他和光同塵、打成一片,這叫做「同事」。

 

徐濤師兄:哪怕是不對,也要……

 

師父上人:他不對,你也要跟他打成一片,可是,你不能不對。我用另外一個詞講好了,我們現在的人喜歡「善」、討厭「惡」,對不對?

 

徐濤師兄:對!

 

師父上人:我們執著「善」就是不對!你「喜歡善」是對的,可是,你在這個善裡面執著了,有一句話叫做「擇善固執」,有沒有?擇善固執,加上那個「固執」就是你也不對了,所以,你擇善可以,但不能固執。那你只要擇善加上固執,你就會很討厭一個「惡」,所以就會嫉惡如仇。嫉惡如仇,固然對方「惡」是不對,你的「如仇」也不對,懂嗎?所以這樣就沒辦法回到中道了。

 

徐濤師兄:這就是一個……就是有的人他很好,但是他就是……怎麼說呢?就是他一生很坎坷,因為他的那種……很剛烈的一種……。

 

師父上人:是啊!那這有一些原因。他這一輩子做人很好,他的坎坷不是因為他做人很好而得來的結果,而是人有過去生,他的上輩子曾經不好,所以他結的果在這一輩子兌現了不好的果。可是,因為他這輩子做人很好,所以他的不好會減輕,可是,減輕的過程還是比較多不好的果。如果他這個人更好,他就會化解了這一輩子的坎坷了,就會化解。這是比較早起步或比較晚起步的問題啊!

 

你看喔,我舉一個例子跑步,我其實……我像烏龜一樣,「龜兔賽跑」你們有聽過嗎?這邊有這個例子嗎?(眾員回答:有)龜兔賽跑,烏龜走得慢,對不對?可是牠比較早走。那兔子走得快,牠比較慢走。可是,結果論是誰走到?(學員答:烏龜)並不是你走得快的走到啊!那從最終點的理路,是只要兔子不停下來,兩個都會走到,就這樣。

 

那有一種人是什麼?你看他現在十惡不做,可是他的財或什麼的,各方面都很好,這就是他過去生三布施做善事很強,所以累積的福的資糧很高來到這邊。可是,他這輩子忘記了,人在投胎的過程會有中陰身,會把你所有過去生的事情忘光,那他在這一輩子又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緣,所以讓他遇到惡緣而十惡不做。可是,因為他的福報還太厚,所以還沒消盡,他還可以過好日子,如果他這樣繼續下去,「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若到,一切總報」!他還是會很坎坷。這個叫做因果輪迴,循環不已,如是因則如是果,很公平的!

 

徐濤師兄:就是哪怕是不對,也要去允許、去包容?

 

師父上人:是!對!天下沒有不對的人,只有明不明白的人。

 

徐濤師兄:哪怕是看到了,也要去……

 

師父上人:你能夠幫助他,引導讓他變對,你就努力幫他,但是這要緣,如果緣分不具足,你沒辦法,你就放下,可是,回來完成自己。就像孟子講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啊!我們自己的能力不夠的話,我們要去改善周邊的人、事、物,希望他們變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在老祖宗講的話叫什麼?「未能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都導歸回來自己的完成。

 

所以,在我們的眼裡,好人好啊、壞人也好啊!很難理解,對不對?!六祖惠能禪師祂講什麼?「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多自在!是吧?那這樣子的惡人跟你接近久了,他也變善了,薰染的問題!

 

走吧!我們過去那邊。(師父起身往下一處走,徐濤師兄掩不住歡喜而鼓掌:講得太好了。)